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K液压闸式剪板机说明书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13614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QK液压闸式剪板机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QK液压闸式剪板机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QK液压闸式剪板机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QK液压闸式剪板机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QK液压闸式剪板机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QK液压闸式剪板机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QK液压闸式剪板机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QK液压闸式剪板机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QK液压闸式剪板机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QK液压闸式剪板机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QK液压闸式剪板机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QK液压闸式剪板机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QK液压闸式剪板机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QK液压闸式剪板机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QK液压闸式剪板机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QK液压闸式剪板机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QK液压闸式剪板机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QK液压闸式剪板机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QK液压闸式剪板机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QK液压闸式剪板机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QK液压闸式剪板机说明书Word格式.docx

《QK液压闸式剪板机说明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K液压闸式剪板机说明书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QK液压闸式剪板机说明书Word格式.docx

1.5液压系统的保养与维护

1.5.1加油前必须对油箱进行仔细检查与清洗,油通过100目以上的过滤网过后,注入油箱,液压油一般应8-12个月更换一次,并每月定期检查,发现变质应立即更换,油箱有效容约为600升。

1.5.2液压油的质量需符合GB1118.1-94国标要求,一般情况下建议使用HM32抗磨液压油,环境温度较高时建议使用粘度较高的液压油,如HM46抗磨液压油.

1.5.3油箱中的油面必须保持在油标指示的范围内,油面低于油标指标范围时,不准启动油泵。

1.5.4液压系统的各阀压力在出厂时均已调好,用户应根据使用的实际情况,定期检查各油路的工作压力是否在规定的压力范围内,如有出入,找出原因及时调整。

要注意监测机器正常工作时蓄能器压力表的显示值。

1.5.5油箱的油温:

一般在10℃-55℃为宜,最高不超过60℃,最低温度不得低于5℃,油温过高易泄漏,油便会迅速变质,泵的容积效率下降。

油温过低泵的启动和吸油困难,易损坏组件。

1.5.7开机时,观察蓄能器的充液压力,若低于最低压力(P1=7MPa),应及时给蓄能器充液,具体步骤见(8.4.2)。

1.5.8若油缸下腔管路或蓄能器出现故障对其进行维修或拆卸时,必须先将刀架两头垫实,再安全阀(26)的调节手柄完全旋松,使蓄能器贮存的能量完全得到释放,直至显示蓄能器内油液压力的压力表(25)显示为0MPa方可进行拆卸等操作,否则,会出现问题,造成污染或危害人身安全等。

1.5.9机床正常工作后,开始每周检查蓄能器气压一次,一月后,每月一次,半年后,半年检查一次,一年后,每年检查一次。

警告:

蓄能器不能充装氧气,压缩空气或其它易燃气体及活性气体,在充装氮气时应缓慢进行,以防冲破胶囊。

1.5.10若要检修蓄能器时,必须先松开安全阀(26)的调节手,泄去压力油,并使用充

气工具放掉皮囊中的氮气,然后才能拆下各零部件。

1.5.11警告:

对蓄能器进行充气、放气、检查、维护、维修等操作必须由有经验的技术熟练人员进行,在进行上述操作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随机配带的《蓄能器使用说明书》和《充气工具使用说明书》。

1.6液压系统件清单(表中序号与液压原理图中的阀件编号一致)

序号

型号及代号

名称

数量

备注

1

Y200L-4-B5

30KW,1470R/MIN电机

2

IPH-5B-64-11

内啮合齿轮泵

3

NL7YAφ55X110/φ31.75X75

内齿啮合联轴器

4

WU-400X100-F-J

滤油器

5

LCV32B05

压力插装阀

6

KRG-032-DBW

压力盖板

7、10、20

4WE6D6X/EG24N9K4

电磁换向阀

8

LCV25E05

方向插装阀

9

KCG-025-CA+DSC

方向盖板

11、25

Y-60

压力表(带法兰边)

12

LCV25-E20

13

KCG-025-O

方向控制盖板

14

CDS-20L-D2-082-01

螺纹插式电磁开关阀

17

23QDF6K/315E24

电磁球阀

15

LCV40E05

16

自制盖板

18

19

KCG-040-DSMB

21、22

RPV6-10

单向阀

23

23QDF6B/315E24

24

NXQ1-L16/31.5

蓄能器

26

DBDS10P10B/315

直动式溢流阀

27、28

DIF-L10H2-S

管式单向阀

29

Z2DB10-VC2-30/31.5

溢流阀

30

4WE10J3X/CG24NZ5L

33

34

35

1.7油缸密封件清单

规格

左油缸(φ250Xφ135X175)

φ135Xφ147X8.2

防尘圈

K08-P

φ250Xφ229X8.1

格莱圈

GB1235-76

φ260x5.7

O形圈

φ85x5.3

260X250.7X1.9

F4挡圈

95X86.6X1.9

7

USI

φ135Xφ155X15

U型密封圈

NOK

S09-E

φ135Xφ150.1X6.3

斯特封

爱科

10

右油缸(φ210Xφ135X175)

φ210Xφ189X8.1

220x5.7

85x5.3

φ220Xφ210.7X1.9

φ95Xφ86.6X1.9

1.8系统密封件清单

规格

名称

数量

GB3452.1-82

36.5X3.55

28X3.55

25x2.65

15x2.65

10.6x2.65

6.7x1.8

JB982-77

φ42

组合垫圈

φ33

φ18

11

φ16

φ14

GB3452.1-92

47.5x3.55

压料缸用

40x3.5

30x40x6

U形圈

1.9附图1(液压原理图及动作顺序图)

8.10大阀组外形图及相关阀件位置图

8.11小阀组外形图及相关阀件位置图

二、机器的电气系统

本机器采用50HZ,380V三相四线制交流电源供电。

油泵电机采用三相380V电源,三相380V经三相伺服变压器变压为三相200V供后挡料伺服电机用。

控制变压器采用二相380V,控制变压器的输出供控制回路取用,其中24VAC供给控制部分及指示灯用,220VAC除供给轴流风机和日光灯照明外,其经整流后转换为24VDC供给数控系统和电磁阀用。

机器的电气控制箱位于机床的左侧,电箱装有门锁,钥匙由专门维修人员保管,用以防范电气触电危险;

电源总开关安装在电柜正面的右侧面,可以由用户自配备一把锁,用于电源关断的管理,防止不熟悉的操作人员对机床进行操作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机器的操作元件,除脚踏开关操作台和出料小车按钮盒外,全部集中在机床数控系统操作面板上,每个操作元件的功能由其上方的文字或图标进行标记。

机床电路图(参阅2.7部分电路图1-7页);

机床配电板元件位置图(参阅2.8部分);

机床操作面板元件位置图(参阅2.9部分)。

2.1、电气功能及安装

数控系统为荷兰DELEM公司的DAC360,4.7″单色LCD/STN显示,能够直接控制后挡料定位轴(X轴)和刀口间隙调整,刀架剪切角+行程辅助轴同时运动,其它具备如编程,计数,退让,修正等功能。

2.1.1、机床主要功能说明(参阅DAC-360通用剪板机控制系统操作手册)

--X轴,编程该步X轴位置,正值为绝对编程,负值为相对编程。

主要控制后挡料前后运动,X轴的零点为下刀板刀刃处,其实际位置指后挡料挡板到下刀板刀刃的距离。

--刀口间隙:

刀口间隙根据材质和板厚自动计算,也可手动修改。

--剪切角度,该角度根据材质和板厚自动计算,也可手动修改。

--剪切板料的宽度。

--剪切行程,根据系统的配置,可编程一行程距离或最大行程的百分比。

该值根据板材位置、剪切角和剪切板材宽度自动计算,也可手动修改。

2.1.2、安装部分

1、一般情况下,数控系统从机床卸下后运输;

2、安装时请仔细打开包装箱;

3、确认机床电源已断电;

4、将系统安装在吊臂上;

5、按电线线号和安装插头上的编号插入系统,屏蔽线需可靠接地,并拧紧螺栓,盖上后盖。

2.1.3、机床试启动:

当机床安装完毕,按液压说明书要求对油箱加油,油箱内的液压油达到所需油量,仔细检查接线,保护接地,以及接插件准确无误后,把电箱右侧的电源总开关旋转到"

1"

位置,这时机床控制开通,电源开通指示灯亮,表示电源已接通。

启动油泵并检查方向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则须更换供电电源中三根相线中任意二根相线的相序。

2.2、操作元件位置示意图说明

9.2.1.操作面板上的操作元件(参照图2.9操作元件位置示意图)

A、DAC360操作面板(参阅DAC-360通用剪板机控制系统操作手册)。

B、旋转开关、指示灯和按钮:

HL1--电源指示灯,当主电源接通,该指示灯亮。

HL3--上刀架下行剪切动作时该指示灯亮。

HL4—油泵电机,间隙调整电机或出料小车电机任一电机或多个电机过载或短路使断路器跳闸时该指示灯亮。

HL5--伺服驱动异常指示,当伺服驱动器检测到驱动器自身、伺服电机、编码器、连接信号线或供电动力线之间故障时,驱动器上的显示屏显示报警号码。

SB3HL2--油泵启动按钮,当按下按钮,油泵被启动,同时该按钮内的指示灯亮。

SB4—点动按钮,按住此按钮,开始充液,充液完毕时,松开按钮。

SA1--照明选择开关,它有两个位置作用如下:

左边:

安装在机架上的日光灯灭;

右边:

安装在机架上的日光灯亮,此时用户也可以当做灯光对线对板料划线进行剪板,即当灯光投影在钢丝上的阴影与板料划线的位置重合时可以剪切到所需要的板料长度,此时数挡后挡料可以定位于靠近挡料行程较大处。

SA2—气动托料选择开关,它有两个位置作用如下:

“无效”模式有效,选择无效方式,气动托料先向下运行,达到托料下限时,再翻转向下到达翻转下限停止,踩动脚踏开关即可进行剪切工作。

“有效”模式有效,刀架必须处于上死点位置,托料开始上升到达托料上限,然后翻转向上到达翻转上限,在此模式下,数控系统选择自动方式,在各轴(含剪切角和间隙调整辅助轴)定位到达后,踩动脚踏开关,压紧缸压紧板料,剪刀下行,同时气动托料下行到达托料下限,剪切完毕后刀架返程的同时托料翻转到达翻转下限,待剪刀返程到达上死点后,重复前面的动作到达托料上限和翻转上限,此时松开脚踏开关,可以再一次进行剪切的工作。

注意,踩动脚踏开关而未完成一次剪切就松开脚踏开关时,会造成板料不能完全剪切,浪费板料且此时气动托料必须完成一次上-下-上的循环,降低剪板的效率。

SB5—充液,按下此按钮,在达到液压部分蓄能器压力的要求下,松开此按钮。

SB6--微动向上,按下此按钮,剪刀缓慢上升,便于间隙调整。

SB2--急停按钮,按下此按钮,油泵停止,所有电机和电磁阀均停止工作。

2.2.2、脚踏开关操作台的按钮

A:

EMERGENCYSTOP-急停按钮,此按钮与2.2部分SB2的阐述功能一致。

B:

脚踏开关-发出向下运动指令,在手动或自动模式下工作。

DAC360在手动移动模式时通过按动"

-"

键或"

+"

键,剪刀将点动下降或上升;

在手动或自动模式时踩动脚踏开关,剪刀将完成下降-到达下死点-返程-到达上限位的一次循环;

根据编程的不同,剪刀完成循环后可自动转换到下一步或返回到第一步。

(注意:

1、在下行过程中松开脚踏开关剪刀会自动返程到达上限位停止;

并且必须是包括辅助轴在内的所有轴位置到达后剪刀才可进行剪切动作。

2.3、开机步骤

操作机床前,必须阅读《剪板机控制系统操作手册》和随机说明书及相关资料。

1、打开电源总开关;

2、将所有急停旋转释放复位;

3、启动油泵电机;

4、进入程序页面检查是否有程序,如没有则编制一个简单程序,可参阅《剪板机控制系统操作手册》;

5、按动数控系统上的绿色启动键,则后挡料回参考点;

7、重新根据板料进入编程页面进行编程,编程完成后按动绿色启动键,所有轴定位到达后,绿色指示灯灭,此时踩动脚踏开关可控制剪刀的动作。

机床剪刀必须在剪切上限位信号有效时踩动脚踏开关有效;

若选择气动托料“有效”模式,除剪刀停靠在上死点外,托料上限和翻转上限条件也须同时满足。

2.4、关机步骤

1、按下油泵停止按钮或任意一个急停开关;

2、把电柜右侧面的电源总开关旋转到“OFF”位置,并把外部电网供给电柜的开关也关断。

2.5、电气系统正常工作所需的环境条件

1.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米;

2.周围环境温度:

+5℃~+55℃;

3.空气相对湿度:

在+40℃时不超过50%;

4.大气条件:

没有会引起爆炸危险的介质,也没有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气体和导电尘埃;

5.在没有雨雪侵袭的地方;

6.在无显着摇动和冲击振动的地方;

7.电压应在342~418V范围内,三相电源不平衡电压应在范围内(电压负序和零序成分都不应超过正序成分的2%)。

频率在49.5~50.5Hz范围内。

8.运输储存:

所有配备的电气只能在-25℃~+55℃的储存温度范围内,24小时以内的短时间运输储存不能超过70℃。

9.机器不使用时的储存:

满足以上工作条件,确保电源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2.6、电气系统的维修及维护

2.6.1出现电气方面的故障,应首先判断是电气是由哪部分引起故障的,从而作出进一步的判断、分析以便解决。

以下就各种可能情况分别予以说明:

项号

现象

可能原因

检查方法

排除方法

1.

上电后电源指示灯不亮

1.总开关或外部供电开关故障。

2.控制变压器原、副边断路器未合上或断路器故障。

3.通电指示灯故障。

1.检测开关故障。

2.目测断路器是否合闸或检测断路器故障。

3.检查指示灯接线及指示灯泡。

1.更换开关。

2.合闸或更换断路器。

3.使接线牢靠或更换指示灯。

2.

油泵电机,间隙调整电机,出料小车电机无法起动

1.断路器保护断开

控制电路。

2.有急停按钮处于按下位置。

3.有断线或接触不良

情况。

4.PLC故障。

5.接触器故障。

6.电机故障。

1.检查断路器常闭点是否断开。

2.检查各急停按钮的状态。

3.查线。

4.检查PLC的POWER,RUN,ERR/ALM,INH指示灯是否闪烁或亮。

5.检测接触器辅助触点,主触点接通状和线圈是否烧毁或短路。

6.检测绝缘电阻及线间绕组

1.按下断路器复位键使断路器复位。

2.使各急停按钮均处于原始状态。

3.换线或使接触良好

4.POWER和RUN指示灯亮为正常,熄灭为异常;

ERR/ALM,INH指示灯闪烁或亮为异常。

异常请与公司售后服务部联系。

5.更换同型号接触器

6.更换电机。

3.

刀架无动作

1.脚踏开关或连线故障。

2.阀故障。

3.无输出信号。

4.无DC24V或中间继电器损坏。

5.机械故障。

1.检测脚踏开关或相应线路。

2.相应阀线圈带电情况是否正常。

3.检察PLC输出信号。

4.由上到下逐步进行检测DC24V并判断相应元件故障;

若正常,检测继电器触点及线圈故障。

5.由机械工程师进行检测。

1.更换脚踏开关或连线。

2.更换液压阀或清洗阀。

3.接通信号线。

4.更换相对应的元件。

气动托料不能动作

1.托料选择“无效有效”开关故障。

2.PLC故障。

4.继电器或气阀故障。

5.气源无或过低。

1.检测线路及开关触点是否接通。

2.检查PLC的POWER,RUN,ERR/ALM,INH指示灯是否闪烁或亮。

3.线路故障或对照PLC梯形图查看程序输出信号条件是否满足。

4.PLC已输出信号后,检测控制气阀的继电器触点或线圈是否正常;

若正常,检测气阀控制线及其线圈故障。

5.查看气源。

1.更换线路或选择开关。

2.POWER和RUN指示灯亮为正常,熄灭为异常;

3.排除线路故障并满足输出条件。

4.更换继电器或气阀。

5.提供符合条件的气源。

2.6.2维护

2.6.2.1伺服驱动器(伺服单元的检查)

2.6.2.2伺服驱动器(伺服单元内部部件更换的大致标准)

2.6.2.3伺服电机

2.6.2.4油泵电机,间隙调整电机和轴流风机

2.6.2.5控制电柜

电气元件大部分安装在控制电柜内,用户应由电工或相关专业人员每月对电柜内的元件进行停电检查及维护。

检查的内容如下:

2.6.2.6接线端子排

主要检查端子入线、出线端和短接片有无松动,并逐一用万用表测量各端子的连接桥是否导通良好。

2.6.2.7接触器及继电器

主要检查进出线有无松动,通过视觉或拆下防护罩等手段观察各主触点或辅助触点有严重烧焦现象。

2.6.2.8控制电柜整体检查

主要检查各出线管接头是否有松动,通风过滤器网是否有松动;

电柜内是否有灰尘等;

配线是否已损伤、设备的连接部分是否有松动和芯脚偏移、是否有异臭等。

注意:

1、必须将每次的维修记录作维修档案进行妥善保管,以便进行下次维修时查阅。

2、机器电气系统的调整、检查、维修必须由电气专业技术熟练人员进行。

2、7电路图

电路图1

电路图2

电路图3

电路图4

电路图5

电路图6

电路图7

电路图8

2.8配电板元件位置图

2.9操作元件位置示意图

2.10电气部分潜在危险

2.10.1触电危险

2.10.1.1除按2.6部分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外,有时因不可预测的因素导致保护接地线脱落或断裂,若此时3相380V的动力线因检测或维护不及时,由于绝缘老化或长期松动和机床线槽磨擦而使被绝缘外层裸露的原因,或机床外壳就会带电。

此时若操作者触摸机床外壳,就会有触电的危险,从而产生触电事故。

2.10.1.2因不可预测的因素,机床的电气工作条件不能满足2.5部分的要求,如过度潮湿,此时由于其它供电动力线路的原因导致机床地面可能带电,也可能产生触电事故。

为防止上述两点的触电事故,工厂提供的动力源应为漏电保护装置。

2.1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