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科学期末测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0480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5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科学期末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九年级上科学期末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九年级上科学期末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九年级上科学期末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九年级上科学期末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九年级上科学期末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九年级上科学期末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九年级上科学期末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九年级上科学期末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九年级上科学期末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九年级上科学期末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九年级上科学期末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九年级上科学期末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九年级上科学期末测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九年级上科学期末测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九年级上科学期末测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九年级上科学期末测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九年级上科学期末测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九年级上科学期末测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科学期末测试题.docx

《九年级上科学期末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科学期末测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上科学期末测试题.docx

九年级上科学期末测试题

九年级上科学期末测试题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Ca—40;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

1.下列关于ABO血型系统中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人的血型是由遗传决定的,终生不变的

B.ABO血型系统的血型是由红细胞上凝集原决定的

C.红细胞上的凝集原有两类:

A凝集原和B凝集原

D.在O型血的血清中没有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

2、下列广告用语从化学角度看,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A.“K”牌咖啡,滴滴香浓,决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雪山牌”矿泉水,真正的纯水

C.“大自然”牌蔬菜,天然种植,不含任何元素,真正的“绿色”食品

D.食用合格“碘盐”,可预防某种甲状腺疾病

3、各式各样的剪刀都是一对对杠杆,要剪开较坚硬的物体,最合适的剪刀是()

4、下列物质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的是()

A.木炭B.烧碱C.浓硫酸D.浓盐酸

5、人体口腔内唾液的pH通常约为7,在进食过程的最初10分钟,酸性逐渐增强,之后酸性逐渐减弱,至40分钟趋于正常。

与上述事实最接近的图象是

 

6、如图是家庭用电水壶,用规格“220V,1200W”这种电水壶在正常工作时烧开水,将质量为4千克、温度为18℃的水,经过一段时间加热把水烧开(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水的比热为4.2×103焦/(千克·℃),不考虑电水壶的散热。

由上述已知条件,可求得的物理量是

①通过电水壶的电流②电水壶电热丝的电阻③加热的时间④电流做的功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下列各组物质的俗名、化学名称和化学式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熟石灰、氧化钙、CaOB.酒精、乙醇、

  C.烧碱、氢氧化钾、KOHD.纯碱、碳酸钠、

8、家庭常用的生粉和去污粉都是白色粉状固体,外观极为相似。

生粉主要成分是淀粉,去污粉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和极细的沙子。

下列可以用来区别它们的物品是()

A.食盐水B.酱油C.白酒D.碘酒

9.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我国载人航天飞机试验飞船“神舟”号用

新型长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于21日3时41分成功着落,火箭发射时能量转化主要是()

A、太阳能转化为机械能B、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C、电能转化为机械能D、机械能转化为化学能

10.保健医生告诉我们:

不要憋尿!

这是因为及时排尿利于()

A、排出代谢产物B、平衡体内水分C、调节无机盐含量D、以上三项都正确

11、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电烫斗通电发出的热量。

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

C、水电站利用水利产生的电能。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12、利用动滑轮匀速提升500牛的物体A,如右图所示,摩擦力、动滑

轮和绳重轮重忽略不计,则拉力F的大小()

A.大于500牛B.等于500牛

C.小于500牛D.无法确定

13、下列例子中,用同一种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1)划着火柴

(2)踢踺子(3)放在手心的小雪球会慢慢熔化(4)把袋装牛奶放在开水中加热(5)量体温时,要将体温表紧贴身体的腋下(6)砂轮磨刀溅出火星

A.

(1)(3)(5)B.

(2)(4)(6)C.(3)(4)(5)D.(4)(5)(6)

14、“220V100W”的电热杯和“220V100W”的电风扇各自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相同的时间,它们放出的热量是()

A.电热杯多B.电风扇多C.两者一样多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5、对于图中的各种数据,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能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一定为220V,电流一定为10A

B.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3000r

C.同时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不能超过2200V

D.电能表读数的单位是kW·h

16、某收藏爱好者收藏了一件清末的铝制佛像,而该佛像

至今仍保存十分完好,该佛像不易锈蚀的原因是…()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B、铝易氧化,但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C、铝不易氧化D、铝的氧化物易发生还原反应

17、人体内体循环的血液一定会沿着固定的路线流动,

这是由于心脏中()

A.心房与心室间有房室瓣B.左右两大空腔不相通

C.心室与动脉间有动脉瓣D.都有关

18、如图所示的密封装置,先调节天平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出现的情况是()

A、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变质

B、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饱和,烧碱潮解

C、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D、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19、自然降雨时若发生电闪雷鸣,空气中就有如下化学反应:

②2NO+O2=2NO2③3NO2+H2O=2HNO3+NO

若自然降雨不足时,可采用人工降雨的技术增加降雨量。

人工降雨的方法之一是在0℃

以上的暖云内撒播盐粒,盐粒会吸收水分,使其周围的小水滴向它靠拢,迅速变成大水

滴,最后成为雨滴掉下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②都属于化合反应

B、在N2→NO→NO2→HNO3的变化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逐步升高

C、人工降雨技术应用的原理是使云中的小水滴凝聚成大水滴

D、人工降雨技术应用的原理是促使地面水分蒸发以增加云量

20.不吃早餐的同学,往往在上午第二节课时出现头晕、心慌、四肢无力等现象,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血糖高于160克/100毫升B.血脂浓度过高

C.脑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应D.体内缺少必需的氨基酸

二、简答题(本题有10小题20空格,每空格3分,共60分)

21、沼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是最简单的▲。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2、(4分)在研究物质的导电性的时候,潘老师为大家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实验:

一个破旧灯泡的灯芯与一个“220V,25W”的完好灯泡串联,当接入家庭电路中后发现电灯并不亮。

而潘老师用酒精灯给旧灯芯加热时,大家看到,加热一段时间以后,旧灯芯上的玻璃逐渐变红,同时原来不亮的灯泡在逐渐变亮。

(1)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_▲。

(2)设在某一时刻电灯的电压是110V,则此时电灯的实际功率是_▲瓦(不考虑灯泡灯丝电阻变化)。

23.市场上销售的牙膏,从膏体上分为透明和不透明两类,主要原因是加入的摩擦剂不同造成的。

牙膏摩擦剂通常有以下三种:

氢氧化铝(白色固体)、碳酸钙、二氧化硅(无色透明)。

(1)每种牙膏中通常只含一种摩擦剂,透明牙膏中含有的摩擦剂可能是。

(2)若某种牙膏不含其他碳酸盐,检验牙膏中的摩擦剂为碳酸钙的实验方法是:

将少量牙膏挤入到盛有的容器中,观察到现象则可以说明牙膏中含有摩擦剂是碳酸钙。

24、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将重为G的物体,从光滑的

水平路面上拉过路程S1,则拉力F所做的功为▲

___。

接着物体仍由此水平拉力F,从一粗糙的水平路面拉过路程S2,如果在粗糙水平路面上物体受到

的磨擦力为f,则拉力F在物体通过S1及S2的两段

路程中所做的总功是___▲___。

25、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往滤液中滴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析出的金属有▲,滤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有▲。

26、2005年2月24日,国家质检总局紧急严查苏丹红。

3月5日北京市有关部门从亨氏辣

椒酱中检出“苏丹红一号”。

3月6日,广东发现含有“苏丹红一号”的食品。

浙江省工商

局在金华市区一家购物中心采集了慈溪市某菜厂生产的辣萝卜酱菜样品,被检出含有

“苏丹红一号、四号色素”。

3月16日肯德基新奥尔良烤翅和烤鸡腿堡调料中发现苏丹

红成份。

苏丹红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红色工业染料,被广泛用于如溶剂、油、蜡、汽油的

增色以及鞋、地板等增光方面。

苏丹红为亲脂性偶氮化合物,苏丹红一号的化学名称为

1-苯基偶氮-2-萘酚,分子式为C16H12N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苏丹红一号在体内可被代谢还原为苯胺和1-氨基-2-萘酚。

苯胺有毒,人体每日摄入

0.4mg/kg苯胺可引起血红蛋白毒性;1-氨基-2萘酚可引起鼠伤寒沙门氏菌T100基因突

变,可诱发膀胱肿瘤。

肝脏是苏丹红一号产生致癌性的主要靶器官,此外还可引起膀胱、

脾脏等脏器的肿瘤。

由此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苏丹红一号是一种致癌物;

②大量食用含苏丹红一号的食品会引起食物中毒;③长期过量食用含苏丹红一号的食品

会引起基因突变,诱发肿瘤。

27、.如图所示,滑轮是▲滑轮,滑轮、绳重不计,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不计,若物体M重为200牛,当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时,受到100牛的摩擦力,则拉力F=▲牛。

28、很多家用电器都有待机功能。

如电视机可以遥控关机,而不必断开电源。

这一功能虽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但电器在待机状态下的能耗也十分严重。

下表是某家庭的有关统计数据。

家用电器

待机功率(千瓦)

每天待机时间(小时)

彩色电视

0.008

20

VCD

0.11

20

音响功放

0.012

20

这些电器每天待机时共耗电___▲_____度。

该家庭若能及时断开用电器电源,每月可以

食品标签认可号:

31(2004)-8

避免日晒,置阴凉干燥处,开封后请尽早食用。

配料:

小麦粉、食用植物油、麦芽糖、食用盐、碳酸钙、鸡全蛋粉、全脂奶粉、焦亚硫酸钠、维生素D等

保质期:

九个月

产品标准号:

Q/YQNR2

节约电费___▲______元(我市民用电价为0.53元/度,每月按30天计算)。

29、右面的方框内是某食品包装上的部分

说明,请从其中标出的配料中选出一种符

合条件的物质填在下列相应的空格中:

(1)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富含蛋白质;

(2)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无机盐。

30.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分袋包装的蛋糕发生了兴趣,因为蛋糕包装在充满气体的小塑料袋内(如图所示),袋内的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好像一个小“枕头”。

他们认为这种充气包装技术,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够较长时间地保鲜、保质。

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

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

(1)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简要写出操作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的猜想如果正确,现象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第31题4分,32题8分;第33、34题各9分)

31.已知加热浓硫酸和碳能发生下列化学反应:

C+2H2SO4(浓)CO2↑+2SO2↑+2H2O,

其中生成的二氧化硫能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还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某兴

趣小组同学为检验该实验的生成物,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装置:

 

实验时观察到A装置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B装置中紫色溶液褪色,D中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

根据▲现象可确定生成了二氧化硫。

针对观察到

的现象,他们展开讨论:

小茗同学认为:

通过实验能确定反应生成的三种物质H2O、SO2和CO2。

晓骏同学提出:

通过实验能确定H2O和SO2我没意见。

但SO2和CO2都能使澄清的石

灰水变浑浊,会不会生成的SO2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如果你是老师,你可指导他们:

除了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外,还应观察到C中▲现象,才能确定生成CO2。

32、目前,我国的能源供应面临着许多问题,如能源的消费结构不合理、区域分布不均衡、利用率不高等。

这已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⑴右图是2002年我国与世界能源的消费结构对比

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的主要差异是▲。

我国的这种能源消费结构对空气造成的污染十分严重。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校园附近空气SO2

的含量,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Br2+2H2O+SO2=H2SO4+2HBr

(黄色)(无色)

实验中,当观察到▲时,应立即停止通入空气。

⑵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很大。

右图是

1998年我国东、中、西部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占全国的比例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能源相对短缺的是▲地区。

为了达到区

域发展与能源资源间的平衡,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推出了许多重大建设工程,

试举一例:

▲_。

33、某校自然科学兴趣小组,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这样的猜想:

“保温瓶内的水温下降快慢

可能与保温瓶中盛热水的多少有关”。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兴趣小组的同学从总务借来了8个同样容量的热水瓶做实验,在8

个热水瓶中分别装入初温相等、质量不同的热水,在同一地方同时测量以保证环境温度

相同。

8个小时后再测量水温,以下是同学们的实验结果:

保温瓶编号

1

2

3

4

5

6

7

8

装入水的

质量/kg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初温/℃

98

98

98

98

98

98

98

98

末温/℃

84.5

84

83

81.5

79

78

76.5

74

8小时后的温差/℃

13.5

14

15

16.5

19

20

21.5

24

(1)以上探究采用的科学方法是▲,也就是在实验过程中控制水的▲

相同,比较不同▲_水的降温情况。

(2)分析表中数据后你觉得保温瓶中水温下降的快慢与保温瓶中水的质量的关系是__▲_⑶本题也可改成研究保温效果与热水离瓶塞的距离大小有什么关系。

你如何控制实验条件?

34、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切开苹果,一段时间后,果肉上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

好像是“生锈”了。

某科学活动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

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猜想与假设

猜想1:

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应而“生锈”。

猜想2:

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3:

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4:

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锈”。

猜想5:

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并且苹果“生锈”的速度还可能与温度有关。

(1)查阅有关资料:

已知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一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2)实验探究:

针对猜想1至猜想5,科学活动小组依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并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

请你将他们设计的可行的实验探究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猜想

可行的实验方案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1

将一小块果肉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果肉表面不变色

2

将一小块切开的苹果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果肉表面变色

3

将一小块切开的苹果放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果肉表面不变色

4

将一小块切开的苹果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果肉表面不变色

5

各取一小块苹果分别放入两支集满氧气的试管中,将其中一支试管放入热水中,观察两支试管中苹果的变色速度

温度高的先变色

(四)得出结论

结论:

(五)反思与评价

(1)在猜想2~5中,你认为猜想▲(填代号)最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2)在验证猜想1时,同学们发现,如果水不与空气隔绝,果肉放在水中时间长了也会变色,其可能的原因是▲。

(六)应用

根据上述结论,要防止果汁变质,果品加工厂加工和保存果汁时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

四、分析计算题

35.今年5月,我国科考队在重测珠穆朗玛峰高度时,发现由于全球气温升高,珠峰冰川消融区面积不断扩大。

大自然又一次发出的警告:

地球正在变暖!

温室效应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

研究表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1)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的主要原因是_▲ 。

(2)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己身边做起,比如说拒绝纸质贺卡,使

用电子贺卡。

拒绝纸质贺卡和减缓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是   

▲   _     。

(3)请再举出一件你可以做到的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的事情      _▲        。

(4)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

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X和水,其反应式为:

CO2+3H2=X+H2O。

化工原

料X的化学式为 _▲    。

36、当前,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和不良的饮食习惯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社会问

题。

(1)有一课外研究小组对成年男性进行调

查研究,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他们

研究的问题是_。

(2)我国交通法规规定,机动车驾驶员体

内酒精含量不能超过50mL。

因为过

量的酒精会影响人的系统,

使驾驶员的判断能力下降而易发生交通事故。

37、市场上出售的牙膏种类繁多,每种牙膏中都添加有细粉末状的摩擦剂,它能配合牙刷一

起摩擦牙齿的表面,起到增强清洁牙齿的效果。

下表给出了三种牙膏中的摩擦剂。

牙膏

A

B

C

摩擦剂

氢氧化铝

碳酸钙

二氧化硅

(1)可选作摩擦剂的物质必须(填“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

(2)碳酸钙可用石灰石制备,小新设计了两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

任选其中一种实验方案,评价其优缺点

方案一:

_▲;

方案二:

_▲。

(3)小新为了测定B牙膏中碳酸钙的含量。

称取B牙膏100克放入烧杯中,缓慢加入

稀盐酸至不再有气泡产生(假设除碳酸钙外,牙膏中的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

共用去稀盐酸200克。

反应完毕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278克。

请计算

牙膏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8.氢气作为一种能源有很多优点。

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在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分解水产生氢气。

有人认为,没有必要做这种研究,已有现成的方案可利用:

电解水制氢气。

这个方案真的可行吗?

下面是一些相关资料:

◇在10V、2A的条件下,通电1.5小时.可电解0.99克水。

◇氢气的热值为1.4×108焦/千克。

 根据上面的资料,你将如何判断?

(只需写出判断的过程)

39.(10分)专家们指出,高速运行的列车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是铁路的电气化和具有大功率机车的牵引。

2004年12月25日上午,长三角铁路第一根电气化支柱杆在沪杭铁路上海西站至封浜区间竖立,标志着沪杭线电气化改造工程正式启动。

若沪杭线电气化改造完成后,牵引列车运行的电力机车的额定功率为4200千瓦,且设列车以额定功率匀速直线运行1.5小时。

请回答下列问题:

(列式计算)

(1)这段时间内机车消耗的电能是多少度?

(2)若受到的阻力为1×105N,则列车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

(3)目前多数机车还是以燃油来提供能量,若燃油的燃烧值为3×107J/Kg,则这1.5小时内要燃烧燃油的质量为多少千克(均不计能量损失)?

(4)铁路电气化改造除了可以大大提高列车运输能力外,在保护环境、资源方面有哪些优越性?

请写出其中的一点。

九年级上科学期末测试题

(2)

科学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B

B

D

D

D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C

A

A

D

A

B

D

A

二、简答题(本题有10小题20空格,每空格3分,共60分)

21.甲烷或CH4;有机物22.CaO+H2O===Ca(OH)2;化合反应

23.铜的熔点比铁低易于铸造,铁比铜活泼容易锈蚀。

24.FS1⑵F(S1+S2)

25.光化学26.224①②③27.动50

28.2.641.3429.鸡全蛋粉、全脂奶粉食用油、碳酸钙、焦亚硫酸钠

30.温度37OC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第31题4分,32题8分;第33、34题各9分)

31.B装置中紫色溶液褪色(2分)紫色溶液不褪色(2分)

32.30、

(1)我国消费的能源主要是煤炭,而世界的消费能源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2分)

(2)无色(2分)东部(2分)西气东输;(只要合理即给2分)

33.3、

(1)控制变量法;初温;质量(每空1分)

(2)保温瓶中的水质量越大保温瓶中水温下降越慢(3分)

(3)同题中研究过程相似,控制相同质量和初温,热水离塞子距离不一样。

(3分)

34、苹果“生锈”是果肉中的成分与氧气作用的结果,“生锈”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果肉变色速度越快。

(2分)

(1)3;(1分)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通常不与其他物质反应(2分)

(2)水中溶解了氧气(2分)

将水果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工,采用真空包装并低温保存。

(合理即给;2分)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有4小题,第35题6分,第36题8分,第37题8分,第38题8分,共30分)

35.

(1)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了更多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大量消失(两点答任一点都可;(2分)

(2)节约纸张就可以节约造纸所消耗的能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或节约纸张就可以减少造纸所消耗的木材,从而保护森林,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2分)

(3)植树造林、不使用一次性木筷、节约用纸等。

(只要答出一个即可;2分)。

(4)CH3OH 或CH4O(2分)

36.⑴_吸烟对嗅觉的影响(2分)⑵神经(2分)(3)3(2分)

37.⑴难溶于水(1分)

⑵方案一的优点是:

原料成本低;缺点是:

反应需要高温,能源消耗多,Ca(OH)2溶解度小,生产效率低。

(1分)

方案二的优点是:

反应都在常温下进行,能源消耗少,CaCl2溶解度大,溶液反应速度快,生产效率高;缺点是:

需要多种原料,原料成本高。

(1分)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CO2的质量为:

200+100-278=22g(1分)

设参加反应的CaCO3的质量分别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1分)

10044

x22g

100:

44==x:

22g解得:

x=50g(1分)

B牙膏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50g/100g=50%(1分)

答:

略……设、答齐全共1分,缺一项不得分

【说明:

其它合理解答,也可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