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12240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上海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上海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上海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上海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上海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上海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上海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上海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上海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上海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上海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上海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上海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上海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上海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上海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上海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上海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上海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海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十五”期间,上海工业总投资约为4215.76亿元,年度投资额基本保持在全社会固定投资的1/3,且结构日趋合理。

工业投资更加向优势行业和重点产业基地集中,“十五”期间六大支柱工业总投资约2314.93亿元,占工业总投资的54.9%左右。

其中,电子信息、石化和精细化工、汽车、精品钢材四大产业基地投资约占工业总投资的48%。

“十五”期间外资投资占全市工业投资的36.6%左右,民间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提高到15%。

此外,通过实施“走出去”和服务全国战略,“十五”期间上海工业的市外投资开始不断增加,达到200亿元左右规模,其总量已占到本地投资的5%左右。

(四)工业布局调整成绩显著。

十五期间,继续对工业布局进行了大规模调整,进一步推动工业从600平方公里向6000平方公里的市域范围拓展,郊区工业总量占全市比重达到80%以上。

一是加快产业基地和开发区建设步伐。

在巩固精品钢材产业基地的同时,重点推进汽车、石化和微电子产业基地建设,在“十五”期末又适时启动了临港装备和长兴岛造船两大产业基地建设。

同时,确立了重点建设市级以上开发区的战略目标。

2005年,六大产业基地和市级以上开发区的总产出为9133.1亿元,占到全市的54.1%。

二是结合城市功能变化,盘活中心城区老工业厂房等存量资源,大力建设都市型工业园和创意产业集聚区。

积极发展广就业、环保型的都市产业。

截至2005年底,共建设230多个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30个创意产业集聚区,盘活400多万平方米老工业厂房,吸纳70万人就业。

三是大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打造以产业链为基础的产业集群。

据统计,六大产业基地和市级以上工业园区的工业集中度达到了50%。

(五)工业增长方式加快转变。

“十五”期间,技术创新成为支撑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2005年上海全社会科技研发支出达到213.53亿元,比2001年的88.1亿元翻了一番在科教兴市主战略的指导下,2004年上海全社会科技研发支出达到170.6亿元,比2001年的88.1亿元翻了一番以上,占全市生产总值比例由2001年的1.78%提高到2.34%。

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体系正在不断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国家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由“九五”末期的23家和57家,发展到2005年的29家和160家。

工业增长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逐年下降,由2000年末的1.89吨标准煤下降到2005年的1.18吨标准煤;

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全市工业区土地产出水平达到25亿元/平方公里。

同时,随着工业总量的快速增长,工业对环境的友好度大幅提高,万元增加值工业废气排放由“九五”末期的2.9万标准立方米下降到2005年的2.04万标准立方米,减少了29.7%。

万元增加值工业废水排放由“九五”末期的34.5吨下降到2005年的12.3吨,减少了64.3%。

二、“十一五”期间上海工业发展面临的环境

“十一五”是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实现“两个率先”和构筑新型产业体系的重要阶段,也是上海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关键时期。

从工业化发展阶段看,“十一五”期间,上海与全国的发展趋势相一致,仍处于重化工业快速发展增长期,根据产业生命周期和市场需求预测,钢铁、石化、汽车等重化产业达到规模顶点还会有一个较长过程。

从工业发展规律看,进入重化工阶段后,工业本身有一个快速扩张和结构升级并举的趋势,通过大项目推动技术升级,上海工业也将顺应这种趋势,逐步实现向高技术产业的转型。

从上海自身发展需要看,制造业发展同全市经济增长和服务业发展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发展工业将成为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稳定就业、发展服务业的内在需要。

因此,在此阶段,上海工业仍将是全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支撑和重要驱动力量。

(一)发展机遇

从全球看,“十一五”期间,国际产业将继续向中国转移,并呈现出结构层次向高端演进、制造和研发联动、产业链整体转移的特点,芯片、汽车、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将进一步向一些大城市集聚,上海有条件发挥综合优势,成为承接这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基地;

跨国公司经营联盟化、生产全球化、成本最小化、市场一体化和研发国际化趋势更为显著,为上海加快产业升级提供了机遇。

从全国看,“十一五”时期是我国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重要时期,国家稳健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继续实施,保持了发展环境的持续性。

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大量基础建设和大型项目工程对各种原材料和零部件,以及生产装备有着巨大需求。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相对将保持平稳,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得到初步实现,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遏制,今后几年全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电力、能源、交通的紧张状况也将在未来几年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从区域看,按照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的要求,“十一五”期间将是长三角经济发展的活跃期,长三角各地既有分工,又有协作,企业群密集,在上海周边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正在成为世界级的制造业基地,这将成为上海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巨大依托。

上海可以与周边地区进行有效的分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从上海看,“十一五”期间,上海各区县的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环境;

空港和海港建设、发达的交通与物流业推动上海先进制造业融入全球供应链,大大降低制造业的流通成本;

日益集聚的金融和中介服务机构,为上海及周边地区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与管理支持,增强了产业投资上海的吸引力;

同时,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也将为上海工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总之,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将使上海最有条件成为制造业与服务业高度融合发展的城市。

(二)面临挑战

一是国际经济形势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与冲击,使上海制造业发展的潜在风险增大。

国际直接投资的目的地将更趋多元化,上海与国际大都市的商务成本落差缩小,国内各大城市投资环境呈现“均质化”,上海扩大利用外资的难度在加大。

“十一五”期间我国还面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结束、国内市场全面开放的新形势,我国经济增长和重要资源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发达国家运用知识产权、反倾销、反补贴等手段针对我国的贸易战加剧,上海的制造业也将因此受到较大冲击。

此外,国际汇率变动和国内汇率制度改革,以及人民币的升值等因素,都增加了工业发展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二是工业的技术研发特别是原创能力较弱,多数行业仍处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

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和核心技术仍然比较缺乏,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进一步深入贯彻“科教兴市”主战略,加快原始创新、二次创新和集成创新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是资源环境的制约因素日益突出,产业结构升级的压力进一步增大。

首先,工业用地短缺,土地集约化利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根据有关数据测算,“十一五”期间每年需新增工业用地30-40平方公里。

但目前每年工业用地计划仅为此需求的1/3,供需矛盾相当突出。

其次,能源供应不稳定。

而且结构不合理,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所占比例较低,来源单一,能源安全压力很大。

保障工业运行的煤、电、油、气、运在五年中有相当一段时间处于紧张、短缺的状况。

第三,钢铁、石化等重化工业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任务越来越重。

在排入水体的各类污染源中,工业废水排放量约占全市排放总量的50.6%,其中石化、钢铁、电力等七类重化工业排放占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比例达75%左右。

在全市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中,电厂和工业排放达76%。

(三)需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保持发展规模与转变增长方式的关系。

保持工业持续发展,是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建设“四个中心”和实现“四个率先”的重要保障条件。

但是上海作为一个资源能源严重短缺的特大型城市,工业发展必须走资源节约化道路,加快增长方式转变,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和实施循环经济,在保持规模增长的同时,不断提高产业能效和对环境的友好度。

2.提升制造业水平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关系。

二、三产业共同推进经济发展,是今后一段时间内上海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

工业在“十一五”的发展,关键是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向生产环节两端延伸,以生产性服务业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推动服务业发展,加快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3.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与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中,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投资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集中,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

同时,引导民营、外资等非公经济投资基础性、装备类产业,调动各种社会资本共同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

4.加快国际化与自主创新的关系。

不断加大开放是上海工业取得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未来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

在继续扩大利用外资的同时,要更加注重二次创新和集成创新,注重引进、吸收、消化和自主创新的有机结合。

5.加快自身发展与主动服务全国的关系。

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上海制造业还有很大差距,仍需大量吸引和集聚国际资本、技术和人才,提升产业能级。

同时,作为国家的重要产业基地,上海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资金、人才等综合优势,加快与兄弟省市的产业合作,把服务全国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任务。

三、“十一五”上海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1、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抓住重要发展机遇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教兴市主战略,围绕建设“四个中心”和实现“两个率先”总体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两个坚持”、“两个优先”产业发展方针,坚持“服务长江三角洲地区、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建立新型的区域合作关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形成以高端化、集群化、集约化和生态化为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渗透,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互动,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总体思路

“十一五”期间,上海工业要在基本建成工业新高地的基础上,全面贯彻科教兴市主战略,力争实现从“发展中调整”到“发展中提高”。

“发展”就是把握战略机遇期,贯彻落实科教兴市主战略,继续保持上海工业发展的良好势头;

“提高”就是注重提高两种能力:

一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加大消化吸收、二次创新和集成创新的力度,加快培育自主品牌,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争取实现新的跨越;

二是提高国际竞争力,要有一批重点产业、关键领域、龙头企业和重点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同时要在某些领域代表国家与世界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对话。

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十一五”期间上海工业发展要做到积极推进、持续发展,重点是推动大产业、建设大项目、构筑大基地。

推动大产业,就是继续保持电子信息、石化、汽车和钢铁等支柱产业的竞争优势,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的高端和前沿,做大光电子、太阳能、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做强船舶、航天、航空等战略产业,稳定发展都市型产业。

建设大项目,就是要保持一定的投资强度,围绕重点优势产业,抓好一批50亿元以上的龙头骨干项目,以及100亿元以上的项目群。

构筑大基地,就是要优化产业布局,在继续推进微电子、汽车、石化和精品钢材四大产业基地的同时,重点建设临港装备产业基地和长兴岛船舶产业基地。

3、基本原则

——坚持科教兴市主战略,提高产业创新能力。

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机遇,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制造与研发结合起来,引资与引智结合起来,加大海外收购、兼并力度;

注重引进与吸收创新相结合,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相结合,提高集成创新和二次创新能力;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制造水平;

完善重点产业研发创新体系,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工业投资重点和方向上,既要推进优势产业做强做大,又要加快培育新兴产业,进一步加大对装备等高端产业的投资,壮大一批优势产业,培育一批新兴产业,发展一批龙头企业,提升一批核心产品,大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坚持以产业链为导向,加速推动产业集聚。

围绕大基地、大项目建设,按照以增量带动存量的思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骨干项目的辐射作用,加大以产业链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大力培育区域特色产业集群。

——坚持资源集约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动力,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正确处理好产业、环境、资源、人口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坚持加快自身发展,努力提高服务全国水平。

按照“立足大局、扩大开放、服务全国、互融共进”的要求,注重与长三角、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实现产业联动、配套和协作;

创新合作方式,鼓励各类企业发挥管理、技术和资本优势,参与国内其他地区的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格局。

4.总体目标

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大基地、大企业、大项目、大品牌为依托,资金技术密集和充分就业相统一、制造业与服务业高度融合、中小企业充满活力为特色,构筑技术创新化、产业集群化、制造信息化、标准国际化、资源集约化为特征的符合大都市功能的新型产业体系,使上海成为国内外著名的先进制造中心;

研发创新和技术服务中心;

大企业运营管理、投资和采购中心;

人才集聚和教育培训中心;

新技术、新产品展示交流的信息中心;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实施循环经济的先行示范区。

主要量化指标:

——产业规模:

上海工业投资总规模约5000亿元左右,预计到2010年工业总产值将达25000-27000亿元,工业增加值将达到7000亿元左右。

年产出超过1000亿元的行业达到6-8个,其中超过3000亿元的达到3-5个。

——创新能力:

争取到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由目前的2400亿元左右增加到5400亿元左右。

企业专利申请数量和水平保持全国领先,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占全社会R&

D投入比重从目前的53%提高到65%左右。

工业的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发达国家九十年代中后期水平,部分产业技术进入二十一世纪初期国际水平。

——品牌培育:

到2010年,形成若干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年产出500亿元以上的大集团超过10家,其中1000亿元以上的达到4-5家。

有若干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

培育5-7个国际性品牌和10-15个全国性品牌;

形成3-5家品牌工业区,10个左右具有国际影响的品牌专业展览会。

——产业集群:

到2010年,六大产业基地基本建成,其中微电子、汽车、石油及精细化工和精品钢材等四大产业基地产出分别超过1500亿元。

年产出超过1000亿元的工业区达到5个;

市级以上工业区及六大产业基地的集中度预计将由2004年49%提高到2010年的70%,市级以上工业区的主导产业集聚率从80%提高到85%。

——资源集约:

工业每万元增加值能耗从2004年的1.34吨标准煤下降到2010年的1.05吨标准煤左右,年均下降4%以上。

其中,重点发展产业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5%左右。

市级、国家级开发区和主要产业基地增加值能耗每年下降5%以上。

新增工业用地投资密度不小于25亿元/平方公里。

——环境保护:

到201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废水和废气排放量比目前分别下降20%和15%;

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达到80%以上,全市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达标率达到95%以上。

市级以上工业区全部通过ISO14000和ISO9000认证,建成3-5个循环经济示范工业区。

四、产业发展和调整重点

根据“发展优势产业、稳定均势产业、淘汰劣势产业”的总体要求,围绕“发展中提高”的主线,进一步优化结构、提升能级。

(一)推动装备产业升级突破

主要是抓住城市化机遇,选准突破性重点,推动产学研攻关,提升集成配套能力。

“十一五”期间,上海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发电设备、输配电设备、轨道交通设备、重型机械、微电子装备、环保机械、数控机床及机电一体化设备、仪表控制设备、核电、煤液化及先进采煤设备等十大行业,重点推进基地建设、抢占前沿、综合配套、自主品牌、产业融合等五大任务。

到2010年装备产业产值将达140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2%左右。

“十一五”期间重中之重是:

1.推动临港装备产业基地全面建设。

“十一五”期间,临港产业基地要基本形成框架,要以东海大桥的通车和洋山保税港开港为契机,以电气集团重型装备基地、沪东重机柴油机大项目开工为起点,抓住有利条件,继续推进一批以重大装备为主的大项目落地,加快以核电、燃气轮机等重型装备为代表的极端制造能力建设,推进自主品牌汽车产业基地建设,把临港产业区建成国家级装备产业基地。

2.重点发展超大和超微等极端制造装备。

重点发展极端超大规模成套设备,形成重大装备的特大型汽缸、特大型转子、大型高压容器、大型冶金和重型机械机架等自行设计和制造能力,重点发展盾构掘进设备、港口机械等大型重工机械装备。

同时,重点发展微观加工制造设备,如半导体设备,到2010年,基本掌握光刻机、刻蚀机、CVD三大关键半导体设备核心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带动其它半导体设备发展,形成我国主要的半导体装备研发生产基地。

3.积极发展交通、能源和环保类装备。

交通方面,重点开发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包括磁悬浮)及关键零部件、轨道交通信号系统。

能源方面,重点发展大型煤炭综合采掘运输设备、煤液化制油、煤气化多联产成套设备等能源类装备。

环保方面,重点发展电站烟气脱硫、脱硝除尘成套设备、城市垃圾处理成套设备、水污染防治及废水资源化成套工艺设备、环境检测设备;

鼓励海水淡化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二)提升支柱产业竞争优势

主要是依托产业基地、加大投资集聚、保持规模优势,提高竞争能力。

尤其在电子信息、汽车、石化、钢铁四大领域,进一步强化核心竞争优势,提升能级。

这四大产业今后三年在建和拟建项目总投资约2900亿元,占工业总投资的58%左右。

到2010年,总产出将达到152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6%左右。

1.电子信息。

重点是加强研发、拓展领域、加快升级、提高效益。

推进集成电路设计与整机制造联动发展,推进信息产业与其他制造业融合;

鼓励电子信息产业向汽车电子、数字电视、关键元器件和媒体等延伸;

构建以芯片设计与制造为上游、手机和电视等数码终端为中游、网络运营和数码内容提供为下游的数码产业链。

集成电路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设计及整机开发,整机产品所需的各种专用集成电路和系统级芯片等。

建成具备研发、设计、生产、封装、测试、软件等完整的产业链,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国家级微电子产业基地。

其中,网络与通信设备重点发展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及产品设备等。

2010年产值将达到7500亿元以上,占工业总产值的28%左右。

2.汽车产业。

重点是自主开发、打造品牌、争取主动、保持领先。

“十一五”期间,要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正确处理好合资合作与自主开发、国际资源与国内资源、全国布局与本地建设的关系。

重点推进新能源和自主品牌汽车产业化,力争到2010年自主品牌汽车占到总量的30%左右;

按照“燃气汽车先行使用、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突破、燃料电池汽车高端牵引”的发展途径,在加速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和示范运行的同时,重点突破混合动力汽车,到“十一五”末,率先在全国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化。

积极发展重型车、大客车和专用车辆等商用车,通过合资合作、收购兼并等途径,实现以乘用车为主向乘用车和商用车并重转变。

加快提高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配套能力和竞争能力。

培育完善以电子技术为核心的关键零部件配套体系,构筑汽车零部件全球供应和采购平台,发展电子商务交易模式。

2010年上汽集团形成200万辆产能,其中上海本地产能120万辆,产值超过3000亿元左右。

3.石化产业。

重点是园区开发、项目建设、完善配套、优化布局。

“十一五”期间,石化产业的发展要强化“炼油、石油化工、精细化工”上中下游产品一体化发展格局,重点是延伸产业链,整体提高产品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围绕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提高科研水平,重点发展精细化工,适度发展煤化工;

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方面,重点发展漕泾及金山石化地区,加快改善吴泾。

“十一五”期间,重点推进上海化学工业区100万吨乙烯和1000万吨炼油等龙头项目建设。

到2010年,原油加工能力达到年产3500-4000万吨,乙烯年产量达到340万吨,产值达到2400-2800亿元,建成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工基地。

4.钢铁产业。

重点是发展精品、控制总量、优化结构、集约生产。

“十一五”期间,钢铁产业要面向国际国内,继续抓住两个市场、运用两种资源,以宝钢集团为核心,调动和整合社会研发、制造和服务资源,强化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全面满足汽车、家电、电力、造船、机械装备、石油天然气等行业对精品钢材消费规模和档次提升的要求。

“十一五”期间,在加快本地产品结构升级的同时,支持宝钢集团在外地和海外发展。

到2010年,宝钢集团在国内的生产能力达到3000万吨综合配套(连铸坯+钢锭)以上,其中本地生产达到2500万吨左右。

(三)加快战略产业培育壮大

“十一五”期间,战略产业主要是做大做强船舶,做精做优航天,振兴发展航空,积极发展核能,拓展海洋工程。

加快发展船舶、航天、航空、核能工业和海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