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历次重要会议时间、内容、意义.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089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共历次重要会议时间、内容、意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共历次重要会议时间、内容、意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共历次重要会议时间、内容、意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共历次重要会议时间、内容、意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共历次重要会议时间、内容、意义.doc

《中共历次重要会议时间、内容、意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共历次重要会议时间、内容、意义.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共历次重要会议时间、内容、意义.doc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专题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党的生日为7月1日)上海

内容:

①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

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②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③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意义:

①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②她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2、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7月16日 上海

内容:

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最高纲领是建设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意义:

“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是国共合作(即革命统一战线)实现的思想基础之一。

3、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3年

内容:

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意义:

正式确定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的策略方针,使党能够团结一切可能联合的力量,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但是,大会对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农民问题和军队问题没有给以应有的重视。

4、“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 汉口

内容:

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②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③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意义:

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5、遵义会议——1935年1月 遵义

内容:

①解决博古等人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意义:

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6、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 陕北瓦窑堡

内容:

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7、洛川会议——1937年8月 陕北洛川

内容:

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决定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8、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5年4月到6月 延安

内容:

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意义: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9、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 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

内容:

①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开始城市领导乡村时期;②指出党的总任务是迅速恢复发展生产,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③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糖衣炮弹”的进攻。

意义: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在全国取得胜利的历史转折关头的一次伟大会议,使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描绘了建设新中国的蓝图,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1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9月 北平

内容:

①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确定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国家性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②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毛泽东为主席。

③确定了国旗(五星红旗)、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首都(北京)、纪年方法(公元纪年)。

④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意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当时还不具备召开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下,肩负起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重任,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揭开了新中国历史的第一页。

1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9月 北京

内容:

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规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12.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6年9月北京

内容:

①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③大会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

④大会在总结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意义:

八大制定的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设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

当然,由于实践的时间还很短,理论上和思想上还不可能很成熟,许多新的观念和方针还不可能牢固地确立并取得深刻的共识。

许多新的设想还没有付诸实施,或者没有充分付诸实施,很快又发生反复。

但是,八大对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毕竟取得了初步成果,历史证明这些成果对于党的事业的发展有长远的重要意义。

13、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北京

内容:

①恢复和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③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⑤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提出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任务;⑥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⑦提出正确对待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的方针。

意义:

这次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从此,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4、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82年9月北京

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论断。

党的十二大对全面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15、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87年10月北京

①大会提出并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②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完整地概括为: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③大会规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即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16、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92年10月北京

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7、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97年9月北京

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十三大提出,详见第15条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主要包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力面的内容。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这三个方面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8、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2002年11月北京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19、中共十七大:

2007年10月15日北京

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专题

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