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能力检测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12175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能力检测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能力检测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能力检测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能力检测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能力检测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能力检测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能力检测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能力检测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能力检测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能力检测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能力检测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能力检测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能力检测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能力检测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能力检测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能力检测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能力检测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ng)

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项是()

A.迟钝拯救凸现孤零零B.严谨吟唱邀游硅酸盐

C.闲遐稠密慨率一刹那D.堡垒模拟疲惫炼钢炉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底两万里》中,紧张激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读起来让人毛骨悚然。

B.如果你在沙漠中行走,由于高温的天气,有时候你会看到周围有海市蜃楼的景象。

C.当得知重建家园还遥遥无期时,人们开始变得忧心忡忡起来。

D.我已激动地语无伦次了,这是那种人们将在赛季结束后去回味的比赛,我们要做出完美反应,我们必须捍卫榜首。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阅十余岁阅金经

B.尔辈不能究物理但手熟尔

C.然则天下之事康肃忿然曰

D.遂反溯流逆上矣肃遂拜蒙母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伟大的悲剧》的作者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他的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

B.《太空一日》一文展现了我国宇航员杨利伟首次太空飞行的一些经历。

C.《带上她的眼睛》是一篇将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的科幻小说,在文中作者创造了一片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天地。

D.《河中石兽》选自宋代学者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句子默写

6.默写。

(1)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

(2)__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3)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写游子因听到乐曲《折杨柳》而引发浓浓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赵师秀在《约客》中表达惆怅和无奈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

7.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阳光可以照到洋面下三十英尺的地方,这股力量真使我惊奇。

太阳光强有力地穿过水层,把水中的颜色驱散,我可以清楚地分辨一百米以内的物体。

百米之外,水底现出蓝天一般的渐次晕淡的不同色度,在远处变成浅蓝,没入模糊的黑暗中。

真的,在我周围的这水实在不过是一种空气,虽然密度较地上的空气大,但透明的情形跟地上空气相仿。

在我头上,我又看见那平静无波的海面。

(1)选段出自法国作家________(填人名)的《海底两万里》,故事主要讲述法国_________(填学科名)家阿龙纳斯带着捕鲸手尼德·

兰和仆人康塞尔,跟着_________(填人名)船长,在海底展开的环球探险旅行。

(2)请用一句话简述这次探险旅行的结局。

四、综合性学习

8.文道中学开展“致敬英雄”主题活动。

(1)活动一:

读英雄英雄就是为了实现美好理想,艰苦奋斗,长期坚持,战胜一切困难的人。

请结合《西游记》“三打白骨精”中的具体内容,谈谈孙悟空为什么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2)活动二:

访英雄根据下面材料,以小记者的身份,向英雄机长刘传健提两个问题。

川航3U8633航班飞行途中,风挡玻璃突然爆裂脱落。

在万米高空,面对强风、低温、失压、缺氧、飞机急速下坠等突发状况,机长刘传健临危不乱,凭借手动和目视操纵飞机安全备降,所有乘客平安落地。

(3)活动三:

学英雄下面是“我也可以成为英雄”主题班会主持人的结束语,请将它续写完整。

同学们,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英雄细胞,学英雄不是要你做力所不能及的事……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启程,出发得比平时更早,为的是能早一点看到无比美丽的秘密。

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来。

到中午,这五个坚持不懈的人已走了14公里。

他们热情高涨地行走在荒无人迹的白色雪原上,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做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

可是突然之间,伙伴之一的鲍尔斯变得不安起来。

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无垠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

他不敢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

可能已经有人在这里树立了一个路标。

但现在其他的人也都可怕地想到了这一点。

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逊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

其实,他们心中早已明白:

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了。

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

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

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

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

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

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

“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凤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

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

”——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

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

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

欢呼着冲向那里。

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

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

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

他只用冷漢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

“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这就是罗伯特·

福尔肯·

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

他们在那里发现的唯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

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

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

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做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他们快快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然后离开了这块“辜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

在他们身后刮来凛冽的寒风。

斯科特怀着不祥的预感在日记中写道:

“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

”……

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心,接着有点忧虑,最后终于愈来愈不安。

他们曾两次派出营救队去接应,但是恶劣的天气又把他们挡了回来。

一直到南极的春天到来之际,10月29日,一支探险队才出发,至少要去找到那几位英雄的遗体。

11月12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遗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

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垒了一个石墓。

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

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9.选文前两段记叙了一一件什么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10.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试品析。

(1)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来。

(2)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已的脚步往前走。

11.结合上下文,分析画线句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12.从斯科特决定为阿蒙森的业绩做证这件事,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品质?

F博士的枕头

[日本]星新一

F博士在小小的研究室里高兴地喊道:

“啊,我终于完成了这项伟大的发明!

隔壁邻居听到这句话后,便敲门走进来好奇地问道:

“您发明了什么新东西呀?

看上去就像一个枕头似的。

”一件东西仿佛珍宝一样被小心地放置在一旁的桌子上。

无论大小还是形状,它看起来都与普通的枕头没什么两样。

“没错,这确实是一个睡觉用的枕头。

但这并不是一个普通的枕头哦。

”F博士把枕头打开示意邻居来看。

原来枕头内装满了密密麻麻的电池和各种零件。

邻居惊奇地瞪圓了眼睛:

“这应该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东西吧?

比如说,只要枕着这个枕头睡觉,就能做出美妙的梦之类的,对不对?

“不不,它的用处可比做美梦更棒呢!

这是一种让人类能够在睡梦中进行学习的装置——也就是说,在人们睡着的时候,枕头就会把芯片里储存着的众多知识转化成电波,然后再把它们输送到睡眠者的脑袋里去。

“哟,那可太方便了!

那么,它能让我们学到些什么东西呢?

“这个嘛……它还只是个试制品,所以目前只具备让睡眠者学习英语的单一功能。

反正只要你在睡觉时用它垫着脑袋,那么等你醒来的时候,应该就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了。

不过若对其做进一步改良的话,大概全世界的任何学问都可以像这样方便地输入睡眠者的脑袋中吧。

“这个发明真是惊人啊!

这么一来,不管是多么懒惰的人,只要在夜里用这个枕头睡上一觉的话,那他便什么知识都可以掌握了。

”邻居以十分钦佩的口气感叹道。

F博士得意扬扬地点点头:

“说得对啊。

近来不愿意刻苦学习的人似乎越来越多了,我想他们应该会成为这种枕头的主要购买群体吧。

如果能好好抓住这个机会的话,我变成百万富翁的那一天也就指日可待啦。

“假如这种枕头真的有那么厉害的学习效果的话,那它一定会非常畅销的。

“当然,它肯定会很有效果的。

“肯定会?

”邻居小心翼翼地试探道:

“这么说来,您还不知道它的实际使用效果咯?

F博士面有难色地答道:

“是的,我一直专心致志地从事这项研究,并且也完成了。

可最后最关键的步骤却没法由身为发明者的我自己来完成。

因为我本来就是懂英语的人嘛,所以当然不能成为试用对象了。

”这时,邻居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

“那……能不能让我来试用一下呢?

我虽然非常讨厌学习,可是也很想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啊。

您能满足我的这个小小要求吗?

F博士欣喜地答道:

“那真是求之不得啊!

没想到,合适的志愿者这么快就出现了。

”“请问试验过程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呢?

“大概一个月吧。

”“非常感谢。

于是,隔壁邻居便拿着F博士新发明的枕头,兴高采烈地回家去了。

可是,过了两个月之后,邻居又跑来把枕头还给了F博士。

只见他愁眉苦脸地诉苦道:

“从拿到这个枕头的那一天开始,我睡觉时就一直和它形影不离。

可是,都已经过了两个月了,我现在却仍旧是一句英语也不会讲。

所以我还是把它还给您吧。

F博士一边检查着枕头里的零件,一边疑惑地咕哝道:

“奇怪,并没有出什么故障啊。

究竟是哪里弄错了呢?

不过,假如无法发挥出它应有的功能,那么这件新发明也就没有任何价值了。

深受打击的F博士十分沮丧。

不久之后,F博士在某次外出的路上遇到了邻居的女儿。

他向小女孩打招呼道:

“你好,你父亲的身体最近还不错吧?

“嗯,爸爸的身体挺好的,只是忽然多添了一个怪毛病——他在睡着说梦话的时候,用的竟然全是他从没学过的英语!

要知道,以前在睡觉时,爸爸可从来都是安安稳稳的啊。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呀?

F博士愣住了。

他先是恍然大悟,继而又无精打采地叹了口气。

因为是在睡着时学会的本事,所以也只能在睡觉的时候才会展现出来啊,唉……

(有刪改)

1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

请作简要分析。

14.文中写邻居试用枕头后“仍旧是一句英语也不会讲”,有什么作用?

15.小说结尾处F博士为何“先是恍然大悟,继而又无精打采地叹了口气”?

16.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本文中关于枕头的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六、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日: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

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河中石兽》)

(乙)《说苑》:

常枞[注]有疾,老子往问焉。

常枞张口示老子日:

“舌存乎?

”日:

“存。

岂非以其软邪?

”“吾齿存乎?

“亡矣。

岂非以其刚邪?

”常枞日:

“天下事皆尽矣。

”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

(节选自吴亮《忍经》)

(注)常枞:

据传是老子的老师。

17.解释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1)棹数小舟棹:

_________________

(2)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

_______________

(3)老子往问焉问:

(4)常枞张口示老子示:

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

B.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

C.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

D.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

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2)亡矣。

20.(甲)文和(乙)文在揭示事物的道理时,采取的方式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

七、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2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2.从炼字的角度,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犹唱”作简要赏析。

八、作文

23.请以“你是我最_____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请从“贴心”“感激”“牵挂”“欣赏”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除外);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④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B

2.C

3.A

4.D

5.D

6.不问苍生问鬼神商女不知亡国恨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7.

(1)凡尔纳生物学尼摩

(2)阿龙纳斯等三人在潜艇陷人大漩涡的情况下逃离上岸。

8.

(1)孙悟空不为白骨精几次三番的变化所迷惑,也不顾忌师父念紧箍咒,打死了白骨精。

(2)刘机长,当风挡玻璃突然爆裂的时候,你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之后又是怎么做的?

(3)而是要你在平凡的岗位上、日常的生活中,拥有一颗成为英雄的心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9.斯科特和他的队友奔向南极点时发现阿蒙森已经捷足先登,斯科特决定为阿蒙森完成的业绩做证。

10.

(1)“拽”字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焦急的心情”人格化,突出了斯科特一行人想早点到达南极点的激动、急切的心情。

(2)“拖”字写出了斯科特和队友脚步的沉重,从侧面表现出他们发现阿蒙森已捷足先登后失望透顶、万分沉重的心情。

11.表现了斯科特等人所处环境的恶劣,渲染了悲伤(或悲凉)的气氛,为斯科特等人的返程做铺垫。

12.诚信;

坚持原则;

坦然面对失败、有气度。

13.画线句子运用了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F博士对自己发明的枕头的满意和自信,以及他对财富的渴望心理。

14.①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邻居“仍旧是一句英语也不会讲”促使F博士去寻找发明失败的原因;

②为下文写F博士遇到邻居的女儿,并由此得知枕头的效果只在睡觉时才会发挥出来做铺垫。

15.“恍然大悟”是因为F博士终于明白了自己发明的枕头试用失败的原因;

“无精打采”是因为F博士由此也明白了枕头助人学习的效果只能在梦中表现出来,自己的发明还是失败的。

16.文章结尾写隔壁的邻居只能在梦中说英语,这启示我们不靠自己辛勤努力获得的知识是无法真正掌握和运用的,获取知识的路上没有捷径。

(意思对即可)

17.

(1)划(船)

(2)事物的道理、规律(3)慰问,问候(4)显示给人看

18.C

19.

(1)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找到了(石兽)。

(2)不在了。

难道不是因为它坚硬吗?

20.【甲】文通过对比不同人对寻找石兽的不同看法来揭示道理;

【乙】文通过“舌存齿亡”的现象设喻说理。

21.表达了诗人对当权者纸醉金迷、荒淫无度的生活的不满、愤怒和鞭挞,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切和深重忧虑。

22.“犹唱”二字将历史与现实巧妙地连为一体,透露出诗人的批判之意和伤时之痛,委婉深沉。

23.佳作展台

你是我最感激的人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汪国真

风吹过,一片菖蒲欢舞,骨韧而身柔。

凤伴着香气,吹开一片水雾迷蒙的记忆……

“那不是芦苇,是菖蒲。

”你笑着看我,慈爱温和。

儿时的我因为母亲工作繁忙,长期与你生活在乡村里。

在你温暖的臂弯里,在你轻声的呢喃中,我体会到了爱。

所以,在我的生命中,你是我最感激的人。

在初见署气的夏夜,临水的院子里,人声、虫鸣伴随着菖蒲的香气,在你的蒲扇下悠悠拂来,煞是清新。

晚上蚊虫多,你总是麻利地从抽屉里拿出枯黄的菖蒲,划一根火柴,点燃驱蚊。

你总是笑着说:

“还是点菖蒲好,比什么蚊香都灵!

”夏夜的晚上,伴着氤氲在空气中葛蒲的气息,我安然入梦。

梦中总是会出现那个熟悉的场景:

端午,你抱着我,与我一同将菖蒲插在门上。

我握一端,你握一端,每插进一根,你就开心地笑一次。

梦中的我一直沐浴在蒲扇的清风下,在儿时的无数个夏夜,我的梦境总是清凉的。

隐隐约约中,你的一辈一笑,句句叮咛,印在我的记忆深处。

风吹菖蒲,年复一年,可临水的院子里少了我。

每每在诗词里读到水、田园,每每笔尖流出夏夜,我恍惚中又重新回到那溢满菖蒲香气的院子。

月光灿灿,星光淡淡还是在一个夏夜,我回家探望你,仍在那个临水的小院中,我们躺在院中的竹席上,仰望着满天的繁星。

你还是像以前一样摇着蒲扇,听我说着学校里的趣事。

几只调皮的蚊子嗡嗡地飞过,你似乎想到了什么,突然起身,然后吃力地一手按着膝盖,一手扶着竹席边的椅子,颤颤巍巍地走向那个熟悉的抽屉,然后眯缝着眼睛,在抽屉中摸索着,几片枯黄的菖蒲叶出现在掌中,划一根火柴,熟悉的气息缓缓飘来。

你又笑着说:

”一切仿佛与记忆重合,还是熟悉的气息,还是那种浓浓的爱。

于是在这清凉的晚风中,在熟悉的菖蒲气息中,在故乡临水的小院中,我们仰望着

星空……

”外婆,时光会变老,但是,你给我的爱从未改变。

外婆,感谢你对我不变的爱与付出,你是我最感激的人,曾经是,现在是,未来也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