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人教版地理第十九章 中国地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7162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人教版地理第十九章 中国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人教版地理第十九章 中国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人教版地理第十九章 中国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人教版地理第十九章 中国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人教版地理第十九章 中国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考人教版地理第十九章 中国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考人教版地理第十九章 中国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考人教版地理第十九章 中国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考人教版地理第十九章 中国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考人教版地理第十九章 中国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考人教版地理第十九章 中国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考人教版地理第十九章 中国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考人教版地理第十九章 中国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考人教版地理第十九章 中国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考人教版地理第十九章 中国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人教版地理第十九章 中国地理文档格式.docx

《高考人教版地理第十九章 中国地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人教版地理第十九章 中国地理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人教版地理第十九章 中国地理文档格式.docx

A.受天气影响小B.受地域的影响小

C.电站建造成本低D.技术简单便于操作

5.我国利用海洋渗透能的天然优势是(  )

A.有雄厚的经济基础B.山地多,地势起伏大

C.有众多的内陆湖D.有漫长的海岸线

答案3.C 4.A 5.D

解析第3题,从文字信息中可知,利用渗透能发电除了需要高盐度的水体,还需要有充足的淡水供给。

察尔汗盐湖、运城盐湖、巴里坤盐湖均位于我国中西部内陆地区,盐分浓度大,但由于气候较干旱,缺乏充足的淡水。

盐城大盐湖地处江苏东部,濒临海洋,且有充足的淡水,C项正确。

第4题,依据图示信息可知,利用海洋渗透能发电需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受天气影响小,而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受天气影响大,A项正确。

风力、太阳能、渗透能都具有分布不均的特点,利用这些资源发电受地域的影响都很大,B项错误。

海洋渗透能发电需在水体中进行,设备密封性能要求高,电站建造成本高,C项错误。

利用渗透能发电的技术在发达国家刚刚研发成功,在我国还处于研发初期阶段,说明其技术难度较大,D项错误。

第5题,我国海岸线漫长,且沿海地区多淡水资源,利用海洋渗透能发电的自然条件优越,D项符合题意。

目前我国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但不属于天然优势,A项错误。

海洋渗透能的开发,与地形关系不大,B项错误。

利用海洋渗透能需有充足的淡水,我国虽拥有众多的内陆湖,但大多气候干旱,淡水资源不足,天然优势不明显,C项错误、D项正确。

近年来,内蒙古特尼河农牧场积极响应国家退耕还林政策,造福子孙后代,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实施“绿色银行”行动,放弃以往普遍种植的防风林(杨树),大力种植沙棘,生产的沙棘果品质佳、味道好,深受消费者欢迎。

自2015年以来,当地连续举办了两届沙棘采摘节,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自驾或组团前来采摘。

下图示意特尼河农牧场位置。

据此完成6~8题。

6.特尼河农牧场退耕还林放弃杨树而种植沙棘,主要是因为种植沙棘(  )

A.资金投入少B.防风效果显著

C.经济价值较高D.耐旱性更突出

7.特尼河农牧场生产的沙棘果品质佳、味道好,得益于当地独特的(  )

A.地形和风力B.气温和光照

C.降雨和土壤D.水源和水质

8.特尼河农牧场举办沙棘采摘节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收入,提升品质B.宣传产品,开拓市场

C.产业转型发展旅游D.加工产品,完善服务

答案6.C 7.B 8.B

解析第6题,沙棘相比传统的杨树,其种苗、培育成本更高,A项错误。

沙棘与杨树都能起到防风防沙作用,因此效果大体相当,B项错误。

杨树所产出的林副产品少,经济效益低;

沙棘果实用途广泛、经济价值更高;

种植沙棘既可防风护田,又会带来经济效益,C项正确。

两者都能在此区域种植,说明都比较耐旱,D项错误。

第7题,当地气候干旱,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果品品质高;

昼夜温差大,果品含糖量高,口味好,B项正确。

第8题,举办沙棘采摘节可提高收入,但不能提高品质,A项错误。

举办采摘节在赢得利润的同时,也扩大了特尼河沙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既宣传了产品,又开拓了市场,B项正确。

举办沙棘采摘节不能促使产业转型,C项错误。

沙棘采摘不属于加工产品,D项错误。

(2019湖南长沙一中质检)近50年来,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发生了显著变化,东部、北部的沼泽分别逐渐被耕地、林地取代。

土地利用的变化导致气温也发生了变化。

研究发现,气温变化与地面反射率有关,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均地面反射率:

林地<

沼泽<

水域<

草地<

耕地<

建设用地,同类土地的地面反射率冬季最高。

据此完成9~11题。

9.该省东部、北部气温的变化趋势分别是(  )

A.上升、上升B.上升、下降

C.下降、上升D.下降、下降

10.造成地面反射率冬季最高的直接因素是(  )

A.地温B.积雪

C.植被覆盖率D.日照时数

11.根据实际观测,该省南部气温呈上升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

A.开垦湿地B.毁林开荒

C.填湖种草D.城市化

答案9.C 10.B 11.D

解析第9题,根据材料可知,东部、北部的沼泽分别逐渐被耕地、林地取代,加之耕地反射率大于沼泽,则东部反射太阳辐射变多,可推测出吸收减少,则气温下降;

林地反射率小于沼泽,则北部反射太阳辐射变少,可推测出吸收增加,则气温上升,C项正确。

第10题,地面反射率影响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影响地温,A项错误。

东北冬季积雪多,反射率高,B项正确。

根据材料可知,同类土地的地面反射率冬季最高,因此土地利用类型的反射率不受植被覆盖率影响,C项错误。

反射率指地物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受地面物质影响,不受日照时数影响,D项错误。

第11题,根据材料耕地反射率大于沼泽,因此开垦湿地会导致地面反射率增大,A项错误。

根据材料,耕地反射率大于林地,因此毁林开荒会导致地面反射率增大,气温下降,B项错误。

根据材料,草地反射率大于水域,填湖种草会导致反射率上升,气温下降,C项错误。

黑龙江省纬度高,气温低,人口、城市等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因此南部地区城市化的发展会导致城市热岛效应,气温升高,D项正确。

(2019广东广州质检)下表是我国干旱地区多年平均水汽输送统计表。

读表,完成12~14题。

年输入总

量/107t

各边界输入总

量所占比例/%

年输出总

各边界输出总量

所占比例/%

西

14.78

0.0

16.6

54.8

28.6

12.86

96.2

3.0

0.8

12.影响我国干旱地区水汽输入的最主要气流是(  )

A.信风B.西风C.东南季风D.东北季风

13.我国干旱地区水汽主要来源于(  )

A.大西洋B.北冰洋C.太平洋D.印度洋

14.我国干旱地区盈余的水汽主要储存于(  )

A.河流B.湖泊C.冰川D.土壤

答案12.B 13.A 14.C

解析第12题,读表格,西面输入54.8%,为最大值,因此,最主要的气流是西风。

从表格看,东面输入水汽为0,信风、东南季风、东北季风都是从东面输入水汽,A、C、D三项均错误,B项正确。

第13题,根据表格数据推测,我国干旱区的水汽主要由西风输入,再结合新疆的地理位置,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A项正确。

北冰洋位于新疆的北侧,表格数据显示,北侧水汽来源量仅占28.6%,不是主要的来源地,B项错误。

太平洋位于新疆东侧,距离遥远,再加上高山阻挡,水汽输入为0,C项错误。

印度洋位于新疆南侧,有高原山地阻挡,表格数据显示,南侧进入水汽占16.6%,因此也不是主要的来源地,D项错误。

第14题,西北地区河流稀少,多内流河,蒸发旺盛,河流存水较少,A项错误。

西北地区湖泊较少,多内陆湖,面积小,存水少,B项错误。

西北地区多高大山脉,冰川广布,可以储存大量淡水资源,C项正确。

西北地区土壤多为荒漠土,干旱缺水,存水较少,D项错误。

(2019湖北武汉二模)读1961—2004年我国宁夏暴雨次数空间分布图,完成15~17题。

1961—1990年宁夏暴雨次数空间分布图

1991—2004年宁夏暴雨次数空间分布图

15.从图中可知,20世纪90年代前后宁夏暴雨次数空间分布的共同特点有(  )

①发生次数总体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②宁夏中部地区暴雨次数少 ③暴雨高发区位于南部六盘山东南山麓 ④暴雨主要集中在夏季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16.下列地点中,20世纪90年代前后暴雨次数变化最小的是(  )

A.贺兰山B.银川C.西吉D.麻黄山

17.西吉暴雨次数偏少的原因可能是(  )

A.气温较高,水分蒸发旺盛

B.位于背风坡,水汽难以凝结

C.深居内陆,水汽来源较少

D.缺少冰雪融水,水汽含量较少

答案15.B 16.C 17.B

解析第1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61—1990年宁夏暴雨次数空间分布总体上是从东南向西北减少,最大值出现在南部六盘山东南山麓,故①③正确。

B项正确。

第16题,对比两图可以看出,贺兰山的暴雨次数原来高于8次,后来高于4次;

银川原来是接近6次,后来接近2次;

西吉原来是少于6次,现在少于4次;

麻黄山原来高于10次,后来不到7次,因此西吉变化最小。

C项正确。

第17题,从位置看,西吉位于六盘山的西侧,属于夏季风的背风坡,水汽难以凝结,因此暴雨次数偏少。

(2019辽宁大连调研)下表是我国某地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表。

据此完成18~20题。

月 份

1

2

3

4

5

6

风力≥8级的日数

1.5

1.9

3.7

5.6

3.6

1.0

平均气温/℃

-3.2

-0.7

6.4

13.7

21.2

26.0

降水量/mm

3.3

7.3

9.1

43.2

33.3

54.5

7

8

9

10

11

12

0.6

0.3

0.4

1.4

27.3

26.3

20.6

14.4

6.3

247.3

166.8

48.9

26.2

3.5

18.符合该地位置和气候类型的是(  )

A.珠江三角洲、热带季风气候

B.长江三角洲、亚热带季风气候

C.黄淮海平原、温带季风气候

D.松嫩平原、温带大陆性气候

19.若该地植被状况较差,则扬沙天气出现时期和主导风向应是(  )

A.12月至次年2月、西北风B.3—5月、西北风

C.6—8月、东南风D.9—11月、东北风

20.经观测发现,该地5月份太阳辐射平均强度高于7月份,其主要原因是5月份(  )

A.白昼时间较长B.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C.地面温度上升较快D.阴雨天气较少

答案18.C 19.B 20.D

解析第18题,由表可知,该地12月、1月、2月的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可以确定该地在秦岭—淮河以北,排除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A、B两项均错误;

再根据6月、7月、8月的平均气温都在26℃以上,7月、8月的降水量远多于其他月份,可以确定该地为黄淮海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C项正确;

松嫩平原位于东北平原,纬度高,冬季气温较低,可达-20℃,D项错误。

第19题,扬沙天气肯定出现在大风日较多的时期。

由表可知,该地3—5月风力≥8级的日数均超过3天,明显多于其他月份。

结合我国区域特点,华北地区春季回温快,空气干燥,此时盛行西北风,风力较大,若植被状况较差,则容易形成扬沙天气。

第20题,由表可知,该地5月份降水量33.3毫米,7月份降水量247.3毫米,说明5月的阴雨天气较7月少,阴雨天气少,太阳辐射被削弱得少,光照较强,太阳辐射强度必然高;

7月该地区降水丰富,即多阴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则光照较弱,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4分)(2019河北唐山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位于南北天山之间的伊犁河谷地——西域的绿色走廊,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地方。

材料一 地处西天山的伊犁河谷兼有南北疆特点,素有“中亚绿洲”“塞外江南”的称誉。

那里既有雄美的雪峰、冰川,又有俊秀的河川;

既有恬静悠然的牧场,又有人神共织的农耕大地。

由雪岭云杉形成的森林沿山谷向山下延伸,与山地草场交织在一起。

材料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

材料三 图中区域内有我国规模最大的雅丹地貌区。

雅丹原是维吾尔族语,意为“具有陡壁的土丘”。

在地质学上,雅丹地貌专指由一系列平行的垄脊和沟槽构成的土丘景观。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说明该地地形对伊犁河谷自然环境的影响。

(6分)

(2)解释形成雅丹地貌的成因。

(4分)

(3)西北边陲小城——霍尔果斯为经济特区。

试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答案

(1)西部是敞开的半封闭地形,利于河谷形成地形雨,降水多,山地植被覆盖率高,河流水量丰富(2分);

北部高大山脉可抵御冬季来自西伯利亚(北部)的干冷气流(2分);

南部高大山脉可阻挡来自塔里木盆地(南部)的风沙入侵和夏季的热浪侵袭(2分)。

(2)位于西北干旱区,强烈的温差使裸露的岩层发生崩裂(2分);

定向风的长期吹蚀,形成一系列平行的垄脊和沟槽(2分)。

(3)霍尔果斯是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1分);

交通便利(1分);

政策支持(1分);

自然资源丰富(1分)。

解析第

(1)题,读图可知,伊犁河谷呈西部敞开的半封闭地形。

根据所学知识,伊犁河谷深居内陆,处于西风带,其地形有利于西风进入河谷,并在地形抬升下形成地形雨,降水较多,山地植被覆盖率高,河流水量也比较丰富。

北天山可抵御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南天山可使其避免遭受来自塔里木盆地的风沙入侵和夏季的热浪侵袭。

(2)题,读图可知,我国最大的雅丹地貌位于西北干旱地区。

该地区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都比较大,易使裸露的岩层发生崩裂。

而且,该地区风向变化小,在定向风的长期吹蚀下,形成了一系列平行的联合垄脊和沟槽。

第(3)题,从图中可看出,霍尔果斯与哈萨克斯坦相邻,且有铁路通向中亚地区,说明霍尔果斯交通便利,是我国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

同时,我国“一带一路”等政策的支持,也是一个重要优势条件。

从图中还可看出,霍尔果斯位于伊犁河谷,其自然资源相对比较丰富。

22.(15分)(2019湖北十堰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入秋日”是指日均温连续5天≤22℃的第一天。

下图为我国多年平均入秋日期等值线分布及①②③④四条赏秋路线示意图。

(1)概括我国东部地区入秋日期等值线分布的基本特征。

(2分)

(2)说明我国东部地区9月1日入秋日期等值线的延伸方向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3)描述路线②途经地区的温度带类型及各温度带四季气温变化特征。

(4)判断①②③④四条赏秋路线中自然景观变化最显著的路线,说明理由。

(5分)

答案

(1)入秋日期等值线大致呈东西方向延伸(1分),入秋时间由北向南依次推迟(1分)。

(2)延伸方向:

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1分)。

影响因素:

地形(1分)。

(3)温度带类型:

由北向南依次经过温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2分)。

寒温带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温凉而短促(2分);

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皆冬冷夏热、四季分明(2分)。

(或答:

温带和亚热带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4)线路④(1分)。

该线路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地势起伏大,自然景观垂直变化大(2分);

该线路从沿海到内陆,受海陆差异的影响大,自然景观的水平变化显著(2分)。

解析第

(1)题,读图可知,入秋日期等值线大致呈东西方向延伸。

(2)题,读图即可得出9月1日入秋日期等值线延伸方向为东北—西南方向。

根据中国的地形轮廓可以判断,9月1日入秋日期等值线基本沿中国特殊地形的边缘延伸,尤其是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附近,弯曲明显。

四川盆地地势较低,日均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入秋较晚,因此入秋日期等值线向较早的日期凸出,云贵高原地区与之刚好相反,入秋日期等值线向较晚的日期凸出。

故可以判断影响9月1日入秋日期等值线延伸方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第(3)题,②线途经地区温度带由南向北依次是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气温逐渐降低,冬夏温差逐渐加大,四季越来越分明。

第(4)题,①线路由南向北从海南五指山到包头,②线路由南向北从广州到漠河,二者均体现了纬度地带性的变化。

①线路明显比②短,所经过地区的景观差异也小于②,排除①;

②线路所经过地区均属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景观都是以森林为主,故②线路景观差异不显著,排除②;

③线路从阿勒泰到拉萨,穿越我国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景观以荒漠、草原为主。

④线路从西向东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从沿海一直到内陆,景观差异最为明显。

23.(16分)(2019天津南开中学二模)读我国部分地区等温线(℃)分布图和海南岛某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1)昆明和台北纬度位置十分相近,但冬季温度差异大,主要原因是什么?

(2)海南岛成为我国冬季的“菜篮子”,冬季影响该岛蔬菜生长的限制性因素是什么?

原因是什么?

(3分)

(3)A城是我国沿海和远洋运输南方航线的中心。

请说明该港口在水域方面的有利自然条件。

(4)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已跃居世界第一。

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汽车基地构成了长江沿江“汽车工业走廊”。

请从社会经济角度说明“汽车工业走廊”形成的原因。

答案

(1)地形:

昆明地处云贵高原,台北地处平原,地势高低差异导致气温差异(2分)。

位置:

昆明位于内陆,台北位于沿海,两地受海陆差异影响差别大(2分)。

洋流:

台北冬季受日本暖流影响,气温较高(1分)。

(2)水分(1分)。

冬季该岛雨季已经结束,降水稀少(1分);

纬度低,光照强,蒸发旺盛(1分)。

(3)根据图示可推测出A城为广州。

珠江出海口江阔水深,保证了船舶入港航道应有的宽度和大量船舶停泊所需的空间(2分);

珠江口内风浪较小(2分)。

(4)水电、火电、核电提供了充足的能源;

流域内经济发达,市场广阔,“汽车工业走廊”邻近市场;

钢铁工业(宝钢、武钢等大型企业)发达,邻近钢铁产地;

流域内人口稠密,工业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

依托长江航运和沿江铁路、公路,以及长江南北支流和交通干线,交通运输方便快捷。

(答出4点得4分)

解析第

(1)题,根据图中等温线数值,可以判断昆明气温约8℃,台北约16℃。

纬度相似,气温差异大。

原因一是地形差异,昆明地处(云贵)高原,台北地处平原,地势高低差异导致气温差异。

二是海陆位置影响,昆明位于内陆,气候的大陆性强,台北位于沿海,气候的海洋性强。

三是洋流影响,台北冬季受日本暖流增温影响,气温较高。

(2)题,读海南岛某地气候资料图,可以看到,冬季气温较高,适宜作物生长,但降水少,作物生长必须保障充足的灌溉水源,所以水分是其主要的限制性因素。

冬季影响我国的锋面雨带活动已经结束,此时海南岛的雨季已经结束,降水稀少。

这里纬度低、光照强、热量充足,但蒸发旺盛,导致水源不足。

第(3)题,读图可知,A城为广州,该城沿海有避风海湾,加之位于珠江出海口,便于大型船只停泊,实现海陆联运。

第(4)题,长江沿江“汽车工业走廊”由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汽车基地构成,其形成主要依托雄厚的工业基础、充足的能源、便利的海陆运输、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广阔的市场。

24.(15分)(2019江西临川一中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农牧分界线“司马迁线”和今天的农牧分界线“胡焕庸线”均不同程度地穿过了山西省。

前者是一条阶段性的分界线,它只是最易于开发的农业区与待开发的农业区之间的界线。

而“胡焕庸线”是自元代以来与自然条件相符合的、更稳定的一条农牧业分界线,显示了我国东西部人口分布格局,直至今天,这一格局仍未改变。

材料二 “走胡线”体验者借由这两条规律线的位移来理解山西诸多人文现象的自然本质。

体验者从晋北的长城遗迹开始,沿黄河东岸南下,直至晋南中条山脉和沁河河谷,然后沿汾河向北折返,回到晋中的田野里。

下图为“走胡线”山西段徒步主干线示意图。

(1)分析汾河谷地古文明遗址密布的原因。

(2)分析农牧分界线从“司马迁线”转移到“胡焕庸线”的原因,并推断农牧分界线变化区内生态环境的变化。

(7分)

(3)分析将“胡焕庸线”向西推移的措施。

答案

(1)发展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1分);

汾河流经,水源充足(1分);

汾河谷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1分);

谷地气温较高(1分);

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等(1分)。

(任答4点)

(2)原因:

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发展迅速(1分);

人口增长快,需要大量的耕地,草地被大量开垦(1分);

农耕收入稳定且大于游牧收入(1分);

矿产资源开发等(1分)。

变化:

林草植被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1分);

草场退化,土地沙化(1分);

土壤盐渍化(1分);

水土流失(1分);

滑坡、泥石流多发等(1分)。

(三点即可)

(3)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1分);

选择局部水资源条件好的地区,打造区域核心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1分);

重点发展优质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旅游业、特色农业等(1分);

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发展石油化工等工业,提供就业岗位,吸引人口迁入(1分)。

解析第

(1)题,古文明遗址多应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分析原因。

自然原因从水源、地形、土壤等方面分析。

汾河流经,水源充足;

汾河谷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谷地气温较高;

人文原因如发展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等。

(2)题,农牧分界线从“司马迁线”转移到“胡焕庸线”,说明了种植业的西进、牧区的西退。

材料中提示“司马迁线”是“最易于开发的农业区与待开发的农业区之间的界线”,说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移民的增加、土地开垦、矿产资源开发等都会导致农牧分界线向西北方向推移。

生态环境的变化主要从生物多样性、土地状况等方面说明。

第(3)题,“胡焕庸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即黑河—腾冲一线以东地区人口密集,以西地区人口稀疏。

“胡焕庸线”向西推移即人口的西进,采取措施吸引人口的迁入。

由于“胡焕庸线”以西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较少,开发这些地区要符合当地实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