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镜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71100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阴道镜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阴道镜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阴道镜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阴道镜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阴道镜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阴道镜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doc

《阴道镜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阴道镜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阴道镜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doc

阴道镜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材料及镜头的养护

1、3~5%醋酸:

纯冰醋酸3~5毫升+ 蒸馏水97~95毫升;储存于封闭良好的棕色玻璃瓶内备用,因挥发性,一般4天需重新配制。

2、3~5%复方碘:

碘3~5克+ 碘化钾6~10克+ 蒸馏水100毫升;待碘、碘化钾溶解后保存于棕色瓶中,防止见光变质,一般4~6周后需重新配制。

3、0.9%生理盐水100毫升以上,每日更换。

一次性塑料扩阴器,长短棉签,一次性塑料膜手套。

4、镜头的养护:

使用完后要及时盖上镜头盖,定期检查镜头是否清洁。

若发现被污染及时用镜头纸沾镜头液(可用眼镜片清洗液)擦洗镜头,并用干棉纱布(或镜头纸)把镜头擦干。

若有灰尘,用软刷或吹气球清除尘埃。

 

二、操作流程及要点

1、阴道镜检查前注意事项:

24小时内勿行阴道操作;有炎症者需控制炎症后再查;经净3~7天内检查效果最佳。

2、怎样采集清晰图像:

* 镜头、阴道、宫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镜头与宫颈的调焦距离在20~30厘米;

* 放大倍数为7~28倍时,在焦距22~30厘米内移动镜头至图像清晰;

* 采图前要利用扩阴器位置、棉签辅助充分暴露完整宫颈及宫颈口;

* 采图时病人和操作者一定不能晃动;

* 用生理盐水轻轻擦去宫颈表面分泌物及阴道内分泌物,湿润宫颈上皮;尽量不用干棉签去除宫颈表面及阴道内分泌物,若需用,动作一定要轻柔,避免宫颈上皮的损伤和细胞丢失。

3、充分暴露宫颈→生理盐水轻拭去宫颈、阴道分泌物→调焦放大呈现清晰宫颈图→采图→开始用饱满的醋酸棉球淋宫颈并同时按下计时,涂淋30秒→采图→以后没间隔30秒采图一张,在其过程中根据需要放大、缩小、加用绿光→采完2分30秒的图后→涂3~5%复方碘,30秒后消去计时后采图→完毕。

4、注意:

阴道镜不仅仅是用来检查宫颈的,在检查时,我们要从外阴、阴道壁按序检查!

必要时,外阴、阴道壁仍需做醋酸试验以明确诊断。

三、清楚以下概念和试验

 1、转化区又称“移行区”,在原始鳞柱交界和新生鳞柱交界之间的区域,宫颈癌的好发区;化生上皮与其内侧的柱状上皮形成新的鳞柱交界,而原始鳞柱交界则成为转化区的外界。

2、醋酸试验用3~5%醋酸棉球由上而下淋宫颈,并保持30秒之内不间断,观察宫颈白色上皮出现的时间,30秒后移去棉球:

如果宫颈上皮变白称为“醋白上皮”——醋酸试验阳性;如果宫颈上皮未变色,称为“无醋白上皮”——醋酸试验阴性。

醋酸后颜色的变化需待1~2分钟后完全出现,观察时间太短会漏颜色的改变,甚至误诊!

醋酸反应在3分钟后消失。

3、碘试验用3~5%复方碘涂染宫颈,30秒后观察宫颈上皮的变化:

宫颈上皮着色为棕褐色、黑褐色为正常鳞状上皮——称“碘试验阳性”;宫颈上皮不着色为柱状上皮或有病变的鳞状上皮——称“碘试验阴性”。

4、化生上皮柱状上皮转化为鳞状上皮的过程,化生通常始自原始鳞柱交界处,初期呈深红色,成熟后呈粉红色,薄而透明,表面平滑,加醋酸后很快变为浅白色且消退也快,呈弥漫性,边界不清,加碘不着色(成熟化生)或浅着色(不成熟化生时)。

 

5、真性糜烂:

严格指—上皮缺损,缺损很深时基质暴露称溃疡。

生育期女性很少发生;绝经后的女性上皮萎缩易损伤而造成;CIN或浸润癌常表现为糜烂及出血。

6、假性糜烂:

临床上肉眼看见的糜烂,大部分是假性糜烂,阴道镜下这些糜烂面实际上是移位的柱状上皮。

7、不满意阴道镜:

指转化区的鳞柱交界看不见(如严重炎症,萎缩,创伤等情况时)。

8、柱状上皮异位:

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外移到宫颈鳞状上皮区;加醋酸后变得苍白而不透明,粒粒突出酷似一串串葡萄,持续1~2分钟后葡萄状结构变为红色透明,使柱状上皮极易辨认。

9、柱状上皮小岛:

化生始自鳞状交界处呈舌形向内伸展,化生区的融合不是完全的,常遗留一些柱状上皮区,这些区域就被称为柱状上皮小岛。

10、异位岛:

宫颈经物理治疗后遗留的未修复好的宫颈上皮

11、白斑:

指位于宫颈表面的白色斑块,不加醋酸就可见,多表示角质生成失常,但角质下的上皮性质不能用阴道镜来预测,必须做活检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四、阴道镜图像 

1、图像包含的内容:

宫颈的颜色、表面构型、边界、血管。

 

2、正常上皮颜色:

透明的粉红色。

不正常上皮:

透明度下降,红色蒙上灰白或黄色的色调。

3、正常的表面构型:

表面光滑,颗粒状,潴留囊肿使表面凸凹不平。

不正常的表面构型:

毛糙不平,表面不规则突出或形成糜烂、溃疡。

乳头状;结节状等。

4、边界:

在不正常上皮中,特别是非典型上皮,边界非常清晰;炎症的边界不清楚。

(加醋酸或碘后的分界) 

5、正常血管:

血管呈网状、蜘蛛状、树枝状。

不正常血管:

点状血管、镶嵌状血管及异型血管(特点是:

管径粗大,数量不多,缺乏分枝,血管间距大,有不规则收缩、扩张或突然中断)等3种。

6、正常转化区内有:

化生上皮,柱状上皮小岛,腺体开口,潴留囊肿及树枝状血管等表现。

正常转化区加碘后与原始鳞状上皮之间界限不清楚,无醋白上皮。

7、不正常转化区的基本图像:

醋白上皮,白斑,点状血管, 

镶嵌及异型血管。

非典型转化区加碘后与原始鳞状上皮之间界限很清楚,其有边界特别清楚的醋白上皮。

8、正常宫颈图像

* 原始鳞状上皮为粉红色,比化生上皮颜色浅,与深红色的柱状上皮形成明显的对照。

绝经后呈灰白色,可见极细的网状血管。

加碘着色。

*鳞状上皮加醋酸后不变色,加碘呈深棕色。

化生上皮加醋酸后变为浅白色,期间有腺体开口、柱状上皮小岛、潴留囊肿。

柱状上皮加醋酸后变得苍白、呈葡萄状结构,加碘不着色。

像清晰;

* 采图前要利用扩阴器位置、棉签辅助充分暴露完整宫颈及宫颈口;

* 采图时病人和操作者一定不能晃动;

* 用生理盐水轻轻擦去宫颈表面分泌物及阴道内分泌物,湿润宫颈上皮;尽量不用干棉签去除宫颈表面及阴道内分泌物,若需用,动作一定要轻柔,避免宫颈上皮的损伤和细胞丢失。

3、充分暴露宫颈→生理盐水轻拭去宫颈、阴道分泌物→调焦放大呈现清晰宫颈图→采图→开始用饱满的醋酸棉球淋宫颈并同时按下计时,涂淋30秒→采图→以后没间隔30秒采图一张,在其过程中根据需要放大、缩小、加用绿光→采完2分30秒的图后→涂3~5%复方碘,30秒后消去计时后采图→完毕。

 

4、注意:

阴道镜不仅仅是用来检查宫颈的,在检查时,我们要从外阴、阴道壁按序检查!

必要时,外阴、阴道壁仍需做醋酸试验以明确诊断。

三、清楚以下概念和试验

1、转化区又称“移行区”,在原始鳞柱交界和新生鳞柱交界之间的区域,宫颈癌的好发区;化生上皮与其内侧的柱状上皮形成新的鳞柱交界,而原始鳞柱交界则成为转化区的外界。

 2、醋酸试验用3~5%醋酸棉球由上而下淋宫颈,并保持30秒之内不间断,观察宫颈白色上皮出现的时间,30秒后移去棉球:

如果宫颈上皮变白称为“醋白上皮”——醋酸试验阳性;如果宫颈上皮未变色,称为“无醋白上皮”——醋酸试验阴性。

醋酸后颜色的变化需待1~2分钟后完全出现,观察时间太短会遗漏颜色的改变,甚至误诊!

醋酸反应在3分钟后消失。

 

3、碘试验用3~5%复方碘涂染宫颈,30秒后观察宫颈上皮的变化:

宫颈上皮着色为棕褐色、黑褐色为正常鳞状上皮——称“碘试验阳性”;宫颈上皮不着色为柱状上皮或有病变的鳞状上皮——称“碘试验阴性”。

4、化生上皮柱状上皮转化为鳞状上皮的过程,化生通常始自原始鳞柱交界处,初期呈深红色,成熟后呈粉红色,薄而透明,表面平滑,加醋酸后很快变为浅白色且消退也快,呈弥漫性,边界不清,加碘不着色(成熟化生)或浅着色(不成熟化生时)。

5、真性糜烂:

严格指—上皮缺损,缺损很深时基质暴露称溃疡。

生育期女性很少发生;绝经后的女性上皮萎缩易损伤而造成;CIN或浸润癌常表现为糜烂及出血。

6、假性糜烂:

临床上肉眼看见的糜烂,大部分是假性糜烂,阴道镜下这些糜烂面实际上是移位的柱状上皮。

7、不满意阴道镜:

指转化区的鳞柱交界看不见(如严重炎症,萎缩,创伤等情况时)。

8、柱状上皮异位:

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外移到宫颈鳞状上皮区;加醋酸后变得苍白而不透明,粒粒突出酷似一串串葡萄,持续1~2分钟后葡萄状结构变为红色透明,使柱状上皮极易辨认。

9、柱状上皮小岛:

化生始自鳞状交界处呈舌形向内伸展,化生区的融合不是完全的,常遗留一些柱状上皮区,这些区域就被称为柱状上皮小岛。

10、异位岛:

宫颈经物理治疗后遗留的未修复好的宫颈上皮

11、白斑:

指位于宫颈表面的白色斑块,不加醋酸就可见,多表示角质生成失常,但角质下的上皮性质不能用阴道镜来预测,必须做活检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四、阴道镜图像

1、图像包含的内容:

宫颈的颜色、表面构型、边界、血管。

2、正常上皮颜色:

透明的粉红色。

不正常上皮:

透明度下降,红色蒙上灰白或黄色的色调。

3、正常的表面构型:

表面光滑,颗粒状,潴留囊肿使表面凸凹不平。

不正常的表面构型:

毛糙不平,表面不规则突出或形成糜烂、溃疡。

乳头状;结节状等。

4、边界:

在不正常上皮中,特别是非典型上皮,边界非常清晰;炎症的边界不清楚。

(加醋酸或碘后的分界)

5、正常血管:

血管呈网状、蜘蛛状、树枝状。

 不正常血管:

点状血管、镶嵌状血管及异型血管(特点是:

管径粗大,数量不多,缺乏分枝,血管间距大,有不规则收缩、扩张或突然中断)等3种。

6、正常转化区内有:

化生上皮,柱状上皮小岛,腺体开口,潴留囊肿及树枝状血管等表现。

正常转化区加碘后与原始鳞状上皮之间界限不清楚,无醋白上皮。

 

7、不正常转化区的基本图像:

醋白上皮,白斑,点状血管,镶嵌及异型血管。

非典型转化区加碘后与原始鳞状上皮之间界限很清楚,其有边界特别清楚的醋白上皮。

 

8、正常宫颈图像

* 原始鳞状上皮为粉红色,比化生上皮颜色浅,与深红色的柱状上皮形成明显的对照。

绝经后呈灰白色,可见极细的网状血管,加碘着色。

 

* 鳞状上皮加醋酸后不变色,加碘呈深棕色。

化生上皮加醋酸后变为浅白色,期间有腺体开口、柱状上皮小岛、潴留囊肿。

柱状上皮加醋酸后变得苍白、呈葡萄状结构,加碘不着色。

9、不正常宫颈图像重要图像:

厚的白色上皮,粗点状血管,粗镶嵌,厚白斑,异型血管及糜烂,有清楚的边界,表面不平或结节状,密集的腺白环及白色腺体。

加碘呈芥末黄或不着色。

醋白上皮出现越晚(在1分钟后表现出来),消失越慢,越白,面积越大,边界越清楚,则病变越重。

次要图像:

薄白上皮,细镶嵌,细点状血管,薄白斑,点彩。

 

10、原位癌的三联征:

白色上皮,粗镶嵌,粗点状血管。

11、早期浸润癌:

表面不规则、有裂隙或呈乳突状、息肉状或呈岩石状突出,呈黄红或灰红,胶冻状或熟肉样;边界清楚的厚醋白上皮,似“猪油状”;粗点状血管,粗镶嵌血管,异型血管;糜烂或溃疡或出血;碘阴性。

 

2012年5月阴道镜临床培训资料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