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学课程讲义上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07222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兽医学课程讲义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兽医学课程讲义上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兽医学课程讲义上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兽医学课程讲义上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兽医学课程讲义上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兽医学课程讲义上Word文档格式.doc

《中兽医学课程讲义上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兽医学课程讲义上Word文档格式.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兽医学课程讲义上Word文档格式.doc

记载药物365种,分上、中、下三品。

—3、《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著。

百科全书。

主要讲述疾病的治疗方法。

—4、《司牧安骥集》,唐,李石。

—5、《元亨疗马集》(附牛驼经),明朝,喻本元、喻本亨兄弟编著。

是国内外流传最广的一部中兽医古典著作,

曾被多个国家翻译发行。

—6、《本草纲目》,明朝,李时珍。

书中收录各种药物1892种,常用方剂11096个。

三、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1)家畜本身的整体性:

2)家畜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统一性:

2、辩证论治:

是中医认识疾病、确定治疗措施的基本过程。

“辩证”是把通过四诊所获得的病情资料加以分析综合,以判断证的性质的过程。

是决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

“论治”是根据证的性质制定出治则和治法的过程。

是解决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四、学习中医的方法

—1、采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以“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为核心,逐步融会贯通。

—3、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阴阳学说

•《内经·

素问》: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一、阴阳的含义:

阴阳指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就是用于表示一切事物对立而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的代名词。

•例如:

•自然界中:

阳:

天、晴天、热、春夏、火、昼。

•阴:

地、阴天、寒、秋冬、水、夜。

•畜体本身:

外、上、背、胸腔、六腑。

内、下、腹、腹腔、五脏。

阴阳的判定标准:

•阳:

凡是向上的、运动的、无形的、温热的、向外的、明亮的、亢进的、兴奋的、强壮的均属于阳。

•阴:

凡是向下的、静止的、有形的、寒凉的、向内的、晦暗的、减退的、抑制的、虚弱的均属于阴。

二、阴阳的相对性:

•具体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主要表现为:

•1)阴阳双方是通过比较加以区分的,单一事物无法确定阴阳。

•2)无限可分性:

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之中复有阴阳,不断地一分为二,以至无穷。

三、阴阳之间的关系:

•1、对立统一关系:

阴阳学说认为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这两方面主要表现为相互斗争、相互制约。

•例如:

事物的动与静、寒与热、上与下是对立的,一方对另一方起着制约作用。

•2、互根关系:

阴阳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二者即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

热为阳,寒为阴,无热也无所谓寒。

•“阴在内,阳之守也;

阳在外,阴之使也”

3、消长关系:

阴阳并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而是不断运动的。

呈现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变化。

•如:

正午阳盛,午后则阳渐消,阴渐盛。

•4、转化关系:

阴阳两个方面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可以向各自相反的方面转化。

阴可转化为阳,阳可转化为阴。

一般常见于疾病的发展过程中。

•消长属于量变,转化关系属于质变过程。

热性病持续高热,热甚伤津、气血两亏,呈现体弱无力,四肢发凉等虚寒症状,转为阴。

•古语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就是由于阴阳偏盛,引起其向相反方面转化的病理现象。

四、阴阳学说在兽医临床的应用

•1、生理方面:

畜体正常的生命活动都是依靠阴阳这两方面保持对立统一、相互依赖、互为消长、胡卫转化的关系来维持的。

•《素问》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2、病理方面:

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被打破,形成阴阳某一方面偏盛或偏衰。

即“阳盛阴衰,阴盛阳衰”。

大致分两种情况:

•1)太过:

阳盛阴衰,阳盛则热。

清热

•阴盛阳衰,阴盛则寒。

祛寒

•阳阴阳阴

•2)不及:

阳虚则阴偏盛,阳虚则寒。

补阳

•阴虚则阳偏盛,阴虚则热。

滋阴

•阳阴阳阴

•3、诊断方面:

主要从辩证方面。

•八纲辩证:

表里、虚实、寒热、阴阳。

•阴:

里、寒、虚。

•阳:

表、热、实。

•4、临床用药:

主要为药物的性味分阴阳。

•四气(四性):

寒、热、温、凉、平。

•阴:

寒、凉。

•阳:

热、温、平。

•五味:

酸、苦、甘、辛、咸、淡、涩。

酸、苦、咸、涩。

甘、辛、淡。

•例如:

•黄连,黄芩,黄柏寒凉药,主治热症

•附子,肉桂,干姜温热药,主治寒症

第二节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含义:

•“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指运行,变化。

如只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则为“五材”。

•五行:

木、火、土、金、水五种不同属性的物质的运行变化及相互关系。

•“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

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

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

二、归类:

•木:

主生发,柔和。

•火:

阳热、炎上。

•土:

从出,载物,生化,是万物生化的基础。

•金:

清肃,坚韧,从革。

•水:

寒润,下行,有下降的趋势。

三、五行之间的关系:

1、相生:

相互资生,促进,相互助长。

•木火土金水木

•五行之中,任何一行都有我生及生我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如水生木,水为木之母,木为水之子;

五脏的相互关系,可按五行的关系归属类推。

•肝心脾肺肾肝

2、相克:

相互克制,相互制约。

•木土水火金木

3、相乘:

乘有乘虚侵袭之意,指相克太过,超过正常限度。

事物间失去了相互的协调关系。

与相克关系一致。

木土火水金木

4、相侮:

持强凌弱之意。

即反克。

•木金火水土木

四、五行学说的应用: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