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16燃烧和灭火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13460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7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16燃烧和灭火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16燃烧和灭火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16燃烧和灭火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16燃烧和灭火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16燃烧和灭火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16燃烧和灭火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16燃烧和灭火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16燃烧和灭火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16燃烧和灭火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16燃烧和灭火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16燃烧和灭火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16燃烧和灭火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16燃烧和灭火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16燃烧和灭火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16燃烧和灭火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16燃烧和灭火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16燃烧和灭火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16燃烧和灭火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16燃烧和灭火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16燃烧和灭火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16燃烧和灭火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16燃烧和灭火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16燃烧和灭火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16燃烧和灭火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B、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故选项错误。

C、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故选项正确。

D。

4.(•梧州)运输汽油的车辆必须张贴的警示图标是(  )

【分析】根据图标所表示的含义来考虑,并结合运输汽油的车辆应注意的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运输汽油的车辆附近空气中混有可燃的汽油蒸气,要防止引燃混合气体发生爆炸。

A.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不适合在加油站使用,故选项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有毒品标志,不适合在加油站使用,故选项错误。

C.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液体的标志,适合在运输汽油的车辆上张贴,故选项正确。

D.图中所示标志是循环使用的标志,不适合在加油站使用,故选项错误。

C。

5.(•玉林)下列灭火的方法,不恰当的是(  )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电器自燃用水泼灭

C.酒精洒出失火用湿抹布盖灭D.汽车自燃用灭火器灭火

【分析】灭火的方法有:

(1)与空气(或氧气)隔绝。

(2)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3)撤走可燃物。

根据灭火原理进行分析即可。

A、油锅着火,盖上锅盖,隔绝空气灭火,故正确;

B、电器自燃,不能用水浇灭,以防触电,故错误;

C、酒精散落引起着火时,可用湿抹布盖灭,既可以隔绝氧气,又可以降低温度,故正确;

D、汽车自燃,可用灭火器灭火,故正确。

6.(•南京)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  )

A.隔绝空气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D.升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原理是隔绝空气或氧气。

7.(•无锡)学校食堂、盥洗室、厕所等场所都需要张贴的标志是(  )

【分析】明确题干中图示的意义以及不同环境的要求来解答此题。

学校食堂、盥洗室、厕所等场所都需要张贴节水标志。

A.这是有毒品标志,不合题意;

B.这是节约用水标志,符合题意;

C.这是禁止烟火标志,不合题意;

D.这是PVC塑料循环使用标志,不合题意。

8.(•广西)在露营篝火晚会上,小东发现篝火的木柴堆积密集,火焰很小,于是将木柴架空,主要目的是(  )

A.方便添加木柴B.升高木柴的着火点

C.增大氧气的浓度D.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分析】根据促进燃料燃烧的方法来分析,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都能促进燃料的燃烧。

A.将木柴架空,不是为了方便添加木柴,故A项不选;

B.木柴的着火点不能被改变,故B项不选:

C.将木柴架空,不能增大氧气的浓度,故C项不选;

D.将木柴架空,可以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以促进木柴燃烧,故D项当选。

9.(•成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油站严禁烟火

B.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

C.燃气泄漏关闭阀门打开排气扇

D.灭火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

【分析】A.根据加油站附近的空气中弥漫着燃油蒸汽来分析;

B.根据失火时易断电来分析;

C.根据灭火的方法来分析;

D.根据燃烧的条件以及灭火的原理来分析。

A.加油站空气中含有燃油蒸汽,遇火易发生爆炸,故正确;

B.高层楼房着火时,易发生断电现象,不能乘电梯逃生,故错误;

C.煤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或电火花易发生爆炸,所以不能打开换气扇,而应先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故错误;

D.灭火时只需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即可,故错误。

10.(•苏州)下列标志属于中国节能标志的是(  )

【分析】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故选项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中国节水标志,故选项错误。

C.图中所示图标为中国环境标志,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中国节能标志,故选项正确。

11.(•自贡)下列图标解读错误的是(  )

当心爆炸

B.

禁止吸烟

C.

节约用水

D.

不可回收

【分析】根据已有的图标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A.该图标是当心爆炸标志,故正确;

B.该图标是禁止吸烟标志,故正确;

C.该图标是节约用水标志,故正确;

D.该图标是可回收循环使用标志,故错误。

12.(•巴中)下列图示为“中国节能”标志的是(  )

【分析】根据图标所表示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图中所示标志是可循环利用标志,故选项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节水标志,故选项错误。

C、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中国节能标志,故选项正确。

13.(•扬州)年2月1日起扬州市主城区内严禁燃放烟花爆竹。

下列为“禁止放鞭炮”标志的是(  )

【分析】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进行判断。

A、图中标志的含义是禁止烟火,故A错;

B、图中标志的含义是禁止放鞭炮,故B正确。

C、图中标志的含义是节约用水,故C错;

D、图中标志的含义是图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故D错。

14.(•岳阳)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是(  )

【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A、图中小木条能燃烧,玻璃棒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故选项错误。

B、图中小木条先燃烧,小煤块后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正确。

C、片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薄铜片上的白磷能与氧气接触,温度能达到着火点,水中的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可得出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项错误。

D、图示烧杯中的蜡烛一定时间后熄灭,放在空气中的蜡烛正常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故选项错误。

15.(•宜昌)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B.煤火取暖时紧闭门窗

C.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D.森林游玩时乱扔烟头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安全规则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A、火灾时产生大量的浓烟往上飘,故逃生时弯腰前行,正确;

B、煤火取暖时不能紧闭门窗,否则会产生一氧化碳,错误;

C、燃气泄漏时不能点火检查,错误;

D、森林游玩时不能乱扔烟头,否则可能造成火灾,错误;

16.(•青岛)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B.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分析】A.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B.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够促进可燃物燃烧;

C.迅速打开所有门窗,会造成空气流通,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不变进行解答。

A.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故不正确;

B.将煤块粉碎后能够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再燃烧能够使其燃烧更充分,故正确;

C.室内起火时,不能立即打开门窗,否则空气流通,使氧气更充足,火势更旺,会导致火势迅速蔓延,不利于灭火,故不正确;

D.用水灭火,利用了水能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其着火点以下,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着火点,故不正确;

17.(•自贡)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如果楼内有电梯,则迅速使用电梯逃生

【分析】A、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或遇电火花等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火灾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气体受热密度变小,进行分析判断。

D、在火灾情况下,电梯的供电系统会随时断电,烟雾会向电梯井道内蹿,进行分析判断。

A、天燃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发生爆炸,关闭阀门、开窗通风,可以稀释燃气,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故选项说法正确。

C、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

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要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故选项说法正确。

D、在火灾情况下,电梯的供电系统会随时断电,或是电气线路被烧毁而停电,电梯受热后其轿厢会失控甚至变形卡住,人在其中很危险;

烟雾会向电梯井道内蹿,浓烟很容易进入轿厢,最终导致人窒息而亡;

不能乘电梯逃生,故选项说法错误。

18.(•昆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漏要立即开灯检查

B.在加油站、加气站使用手机可能引发燃烧、爆炸

C.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D.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

【分析】A.根据燃气气属于可燃性气体进行解答;

B.根据防止发生危险来分析;

C.根据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气体受热密度变小,进行分析判断;

D.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是由于燃气燃烧不充分造成的,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A.燃气属于可燃性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体,遇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夜间发现家中煤气泄露,不能立即开灯,应该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故符合题意;

B.在加油站附近的空气中弥漫着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接打手机产生的电火花可能会引燃甚至引起爆炸,故不合题意;

C.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

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要尽量贴近地面逃离,故不合题意;

D.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是由于燃气燃烧不充分造成的,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以利于燃气充分燃烧,故不合题意。

19.(•益阳)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发现煤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排气

B.公共场所做到人离电断

C.酒精灯洒出的酒精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D.加油站、面粉厂等地严禁烟火

【分析】A.从防止气体的爆炸分析;

B.根据用电安全来分析;

D.根据可燃性的气体和粉尘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会引起爆炸。

A.为防止煤气和空气混合后发生爆炸,厨房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故说法错误;

B.公共场所做到人离电断,以防发生漏电引发火灾,故说法正确;

C.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降温和隔绝空气可灭火,故说法正确;

D.因为面粉属于可燃性粉尘,燃油蒸气属于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面粉加工厂、加油站要严禁烟火,故说法正确。

20.(•菏泽)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可用明矾降低水的硬度

B.用水浇灭着火的纸箱,其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H2O和H2SO4中数字2均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

D.水通直流电时,电源负极上得到的气体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分析】A、根据明矾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学式中数字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电解水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A、明矾不能降低水的硬度,错误。

B、用水浇灭着火的纸箱,其原理是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故选项说法错误。

C、H2O和H2SO4中数字2均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水通直流电时,电源负极上得到的气体是氢气,不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错误。

21.(•南京)今年5月31日是第31个世界无烟日,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

A.表示的是禁止烟火;

B.表示的是禁止携带火种;

C.表示的是禁止燃放鞭炮;

D.表示的是禁止吸烟。

22.(•江西)今年春节,江西实行“禁燃令”。

下圈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标志是(  )

【分析】根据图标所表示的含义来考虑,并结合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来做题。

A、是节约用水标志,故错误;

B、是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标志,故正确;

C、是塑料制品循环使用标志,故错误;

D、是禁止吸烟标志,故错误;

23.(•聊城)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C.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A、灯罩的材料是纸,是可燃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灯罩能与氧气充分接触,故选项说法错误。

C、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是因为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D、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

24.(•天津)在汽车加油站见到的油罐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图标是(  )

【分析】汽油具有可燃性,属于易燃液体,故应贴上易燃液体的危险化学品标志,结合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汽油具有可燃性,属于易燃液体。

A.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A错;

B.图中所示标志是剧毒品,故B错误;

C.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液体标志,故C正确;

D.图中所示标志是自燃物品,故D错。

25.(•重庆)安全事故无小事。

如图是一种危险化学品警示标记,在运输时应张贴该标记的是(  )

A.食盐B.鞭炮C.烧碱D.酒精

【分析】根据标志含义是腐蚀品,进行解答。

A.食盐不属于腐蚀品,不需要张贴,故A错误;

B.鞭炮属于爆炸品,不需要张贴,故B错误;

C.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运输时应张贴该标记,故C正确;

D.酒精属于易燃品,没有腐蚀性,不需要张贴,故D错误。

26.(•长沙)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下列灭火的措施或行为你认为错误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电烤炉着火时,用水浇灭

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

D.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分析】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则灭火的原理有三种:

撤离可燃物、隔绝氧气和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根据燃烧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灭火方法对才能更好地减少损失。

A、用锅盖盖住着火的油锅隔绝氧气,会使油因不能与氧气接触而熄灭。

此做法正确。

B、向着火的电烤炉上浇水,可能会因水的导电性而使扑火者触电,或引发电路短路布引起更大面积的燃烧。

此灭火方法错误;

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以喷大量水,降到燃烧物的着火点;

故做法正确;

D、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采用隔离氧气的方法进行灭火;

二.填空题(共4小题)

27.(•湘西州)化学与我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你结合生活常识解决下列问题

(1)写出一条生活中常用的节约用水方法:

 及时关闭水龙头 

(2)写出两种常用灭火的方法 用嘴吹灭蜡烛 、 油锅中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分析】

(1)利用节约用水的知识进行分析。

(2)根据灭火原理:

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生活中常用的灭火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1)用洗菜的水浇花,及时关闭水龙头等都可以节约用水。

(2)房屋失火后常用水来扑灭,是利用了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的灭火原理;

生活中用嘴吹灭蜡烛也是利用了该原理。

实验室熄灭酒精灯则用灯帽将其盖灭,利用了隔绝氧气的原理;

生活中油锅中油着火用锅盖盖灭也是利用了该原理。

故答案为:

(1)及时关闭水龙头;

(2)用嘴吹灭蜡烛;

油锅中油着火用锅盖盖灭等(合理均可)。

28.(•临沂)在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可燃物 ;

氧气(或空气);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1)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图示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信息:

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①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 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

②烧杯中水的作用一方面 使热水中的白磷隔绝了氧气 ,另一方面 给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提供了热量 。

(2)为了防止失火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害,加油站等场所常贴有图2图标,其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B (填字母序号)。

(1)掌握燃烧具备的三个条件:

(1)要有可燃物;

(2)要有助燃物质;

(3)要有一定温度,即达到可燃物着火燃烧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2)根据图标的含义来分析。

在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可燃物;

故填:

(1)铜片上的红磷虽然具有可燃性且与氧气接触,但是其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所以没有发生燃烧;

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②烧杯中水的作用一方面是使热水中的白磷隔绝了氧气;

另一方面给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提供了热量;

使热水中的白磷隔绝了氧气;

给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提供了热量;

(2)A.是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标志;

B.是禁止吸烟的标志;

C.严禁烟火的标志;

D.禁止携带火种的标志;

29.(•台州)19世纪初,电灯尚未发明,煤矿工人在矿井中只能借助煤油灯照明。

矿井中通常存在大量的甲烷气体,遇火极易发生爆炸。

1815年,化学家戴维设计出一种安全矿灯﹣﹣戴维灯(如图)。

采用一种网眼很小的普通金属网罩住火焰,火焰只会在网中燃烧而不会引燃外界的甲烷气体。

(1)甲烷与空气混合,遇火易发生爆炸,是因为甲烷燃烧释放大量的 热 。

(2)用戴维灯照明,不会引燃矿井中的甲烷,原因是 戴维灯采用一种网眼很小的普通金属网罩住火焰,由于金属能够吸收热量并散放到空气中,使金属周围的温度降低,甲烷的温度达不到着火点,所以不会引燃外界的甲烷气体。

 。

(1)根据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考虑;

(2)戴维灯采用一种网眼很小的普通金属网罩住火焰,由于金属能够吸收热量并散放到空气中,使金属周围的温度降低,甲烷的温度达不到着火点,不会引燃外界的甲烷气体。

(1)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引起燃烧;

(2)戴维灯采用一种网眼很小的普通金属网罩住火焰,由于金属能够吸收热量并散放到空气中,使金属周围的温度降低,甲烷的温度达不到着火点,所以不会引燃外界的甲烷气体。

(1)热;

30.(•江西)下列灭火方法正确的是 C 

A.电器着火直接用水灭火

B.图书馆档案失火用水基型灭火器熄灭

C.油锅着火用锅盖善灭

D.熄灭酒精灯用 灯帽盖灭 

【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达到着火点、氧气三者缺一不可,可以判断出只要去除其中的任一个条件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A.用水来浇灭电器着火,容易触电,故错误;

B.图书馆档案失火用水基型灭火器熄灭会造成图书档案的损坏,故错误;

C.油锅着火可以盖上锅盖,通过隔绝氧气而灭火,故正确;

D.熄灭酒精灯时,利用隔绝氧气灭火的方法可以盖上灯帽。

C;

灯帽盖灭。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31.(•桂林)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

a 集气瓶 ,b 长颈漏斗 。

(2)装置A、B均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是 A 。

若装置C的瓶内充满空气,正放在桌面收集O2,则气体应从 Y (填“X”或“Y”)端口进入。

(3)如装置D所示,由①、②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烧杯中热水所起的作用是 加热、隔绝氧气 。

(1)熟记仪器的名称;

(2)根据装置的特点来分析;

根据氧气的性质来分析;

(3)根据燃烧的条件来分析。

(1)仪器a是集气瓶,b是长颈漏斗;

集气瓶;

长颈漏斗;

(2)装置A可以通过上下移动铜丝来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装置C的瓶内充满空气,正放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