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横沥医院改扩建项目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14010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3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莞横沥医院改扩建项目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东莞横沥医院改扩建项目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东莞横沥医院改扩建项目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东莞横沥医院改扩建项目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东莞横沥医院改扩建项目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东莞横沥医院改扩建项目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东莞横沥医院改扩建项目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东莞横沥医院改扩建项目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东莞横沥医院改扩建项目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东莞横沥医院改扩建项目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东莞横沥医院改扩建项目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莞横沥医院改扩建项目文档格式.docx

《东莞横沥医院改扩建项目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横沥医院改扩建项目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东莞横沥医院改扩建项目文档格式.docx

东环验【2007】496号。

项目于2009年12月10日经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同意取消原审批的焚烧炉,编号:

东环建【2009】2-361号。

为了改善医院诊疗条件,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项目原有医技楼、急诊楼、医院CT室、备用仓库、宿舍楼等建筑进行清拆的基础上,在原址上新建一幢门诊大楼及一幢宿舍、备用发电机房等;

并增加20张床位。

项目改扩建后总用地面积2467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该改扩建部分新增投资2000万元,改扩建后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

项目已于2006年9月51日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

377351441900810131,诊疗科目:

预防保健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皮肤科、传染科、急诊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医学检验科、病理科、医学影像科、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

注:

项目执业许可证上设有传染科,但项目根据院区的布局,并未设传染科,仅在应急时承担传染病的救治工作。

该改扩建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和建成投入使用后,可能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04年7月29日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2次会议修订后的《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建设过程中或者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新建、改扩建、改扩建、迁建、技术改造项目及区域开发建设项目,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二O一O年四月,江苏久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接受东莞市横沥医院的委托,承担了“东莞市横沥医院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接受委托后,评价单位即成立了包括水环境、环境噪声、环境空气等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环评项目课题组,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到现场及其周围进行了实地勘查与调研,收集了有关的工程资料,进行了该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结合该项目的特点,编制了该报告书。

在编制本报告书的过程中,我司组织专业人员、多次进行现场踏勘,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和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依据该项目环评大纲及环评大纲的评审意见,在赴现场调查和取得环境监测数据的基础上,编制了本环境影响报告书。

在本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中,得到了东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的大力协助和支持,同时也得到了东莞市环境科学学会有关专家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使我们的评价工作进展顺利。

在此,我司一并表示感谢。

2项目概况

该项目选址位于东莞市横沥镇天桥路205号。

项目东面为粮仓;

南面为天桥路;

北面为居民楼,西面为金峰金线织布厂。

项目改扩建后主要设有综合办公楼、住院楼、医技楼、门诊楼、宿舍、后勤部、发电机房、中心制氧间、地埋式污水处理站、医疗固废堆放房等。

项目根据具体医疗需求提供门诊、住院治疗、急救、康复等服务,24小时为病人提供急诊医疗服务,节假日也安排工作人员开诊。

项目改扩建后医护人员、进修生及行政人员总数量约为600人,项目设有食堂,同时宿舍主要为值班医生、护士及进修生使用。

全年工作365天,每天三班制。

改扩建后增加的人员主要为医护人员及进修人员。

主要设置的诊疗科目:

预防保健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皮肤科、急诊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医学检验科、病理科、医学影像科、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

3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项目所在地水环境:

东莞市横沥东坑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500米的监测断面的水质中除pH、SS、石油类指标达到IV类水质标准外,其余指标均超标,综上所述,横沥东坑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500米的寒溪河水质欠佳。

2、项目所在地大气环境:

评价区域内各监测点的NO2、SO2小时浓度均处于较低水平,PM10日平均浓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要求。

NH3、H2S浓度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的要求,可见,本建设项目所在地周围的环境空气质量能够达到相应的功能区要求。

3、项目所在地声环境:

项目南面2#监测点昼夜间监测值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所规定的2类标准(昼间:

60dB,夜间:

50dB)的要求,其余各监测点昼夜间监测值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所规定的2类标准(昼间:

50dB)的要求。

造成项目南面2#监测点昼夜间监测值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受天桥路交通噪声影响所造成的。

4营运期影响评价

项目建成投产后,其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3

项目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表

三废名称

产生量

主要污染物

产生量t/a

削减量t/a

排放量t/a

处理及处置方式

医疗废水

87556.2t/a

CODcr

21.1886

17.1260

4.0626

经院内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标排放至市政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寒溪河

BOD5

13.9127

13.1860

0.7267

NH3-N

7.7925

6.3916

1.4009

SS

2.0103

1.9753

0.035

余氯

0.1926

0.1751

0.0175

粪大肠菌群

2.1×

109个/a

2.006×

3.5×

106个/a

生活污水

27626.85t/a

6.9067

1.3813

5.5254

厨房含油污水经隔油隔渣后、其它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寒溪河

4.1440

0.8288

3.3152

1.1051

0.2763

动植物油

0.6807

0.1282

0.5525

其它废水

病理科、检验科化验废水

36.5t/a

酸碱废水、

含铬废水等

单独收集后,装入桶内,交有处理资质单位处理

废气

废气量

57.5×

106m3/a

食堂厨房

油烟

0.46

0.345

0.115

建议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20米高排气筒排放

10.32×

104m3/a

发电机尾气

SO2

0.034

0.022

0.012

建议经碱液喷淋塔装置处理后23米高排气筒排放

NOX

0.021

烟尘

0.015

0.01

0.005

——

污水处理站

NH3

0.008

0.0072

0.0008

经生物除臭系统处理后再经紫外消毒后由20米高排气筒排放

H2S

0.001

0.0009

0.0001

固废

普通固废

生活垃圾

109.5

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填埋处理

危险固废

污泥及格栅渣

13.03

由东莞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处置

医疗垃圾

122.64

1、水环境影响

本项目在运营期采用污水和雨水管网独立排放。

建议项目病理科、检验科废水由各科室单独的桶(贴上标签)收集后,交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理。

对于初期雨水,建议建设单位设置初期雨水收集池,容积为340m3,将初期雨水有效收集后经沉淀消毒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项目食堂含油污水经隔油隔渣处理、其它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

【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后经市政管网进入东莞市横沥东坑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寒溪河。

项目医疗废水(除病理科、检验科废水)进入项目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预处理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经市政管网进入东莞市横沥东坑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最后排入寒溪河。

2、大气环境影响

项目改扩建后拟设有1台410KW的备用柴油发电机作为应急备用电源,采用0#轻质柴油(含硫量小于0.2%)为燃料,项目拟将发电机尾气经水喷淋(添加碱液)处理设施处理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新污染源二级标准后由26米高烟筒排放,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项目厨房系内部职工使用,烹饪过程中会产生油烟废气,建议油烟废气经处理效率不低于75%的油烟净化器处理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后于20米高烟管高空达标排放,则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由于该项目停车场周围扩散条件好,通风性能好,加之机动车尾气排放负荷较小,不会对周围环境空气产生明显的影响。

项目改扩建后拟搬迁污水站,建议项目改扩建后在门诊楼旁设置单独的地下室,并设置单独的隔断间,将污水站迁至该隔断间内,可有效将污水处理站臭气收集后经生物除臭塔进行吸附处理由20米(门诊楼高为15米,同时北面居民房的最多层为3层,约为9米)高排气筒排放,并于排气口处安装紫外线消毒灯对尾气消毒,可灭菌90%以上。

经以上处理后尾气可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的排放要求,同时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规定。

3、声环境

项目发电机噪声、污水处理站水泵和食堂油烟净化装置风机等设备噪声在采取吸声、消声、降噪、减振等措施后,由预测结果表明,项目建成运行后,各噪声叠加预测结果与现状相比增值不大,基本维持在现有水平。

为确保项目噪声不加剧对周围声环境的污染,本项目必须采取相应的噪声防治措施,以保证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对各边界昼间和夜间的噪声值影响最小。

项目停车场位置设置指示牌加以引导,出口和进口分开,并设置明显的进出口标志,避免车辆不必要的怠速、制动、起动甚至鸣号,经上述措施治理后,停车场机动车辆行驶对环境影响不大。

4、固体废物

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送垃圾场;

医疗垃圾经分类收集、贮存运送后当天交由东莞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进行最终处置;

污水处理站污泥、格栅渣经过无害化处理、浓缩、脱水后当天交东莞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处理。

通过上述措施治理后,建设项目固废均得到妥善处理处置,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5、环境风险评价

项目运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

对于带有致病性微生物病人可能产生的致病微生物环境风险,应对诊治规模进行控制如:

对医疗废水事故排放所产生的风险,设置事故池(250m3),并增设备用二氧化氯发生器,并配套建设完善的排水系统管网和切换系统,可确保发生事故时的受污染雨水、消防水全部收集至事故池暂存,待事故结束后妥善处理;

对于医疗废物在收集、贮存、运送过程中的存在的风险,经科学地分类收集、贮存,并运送至东莞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进行最终的处置。

经采取上述措施综合治理后,同时严格落实报告中提出的措施,则项目环境风险经有效控制后是可以接受的。

6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根据广东省建设项目分级分类审批的有关规定,项目配备的涉及放射性设备等项目,需专案编写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由于项目改扩建后拟对辐射设备重新布局,故其改扩建后的辐射影响评价应另外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评价,并报送至有审批权限的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在经审批权限的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建设后项目为可行的。

7清洁生产及污染物总量控制结论

医院选用先进的检测、医疗设备保证诊断结果的快速准确;

废水处理工艺改进确保废水达标排放,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处理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易于管理,运行稳定;

选用低噪声设备,减振等降噪措施降低设备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分类处理避免二次污染、交叉感染,通过采取上述节能措施,能有效的减少能源的浪费,从而产生间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通过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降低了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量,更好的保护了环境。

因此,该项目的建设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

项目改扩建后根据本环评计算出各污染物排放总量,项目污染物排放量如表4。

表4  污染物排放总量

项目

要素

排放总量

单位

废水

废水量

27626.85

吨/年

87556.2

大气

NOx

固体废物

135.67

项目医疗废水和生活污水均排入市政管网,排入东莞市横沥东坑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排入寒溪河,根据我国目前的环境管理要求,污水排放城市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的建设项目主要水污染物的总量控制由该污水处理厂统一调配,不再另行增加批准建设项目主要水污染物的总量指标。

另外项目SO2、NOx、烟尘的排放量均较小,可所在镇横沥镇环保分局直接分配。

8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结论

项目建成后能为生活在周边的居民以及周边地区、镇居民提供坚实、高档、优质的医疗服务和就业机会,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从整体上看,可以提高医疗设施水平与管理水平,进一步优化项目周边卫生资源的配置,有力地推动卫生事业的发展。

项目建成后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并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从经济角度而言,该项目是可行的。

综上所述,东莞市横沥医院的建成,必将产生显著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9公众调查评价结论

公众调查显示多数对东莞市横沥医院建设项目持认可态度,无反对意见,但也提出要将污染防治措施做到位,建议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建成投入使用后应注意。

10政策符合性结论

本项目属于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和《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粤发改产业〔2008〕334号中的鼓励类第十三条基本医疗、计划生育、预防保健服务设施建设。

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对更高医疗服务的需求,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当前产业政策和当地产业政策,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11选址的可行性结论

项目的选址符合《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要求,符合《东莞市环境保护规划》、《东莞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粤环【2011】14号)等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项目的建设合理。

12达标排放结论

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对污染源均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后,污水处理站、厨房油烟等废气达标排放,外排废水污染物减少并达标排放;

除噪效果明显;

医疗固废经分类收集、贮存并运往东莞市医疗固废处理中心进行最终处置,生活垃圾等其他固废经综合处理后能得到合理处置。

13综合结论

综上所述,东莞市横沥医院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能为周边地区、镇居民提供高档的医疗服务和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医疗设施水平与管理水平,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并有力地推动当地的卫生事业的发展。

然而,东莞市横沥医院改扩建项目在施工及营运期将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建设单位在实施过程中,要严格认真按照“三同时”、清洁生产和达标排放的原则进行设计、施工和营运,落实报告书中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确保改扩建工程建成投产后达到本报告书的排污水平。

项目环保措施可行,废气、废水、噪声能达标排放,医疗垃圾得到合理处置。

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东莞市横沥医院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