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8347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6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倘若你接受它存在,并知道它是毫无意义的"

杂念"

,不理会它,那么它将不会影响你,很快就消失了。

反之,你越去注意它和它辩论等,那么你就会被它束缚。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例如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上课的时候,他的头脑里突然出现了一个杂念——我要把老师杀了。

这个念头使他非常的害怕,他觉得自己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念头,他觉得自己太可怕了,并害怕自己真的做出这样行为怎么办。

所以就不停地自责和想为什么自己会出现这样的想法,想去控制想法,从而对这一念头形成了强迫。

而实际上这个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个念头,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的老师平时对学习要求非常严格,以至于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这个念头的出现其实就是这个学生的潜意识对压力的一种发泄,对老师的高压教育有些不满的表现而已

在这里,我们一方面可以让这个学生知道这个念头出现的原因,当然这个需要在心理医生的辅导下才能明白,但同时倘若这个学生事前就明白杂念是必然会出现的道理,那么他有可能就不会那么在意这个杂念了,从而避免强迫观念的形成。

我上面讲的是"

中"

这两个字的含义。

那么怎么样做才是正确的"

呢?

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在认识的"

的前提下,不去在意那些有"

的情绪或杂念。

举一个形象的比喻,比如我们把平静的湖水比做是我们的思想,而把向湖水里投石头所引起的涟漪比喻成影响我们情绪或杂念。

那么你说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制止涟漪不断的产生呢?

是继续向湖水投石头还是根本不用去管它呢?

答案当然是后者,不再投石,根本不去管它。

这根本就不用去管它就是"

当然,面对症状的时候,我们光顺其自然还是不够,为了能让"

对你的问题产生效果,就得结合"

为所当为"

,因为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这八个字是连成一体,不能分开的。

也就是说,你在"

的同时,接受哪些杂念或情绪出现而不管了的同时,还得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观的现实中,该工作就去做工作,该学习就去学习,该聊天就去聊天等,做自己该去做的事情去。

那么,那些杂念、情绪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不过我要说的是,症状的消失是一个过程,最开始你不去管它了,哪些杂念,那些情绪,肯定还会在我们脑子里转,我们心理好像还堵住一块石头一样,或者说哪些焦虑情绪,仍然让我们不舒服,不过这个没关系,还在我们脑袋里转就转吧,心理堵住就堵住吧,情绪不舒服就不舒服吧,我也不统统接受而不管了,自己仍然是该干什么干什么去,那么哪些东西也就自然的消失。

不过这个过程的长短是因人而异,我们不用去和比人比,也不用管到底是长是短,自己也铁了心,坚持这么做就好了。

 

1

强迫症十宗罪

强迫症第一宗罪:

过高评估危险罪

这个犯罪嫌疑人犯的第一宗罪就是过高的评估了环境的危险性。

即使在没有任何信息和线索证明环境是危险的时候,强迫症仍然让我们觉得环境是危险的,并且要求我们通过某种方式来减低这种危险,就是要求我们实施强迫行为。

这时要求我们先不要急着去实施强迫行为,先分析一下这个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审判工具一、序列事件概率分析

我们强迫症朋友基本都是出现一个担心,然后就直接想到了最严重的后果,然后就焦虑和恐惧。

事实上,如果这个最严重的后果真的发生了,那么不仅我们强迫症朋友会恐惧,我想每一个正常人都会恐惧的。

想想,有谁真的不怕死呢?

有谁真的不怕艾滋病吗?

有谁真的不怕狂犬病吗?

有谁不怕自己的房子着火呢?

有谁不怕坐牢呢?

有谁不怕别人说我们道德或者人品有问题呢?

其实,这些最严重的后果,谁都怕的。

这样看来我们怕这些最严重的后果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没有强迫的朋友能够清晰的知道这些最严重后果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或者说他们知道这些都是不太可能发生的,并不是说他们不怕这些最严重的后果,而是知道这些不太可能发生。

而我们有强迫的朋友确不能很好的判断这种可能性。

比如说,有谁不怕出门被车撞呢?

大家都怕,哪个不怕的你让他主动去撞车试试看。

谁都怕的,只是大家都很清楚这样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每天都安心的在路上走。

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当想到最严重的后果时,先不要害怕,而是先看看这种最严重的后果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一个最严重的后果真的发生必须满足一系列的条件,也就是说在这个最严重的后果真的发生之前需要一系列的连续事件都真的发生才行。

只要其中有一个序列事件不能发生,那么最终的可怕结果都不会发生。

比如说担心睡宾馆的床会感染艾滋病这个担心吧。

这个可怕的后果真的发生至少需要同时满足下面的这些事件。

其中的任何一个事件不发生我们所担心的结果就肯定不会发生。

1前面一位客人正好是艾滋病人或者艾滋病感染者×

2宾馆的服务人员在你入住之前没有更换床单×

3床单上留有足够多的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者体液×

4在这些血液和体液留下几分钟之内你就躺在床上了×

5你没有看到这些足够多的血液和体液×

6你的身上有明显的大的伤口×

7你自己不知道自己身上有伤口×

8你的伤口正好和这些体液和血液充分的接触了=你可能被感染艾滋病

这样就很清楚了,只有这8个连续事件都同时发生,你才有可能被感染艾滋病。

而这8个事件同时发生的可能性是0,所以你根本不必担心。

“今天做公共汽车回来时正好有空位置,我做之前担心位置上有针头,如果这个针头上有艾滋病的血液,那扎到我,我不就被感染艾滋病了吗,所以我认真的看了三遍之后才敢坐下。

所谓基本的概率就是在所有的人群中某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它告诉我们通常情况下某件事情真实发生的概率。

我们很难直接证明公交车的位置上确实永远不会有针头。

但我们可以通过常识去推断这种可能性有多大。

想想我国每天有多少人坐公共汽车。

保守估计每天至少有1000万人次坐公共汽车,那么一年就至少有30亿人次乘坐公共汽车,就算这个概率是万分之一的话,每年因为坐公共汽车而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就会有30万,这个数字显然是不合理的,我国目前每年感染的人数也就10万左右,显然我们估计的万分之一的概率太高了。

那么就算是100万分之一,每年也有3000人因为坐公共汽车而感染艾滋病。

这个数字也是很大的,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国家一定会把乘坐公交车列为艾滋病的感染途径之一,事实上并没有。

我们姑且认为这个概率就是100万分之一,那么就算我们每天都乘坐公共汽车,也需要连续乘坐2739年,才有可能被感染一次。

所以,我们根本不必在意这个事情。

况且,至今为止还没有见到或者听到任何一个报道说有人因为乘坐公共汽车被针头扎到而感染艾滋病的。

∙作者:

盖德

∙2009-10-2109:

14

∙回复此发言

2

换一个角度来计算:

公交车座位上有针头的概率 

1/100 

这个概率就意味着每三辆大巴上就会有一个位置上有针头,或者每七辆小巴士上就会有一个位置上有针头,显然不会有这么高。

我们姑且认为有这么高的概率。

而针头上有血的概率我们认为是一半一半,就是50%,血又是艾滋病人的血的概率是1/1000(这个概率按全国有130万的艾滋病人及艾滋病感染者计算,事实上大概只有不到80万) 

,这样算来你被感染的概率只有1/100×

50%×

1/1000=5/1000000,这个概率的话,也需要你连续每天乘坐公共汽车,持续548年才有可能被感染一次。

事实上根据艾滋病的传染途径来看,这些方式被感染的概率都是0。

根本不必要担心的。

“我担心走路的时候钱包丢了,别人拿着我的身份证去办张手机卡,然后疯狂的打长途电话,欠费好几十万,最后电信公司找我来要钱。

首先你走路丢钱包的概率我们按1%计算,(这个概率意味着你一年将丢3次钱包,同样你并不会比别人更容易丢钱包,看看你周围的人是不是他们平均每年丢3次钱包,所以这个1%的概率已经是很大的了)。

根据常识和相关报道来推断,捡到或者偷钱包的人一般只拿里面的现钞,然后把钱包和其他东西一起扔掉。

不难理解因为这样做他们自己的风险最小。

我们就算有10%的人会拿我们的身份证去办手机卡。

但,这种人每个月的手机话费不会很多。

想想我们自己就算让你毫无顾忌的使用手机,一个月又能用多少话费呢?

如果一个人的话费能达到几万元,那这个人的地位或者经济实力肯定非同一般。

这样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也不会用你的身份证去办什么手机卡了。

所以,这些人一个月话费能超过万元的概率不会超过1/1000。

如此算来你这个担心最终真的能发生的可能性最多只有1%×

10%×

1/1000=1/1000000。

百万分之一的可能性。

从科学的概率论角度来讲,概率等于小于万分之五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其统计学意义是小概率事件在一次随机试验中不可能发生。

可能遇到的问题一:

此百分之百非彼百分之百

几乎所有的朋友仅仅通过这样的概率分析还是很难释怀。

因为强迫症这个犯罪嫌疑人总是牵着我们的鼻子走向极端。

没关系,只要我们足够平静,足够耐心,戳穿强迫症的本来面目并不困难。

就算这么分析了,最终也发现真的发生最严重后果的可能性是一百万分之一,那如果我正好就是那一百万里的那一个怎么办?

只要发生了对我来讲那不就是百分之百了吗?

是的,这个逻辑也并没有错。

如果你真的这么倒霉,那么对你而言就是百分之百的事情了。

百分之百就是肯定会发生的事情,比如你使用了公共厕所,那么有很多人使用过这个公共厕所是百分之百的,但使用过的人里面是否有艾滋病人就不是百分之百了;

你用了公共厕所的水龙头,你的手接触了水龙头是百分之百的,但你是否会因此而生病就不是百分之百了;

在比如你住宾馆,那么你的身体接触了床单是百分之百的,但你是否会因此而生病就不是百分之百了。

而,我们的“如果这件事情真的发生在我身上那对我来说就是百分之百了”,这个百分之百的发生需要前面满足一系列的万一,也就是说这个百分之百的成立需要一系列前提,就是之前一系列的万一都真的发生了。

也就是说需要先有一系列的万一,然后才能有百分之百。

所以,我们担心的还是万一,担心的是万一百分之百怎么办?

根据前面的基本概率分析这个百分之百需要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才会发生一次,而有些是根本不会发生的。

我们和其他人是一样的,如果这个“万一”真的存在,那么对我们和对其他人发生的可能性是一样的。

没有理由我们比别人更容易发生“万一”。

看看其他人是否发生过我们“担心”的这个万一呢?

有人因为用公共厕所、住宾馆、踩到红色的液体而感染上艾滋病了吗?

所以这个“万一”完全是我们自己主观虚构的。

要学会把“万一”当成是强迫症的一个信号,我们之所以会经常被这个“万一”所困扰,就是因为我们有强迫症。

下次再出现“万一”的时候要告诉自己:

正是因为我有强迫症才想到这个万一,这还是强迫症的症状,还是虚假空的。

3

对于这个万一的百分之百是否需要如此的去担心,可以参考下面的审判二:

成本效益分析。

可能遇到的问题二:

另外有些朋友会说:

“你让我忽略万一的发生,生活在那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里。

那买彩票中奖也是万一,也是小概率事件,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买呢?

你为什么不让他们放弃对万一的追求,生活在那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里,而从此不再买彩票呢?

”这个问题看起来非常有道理,似乎也难以反驳。

但,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关注这个万一对我们本身有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一个人因为买彩票,每天无法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上班的时候无法集中精力工作,脑子里一直想着今天买的彩票会不会中五百万,以致于工作效率下降,吃饭也不知道滋味了,脑子里整天充斥着中奖的事情。

很显然如果是这样,这个人也同样需要心理咨询了。

关键的是那些买彩票的人,虽然也在关注小概率的事情,但他们的这种关注并没有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而我们强迫症朋友关注的小概率事情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我们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

如果我们也像买彩票的人们一样,并没有因此而有什么影响的话,那么也不需要咨询了。

审判工具二、成本-效益分析

对于一些想法我们需要学着实用主义一点,或者说功利主义一点。

就是说一个想法有可能是对的,但这样的想法只会带给我们坏处,或者说带给我们的坏处远远大于带给我们的好处,对于这样的想法是需要放弃的,而去选择那些能带给我们更多好处的想法。

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对我们的想法或担心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通俗的说,我们选择一个想法就要像做生意一样,我们应该去选择那些能挣钱的生意去做,而不是选择那些赔钱的生意去做。

首先把我们的想法写下来,然后分别写出这样想的好处与坏处。

可能遇到的问题三:

当然,很多朋友会这样认为,和我的健康以及死亡相比,焦虑,孤独,自尊都算不了什么。

所以,这个想法的好处是95%,坏处是5%。

这样看来,这是一个挣钱的买卖,我应该继续做下去。

是的,一点都没错,和我们的健康及死亡相比,焦虑、孤独和自尊都算不了什么。

可问题在于,这么想的好处是一个不确定的收益,而坏处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看得见摸的着的付出。

也就是说,我们在不断的付出,以为会有收益,但实际上我们一直看不到收益,但付出却在不断的进行着。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我们周围的人有着和我们相同的收益,但却没有付出我们这样的成本。

其他的人也在正常的使用公共厕所,也没有因此而得上艾滋病。

这样看来他们和我们所得到的收益是一样的。

但,他们并没有付出焦虑、孤独和低自尊的成本。

如果我们担心大家现在都没被感染不代表以后不被感染啊,那就请看看现在七八十的老人,他们一辈子都在这样活,到现在不也没有感染艾滋病吗?

但,他们并没有付出焦虑、孤独和低自尊和无法正常生活的成本。

就好像大家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到一万元的收入,别人都是什么都没做,什么都没付出就得到了这一万元钱,而我们却付出了很多很多的成本才得到这一万元钱。

这样看来,我们仍然是在做一个赔本的生意,还是不能继续做下去的,还是应该放弃这个想法的。

可能遇到的问题四:

有些朋友还会反驳我,说:

“我的收益不是不确定的,也许正是因为我一直不用公共厕所所以现在才没有得病的。

如果我以前用了,可能我现在就不这么健康了,早就得病了呢?

这样看来我的收益是非常确定的啊,我所付出的成本也是非常值得的啊。

”这看起来又是非常的有道理,似乎又不可反驳了。

强迫症总是这样会从各个角度来折磨我们,让我们永远都觉得它是真的。

它是真的为我们好才这样的。

所以,我们才一直无法摆脱的。

这个问题也不难解决,看看我们的父辈或者祖父辈,看看那些七八十岁仍然健在的老人们,他们一辈子也没有怕过公共厕所,也没有怕这怕那,至今不仍然健康的活着吗?

他们也没有因此而得什么病啊。

数以万计,数以亿计的人们都是这样生活的,不都没有因此而生病吗?

所以,我们这种收益是确定的想法还是站不住脚的。

4

可能遇到的问题五:

有些朋友又会说:

“他们是他们,别人是别人,我是我,我和他们不一样,所以我不能用公共厕所”。

是的,你是你,你是一个独立唯一的个体,你有着和别人不同的经历和思想。

但不要忘记,你是一个人,你和其他的称为人的动物有着无法否定的共性。

你和其他人有着相同的躯体结构,有着相同的免疫系统,你并不比别人的免疫能力差,你也并不比别人抵抗能力差,你也并不比别人适应环境的能力差。

你所处的外界环境也并不比别人的危险。

你用的公共厕所并不比别人用的更脏,你摸的钱并不比别人摸的钱更危险,等等等等。

这些方面你和别人都是一样的。

那么别人都没有问题,你也不会有问题的。

别人可以这样正常的生活,那么你也可以这样正常的生活。

还是所有的好处和坏处加起来是一百,那么这个想法的好处和坏处各占多少呢?

很显然好处远远多于坏处。

而且只要我们坚持这个想法,并且这样去做,慢慢的这个坏处就会消失,而好处会越来越多。

有些朋友会说:

“我根本不需要做这样的成本效益分析,我很清楚的知道它是不合理的,没有任何收益,但我就是控制不住的会这样想,这样回避。

”这看起来确实是一个事实,但仍然经不起推敲,我们不会真正去做赔本的生意的。

仔细想想肯定会发现这些想法和行为是有好处的。

最有可能的收益就是这样想或者这样做,可以使我们不那么焦虑。

但这些收益都是暂时的,从长远来看它会使我们的焦虑越来越严重的。

强迫症第二宗罪:

过度联系罪

这里所说的过度联系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把别人考虑不到的联系都联系起来,一种是把根本没有关系的事情联系起来。

把别人考虑不到的联系都联系起来了,比如:

害怕“死人微粒”的朋友,她的联系是这样的“老王去参加了别人的追悼会,肯定接触了死者的亲人,而死者的亲人肯定接触过死者,那么死者亲人的身上肯定粘有死者的微粒,这样老王身上也粘有了死者的微粒,老王回家后肯定和他的爱人有接触,那么他爱人也肯定粘上了死者的微粒,他爱人是我的同事,这下就麻烦了,他爱人在公司里碰过的任何东西,我都不敢碰了,因为这些东西上也肯定粘有死人的微粒了,如果是不得不碰的话,我就会很焦虑,碰过之后要洗手,回家之后还要洗澡。

”这是洁癖朋友非常熟悉的推理过程。

根本没有关系的事情联系起来,比如:

“我第一次出现强迫是在98年,我就觉得98这个数字不好,每次看到这个数字,我都需要吐几次口水,这样心理才舒服,而且每次看到这个数字之后的24小时之内,我不能做任何重要的事情。

98年是虎年,所以我看到虎字,虎的图片和电视,见到属虎的人,我都感觉不舒服,也是要吐口水才能感觉好一点,24小时之内也不能做任何重要的事情。

还有98年我读书的那个学校我也感觉不好,如果从学校门口经过,我就需要反复的在学校门口来回的走3趟,这样才感觉好一点。

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很多,我每天不知道要吐多少口水,所以经常感觉嘴里很干。

再如: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数字4很敏感,因为发音和死相近,所以每次看到4字我就要把正在做的事情重新做一遍,而且在夜里12点之前不能上床睡觉。

如果是在周四,或者哪个月的4号,我一般都不做重要的事情。

如果我才买完东西,回家的路上看到了4,我就不敢用买的这些东西了,严重的时候我会把这些东西扔掉。

我不仅仅对直接看到的4字敏感,而且我看到一串数字的时候我会自动的去求和,如果结果里有4这个数字,我也同样的要像上面一样。

常见的比如车牌号码,电话号码等,我都会求和。

而且我对数字7,13,30也同样的敏感。

因为7正好是一周的天数,每周都要上班,由于我的强迫生活的很累,工作中也很辛苦,所以我怕上班,就对7敏感了。

13是因为很多国外人都忌讳这个数字,我也就忌讳了。

30是一个月的天数,一个月使我想到了女性的生理周期,这使我觉得很脏,所以也很敏感,看到30这个数字我就需要洗手。

5

审判工具三:

普适性分析

如果这种联系是正确的或者适应性的,那么它应该可以应用到我们生活的其他领域,也可以应用到其他人的生活中去。

如果把这种联系应用到我们生活的其他领域,会使我们的生活无法继续,那么说明这种联系是不合适的,是应该改变或者放弃的。

如果我们关于“死人微粒”的这种推理是正确的,那么可以按照这种推理继续往其他方面推广看看会有什么结果。

比如老王在参加完追悼会乘公交车回家,那么他拉的扶手坐的位置就都沾上了死人的微粒,他拉的扶手和坐过的位置又会有很多人去接触,这很多人的身上就也沾上了死人的微粒,然后这很多人又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把死人的微粒传给了更多的很多人,这就形成了雪崩效益,成几何的级数增长,这样会使我们生活的整个环境无一幸免的都粘上了死人的微粒,如此一来我们无处可逃,还怎么生活呢?

按照我们逻辑一直推论下去,就会发现根本无法生活了。

所以这个逻辑不具有普适性。

当然很多朋友对这样的普适性分析不以为然,因为他们的逻辑是我只怕我看到的或听说的,那些我没看到也没听说的我就不怕。

的确,绝大多数强迫症朋友都是这样的情况。

如果对于恐惧症的朋友来说,这样的逻辑是对的,比如社恐的朋友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紧张,看不见人的时候不紧张,这完全可以理解。

因为他们怕的是人,怕的是负面的评价。

看不到人这些都没有了所以不害怕。

但强迫症完全不同了,强迫症不是怕看见这些东西,而是怕粘到这些东西而生病或者发生不好的事情。

按照我们这个逻辑,那么只要是我们粘到了这些东西就应该生病或者发生不好的事情,而不管是否看见。

粘到和看见没有必然的联系,粘到的未必看见,看见的也未必粘到。

根据我们前面的推论,可以肯定我们每天都会粘到这些东西,而不管我们是否看见。

这样的话我们应该早就生病了或者早就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了。

所以说“没有看见或听说就不害怕”,是很明显的掩耳盗铃,是一个自欺欺人的错误。

审判工具四:

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来源于物理实验,是指某个事物由多个因素(变量)相影响和制约时,将其它的因素进行控制(使之相等、相同,即影响相同),而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这样的研究方法就叫控制变量法。

4这个数字不吉利,所以周四这天我不做重要的事情。

比如周四这天我们需要谈一笔重要的订单,那我们来看看这笔订单谈成与否是否和4有关。

我们保持其他因素都不变(价格、数量、质量、交货时间、谈判场地、参加谈判双方人员、等等),仅仅改变谈判的日期,看看是不是只要不在周四谈判就肯定能谈成功,只要在周四谈判就肯定失败。

我们可以凭常理来判断一下,很显然,谈判是否成功与周四没有必然的联系。

当然,强迫症朋友都不怎么相信常理的,所以我们自己可以设计这样的实验来检验一下我们认为周四做事情会不顺利的这个想法。

同时,我们也可以想想,是不是除了周四之外,其他时间我们做的一切事情都很顺利呢?

我想大家肯定也有过在其他日子里做事不顺利的时候,那这些事情的不顺利和星期几有关系吗?

所以看来,事情是否顺利和星期四是没有关系的,是我们自己主观的建立了这种错误的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