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圣地的发展和概况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12112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外圣地的发展和概况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国外圣地的发展和概况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国外圣地的发展和概况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国外圣地的发展和概况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国外圣地的发展和概况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国外圣地的发展和概况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国外圣地的发展和概况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国外圣地的发展和概况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国外圣地的发展和概况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国外圣地的发展和概况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国外圣地的发展和概况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外圣地的发展和概况Word格式.docx

《国外圣地的发展和概况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外圣地的发展和概况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外圣地的发展和概况Word格式.docx

仅仅外国朝圣者的数量就增加约28倍。

1920年只有58,584人,到2012年变成1,712,962人。

以下是每年到沙乌地阿拉伯参加大朝觐的人数。

西历

伊斯兰历

本国朝圣者

外国朝圣者

总人数

1920

1338

58,584

1921

1339

57,255

1922

1340

56,319

1996

1416

784,769

1,080,465

1,865,234

1997

1417

774,260

1,168,591

1,942,851

1998

1418

699,770

1,132,344

1,832,114

1999

1419

775,268

1,056,730

1,831,998

2000

1420

571,599

1,267,555

1,839,154

2001

1421

549,271

1,363,992

1,913,263

2002

1422

590,576

1,354,184

1,944,760

2003

1423

610,117

1,431,012

2,041,129

2004

1424

592,368

1,419,706

2,012,074

2005

1425

629,710

1,534,769

2,164,469

2006

1426

573,147

1,557,447

2,130,594

2007

1427

746,511

1,707,814

2,454,325

2008

1428

1,729,841

2009

1429

154,000

1,613,000

2,521,000

2010

1430

989,798

1,799,601

2,602,798

2011

1431

1,099,522

1,828,195

2,927,717

2012

1432

1,408,641

1,752,932

3,161,573

2008年的一项相关研究,发现伊斯兰社群在参与大朝觐后,会变得更加开放。

一篇哈佛大学甘迺迪学院所做的研究论文《伊斯兰教大朝觐的评估:

伊斯兰教全球性聚会中的信仰与宽容》,指出大朝觐的经验可促进和平共处、平等及和谐。

具体而言,报告中说明大朝觐“增进不同种族和伊斯兰社会间平等与和谐的信念”而且“参加大朝觐者,明显的在不同宗教信徒之间增加了和平、平等及和谐的信念”。

2.2麦加朝觐的主要仪式

曾经在麦加完成朝觐的朝圣者被称为哈吉(Hajji),朝觐须进行了一系列象征亚伯拉罕及其妻子夏甲一生事迹的仪式。

这仪式也象征著全世界穆斯林的团结。

大朝觐在伊斯兰历12月(Dhual-Hijjah)的第八天正式开始。

朝觐的第一天(此月的第八日),穿好戒衣的朝圣者会离开麦加,到附近的小城米纳,在那里他们度过那一天。

这时,沙乌地政府已经在米纳搭了数千个白色大帐篷,为所有朝圣者们提供住宿。

2.2.1行天房(Tawaf塔瓦夫)

朝圣者进行他们第一次的塔瓦夫(Tawaf),意即所有的朝圣者须以逆时针方向绕行天房七次。

每绕行一圈,他们皆可亲吻黑石 

(AlHajarAlAswad)。

如果人群众多以至于吻不到黑石,也可在每一圈中仅用右手指向黑石。

每完成一圈,朝圣者会称颂说:

“真主啊!

我在这里服务你。

我在这里服务你,你是独一无二的。

赞美祢泽被万物,是一切的主宰,你是独一无二的。

”七周绕行后便完成了塔瓦夫。

绕行七周的场所称之为穆踏福(Mutaaf)。

七圈中只有前三圈称颂真主是必要的,但是几乎所有人皆称颂了七次。

朝圣者通常会立即完成塔瓦夫。

期间不许吃东西,但由于麦加湿度高有脱水之虞,允许喝水。

鼓励人们在绕行的前三圈加快步伐,后四圈则可以放慢脚步走。

完成塔瓦夫后,所有的朝圣者必须在靠近天房的亚伯拉罕之地(MuqaamIbrahim)进行两次祈祷(Rakaat)。

再次的,由于朝觐期间人群太拥挤,人们可在清真寺内随处祈祷。

虽然绕行天房传统上是在地面上进行,由于人群太多,清真寺屋顶的长廊也现在可进行绕行天房。

完成塔瓦夫的同一天,朝圣者会进行刹伊(sa`i),即是在萨法和麦尔卧两个小山丘间,来回跑或走七趟,旨在重现亚伯拉罕的妾夏甲,为她的儿子以实玛利疯狂找水的一幕。

当她找水时,天使以脚跟顿地(或以翼尖擦地),藉以向她指示渗渗井,泉水就从地下涌出。

两个小山丘间,朝圣者原是在露天来回走动,但现在这段路径完全在大清真寺范围内,并可经由有空调的大走廊来回走动。

朝圣者在此路径上仅可用走的,但是有两根绿色柱子,标示可以跑步的小区域。

大走廊中间还有一个残障人士的专用道。

饮用渗渗泉的井水也是此仪式的一部分,大清真寺内各处皆有渗渗井的冷水容器,以供朝圣者饮用。

完成这一天在大清真寺的朝觐后,朝圣者便回到他们各自的帐篷。

2.2.2阿拉法特山

第二天早上,朝圣月的第八天,朝圣者们到米纳彻夜祷告。

朝圣月的第九天,他们离开米纳到阿拉法特山。

在那里,一个靠近穆罕默德最后一次布道的小山丘,他们站著冥想、祈祷,并背诵古兰经文。

这山丘被称为阿拉法特山的宽恕丘(JabalalRahmah)。

这个名为屋古夫(Wuquf)的仪式,是整个朝觐的精华。

从午后直到日落,朝圣者们必须在阿拉法特平原的特定区域内度过。

这期间并不需特别的仪式或祈祷,但是许多朝圣者会花时间祷告、思考他们的一生。

一个朝圣者如果没在阿拉法特度过这整个下午,他的朝觐会被认为是无效的。

2.2.3穆兹达理法(Muzdalifah)

太阳一下山,朝圣们者就离开阿拉法特到穆兹达理法,一个介于阿拉法特和米纳之间的区域。

朝圣者们在此于露天睡了一夜,第二天清晨,他们收集小石子,以准备回到米纳后用石头砸魔鬼的仪式。

2.2.4掷石拒魔(Ramyal-Jamarat)

在米纳,朝圣者们掷石拒魔(Ramyal-Jamarat),一种向魔鬼投掷石块以示抗拒的仪式。

这象征易卜拉欣在受神之命,以自己的儿子献牺牲时所经历的考验。

魔鬼挑战他三次,在加百列天使的指示下,三次都被他以石击退了。

每根柱子标记著拒绝时的位置。

开始掷石拒魔仪式时,朝圣者们首先向最大的柱子(Jamrat'

al'

Aqabah)扔石头。

朝圣者们从坡道爬上多层的加马拉桥(JamaraatBridge),从那里向此柱扔石头。

接著再向其他柱子掷石头,每次掷七块石头。

因为群众太多,为了安全起见,2004年时由26公尺长的墙壁取代柱子,墙角下有收集石子的盆子。

2.2.5宰牲节

投掷完石头后,接著宰杀动物来纪念亚伯拉罕和以实玛利的故事。

传统上,朝圣者们亲自宰杀动物或监看屠宰过程。

现在许多朝圣者在朝觐开始前,在麦加购买牺牲证书,这证书确认在第10日时,会有牲口在他们的名下宰杀献祭而毋需亲自参与。

中央屠宰场会在每位朝圣者的名下,以一头羊当牺牲品;

或以一头骆驼充当七位朝圣者的牺牲品。

宰杀后的肉会在打包后捐给慈善机构,运送给世界各地的穷人。

在麦加宰杀牺牲时,全世界的穆斯林也会在为期四天的全球性宰牲节(Eidal-Adha)执行类似的牺牲献祭。

2.2.6再次绕行天房(TawafAl-Ifaadah)

此日或次日,朝圣者回到麦加大清真寺再次绕行天房,称之为塔瓦夫依发达(Tawafal-Ifadah)。

此乃象征匆忙回应神的呼唤并显示对祂的爱,这是朝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0日的晚上在米纳度过。

朝圣者必须在11日及12日的下午,再度对位于米纳的三根柱子进行掷七个石子的投石仪式。

朝圣者必须在12日的日落前离开米纳到麦加。

如果无法在日落前离开米纳,则在13日返回麦加前,他们必须再次执行投石仪式。

2.2.7告别天房(Tawafal-Wida)

朝圣者绕行卡巴天房,在朝觐的最后离开麦加前,朝圣者对天房执行告别的绕行(Tawafal-Wida),Wida意即告别。

三.印度教的恒河大典—大壶节

大壶节又称为圣水沐浴节,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印度教集会,也是世界上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之一。

大壶节源自印度古老的神话传说,相传印度教神明和群魔争夺一个壶而大打出手,原因是壶里装有长生不老药。

结果不慎把壶打翻,四滴长生不老药于分别落到印度的阿拉哈巴德、哈里瓦、乌疆和纳锡四地,因此这4座城市分别每3年庆祝一次大壶节,也就是每个地方要相隔12年才举行一次,所以是难得一见的宗教盛事。

从1月9日开始,为期42天。

在节庆期间,印度教徒在恒河沐浴,清洗旧日罪孽大壶节”(KumbhMela),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印度教集会,是世界上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之一。

其名称源自印度古老的神话传说。

大壶节每6年在阿拉哈巴德举行一次,持续6周之久,每次都有多达7000万信徒来参加这个节日。

数以百万计的信徒都在节日之际前往恒河与亚穆纳河(Yamuna)这两大圣河交汇处沐浴净身。

“大壶节”每次择一在印度四个城市(安拉阿巴德、赫尔德瓦尔、乌贾恩、纳西克)举行,另外每六年在安拉阿巴德和赫尔德瓦尔举行半礼,每三年一次小礼。

3.1大壶节的近年概况

2010年的“大壶节”自1月9日至2月21日止,高潮将是1月24日起一连6天的沐浴日,而1月24日当天被视为最吉祥的沐浴日。

恒河朝圣会将会在此禁止非印度教徒参加,但现已全面开放,允许游客参观这史上最古老、最庞大的宗教集会。

2010年1月9日,又正逢月蚀和新世纪的开端,因而成为大吉之日,也因此首日的“恒河之浴”便吸引了数百万信众前来。

据估计,到2月21日、为期43天的大壶节结束时,大约会有7,000万人次前来恒河洗清罪孽。

2013年1月14日,“大壶节”是在印度的北部城市阿拉哈巴德举行。

就14日当天,据初步统计已经有300万左右的人次前来参加。

印度“大壶节”除了信徒和苦行者们,还有大批的圣人,包括尊者、上师、瑜伽修行者也汇集在此。

而那些从山里前来参加节日的苦行僧们,在此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每天除了冥想,祈祷,就是为前来膜拜的信徒祝福。

因为许多信徒相信,前来膜拜这些“活生生的神明”,能得到宗教力量,甚至有些圣人还具有相当的神力。

例如,透视力或读心术等,有些人靠极端的冥想和瑜伽修行,增加精神力量,从早到晚都有诵经声,他们居住的营地充满了宇宙力量的氛围。

苦行者们衣食无欲,一切归零;

身体涂灰,进入一种不朽的世界;

他们选择简朴的,与尘世隔绝的生活,以此摆脱人世间纷争的痛苦。

还有许多上师,成为苦行僧后从未剪过头发,那些沾满了牛粪和灰尘的头发,足有十几尺长,他们希望以此对精神境界充满一种特殊的投入和记忆。

3.2大壶节的主要仪式

大壶节由地位最为尊崇的印度教圣人们揭开序幕。

而后,身披花环、佩戴宝剑、骑着高头大马的教士敲响恒河河畔的大鼓,信徒们随后齐声高唱古印度武士上战场前的歌曲《为毁灭之神欢呼》。

两名最德高望重的圣人会被信徒抬着出现在恒河岸边,成千上万名兴奋的朝圣者向两位圣人身上投掷花环,圣人则将花环再掷还给朝圣者,得到掷还花环的朝圣者欣喜若狂,因为圣人触摸过的花环被印度教信徒视作极为珍贵的宗教纪念品。

这两位圣人在红黄相间的巨型太阳伞下,率先将恒河河水撒在自己的头上和肩头,这意味着,普通的朝圣者可以开始“神圣日”沐浴了。

大壶节期间,所有印度教信徒不论分支、不分种姓、无论男女老幼,纷纷进入恒河中接受洗礼。

前额抹上了油彩、双手合十作祈祷状的虔诚信徒,集体涉入水深及膝的恒河中。

信徒们在恒河中边沐浴边祈祷,相信圣水不但能洗涤肉体的疲惫,洗涤现世的罪孽,还能清除灵魂的污垢,摆脱苦难,从生死轮回中得到永恒的解脱。

在整个活动期间,各地的信徒在这里过着最艰苦的生活,他们住在帐篷或修行所里,吃最简单的素食,每天在恒河里净身沐浴,彼此施与无私的爱与关怀。

傍晚时分,河边会举行各种宗教仪式。

4.日本的伊势神宫

伊势神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日本神道教的圣地在日本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伊势神宫大约始建于五、六世纪,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是日木最古老的神社之一。

神宫造型典雅,气氛幽静,正门前一直有警卫人员站岗,给人以神圣庄严之感。

该宫落成后曾多次翻修,到第四十代天皇天武天皇在位(673一686)时正式规定每二十年将神宫迁移一次。

所谓迁宫,就是在原址近旁重建一座和原来一模一样的神宫,然后把原宫拆掉,二十年后再迁回原来的位置。

实际上只在两个位置迁来迁去,但每次迁宫都要举行大仪式,以表祝贺。

每个日木人一生至少要参拜一次以上,他们把这里看作是民族精神的故乡。

在封建社会,许多穷苦人不辞辛苦地攒盘缠,长途跋涉去参拜,至于皇族、贵族、武士就更不必说了。

天皇的“三种神器”其中的一种就一直祭放在伊势神宫。

4.1伊势神宫的建筑群

伊势神宫是位于日本三重县伊势市的神社,是日本神社的顶点。

神宫主要由内宫(皇大神宫)和外宫(丰受大神宫)所构成,其中内宫祭祀皇室始祖神:

天照大御神。

神体是象征皇权的三神器之一的八咫镜,外宫祭祀衣食住和产业的守护神:

丰受大御神。

除正宫2所外,还包括别宫14所、摄社43所、末社24所、所管社42所等一连社宫,共计125社,分布于伊势市、松阪市、鸟羽市、志摩市、度会郡、多气郡等4市2郡之间。

伊势神宫实现造替制度,内宫、外宫都保有两块相同大小的社殿用地,每隔20年依古法在另一块用地重建社殿并迁祭,称为"

式年迁宫"

式年迁宫始于持统天皇4年(690年),平成25年(2013年)举行了第62回式年迁宫。

伊势神宫作为神道教最神圣古老的神道场所,自建造起没有外国人能够进入,直到1957年后才对外国人开放。

与日本其他神社不同,神宫保安都是日本自卫队的警察,这本身就说明这座神宫有政治意义。

4.2伊势神宫的祭祀活动

神宫的祭祀分为恒例祭和临时祭。

恒例祭是在每年规定的日期和时间内举行的。

临时祭是皇室或国家有大事时临时举行的。

恒例祭每年有1600次,以祭祀天照大神为中心。

对天照大神的祭祀,从神武天皇到崇神天皇时代一直都是在皇宫内直接由天皇主祭的。

所以神宫祭祀的本意应是天皇亲自祭祀天照大神。

天皇要赞颂天照大神的神德,并感谢其神恩,同时还要向天照大神祈祷国家繁荣、人民幸福及世界和平。

在古代,神宫祭祀都是由未婚的皇女代替天皇来伊势侍奉天照大神的。

皇室依然按照古代的传统,祭主由有皇族血统的女性担当,并以天皇的名义侍奉天照大神。

神宫祭祀的意义就在於以天皇名义做祭主的大宫司以及其属下的神职人员向天照大神不断地祈祷天皇的长寿以及日本和世界的和平。

自古以来,神宫一年的祭祀都是根据农业生产周期而进行的。

每年最早举行的重要祭祀是2月向神祈祷丰收的祈年祭。

神宫为了祈祷风调雨顺,一年之中都要向神祈祷。

最有代表性的是5月、8月在外宫和内宫举行的风日祈祭,另外还有在神宫的神田中播撒稻种的下种祭、插秧时的插秧祭、收割稻子时的拔穗祭,这些都是与实际的农业生产周期相关的祭祀。

10月的神尝祭是一年祭祀中的高潮。

神尝祭是恒例祭中最为重要的祭祀。

在神尝祭时,要将最早收获的稻米供奉给天照大神。

另外,天皇还将向神宫派遣敕使,向天照大神献上天皇自己耕种的稻米和被称作币帛的五色绢、布。

据说举行神尝祭之日也就是两千年前天照大神迁移到伊势的日子。

日本神话中说,日本人的主食-稻米,是天照大神赐与其远祖的。

因此,神宫的祭祀与稻米有著多么密切的关系也就可想而知了。

日本人对稻米的感情就如同对神的信仰一般。

五.三教圣地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的魅力在于她的神秘和神圣的宗教色彩,耶路撒冷是世界上唯一被三大宗教——犹太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认定为信仰源流和精神指针的圣地城市。

犹太教的圣殿哭墙便在此处,圣经曾多次述及此城是上帝祝福的城市;

耶路撒冷也是伊斯兰教三大圣地之一,是全世界最美丽的清真寺——金顶清真寺所在地;

对于基督教来说,这里是耶稣传福音、背十字架受钉以及复活的圣地。

这里保存着完善的历史古迹,吸引着世界千万信徒来此朝拜敬仰。

三大教的信徒都热爱圣城,为了争夺圣地,几千年来这里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次残酷的征战。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耶路撒冷(Jerusalem)这个名称,意思是是和平之城,耶路撒冷体现着人类最崇高的渴望,即全人类的和平。

犹太人、穆斯林和基督徒在相距不远的各自的神圣场所自由举行宗教仪式。

耶路撒冷且有异常浓厚的宗教色彩,这在全球是独一无二的。

世界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曾先后长期统治该城,其中犹太教500多年,基督教400多年,伊斯兰教1200多年。

三大教在城内留下了不同时期建造的宗教遗迹有200余处,最著名的如犹太教圣殿唯一的残迹哭墙,基督教的圣墓教堂,伊斯兰教的阿克萨清真寺和萨赫莱清真寺。

三大宗教都把耶路撒冷视为本教的圣地。

萨赫莱清真寺中有一块长方形岩石,可以反映出三大宗教纠缠共生,同时彼此又不愿意包容的历史现状。

岩石长17.7米,宽13.5米,高出地面1.2米。

据古老的犹太教记载,上帝为考验犹太人的始祖亚伯拉罕,让他带着自己的独子以撒到摩利亚山上,在上帝指定的地方杀以撒献祭。

忠诚的亚拉伯罕正要举刀杀自己的儿子时,上帝派使者阻止了他,并命他以一只公羊代替。

这个故事在犹太教的历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传说当年亚拉伯罕捆绑以撒,就是把他放在这块石头上准备献祭的。

因此这块长方形的岩石在犹太教中一直被视为"

圣石"

而在比犹太教晚了一千多年的基督教传说中,这块石头则被视为上帝用泥土捏成人类始祖亚当的地方。

世界各地严肃的基督教徒因而都渴望能有机会向这块石头膜拜。

但是这块"

现在却存放在伊斯兰教威严的清真寺中,因为据伊斯兰教传说,这块石头是先知穆罕默德"

夜行登宵"

的踏脚石。

就在先知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的第9年,也就是公元619年的一个晚上,忽闻大天使伽百利来召。

先知跟随他乘坐一匹面如女子的飞马,急飞耶路撒冷,踏着一块巨石升入九重天,聆听真主安拉的祝福和启示,然后又于当天晚上飞回麦加。

据说这块石头即是当年穆罕默德升入九重天时的踏脚石,至今石头上还留有先知当年踩下的脚印。

伊斯兰教因此在这块石头周围修起了两座精美的清真寺,并把这块地方称为"

尊贵的禁地"

这里也因此而成为伊斯兰教除麦加和麦地那之外的第三大朝圣地。

而相邻的苦街是基督教的圣地,基督教教徒又叫它为"

悲哀之路"

,传说耶稣受难前,曾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从这条路走向刑场--著名的公元4世纪建筑"

圣墓教堂"

被三大宗教共同尊称为圣城的耶路撒冷老城,只有不足1平方公里。

它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标记:

在它四周围绕着奥斯曼帝国苏莱曼大帝修建的城墙,高12米,长约4公里,共有8个城门。

居住在旧城东南区的犹太人传统上走雅法门,而居住在旧城区的穆斯林则走大马士革门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