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术专业 建设工作总结报告.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70679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17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技术专业 建设工作总结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通信技术专业 建设工作总结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通信技术专业 建设工作总结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通信技术专业 建设工作总结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通信技术专业 建设工作总结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通信技术专业 建设工作总结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通信技术专业 建设工作总结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通信技术专业 建设工作总结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通信技术专业 建设工作总结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通信技术专业 建设工作总结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通信技术专业 建设工作总结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通信技术专业 建设工作总结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通信技术专业 建设工作总结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通信技术专业 建设工作总结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通信技术专业 建设工作总结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通信技术专业 建设工作总结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通信技术专业 建设工作总结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通信技术专业 建设工作总结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通信技术专业 建设工作总结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通信技术专业 建设工作总结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信技术专业 建设工作总结报告.docx

《通信技术专业 建设工作总结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技术专业 建设工作总结报告.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通信技术专业 建设工作总结报告.docx

通信技术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二○一二年三月

目 录

1

建设目标 ..-

1

-

2

建设成效 ..-

2

-

2.1探索和实践了“全程职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

2

-

2.2构建和实施“四个嵌入”的课程体系 ..-

2

-

2.3锻炼形成了双师素质强、专兼结合的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

3

-

2.4以现网设备为主,建成体系较完备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

3

-

2.5教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成效显著 ..-

4

-

2.6学生培养质量好、就业层次高 ..-

4

-

3

项目建设主要工作内容 ..-

4

-

3.1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

5

-

3.2课程建设与改革 ..-

8

-

3.3师资建设 ..-

13

-

3.4实训基地建设 ..-

24

-

3.5教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

29

-

3.6教学质量监控和管理 ..-

35

-

3.7人才培养质量 ..-

37

-

4、近两年经费投入和使用情况...............................-43-

5专业优势和特色..........................................-44-

5.1以职业技能大赛引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44-

5.2全方位、多层次的校企合作......................................-45-

6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45-

6.1主要问题......................................................-45-

6.2整改措施......................................................-45-

2010年7月,通信技术专业被省教育厅遴选为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在此后近两年的建设过程中,适逢第二轮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和国家重点专业申报和建设工作,通信技术专业全体师生在学院领导和职能部门的关心、指导和支持下,在通信行业相关企业的积极参与和大力帮助下,遵循学院“依托行业办学校,依托市场设专业,依托岗位定方案,依托基地训技能”的办学理念,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在探索“校企深度融合、工学交替、订单培养”全程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四个嵌入”

(企业培训内容嵌入学院课程教学内容、行业标准嵌入课程教学大纲、认证项目嵌入人才培养方案、企业文化嵌入校内教育环境)课程体系、强化“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达到了品牌专业建设预期效果。

1建设目标

跟踪通信技术行业的发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围绕“全程职业化”人才培养,力争用3年时间把通信技术专业建设成一支富有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掌握现代化教育手段、形成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成符合通信行业发展要求的现代通信技术实训基地,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构建科学合理的、适应通信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和实施融“教、学、做、考”为一体的任务驱动与项目化课程体

系和教学资源库,培养通信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建成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的品牌专业,成为江苏省重要的信息产业人才培养基地。

2建设成效

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通信技术专业在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在完成省级品牌专业建设工作任务的同时,成功申报国家重点建设专业,专业建设整体水平上升到新的层次。

2.1探索和实践了“全程职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分为职业认知、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岗前技能培训、顶岗实习5个阶段,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贯穿始终,与华为、中兴、嘉环、江苏邮建、海讯等行业主流企业合作开发和实施课程、共建实训基地、组织学生

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企业兼职教师参与学生培养全过程,实现30%以上学生“订单式”培养。

2.2构建和实施“四个嵌入”的课程体系

将“四个嵌入”(将职业培训内容嵌入课程体系、将职业资格认证项目嵌入人才培养方案、将行业标准嵌入教学大纲、将企业文化嵌入到素质教育中)作为构建和实施课程体系的基本指导思想,专业核心课程实施改革力度大,通过校企合作充分挖掘企业优质技术资源和教学资源,与企业人员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以职业技能大赛项目引领课程建设,先后立项建设和实施教改《3G移动通信接入

网运行维护》、《程控交换设备配置与维护》、《数字通信技术与应用》、《光传输网组建与维护》、《路由交换技术与应用》、

《宽带接入网设备配置与维护》、《EPON技术与应用》7门课程,其中,具有省级精品课程1门、通信教指委优秀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2门。

2.3锻炼形成了双师素质强、专兼结合的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在两年时间里安排40多人次参加中兴、华为、南京嘉环等企业进行技术培训,并请企业人员来校内培训师资,通过培训及时掌握通信行业的主流技术,提高教师的对于现网设备的操作技能。

通过职业技能大赛锻炼师资队伍,培养锻炼了4名金牌教练,使师资掌握新设备和技术能力的水平走在全国高职院校的前列;在课程建设和实训室建设过程的实践中锻炼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2人晋升正高职称,培养锻炼专业带头人2人,引进有企业经历的骨干教师4人,引进高技能人才1人。

2.4以现网设备为主,建成体系较完备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近两年增加实训室设备投入659余万元,专业实训室设备值达到1091.8万元,具有中兴和华为主流技术在网设备,覆盖“三网融合”、网规网优、软交换、光传输、宽带接入、数据通信、3G等技术方向,形成了20个实训平台和个13单体实训室;以校内实训基地为基础,建立了华为网络技术学院、中兴通讯NC学院、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数量多,支持了广泛的校企合作项目。

与江苏邮

电、江苏海讯、南京嘉环、南京都市驼铃等16家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稳定的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和就业渠道。

2.5教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成效显著

教研工作立足于解决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现实问题,科研工作以信息化推广项目为主,注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吸收学生参与项目组,实现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人才培养工作的统一。

以校内实训

基地为基础,培训国内高职骨干教师和通信行业企业人员5472人次;申报和实施国家、省、市级科研教研项目29项,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发挥了示范辐射作用。

2.6学生培养质量好、就业层次高

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为契机,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高强度培训师资,掌握行业主流技术方向,引领课程建设和实训室建设,提升了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连续两届获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名,标志着通信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全国领先的水平,为学院争得了荣誉。

高度重视学生的顶岗实习和就业工作,将就业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对学生顶岗实习过程进行全员全程管理,以订单/定向培养为基础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订单/定向培养学生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专业,学生后续发展潜力强劲。

3项目建设主要工作内容

2009年底,在通信技术专业申报品牌专业之际,正值我院紧张进行省级示范性院校建设之时,通信技术专业全面实施校企合作、师资培养、课程开发、基地建设、科研教研、社会服务、学生就业创业等各项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绩,在此态势下,我们冷静分析形势,力求发现专业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找准着力点。

面对通信网络行业迅速扩张、技术不断更新、无线通信技术占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招生稳定增长的形势,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是课程内容与通信行业技术发展不相适应、学生培养质量与企业要求还不相适应,而导致这对矛盾的根本原因是通信行业技术发展太快,校企合作深度和范围不够,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特别是课程开发能力和跟踪企业主流技术能力尚显不足,校内外实训条件还不够完备等,当然,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要抓住品牌专业建设工作的契机,开阔思路,统筹兼顾,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做好以教育教学建设和改革为核心的各项工作,全面完成品牌专业建设点的各项工作任务。

3.1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通信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要适应迅速发展的通信行业企业的技能型人才需要,为此,通信技术专业始终将校企合作、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工作重点。

2008年,与通信行业领军企业中兴通讯合作办学,成立“NC特色班”,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改革,

“NC特色班”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内容、授课方式、教材等方面完全按企业培训要求实施,并将职业技能鉴定项目嵌入到课程中,授课方式具有较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效果好。

从“NC特色班”得到启示,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和构建了

“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全程职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将订单/定向培养为切入点、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缩短由学生转换为职业人过程的基本思路。

根据近几年通信行业技术适合高职层次毕业生就业岗位需求和生源变化的实际情况,我们将通信技术专业毕业生定位于通信行业一线生产、测试、安装、维护和产品销售岗位,并将运维、线路工程和通信业务服务企业作为主要合作企业。

为此,立足于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将学生学习阶段分成职业认知、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岗前技能培训、顶岗实习5个阶段,在第一学期开设《通信行业职业规划》课程,让学生参观通信行业企业,熟悉校内实训环境,规划学习和职业生涯;在课程教学中,普遍采用案例教学和项目化课程教学;从第一个暑期起安排学生到通信企业进行实习锻炼、体验职业岗位;在学生开始学习专业核心课程以后,通过订单/定向培养,将企业的岗前培训延伸到校内教学过程,使学生批量化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现对口就业。

以上人才培养过程可以概括为“全程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与“全程职业化”培养模式相适应,我们基于通信行业企业职

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开发了符合现代通信行业技术需求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图1“全程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

图2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该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四个嵌入”的特征:

(1)将职业培训内容嵌入课程体系:

在中兴“NC特色班”、江苏邮建班、华为网络技术学院、“嘉环订单班”、“海讯订单班”等订单培养中,直接引入企业的实用培训内容,缩短了学校和企业的距离,强化了课程的职业性,实现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和谐统一;

(2)将职业资格认证项目嵌入人才培养方案:

将中望CAD认证项目、华为IP认证项目、中兴数据通信认证项目等直接嵌入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双证融通”;

(3)将行业标准嵌入教学大纲:

针对通信行业技术发展快的特点,尽量将通信行业最新技术标准引入教学,如:

华为EPON融合通信技术、网规网优技术等都比较早地引入课程体系,力求通过这种

途径将行业主流技术传授学生;

(4)将企业文化嵌入到素质教育中:

在专门开设职业素养培训课程的同时,我们在采用请企业人员和优秀毕业生做讲座,并通过工学交替和订单/定向培养尽量让学生学习和吸收企业文化中的优秀成份,体验企业文化和企业规范。

3.2课程建设与改革

在经过不断修改和完善构建课程体系的同时,我们一直致力于开发课程和实施课程。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和困难是课程内容的不确定性,通信行业技术的不断快速更新要求我们不断增加新的教学内容、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

为了提高课程建设和实施的质量,采取了以下综合措施:

(1)以校企合作作为课程建设工作的最基础要素。

要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以适应企业需求,校企合作是最核心的环节,因为通信行业的主流技术、主流设备都在企业,在选择校企合作企业时,我们注重选择那些既具有技术培训能力、又具有在网主流设备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这些企业包括中兴、华为、嘉环和讯方等,通过与这些通信行业主流企业合作,我们能够始终掌握通信行业技术和设备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从实际情况看,课程建设资源主要来源于这些企业。

(2)以职业技能大赛引领课程建设。

在2009年参加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上,我们及时将大赛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并根据大赛项目的设计方案和评分标准,敏锐地察觉通信

行业面向高职层次毕业生就业岗位需求的最新变化,先后设计开发了3G移动通信、网规网优、通信工程概预算、三网融合等方面的课程。

(3)以实施教改课程为契机建设专业核心课程群。

2008年以后,我院在建设省级示范性院校过程中大力推进教改课程建设工作,通信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实施教改,以工作过程和项目化教学作为教改的主线,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企业需求、教学方式趋于

“教、学、做一体”、教学考核更注重过程考核、教学组织上让学生分组学习等,多方面的改进措施提高了教学质量。

精品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的成果见表1。

课程名

建设

时间

建设成效

和特征

合作

企业

企业支持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讯

,方通信、嘉环科技有限公司

华为:

共建华为网络技术学

院,开展华为HCDA课程认证

2010年省级精品

课程、教育部通信

深圳讯方:

精品课程典型工

教指委优秀课程。

作任务提炼指导、授课PPT

1

3G移动通信接入网运

行维护

2008

年9月

-现在

校企共建、教学做一体化课程;课程基于工作过程设计

实施采用现网环境

等数字化资源资料、企业工程师现场示范课、课程配套教材编写、师资培训、共建

实训平台;

教学,,过程考核

嘉环:

精品课程建设与后期

和结果性考核相结

内容更新、订单培养无线基

合。

站维护类技能人才、企业实

践案例、企业工程师示范课。

2

程控交换设备配置与维护

2008

年9月

-2010

年12

2010年院级精品课程。

校企共建、教学做一体化课程,采用现网环境项目化教

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课程整体设计指导、实践教学指导、项目化实施方案设计指导、PPT授课资源。

3

数字通信技术与应用

2008

年9月

-2010

月12

2010年院级精品课程。

以信号传输过程为主线,模块化实施

教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课程模块化整体设计指导、企业项目案例作为各模块的内容导入、部分案例数字化资源资料。

校企共建、教学做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传输

2009

年9月

一体化、引入企业

实际工程案例,基

课程整体开发思路设计指导、

典型工作任务提炼、授课

4

网组建

与维护

-2010

年12

于现网环境进行项

目化教学,过程考

PPT、企业工程师现场示范课

课程配套教材编写、师资培

核和结果性考核相

训、共建实训平台、。

结合。

5

路由交换技术与应用

2011

年9月

-现在

校企共建、教学做一体化、利用现网环境进行项目化实施。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共建实训平台、企业工程师现场示范课、师资培训、课程配套教材编写(含实训教程)、授课PPT。

表1课程建设统计情况

6

宽带接入网设备配置与维护

2011

年9月

-现在

校企共建、教学做一体化、内容设置模块化,现网环境教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共建实训平台、企业工程师现场示范课、师资培训、课程配套教材编写、授课

PPT。

7

EPON技

术与应用

2011

年9月

-现在

校企共建、教学做一体化、引入实际工程案例和技能大赛案例及要求、采用现网环境教学项目化教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讯方通信技术有限

公司

中兴:

共建实训平台、企业工程师现场示范课、师资培训、授课PPT。

深圳讯方:

共建实训平台、

企业工程师现场示范课、师

资培训、授课PPT、校企共同编写校本教材。

与课程建设和改革工作相协调,我们注重开发教材和配套的教学资源,以支撑课程方案的可实施性。

在教材开发过程中,注重将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作为教材内容的主体,并通过项目、任务的方式予以体现,以支持项目化教学方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教材内容力求方便自学以发挥学生为主体作用。

现以《光传输组建与维护项目化教程》为例进行具体说明,在对中兴、华为、江苏邮电等企业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光传输网软件调试、工程督导、技术支持和运行维护相关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按照传输网规划→传输网组建→传输网业务配置→传输网维护主线组织教学内容,以县级传输网建设真实项目作为编写教材的背景,以现网运行的中兴S320设备作为实训支撑环境,参考中兴光传输助理工程师技能考核标准确定教材的难度,教材中以组网方案规划、组网设备规划、硬件设备安装、网管系统安装、基本业务配置、以太网业务配置、保护业务配置、日常维护、故障处理9个任务务驱动进行学习。

由此,形成了完备的教材内容体系。

两年来,通信技术专业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发教材14部,公开出版5部,校内讲义使用9部,其中,省级精

品教材1部,详细情况如表2所示。

表2教材出版情况

序号

教材名称

出版社

出版时间

主编

参与企业

1

3G移动通信接入网运行维护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年4月

孙秀英

深圳讯方

2

宽带接入网设备安装与维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年10

杜文龙

中兴通讯

3

数字通信技术及应用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年3月

龚佑红

中兴通讯

4

光传输网组建与维护项目化教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年12

杜文龙

中兴通讯

5

基于工作过程的网页设计与制作教程(省级精品教材)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年7月

张洪斌刘万辉

6

NGN原理及应用

校内讲义

2010年1月

杜文龙

中兴通讯

7

程控交换技术

校内讲义

2010年7月

乔琪

中兴通讯

8

TD-SCDMA仿真实训教程

校内讲义

2010年7月

龚佑红

中兴通讯

9

软交换实训指导书

校内讲义

2010年8月

董进

中兴通讯

10

通信工程概预算实训指导书

校内讲义

2010年8月

于正永

11

通信工程制图教程

校内讲义

2010年11

于正永

中望公司

12

三网合一EPON光接入技术

校内讲义

2010年12

孙秀英

华为公司

13

通信线路工程

校内讲义

2011年1月

王威

江苏邮建

14

通信线路作业安全技术

校内讲义

2011年6月

王威

江苏邮建

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与课程建设工作配套进行,内容包括专题学习网站、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以及案例库建设等。

其中,《光

传输业务配置》课程课件获得国家课件竞赛优秀奖一项。

课程数字化资源详细建设内容如表3所示

表3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一览表

序号

数字化资源名称

完成时间

负责人

1

“程控交换技术”网络课堂

2008年10月-

2010年12月

杜文龙

2

“光纤通信技术”网络课程

2008年10月-

2010年12月

龚佑红

3

“J2ME无线开发实用技术”数字化资源建设

2010年5月至今

郜继红

韩金燕

4

“通信工程勘察设计与概预算”专题学习网站

2010年5月-2011

年12月

于正永

5

“数据通信技术”专题学习网站

2010年月5-2011

年12月

孙秀英

6

“软交换技术”网络课堂

2010年5月至今

徐彤

7

“宽带接入网设备配置与维护”网络课堂

2010年5月至今

史红彦

8

“通信工程制图”网络课堂

2010年5月至今

韩 睿

9

“通信电源安装与维护”网络课堂

2010年5月至今

苏红艳

10

“光传输业务配置”多媒体课件

2011年10月

杜文龙

3.3师资建设

师资是人才培养和课程实施的保障,面对通信技术发展快、师资队伍整体结构比较年轻的实际情况,通信技术专业始终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作为专业建设最重要的环节,在2009年申报省级优

秀教学团队——“3G网络通信技术”教学团队取得成功的基础上,持续不断地采用综合手段提供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在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实践中锻炼队伍,打造一支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坚持以建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团队为主要目标,引进和培养相结合,以校企合作培训、职业技能大赛和实施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等为基本途径,重视发挥企业兼职教师的作用,通过校企合作活动将行业主流技术普及到全体专业师资,带动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持续提高。

近三年来,通信技术专业着力培养专业带头人2人,从中兴通讯、华为股份、淮安联通等企业引进骨干教师4人,引进高技能型人才1人,参加学历进修、专项技术培训、企业锻炼等多种培训活动累计36人次,4人获得硕士学位,2人晋升正高职称、4人晋升中级职称。

经过不懈努力,通信技术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获得20项以上国家、省、市级奖励,连续两届取得全国职业技

能大赛第一名的好成绩,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如表4、表5、表6所示。

表4通信技术专业校内教师基本情况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学位

职务

职称

任教课程

重点培养或重点表彰

(批准单位、文号和时间)

备注

1.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网融合与网络

优化”技能比赛一等奖(指导教师)/全国职

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2011.6

2.《3G移动通信接入网运行维护》省级精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