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工程管理通则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12962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库工程管理通则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水库工程管理通则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水库工程管理通则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水库工程管理通则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水库工程管理通则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水库工程管理通则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水库工程管理通则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水库工程管理通则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水库工程管理通则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水库工程管理通则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水库工程管理通则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水库工程管理通则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水库工程管理通则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水库工程管理通则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水库工程管理通则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水库工程管理通则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水库工程管理通则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水库工程管理通则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水库工程管理通则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水库工程管理通则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库工程管理通则Word格式.docx

《水库工程管理通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库工程管理通则Word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库工程管理通则Word格式.docx

   理,水库机电设备的运行和维修,水库水文和水源保护工作等,应参照各有关规定执行或另

   订具体办法。

     第1.0.5条 水库工程管理办法,经批准后,管理单位即须严格执行,任何人不得违反。

     第1.0.6条 水利工程是国家和人民的财富,是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和繁荣社会主

   义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

水库工程的安全,关系重大,各级领导要特别注意,除经常性的检

   查、养护和修理外,必须每隔一定时期,对工程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安全鉴定。

   第1.0.7条 本通则由水利部批准颁发,修改时同。

               第二章  管理单位的任务和职责

     第2.0.1条 水库管理单位的任务是:

确保工程安全,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开展综合经

   营,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主要工作内容是:

     一、贯彻执行有关方针政策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

     二、掌握并熟悉本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运用等资料,以及上、下游和灌区

   生产与水库运用有关的情况。

     三、进行检查观测、养护修理,随时掌握工程动态,消除工程缺陷。

     四、做好水文(特别是洪水)预报、掌握雨情、水情,了解气象情报,做好工程的调度

   运用和工程防汛工作。

     五、因地制宜地利用水资源,开展综合经营。

     六、做好水质监测。

     七、收水费、电费等。

     八、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

     九、配合当地有关部门制订库区的绿化、水土保持和发展生产的规划。

     十、加强职工政治思想工作和技术培训,关心职工生活。

     十一、经常向群众进行爱护工程、保护水源和防汛保安的宣传教育,结合群众利益发动

   群众共同管好水库工程。

     十二、做好工程保卫工作。

     十三、建立健全各项档案,编写大事记。

     十四、通过管理运用,积累资料,分析整编,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

     十五、制订、修订本工程的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并贯彻执行。

     十六、其他应进行的工作。

     第2.0.2条 水库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明确规定各类人员的职责,并建

   立以下管理工作制度:

     一、计划管理制度。

     二、技术管理制度。

     三、经营管理制度。

     四、水质监测制度。

     五、财务器材管理制度。

     六、安全保卫制度。

     七、请示报告和工作总结制度。

     八、事故处理报告制度。

     九、考核、评比和奖惩制度。

     第2.0.3条 水库工程应明确划定管理范围。

在工程施工时,由管理筹备机构根据工程

   安全需要,报请上经主管部门同意,并通过地方政府批准,明确划定工程管理范围,设立标

   志。

凡尚未划定管理范围的,管理单位应予补办手续。

     第2.0.4条 水库管理单位应认真组织全体职工了解工程结构、特性,悉熟恋管理业务

   和本工程的管理办法。

所有管理人员都要熟练掌握本岗位的业务。

对管理人员,特别是技术

   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不要轻易变动。

     第2.0.5条 水库管理单位应经常与原设计、施工、设备制造、安装和科研部门保持联

   系,必要时可建立协作关系。

根据管理运用情况,及时总结本工程在设计、施工、管理等方

   面的经验教训,积极补救缺陷,改进管理工作,同时为水利事业提资料,积累经验。

     第2.0.6条 水库管理单位应建立水质监测制度,掌握水质污染动态,调查污染来源,

   了解水质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情况和防治要求的报告。

              第三章   检查观测

             第一节  基本要求

     第3.1.1条 水库工程检查观测的任务是:

     一、监视工程的状态变化和工作情况,掌握工程变化规律,为正确管理运用提供科学依

   据。

     二、及时发现不正常迹象,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保证工程安全运用。

     三、通过原体观测,对建筑物原设计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指标进行验证。

     四、根据水质变化动态,做出水质恶化预报。

     第3.1.2条 水库工程检查工作,可分为经常检查、定期检查、特别检查和安全鉴定。

     一、经常检查:

水库管理单位应对建筑物各部位、闸门及启闭机械、动力设备、通讯设

   施、水流形态和库区岸坡等进行经常的检查观测,由专职人员负责进行。

     二、定期检查:

每年汛前、汛后,用水期前后,冰冻较严重地区在冰冻期,应对水库工

   程及各项设施进行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由管理单位负责人组织领导,对水库工程进行全面或

   专项检查。

定期检查应结合观测工作及有关分析资料进行。

     三、特别检查:

当发生特大洪水、暴雨、暴风、强烈地震、工程非常运用及发生重大事

   故等情况时,管理单位负责人应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检查,必要时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及有关单

   位会同检查。

     四、安全鉴定:

水库建成后,在运用头三至五年内,必须对工程进行一次全面鉴定;

   后每隔六至十年进行一次。

安全鉴定按管理体制,由主管部门组织,管理、施工、设计、科

   研等单位及有关专业人员共同参加。

     第3.1.3条 水库建后,首次蓄水是对工程的一次重要考验,必须持续和全面地对建筑

   物进行监测。

首次蓄水的监测,由主管部门组织,管理,施工、设计、科研等单位共同参加。

   对首次蓄水过程中建筑物的工作状态作出详细分析,并将实测与理论数据进行对比,对工程

   作出全面分析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

     第3.1.4条 水库工程观测的基本要求是:

     一、水库工程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测次和时间进行全面、系统和连续的观测。

各种相互

   联系的观测项目,应配合进行。

     二、掌握特征测值和有代表性的测值,研究工程运用情况是否正常,了解工程重要部位

   和薄弱环节的变化情况。

     三、保证观测成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四、对观测成果应及时进行整理分析,综制图表,并做好观测资料的整编工作。

如发现

   观测对象的变化不符合一般变化规律或有突变现象时,应进行复测,并根据结束,分析原因,

   进行检查,研究处理。

     第3.1.5条 所有检查都要认真进行,详细记载。

发现问题,应暂时保持现场,迅速研

   究处理。

如情况严重,应采取紧急措施,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定期检查、特别检查和安全鉴定,均应作出书面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

大型水库安全

   鉴定书面报告应同时报水利部。

             第二节   检    查

     第3.2.6条 当水库工程在不同运用情况或遭受外界因素严重影响时,如初次蓄水、高

   水位、大风浪、暴雨、排泄较大流量、水位骤涨骤落、冰凌、温度骤变、地震及近处大爆破

   等情况发生时,对工程薄弱部位、重要部位、容易发生问题的部位,要特别注意进行检查和

   观察,如发现严重问题,威胁工程安全,应昼夜监视。

     第3.2.7条 对土工建筑物的检查和观察中,应注意坝身有无裂缝、塌坑、滑坡及隆起

   现象;

有无害虫及害兽活动;

迎水坡有无风浪冲刷;

背水坡有无散浸及集中渗漏;

坝头岸坡

   有无绕渗;

坝趾有无流土管涌迹象;

歹压堡程餐排水导渗设漏有妻堵荔、破坏、搂效以及铺

   盖的防渗性虑否良好等。

     第3.2.8条 对混凝土建筑物和圬工建筑物的检查和观察中,应针对不同的工程部位和

   容易发生的问题,注意有无裂缝、渗漏、剥蚀、冲刷、磨损、气蚀及脱碱等现象;

伸缩缝止

   水有无损坏、填充物有无流失;

坝墩及基座岩体是否稳固;

廊道是否漏水;

灌浆帷幕有无损

   坏迹象,反滤排水设备的渗水有无骤增骤减,及浑浊现象,及浑浊现象,塔架有无倾斜;

   头岸坡及坝趾有无集中渗漏等。

     对圬工坝,还应检查块石有无松动,塌坍及局部变形等;

粘土防渗结构有无裂缝及穿孔

   的可疑迹象;

沥青混凝土护坡有无裂缝、隆起、水泡及蠕变等现象。

     第3.2.9条 对金属结构的检查和观察,应结合构件部位受外界因素影响条件,注意结

   构有无变形、裂纹、锈蚀、气蚀、油漆剥落、磨损、振动以及焊缝开裂、铆订或螺栓松动等

   现象。

     第3.2.10条 对闸门和启闭机的检查和观察,除按金属结构的检查和观察内容外,要

   应注意闸门框架及面板有无变形,闸门有无歪扭,门槽是否堵塞,止水是否完整,有无老化

   及漏水现象,导轮是否锈蚀;

启闭机运转是否灵活,有无不正常音响和振动,丝杠是否弯曲、

   磨损、锈蚀;

钢丝绳有无锈蚀断丝,吊点结合是否牢固,受力是否均衡;

机械转动部分润滑

   油是否充足以及机电安全保护设施是否完好等。

     第3.2.11条 水流形状的观察,主要应注意进口段水流是否平顺,闸后堰后水流形态

   是否正常,跃后水流是否平稳,有无不正常流态和冲刷淤积现象。

拦污栅、拦鱼设施、漂浮

   物有否壅水或堵塞现象等。

     第3.2.12条 检查水库附属工程、动力、照明、交通、通讯、安全防护、避雷设施和

   观测设备等是否完好。

                 第三节 观测

     第3.3.13条 大型水库和位置重要的中型水库必须观测的项目有:

     一、土坝和石混合坝

     沉陷、位移、浸润线、渗流量。

     坝基有承压水的还应观测坝基及坝趾附近的渗水压力。

有绕坝渗流的,应观测绕渗。

     二、混凝土坝和圬工坝

     沉陷、位移、伸缩缝、扬压力(轻型坝免测)、渗流量和混凝土温度。

     三、泄水和输水建筑物

     沉陷、位移、扬压力、水流形态,上下游河床变形。

     第3.3.14条 大型水库和位置重要的中型水库结合具体情况,必要时增测以下有关项

   目:

     一、土坝和土石混合坝

     固结、裂缝、绕渗、导渗减压、渗水透明度、渗水化学分析、孔隙水压力(水中填土及

   水坠坝为必须以观测项目)、地震、水温、波浪、冰拎

   1L

   S

     二、混凝帕坝和圬土坝  裂缝、绕渗、混凝土应力、钢筋应力、渗水化学分析、振动、

   地震、水温。

     三、溢洪道泄水建筑物

     裂缝、伸缩缝、绕渗、土应力、振动、脉动压力、气蚀、堰面压力、冰凌。

     媚、输水建筑物

     裂缝、伸缩缝、外水压力、钢筋应力、水流形态、振动、负压、进气量、气蚀、上下游

   床变形。

     五、封区淤积、异重流、水质污染及库岸滑坍等

     第3.3.15条 水库工程地质、结构、施工情况及自然地理条件不同,观测项目可结合

   具体情况酌予调整,并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第3.3.16条 建筑物的观测时间应根据水库运用情况而定,要求观测到运用过程各测

   点形态变化和工作情况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在施工阶段和运用初期,库水位较高,泄流量较

   大和尚未掌握建筑物变化规律的情况下,观测间隔时间应较短;

管理运用时期较久,处于长

   期运用的库水位及泄流量的情况下,建筑物变化情况已经基本稳定并掌握建筑物的变化规律

   后,观测间隔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在特殊情縙

   72L鱿拢绲卣鸹蚍⑾植徽O窒蟮龋υ黾硬獯?

   测点,必要时并增加观测项目。

对分析观测资料有相互关联的观测项目,必须同时进行观测。

     凡调整测次、测点、观测项目均应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第3.3.17条 不同建筑物和不同观测项目,必须遵守有关的精度要求,所有观测误差

   都不允许大于观测时该测点的绝对变量或有关规定。

     第3.3.18条 当水库工程扩建加固或改建时,应利用原有观测设备继续进行观测。

   添新的观测设备后,新、旧观测设备应同时观测一个时期,求得新、旧观测设备观测成果的

   相互关系,以保证观测资料的连续性。

                 第四章 养护修理

                第一节 基本要求

     第4.1.1条 水库管理单位对土、石、混凝土建筑物,金属、木结构、闸门启闭设备,

   机电动力设备、通讯、照明、集控装置及其它附属设备等,必须进行经常性的养护工作,并

   定期检修,以保持工程完整、设备完好。

     第4.1.2条 养护修理应本着“经常养护,随时维修、养重于修,修重于抢”的原则

   进行。

一般可分为经常性的养护维修、岁修、大修和抢修。

     一、经常性的养护维修是根据经常检查发现的问题而进行日常的保养维护和局部修补,

   保持工程完整。

     二、根据汛后全面检查所发现的工程问题,编制岁修计划,报批后进行岁修。

     三、当工程发生较大损坏,修复工作量大,技术性较复杂时,水库管理单位亦可报请上

   级主管部门邀请设计、科研及施工等单位共同研究制订专门的修复计划,报批后进行大修。

     四、当工程发生事故,危及工程安全时,水库管理单位应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抢修(或抢

   险),并同时上报主管部门采取进一步的处理措施。

     第4.1.3条 无论是经常性的养护维修,还是岁修、大修或抢修,均以恢复或部改善原

   有结构为原则;

如需扩建、改建时,应列入基本建设计划,按基建程序报批后进行。

             第二节  养护修理

     第4.2.4条 土坝(包括堆石坝)的养护修理工作主要有:

     一、在坝面上不得种植树木、农作物、放牧、铲草皮以及搬动护坡和导渗设施的沙石材

   料等。

     二、在坝顶、坝坡、戗台上不得大量堆放物料,坝面不得作为航运过坝转运码头,不得

   利用坝顶、坝坡、坝脚作输水渠道。

     三、在坝上或坝的上、下游影响工程安全的范围内,不得任意挖坑、建鱼池、打井或进

   行其它对工程有害的活动。

     四、维护坝顶、坝坡、防浪墙的完整;

保护各项观测设施的完好;

排水沟要经常清淤,

   保持畅通;

防止雨水对坝面的浸蚀和冲刷;

维护坝体滤水设施和坝后减压设施的正常运用。

     五、处理坝坡渗漏、坝端接触渗漏、绕坝渗流以及透水坝基的不正常渗漏,常用和的处

   理办法是上游堵截渗漏,灌浆堵漏以及下游要滤料导渗等方法。

对岩石坝基漏水的还可采用

   帷幕灌浆方法处理。

     六、处理坝体裂缝,应根据不同情况,分析裂缝原因,分别采取不同措施。

对表面干缩

   裂缝和冰冻裂缝。

一般可做封闭处理;

其他裂缝多用开挖回填夯实和灌浆等措施处理,但对

   滑坡裂缝不宜采用灌浆办法。

     七、对坝体的滑坡处理,应根据其产生的原因、部位、大小、坝型、严重程度及水库

   内水位高低等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采取适当措施。

     对均质土坝或粘土心墙坝的滑坡,一般可采用透水性较大的砂石料压住坝脚或采取其他

   措施,使滑坡体稳定,将裂缝处理好后,再填筑夯实,并适当放缓边坡或在坡脚加筑戗台。

     对已蓄水的粘土斜墙坝的滑坡,可向水中大量抛土,增加坝坡稳定和防渗能力;

待库水

   位降低后,再将松散的滑坡体清除,重新回填夯较。

     在坝的下游坡脚,要做好排水反滤、导渗设施,以排除坝体内多余水分。

     八、堆石坝的堆石体发生局部下陷时,应及时填补。

     第4.2.5条 混凝土坝和圬工坝的养护修理工作主要有:

     一、保持坝面完整,局部如果有缺陷、松动及磨损,须及时修补。

圬工坝体内有填充料

   (沙、石)的,如有下陷,应及时填充密实。

     二、坝体出现裂缝、渗漏或异常位移时,应查明原因,分析研究其性质及危害程度,采

   取外部填补加固、灌浆、锚固等一种或多种措施处理。

     三、坝基透水性增大或扬压力增高,影响安全时,要及时采取截渗,延长渗径或加强排

   水等措施。

     第4.2.6条 输水洞(包括涵管)及溢洪道(包括泄洪闸)的养护修理工作主要有:

     一、输水洞出现分缝渗漏、内外力所引起的各种裂缝时,常用洞内修补、补强、补砌、

   套管及灌浆等措施进行处理。

     二、溢洪道进口、陡坡、消力池以及挑流设施应保持整洁,如有石块和竹木等杂物,必

   须清除;

溢流期间必须注意打捞上游的漂浮物,严禁木排及船只等靠近溢洪道进口。

     三、溢洪道或其他泄水建筑物,如果有陡坡开裂、侧墙砌石和消能设施损坏时,有条件

   的应立即停止过水进行抢修,且应使用速凝、快硬粘结材料。

     四、输水洞在纵断面突变处、高流速区以及压力管道闸(阀)门因振动出现气蚀破坏时,

   必须及时用抗气蚀性能较好的材料进行填补加固,如环氧树脂沙浆、钢渣混凝土或金属板等。

   并尽可能改善和消除产生气蚀原因。

     五、溢洪道挑流消能如引起两岸崩塌或冲刷坑恶化危及挑流鼻坎安全时,要及时予以保

   护。

条件允许时可调整泄量减轻冲刷。

     六、溢洪道、输水洞的闸(阀)门,必须及时作防锈,防老化的养护,遇有因撞击、振

   动、结构变形等造成损坏时,应及时修补加固;

闸门支铰、门轮和启闭设备,必须定期清洗、

   加油、换油,进行养护;

部件及闸门止水损坏要及时更换。

启闭机的电器部分尤须注意做好

   防潮和防雷等安全措施。

     第4.2.7条 严寒地区,要防止冰冻压力对水工建筑物的破坏。

对大坝坡、输水洞、进

   水塔、溢洪道闸门及其附属的水工结构均应采取破冰措施。

常用的有吹气防冻、机械破冰和

   人工打冰等方法,有条件的也可用变动水位破坏冰盖的办法。

选用的方法,要因地制宜,简

   易可行。

     第4.2.8条 水库蓄水后,要注意库岸有无危及水库安全的大体积滑坡体,如发现这种

   迹象时,应进行监测和处理,必要时应报请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研究处理。

     溢洪道两侧、输水洞进口有松动土石方或陡坡有坍塌或滑动危险时,应进行清除、削坡、

   设挡墙寺或锚固阴滑等措施。

                第五章 调度运用

                第一节 基本要求

     第5.1.1条 水库调度运用的目的是:

确保工程安全,选用最优调度运用方案,合理安

   排除害兴利关系,综合利用水利资源,充分发挥工程的综合效益。

     第5.1.2条 水库调度运用的原则是:

在保证水库工程安全的前提下,根据规定划舌计

   的竣发目标和兴利主次关系,结合库区迁安和下游河道安全泄量的实际情况,本着局部服从

   整体、兴利服从防洪的原则调独。

在具体悦用中,整腻要照顾局部、防洪要兼顾兴利,统一

   领导,全面安排,把灾拨档低到祖小范围,将效益扩大到最大限度。

     第5.1.3条 水库调度运用的依据是:

根遁批准的高度运用计划餐运用指标,结合水库

   工衬现状和管理运用的经验,参照近期水文气象预报情况,进行具体的最优调度运用。

     第5.1.4条 提高水库调度运用的计划性和预见性,建立健全水文气象情报网,搞好可

   靠的通讯设施,做好气象情报和水文预报工作,根据水库泄洪设施的预泄能力,可适时重叠

   使用一部分防洪和兴利库容。

但对预报成果的使用要留有余地。

没有预报条件、洪水传播时

   间短和泄洪能力小的水库,不允许这样运行。

     第5.1.5条 根据上述原则,编制水库的年度运用计划或防洪调度运用计划和兴利调度

   运用计划。

如发现调度运用实践积累的资料与原设计所采用的数据有矛盾并影响调度运用指

   标和原设计标准时,应会同各有关单位分析论证后予以改正,推荐新的最优调度运用方案,

   报上级批准后替代原设计有关资料和指标。

     第5.1.6大型水库均应按通则要求编制调度运用计划,绘制调度图表;

中型水库也要编

   制年度运用计划或运用指标。

     第5.1.7条 为了做好水库的调度运用,水库管理单位必须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向有关

   部门调查、收集、整理以下基本资料:

     一、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方面:

水库控制面积内的地形、地质、植被覆盖、土壤分布、

   水系情况、污染源分布;

水库下游防洪、兴利和垮癪

   60L雍笥跋斓挠泄爻钦颉⒏亍⑷丝凇⒐た?

   企业和交通干线等情况。

     二、水文气象方面:

水库控制面积内的降水、蒸发、气温、风向、风力和冰冻情况等,

   坝址上下游水文站网布设,各站雨量、水位、流量、流速、水质、含沙量和径流等特征资料,

   洪水传播时间及流量过程线,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等。

各种频率水文分析计算成果,历年水

   文预报方案和编制说明以及经验总结和通讯设施。

     三、工程方面:

水库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验收鉴定文件,水库库容面积、

   溢流、泄流特性曲线,库区迁移、土地征用、淤积变化、淹没、浸没、库岸坍塌和回水影响

   资料,历年检查观测、养护修理、调度运用的经验总结,水库上、下游有关工程的主要技术

   指标和工程质量等。

     四、经济效益方面:

水库上下游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库区土地利用和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