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重点名词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06493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理学重点名词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药理学重点名词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理学重点名词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药理学重点名词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学重点名词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药理学重点名词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又称药效学。

5.首过消除(firstpasselimination):

有些药物在进入体循环之前在胃肠道或肝脏被代谢灭活,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过消除(首关消除)。

6.肝药酶诱导剂:

苯巴比妥、苯妥英和保泰松等均属于肝药酶诱导剂,它们可使肝药酶的活性增强,从而加速自身或其他药物的代谢,最终使得药物的效应减弱。

7.肝药酶抑制剂:

氯霉素、异烟肼和丙磺舒等均属于肝药酶抑制剂,它们可使肝药酶的活性减弱,从而降低自身或其他药物的代谢,最终使得药物的效应增强。

8.肝肠循环:

经胆汁排入肠腔的药物部分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为肝肠循环。

9.一级消除动力学:

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是药物在体内消除的一种方式。

10.零级消除动力学:

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是药物在体内消除的一种方式。

11.清除半衰期(halflife,t1/2):

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

12.清除率(clearance,CL):

是机体消除器官在单位时间内清除药物的血浆容积,即单位时间内有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药物被机体清除。

13.表观分布容积(Vd):

当血浆和组织内药物分布达平衡后,体内药物按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布时所需体液容积称表观分布容积。

14.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

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称为生物利用度。

15.治疗效果(threapeuticeffect):

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

16.不良反应(adversereaction):

在正常的用法和用量时由药物引起的有害和不期望产生的反应统称为不良反应。

17.副反应(sidereaction):

药物在治疗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较轻微,是药物固有的作用、不可避免,可预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治疗作用相互转换。

18.毒性反应(toxicreaction):

是指在药物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

19.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disease):

少数较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较难恢复,称为药源性疾病。

一般较严重的毒性反应可致药源性疾病。

20.量-效关系(dose-effectrelationship):

是指药理作用与药物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

21.最小有效量:

是指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也称为阈剂量/阈浓度。

22.最大效应(Emax)/效能(efficacy):

药物浓度或剂量增加到一定数值时其效应不在随药物浓度或剂量的增加而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23.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

是指能引起50%最大效应的药物浓度。

24.效价强度(potency):

是指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25.半数有效量(ED50):

是指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物剂量。

26.半数致死量(LD50):

是指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死亡时的药物剂量。

27.治疗指数(TI):

LD50/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治疗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治疗指数小的药物安全。

28.受体(receptor):

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触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29.受体脱敏(receptordesensitization):

是指长期使用一种受体激动药后,组织或细胞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和反应性下降的现象。

30.受体增敏(receptorhypersensitization):

是指长期使用一种受体拮抗药或因受体激动药水平下降,组织或细胞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增强的现象。

31.安慰剂(placebo):

一般指本身没有特殊药理活性的中性物质如乳糖、淀粉等制成的外形似药的制剂。

32.耐受性(tolerance):

是指机体在连续多次用药后反应性降低。

增加剂量可恢复反应,停药后耐受性可消失,再次连续用药又可发生。

33.耐药性(drugresistance):

是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反复应用的化学治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也称抗药性。

34.躯体依赖性(physiologicaldependence):

也称生理依赖性,具有耐受性证据或停药症状。

35.精神依赖性(psychologicaldependence):

是需要药物缓解精神紧张和情绪障碍、但无耐受性和停药症状的一种依赖性。

36.内在拟交感活性(ISA):

有些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与β受体结合后除能阻断受体外,对β受体亦有部分激动作用,称为内在拟交感活性。

37.化学治疗(chemotherapy):

对所有病原体,包括微生物、寄生虫,甚至肿瘤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统称为化学治疗。

38.抗菌药(antibacterialdrugs):

指对细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药物。

39.抗生素(antibiotics):

由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产生的,能杀灭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物质。

40.抗菌谱(antibacterialspectrum):

是指抗菌药物的抗菌范围。

41.抑菌药(bacteriostaticdrugs):

是指仅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繁殖而无杀灭细菌作用的抗菌药物。

42.杀菌药(bactericidaldrugs):

是指具有杀灭细菌作用的抗菌药物。

43.最低抑菌浓度(MIC):

指在体外培养细菌18~24h后能抑制培养基内病原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是测定抗菌药物抗菌活性大小的一个指标。

44.最低杀菌浓度(MBC):

指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或使细菌数减少99.9%的最低药物浓度,是衡量抗菌药物抗菌活性大小的指标。

45.化疗指数(CI):

常以LD50/ED50或LD5/ED95来表示,是评价化疗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指标。

46.抗菌后效应(PAE):

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抗生素浓度下降,低于MIC或消失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

47.首次接触效应(firstexposeeffect):

是抗菌药物在初次接触细菌时有强大的抗菌效应,再度接触或连续与细菌接触,并不明显地增强或再次出现这种明显的效应,需要间隔相当时间(数小时)以后,才会再起作用。

崔少华2011-1-26

药理学重点名词解释(崔少华)第2页,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