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题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04966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题库.docx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题库.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题库.docx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题库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

安全培训复习题

(二)

一、单选题:

(共40题,每题1分,共计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于2002年(C)经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A、6月9日  B、6月19日  C、6月29日

2.依据《安全生产法》第十六条的规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A)。

A、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B、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允许生产经营

C、经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批准后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3.《安全生产法》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

取得特种作业(A)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A、操作资格  B、许可  C、安全

4.《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时,应对从业人员进行(C)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A、班组级  B、车间级  C、专门

5.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工伤保险费应由(B)缴纳。

A、从业人员  B、生产经营单位  C、地方财政拨款

6.从业人员经过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岗位操作规程,但未遵守而造成事故的,行为人应负(C)责任,有关负责人应负管理责任。

A、领导  B、管理  C、直接

7.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B)。

A、特殊社会保障  B、特殊劳动保护  C、特殊劳动保险

8.易燃易爆场所不能穿(B)。

A.纯棉工作服  B.化纤工作服  C.防静电工作服

9.安全带的正确挂扣方法是(B)。

A.低挂高用  B.高挂低用  C.平挂平用

10.下列哪个字母代表劳动防护用品具有防静电的性能?

(B)

A.fh  B.jd  C.ny

11.操作旋转机械时佩戴(B)是错误的。

A.护发帽  B.手套  C.防异物伤害护目镜

12.从事有害作业的职工,按规定接受职业性健康检查所占用的生产、工作时间,应按(C)处理。

A.病假  B.事假  C.正常出勤

13.依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不能到(C)进行职业病诊断。

A.用人单位所在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机构

B.本人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机构

C.用人单位所在地和劳动者本人居住地以外职业病诊断医疗机构

14.职工因工作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治疗的,可以停工留薪,但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C)个月。

A.6  B.10  C.12

15.人长时间在(A)分贝的噪声环境中工作就会导致永久性的听力损伤。

A.120  B.100  C.80

16.《工伤保险条例》规定:

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B)。

A.意外伤害  B.工伤  C.突发事件

17.《工伤保险条例》所称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  )、各种用工(  B)的劳动者。

A.方式  合同  B.形式  期限  C.协议  年限

18.皮肤上溅有腐蚀性液体时应(B)。

A.用干布抹去  B.用大量清水冲洗

C.用绷带包扎患处,请医生治疗

19.有异物刺入头部或胸部时,以下哪项急救方法不正确?

(C)

A.快速送往医院救治

B.用毛巾等物将异物固定住,不让其乱动

C.马上拔出,进行止血

20.“一班三检”是指(  A)。

A.在班前、班中、班后进行安全检查  

B.在早、中、晚进行巡回检查    C.每天进行三次安全检查。

21、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的人是生产经营单位的(C)。

A、分管安全生产地负责人  B、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

C、主要负责人  D、出资人

22、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A)。

A、当班主要负责人B、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C、公安部门

23、《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A)。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C、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D、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

24、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是指:

矿级、工区(车间)级及(B)

A、总公司级  B、班组级  C、领导级

25、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命安全的(A)。

A、工艺、设备  B、替代产品  C、本质安全的原材料

26、生产经营单位对新录用和老员工,要制定详实的教育和培训计划,经费由(A)安排。

A、生产经营单位  B、县安全生产管理局

C、从业人员    D、政府财政部门

27、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苗头,应立即向(A)报告并撤出不安全的现场。

A、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  B、公安部门

C、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保卫人员

28、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权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C)和强令冒险作业。

A、违章作业  B、工作安排  C、违章指挥  D、合理的工作安排

29、县级以上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或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A)人员,给予奖励。

A、有关B、有功C、主要D、当事人

30、制定《矿山安全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和促进矿山安全生产,防止矿山事故,保护矿山职工的(D),促进采矿业的发展。

A、就业机会  B、财产安全  C、身体健康  D、人身安全

31、矿山建设工程的安全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C)。

A、生产  B、使用  C、生产和使用

32、职业性安全健康监护体检,一线工人周期为(C)一次。

A、3年    B、2年  C、1年

33、职工被确定诊断职业病之日起,用人单位应在(A)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A、30    B、60    C、90      D、120

34、职工被确诊职业病的,应当(B)

A、找企业负责人解决  B、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C、自己去医院治疗  D、向法院起诉

35、用人单位应当在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B)和中文警示说明。

A、公告栏B、警示标识C、安全标语D、宣传口号

36、矽肺是由于吸入(C)粉尘引起的。

A、煤尘    B、石棉    C、游离二氧化硅    D、苯

37、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法定责任者是(A)。

A、主要负责人  B、劳动者  C、医疗机构  D、国家

38、(C)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接触有害作业的工人B、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

C、职业病病人    D、工伤职工

39、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C)。

A、用灭火器B、报警C、切断电源

40、“三违”行为是指(B)。

A、违反作业规程、违反上级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B、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C、违反技术标准、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二、多选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选项,多选少选均  

    不得分)

1.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ABCD)。

A、登记建档B、定期检测评估

C、监控D、制定应急预案

2.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哪些列职责(ABCD)。

A、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B、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C、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D、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3.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包括(ABD)。

A、各级领导的安全职责

B、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

C、安全专职机构的职责

D、工人的安全生产职责

4.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公共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有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义务。

发生火灾的单位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火灾。

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

消防队接到火警后,必须立即(ABCD)。

A、赶赴火场B、救助遇险人员

C、排除险情D、扑灭火灾

5.人体触电的基本方式主要有:

(ABC)

A、单相触电B、两相触电

C、跨步电压触电D、接触电压触电

6.所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合格有效证件上岗作业,如:

(ABCD)、起重机械作业人员等。

A、电工 B、电气焊工

C、信号工D、压力容器作业人员

7.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工作人员有下列(BCD)行为之一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不在规定时限内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B.向不符合《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C.发现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再具备《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依法处理的

D.在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中,索取或者接受企业的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8.根据《安全生产法》,下列(ABCD)属于从业人员的权利。

A.知情权  B.建议权  C.拒绝权  D.紧急避险权

9.《刑法》第136条规定,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ABCD)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A.生产   B.储存    C.运输  D.使用

10.灾后重返家园时要注意(ABCD)。

检查室内是否还有煤气泄漏    B.电线是否松落  

C.房屋结构是否受损    D.遇到危险立即报告

三、判断题(共40题,每题1分,共及4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企业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时,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以技术保密、业务保密等理由拒绝检查。

2.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应作出书面记录,并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这样有利于安全检查不走过场。

3.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品时,可根据情况采用货币或其他物品替代。

4.生产经营单位对国家明令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落后工艺、设备,可采取加强管理和加强安全教育措施后继续使用。

5.《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安全检查,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6.所有生产经营单位都必须将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报当地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备案。

(√)

7.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的职责实施监察。

(×,监察机关依照《行政监察法》规定对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的职责实施监察。

8.我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方针是:

安全第一,质量第一。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9.新建厂房、商场都必须进行“三同时”。

(×,新建厂房、商场的安全设施必须进行“三同时”。

10.特种作业人员未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导致事故的,应追究生产经营单位有关人员的责任。

(√)

11.城市市民家中应备防震包,包内应有:

手电、多功能小刀、结实的绳子、矿泉水、饼干、罐头以及急救药品等。

(√)

12.驾驶二轮摩托车必须戴安全头盔,乘坐则不必戴。

(×,驾驶与乘坐都需要戴安全头盔)

13.“酒后”一般指饮用各种白酒、啤酒和果酒后4小时以内。

(×,8小时以内)

14.物质的燃点越低、越不容易引起火灾。

(×,因为燃点是可燃物开始持续不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所以可燃物的燃点越低,越容易着火,火灾危险性也就越大。

15.企事业单位需用液化石油气,应该报公安消防部门审批。

(√)

16.发生了燃烧就发生了火灾。

(×,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才是火灾。

17.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两类危险化学品,不得混合贮存。

(√)

18.危险化学品用完后就可以将安全标签撕下。

(×,在盛装危险化学品的容器或包装经过处理并确认其危险性完全消除后,方可撕下。

19.工会在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三同时”审查验收时,只是提出意见,而无权参与、参加验收。

(×,工会有权参与并提出意见)

20.从事严重有毒作业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的工种,应适当缩短工作时间,一般每天要实行4至6小时工作制。

(√)

21、用人单位在和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无权知道干的是什么工种,会产生什么危害因素。

(×)

22、劳动者在职业健康检查和相关医学观察期间,由于劳动者受益,产生的费用,应由劳动者自己承担。

(×)

23、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和医学观察期间,由于不能再从事原工作,经领导同意,可解除或终止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

24、劳动者诊断职业病,如果用人单位不提供劳动者职业健康档案,劳动者可向当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举报。

(√)

25、露天矿山严禁在同一坡面上下双层或多层同时作业。

(√)

26、露天爆破时,可以不设避炮掩体,人员利用地形躲在树木、车辆后。

(×)

27、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货币或其他物品替代应按规定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

(√)

28、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

29、矿山从业人员在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从事原工种工作时,可不需接受安全培训。

(×)

30、爆破器材应该单一品种专库存放。

(√)

31、国家规定,每年4月的最后一周是职业病防治宣传周。

(√)

32、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告知劳动者本人并及时通知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

(√)

33、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的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

34、需要停电检修设备时,必须在切断电源处悬挂“停电警示牌”,设人监护,停电牌必须谁挂谁摘,非工作人员禁止合闸。

(√)

35、所谓“安全第一”,就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在处理保证安全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上,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优先考虑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实行“安全优先”的原则。

(√)

36、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在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后,不再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

37、生产安全事故按事故发生的原因可分为:

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按事故造成的后果可分为:

人身伤亡事故和非人身伤亡事故。

(×)

38、工会对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侵犯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要求纠正。

(√)

39、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三同时”是指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

(√)

40、高处作业指专门或经常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