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11223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3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8页
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8页
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8页
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8页
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8页
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8页
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8页
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8页
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8页
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8页
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8页
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8页
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8页
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8页
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

《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

四、做中得

数学游戏。

完成第3题。

五、总结。

二次备课

买文具

16.85读作:

十六点八五

货比三家

1—2

1、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境,经历比较小数大小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过程。

2.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发展数感。

3.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一、情境导入。

新学期开始了,丽丽要为自己买一个新的铅笔盒,请同学们帮助她选一选,哪家文具店的最便宜。

二、玩中学。

1.设立情境,复习旧知作铺垫。

出示主题图,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读一读各种文具标价牌上的文具价格。

2.借助问题探究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的方法,发展数感。

(1)思考“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这个问题应如何解决。

(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

(2)自主探究比较4.9元与5.1元大小的方法。

(学生借助以往的知识,独立思考比较方法。

可能出现的比较方法:

a.4.9元=4元9角,5.1元=5元1角。

b.5.1元比5元多,4.9元比5元少。

c.以小数点为中心,4.9元小数点前是4,5.1元小数点前是5……

(3)组内交流比较方法后推选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三、提出新问题,延长知识点。

1、根据主题情境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根据学生提的问题,选择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大家试着解决。

四、试一试。

完成“试一试”的两道题。

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再与同伴检查完成情况,每人选一题说说比较的方法和过程。

五、学中做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3、完成“练一练”第3题。

在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进一步明晰比较三个数大小的策略与相应的步骤,并能对策略与结果的合理性作出判断。

六、总结。

二次备课

4.90元(<)5.10元

买书

1—3

1.结合“买书”的问题情境,探索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并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2.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一、旧知迁移导入。

笑笑在书店买了一套《十万个为什么》,花了125元,还剩下13元,笑笑带了多少钱?

二、玩中学。

1、1.切入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出示“淘气在书店买了一本《童话故事》,花了3.2元。

他又买了一本《数学世界》,花了11.5元。

淘气一共花了多少元?

”这个问题,学生认真审题,列出算式。

2.独立探索,互相交流,分享算法。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小数加法的算法。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3)看一看书中的小朋友是怎样计算的。

其中哪种算法和你的一样?

哪一种你没有想到?

你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4)小组讨论:

教材中的三种算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小数做竖式加法时为什么“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三、试一试。

1、完成第1题。

让学生自己试着解决小数减法的问题,明晰小数减法的算理。

完成后全班进行交流,强调算理及算法。

2、完成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3、完成第3题。

鼓励学生对两个简单小数尽量用心算进行加减,要不失时机地训练学生心算能力。

四、学中做。

1、完成“练一练”第1、2题。

2、森林医生。

完成“练一练”第3题。

买书

3.2+11.5=14.7(元)

答:

一共花了14.7元.

寄书

1—4

1.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并能正确处理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

2.体验只需估算就能解决的那些问题的特征,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探索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

笑笑要到邮局去寄书,请同学们算算她的邮费是多少?

1、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学生独立观察,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2、结合情境进行估算,解释估算的过程。

(1)学生估算大约一共需要付多少元的邮费?

在多少元和多少元之间?

(2)同伴一起讨论刚才自己思考的结果,解释估算的过程。

以往学生的估计没有太多的限制,这次让学生说出估计的结果在多少元至多少元之间,也可以说一定不会多于多少元,一定不会少于多少元,有个别学生可能会有困难,要注重方法的指导。

(3)全班交流估算的结果。

3、探究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

(1)学生自主选择算法,独立计算1.6元+12.4元。

(2)比一比计算与估算的结果。

(3)议一议计算小数进位加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4)完成“试一试”第1题,再说一说计算小数退位减法时应注意什么。

(5)完成“试一试”第2题。

三、学中做。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鼓励学生先用心算写出结果,再用竖式进行验算。

完成“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关注有多少学生自觉选择估算来解决问题。

四、做中得。

1、完成“练一练”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解题思路。

2、完成“练一练”第5题。

邮费分别是1.6元和12.8元,一共需要多少钱?

1.6+12.8=14.4(元)

一共需要14.4元

轴对称图形

课时

3---1

1.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案,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2、通过折纸、剪纸、画图、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画出简单的图形的对称轴。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

使学生能画出简单的图形的对称轴。

4、渗透图形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感。

理解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画出简单的图形的对称轴。

判断对称图形,按要求画出对称轴。

1.教具:

投影片、图片、剪刀、彩纸。

2.学具:

蝴蝶几何图片、彩笔、剪刀和三张手工纸。

一、提问导入

出示一些对称图形,引导学生观察:

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二、学习新课

1.对称图形的概念。

师:

像这样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

(板书课题)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画在图上)。

2.加深理解概念。

注意对称轴是一条直线,两端可以无限的延长。

三、巩固练习

(一)反馈练习:

1、电脑出示第13页“看一看、说一说”题:

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

为什么?

指出对称轴。

2、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图形,折一折,看一看哪些是对称图形?

请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二)拓展练习: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与数字、汉字和字母打交道,你们知道吗?

在这些字母中有许多也是对称的,不信你找找看。

你还发现了哪些有趣的对称?

四、全课总结

对折,图形两边完全重合。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教学反思

对称图形练习课

3---2

1、加深对对称图形的认识,学会独立判断对称图形。

2、了解对称图形的特点,能根据特点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部分。

1、学会独立判断对称图形。

2、能根据特点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部分。

能按照图上给出的对称轴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部分。

钉子板、方格纸、手工纸。

一、回忆导入

什么是对称图形?

有什么特点?

你能举例说明吗?

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对称图形?

二、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书第14页“试一试”第1至4题。

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

第3题:

学生先独立尝试画一画,说一说怎样画对称图形。

第4题:

学生独立创作,剪一个自己喜欢的对称图形。

全班进行展览。

2.认识对称图形的性质。

(1)结合第1至4题实例思考:

对称图形在沿着对称轴折叠时,为什么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投影对称图形,边观察边思考边讨论。

(2)测量并归纳性质。

打开书第14页第3题,看另一半的部分对称图形,用尺子量一量图中的A,B,C,D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分别是多少厘米?

认真观察,结果填在书上,你发现什么?

三、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镜子中的数学

3---3

1、使学生了解镜子的反射的图案有什么特点。

2、能够根据镜子的反射画出对称图形。

3、使学生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一些特征的过程,培养并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能力。

4、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进而培养学生钻研数学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镜子成像中,镜子中的图形与实际图形之间的关系。

根据镜子中图形的特点判断实际图形的特点。

一面小镜子、美术字“王”、收集一些照片。

一、观察导入

镜子能做什么?

镜子里的图象和实际中的图象有什么关系?

镜子中也有很多的数学知识等着我们去探索呢

揭示课题:

镜子中的数学。

老师演示:

把镜子放在“王”字的上面,你观察到了什么?

放在一半的蝴蝶图形上面,你又看到了什么?

问:

和原来的图有什么不同?

这是什么道理?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2、从镜子中看到的图象是一个什么图形?

哪一条线是它的对称轴呢?

3、是不是所有在镜子中形成的图象都是一个对称图形?

观察图3,你发现了什么?

4、运用这个原理,你能想到什么?

用镜子观察物体时需要注意什么?

归纳小结:

在镜子中看到的数字和实际中的数字是相反的,但是形成的图形也是对称图形。

1、完成18页第1题:

从镜子中看到的是哪一个图形?

小组讨论,把镜子放在哪里合适?

实际上镜子放在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上就可以了,想一想这是什么道理?

本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

设计

平移和旋转

3---4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

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看一看”的课件、方格纸。

一、导入

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

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

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

平移)。

而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

旋转)。

1、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

2、移一移。

第20页“试一试”第1题。

(课件中小房子整体移动。

)你是怎么知道的?

(2)现在小房子要向右平移7格,小房子又该怎么平移呢?

自己说说看。

生活中的旋转:

“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

你能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又是旋转吗?

平移和旋转

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

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旋转

平移和旋转练习课

4---1

1、使学生能迅速直观区分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2、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能正确、迅速画出水平、竖直移动后的图形。

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课件、练习册、方格纸、硬币一枚。

一、谈话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生活中哪两种常见的现象?

你能做一个平移或旋转的动作吗?

试试看

1、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2、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注意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数的?

3、第3题。

要关注学生画图的过程,让学生学会先选择几个点,把位置定下来,再来画图。

(二)数学游戏:

1、游戏一:

猜猜我在哪儿。

2、游戏二:

猫捉老鼠。

讲清游戏规则:

(1)两人一组游戏。

(2)每人充当情境中的一个动物猫或老鼠。

(3)如果硬币正面朝上,可以平移一格或两格。

(4)如果硬币反面朝上,则原地不动。

(5)每人轮流抛一次。

学生做游戏。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欣赏与设计

4---2

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

2、让学生感受图形的美,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

3、通过设计图案,使学生感受到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几何图形的美。

4、引导学生勇于表现自己,学会欣赏他人。

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课件

一、情境导入

利用课件显示课本第23页四幅美丽的图案,配音乐,让学生欣赏。

(一)图案欣赏:

1、伴着动听的音乐,我们欣赏了这四幅美丽的图案,你有什么感受?

2、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感受。

(二)说一说:

完成第23页第

(1)

(2)题。

1、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

边观察边给这个图形涂上颜色。

再进行全班交流。

2、上面哪幅图是对称的?

先让学生边观察讨论,再进行交流。

3、这些图形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完成第24页“画一画”第

(1)

(2)题。

1、这个图案我们应该怎样画?

2、仔细观察这个图案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

交流并欣赏。

说一说好在哪里?

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艺术和几何图像上,而且还涉及到其它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

找规律

4---3

1.能结合具体情景,探索因数是整十熟的乘法计算方法,感受积的变化规律。

2.能比较熟练进行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理解掌握两位数成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结合具体情景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计算规律。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提问:

原来我们学过的乘法都有什么内容?

2.出示课本第27页算一算第一组,由学生独立计算。

提问:

这道算式的因数都是几位数?

板书课题:

找规律——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

二、讲授新课:

1.提问为什么50X10=500呢?

你是怎么想的?

能不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说明呢?

2、出示第2、3组算式,学生口答,思考30X20,12X40,120X40的计算过程,然后在全班交流。

3、探索规律:

(1)观察三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全班汇报。

(2)小结:

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

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

4、练习:

30X40140X30

由学生独立完成,归纳计算程序,明确步骤。

5、试一试,课本第27页1、2

由学生独立完成,同桌间说一说计算步骤。

三、巩固练习:

1.书上第28页1、2

第2题有多种答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

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

2、书上第28页3、4

由学生独立完成,可以列表,也可以写算式。

第28页5

脱式计算,练习、巩固混合运算的基本技能,并注意算式中括号的作用。

二次备课

找规律

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

教学

反思

找规律练习课

4---4

1、掌握乘数是十位数的乘法计算的规律。

2、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掌握乘数是十位数的乘法计算的规律。

一、游戏引入

和同桌比一比,看看谁第一个到达终点。

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

二、基础练习(脱式计算)

11×

12+3630×

23+86

70×

90-150800-22×

21(37+13)×

2612×

31-12

三、综合运算

1、看谁写得多。

()×

()=400

()=400

()=1200

2、南瓜每筐22元,萝卜每筐18元,买了10筐南瓜和20筐萝卜。

(1)两种蔬菜各付多少钱?

(2)一共应付多少钱?

要求学生独立解答,再交流算法。

第2小题解法多样化,让学生尝试列四则混合运算,

3、根据下面的价格来计算。

品名单价

篮球60元足球35元

排球40元羽毛球拍18元

书包30元

买20个足球,要付多少钱?

王老师要买35个书包,带上1000元够吗?

黎明带上200元,可以买哪些东西?

4、王师傅一天工作8小时,每小时能加共26个零件。

工作5天能加工多少各零件?

(26×

5)

四、课堂小结

住新房

5---1

1、结合“住新房”的问题情景,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2、能熟练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口算卡片、课件

一、复习旧知,创设情景。

1、我们的老朋友淘气给大家带来了几道口算题,现在一起来进行口算比赛。

2、同学们的表现都不错,淘气今天可高兴了,因为他要搬新家了,也邀请了咱们班的同学,大家想去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