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宇宙环境学案配套课堂练习带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06704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06.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的宇宙环境学案配套课堂练习带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地球的宇宙环境学案配套课堂练习带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地球的宇宙环境学案配套课堂练习带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地球的宇宙环境学案配套课堂练习带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地球的宇宙环境学案配套课堂练习带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地球的宇宙环境学案配套课堂练习带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地球的宇宙环境学案配套课堂练习带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地球的宇宙环境学案配套课堂练习带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地球的宇宙环境学案配套课堂练习带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地球的宇宙环境学案配套课堂练习带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地球的宇宙环境学案配套课堂练习带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地球的宇宙环境学案配套课堂练习带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地球的宇宙环境学案配套课堂练习带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地球的宇宙环境学案配套课堂练习带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地球的宇宙环境学案配套课堂练习带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地球的宇宙环境学案配套课堂练习带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地球的宇宙环境学案配套课堂练习带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地球的宇宙环境学案配套课堂练习带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地球的宇宙环境学案配套课堂练习带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球的宇宙环境学案配套课堂练习带答案文档格式.docx

《地球的宇宙环境学案配套课堂练习带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的宇宙环境学案配套课堂练习带答案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球的宇宙环境学案配套课堂练习带答案文档格式.docx

(4)火星比地球离太阳远,表面温度低。

(5)月球质量小、引力小,没有大气,也没有水

四【活动探究】

活动一(思考)(教材P6)

光年不是一个时间单位,而是一个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1光年约等于9.4608×

1012千米,光年多用于描述天体之间的距离。

此外,光分、光秒也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

宇宙的半径不仅仅是140亿光年。

140亿光年是“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的半径,即目前人类已经观测到的宇宙部分半径是140亿光年。

这仅仅是宇宙的一部分。

1.人类已经观测到的宇宙半径折合成千米等于:

140亿×

(9.4608×

1012)=1.324512×

1023千米

2.面对这个天文数字,会引发我们许多感慨,如宇宙的范围极其宽广,宇宙间奥秘无穷,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索……

活动二(实践)

观察月相:

本实践活动主要让我们观察和记录月相的出没时间、天空方位、地平高度、亮面凸向、观察日期和时间等内容。

下面提供一些资料,以便于同你们的观察结果相对照,看看是不是一致。

活动三:

(探究)

1.

(1)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约1.5亿千米),体积和质量的大小适当(在八大行星中,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居第5位)。

由于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有了合适的温度,即0℃-100℃之间的温度,这是水能在液体状态下存在的温度范围。

由于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当,使地球上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由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重力收缩,使地球内部温度升高,结晶水汽化。

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加速了水汽从地球内部溢出的过程,逐渐形成了原始的大洋。

地球具有这些特殊的自身条件,是产生生命物质的有利条件。

(2)从恒星际空间来看,太阳周围的恒星际空间比较有利于太阳的稳定,太阳的稳定又有利于地球上生命的产生和演化。

假如太阳的光照变得不稳定,必然会对地球环境产生影响,地球上现有的生命物质可能不再存在,也可能有新的生命物质诞生。

假如太阳突然消失了,地球有可能就随之消失。

因为地球是依附着太阳运行的,正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从行星际空间来看,地球附近的行星际空间,大、小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即具有同向性),而且绕日公转轨道面几乎在一个平面上(即具有共面性)。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3)除地球外,太阳系的其他七大行星中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是火星。

理由是在八大行星中,火星的结构特征、运动特征以及与太阳距离、表面温度等方面与地球最接近或类似。

2.

(1)向大家讲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应包括两个方面,即地球本身的条件和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①地球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

地球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太阳系中唯一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

其根本原因在于地球自身的条件和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满足了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要求。

如下图所示:

②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宇宙

地球上存在生命,还与地球所处的恒星际空间和行星际空间有关。

从恒星际空间来看,太阳周围的恒星际空间比较有利于太阳的稳定,太阳的稳定又有利于地球上生命的产生和演化。

从行星际空间来看,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间,大、小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而且绕日公转轨道几乎在一个平面上。

(2)“谈天说地”,其内容非常广阔,但必须注意两点:

一是谈“天”,要从宇宙的角度着眼,可以谈宇宙本身的发展和变化,也可以谈其开发和利用;

二是说“地”,即涉及地球环境,可以谈地球环境的现状,也可以展望其未来。

(P11)

课堂探究:

要点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1.宇宙的概念:

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总和。

2.可见宇宙:

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或叫“已知宇宙”,半径约140亿光年。

3.光年:

光在“真空”中一年所走的距离。

1光年约等于9.4608×

1012千米。

【思维拓展】“宇宙”一词的来源

“宇宙”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代尸校的《尸子》一书中。

尸校认为:

“上下四方日宇,往古来今曰宙”。

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宇”表示空间,“宙”表示时间,空间和时间的概念,随着历史的演进而逐渐发展。

宇宙的界限,随着天文学的进步而逐渐扩大。

宇宙在空间上是无边无沿的,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部分为人们所见,即“可见宇宙”,但大部分是人们的观测所不能及的。

要点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天体

(1)概念:

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如星云、恒星、行星、彗星、卫星、流星体等,在宇宙空间分布不均匀。

(2)不同天体的特征

宇宙中的所有天体和星际物质组成了地球的宇宙环境。

这些天体和星际物质的种类及特点如下表所示:

2.天体系统

(1)概念:

是由于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形成相互绕转的多层次体系。

(2)天体系统的层次(如右图)

(3)银河系及河外星系

①特征:

主要是由恒星等比较大的天体组成的。

恒星之间的距离以光年为最小单位。

②银河系:

地球所在的星系,包括恒星和星云。

③河外星系:

银河系以外,与银河系同级别的恒星系统。

④总星系:

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都是星系,所有星系合在一起,构成了最大的天体系统,称为总星系。

(4)太阳系和地月系

①太阳系:

由太阳、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矮行星以及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

②地月系:

指地球与其卫星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

③太阳系中的天体组成(如图):

 

要点三:

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1.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地球的普通性主要体现在其运动和结构特征与其他行星相比,并没有特殊的地方。

下图体现了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从图中可以看出:

①八大行星公转运动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即具有同向性。

②八大行星公转的轨道倾角相差很小,都近乎位于同一个平面上,即具有共面性。

③八大行星公转运动的轨道形状都是接近正圆的椭圆,即具有近圆性。

④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在运动特征方面并没有特殊的地方。

从结构特征看,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相比,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由以上可知,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一员。

2.特殊性——存在生命的行星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两个大的方面:

(1)宇宙环境条件

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地球在漫长的发展演化过程中,太阳没有明显的变化,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定,生命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一直没有中断。

②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

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而且绕日公转轨道平面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2)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

①日地距离适中。

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条件,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也保证了地球上液态水的存在。

为生物生存创造了条件。

②地球自转周期适当。

地球自转的周期不太长,昼夜交替的周期只有24小时,致使白天增温不至于过高,夜晚降温不至于过低,保证了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发展。

③地球体积和质量适中。

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使大气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原始大气层,并逐渐演化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④地球内部物质运动,促进了海洋的形成。

典例剖析:

【例1】在上世纪末,多国天文学家通过国际性的合作研究,观测并测算到某一遥远的旋涡星系。

该星系与地球的距离为()

A.140多亿个天文单位B.140多亿千米C.140多亿光年D.140多亿年

解析:

在太阳系中天体之间的距离较近,其距离可用千米或天文单位((1个日地平均距离)来衡量。

而在太阳系外的天体,由于相互之间的距离十分遥远,衡量它们之限距离的最小单位是光年。

本题题干中叙述的是某一遥远的旋涡星系,其距离不会用天文单位和千米来衡量。

结合选项只能用光年来衡量。

答:

C

【例2】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①地球②河外星系③天空中的白云④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⑤陨星⑥流星体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D.①④⑥

天体是宇宙物质的存在形式,地球、行星际物质、流星体都是存在于宇宙空间的物质,都是天体;

白云与陨星是地球空间的物质。

待发射的人造卫星不能算是天体,运行的人造卫星可称为天体。

思维拓展:

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是天体,因此出现在地球表面及地球大气圈之内的都不是天体,天体有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之分。

【例3】地球处于一种稳定而安全的宇宙环境中,指的是()

①太阳很稳定②八大行星公转方向一致③八大行星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④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本题主要考查宇宙环境对地球生命生存的影响。

地球上有生命物质存在,首先得益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①在太阳系中,地球与其他行星的公转方向相同(同向性)、公转轨道都近似圆形(近圆性)、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使大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②自地球上生命诞生以来,太阳没有明显的变化,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定,使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繁衍,并不断向高级演化。

【例4】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维系着天体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2)此天体系统示意图中,A表示____________,小行星所属的天体系统是______。

河外星系的级别与________相同。

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________,其中心天体是___________

(3)B天体系统中最主要的天体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除图中已表示的以外,还有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太阳系小天体。

答案

(1)万有引力天体的永恒运动

(2)总星系CBD地球

(3)恒星星云(4)矮行星小行星彗星

月球围绕地球转,形成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地月系,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矮行星,以及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太阳系小天体组成高一级的天体系统—太阳系,太阳系又属于更高级别的银河系,银河系和所有已观测到的河外星系构成了最大的天体系统,称为总星系。

在组成银河系的天体中最基本的是恒星和星云。

只要明确上述概念就能较为顺利地回答各题。

随堂测试:

1.下列对地球宇宙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宇宙是物质的,但物质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B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任何物质之间都有相互吸引和绕转的关系

C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但物质运动是无规律的

D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和层次的

2.2008年9月25——28日,“神舟”七号飞船携带宇航员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三人圆满的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

他们的活动最低位于哪一级天体系统

A.河外星系B.地月系C.太阳系D.其他星系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

C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4.关于地球上生物出现、进化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存在大气,地球上就必然存在生物

B日地距离对地表温度的影响不大

C地球体积和质量对地球大气层的形成没有作用

D比较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为生命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时空条件

法新社2008年2月28日援引神户大学的研究人员说,计算机模拟的计算结果令他们得出结论,“太阳系的外部边缘很可能存在一颗未知的行星天体,其质量为地球的30%至70%,该行星具有扁长的椭圆形轨道,围绕太阳运行的周期为1千年。

估计其轨道半径达150亿至260亿公里。

其行星表面总是覆盖着冰雪、固态的氨及甲烷”,科学家将该行星命名为X行星。

据此回答第8题:

5.X行星表面覆盖着冰雪、固态的氨及甲烷的原因有可能是

A质量小B体积小C轨道扁长D距离太阳遥远

6.美国“机遇”号火星车找到火星可能有过适合生命栖居环境的依据,主要是在火星表面发现()

A显示生命起源与演化的化石B大量被流星体撞击的坑穴

C曾被水浸润过的迹象D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

7.阅读以下材料回答:

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探索广袤星空、认识神秘宇宙的力度不断加深。

材料一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我国宇航员首次实现了太空行走,实现了我国航天事业的重大突破。

材料二继酒泉、太原、西昌三大卫星发射中心之后,海南的文昌将在“十一五”期间建设成为我国第四大卫星发射中心。

材料三探索宇宙寻找生命是人类航天的不懈追求。

2008年7月25日,美国“阿波罗14”登月计划成员、世界第六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艾德加·

米切尔说,外星人不仅存在,而且曾多次与地球人类接触。

知识链接:

我国主要卫星发射中心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对航天事业的影响;

影响卫星发射的天气特征以及其他因素影响;

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1)有人说神舟飞船发射升空是我国把天体运送到太空。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请说明理由。

(2)由材料二判断,成功发射“神舟”号系列飞船的中心是____________.(填数字)正在筹建中的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的优势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如果艾德加·

米切尔所说属实,那么假设外星人来自某星球,试推测该星球上基本的地理环境。

(4)敢于挑战自己吗?

根据表中地理坐标试写出各序号代表的发射中心。

(1)不准确。

因为天体是宇宙间存在的物质形态,在神州系列飞船未脱离地球地球大气层前,仍属于地球的组成部分,不是天体。

(2)②纬度较低,可以节省发射火箭的燃料;

海上交通便利,便于运输火箭、卫星等航天部件;

面向大海,可减轻火箭发射带来的环境影响等。

(3)该星球上温度适宜,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层,并有液态水的存在。

(4)西昌、酒泉、太原、文昌

课堂小结:

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宇宙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总星系就是宇宙②宇宙中的所有天体都有其发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

③宇宙中的天体不是同时形成的

④作为整体的宇宙,经历了温度从低到高,物质密度从稀到密的演化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下列物质中,属于天体系统、且不包括地球在内的是

A太阳系B河外星系C蟹状星云D地月系

3.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是

A.星云B.流星体C.行星D.彗星

4.天体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B总星系是目前观测到的最大的宇宙范围,也是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即为宇宙

C太阳系是由水星、金星、地球等八颗行星组成

D河外星系是总星系以外的天体系统

5.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属于

A.行星B.恒星C.卫星D.彗星

6.关于狮子座流星雨的正确叙述

A狮子座流星雨是狮子座恒星碎片闯入地球大气层形成的

B狮子座流星雨发生在两极上空

C狮子座流星雨是彗星物质闯入地球大气摩擦燃烧形成的,其辐射点在狮子座附近

D月球上空也有流星雨现象

7.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

A.类地行星与巨行星之间B.巨行星与远日行星之间

C.火星轨道与地球轨道之间D.木星轨道与土星轨道之间

8.有关八大行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公转周期以水星最短,海王星最长B.自转周期以地球最短,金星最长

C.体积和质量以木星最大,水星最小D.平均密度以地球最大,土星最小

9.共同包含太阳和地球的天体系统中,最高一级和最低一级的是

A.总星系和太阳系B.银河系和太阳系

C.太阳系和地月系D.总星系和地月系

10.下列各行星中,属于类地行星且距日由近及远排序正确的是

A.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B.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C.天王星、木星、火星、地球D.金星、水星、火星、木星

11.太阳系中类地行星的特征是

A体积较大B质量较大C卫星较多D平均密度较大

2011年12月1日傍晚,天空出现了“双星伴月”天象奇观,金星、木星这对夜空最明亮的星星与一弯细细的娥眉月相依相偎,远看犹如一张“笑脸”。

读右图,完成12—13题。

12.关于组成“笑脸”的天体,叙述正确的是

A金星、木星是月球的卫星B金星、木星是太阳的卫星

C金星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D金星、木星体积比月球小

13.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组成“笑脸”天体的是

A总星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A14.火星冲日,就是火星位于日地连线上,并且和地球同位于太阳的一侧。

2010年1月30日,火星、地球和太阳依次排成一条直线,而且与太阳“此升彼落”。

右图中能反映30日火星、地球和太阳三者位置关系示意图是

15.所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体现在

A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B日地距离适中

C自转的周期适中D是太阳系唯一有生命的行星

16.地球处于一种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指的是

①地球有适宜的温度②八颗行星公转方向一致

③八颗行星公转轨道几乎处在同一平面上

④小行星的公转方向与八颗行星保持一致

A①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②③④

17.在上世纪末,多国天文学家通过国际性的合作研究,观测并测算到某一遥远的旋涡星系。

该星系与地球的距离为

A.140多亿个天文单位B.140多亿千米C.140多亿光年D.140多亿年

18.地球上有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温度条件,是因为

A地球的质量适中B地球的体积适宜

C日地距离适中D地球的卫星数目适量

19.地球具有大气的主要原因

A与太阳距离适中B地球本身体积质量适中

C生物的呼吸作用D地球内部升温,火山爆发

20.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A形成了地转偏向力B地球表面平均气温为15℃

C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D地球公转轨道与其他行星不相交

21.地球上具有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是

①有液态水存在②地球是八大行星中距太阳最近的天体③有固体外壳

④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⑤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⑥地球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A.①③④⑥ B.①④⑤⑥C.②④⑤   D.③④⑥

22.关于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说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距日最近、最远的行星分别是水星和海王星

B.从北极上空看,八大行星都按逆时针方向绕日运行

C.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木星和火星轨道之间

D.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大的是木星,最小的是火星

宇宙中的天体处于不断运动中,天体之间位置的变化会让我们欣赏到不同的天文现象,如月相。

据报道,1999年4月25日、2003年8月27日,分别出现了火星“冲日”现象,冲日时火星比平常亮很多,肉眼清晰可见,是人们观测火星的最佳时机。

2003年5月7日水星出现了凌日现象,即水星呈现为一个小黑点从太阳表面划过。

这种被天文学家称之为“水星凌日”的奇观在21世纪将仅出现14次。

据此回答3题。

23.火星冲日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星正好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B.地球正好位于火星和太阳之间

C.太阳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D.地球、太阳、火星呈90度角排列

24.若日、月、地三者位置关系如火星“冲日”的位置关系时,地球上可能正值

A.春节前后B.中秋节前后C.端午节前后D.重阳节前后

2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火星也会出现凌日现象B.可能直接用肉眼观测凌日

C.金星凌日现象最便于观测D.只有用望远镜才能观测到凌日现象

二.综合题:

1.

读右图“天体系统示意”,回答下列问题:

(1)天体系统是由于和天体的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2)目前,人类认识的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是。

(3)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则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

(4)太阳系中,地球轨道位于轨道和轨道之间,距离太阳大约千米。

(5)简述地球具有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是:

2.读“地球、月球公转轨道图”,回答问题。

(1)该图包括_______级天体系统,其中完整画出的是______________系。

(2)月球公转到图中_________点时,是农历十五。

(3)月球位于D点、B点时,日、地、月三者的关系是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