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必看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1290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必看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必看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必看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必看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必看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必看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9页
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必看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9页
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必看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9页
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必看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9页
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必看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9页
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必看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9页
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必看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9页
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必看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9页
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必看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9页
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必看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9页
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必看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9页
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必看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9页
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必看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9页
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必看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9页
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必看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9页
亲,该文档总共7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必看资料.docx

《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必看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必看资料.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必看资料.docx

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必看资料

20XX年10月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必看资料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选择: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于:

17世纪中叶P4

2.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三个代表:

威廉配弟(创始);亚当斯密和李嘉图(完成)P4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于:

19世纪中叶P5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了: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P5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生产关系P6

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鲜明的:

阶级性P8

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在于:

认识和揭示经济规律的理论表现P9

第二章物质资料的生产和社会生产方式

选择:

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物质资料的生产P12

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

物质资料的生产P12

3.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有:

劳动者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P13

4.劳动者:

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P13

5.劳动对象:

人们把劳动加于其上的东西P13

6.劳动资料:

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P13

7.劳动资料的种类:

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容器+厂房、仓库、道路、土地P13

8.生产资料: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总和P14

9..生产力:

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和最革命的因素;总是经常处在发展变化中;体现着人和自然的关系;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发展的状况集中体现在生产工具的发展与变化上

10.生产力中人的要素: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生产力中最根本的力量)

11.生产力中物的要素:

生产资料P15

12.生产力的发展状况集中表现为:

生产工具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性质的最主要标志,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

13.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科学技术的应用P16

14.生产力状况包括:

生产力性质和生产力水平两个方面P17

15.劳动生产率及表示方法:

P17

16.三次社会大分工:

P17畜牧从原始部落中分离出来//农业和手工业分离//商人产生P17

17.简单协作和复杂协作P19

18.人类关系中最基本的是:

生产关系P19

生产关系体系中的四个环节: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生产)P20

19.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其中最基本的关系:

P22

20.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经济规律的关系是:

P25

21.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并起作用的经济规律是: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P26

2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存在的客观条件是:

社会生产P26

23.在一个社会形态的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基本经济规律P27

问题:

1.简述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决定作用。

P20

2.简述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P21

3.经济规律区别于自然规律的特点是什么?

P26

历年真题: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007-1-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于()

A.17世纪中叶B.18世纪中叶C.19世纪中叶D.20世纪中叶

06-10-1.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

A.17世纪中叶B.18世纪中叶C.19世纪中叶D.20世纪中叶

05-7-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于()

A.17世纪中叶B.18世纪中叶C.19世纪中叶D.20世纪中叶

07-4-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了()

A.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因素B.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因素

C.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因素D.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科学因素

06-1-l.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了()

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唯物主义

06-4-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

A.为两个对立阶级的利益服务的B.为某几个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C.为各个阶级的共同利益服务的D.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的科学

第二章物质资料的生产和社会生产方式

第一节物质资料的生产

05-1-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阶级关系B.生产关系C.社会生产力D.物质资料生产

06-1-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政治关系B.家庭关系C.物质资料生产D.文化艺术生产

07-10-1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

A.物质资料的消费B.物质资料的生产C.物质资料的交换D.物质资料的分配

05-1-31.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有

A.劳动者的劳动B.劳动方法C.劳动对象D.劳动资料E.劳动组合

06-10-2.劳动对象是指()A.人们用来传导劳动的物件B.人们把劳动加于其上的东西

C.劳动过程中各种必要的物质条件D.劳动过程中除生产工具以外的其他要素

07-1-2.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是A原料和材料B道路和土地C生产工具D厂房和仓库

07-1-31.农场的劳动资料包括()A.土地B.种子C.道路D.仓库E.农业机械

06-10-31.劳动资料的内容包括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

A.生产工具B.各种容器C.原材料D.燃料、辅助材料E.厂房、仓库等

05-7-2.生产资料是生产过程中的

A.劳动者的劳动和劳动资料的总和B.劳动者的劳动和劳动对象的总和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D.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

第二节社会生产力

05-1-32.生产力()A.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和最革命的因素B.总是经常处在发展变化中C.体现着人和自然的关系D.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E.发展的状况集中体现在生产工具的发展与变化上

07-10-2生产力中物的因素是指A.劳动对象B.劳动工具C.生产资料D.劳动资料

07-7-1生产力中最根本的力量是A.科学技术B.生产工具C.劳动者D.劳动对象

07-1-1.生产力中最根本的力量是()A.劳动者B.生产工具C.劳动对象D.劳动资料

05-4-2.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劳动者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D.生产资料

07-1-3.生产力的发展状况集中表现为()

A.生产工具的发展B.管理水平的改善C.劳动者素质的提高D.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

07-10-4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指()A.农业与手工业的分工B.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C.商业与农业的分工D.商业与手工业的分工

06-1-2.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指()

A.畜牧部落和其他原始部落之间的分工B.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

C.商业和农业的分工D.商业和手工业的分工

第三节社会生产关系

07-10-31.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形成的生产关系体系是指()

A.生产关系B.分配关系C.交换关系D.消费关系E.信贷关系

05-4-1.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A.家庭关系B.生产关系C.宗教关系D.政治关系

05-4-31.社会生产总过程内部的四个环节包括( )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E.协作

05-1-2.在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

05-7-41.简述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决定作用。

P20

第四节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

07-4-2.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最根本的方面是()

A.生产关系B.新的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第五节经济规律

07-7-2.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经济规律的关系是A.人可以创造经济规律B.人可以改造经济规律C.人无法把握经济规律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05-7-31.人们对经济规律的主观能动作用表现在能够()

A.改造经济规律B.利用经济规律C.废除经济规律D.制定经济规律E.认识经济规律

05-4-41.经济规律区别于自然规律的特点是什么?

P26

07-4-41.简述经济规律的特点。

P26

07-10-5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区别之一是()

A.前者是客观存在的,后者是人们主观创造的

B.后者是客观存在的,前者是人们主观创造的

C.前者一般是长久不变的,后者是经常变化的

D.后者一般是长久不变的,前者大多数不是长久不变的

07-4-3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并起作用的经济规律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D.按劳分配规律

05-1-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存在的客观条件是()

A.资本主义经济制度B.社会主义经济制度C.商品经济D.社会生产

05-1-4.在一个社会形态的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基本经济规律B.一般经济规律C.共有经济规律D.商品经济规律

第三章社会再生产与经济增长

选择:

1.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看:

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P29-30

2.社会再生产从规模来看划分为:

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P30

3.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

基础和出发点P30

4.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

重要组成部分P30

5.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的方式来看分为:

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P31

6.一国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包括:

综合性比例;部门之间的比例;部门内部的比例;地区之间的比例;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比例P32

7.狭义产业结构的类型:

两大部类;农轻重;传统新兴;生产要素密集程度P33-34

8.广义产业结构的划分:

三次产业P34

9.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

从低级向高级逐渐演进的趋势P34

10.经济增长是:

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P35

11.社会总产品P35

12.社会总产值P36

13.国民收入P36

14.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P36-37

15.依据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作用的方式不同,将经济增长方式划分为:

粗放型和集约型P39

16.粗放型增长方式是:

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扩张实现的经济增长P39

17.集约型增长方式是:

依靠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的提高而实现的增长P39

18.人类社会经济增长方式发生变化的总趋势是逐步: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P40

问题:

1.社会再生产为什么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P29

2.简述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

P30

3.简述扩大再生产实现方式的类型及其发展趋势。

P31

4.国民经济中有哪些主要比例关系?

P32

5.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P35

6.试述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因素。

P38

7.简述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及其涵义P39

8.试述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意义。

(与社会主义部分联系)

真题链接:

第一节社会再生产及其类型

06-10-4.任何社会的再生产从其内容看A.既是粗放型的再生产,又是集约型的再生产B.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C.既是使用价值的再生产,又是价值的再生产D.既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又是内涵的扩大再生产

05-1-41.社会再生产为什么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P29

05-7-3.社会再生产从规模来看划分为

A.物质资料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B.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

C.外延扩大再生产与内涵扩大再生产D.粗放型再生产与集约型再生产

07-10-41.简述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

P30

05-4-3.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是

A.商品的再生产B.物质产品的再生产C.劳动资料的再生产D.简单再生产

06-1-3.单纯依靠扩大生产场所,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来扩大生产规模属于

A.外延扩大再生产B.内涵扩大再生产C.质量型扩大再生产D.效益型扩大再生产

05-4-32.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是依靠A.扩大生产场所B.改进生产技术C.增加劳动者数量D.提高劳动生产率E.投入更多生产资料

06-1-41.简述扩大再生产实现方式的类型及其发展趋势。

P31

第二节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及其产业结构

07-1-41.国民经济中有哪些主要比例关系?

P32

07-10-31.一国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包括A.综合性比例B.部门之间的比例C.部门内部的比例D.地区之间的比例E.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比例P32

07-10-3.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划分是依据A.两大部类产业结构B.农轻重产业结构C.传统与新兴产业结构D.生产要素密集度产业结构

06-1-4.在三次产业结构中商业和服务业属于

A.第一和第二产业B.第二和第三产业C.第三产业D.第二产业

第三节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05-7-4.经济发展的基础是A.经济增长B.国际竞争C.指令计划D.信用制度

06-10-5.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就是

A.社会总产值B.国民生产总值C.国民生产净值D.国内生产总值

07-4-4.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就是

A.货币资本的价值B.流通资本的价值C.商品资本的价值D.社会总产值

07-1-4.从社会总产品扣除补偿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以后,剩余的部分是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国民生产净值D.国民收入

06-4-4.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外净要素收入的差额为

A.社会总产值B.社会生产净值C.国民收入D.国内生产总值

06-10-47.试述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因素。

P38

05-4-4.依据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作用的方式不同,将经济增长方式划分为

A.外延型和内涵型B.粗放型和集约型C.生产型和消费型D.封闭型和开放型

07-4-5.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扩张实现的经济增长属于

A.集约型增长方式B.质量效益型增长方式C.粗放型增长方式D.内含型增长方式

06-4-41.简述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及其涵义P39

07-10-46.试述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意义。

重点问题:

第一节社会再生产及其类型

1.生产和再生产

生产:

物质资料的生产

再生产:

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生产

2.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再生产的内容:

任何社会的再生产

(1)首先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

(2)其次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3)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3.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再生产的分类:

按规模来分,分为

(1)简单再生产和

(2)扩大再生产

二者之间的关系:

(1)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

(2)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4.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的分类:

(1)外延的扩大再生产:

规模、数量(量)

(2)内涵的扩大再生产:

技术、效率(质)

扩大再生产发展的趋势:

随着生产技术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由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为主向内涵的扩大再生产为主过渡。

第二节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及其产业结构

5.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

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实质:

是社会总劳动在部门、环节和地区之间的分配。

比例关系的类型:

(1)综合性的比例关系

(2)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

(3)部门内部的比例关系

(4)地区间的比例关系

(5)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之间的比例关系

6.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

狭义产业结构的类型:

分为

(1)两大部类产业结构

(2)农轻重产业结构

(3)传统与新兴产业结构

(4)生产要素密集程度产业结构

广义产业结构:

三次产业的划分:

(1)第一产业:

农业

(2)第二产业:

工业和建筑业

(3)第三产业:

一二产业外的各业。

主要是商业和服务业。

第三节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概念的区别:

增长[量];发展:

[量与质]

(2)联系: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7.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区别和联系

经济增长速度的衡量指标:

(1)社会总产品[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与社会总产值[价值总和]

(2)国民收入:

P36

(3)国民生产总值:

GNP

(4)国内生产总值:

GDP

(5)国民生产净值:

NNP

GDP与GNP关系:

GNP-国外净要素收入=GDP

8.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因素

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因素:

(1)劳动力的数量与劳动者的素质

(2)科学技术及其应用

(3)生产管理与生产组织

(4)自然条件

(5)产业结构与比例关系

(6)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9.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的种类:

(1)粗放型[数量扩大型]

(2)集约型[质量效益型]

经济增长方式发展趋势: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第四章商品经济和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

选择:

1.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上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包括:

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交换经济P41了解三种经济形式的特点(选择)

2.商品经济的产生的一般前提条件:

社会分工P45

3.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

不同所有者和不同经济利益主体P46

4.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之间的关系)P48

5.交换价值与价值P48

6.商品的二因素:

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性决定的P49

7.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P49

8.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P50

9.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新价值P50

10.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P55

11.价值形式理解P57

12.价值形式展的四个阶段P57-58

13.货币的本质:

一般特价物P59

14.货币职能及对货币本身的要求P59-62

15.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P62

问题:

1.商品的二因素及其关系。

P48

2.劳动二重性及其特点。

P49

3.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

P52

4.为什么说商品价值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P54

5.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它的本质是什么?

P57-59

6.简述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P59

7.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客观要求P62

8.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形式P63

真题链接:

第一节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

06-1-32.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上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包括

A.自然经济B.计划经济C.商品经济D.市场经济E.产品交换经济

07-10-6.自然经济是一种

A.交换经济B.自给自足经济C.满足别人需要的经济D.满足市场需要的经济

第二节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05-4-5.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前提条件是A.生产力高度发展B.社会分工的出现C.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D.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第三节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

06-1-5.商品二因素中作为商品社会属性的因素是

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相对价值

第四节商品价值的形成和创造

07-10-3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

A.私人劳动B.简单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E.社会劳动

05-4-6.在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中,将生产资料价值转移到商品价值中的劳动是

A.复杂劳动B.简单劳动C.抽象劳动D.具体劳动

06-4-5.商品生产者的活劳动是

A新价值的惟一源泉B旧价值的惟一源泉C全部价值的惟一源泉D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

06-4-47.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

P52

07-7-32.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因素有A.商品的使用价值B.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

C.商品的供求状况D.劳动生产率E.劳动熟练程度

第五节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05-1-47.为什么说商品价值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P54

07-7-4.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07-4-6.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第六节货币的产生和职能

07-1-47.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它的本质是什么?

P57-59

07-7-41.简述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06-10-41.简述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P59

07-4-32.在1只绵羊=2把石斧的等式中,左端的商品"绵羊"

A.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B.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

C.处在等价形式上D.是个别等价物E.通过交换,价值在石斧上相对地表现出来

06-1-6.当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时,价值形式发展所处的阶段是

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货币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05-4-7.“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中的“钱”所充当的职能是

A.支付手段B.价值尺度C.流通手段D.贮藏手段

第七节价值规律

07-4-7.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

A.价格与价值始终一致B.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C.价格始终高于价值D.价格始终低于价值

06-10-6.商品价格波动的基础是商品的A.供给量B.需求量C.供求比例D.价值

05-7-47.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P63

第五章市场经济和资源配置方式

选择:

1.资源配置的任务:

不同时间、部门地区间分配资源使用的数量P66

2.资源配置的目标:

使用有限的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P67

3.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资源配置方式有:

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P68

4.市场机制包括:

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

5.市场机制的核心是:

价格机制P72

6.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条件是:

价格随供求变动而围绕价值变动

7.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包括:

供给方内部的竞争;需求方内部的竞争;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的竞争P74

8.市场体系的内容包括:

商品市场与生产要素市场P76

9.市场体系中既属于商品市场也属于生产要素市场的是:

生产资料市场P76

10.市场经济需要良好的市场秩序,最基本的市场秩序是:

公平竞争P78

11.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主要有:

市场准入和退出秩序;市场竞争秩序;交易行为秩序P78

12.市场组织三类:

流通组织;中介组织;管理组织P79(注意举例选择)

问题:

1.试述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

P68

2.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区别和联系P69

3.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P69

4.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P71

5.试述市场体系的构成。

P76

真题链接:

第一节资源配置方式

05-4-8.资源配置的任务是在不同时间、不同部门和不同地区之间A确定资源使用的信息B安排资源取得的方式C形成资源配置的动力D分配资源使用的数量

06-4-6.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同发展,实现了资源配置目标中的

A.消费者个人效益B.企业效益C.国民经济效益D.社会效益

06-1-47.试述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

P68

07-1-32.迄今为止,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有

A.自然方式B.行政方式C.产品方式D.计划方式E.市场方式

07-10-7.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资源配置方式有

A.计划方式B.市场方式C.行政方式D.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

05-1-5.计划与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A.要求有相同的管理制度B.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特点是不同的C.在经济运行中不能结合起来D.在资源配置过程中都是完美无缺的

第二节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06-10-7.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表现在

A.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没有区别B.有商品经济也就有市场经济C.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阶段D.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阶段

05-7-32.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A.有商品经济就有市场从而也就有市场经济B.市场经济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C.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两者的内涵相同D.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E.商品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