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整理打印必备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04429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整理打印必备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整理打印必备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整理打印必备Word下载.doc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整理打印必备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整理打印必备Word下载.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整理打印必备Word下载.doc

牙拔除术的适应证

 

(1)牙体病。

由龋病造成的牙体广泛缺损、残根、残冠,不能再经牙髓治疗修复牙冠缺损者,是牙拔除的主要原因。

如牙周病及根周情况良好可考虑保留牙根,作根管治疗。

(2)根尖病。

包括不能用根管治疗、根尖切除或牙再植术等保留的根尖病。

(3)晚期牙周病。

(4)外伤。

外伤导致根折或冠根斜折而不能用桩冠修复者,应予拔除;

前牙外伤而牙根折断部位在牙颈部以下过多或冠根斜折及骨折线上无法保留的牙。

(5)错位牙和移位牙。

影响功能或引起创伤及疾病的移位错位牙。

(6)阻生牙。

反复引起冠周炎或引起邻牙龋坏的阻生牙。

(7)多生牙。

影响美观,位置不正或引起创伤及疾病的多生牙。

(8)治疗需要。

因正畸需要或义齿修复需要拔除的牙;

位于肿瘤放射区为预防发生并发症而需要拔除的牙。

(9)乳牙。

影响恒牙正常替换的滞留乳牙。

(10)病灶牙。

拔牙禁忌症:

1心脏病、2高血压、3造血系统疾病、4糖尿病、5甲状腺功能亢进、6肾脏疾病、7肝炎、8妊娠、9月经、10感叹急性期、11恶性肿瘤、12长期抗凝治疗、13长期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14神经精神疾患。

哪些心脏病患者应视为拔牙的禁忌证或暂缓拔牙:

(1)急性心肌梗死或近3~6个月前发生心肌梗死。

(2)近期频繁发生心绞痛。

(3)心功Ⅲ~Ⅳ级或临床表现有端坐呼吸、紫绀、颈静脉怒张、下肢浮肿时。

(4)双束支、三束支阻滞、有Ⅲ度或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阿斯综合征(有突然神志丧失合并心传导阻滞)史者。

(5)心脏病合并高血压,应经治疗降压后再拔牙。

拔牙后拔牙创的检查及拔牙创的处理:

首先检查压根是否完整、数目是否符合该牙的解剖规律,检查牙龈是否撕裂,检查牙槽骨是否折列,连续拔除多个牙时牙龈应拉拢缝合,拔牙创面用消毒纱布棉卷横架于两侧牙槽突咬紧30min后弃除。

拔牙后24h不能刷牙或者漱口。

当日进软食,不宜过热。

避免患侧咀嚼,不可舔舐或者吮吸伤口。

拔牙器械:

牙钳(钳柄、关节、钳喙)、牙挺(刃、柄、杆,杠杆原理、轮轴原理、楔原理)、刮匙、牙龈分离器

牙挺使用注意事项:

1不能以邻牙作为支点,除非邻牙亦须拔出。

2除拔除阻生或者颊侧去骨者,龈缘水平颊侧骨板不应做支点。

3龈缘水平舌侧骨板不做支点。

4操作中注意保护。

5用力有控制不能使用蛮力。

拔牙的基本步骤:

分离牙龈、挺松患牙、安放牙钳、患牙脱位、拔牙后的检查及处理、拔牙后注意事项。

牙根拔除术:

指将牙冠以破坏的遗留于牙槽骨内的残根和牙拔除术中折断的断根去除的方法。

增隙:

将骨凿紧贴根面凿入,利用松质骨的可压缩性,以增大牙周间隙,解除根周阻力的方法。

阻生牙:

由于邻牙、骨或者软组织的障碍只能部分萌出或者完全不能萌出,以后也不能萌出的牙。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分类

一、根据牙与下颌支及第二磨牙的关系:

I类:

在下颌支前缘和第二磨牙远中面之间,有足够的间隙课容纳阻生第三磨牙牙冠的近远中径。

II类:

下颌支前缘与第二磨牙远中面之间的间隙不大,不能容纳第三磨牙的近远中径。

III类:

阻生第三磨牙的全部或大部分位于下颌支内。

二、根据牙在颌骨内的深度:

高位:

牙的最高部位平行或高于牙弓牙合平面。

中位:

牙的最高部位低于牙合平面,但高于第二磨牙的牙颈部

低位:

牙的最高部位低于第二磨牙的牙颈部。

骨埋伏阻生,全牙被包埋于骨内。

三、根据阻生智牙的长轴与第二磨牙长轴的关系:

四、垂直阻生,水平阻生,近中阻生,远中阻生,颊向阻生,舌向阻生,倒置阻生

五、根据在牙列中的位置:

颊侧移位,舌侧移位,正中位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适应症:

1反复引起冠周炎者2本身有龋坏或者引起第二磨牙的龋坏3食物嵌塞4压迫第二磨牙牙根或者远中骨吸收5引起牙源性囊肿或者肿瘤6正畸需要拔除的牙7可能为TMJ紊乱病诱因的智牙8完全骨阻生以为某些原因不明神经痛者

预防性拔出下颌阻生智牙目的:

1预防第二磨牙牙周破坏2预防龋病3预防冠周炎4预防邻牙牙根吸收5预防牙源性囊肿和肿瘤6预防发生疼痛7预防牙列拥挤

上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适应症:

1本身龋坏2食物嵌塞3无对合并且下垂4部分萌出反复引发冠周炎5咬颊或者摩擦颊粘膜6有囊肿形成7妨碍下颌冠突运动8压迫二磨龋坏或疼痛9妨碍义齿制作或带入

阻生牙拔除阻力分析及产生原因

1.冠部阻力:

软组织阻力和骨阻力软组织阻力来自第三磨牙上方覆盖的龈片,质韧并保持相当的张力包绕牙冠,对智牙向远中牙合向运动形成阻力。

(切开)骨阻力来源于包裹牙冠的骨组织,主要是牙冠外形高点以上的骨组织。

(去骨、截冠、增隙)

2.根部阻力:

来自牙根周围的骨组织。

牙根多、粗长、分叉大;

根尖弯曲、肥大;

根周骨质致密或与牙根形成黏连,都是根部骨阻力的因素。

(分根、去骨、增隙)

3.邻牙阻力:

第二磨牙在拔除智牙时产生的妨碍脱位运动的阻力。

(分冠、去骨)

上颌阻生尖牙的分类:

Ⅰ阻生尖牙位于腭侧,可呈水平位、垂直位或半垂直位。

Ⅱ阻生尖牙位于唇侧,可呈水平位、垂直位或半垂直位。

Ⅲ阻生尖牙位于腭、唇侧,如牙冠在腭侧牙冠在唇侧。

Ⅳ阻生尖牙位于牙槽突,多为垂直位,在侧切牙和第一前磨牙之间。

Ⅴ无牙合之阻生尖牙。

拔牙创的愈合:

拔牙创出血和血凝块形成、血凝块机化肉芽组织长入、结缔组织和上皮组织代替肉芽组织、原始纤维骨样组织代替结缔组织、成熟骨组织代替不成熟骨质

拔牙术中并发症:

术中:

晕厥、压根折断、软组织损伤、骨组织损伤、邻牙及对牙损伤、神经损伤、颞下颌损伤、断根移位、上颌窦交通。

术后:

反应性疼痛、术后肿胀、开口困难、拔牙创出血、术后感染、干槽症、皮下气肿。

牙根折断的原因:

1钳喙夹持位置不正确,位于牙长轴平行或夹于牙冠而非牙根,使折力较大。

2拔牙前选择不当,钳喙夹持压力集中将牙夹碎。

3牙冠广泛破坏,或有较大修复体。

4牙齿脆性大,如老年人的牙、死髓牙。

5压根外形变异。

6根州骨质致密化。

7拔牙用力过大,运动幅度超过限制。

8不应使用扭转力。

干槽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1)干槽症为拔牙常见并发症,为牙槽窝的局部骨创感染。

关于病因仍有争论,多认为创伤及感染是主要原因,此外与拔牙窝大,血供不良,抵抗力下降有关。

四学说:

感染、创伤、解剖因素、纤维蛋白溶解。

(2)主要症状为疼痛,多发生于术后3~4天,疼痛为持续性,可向耳颞部放射。

治疗效果不佳者,疼痛可持续1~2周。

检查时,腐败型者可见牙槽窝内无血凝块,牙槽骨壁表面有灰白色假膜覆盖,牙槽窝内有腐败坏死组织,有明显臭味,骨壁有明显触痛,牙龈可见红肿,局部淋巴结可有肿大、疼痛,偶有发生张口受限、低热、疲乏等全身表现。

(3)治疗干槽症主要原则为彻底清创、隔离外界刺激和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治疗方法:

用3%过氧化氢棉球擦拭,去除腐败物质,知道牙槽窝清洁,棉球干净无臭味。

大块坏死物时用用刮匙。

用生理盐水冲洗。

将碘仿纱条卡加丁香油或2%丁卡因填入拔牙创,先将纱条的一端塞入牙槽窝底部,在一次折叠严密填满牙槽窝,松紧适度,纱条末端塞入深部避免松脱,亦可缝合两侧牙龈。

次日无明显疼痛可不换药。

10天后去除碘条,牙槽窝内层有肉芽组织覆盖。

牙槽窝1~2个月长满结缔组织。

Implant种植体:

牙种植体指为了支持义齿修复的上部结构,用外科手段在上颌或下颌颌骨内植入人工材料设计的装置。

按植入部位分为骨内种植体、骨膜下种植体、牙内骨内种植体及粘膜内种植体。

种植体按照部位分类:

骨内种植体、骨膜下种植体、骨内牙内种植体、黏膜内种植体、穿下颌种植体,下颌支支架种植体。

骨结合osseointergration:

光镜下骨组织与活骨种植体直接接触,期间没有骨以外的组织,形成了功能和结构上的直接联系。

种植体在骨内组织反应

第一阶段:

种植体被血块包绕,随之生物高分子吸附,形成适应层,骨髓细胞散在其外侧。

第二阶段:

至术后一月,由于切削的骨损伤或者骨过分压力使骨部分吸收,此期是组织破坏和修复同时发生的时期。

吞噬细胞吞噬适应层,骨髓内细胞聚集在种植体表面形成种植体-细胞间有机的结合。

第三阶段:

到植入三个月后,种植体周围开始有胶原纤维形成,,以后形成纤维网状结构,逐步完成骨结合。

种植体骨结合状态的确认:

1、临床检查种植体无松动,金属杆敲击发出清脆的声音。

或者共振频率。

2、X线显示种植体与骨紧密结合无投射间隙3、动物实验组织学显示,成骨细胞的突起包绕着种植体表面,骨细胞成熟,界面无结缔组织。

龈界面:

牙龈软组织与种植体接触形成的界面。

生物学宽度:

附着在天然牙或种植体周围牙槽骨上结缔组织与上皮组织的长度总和。

种植体与骨组织间的界面种类

一、纤维-骨性结合:

种植体与骨组织之间存在着一层非矿化的纤维结缔组织(假性牙周膜)

二、骨结合:

正常愈合,在光镜下埋植在活骨的种植体与骨组织直接接触,其间不存在骨以外如结缔组织等组织。

骨结合式种植体:

负载咬合力的种植体的表面与有活力的骨组织之间不间隔以任何组织。

口腔种植术的治疗程序

对适合作种植牙的病人,先经种植体专科门诊检查诊断,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通过先后两次手术植入牙种植体及其上部结构,最后完成种植义齿修复。

1.第一期手术种植体固位钉植入缺牙部位的牙槽骨内。

术后7-10天拆线,待创口完全愈合后,原来的活动义齿基托组织面经调整缓冲后,可继续佩戴。

2.第二期手术一期手术后3-4个月(上颌4个月,下颌3个月)种植体完成骨结合后,即可安装与龈结合的愈合基桩。

第二期手术后14-30天即可取模,制作种植桥架及义齿。

3.复诊种植义齿修复后,第一年每隔3个月复查一次,以后每年至少复查2次。

影响种植体骨结合的因素:

1手术创伤2患者自身条件差3种植体生物相容性差4~外形设计不合理5~应力分布不均匀6~早期过度负载

种植骨形态学分类:

A级:

大部分牙槽嵴尚存

B级:

中等程度牙槽嵴吸收

C级:

明显牙槽嵴吸收,仅基底骨尚存

D级:

基底骨开始吸收

E级:

基底骨发生严重吸收

种植骨质量分类:

Ⅰ级:

颌骨完全由均值的密质骨构成

Ⅱ级:

厚层密质骨包绕骨小梁致密的松质骨

Ⅲ级:

薄层密质骨包绕骨小梁致密的松质骨

Ⅳ级:

薄层密质骨包绕骨小梁疏松的松质骨

种植手术的适应症

1、上下颌部分或个别缺牙,邻牙健康不愿做基牙者

2、磨牙缺失或游离端缺牙的修复

3、全口缺牙,尤其是下颌骨牙槽严重萎缩者,由于牙槽突形态改变,传统义齿修复固位不良者

4、活动义齿固位差、无功能、黏膜不能耐受者

5、对义齿修复要求高、常规义齿无法满足者

6、种植区有足够高度宽度的健康骨质

7、口腔黏膜健康,有足够宽度的龈附着

8、肿瘤或者外伤导致的单侧或者双侧颌骨缺损,须功能修复者

9、耳鼻眼眶内软组织及颅面缺损的颌面赝复体固位

种植手术的禁忌症

1、全身状况差或因严重系统疾病不能耐受者

2、严重糖尿病

3、口腔急慢性炎症患者

4、口腔或颌骨内有良恶性肿瘤

5、某些骨疾病,如骨质疏松、骨软化、骨硬化

6、严重习惯性磨牙

7、口腔卫生差

8、精神疾患

种植体植入原则:

手术无创性、种植体表面无污染、~早期稳定性、~愈合无干扰性、受置区的要求(1.5,3,2,2,8~10)

种植区骨量不足的处理:

引导骨再生膜技术、上颌窦提升法、下牙槽神经解剖移位、牵张成骨。

种植手术并发症:

1创口裂开2出血3下唇麻木4窦腔黏膜交通5感染6牙龈炎7牙龈增生8进行性边缘骨吸收9种植体创伤10种植体机械折断

种植义齿成功标准:

㈠1978年美国国立健康研究会(NIH)召开的研讨会提出口腔种植成功的评价标准:

1.种植体在任何方向上的动度小于lmm。

2.X线片上所显示的种植体周围射线透射区,无明确的成功评价标准。

3.垂直方向的骨吸收不超过种植体的l/3。

4.允许有可治愈的牙龈炎;

无症状,无感染,无邻牙损伤,无感觉异常及麻木,无下颌管、上颌窦及鼻底组织的损伤。

5.5年成功应达到75%。

㈡1986年瑞典Albrektsson和Zarb等提出的口腔种植成功评价标准:

1.种植体无动度。

2.X线片显示种植体周围无透射区。

3.种植体功能负载1年后,垂直方向骨吸收小于0.2mm/年。

4.种植体无持续性或不可逆的症状,如疼痛、感染、麻木、坏死、感觉异常及下颌管损伤。

5.达上述要求者,5年成功率85%以上;

10年成功率80%以上为最低标准。

㈢1995年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社在珠海召开的种植义齿研讨会上提出的标准:

1、功能好。

2、无麻木、疼痛等不适。

3、自我感觉良好。

4、放射学检查,种植体周围骨界面无透影区,横行骨吸收不超过1/3,种植体不松动。

5、牙龈炎可控制。

6、无与种植体相关的感染。

7、对邻牙支持组织无损害。

8、美观。

9、咀嚼效率达70%以上。

10、符合上述标准,五年成功率达到85%以上,十年成功率要达到80%以上。

感染:

各种生物因子在宿主内繁殖及侵袭,在生物因子和宿主相互作用下,导致机体产生以防御为主的一系列全身及局部反应。

炎症:

各种损伤因子引起机体内损伤性病变,导致机体产生以防御为主的一系列全身及局部反应。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

1)口腔颌面部特殊的解剖结构与环境有利于细菌的滋生繁殖,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易于发生感染。

2)由于牙的存在并以发生牙体及牙周围支持组织的炎症,易形成特有的牙源性感染。

3)口腔颌面部潜在的筋膜间隙内含有疏松结缔组织,感染可循此途径扩散和蔓延。

4)颌面部血液和淋巴循环丰富,颌面部静脉瓣膜少或缺如,当静脉受压时容易导致血液逆流,而导致严重并发症;

顺相应淋巴引流途径扩散而发生区域性淋巴结炎。

反之,血循与淋巴循环丰富有利于炎症的局限和消退。

5)口腔颌面部为暴露部位,易受损伤而继发感染。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

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引流区淋巴结肿大,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蜂窝织炎局部弥漫水肿、凹陷性水肿、捻发音,穿刺有脓液。

2全身症状:

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乏力、食欲减退、尿量减退、舌质红、苔黄及脉速,白细胞计数、中性粒比例上升,核左移。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治疗原则

1、务必仔细检查并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

2、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了解免疫及抗御感染的能力

3、局部和外科处理是关键

4、全身支持治疗

5、抗生素的合理运用

6、及时评估患者全身、局部状况和治疗效果,不断调整治疗方案

脓肿切开引流术的目的:

1使脓液和腐败物迅速排出体外消炎解毒2解除局部疼痛肿胀压力以防窒息3颌周间隙脓肿引流避免边缘性颌骨骨髓炎4防治感染向颅内和胸腔扩散或侵入血液循环产生严重并发症。

脓肿切开引流术的指征:

①局部疼痛加剧,并呈搏动性跳痛;

炎症肿胀明显,皮肤表面紧张发红光亮;

触诊有明显压痛点、波动感和凹陷性水肿;

深部脓肿穿刺有脓液抽出者②颌面部急性化脓炎症,抗生素控制感染无效,出现明显中毒症状者③颌周蜂窝织炎,累积多间隙,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可早期切开减压④结核性淋巴结炎,局部和全身抗结核治疗无效,皮肤发红寒性脓肿已近自溃时。

脓肿切开引流术的要求:

1.切口位置应在脓腔低位2.切口应尽力选择在愈合后瘢痕隐蔽的位置,切口长度取决于脓肿部位的深浅与脓腔的大小,首选经口内引流。

颜面脓肿应顺皮纹方向切开,勿损伤重要解剖结构。

3.一般切开至粘膜下或皮下即可,按脓肿位置用血管钳直达脓腔后再用钝分离扩大创口,应避免在不同组织层次中形成多处腔隙或通道。

4.手术操作应准确轻柔,颜面危险三角区的脓肿切开后,严禁挤压。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切开引流指证:

①局部有明显的凹陷性水肿②局部有跳痛并有局限性压痛,穿刺抽出脓液③腮腺导管口有脓液排除,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1、诊断为细菌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敏实验结果选用有抗菌药物

3、按照药物抗菌作用特点及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4、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定

智牙冠周炎pericoronitis:

智牙萌出不全或者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

【临床表现】

急性智牙冠周炎初期,全身无明显反应,患者自觉患侧磨牙后区肿胀不适,进食咀嚼张口活动时疼痛加重。

随病情发展,局部可有跳痛并沿耳颞神经分布产生放射痛。

侵犯咀嚼肌可引起反射性痉挛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甚至牙关紧闭。

全身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及大便秘结、白细胞数目上升,中性粒比例增高。

【扩散途径】

1智牙冠周炎向磨牙后区扩散形成骨膜下脓肿,脓肿向外穿破,在腰肌前缘和颊肌后缘发生皮下脓肿,穿破皮肤形成经久不愈的颊面瘘。

2炎症沿外斜线向前,在相当于下颌第一磨牙颊粘膜的转折处形成骨膜下脓肿或者破溃成瘘3炎症沿下颌支向后扩展引起咬肌间隙感染和边缘性骨髓炎。

【治疗】

原则是消炎镇痛、切开引流、增强全身抵抗力。

全身与局部并重。

全身应用抗生素,全身症状重者考虑必要的对症和支持治疗。

1、局部冲洗。

生理盐水或1~3%过氧化氢反复冲洗龈袋直至溢出液清亮。

擦干局部,用探针蘸取2%的碘酒、碘甘油、少量碘粉液入龈袋内,每日三次温水含漱。

2、切开引流术3、冠周龈瓣切除术4、下颌智牙拔除术。

急性炎症控制后应及时拔除阻生牙或行龈瓣切除,伴有颊瘘者应同时行瘘道搔刮。

咬肌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案:

【感染来源】牙源性感染(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下磨牙根尖周炎,牙槽脓肿等)。

【临床表现】下颌支及下颌角为中心的咬肌区肿胀变硬、压痛和严重张口受限。

局部疼痛,凹陷性水肿,但无波动感。

【扩散与蔓延途径】①下颌升支边缘性骨髓炎。

②颊间隙感染。

(前)③翼颌、颞下、颞间隙感染。

(上)④腮腺脓肿。

(后)

【治疗要点】全身抗感染,脓肿成熟后则行切开引流术,术中探查骨面。

【切开引流部位】①口内途径:

由翼下颌皱襞稍外侧切开,因此临床少用。

②口外途径:

下颌角下缘下1~2cm,长5~7cm,弧形切口。

口底蜂窝织炎/口底多间隙感染Cellulitisofthefloorofthemouth/Ludwig’sangina:

口底各间隙相互连通,一个间隙感染很容易向各间隙蔓延引起广泛的蜂窝织炎。

口底多间隙感染一般指双侧下颌下、舌下及颏下间隙同时受累。

其感染可能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的化脓性口底蜂窝织炎;

也可能是厌氧菌或腐败坏死性细菌为主引起的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后者又称为路德维希咽峡炎。

【临床特点】

1、化脓性蜂窝织炎:

初期肿胀多在一侧颌下或舌下间隙,若炎症继续扩散至整个口底间隙时,双侧颌下舌下及颏部均有弥漫性肿胀。

2、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

软组织的广泛副性水肿,颌周有自发性剧痛,皮肤表面粗糙而红肿坚硬。

有液体积聚而有波动感,皮下有气体而有捻发音。

切开后无明显出血。

重者前牙开合,舌体抬高,以至引起“三凹”征,此时有窒息的危险。

路德维希咽峡炎:

厌氧菌或腐败坏死型细菌引起的腐败坏死型口底蜂窝织炎。

颌骨骨髓炎Osteomyelitisofthejaws:

包括骨膜、骨密质和骨髓以及骨髓腔内的血管、神经等整个骨组织成分发生的炎症过程。

化脓性颌骨骨髓炎Pyogenicosteomyelitisofjaws:

多由牙槽脓肿、牙周炎、第三磨牙冠周炎等牙源性感染而来,其次为因粉碎性骨折或火器伤等开放性损伤引起骨创感染。

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链球菌。

边缘性颌骨骨髓炎和中央性颌骨骨髓炎的鉴别要点:

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1)感染来源以龋病、牙周膜炎、根尖感染为主

(2)感染途径是先破坏骨髓,后破坏骨皮质;

再形成骨膜下脓肿或颌周间隙感染。

因此,骨髓质与骨皮质多同时受累(3)临床表现可以是局限型,但以弥散型较多(4)骨髓炎病灶区周围牙松动,牙周有明显的炎症(5)病变多在颌骨体,也可以波及下颌升支(6)慢性期X线所见病变明显。

可以有大块死骨块,与周围骨质分界清楚,或伴有病理性骨折。

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1)感染来源以下颌智齿冠周炎为主

(2)感染途径是先形成骨膜下脓肿或颌周间隙感染。

主要破坏骨皮质,很少破坏骨髓质(3)临床表现多系局限型,弥散型较少(4)骨髓炎病灶区周围牙及牙周组织无明显的炎症(5)病变在下颌角及下颌支,很少起于或波及颌骨体(6)慢性期X线所见病变多系骨质疏松、脱钙或骨质增生,或有小块死骨,与周围骨质无明显分界

中央性颌骨骨髓炎易发生在下颌骨原因:

由于上颌骨骨质疏松,骨板薄,血管丰富,侧支循环多,脓液容易穿破骨壁向口腔引流,因而炎症逐渐消退,不易在上颌骨内弥散扩散。

下颌骨的牙槽脓肿,由于骨质致密,骨板厚,脓液不易穿破得到引流,因此炎症易在骨松质和骨髓腔内蔓延,常通过下牙槽神经管波及整个下颌体,发展成急性弥散型骨髓炎。

慢性颌骨骨髓炎的临床特点:

1)口腔内及颌面部皮肤形成多处瘘孔2)瘘孔长期排脓,有时瘘孔排除死骨片3)可发生病理性骨折,出现咬合错乱和面部畸形4)治疗不当,久治不愈,易造成人体慢性消耗与中毒、消瘦、贫血。

5)脓液进入消化道有时引起明显的胃肠道症状。

死骨摘除及病灶清除术

【手术指征】1经药物治疗、拔牙及切开引流后,仍有经久不愈的瘘管,长期流脓;

或者从瘘管探得骨面粗糙,甚至活动死骨。

或虽无瘘管但是炎症仍然反复发作这。

2、X线发现颌骨骨质破坏者。

3、全身条件能耐受。

【手术时间】1、慢性中央型颌骨骨髓炎病变局限者,死骨分离时间3-4周,病变广泛者5-6周。

2、慢性边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