论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内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4396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论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内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内容.docx

《论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内容.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内容.docx

论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内容

论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内容

论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内容

【摘要】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小学德育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那些陈旧的德育目标、内容和方法显然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德育的现代变革势在必行。

德育目标就是讨论德育所要培养的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德育目标,是中小学德育的首要问题,它制约着整个中小学德育活动及其进程。

德育内容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关键,是中小学德育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目标;内容

新形势下德育工作总体目标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武汉市“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努力实施德育教育,继续在突出重点,抓出实效,创出特色上做文章。

结合学校德育工作要点,加强政工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为重点。

教师必须牢固树立“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就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重视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机制。

一、师德建设

1、按照德建设工作重点和学校总体工作计划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以强化师德、师风为重点,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上级要求制定了教师工作纪律。

把各种制度落实到教师的师德评价上。

并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严禁有违师德现象的发生,使每位教师都具有品质高尚,爱岗敬业,尊敬学生、教育艺术精湛的高尚的师德修养。

2、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辅导员工作方案,每月定期汇报交流的例会制度内容要有创新。

对辅导员日常工作的考评要更具体有效,真正起到表彰先进、激励大家的作用。

每个辅导员平时必须认真学习班级管理理论,积极探索创建优秀班级集体的有效途径,具体内容为:

(1)学习德育文件。

学习心理教育理论。

(2)利用网络如《立德网》、《教育在线》等网站收集辅导员管理方面的各种理论与经验。

阅读相关的杂志增强理论学习。

二、常规工作

加强德育常规工作的检查和管理和考核,做好常规工作,常抓不懈,认真落实。

从小事入手,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

1.党员联点工作仍以培养全体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目的,进一步巩固、完善党员联点工作细则。

从细微之处入手,强化管理,给全体同学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要充分利用校内外活动等途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网络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基础道德教育与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做到重点清,要求明,措施实,由知到行,环环扣紧。

育;注重弘扬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的优良传统;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观和人生观;在国际变化的新形式下扩展道德教育的内容等等。

在中小学德育中,让学生打好做人的基础,真正提高学生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才能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深入开展下去。

人一旦失去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失去了精神支柱,失去了人生价值的追求,那么,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类的富裕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

3、心理素质教育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指人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尤其在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的态度、情感、意志和个性等。

它直接影响人的生活质量、工作成效和社会评价。

心理教育有利于学生对世界和自我的客观正确的认识,养成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情绪适度,意志坚强,行为正确,个性健全。

4、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对故土、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永恒无价的精神财富。

爱国主义有极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国家民族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的源泉之一。

爱国主义情操是人们人生观、世界观、道德和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衡量和规范人们行为的一条重要道德标准和政治标准,是青少年一代高尚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石。

任何时代都必须对国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因此,它是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

但它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历史性和阶段性,也具有共性。

在新时期,我们应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传统,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5、集体主义教育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来就是道德的基本问题。

集体主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品质,也是共产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它制约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其他一切规范和范畴。

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就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形成热爱集体的思想情感,养成善于在集体生活中生活的能力和习惯,自觉地抵制剥削阶级的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

6、革命思想和革命传统教育

青少年富于理想。

理想是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他们奋进的动力,也是他们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起点。

对青少年进行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的教育,这是社会主义事业对培养接班人的要求。

革命理想与革命传统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实现和创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理想进行了英勇顽强的长期斗争,形成了不怕困难和牺牲,艰苦朴素、英勇奋斗的优良传统。

今天,对青少年进行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的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7、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要让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要从小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教育,要为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远大的人生理想打下良好的基础。

8、民主与法制教育

高度的民主是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之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高度的民主,需要人民积极参与和发挥创造性。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然而民主与法制是密不可分的。

只有用法制来调节人们的行为,才能保障民主,保护人民的合法权利,才能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民主与法制教育,就是要教育好每个学生,使他们长大以后,都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9、劳动创造的教育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劳动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是人类幸福生活之源。

因此,人人热爱劳动应该是一种自然现象。

在我国,把劳动看作是光荣的事,是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所以,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既是贯彻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要求;又是完成中小学双重任务的要求。

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劳动观点的教育,要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参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的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掌握一些劳动技能,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付梦洁豹澥小学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参考文献

周之良主编:

《德育的理论与实践》,第06章,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0557年版。

檀传宝著:

学校德育教育原理》,第7章,教育科学出版社,

.///年版。

王逢贤《价值取向多元化与学校德育对策的思考》,中国教

育学刊》,0558年第7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