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学史复习考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07943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史学史复习考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西方史学史复习考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西方史学史复习考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西方史学史复习考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西方史学史复习考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西方史学史复习考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西方史学史复习考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西方史学史复习考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西方史学史复习考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西方史学史复习考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西方史学史复习考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西方史学史复习考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西方史学史复习考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西方史学史复习考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西方史学史复习考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西方史学史复习考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史学史复习考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西方史学史复习考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史学史复习考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方史学史复习考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其代表作是《希腊波斯战争历史》。

主要论述波希战争前地中海世界各地的民族及波希战争。

在史学思想上,《希腊波斯战争历史》视野广阔,有通史的规模,材料丰富,有较强的客观主义态度和主义批判精神,歌颂自由和道德,文笔华美,是世界上第一部文化史著作。

希罗多德是西方文化史学的奠基者,对后世西方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修昔底德(BC455—BC395)

约公元前455年出生于雅典一个显贵家庭,父亲是富有的农民。

修昔底德在希腊先进文化中长大,学习过哲学、修辞学。

公元前424年被选为十将军委员会成员,后因通敌嫌疑被放逐在外达20年,战争结束后归国。

其代表作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共8卷。

分别记录了战争进行的各个年头,一直写到雅典海军远征西西里岛全军覆没以及后来的战况。

修昔底德秉持理智科学的态度,歌颂制度和法治精神,较为深刻地揭示了历史事件的因果联系,文笔简洁,开创了西方传统史学—政治军事史的先河。

他求真的精神和记载政治史为主要容的编写体例,成为西方史学家长期效法的传统,对后世影响深远。

色诺芬(BC430—BC350)

公元前430年出生于雅典富豪家庭,是哲学家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的同学。

在政治上反对雅典的制度,推崇斯巴达的贵族体制。

后来投向斯巴达与雅典为敌,公元前394年被公民大会审判终身放逐,后被解除。

色诺芬是一位多产作家,作品有《希腊史》,共7卷,记载了公元前411年到363年的希腊历史;

《远征记》介绍了远征军路途上的风土人情,是早年军事冒险回忆录。

《居鲁士的教育》是为居鲁士歌功颂德的作品,他认为统治者应该正直、聪明,应该培养哲人王者;

《斯巴达政体论》极力颂扬斯巴达的寡头政治;

还有《回忆格拉底》、《经济论》、《论税收》等。

色诺芬与修昔底德、希罗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史家”他富有文采,对史实的叙述简洁典雅,描写人物逼真动人,颇具感染力,不失为著名的历史学家。

蒂特·

维(BC59—AD17)

公元前59年生于意大利北部帕多瓦一个贵族家庭,系统学习过哲学、文学等。

公元前29年,他来到罗马,通过阅读前人的历史著作来获得历史知识。

公元8年,担任奥古斯都大尉子克劳狄的家庭教师,代表作《罗马建城以来的历史》,共142卷,保留至今的有35卷,记载了从罗马诞生后的王政时代一直写到罗马国中后期的历史。

《罗马史》首创了通史体例,较公允的评价了历史人物,宣扬爱国主义,重视历史垂训的作用,文辞华美。

但维迷信,是民族沙文主义者,且过分注重文学描写。

维被称为最伟大的罗马帝国史学家,其著作史料价值很高,对罗马早期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塔西佗(AD55—120)

塔西佗生于公元55年,其家族世代为官,它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学过法学、哲学,修辞学和演说术。

因为婚姻关系,在政治上步步高升。

代表作是《关于演说家的对话论》,讨论了罗马文风的演变,二是《历史》共12卷,叙述了公元68年到98年的罗马史,其三是《编年史》叙述了公元14年到68年的罗马史,共16卷;

其四是为其岳父写成了《阿古利可拉传》,其五是《日耳曼尼亚志》,介绍了日耳曼人的起源及相关情况。

其作品文笔简洁,逻辑性强,思想反对暴政而歌颂,并痛恨暴君。

塔西佗在罗马史上的地位十分崇高,其著作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作为史学家的声誉和在史学上的成就都是不可动摇的。

波里比阿(BC201—BC120)

波里比阿,希腊中部麦加罗城人,生活在罗马军队东征西讨的年代。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时出任希腊联军骑兵长官。

战争失利后被送往罗马当人质。

公元前151年获赦,重返罗马。

代表作是《通史》共40卷,保存至今的只有前十五卷。

介绍了以布涅战争为线索的地中海各地区历史。

波里比阿具有世界通史的眼光,一丝不苟的精神,强调独立思考,不轻信前人。

提出史学家应具备拥有政治、外交、军事经验的人来写。

因此称为“历史学家中的历史学家”,其合理的史学理论和方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普鲁塔克

公元46年生于希腊中部一个小城,曾任执政官,后为希腊财务使,熟悉罗马史和希腊史,是一位多产作家。

作品相传有277种,但保存至今的只有作品目录没有容。

代表作是《道德论集》、《传记集》。

其中《传记集》共写了50篇希腊罗马的名人传记,有四篇是一人一传,开创了西方史学上的历史传记体先河。

他善于刻画历史人物,有妙笔传神的文采,令后世文学家倾慕,其作品对后世文学艺术影响很大。

第二章

1、简述中世纪西欧史学的特征:

1、中世纪的史学家主要由教士和僧侣组成。

基督教史学的真正奠基人是攸西比乌斯,一位多产的历史学家,凯撒里亚城的主教,最博学的基督主教之一。

而中世纪著名史学家奥古斯丁也于公元389年皈依基督教,还担任希波城的主教;

还有格雷戈里也是著名的史学家。

2、神话、神迹和传说充斥于史学著作中。

基督史学的初创者之一阿非加纳斯的代表作《编年史》主要叙述的是关于上帝的神话,耶稣的传说和教会的发展,格雷戈里的《法兰克人》也是从上帝创世开始写起的。

3、历史著作的主要形式是“年代记”和“编年史”。

从史学类型看,中世纪史学数量最大的无疑是年代记和编年史,对于历史事件按照年代顺序进行编排,而对于大事件没有详细的叙述,显得比较枯燥。

比如阿非加纳斯的《编年史》。

4、世俗史学虽然存在,但被笼罩上厚厚的神学色彩。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一切自然和社会科学成为神学的婢女,神学、教会、教学拥有至高地位,史家写作的唯一目的是为服务,此时的史学只是“半历史”。

1、奥古斯丁(AD354—430)

基督教史学的最高权威,生于北非,接受过罗马式的教育,先后学习过拉丁文,算术,文法,演说等,公元375年结束学业担任修辞学教师,389年正式皈依基督教,396年担任希波城的主教,直至逝世。

他用柏拉图的唯心主义思想改造基督教,开创了基督教神学的“柏拉图—奥古斯丁主义”,是基督教神学的早期表现形式。

他被称为“伟大的教父”、“上帝的圣者”。

代表作是《忏悔录》和《上帝之城》,《上帝之城》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哲学类书籍。

他的史学思想是:

人类的一切存在形式都来自上帝,上帝主宰人类一切;

善恶二元斗争论;

采用两种人类历史分期法,即按照时间分和年龄分。

奥古斯丁对中世纪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上帝之城》和《忏悔录》中蕴含的史料价值和历史哲学思想对整个中世纪的史学都有很大作用。

2、都尔主教格雷戈里(约AD539—594)

中世纪著名的基督教史学家之一。

生于一个富裕的罗马贵族家庭,曾任都尔城主教,学识渊博。

格雷戈里遵循奥古斯丁的善恶二元论,将历史著作当做对恶势力的斗争,显示了他对基督的虔诚。

著作《法兰克人史》,是中世纪最著名的史著,从上帝创世纪开始写起,历经法兰克人入侵高卢,到最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其中第五到十卷因为作者亲身经历,所以最可靠。

该作品材料丰富,容详实,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因此可以对法兰克国家早期历史有更多地了解。

为后世研究法兰克历史提供了条件。

三、马可波罗

1245年出生于意大利一个商人家庭,因为经商而到达中国,并长期居住。

到访过东南亚各国,1295年回到威尼斯。

在威尼斯与热那亚的战争中,马可波罗被俘,与其同监的罗斯蒂谦将马可波罗口述的之行携程《马可波罗行纪》,共4卷。

记载了他从欧洲出发到中国沿途的见闻,以及元朝初年的各类情况,当时日本、印度和一些东非国家还有蒙古各王公发生的战争。

用夸的手法记叙了作者在看到的珍奇异兽、奇花异草;

此书开拓了欧洲人的视野,为后来绘制航海图提供了依据,刺激了欧洲人对的贪欲,被称为“世界第一奇书”。

马可波罗也成为世界第一个游遍有留下历史记载的人。

四、普罗柯比

普罗柯比,拜占庭历史学家,在查士丁尼皇帝时代。

生于公元500年,青少年时代接受贵族文化教育和法律训练,通晓当时的多种西亚语言。

527年以后的二十年名将追随贝利撒留而亲历了多次战争。

6世纪50年代起长期寓居君士坦丁堡,在从政和从事律师职业的同时完成了数部历史著作的写作。

主要著述《查士丁尼战争史》记述查士丁尼为恢复昔日伟大的罗马帝国疆域而发动的波斯战争、汪达尔战争和哥特战争。

《论查士丁尼时代的建筑》颂扬查士丁尼在帝国各地进行的建筑工程。

《秘史》揭露贝利撒留及其妻子的丑行,抨击皇帝查士丁尼和皇后塞奥多拉的专制统治。

对后世影响深远。

第三章

一、简述文艺复兴的时代背景和人文主义的主要特征

文艺复兴时代背景:

社会条件:

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先决条件。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反教会政治运动在社会领域的体现,意大利位于地中海,自古工商业发达,新兴资产阶级为自由发展和封建阶级产生矛盾,要求打破封建束缚。

阶级条件:

意大利最早具有产生人文主义的条件,当时的意大利有很多先进城市国,比如威尼斯、米兰等,十字军东征后,意大利商人完全排挤了拜占庭和阿拉伯商人在贸易中的作用,这就使这些国更具资产阶级专政性质,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开始反封建运动。

文化条件:

文艺复兴的出现和罗马有直接关系。

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后,大量的罗马艺术文化作品运往意大利,大批学者逃到意大利,促进了对古罗马文化的研究。

新兴资产阶级用古典文化改造资产阶级文化,正是打着文艺复兴的旗号反对封建主义;

最后,当时的欧洲基督教会拥有大量的土地,是封建势力的总代表。

他们垄断了文化、教育,还给封建制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这一切都使得新兴资产阶级将矛头对准封建主义。

人文主义主要特征:

古典人本史观的复归。

中世纪神本史观占据统治地位,以基督历史和教会历史为主,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史家将历史回归到人的本身,是一次质的飞跃。

历史学研究世俗化。

中世纪的历史学家基本是教会人士,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史家不再是僧侣,而是世俗人士。

人文主义史学注重史学的民族性和地方性,意大利当时处于分裂时期,人文史著多以地方史出现,很少将意大利整体历史熔于一炉,多为民族史和地方史。

对古典史著过分推崇,缺少分析和批判的态度,抄袭严重,缺少自己的观点。

1、马基雅维利(1469—1527)

马基雅维利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的奠基人,他的第一目标是政治,其他都是为政治服务。

对罗马文化尤其是罗马政治兴趣很大,1494年起义推翻了美第奇家族的独裁统治,担任外交职务14年,其代表作《君主论》使其获得“政治学之父”的称号,是对意大利政治经验的总结,肯定制,希望有一位专制君主出现,统一意大利。

另一代表作是《论蒂特·

维的统一前十书》,是其读维作品的感悟;

史学价值最大的是《佛罗伦萨史》,共8卷。

是以政治史为主题的代表作,是文艺复兴的典之作。

马基雅维利认为君主维护统治可以不分是非,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坚持历史研究的目的在于为政治家提供经验教训,以利于政治的实施。

史学与政治的结合在其身上体现得较为突出,为后人树立了一个完美而有效的典型。

2、奎普亚狄尼(1483—1540)

奎普亚狄尼在美第奇家族复兴时候是政治上的重要人物,曾担任教皇国属下的两个行省的总督。

《佛罗伦萨史》是其代表作,从1378年至1509年对美第奇家族在佛罗伦萨的独裁统治进行了详细的记载,但未写完。

《意大利史》共20卷,从1494年法国查理八世入侵意大利至1534年罗马教皇保罗三世去世,第一次打破了城邦的界限,融于一体。

同时还叙述了同时期与意大利有关的国家。

他善于分析史料,认为历史学家不在于编写历史故事,而在于将历史事件总结归纳他们的因果关系,奎普亚狄尼的文笔优美,分析精辟,与马基雅维利代表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史学的最高峰。

他将意大利视为一个整体的概念进行叙述的方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三、布鲁尼

1369年生于意大利的阿雷估,后迁居佛罗伦萨。

被称为“古典史学家和人文主义史学家”。

精通拉丁文和希腊文,曾担任教皇克莱蒙七世的秘书和佛罗伦萨市长,政治经验丰富,代表作有《佛罗伦萨史》、《反哥特人的意大利战争史》、《亚里士多德传》、《但丁传》、《彼得拉克传》、《薄伽丘传》等。

其作品都以人本史观为基础,以政治为主题,是西方传统史学的代表之一。

布鲁尼具有求真务实的精神,注重史料的考证,他认为发现真实是史学家的责任,开创了意大利人写城市史的先河,对以后的城市史影响很大。

四、博学派史学(略)

博学派史学与文艺复兴同时代,但性质与人文主义史学不一样,他出现于16世纪到18世纪,博学派的史学家是教会僧侣。

他们消耗大量的心血,来收集整理各种历史文献资料,为后人研究中世纪的历史提供方便。

也使得历史文献学成为此时期的一大特色,这一时期被称为“历史学的博学时代”,以尼德兰和法国最为发达,以法国的皮埃尔.匹和安德烈.度申为代表。

博学派的史学严格来说没有统一的史学观点和史学方法,也缺乏综合归纳能力,因此没有一部代表作品,但是他们的努力,为后人研究中世纪历史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四—五章

简述启蒙运动的时代背景和理性主义史学的特征

时代背景:

政治上,18世纪的法国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各种矛盾不断暴露。

社会分为三个等级,第三等级的平民和资产阶级负担着全国大部分税收,却没有任何政治上的权力,与第一二等级矛盾尖锐,使广大人民与封建制度的矛盾,而启蒙运动是思想领域上的表象。

在经济上,18世纪的法国资本主义经济有相当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但是由于封建制度的束缚发展缓慢,因此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废除这些束缚。

思想渊源,继承了文艺复兴特别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把反封建和反教会发展到了更高的阶段。

此外,他还与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有密切关系,启蒙思想家们将其中的“无神论”作为武器,来反封建神学。

理性主义史学的特征:

第一,史学研究的领域扩大,在古代和中世纪主要是记载政治、外交、战争和的历史。

启蒙运动中历史研究包括了人类的全部活动,启蒙思想家认识到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但这种观点不是主流。

第二、历史学家具有理性主义的态度。

中世纪史学家也有理性,不过是理性主义。

第三、历史学家们认识到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古代与中世纪历史学家往往抱有历史倒退论和历史循环论的观点,普遍认为今不如昔。

第四、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们致力于用历史为资产阶级政治服务。

以前的历史学家要么为封建主要么为神学服务,仅有部分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直到启蒙运动之后才有了纯粹的资产阶级历史学家。

名词解释

1、伏尔泰(1694—1778)

1694年生于巴黎,是启蒙运动的主将。

1726年因讽刺封建权贵在英国避难,详尽考察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其在政治上和文学上都反对封建,他最光辉的思想是对采取宽容政策。

代表作有《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讽刺战争分子。

《路易十四时代》确立其名垂青史的地位,书中叙述了路易十四时期法国的政治状况,更多的是文学方面的成就,是启蒙运动一大佳作。

还有就是《论民族的风俗和精神》、《彼得大帝时代的俄国史》、《哲学辞典》等。

伏尔泰是启蒙运动中的全才,他反封建、反教会、追崇科学,同时他也是近代第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哲学家、史学家,没有民族偏见,推崇儒家文化,不愧为启蒙运动的泰斗。

2、爱德华·

吉本(1737—1794)

1737年生于英国一个资产阶级家庭,是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权威之一,1752年进入牛津大学,一年后退学,1761年发表《读书札记》,学术界轰动,后又到意大利。

历经20年完成巨作《罗马帝国衰亡史》,共71章,主要叙述了罗马帝国历史。

作品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史学家们的优秀传统,善于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他善于概括,叙事生动,否定了基督教在史上的积极作用,是一部体大思精的通史之作。

吉本也是18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史学家,它是传统史学的实践者,但是他以政治史为主,忽视了下层人民和经济文化史。

3、《德意志史料集成》

《德意志史料集成》是近代德国史学发展的重要成果,他的编制要归功于斯泰因、佩尔兹和威茨,成果的取得与当时德国政治密切相关。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处于分裂状态,核心问题是统一。

因此,这一时期的历史学家认为历史是唤起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手段。

因此德国著名政治家、教育家斯泰因在1819年成立了“德意志历史学会”,来收集整理中世纪的德意志保存下来的各种史料,1823年佩尔兹受任组织此工作,编集为《德意志史料集成》。

该著作共收集了6世纪到15世纪德意志公众文献和史料,分为5类,每个类别都有专门的学者来编写,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要记载其出处,校正其语句。

1874年威茨接手主编工作,到1925年才完成作品,共出版了126卷。

《德意志史料集成》是近代德国史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为研究德国史提供了大量可靠的文献,促进了德国史学的发展。

4、普鲁士学派

普鲁士学派是为普鲁士王国的扩政策、战争政策和德意志统一服务的史学流派。

列宁称之为“容克地主和大资产阶级的宪警史学”,其奠基人是达尔曼,代表有德罗伊生、特莱契克等。

其中,德罗伊生的《普鲁士政策史》共40卷,用历史证明了只有普鲁士才能担当民族统一的大任,充满了民族沙文主义和大日耳曼思想。

而特莱契克的《十九世纪德意志史》则公开叫嚣战争,认为国家就是为了进攻性和防御性战争建立的,其思想将德意志一步步推向战争。

普鲁士学派的史学思想是为了德意志的政治服务,强烈的爱国主义是该学派反应出来的普遍情绪,但为了达到政治目的而歪曲史实,就应该受到谴责。

5、乔治·

格罗特(1794—1871)

祖籍德国,生于英国一个加尔文交的家庭。

中学毕业后到银行见习,立志从事文学和史学创作。

1817年他结识了边沁、约翰·

穆勒等工业资产阶级史学家。

他们都是功利主义思想的推崇者,主用主义改革英国政治,对乔治影响很大。

1831年,乔治格·

罗特发表《议会改革刍议》,1832年当选为国会议员,1841年退出政坛,1862年与约翰·

穆勒创建伦敦大学,后改名为伦敦学院。

1868年任学院院长。

他的巨著《希腊史》,记述了从希腊神话到亚历山大东征。

极力颂扬希腊政治,希望英国能实行政治。

乔治·

格罗特坚持历史记载实事,要有文献依据,秉承理性主义史家思想,在19世纪史学上占有重要地位。

但是他的作品忽略经济文化等方面,着重描述政治的不足,且作品比较过时。

6、约翰·

格林(1837—1883)

是牛津学派的主要成员,1837年出生,就读于牛津大学,终身致力于史学创作。

担任过牧师,在贫民窟中传教,深知下层人民的愿望。

1869年任任兰博斯图书馆馆长,在此期间多方收集资料,完成其代表作《英国人民简史》,此作品打破了史学传统抛弃了历史上显赫人物事迹,着重写人民群众的历史,对英吉利民族文化和普通人民的生活不厌其烦地记载,引起了知识界的轰动,被翻译成几乎所有的欧洲文字广泛流传,后来又于1880年完成《人民英国史》,更为详尽。

格林的史学思想着重于下层人民的生活,使人民在英国历史上得到了应有的地位,被很多历史学家所沿用,他也被称为19世纪英国史学的一位典,是真正的人民史学家。

7、评修奥多·

蒙森的史学成就

修奥多·

蒙森是19世纪德国最杰出的历史学家,他以研究罗马而闻名于世,被称为“史学奇才”,其代表作为《罗马史》、《罗马货币史》、《罗马法制史》、《拉丁文铭刻集成》。

《罗马史》奠定了蒙森的大师地位,《罗马史》共5卷,从远古时代写到罗马国的结束。

他具有历史批判精神,还是个文章高手,蒙森的著作在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完成,可信度极高,为近代史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即通过原始资料,尤其是用考古资料来写人类早期的历史。

他认为,罗马早期历史最可靠的是考古物品,如钱币、工艺品、铭刻,其可信度超过了尼伯尔和兰克。

此作品被当作政治史来写,目的是用罗马的政事来影射19世纪德意志的政事,希望德意志出现如同恺撒一样的人物来完成统一。

《罗马史》没有第4卷。

1885年发表了第5卷,以地方事务为主,更是一篇巨作,视野广阔,引用冷僻,用很少有人知道的史料来说明罗马人统治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有人将第5卷看做是单独的作品,叫“罗马各行省的历史”,这一作品很快便传遍欧洲,成为这一领域的权威之作,并于190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历史学家中诺贝尔奖的唯一一人,蒙森的史才在19世纪下半叶已让很多史学家望尘莫及。

《罗马法制史》将罗马法的精神演变介绍的很清楚,在研究罗马法律方面也是一个典,《罗马货币史》将钱币学置于历史学基础上,一方面奠定了钱币学研究的历史学基础,另一方面又利用货币丰富了历史学研究的资料来源。

1858年开始准备《拉丁文铭刻集成》,收集各种铭刻13万篇,进行注释,语义汇编成册,历时20年,为后人研究罗马史提供了极大方便。

蒙森在史学上的成就,尤其在罗马史研究方面,使其与兰克等史学大师一起傲然屹立于19世纪西方史学的顶峰。

8、北派史学

美国的北派史学在南北战争后的美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代表了北方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用资产阶级的主义思想来看待史学,揭露了黑人奴隶制度的罪恶。

北派史学的先驱是贺拉斯.格里利,重要代表还有约翰·

德拉伯等。

其中,贺拉斯的《美国之冲突》共2卷,就认为美国黑奴制度违反美国宪法中的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呼吁北方的胜利。

而约翰·

德拉伯的《美国南北战争史》,则直接痛斥黑奴制度的惨无人道,颂扬林肯政府。

美国的北派史学认为北方是自由进步的,南方则是专制反动的,同时肯定了黑奴军团在南北战争中的作用,为后世研究南北战争提供了条件。

9、边疆学派

边疆学派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一种,其创始人是腓特烈.特纳,曾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就读,与威尔逊是同学,1893年在美国历史学会年会发表《边疆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重大意义》,标志着边疆学派的诞生,对美国历史作出了新的解释:

美国历史是逐步向西殖民的历史,西部土地逐渐被占用,为美国历史提供了新的说明。

认为19世纪的西部边疆是不固定的,随时都在变动,人们不满自己的职业可以向西移民,这样使得美国社会处于流动状态,制度、个人主义和民族主义都在边疆流动中形成的,否认美国的文化来自欧洲和东部。

1906年他又出版《新西部的兴起》,系统强调了边疆理论。

边疆学派夸大并片面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正确的,同时还存在非常狭隘的地方主义特征。

十、地理环境决定论

地理环境决定论主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主要代表有法国的孟德斯鸠和英国的亨利.巴克尔。

孟德斯鸠认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但是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是决定性的。

而巴克尔则提出系统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受到自然的影响。

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社会向前继续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后,受到的自然束缚就越少,人类可以改造自然战胜自然,主人类应该探索自然规律。

地理环境决定论是不完全正确的,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发展只能起到加速或者延缓的作用。

不能决定。

孟德斯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