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样板体验区策划方案(修改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1088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样板体验区策划方案(修改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质量样板体验区策划方案(修改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质量样板体验区策划方案(修改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质量样板体验区策划方案(修改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质量样板体验区策划方案(修改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质量样板体验区策划方案(修改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质量样板体验区策划方案(修改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质量样板体验区策划方案(修改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质量样板体验区策划方案(修改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质量样板体验区策划方案(修改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质量样板体验区策划方案(修改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质量样板体验区策划方案(修改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质量样板体验区策划方案(修改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质量样板体验区策划方案(修改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质量样板体验区策划方案(修改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质量样板体验区策划方案(修改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质量样板体验区策划方案(修改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质量样板体验区策划方案(修改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质量样板体验区策划方案(修改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质量样板体验区策划方案(修改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样板体验区策划方案(修改版).doc

《质量样板体验区策划方案(修改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样板体验区策划方案(修改版).doc(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质量样板体验区策划方案(修改版).doc

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宜化集团湖北总部研发基地项目质量样板体验区策划方案

本项目深受集团公司领导、国际事业部领导的重视,将该工程确定为创优工程:

“鲁班奖”。

项目部积极响应,根据宜化集团湖北总部研发基地项目设计图纸,结合现场平面布置情况,特制定质量样板体验区策划方案如下:

一、工程概况和各参建方基本情况

工程名称:

宜化集团湖北总部研发基地

建设地点:

武汉市高新大道与光谷一路交叉口处,西临光谷一路,北临高新大道,南临中石化加油站。

建设单位:

湖北宜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湖北中天世纪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武汉市青山建设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勘察单位: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概况:

宜化集团湖北总部基地项目,包含1#楼为27层、2#楼为28层、3#楼为6层、4#楼为5层,总建筑面积:

123076.16M2。

各楼栋尺寸如下:

1、地下室采用框架结构,平面尺寸为116.4*109.8M,建筑面积为22356.22M2,地下层数为两层,负二层层高3.4M,负一层层高3.5M;

2、1#楼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平面尺寸为43.7*35.6M,建筑面积为42105.49M2,一层层高4.5M,二层三层层高4.2M,标准层层高3.6M,建筑总高度99.6M,属A类高度高层建筑;

3、2#楼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平面尺寸为59.1*25.5M,建筑面积为42579.43M2,一层层高4.5M,二层层高4M,标准层层高3.5M,建筑总高度99.8M,属A类高度高层建筑;

4、3#楼采用框架结构,平面尺寸为33.4*44.8M,建筑面积为8880.25M2,一层层高4.5M,二层三层层高4M,四层五层六层层高3.6M,建筑总高度23.6M;

5、4#楼采用框架结构,平面尺寸为38.9*46.4M,建筑面积为7154.77M2,一层层高4.5M,二层三层层高4.2M,四层五层层高3.6M,总建筑高度20.4M。

二、组织管理

2.1、质量目标:

确保:

武汉市房屋建筑工程建筑优质及结构优质工程、武汉市“黄鹤奖”、湖北省“楚天杯”;

争取:

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2.2、质量样板体验区策划实施工作小组 

在样板工程施工前,成立专门的管理小组,来确保质量样板保质保量、及时有序的完成。

 

管理领导小组由组长、副组长、主要组员等组成。

 

组长:

朱龙友—总指挥 

副组长:

张善利、孙孝蕾、马强—指导现场施工 

主要组员:

陈小进—方案编制、技术交底、现场指导

吴长江、曾松—负责协调施工管理

姜骁桓—质量检查

梅保柱—现场指导、质量检查(安装)

魏胄、刘开品—现场安全文明管理 

 刘可—材料管理

劳务班组—现场施工 

三、施工准备

3.1、质量样板体验区策划方案编制、审核完成,成立质量样板体验区策划实施工作小组。

3.2、对项目管理人员、班组操作工人进行技术、安全、质量、操作规程的交底工作,有条件时可到其他项目实物样板进行参观学习。

3.3、及时进行分部工程的隐蔽验收工作,以便组织实物样板的施工。

3.4、按进度将各施工材料分批进场,确保施工材料符合设计、施工要求。

3.5、本工程拟定,实物样板均设在工地现场北大门西侧质量样板体验区集中展示,实物样板展示区将施工主要实物样板制作出来。

质量样板体验区未展示部分,将选择在楼层内适当的楼层和房间展示实体样板、施工样板、交工样板等。

本次主要质量样板为:

钢筋工程、模板工程、砼工程、砌筑工程、户内电箱及开关插座的样品与安装。

四、实物样板策划实施施工方案

4.1样板说明 

为提高宜化集团湖北总部基础项目工程外观质量,现场实行样板引路制度,样板质量作为工程质量的最低标准,结构主体施工时,在模板、钢筋、砌体以及屋面工程、装修工程等,每一工序开始施工时按照施工工艺标准要求,在现场制作样板展示区,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学习,实行样板引路制度,以此为标准进行施工质量控制,展示区平面布置图见下图。

质量样板体验区平面布置

4.2样板展示区

4.2.1钢筋加工展示

4.2.1.1墙体钢筋定位梯子筋展示样板

为保证墙体双层钢筋横平竖直,间距均匀正确,采用梯子筋限位。

     

4.2.1.1.1竖向梯子筋加工 

竖向梯子筋是固定于钢筋骨架内不可周转使用;因此,为了节约材料可以使用比墙体竖向筋大一个直径等级钢筋制作,代替墙体立筋使用。

梯子筋距柱边50mm左右开始设置,设置间距不大于4m,且每面墙设置两道。

梯档横筋一般使用Φ10圆钢,分为两种规格:

一种长度为墙厚减两侧保护层厚度,主要用来限制水平钢筋间距,间距同墙体水平钢筋间距。

第二种为长度等同墙后,作用为防止因模板支撑体系的紧固而造成墙体厚度变小,对拉螺杆处增加短钢筋内撑,短钢筋长度为墙厚两端平整,刷防锈漆。

 

4.2.1.1.2水平梯子筋加工 

水平梯子筋的纵向筋一般使用Φ12-14的钢筋制作,长度控制为墙长且不大于3000mm左右为宜,梯档横筋使用Φ10圆钢,长度为墙厚减两侧保护层厚度,间距同墙体竖向筋间距。

墙体筋绑扎时设在墙模板口以上300mm,并绑扎到位。

水平梯子筋刷黄色油漆周转使用。

4.2.1.2钢筋箍筋展示样板 

本结构箍筋末端应做弯钩,箍筋下料应严格控制钢筋下料及加工尺寸,加工时保证弯钩平行,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小于10d且不小于75mm,弯折135°。

 

剪力墙的拉钩的弯折角度均为135°或一端为90°,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5d,具体做法详见下图。

箍筋从结构面50mm处开始绑扎,柱箍筋开口端交错布置。

箍筋应避开直螺纹套筒。

箍筋套筒部位绑扎图

4.2.2剪力墙钢筋绑扎展示样板

4.2.2.1样板做法详见下图。

(选用2#楼标高-0.030~15.470,5轴~6轴交D轴)

暗柱表

剪力墙表

4.2.2.2剪力墙钢筋展示样板做法 

剪力墙钢筋绑扎展示样板底座采用C15混凝土做100mm高,四周超出墙外边100mm,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为20mm,钢筋直径大于16为采用套筒连接,钢筋端头进行预处理,将弯头矫直或切除,要求钢筋端面与钢筋轴线基本垂直。

剪力墙高度为2200mm。

直螺纹接头安装时的最小拧紧扭矩值 

钢筋直径mm

≤16

18~20

22~25

28~32

36~40

50

拧紧扭矩N·m

100

200

260

320

360

460

 备注:

直螺纹外露丝扣要求为:

外露丝扣大于一个完整丝扣,但

不于2个完整丝扣。

4.2.3框架柱钢筋绑扎展示样板

框架柱钢筋绑扎展示样板底座采用C15混凝土做100mm高,四周超出柱外边100mm,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为20mm,钢筋直径大于16为采用套筒连接,钢筋端头进行预处理,将弯头矫直或切除,要求钢筋端面与钢筋轴线基本垂直。

框架柱高度为2500mm。

4.2.3.1框架柱钢筋定位筋展示样板

4.2.3.1.1柱子定位筋设置在楼板结构标高以上300mm~400mm处,在浇筑梁板砼之前将定位钢筋套在柱子上,绑扎牢固,刷红色油漆,待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取下,周转使用。

4.2.3.1.2制作方法:

采用Φ12钢筋焊接,按照柱子主筋间距焊接卡槽,卡槽应比钢筋直径略大,内径制作尺寸为H-2d-2h(H为柱子几何尺寸,d为柱子主筋直径,h为柱子保护层厚度)。

柱子尺寸过大时,可在柱定距框内加设十字支撑以提高稳定性。

如下图所示:

4.2.3.2框架柱钢筋展示样板做法(选用2#楼标高-0.030~8.470,KZ1)

框架柱配筋表

4.2.4梁、板钢筋绑扎展示样板(选用地下室结构-1F,X-MB-2)

地下室-1F梁、板钢筋图纸设计为箱型/工型密肋板,展示于支好的木模板平台上,按图纸中模盒尺寸弹出墨线,梁、板展示按层高2.5m施工,墙、柱(样板不设置柱帽)模板展示加固占一半,剩余一半不设置模板进行钢筋绑扎展示。

做4000mm*4000mm*100mm厚C15施工基础,周边宽出各构件外边100mm。

梁、板密肋板大样见下图

4.2.5 模板展示样板 

施工内容和技术措施:

样板主要体现出的内容:

框架柱方圆扣、方钢代替木方、模板安装中支撑体系、安装和加固方法、防止胀模、漏浆的技术措施及模板的垃圾出口孔制作等。

 

4.2.5.1剪力墙模板展示

4.2.5.1.1支模条件:

基础垫层混凝土浇筑完成12小时后,在混凝土表面弹线,放出墙柱定位线,剪力墙钢筋按要求绑扎完成,并验收合格,垃圾清理干净。

4.2.5.1.2安装剪力墙预先拼装好的木模板,模板采用木胶合板或竹胶合板(同一构件严禁混用),沿墙长方向间隔1500左右(模板拼缝处、阴阳角处用木料)设置拼接木方,拼接木方为45*45,方钢的规格采用45*45*3@250。

4.2.5.1.3剪力墙固定加固

4.2.5.1.3.1—水平固定钢管起步距地面不大于200mm,间距不大于500mm,并用对拉螺栓(φ14@500)扇形卡将其对拉,以夹紧墙板模板。

对拉螺栓扇形卡上双螺丝以防浇筑混凝土时螺丝松动造成涨模、跑模。

 

4.2.5.1.3.2—阳角的制作:

  

将钩头螺栓从较长横杠的中间缝隙中伸入,将铁钩钩住内侧杠的钩点,从而锁住。

 将将阳角锁具放在阳角处相交的两根横杠中较长的一根上,用锁锁具上的垂直挡板紧紧贴住内侧的横杠上,而后用短螺栓加固锁具,直至锁紧,阳角加工完毕。

4.2.5.1.3.3—阴角的制作:

横杠竖杠组装完成后,在阴角处放上L型横杠,带上垫片、螺母加固即可。

4.2.5.1.3.4—短墙的制作

4.2.5.1.3.5—根部看脚螺栓

剪力墙层间接槎(外墙、楼梯间、电梯井等)水平施工缝处,在下一层楼板以下150mm左右留设看脚螺栓,上层墙体模板加固利用预埋的对拉螺栓进行加固,并粘贴海棉条,保证接槎处混凝土平整、顺直、同时可减少漏浆。

4.2.5.1.3.6—斜撑

外墙柱采用拉顶结合,楼面上预埋拉结点,斜拉/斜顶间距不大于2m,距墙柱边不大于0.5m;

内剪力墙采用钢管对称斜撑,斜拉间距不大于2m,距墙柱边不大于0.5m,楼板上预埋钢筋支撑点。

4.2.5.1.3.7—剪力墙清扫口

墙模沿墙厚一侧统一上提10cm封模,每隔2m沿模板底部设置10cm*10cm的清扫口,清扫口开口侧留略大于模板厚度的缝隙,便于后期插入封口板,清扫口开口侧的方钢需下压至压脚板加固。

4.2.5.2柱模板展示

(梁板平台下共展示三颗框架柱:

一颗为拆模后效果展示、一颗为模板加固展示、一颗为钢筋展示)

4.2.5.2.1—支模条件:

基础垫层混凝土浇筑完成12小时后,在混凝土表面弹线,放出墙柱定位线,框架柱钢筋按要求绑扎完成,并验收合格,垃圾清理干净。

4.2.5.2.2安装框架柱预先下料好的木模板,模板采用木胶合板或竹胶合板(同一构件严禁混用),模板拼缝处、阴阳角处用木料,拼接木方为45*45,方钢的规格采用45*45*3@250。

4.2.5.2.3根部处理:

  

根部离地50mm在竖向角部钢筋焊接Φ16定位筋,定位筋端头应平齐无毛刺。

  

4.2.5.2.4加固:

  

柱模四面采用方圆扣规格700-1000柱卡具进行可靠连接加固,卡具起步不大于250mm,间距不大于700设置。

阳角模板拼缝应符合要求,避免漏浆现象。

  

4.2.5.2.5顶部处理:

  

顶排卡具距板底≤300mm。

顶部梁板模板底横放一根标准木方,将梁板与柱模板可靠搭接。

方圆扣效果展示(本项目采用方钢代替木方)

4.2.5.2.6—框架柱清扫口

清扫口开口侧留略大于模板厚度的缝隙,便于后期插入封口板;柱模一侧统一上提10cm封模,清扫口开口侧的方钢需下压至压脚板加固。

4.2.5.3梁、板模板展示样板(选用地下室结构-1F,X-MB-2)

4.2.5.3.1支模条件

基础垫层混凝土浇筑完成12小时后,脚手架搭设。

4.2.5.3.2脚手架搭设要求

材料要求:

钢管规格应为Ø48.3*3.6mm;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达到65N·m不得发生破坏,紧固力矩40-65N·m;可调支座直径不小于36mm,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小于40KN,支座板厚度不小于5mm;垫板厚度50mm脚手板。

模板脚手架搭设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大于800,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接头沿长度方向错开500mm,同一步距内接头率不大于50%,安装时应保证杆件上下同心,立杆底部设置垫板:

50mm厚脚手架,纵向扫地杆距地不大于200mm,步距不大于1500mm,纵横向水平杆应连续设置,严禁与外脚手架相连,顶部设置可调顶托,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立杆自由端高度不大于500mm,本样板只设置竖向剪刀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与地面顶紧,夹角45~60º。

4.2.5.3.3模板铺设(箱型/工型密肋板)

本工程模板采用多层胶合板,板底安装方钢次龙骨、主龙骨:

先调整可调顶托的标高,并按规范要求设置起拱度,再安装方钢主龙骨,方钢的规格为45*45*3mm,方钢长度为2650mm,然后安装方钢次龙骨,方钢的规格同主龙骨方钢,次龙骨间距为250~400mm。

 

当主龙骨搭接时,两根方钢的搭接范围设置在相邻两个主龙骨支座(即相邻两个可调顶托处);当次龙骨搭接时,两根方钢的搭接范围设置在相邻两个次龙骨支座(及相邻两个主龙骨)

4.2.5.3.4安放模盒

肋梁、板底钢筋绑扎完成,底模清理干净后,按照模板上弹设的墨线安放模盒,要求位置准确,尺寸偏差控制在5mm以内。

4.2.6 楼梯展示样板 (选用2#楼标准层2#楼梯)

4.2.6.1 操作流程 

搭设支撑立杆、水平杆(立杆间距不大于0.9米、底部安放木垫板)→安装顶丝→架设钢制主龙骨→架设钢制次龙骨→调整标高→铺设平台板→梯段板多层板→底模验收→钢筋绑扎→斜板侧模安装→踏步立模安装→整体加固→整体验收

4.2.6.2操作细节 

4.2.6.2.1铺设梯板、加固 

底部施工100厚C15垫层底座,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确定楼梯的斜长及宽度,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木模板进行裁剪、加工。

铺设梯板前应根据方案要求对楼梯模板支撑加固,之后整体加固时将使用到的对拉螺栓进行提前预留孔。

 

4.2.6.2.2绑扎梯板、梯梁钢筋 

按图纸设计要求结合规范绑扎钢筋,绑扎工序完成后,应清理下口梯梁底部。

 

4.2.6.2.3安装踏步板(楼梯踏步第一跑选用5步,第二跑展示施工模板钢筋)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对踏步板进行提前下料、加工,应特别注意扣除模板厚度及确定水平踏步板与垂直踏步板相互连接方式,楼梯接槎部位留置清扫口100mm。

 

4.2.6.2.4整体加固 

踏步板安装、加固工序完成后应进行整体加固及验收。

2#楼2#楼梯剖面

2#楼梯配筋详图

4.2.7混凝土结构工程

隐蔽验收后制作砼分项工程的样板。

在展示区域里,悬挂钢筋、模板的技术操作规程及质量通病的防治。

4.2.7.1展示内容

混凝土样板实体展示内容表

展示内容

楼板混凝土

施工缝凿毛面

柱、墙混凝土

尺寸、垂直度、平整度、感官质量

梁、板混凝土

尺寸、平整度、感官质量

楼梯混凝土

尺寸、平整度、感官质量

不同标号混凝土

墙柱与梁板高低标号混凝土接槎展示

4.2.7.2标识操作工艺流程:

4.2.7.3施工内容和技术要求

4.2.7.3.1剪力墙样板设置在质量样板区内。

整体结构混凝土密实整洁,面层平整,棱角整齐平直,无蜂窝、麻面、掉皮、孔洞;无漏浆、跑模、涨模、错台、烂根、裂缝。

施工缝结合严密平整、无夹杂物、无冷缝、无砂浆隔离层。

4.2.7.3.2样板柱尺寸800mm*800mm。

柱墙混凝土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分层振捣,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振捣器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除上面振捣外,下面需派人随时敲打模板。

柱墙高在3m以内时可直接下灰浇筑,超过3m时,应采用串桶,且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

柱墙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浇筑完毕后,应随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浇筑此处混凝土时宜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

墙柱根部四周用木抹子按标高线将墙上表面混凝土找平,以利用下层支模浇筑。

因2#楼基础顶至11层,墙柱混凝土等级为C55,梁板混凝土等级为C35,相差4个强度等级,需先浇筑柱墙,后浇筑梁板的方式进行浇筑,浇筑时严禁低标号混凝土浇筑在高标号混凝土部位,并采取设置固定孔径5*5固定筛网或隔板的形式阻挡高低标号混凝土流动,并在柱墙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梁板浇筑。

要求接槎部位清晰准确,振捣密实,表面平整,观感良好。

接槎部位及措施如下图所示:

4.2.7.3.3梁、板混凝土:

梁、板混凝土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

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在垂直方向来回振捣,振捣完毕后用木抹子抹平。

浇筑混凝土时不允许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

4.2.7.3.4楼梯混凝土

楼梯采用全封闭支模。

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动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筑,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楼梯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完成。

4.2.7.3.5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包裹、浇水、喷淋洒水等措施进行保湿、潮湿养护,保证模板接缝处不致失水干燥。

为了保证顺利拆模,可在混凝土浇筑24~48h后略微松开模板,并继续浇水养护至拆模后再继续保湿至规定龄期。

混凝土去除表面覆盖物或拆模后,应对混凝土采用蓄水、浇水或覆盖洒水等措施进行潮湿养护,也可在混凝土表面处于潮湿状态时,迅速采用麻布、草帘等材料将暴露面混凝土覆盖或包裹,再用塑料布或帆布等将麻布、草帘等保湿材料包覆。

包覆期间,包覆物应完好无损,彼此搭接完整,内表面应具有凝结水珠。

有条件地段应尽量延长混凝土的包覆保湿养护时间。

梁板混凝土在终凝后开始养护,夏季一般在10h以后开始,养护用水需符合规范要求,墙柱混凝土分为拆模前自养、拆模后洒水养护,养护次数根据天气、温度情况进行,一般每天不少于3次,并保证混凝土表面处于潮湿状态,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养护时间在7天以后,及时进行混凝土强度回弹,如达不到要求,延长养护天数。

4.2.7.4质量标准

混凝土工程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值(mm)

检查

方法

达到

结果

国家规范标准

策划标准

轴线位量

基础

15

10

尺量

优良

独立基础

10

10

墙、柱、梁

8

5

垂直度

层高≤6m

10

5

经纬仪用吊线尺量

优良

层高>6m

12

8

全高(H)≤300m

H/30000+20

全高(H)>300m

H/10000且≤80

标高

层高

±10

±5

水准仪

尺量

优良

全高

±30

±30

截面尺寸

基础

+15、-10

±5

尺量

优良

柱、梁、板、墙

+10、-5

±3

楼梯相邻踏步高差

±6

电梯井洞

中心位置

10

尺量

长、宽尺寸

+25、0

尺量

表面平整度

8

3

2m靠尺、塞尺

优良

预埋件中心位置

预埋板

10

3

拉线、尺量

优良

预埋螺栓

5

预埋管

5

其他

10

保护层厚度

+10、-7

±5

尺量

优良

+8、-5

+5、-3

预留孔、洞中心线位量

15

10

尺量

优良

4.2.8砌筑展示样板

4.2.8.1砌筑样板应体现以下内容:

4.2.8.1.1精确砌块和专用砂浆薄层砌筑灰缝厚度≤3mm;

4.2.8.1.2填充墙底部实心砖坎台、顶部斜砌;

4.2.8.1.3构造柱、圈梁、过梁的处理;

4.2.8.1.4有代表性的门窗洞口的处理;

4.2.8.1.5线管、线盒、电箱开槽、补槽等。

4.2.8.2砌筑样板施工要求

4.2.8.2.1样板墙体砌筑时先按施工图放出墙体位置线、结构墙柱上弹出水平标高线、砌块模数线、门窗洞口位置线、构造柱、圈梁位置线,楼面上弹出墙体控制线(垂直方向十字线),并认真复核无误后办好隐蔽。

4.2.8.2.2按进度要求根据水平标高线,设置好墙体拉结钢筋、构造柱钢筋、门窗洞口过梁钢筋并办好钢筋隐蔽验收记录。

4.2.8.2.3对其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质量交底,所有人员持证上岗。

4.2.8.2.4挑选几个操作熟练地工人按规范要求进行砌筑,控制好下脚实心砖高度、灰缝厚度、墙体垂直、平整度、上口斜砌高度及每天砌筑高度。

4.2.8.2.5在砌筑过程中及时请公司技术部人员、甲方、监理专业人员现场察看、指导,确定出最佳砌筑方案,方案确定后将各部位相关技术、操作要求分别注写在墙体上,按要求进行整改砌筑,砌筑完成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甲方、监理单位验收,验收合格填写好验收合格牌,标明施工时间、操作人员、验收人员名称及验收时间、检查实测实量结果、合格状态等相关内容。

4.2.8.3质量标准和技术措施

4.2.8.3.1.砌筑完成面质量标准

(1)砌体(A3.5B05采用专用砌筑砂浆强度不低于M5,实心砖如灰砂砖、页岩砖、水泥标砖砌体)正手墙表面垂直度允许偏差8mm、平整度允许偏差5mm。

(2)无断砖、通缝、瞎缝、假缝

(3)无缺棱掉脚

4.2.8.3.2、砌筑节点及工艺标准

(1)混凝土反坎、打底砖、腰梁

a.砼反坎:

样板区卫生间墙体根部墙体设置200高砼反坎,反坎的宽度同墙体的宽度,且不低于周边可能积水的地面完成面标高。

按构造要求配筋。

b.打底砖:

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时,墙底部应砌水泥实心砖,其高度不小于250mm。

c.圈梁:

顶层外墙及高度超过4m的墙体,在墙体半高处应设置与墙同宽的腰梁,高度≥120mm,纵筋不少于2φ8,并用φ6钢筋进行拉接。

当外墙有门窗时,腰梁应与窗台板(或门窗过梁)同高且连通。

d.构造柱:

墙长大于5m或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在墙内设置构造柱,构造柱尺寸200mm×墙厚,采用C20砼浇筑,构造柱主筋采用4B12,箍筋A6@250mm,顶端及底端600mm范围内箍筋加密为A6@100mm。

灰缝饱满横平竖直,构造柱施工规范

(2)门固定、窗台压顶及过梁

a.门固定:

门不得直接固定在砌块上。

在门窗洞两侧预埋固定块(C20混凝土块),以便固定门窗框(或副框)。

固定块宽度同墙厚,高度应与砌块同高(240mm),长度不小于200mm,最上部(或最下部)的固定块中心距洞口上下边的距离为180mm,其余部位的中心距不大于600mm,且均匀分布。

b.窗台压顶及过梁:

宽度大于300mm的门窗洞口(包括临时施工洞口),应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过梁的截面尺寸、配筋、支座长度应根据洞口宽度按设计要求采用。

当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过梁时,支座处砌体顶部应找平,安装时应坐砌砂浆。

压顶、过梁两端深入墙体长度≥250mm。

(3)顶砌与墙顶塞缝

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并至少间隔7d后,再将其补砌挤进。

顶砌:

砌体顶部预留180mm左右空隙,用水泥标砖斜砌压紧挤实。

顶砌开始时间应在下部墙体砌筑完成至少7天后进行,顶砌应对称向两边倒,角度45~60º,且端部和中部采用三角形混凝土预制块。

屋面防水

A、防水施工前,及时进行结构的隐蔽验收,施工前应提前将贴必定PET自粘防水卷材材料进行见证送检,送检合格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