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师范大学2015-2016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报湖北大学)Word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13988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1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师范大学2015-2016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报湖北大学)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湖北师范大学2015-2016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报湖北大学)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湖北师范大学2015-2016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报湖北大学)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湖北师范大学2015-2016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报湖北大学)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湖北师范大学2015-2016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报湖北大学)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湖北师范大学2015-2016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报湖北大学)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湖北师范大学2015-2016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报湖北大学)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湖北师范大学2015-2016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报湖北大学)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湖北师范大学2015-2016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报湖北大学)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湖北师范大学2015-2016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报湖北大学)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湖北师范大学2015-2016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报湖北大学)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湖北师范大学2015-2016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报湖北大学)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湖北师范大学2015-2016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报湖北大学)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湖北师范大学2015-2016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报湖北大学)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湖北师范大学2015-2016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报湖北大学)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湖北师范大学2015-2016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报湖北大学)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湖北师范大学2015-2016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报湖北大学)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湖北师范大学2015-2016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报湖北大学)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湖北师范大学2015-2016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报湖北大学)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师范大学2015-2016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报湖北大学)Word下载.docx

《湖北师范大学2015-2016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报湖北大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师范大学2015-2016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报湖北大学)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北师范大学2015-2016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报湖北大学)Word下载.docx

(二)人才培养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15

(三)教师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16

湖北师范大学2015-2016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一、学校概况

湖北师范大学是一所以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理学、工学为重点,以教师教育为特色,以服务基础教育为主体的省属重点本科高等师范院校。

学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2014年开始联合培养博士生,被列为湖北省第一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学校规划占地2002亩,校舍总面积60.45万平方米。

学校设有20个教学院,建有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6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省级重点学科,现有66个本科专业、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品牌专业、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8个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建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4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6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工作站)。

近五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和横向课题700余项,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0余项,教师公开发表科研论文4254篇,其中被SCI等三大检索收录904篇。

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40多所高校及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已在英国建立了湖北省属高校在欧洲唯一的一所孔子学院,在北爱尔兰建有8个孔子课堂和1个武术中心。

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校园文化、科技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等活动丰富多彩,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

建校43年来,共培养各类毕业生近11万人,毕业生中绝大多数扎根在湖北省基础教育第一线。

学校已成为湖北省高等师范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培养湖北省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基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大力推进转型发展,努力创建特色鲜明、省属一流、高水平的地方应用型师范大学,为我国师范教育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办学定位

地方应用型师范大学。

(二)人才培养目标

立足社会需求和职业需要,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勇于创新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强、具备继续学习能力的优秀基础教育师资、职业教育师资和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

(三)服务面向

立足湖北,面向全国,服务基层,为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四)各类全日制在校生情况

2015-2016学年,学校各类全日制在校生16559人,其中本科招生4035人,本科在校生15568人,本科毕业生4560人,本科生占在校生比例为94.02%。

折合在校生人数17684.4人。

表2.4.1各类学生数统计表

全日制在校生人数(人)

本科招生人数(人)

本科在校生人数(人)

本科毕业生人数(人)

本科生占在校生比例

折合在校生人数

16559

4035

15568

4560

94.02%

17684.4

三、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数量与结构

截止到2016年8月,我校专任教师人数为948人,外聘教师人数为141人。

折合生师比为17.36:

1。

表3.1.1专任教师队伍数量

专任教师数(人)

外聘教师数(人)

外聘教师所占比例

生师比

948

141

6.9%

17.36:

1

(二)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学校有教授128人、副教授297人。

2015年,学校新增“楚天学者”6人,总数达到17人;

“彩虹学者”特聘教授4人;

新增“磁湖学者”特聘教授2人,总数达到13人;

新增百人计划特聘教授1人,“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0人、省政府专项津贴16人,入选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11人、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7人、省跨世纪学术骨干8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

2人入选湖北省“青年英才开发计划”。

选派63人参加教育部等部门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选派5人赴国(境)外学习进修。

充分发挥教师教育发展中心作用,开展新进教师“精彩一课”活动、优秀教师公开示范课、教师教改课比赛、教学专题讲座与培训、青年教师教学沙龙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队伍实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表3.2.1专任教师学历结构

具有博士

学位

具有硕士

具有本科

具有专科

学历

人数(人)

比例

235

24.79%

510

53.80%

198

20.88%

5

0.53%

表3.2.2专任教师队伍职称结构

具有正高级职称

具有副高级职称

128

13.50%

297

31.33%

(三)本科生主讲教师和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

2015-2016学年,学校共开设本科课程3799门次,其中,教授、副教授主讲本科课程1357.16门次,占全校本科课程总门次的比例为35.72%。

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副教授占教授、副教授总数的比例为78%。

表3.3.1教授、副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情况统计表

年度

本科开课总门次

教授、副教授主讲本科课程门次

教授、副教授主讲本科课程门次占全校本科课程总数的比例(%)

2015-2016

2015-2016

(1)

1944

689.09

35%

2015-2016

(2)

1855

668.07

36%

总计

3799

1357.16

35.72%

表3.3.2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副教授情况统计表

主讲本科课程教授、副教授人数

教授、副教授总数

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副教授占教授、副教授总数的比例(%)

325

411

79%

317

410

77%

(四)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学校不断加大教学经费投入。

2015-2016学年,本科教学日常运行经费4025万元,生均2585元;

本科教学专项经费848万元;

本科生实验经费168万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107.91元;

本科生实习经费292万元,生均实习经费689元。

表3.4.1教学经费情况

教学日常运行经费

本科教学专项经费(万元)

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万元)

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元)

4025

2585

848

备注:

本科教学专项经费:

自然年度内学校立项用于本科教学改革和建设的专项经费总额。

表3.4.2实验实习经费情况

本科实验经费

本科实习经费

本科生实验经费(万元)

生均实验经费(元)

本科生实习经费(万元)

生均实习经费(元)

168

107.91

292

689

(五)教学设施情况

1.学生均用房面积

校园总占地面积1334673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368899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22.28平方米;

实验室面积56693平方米,生均3.42平方米;

产权学生宿舍面积165497平方米,生均9.99平方米。

表3.5.1教学设施情况

占地面积(m2)

产权建筑面积(m2)

产权教学行政用房

产权学生宿舍面积(m2)

总面积(m2)

占建筑面积比例

1334673

593401

362149

61%

165497

表3.5.2教学行政用房与实验室用房情况

教学行政用房(m2)

实验室用房(m2)

总面积

生均面积

368899

22.28

56693

3.42

2.教学仪器及设备

2015-2016学年,全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4921.64万元,其中新增1605.33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为0.844万元。

表3.5.3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及校外实践基地情况

教学科研

设备总值

(万元)

生均教学

科研设备值(万元)

当年新增教学科研设备总值

当年新增值所占比例

校外实践基地个数(个)

固定

资产

14921.64

0.844

1605.33

12.06

296

103294.02

说明:

①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是指单价高于800元的仪器设备;

②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

折合在校生人数)×

10000;

③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所占比例=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100%;

3.图书馆文献资源

学校图书馆有馆舍两座,面积共28337平方米。

各院(系)设有资料室,面积约3000平方米。

截止2016年6月,馆藏纸质图书近210万册,2016年全校订有中文报刊2100多种(期刊2123种)、外文期刊37种;

可供读者使用中、外文各类数据库9种37个子库、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共252万余种(册)。

目前图书馆拥有:

以光纤磁盘阵列柜IBMDS4800为核心的网络存储系统,容量为8TB,以及华为OceanStorS5500T存储系统,磁盘容量合计为103TB,存储磁盘总容量111TB。

由CISCO4098G、3524G、2924G构成的三层交换网络系统,主交换机CISCO4908G配备了6块1000Mb光纤模块,形成主干带宽1000Mb的网络;

服务器为1000M网卡,各工作站则配备以100M网卡,形成100Mb的桌面带宽网络,较好地满足师生教学与科研的需求。

表3.5.4图书资源情况

图书馆面积(m2)

纸质图书量

数据库

(个)

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万种)

生均

总数(万册)

生均(册)

28337

1.6

208.9

118.13

9

247.6

四、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开展“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推进培养模式、教学团队、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

学校为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大力开展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建有“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共7项,各实验班从学生选拔、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践教学等环节积极开展工作。

学校完善并继续实施“双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了三个双学位特色班,成立了两个名师工作室,积极探索一套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道路。

学校积极探索“3+1”校企、“3+2”校校联合培养模式,继续实施双学位制度,开展辅修双学位(第二专业),2015年学校共有282名学生参与了辅修双学位(第二专业)。

表4.1.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项目

序号

名称

类型

设立时间

参与学生数(人)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通信工程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2016

30

2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3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环境工程

4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电子信息工程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信息工程

6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法学

7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食品科学与工程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项目:

包括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教学基地、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等。

(二)专业建设

学校目前有66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历史学、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工学、法学、艺术学9个学科门类。

其中师范专业18个,非师范专业39个,师范与非师范兼招专业9个。

学校以专业综合改革为切入口,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以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为保障,提高专业教学质量,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

2015-2016学年,学校获得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个,“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1个。

为支持这些项目的建设,学校从师资配备、教学资源、政策机制、经费配套等各方面为这些项目的实施创造最优条件,促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整体改革和发展。

表4.2.1本科专业数及学科门类分布

学科门类

专业数

专业名称

经济学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统计学

法学

法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

教育学

教育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特殊教育、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文学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广播电视学、广告学、英语◆、日语、法学

历史学

理学

14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物理学▲、化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教育技术学▲◆、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应用心理学、地理信息科学

工学

17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工业设计、环境工程●、软件工程、物流工程

管理学

财务管理、旅游管理与服务、行政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城市管理

艺术学

10

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音乐学、舞蹈学、舞蹈表演、播音主持、书法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校级品牌专业●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

(三)人才培养方案优化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本科教育的战略规划和总体设计,是本科教育质量保障的关键环节。

从2015年开始,学校在充分调研、学习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湖北师范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原则性意见》,组织各学院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和转型发展要求,通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原则性意见突出体现六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突出培养目标的指向性,增强专业的适应性。

二是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定位目标,完善和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三是充分赋予各二级学院修订自主权。

四是重点聚焦本科人才培养的关键领域和环节,提出了5条修订原则、5个修订重点。

五是整体优化课程体系设计,构建四大课程群。

六是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四)课程建设

学校坚持课程在本科教学资源中的核心地位,以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为抓手,依托优势学科、平台、专业资源推动各类课程建设,坚持课程建设“立体化整体推进”原则,坚持课程建设经费“谁建设,谁使用”的原则。

按照“成熟一门建设一门,成功一个带动一片”的课程建设思路,不断完善精品课程建设内容。

2015年学校积极推行“翻转课堂”和“慕课(MOOC)”的教学方式,强化优质教学资源在实际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使用,组织学校教师参加省内外在线课程建设学习和培训,进一步推动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打造“传统教育+在线环境”的本科教育混合环境。

积极构建课程资源平台,进一步完善了“精品课程资源网”等,开发了“精彩一课”等生成性教学资源3000余种,引入麦课在线、智慧树在线课程和中国大学开放课等资源,在《军事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式与政策》三门课中试点“慕课”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搭建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提供更多服务。

2015年,学校获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4门,评选出8门校级资源共享课和视频公开课。

表4.4.1国家级、省级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一览表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所在学院

批准时间

级别

分析化学

赖国松

化学化工学院

2015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英国文学选读

刘敏

外国语学院

英语学科教学论

盛红梅

基础钢琴演奏与伴奏

胡满春

音乐学院

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生物学综合实验

潘继承

生命科学院

第一批国家级精品

资源共享课

(五)教材建设

学校严格执行《教材管理办法》和《自编教材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规范教材管理。

对于通识类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等教材,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坚持选用最新版的教材、国家级“精品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二十一世纪、省部级获奖教材、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以及公认水平较高的优秀教材。

对于专业选修课、校级公选课,鼓励和资助任课教师编写教材或讲义,2015-2016学年学校资助教师出版教材10部(其中主编教材7部、参编教材3部)。

在教材供应方面,学校强化教材供应管理,课前到书率达100%,同时采购教材向学生让利23%,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六)教师教育改革

为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学校出台了《深化师范教育改革实施意见》,建立了师范教育改革实验区----黄石一中和团陂高中。

学校积极探索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卓越教师培养改革试点,在现行开展的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基础上,立项7项校级、申报2项省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探索师范生“2+2”“3+1”等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相结合或学程分段等多样化的中学教师培养模式,以及文化基础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

推进“嵌入式、实践跟踪化培养”为特征的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实践实训能力。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三位一体的协调培养机制,邀请省内外中小学教师和相关专家来校讲学,不断提升师范生素质和能力。

同时,整合师范生教师素质课程设置,改革了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教师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

引入湖北教师教育网络联盟优质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组织教师开展师范教育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研究,制定了化学教育、英语教育、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标准。

(七)教学研究

加强教师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领域的教学研究,立项实施《应用型地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等54项教学研究项目,其中有9项获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立项。

同时,为进一步规范项目的过程管理,提高教学研究水平和研究效益,学校开展了教学研究项目管理研讨、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工作。

2016年,我校6项教学成果通过省级鉴定,为申报湖北省第八届教学成果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八)实践教学

1.实验示范中心建设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促进创新人才成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加大实践示范中心建设力度,加快示范中心转型和升级。

2015年我校“电子电工实验教学中心”和“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项目成功获批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表4.8.1省级以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览表

名称

批准文号

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

2009年1月

教高函【2009】5号

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

2006年9月

鄂教高【2006】22号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7年12月

鄂教高【2007】28号

教育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8年12月

鄂教高【2008】24号

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2010年6月

鄂教高【2010】12号

英语语言学习示范中心

2011年3月

鄂教高【2011】7号

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2013年11月

鄂教高办【2013】16号

教育信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2014年11月

鄂教高【2014】10号

电子电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重点

2015年9月

鄂教高函【2015】43号

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2.实习基地建设

新增1个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学校与政府、全国各企事业单位建成296个稳定优质的校外实习基地,其中师范专业实习基地126个,非师范专业实习基地170个。

2015年,我校统一派出1456名师范生前往全国72所实习基地学校进行教育实习。

其中根据“国培计划”需求,派送138名实习生到129所中小学置换出138名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来我校培训。

3.实践技能培训

学校利用教师教育实训平台对师范专业学生进行微格训练,提高师范生的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同时,学校积极开展旨在提高师范生基本技能与素质的各种活动,指导学生社团“教师技能促进会”开展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系列讲座、教师礼仪素质大赛、汉字书写大赛、讲课比赛等多项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暑期义务支教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师范生技能竞赛、提高师范生的实践能力。

组织学生参加了“高教社杯”第六届湖北省普通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和第三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其中,我校学生在第三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荣获二等奖。

4.社会实践

学校常年组织开展各类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三下乡”、“四进社区”、“服务基层,历练青春”、“创新创业企业行”等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将专业知识应用到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