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实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0918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工程实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实验内容及步骤:

1.确定系统的输入输出

由于系统究竟包括哪些功能可能一时难于弄清楚,可使范围尽量大一些,把可能有的内容全部都包括进去。

此时,应该向用户了解“系统从外界接受什么数据”、“系统向外界送出什么数据”等信息,然后,根据用户的答复画出数据流图的外围。

2.由外向里画系统的顶层数据流图

首先,将系统的输人数据和输出数据用一连串的加工连接起来。

在数据流的值发生变化的地方就是一个加工。

接着,给各个加工命名。

然后,给加工之间的数据命名。

最后,给文件命名。

顶层流图只包含一个加工,用以表示被开发的系统,然后考虑该系统有哪些输入数据、输出数据流。

顶层图的作用在于表明被开发系统的范围以及它和周围环境的数据交换关系。

3.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绘出分层数据流图

对于大型的系统,为了控制复杂性,便于理解,需要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法进行,即用分层的方法将一个数据流图分解成几个数据流图来分别表示。

(2)

1.命名。

不论数据流、数据存储还是加工,合适的命名使人们易于理解其含义。

2.画数据流而不是控制流。

数据流反映系统“做什么”,不反映“如何做”,因此箭头上的数据流名称只能是名词或名词短语,整个图中不反映加工的执行顺序。

3.一般不画物质流。

数据流反映能用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并不是实物,因此对目标系统的数据流图一般不要画物质流。

4.每个加工至少有一个输入数据流和一个输出数据流,反映出此加工数据的来源与加工的结果。

5.编号。

如果一张数据流图中的某个加工分解成另一张数据流图时,则上层图为父图,直接下层图为子图。

子图及其所有的加工都应编号。

6.父图与子图的平衡。

子图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同父图相应加工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必须一致,此即父图与子图的平衡。

7.局部数据存储。

当某层数据流图中的数据存储不是父图中相应加工的外部接口,而只是本图中某些加工之间的数据接口,则称这些数据存储为局部数据存储。

8.提高数据流图的易懂性。

注意合理分解,要把一个加工分解成几个功能相对独立的子加工,这样可以减少加工之间输入、输出数据流的数目,增加数据流图的可理解性。

本次实验小结:

MicrosoftOfficeVisio的功能不可谓不强大,在功能上,MicrosoftOfficeVisio绘图和图表制作软件有助于IT和商务专业人员轻松地可视化、分析和交流复杂信息。

它能够将难以理解的复杂文本和表格转换为一目了然的Visio图表。

该软件通过创建与数据相关的Visio图表(而不使用静态图片)来显示数据,

这些图表易于刷新,并能够显著提高生产率。

使用Visio中的各种图表可了解、操作和共享企业内组织系统、资源和流程的有关信息。

Visio提供了各种模板:

业务流程的流程图、网络图、工作流图、数据库模型图和软件图,这些模板可用于可视化和简化业务流程、跟踪项目和资源、

绘制组织结构图、映射。

教师批阅:

分数/等级:

评语:

教师签名(手写):

批阅日期:

年月日

第二次实验实验项目名称:

结构化需求分析-数据流程图

1.掌握数据字典的概念、包含内容

2.熟悉数据字典和数据流程图的关系

(1)打开模板

①在主菜单中,依次选择【文件】——【新建】——【选择绘图类型】,出现“选择绘图类型”窗口。

②在左侧【类别】下,单击【软件】。

③在右侧【模板】下,单击【数据流模型图】。

(2)绘制顶层图

①在顶层进程页面中添加、移动图形元素并调整其大小。

将所需要元素用鼠标拖动到模板里,添加所需的元素符号。

接口:

输入源点或输出终点,其中注明源点或终点的名称。

进程:

即处理,输入数据在此进行变换产生输出数据,其中注明进程的名称。

数据存储:

用于代表系统中存储的信息,其中注明信息的名称。

数据流:

被加工的数据及其流向。

流线上注明数据名称,箭头代表数据流动方向。

②向图形元素中添加文本,并修改数据流图中的文字和格式。

连接图形元素。

③使用“数据流”连接线将“接口”、“进程”和“数据存储”等形状互相连接起来。

逻辑连接:

将数据流起点、终点拖拽到进程或接口中央位置,进程或接口被红色框包围时松开鼠标,这时可看到数据流符号相应端点为红色方框。

拖动进程或接口,可看到流据流的端点随着进程或接口的移动而移动。

④修改数据流图中各元素符号的格式或形状。

选中相元素符号,单击鼠标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格式】或【形状】子菜单,从中进一步选择相应操作。

例如:

可以改变图形的填充色、垂直或水平翻转、将数据流改为双向等。

(3)绘制分层数据流图

(4)检查数据流图的正确性

在用户没有改变图形元素线条颜色的情况下,如果图形元素为红色线条,则表明图中有错误。

常见的错误有:

⑴没有连接上,即没有建立逻辑连接。

⑵删除产生的错误。

⑶上层图和下层图信息不平衡。

实验结果:

数据流图是描绘数据在软件中流动和被处理的逻辑过程。

对我来说最困难的是确定一个处理框能完成的任务,也就是说将顶层图变换为功能级的数据流图,然后将功能级数据流图进一步分解为更细的数据流图。

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涉及到的是分析整个系统要做什么,每个步骤是怎样完成的,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次实验实验项目名称:

数据库设计-ER图

(一)实验环境

1.熟练应用VISIO中ER模型进行ER建模

2.掌握ER模型的重要要素

(1)打开模板

(2)创建实体

①绘制实体,在图中创建表。

②用【数据库属性】窗口添加或更改列的属性,包括数据类型和主关键字。

(3)为实体添加关系

①创建两个表之间的关系:

②设置关系基数

双击关系,在【数据库属性】窗口中的【类别】列表中,单击“杂项”。

在“基数”下,选择最适合该关系的基数。

✧对于一对多关系,最佳选择是“零或多”或“一或多”。

✧对于一对一关系,最佳选择是“零或一”或“恰好为一”。

(4)实验结果

实验中最为棘手的是外关键字的确认,在以前的数据库学习中,是使用SQLServer这个软件,一般都是通过代码或表格设置来实现外键,但这实验,都是图表,在我XX以前,根本无从下手,但明白了具体操作后,发现这种设置方式更为快捷。

第四次实验实验项目名称:

面向对象分析-用例图

(二)实验环境

1.掌握用例图原理。

包括执行者、用例、关联、包含关联、扩展关联的概念。

2.掌握用例图的绘制目的

3.掌握建立静态模型的原理、方法和步骤

4.熟练应用VISIO图形根据选题绘制静态模型图

5.熟练应用VISIO图形根据选题绘制用例图

1.静态模型图

①将类、对象形状拖到绘图页上,代表要在类静态结构图或概念模型中包

含的类或对象。

②双击每个形状,打开其“UML属性”对话框,可以在其中添加特性、操作和其他属性。

③右击每个类或对象形状,单击“形状显示选项”,选择要在形状上显示的属性以及要隐藏的形状部分(如特性、操作和模板参数)

④使用“关联”、“链接”、“依赖关系”、“泛化”或“复合”形状,指示类和对象之间的关系。

⑤双击每个关系形状(“关联”、“链接”、“依赖关系”、“泛化”或“复合”),打开其“UML属性”对话框,在其中添加关联端修饰和其他属性。

2.用例图:

①创建用例图

②使用系统边界形状

③指出参与者与用例者的关系

④指出两个用例之间的使用关系

⑤指出两个用例之间的扩展关系

用例图主要用来图示化系统的主事件流程,主要用来描述客户的需求,即用户希望系统具备的完成一定功能的动作,通俗理解用例就是软件的功能模块,所以是设计系统分析阶段的起点,设计人员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创建和解释用例图,用来描述软件应具备哪些功能模块以及这些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用例图包含了用例和参与者,用例之间用关联来连接以求把系统的整个结构和功能反映给非技术人员(通常指软件用户),对应的是软件的结构和功能分解。

在制作用例图的时候,我主要将时间花费在理清程序的逻辑结构,然后将每个逻辑节点,分别做成一个功能,这一点主要考验发散性思维能力。

第五次实验实验项目名称:

面向对象分析-顺序图

1.理解顺序图的基本概念。

2.掌握在VISIO中绘制顺序图的操作方法。

(1)运行MicrosoftofficeVisio

(2)选择“软件和数据库”中的“UML模型图”模板

(3)选择点击“UM序列”,展开UML顺序图图标

(4)用鼠标选拉图标绘图

这次实验做的事顺序图,在我看来,难点重点就是要考虑全面,很多时候,画时序图都会忘记返回信息,返回信息是一种反馈,也是对上一操作的反应,这是极为重要的。

一个系统的顺序图,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重点在于把握区分合理划分时序

批阅日期:

第六次实验实验项目名称:

面向对象分析-活动图

1.理解状态图的基本概念。

2.掌握在VISIO中绘制状态图的操作方法。

(3)鼠标点击选择“UM活动”,展开UML活动图的图标

(4)用鼠标选拉图标进行绘图

1)创建活动图

2)添加活动图的开始状态

3)添加动作状态

4)添加活动状态

5)添加状态转换

6)添加活动图的结束状态

从表面上看,活动图和状态机图长的差不多,实际上,活动图是一种特殊的状态机图,用于对计算机流程和工作流程建模。

活动图描述的是需要做的活动,执行这些活动顺序以及工作流,它对于系统的功能建模较为重要,强调对象之间的控制流程。

本质来说,活动图是一个流程图,展示跨过不同的对象从活动到活动的控制流,但与传统的流程图不同的是,活动图能够展示并发和控制分支。

活动图的建模分为俩种:

一是为工作流建模,这种建模强调与系统进行交互的对象所观察到的活动:

二是为对象的操作建模,这种情况下,这活动图就是流程图,描述系统的活动,这个实验大部分是为工作流建模。

教师签名(手写):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