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文献综述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9949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亲家庭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文献综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单亲家庭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文献综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单亲家庭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文献综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单亲家庭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文献综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单亲家庭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文献综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单亲家庭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文献综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亲家庭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文献综述Word文档格式.docx

《单亲家庭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文献综述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亲家庭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文献综述Word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单亲家庭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文献综述Word文档格式.docx

因此,面对日益增多的单亲家庭儿童,我们有必要对单亲家庭儿童社会性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使每一个儿童健康地成长,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身体健康、对祖国现代化建设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

单亲家庭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一、相关概念

1.1单亲家庭

中国人口学者刘鸿燕认为单亲家庭的概念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

1.家庭成员关系只有一种,即只有单一父亲或母亲与子女关系;

2.子女应有年龄界限定,以成年为标准;

3.子女的婚姻状况是未婚且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

根据这三点,单亲家庭则应被定义为:

只有父亲(母亲)一方与其未婚的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其中包括丧偶式单亲家庭、离婚式单亲家庭、未婚式单亲家庭或分居式单亲家庭。

1.2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儿童社会性发展主要指儿童在社会和家庭影响下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形成社会行为的过程。

儿童社会化是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化一般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任务:

第一,儿童必须学习适当的行为表现,即这种行为表现必须是社会所认可的符合行为规范的。

第二,儿童必须学习扮演其社会角色,学习其社会角色的职责,如男或女的角色,学生或女儿的角色以及团体成员角色等。

第三,儿童必须发展其社会态度,使其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能够与不同的人进行各种活动。

二、研究历史

在我国,儿童社会性发展尽管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才日益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但发展迅速,在单亲家庭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领域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研究成果:

1.探讨单亲家庭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大都认为有消极影响,包括对儿童学习、对儿童心理、对儿童性格、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等方面有消极影响。

如:

员丽萍,《论单亲家庭子女人格的培养》,《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12月第5卷第4期;

侯志阳,《单亲家庭儿童社会化问题探析》,《广西教育学学报》,2003年第2期。

2.探讨单亲家庭儿童心理特征,发现单亲家庭儿童心理特征多为消极,分析其原因包括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

查颖,《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2月第24卷第1期;

王风栋、张慧琴,《单亲家庭子女的个性、行为特征与教育》,《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9卷第2期。

3.分析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包括:

家庭、学校、同伴群体以及社会等。

多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角度入手,探讨促进儿童社会性良好发展的对策。

李坚敏,《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5年1月第25卷第4期;

王勇,《论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化》,《兰州学刊》,2005年第5期;

侯志阳,《单亲家庭儿童社会化问题探析》,《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三、单亲家庭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在残缺家庭里,儿童所得到的爱是残缺的,可能给处在社会化关键阶段的儿童带来终生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使孩子在角色认识、结识伴侣、职责承担和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出现偏差。

单亲家庭与完整家庭儿童相比,单亲家庭儿童与同伴关系、与父母关系较差,自我评价过高,自我控制能力较低。

其中陈会昌等人的研究表明:

“与完整家庭子女相比,离异家庭子女与同伴关系、与父母关系较差,自我评价过高,自我控制能力较低,在情绪、品德、性格、学习等方面表现出问题的人数比例较高。

四、导致单亲家庭儿童社会性不良发展的因素分析

1.

2.

3.

4.

4.1家庭关系失衡

单亲家庭儿童社会性发展不良,根本原因是由家庭结构破裂导致家庭关系失调造成的。

家庭关系失调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家庭关系失调的后果表现在家庭气氛沉闷。

其次,家庭关系失调的后果还表现在家庭教育失当上。

4.2单亲家庭儿童自我心理失调

单亲家庭儿童自身的心理比较复杂。

一个家庭解体,无论对离婚者双方还是对其予女心理损失都是极其严重的。

家庭解体,受伤害最重的必定是孩子。

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失衡主要表现为自卑孤独、孤僻抑郁、敏感多疑、冷漠暴躁等。

五、应对策略

5.

5.1调节对子女的期望水平

在离异单亲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往往会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是期望过高,另一个是期望过低或不抱期望。

因此,单亲家长要调节好对子女的期望水平,确立适度的期望值,把生活的支点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这样才不会让子女感到压力,才能促进子女健康成长。

5.2加强亲子沟通,增强交往意识

哈贝马斯强调交往对人的社会化的影响,所以为了单亲家庭儿童社会性良好发展,我们必须重视家庭内部成员的交往。

单亲家长应当鼓励孩子参与社会活动,增强其交往意识。

儿童社会性的发展,表现在“孩子与成人的关系”和“孩子与孩子的关系”两个方面。

家长要多和孩子进行思想沟通,在精神上给予支持。

单亲家长要认识到“以孩子教育孩子”是培养孩子社会性的有效措施,鼓励孩子多与其他孩子交往,让孩子在与其他孩子的相互交往中得到发展。

5.3注意对单亲子女的性别角色教育

从个体认知发展的角度看,性别角色的获得和发展也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过程。

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和母亲对子女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

在单亲子女心灵成长的过程中,两个角色不论优劣,都是需要的。

单家家庭的难题是:

双亲应给子女的营养失偏了。

因此,作为单亲家庭的家长要有意识地改变角色,调换位置去亲近孩子。

除此之外,单亲家长还应调动亲戚、朋友中的性别资源,给子女适宜的影响,让其性别角色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培养健康高尚的人格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六、总结

单亲家庭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针对他们身上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每个个体身上存在的个别问题,各界都要加以重视,从关爱入手,促进他们社会性发展,使单亲儿童也能够身心和谐地成长,成为幸福的“社会人”。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单亲家庭儿童每天都要接触的环境,单亲家庭儿童处于这三者相结合的成长环境中,三者对于其教育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峻性和迫切性,形成坚固的三位一体,共同促进单亲家庭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要使家庭、学校、社会一起“联手”共同关心、爱护单亲家庭儿童,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成长的社会氛围,开创他们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著作

1.彭立荣主编,《婚姻家庭大辞典》,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10月,第1版,第48页。

2.刘鸿雁,《单亲家庭研究综述》,《人口研究》,1998年3月,第22卷第2期。

3.陈会昌等,《离异家庭子女的社会性发展特点》,《心理发展与教育》,1990年第3期。

4.李幼穗著,《儿童社会性发展极其培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5.傅安球、史莉芳著,《单亲家庭子女心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10月版。

6.埃利斯·

凯施莫著,《单亲家庭》,世界知识出版社(北京),1990年版。

7.阿德勒著,《自卑超越》,作家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

8.阿德勒著,《挑战自卑》,李心明译,华龄出版社,1996年版。

9.弗洛姆著,萨茹菲译,《爱的艺术》,西苑出版社,2003年6月版

期刊

1.李平、黄洁华。

《单亲与完整家庭未成年子女心理状况比较研究》,《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年第15卷第13期

2.张洁、庄小薪,《单亲家庭与完整家庭教育模式及其子女性格发展的比较研究》,《云南师大大学学报》,2001年4月第2卷第2期

3.李强,《单亲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济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

4.李学宁.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分析和对策[J].教育导刊,2004,(16)

5.查颖.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

(2)

5.张长燕.单亲儿童交往能力的培养

6.林仙.离异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