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07557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94 大小:8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4页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4页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4页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4页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4页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4页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4页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4页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4页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4页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4页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4页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4页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4页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4页
亲,该文档总共9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9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

我想现在聪聪也应该知道不应浪费粮食和食品了吧!

板书:

粮食来之不易,勿浪费

三、同学们,聪聪又遇到了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帮他分析一下,他做得对不对?

为什么?

出示问题1:

当聪聪看到我们的申奥口号:

“新北京、新奥运”时,北京小朋友向他提问:

“请你说说用过的东西应该怎么办?

此时,聪聪武断地说:

“扔掉。

聪聪这样做对吗?

你是怎样做的,尤其是班上北京的同学好好谈一谈。

有的说对,有的说不对。

因此产生辩论。

师继续问:

课文中董老是怎样做的?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董必武爷爷是没有条件买新毛笔吗?

为什么要自己粘毛笔头?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董必武爷爷并不是买不起新毛笔,而是他认为粘上还可以继续用。

还有雷锋叔叔,我们常听说他穿的袜子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也不是他买不起,而是他觉得还可以穿,而我们小朋友总是东西还没有坏就扔掉,向聪聪那样,一点也不注意节俭,这样对吗?

大家一定都知道“珍惜与节俭”可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呀!

我们要不要继承和发扬下去呢?

当然要。

爱惜生活用品,要节约。

四、师问:

我们看看聪聪现在到哪儿啦?

快乐林--老年宫。

噢!

原来是一些爷爷奶奶听说了聪聪的事,正在给他讲老一辈革命家勤俭节约的故事呢?

对了,同学们,记得上堂课我让大家找的呢?

现在请大家分别讲出来听听。

珍惜劳动成果,是美德

五、刚才大家找出了古诗《锄禾》,我们还没有看,下面我们一起跟着录像齐声背诵吧!

播放:

古诗《锄禾》,学生一起背诵。

一珍惜劳动成果

爱惜生活用品,要节约

探究活动

举办一次“体验农村生活”的活动

1、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可利用假期时间)去体验几天农村的生活。

2、或家里有农村的亲戚,去亲戚家住几天。

不浪费粮食

活动目标

教育学生懂得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懂得浪费粮食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克服学生中存在的浪费粮食的一些不良习惯,培养学生爱惜粮食的良好生活作风。

活动途径与方法

请懂得农业的长辈作报告,具体介绍粮食的生产过程,让学生有比较全面的感性认识。

开展"

我和XX比童年"

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体会自己的生活在"

吃"

方面的优越性,充分调动他们珍惜粮食的情感。

将同学们日常浪费粮食的价值累计,算一算浪费粮食这笔账,用具体的数据教育学生。

活动内容(主题队会)

1.主持人朗诵古诗《悯农》导入活动?

quot;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2.表演小品。

▲一同学放学回家后直奔餐桌,端起饭就往口里扒,很快就吃完了,然后把嘴巴一抹,扬长而去。

父母过来一看,桌上尽是饭粒,摇摇头说:

唉,这孩子……"

▲另一同学早上在餐厅过早,拿起一个肉包子,用手掰开,很快将肉馅部分吃掉,把余下部分捏成一团,随手往桌上一丢,然后又照此吃法吃了几个肉包子。

3.组织讨论:

他们的举动是一种什么行为?

这样做对不对?

主持人小结:

这是一种不爱惜粮食的行为,说明他们不珍惜农民叔叔的劳动果实,是不热爱劳动人民的表现。

这种做法要不得,长期下去,必然会带来极大的浪费。

4.听故事。

请在"

活动中收集好材料的同学上台讲述世界上受苦受难儿童的故事,着重介绍他们的饮食情况。

5.请辅导员介绍粮食的生产过程:

育苗-插秧-除草灭虫-收割-加工。

让同学们了解粮食的来历,认真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从而得出结论:

粮食的确来之不易。

6.要求同学们对照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今后的惜粮打算,主持人听后归纳:

▲吃饭应小心些,尽量不漏撒。

▲按量取食,争取不剩饭剩菜。

▲不能因为自己的偏好而丢弃一些食物。

7.主持人组织大家根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评选出班级"

节约粮食标兵"

8.辅导员总结这次队会。

活动实践

请家长配合要求学生在家时行吃饭习惯训练,做到不浪费一粒粮食。

说一说:

1、水稻从播种到收割,农民们付出了哪些劳动?

2、你周围有哪些浪费粮食的现象?

怎样做才能体现对农民劳动的尊重?

习题精选

算一算

1、算一算,我们每人每天节约约1克米,全国约13亿人口,每天节约大米多少吨?

2、算一算,我们每人每天节约1分钱,全国约13亿人口,每天节约多少钱,能帮助多少个失学儿童?

 

2不比吃穿

1.知道生活节俭.不比吃穿是一种美德。

2.懂得和别人比吃穿是好虚荣的表现。

1.以生活节俭、不比吃穿为荣。

2.反感比吃比穿的行为。

1.生活上注意节俭。

2.不和别人比吃穿。

使学生懂得“生活节俭.不比吃穿是一种美德。

引导学生养成生活节俭、不比吃穿的好习惯。

一、选择:

当你看到别人的东西(用具、玩具)比你的东西好的时候,你怎么想?

A 特想要  B 很羡慕  C 想要,但听从父母的意见

学生回答并统计A、B或C所占的比例。

是的,同学们都有一些羡慕或想要的心理。

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是一看到别人的东西比自己好时就应该要呢?

出示书中的“说一说”栏目,并谈一谈,如果你是小美,你会怎样做,为什么要那样做?

学生分组讨论。

汇报结果。

同学们说得很对,要勤俭节约,不要和别人比吃穿,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下面请同学朗读课本第二课的第一、二段。

同学举手朗读。

同学们请想一想,张俭为什么还穿着这样的衣服,他是没有钱买吗?

师小结:

对,张俭不是没有钱买,而是他认为作为丞相,应该考虑如何把国家治理好,至于衣服,只要简洁干净就行,俭朴一点没什么不好。

衣服要简洁干净

二、师问:

张俭为什么坚持穿旧衣袍?

请同学分组看一下课文第三、四段,然后组内讨论并请代表汇报结果。

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结果。

很多同学都说到了,张俭的衣袍虽然很旧,衣料也不太好,但是可以御寒,再说,大家若都相攀比,看谁穿得豪华,会形成不好的风气,尤其是丞相,更不应该那样做?

他做得很对,同学们再想一想,古人是这样做的,我们呢?

应该怎样做?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我们更应该保持优良美德。

在学校里,不比穿,不比吃,尽量都穿校服,做一个清洁干净讲卫生的好学生。

不要相互攀比

三、请同学朗读课文第五六段,读后请说一说,大臣们为什么感到羞愧?

学生朗读。

学生分组讨论并阐述自己的想法,教师补充。

张俭的做法也得到了辽王的赞赏,说明勤俭节约的作风是受到爱戴的,是受到尊敬的,相互攀比是可耻的,不应提倡的,因此,我们小学生更应该如此,你简朴,别人不会瞧不起你,而会更尊敬你,你们说对吗?

那么现在请大家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做?

学生讨论并发言。

好,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好的做法和意见,现在老师这里有一些卡片,就你把刚才所说的都到自己的卡片上,然后贴在板报上,我们都对照着去做好不好?

学生领取卡片,并贴在板报上。

保持传统美德

请看课本中的评一评和议一议栏目,一共4个小题,请下面的四组同学们各抽选一个题目进行讨论,并请代表汇报结果。

五、师小结:

好,四个组同这都做得很好,希望我们继续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让我们为自己的好习惯鼓鼓掌吧!

二 不比吃穿

送你一句话---物质上知足常乐

探究活动

(一)

评一评

1、搜集一些伟人生活俭朴的照片和事例,并讲给大家听。

2、分组讨论应该向伟人学习什么?

3、并结合自己说一说应该怎样向伟人学习?

4、把所说的观点制成卡片,对照着去做。

5、期末评一评,看谁做得最好。

记住 贵在坚持

请记住:

能使你永远快乐的方法:

以积极的心态去看世界,世界是美好的;

以积极的心态去看人,人是可爱的。

议一议

1、应该如何对待学习没有自己好的同学?

2、应该如何对待比自己学习好的同学?

3、应该如何对待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的同学?

4、家庭生活条件好应该炫耀吗?

探究活动

(二)

不挑吃挑穿

活动目的:

.引导学生认识到挑吃桃穿是一种不好的生活习惯。

.培养学生一种俭朴的生活作风。

活动途径和方法:

.通过家校联系的方式,掌握学生日常生活中吃穿方面的情况。

.在班内进行榜样教育,评选“生活节俭好少年”,倡导一种良好的生活风气。

活动内容:

(民主生活会)

1.导言:

我们少年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身体需要各种各样的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可从我们日常所吃的主食、副食中获取。

我们已是一名小学生,着装应该大方、得体。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同学比较讲吃穿,做了一些与小学生形象规范不相符合的事情。

今天我们来开一个民主生活会,具体讨论一下我们的吃穿问题。

2.出示议题:

小学生在吃穿方面该注意些什么?

3.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讲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偏好:

▲有的人不喜欢穿旧衣服,要家长买些新潮服装。

▲有的人特别爱挑食、偏食,只喜欢某种食品,而不喜欢吃其他食品。

▲有的人喜欢攀比,看到别人吃什么和穿什么就向家长提出一些不应有的要求,恨不得在吃穿方面永远超过别人。

4.组织学生谈论对上述偏好的初步认识。

教师结合讲解:

▲我们吃饭的目的是为了使身体得到营养,不同食品中所含的营养素是不同的,如果长期只吃某一种食品,就容易造成这种营养素过量,而其他营养素缺乏。

有的同学不吃动物性食品,如肉、鱼、鸡蛋等,使体内不能补充优质的蛋白质(必需的氨基酸),容易造成发育迟缓或发育不良。

还有的学生不喜欢吃新鲜蔬菜,长期下去,会造成多种维生素的缺乏。

▲小学生的着装应该以整洁大方、不穿奇装异服为原则。

再说服装因人而异,不同肤色、不同体型的人着装的效果完全不一样。

没有必要过于讲究自己穿什么样的衣服,因为我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随着身体的生长有些衣服很快就穿不得了,在服装方面过于讲究必然给自己的家庭带来不必要的浪费。

5.启发学生结合老师的讲解,列举自己或他人在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巩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6.综合学生的意见,得出结论:

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不比吃穿,不挑吃穿,要注意克服不良心态,避免—些不必要的浪费,确保自己身心的健康发展。

要求学生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在家做到不挑吃不挑穿。

习题精选

(一)

一、写一写

1、学习上应当比,看谁更(              )。

2、生活上应当比,看谁更(              )。

3、对待别人应当比,看谁更(              )。

4、做人应当比,看谁更  (              )。

二、填完后,全班交流。

忠告:

不必处处都比人强。

三、想想议议

四、想一想

想一想曾经做过哪些和同学比吃穿的事情?

把它一一记下来,分析一下对不对?

或问一下父母和老师那样做对不对?

为什么不对?

若是现在你会怎样做?

3主动认错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三课主动认错

使学生认识到,主动认错不仅能够改正错误,还可以减轻过重的心理负担,养成诚实坦率的品德,有利于自己的进步和健康成长。

教育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话题

同学们,一个伟人曾经说过: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没有错误,一是没有出生的;

一是已经去世的。

你对这句话怎样理解呢?

请你跟你最要好的同学说一说。

可以下位子,为了说话方便,你们这节课就坐在一起。

(主要是学生认识到:

人活在世上不可能没有错误。

为学生主动认错做必要的铺垫)

小结:

有句名言说得好:

尽可能少犯错误,这是人之常情;

永远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

那么自己有了错误该怎样对待呢?

错误

二、引导学生体验主动认错的好处

1、老师小时候有一次刷杯子时,不小心把玻璃杯摔坏了,急忙把碎杯子扔进垃圾箱恐怕爸爸妈妈知道会说我。

可从那时起我总有一种不安的感觉,后来跟自己要好的朋友说了说,好朋友劝我主动跟大人认错,我听了好朋友的话真的主动和家长认了错,你们猜我的父母会怎样对我?

我认错以后是什么感觉?

主动

(1、学生猜家长的反应时,会想到他的家长遇到这样的事会怎样处理。

这样老师会得到一些信息,为与家长配合教育打基础。

2、学生尝试主动认错,体会认错后放松,解除心理压力后的感觉)

正像同学们猜得一样,爸爸批评了我,让我以后做事要小心。

你们知道我没成人时都不敢和爸爸妈妈多说话,承认了反而轻松多了。

你犯了错误后是怎样做的呢?

请你跟周围的同学说一说。

2、请主动认错的同学谈感想(可以选代表表演跟同学认错的情景)

(使学生认识到主动认错,可以减轻心理压力,是一个人直率的表现。

同时多数情况下可以得到他人的宽容。

1、谈话:

有同学总担心,自己主动认错后别人会看不起,或给自己带来其它的麻烦,对于我们小同学来说,是这样的吗?

请看动画片《一个最大的苹果》 下载

2、这个动画片,使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使学生认识到,主动认错不仅不会受到歧视,相反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3、请听老舍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

(课文录音故事)

提问:

(1)舒庆春为什么心里感到不安?

(因为他认识到代同学写作文是不对的,那是欺骗了老师和同学,因此他对自己的这一错误感到不安。

(2)同学们,舒庆春这时是怎么想的呢?

(在大家面前认错多难为情啊,可不承认是欺骗老师、同学,如果隐瞒的话是错上加错,应该主动认错。

(3)当舒庆春面对自己的错误时,他心里不安,思想进行着斗争,在认错与不认错、主动认错还是被动认错的矛盾中,他是怎么做的呢?

板书课题:

主动认错

(4)舒庆春主动认错对他自己和李昌华有什么好处呢?

(舒庆春和李昌华主动承认了错误,才能从这次错误中吸取教训,同时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对大家进步都有利。

(5)小结:

舒庆春主动认错对改正错误是有利的。

因为不承认错误,并不等于错误不存在,知错不改,就是错上加错,养成这个坏毛病,就会影响自己的进步。

所以主动认错是诚实的表现,有利于进步。

诚实的表现,有利于进步

(6)继续讲故事,明白道理。

老师听了舒庆春和李昌华的话,为他俩不隐瞒自己的行为而高兴,说:

“你们能够认识并改正错误,还是好孩子。

老师为什么说舒庆春和李昌华是好孩子?

(7)小结:

舒庆春、李昌华能克服难为情的心理,在同学面前主动承认错误,可见他们具有诚实的好品质。

因此,他们是值得称赞的。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课间,小芬玩耍时,不小心碰翻了讲台上的墨水瓶,墨水流出来,弄脏了放在旁边的作业本,当时没有人看见。

上课时,老师问到这件事,小芬会怎么做呢?

(1)学生两人一组讨论,交流。

(2)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示:

a怕老师批评,不承认。

b老师没问自己就不说,问到自己再承认。

c主动向老师承认。

(3)老师小结过渡: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难免会遇上一些像小芬这样的小错误,当别人不知道的时候,我们也要主动认错,这样可以养成诚实的好品德。

2、你犯了错误后是怎样想的?

又是怎样做的?

使学生明白:

(1)如果把错误隐瞒起来,等别人发现了再承认,不但心里总是不踏实,会影响学习和生活,而且那时候承认,更被动,更难堪。

隐瞒错误有时还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老师举实例)

某小学一个二年级的学生不听老师的话,课间玩学校禁止使用的,有些松动的单杠,结果从单杠上摔下。

当时他也感觉很疼,可既没跟老师说,也没对家长说。

过了很长时间,他的腰部疼得越来越厉害了,家长问他怎么了,他还是不说。

一个月后,家长带他去医院检查,结果发现腰椎严重损伤,耽误了治疗时间,致使他瘫痪了。

隐瞒错误错上加错

3、我们认错后可能会招致批评或挨打,你对此怎么看?

家长和老师都是爱我们的,父母付出了很多,当我们犯错误时,他们很着急,有时批评过了点儿,甚至有的气急了还动手。

让我们听一听李刚家长是怎么说的…..(李刚没经家长同意从家里拿了十元钱。

家长动手打了他之后又生气又心疼)

4、犯了错误后怎样跟家长说呢?

帮助学生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不能因为怕批评、怕挨打就不主动认错,可以选择他们高兴的时候再说,或请中间人说……

请师生表演,老师扮演家长(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主动认错是诚实的表现,有利于我们的进步。

老师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有面对自己错误,主动认错的勇气,做一个诚实、坦率的人。

板书设计

扩展资料

道歉

如果你做的某件事儿伤害了别人的感情或者给别人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你应当道歉:

1.看着被你伤害的人。

2.说明你对什么事儿感到歉意。

“我为我说的话道歉”或者“对不起,我没听你的话!

3.要求你有所表示,你应当给他一个保证。

“你觉得我怎么做才可以弥补我的过失?

”“这样的事再也不会发生了!

4.谢谢人家听你道歉(即使这个人并没有接受你的歉意)。

道歉的重要意义在于这样能够表示你能够体谅别人的感受,遇到类似的情况别人也会这样体谅你,而且道歉也说明你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

有益的提示

◆其实做错了事不去道歉也很容易,但这显然不是很成熟的做法。

确实道歉需要足够的决心,但是要知道弥补过失的最好办法就是道歉,所以你完全可以毫不犹豫地去说“对不起”!

◆如果那个人还在生你的气,那你得到的回应可能不是很友好的,但是你既然去给人家道歉了,就应该做好心理准备接受他说的任何话,任何时候都要有这样的自信;

我正在做的事完全正确!

◆虽然当时这个人没有接受你的道歉,但他后来回忆起来,就会觉得你是一个能够对自己的错误负责任的人,这样他对你的印象就会有所改变。

◆一声道歉并不能完全抹去你的错误,但是从长远看,这能帮助体改变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

读一读

吴运铎谈诚实

------有了缺点、错误,不要隐瞒,用不着害怕,也用不着懊丧。

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敢于承认,大胆地、主动地向老师、辅导员或家长汇报,争取他们的帮助,找出产生缺点、错误的原因,勇于改正。

这是诚实的行为。

如果原谅自己的错误,以至隐瞒,是不诚实的表现。

算我的一份

小雄和小冬住同一幢楼,他们经常在一起玩耍。

有一天,小雄独自一人在家,他请楼上的小冬到家里看电视,小雄请小冬吃东西,小冬不肯吃,两人你推我让,只听“咣当”一声,小雄的手臂不小心把一只玻璃小花猫碰倒在茶几上,可爱的猫尾巴断了。

这只玻璃小猫是小雄的爸爸去年出差时买的,小雄的爸爸对它可喜欢啦,这下可怎么办呢?

小冬吓得连连后退,结巴着说:

“不是我,我没碰。

”“怎么不是你,如果你刚才不让不就没事了吗?

”小雄气愤地说。

“这……小雄我回家了。

”小冬连忙向楼上跑去。

小雄心里七上八下,不知怎么办才好?

要是爸爸知道了,准会……咦,可以说是小冬……可是小雄看着胸前的红领巾,脸红了。

“吱”,门开了,爸爸回来了,小雄吓得站起来,爸爸一进门就发现摔坏了小花猫。

没等爸爸开口,小雄就说:

“爸爸,对不起,是我不小心……”爸爸刚要发火,见小雄能承认错误,气也消了一半。

这时,门又开了,小冬进来了,他满脸愧色地说:

“猫尾巴弄断了,我也有责任。

”原来小冬回去后,一直注意楼下的动静,等小雄爸爸回来后,他也悄悄下楼了,听了小雄的话,也主动出来认错。

小雄的爸爸看着他俩笑了。

99还是96?

通过对剧中人杨杨说谎行为的刻画和正面评论,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诚实的品德。

活动步骤:

(1)挑选一名有表演才能的女生扮演杨杨,教师扮演家长(男教师可扮演父亲,女教师可扮演母亲,下面的剧情介绍以母亲为例)。

(2)全班学生围坐成半圆形观看小品表演(教室内或操场上均可)。

(3)表演开始(以下是剧情简介):

妈妈坐在椅子上正在看报。

女儿杨杨放学后回到家。

妈妈放下报纸问杨杨:

“期中考试成绩公布了吗?

你考得怎样?

杨杨没有马上回答。

她低头想了想,吞吞吐吐地说:

“还行,数学、语文都是99分。

“双99分?

真巧!

以后还得继续努力。

”妈妈没有注意女儿的神情,说完话,又继续看报纸。

杨杨把书包放在桌子上出去玩了。

妈妈看完报纸,收拾桌子,无意中发现女儿的书包里有两张期中考试卷子,卷子上的分数都是96。

“明明是96,杨杨为什么说99呢?

”妈妈的眉头皱了起来。

这时,杨杨返了回来,发现妈妈脸色不好,于是不安地站在一边。

妈妈轻声地说:

“杨杨,你过来看,这是什么?

看到妈妈手里拿着的卷子,杨杨马上明白了。

她低着头,沉痛地说:

“妈妈,对不起。

我怕您说我考得不好,生气,所以把96说成了99。

妈妈抚摸着女儿的头发,语重心长地说:

“考好考坏是另一码事,最重要的是一个人应当从小养成诚实的品德。

像你今天这样不说实话,一旦形成了习惯,该有多危险啊!

要知道,你还是个少先队员呢!

杨杨惭愧地流出了眼泪。

表演到此结束。

(4)教师要学生谈谈观看小品的感受。

如果时间允许,可多请几位同学谈谈。

(5)教师总结,强调诚实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是少先队员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

要求同学们一定要记住小品中妈妈最后说的话,千万不要重犯杨杨的过错。

提示:

小品表演中要突出妈妈对女儿说谎的关切;

集体讨论和总结中要旨导学生明确说谎的危害和诚实的重要性。

敢于认错,知错就改

.教育学生明辨是非,做错了事敢于承认错误。

.培养学生知错就改的良好品质。

.让学生从小明白,做错了事,只要勇于承认,并能及时改正,同样也能成为好学生。

.学生犯了错误,教师不能盲目地批评指责,要以正面教育为主,为学生创设承认错误的宽松环境,鼓励他们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教师再因势利导给予教育。

.在“一日常规”的竞赛栏中设立“知错就改”特别奖,对勇于承认错误的学生给予鼓励。

.对学生中出现的屡教不改、屡禁不止的不良行为,要采取自我教育的方法进行,首先帮助学生找出造成不良行为的原因,然后针对这一不良行为进行讨论,明辨是非,最后让学生之间互相监督,发现违规行为及时举报,及时制止不良行为的再次发生。

.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