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水资源现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1548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6.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照市水资源现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日照市水资源现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日照市水资源现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日照市水资源现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日照市水资源现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日照市水资源现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日照市水资源现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日照市水资源现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日照市水资源现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日照市水资源现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日照市水资源现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日照市水资源现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日照市水资源现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日照市水资源现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日照市水资源现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日照市水资源现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日照市水资源现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日照市水资源现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日照市水资源现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日照市水资源现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日照市水资源现状.docx

《日照市水资源现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照市水资源现状.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日照市水资源现状.docx

日照市水资源现状

日照市水资源现状

一、水资源分布情况

日照市位处鲁东南沿海,属低山丘陵区,总面积5310

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总面积的35.8%,丘陵占38.7%,平原占22.7%,洼地占2.8%。

境内属暖温带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818毫米(1956—2009年系列)。

水资源以地表水和地下水为主,咸水区主要分布在东港区、岚山区和日照经济开发区的东部近海沿岸,淡水地域面积约5273.2平方公里,沿海滩涂盐田面积约136.8平方公里。

受气象、水文、地质和地形条件的影响,全市水资源时空分布、地域分布差别较大。

总的趋势是平原地区水资源较山丘区丰富,东南沿海区水资源较西北部山丘区丰富,地表水资源年内、年际变化较地下水显著。

经计算,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6.9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14.9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5.04亿立方米,地表水、地下水资源重复计算量2.98亿立方米。

二、河流概况

我市境内河流多属山溪性河流,源短流急,雨季洪水暴涨暴落,枯季水量小,甚至干涸。

境内河流分属沭河水系、淮河水系和东南沿海水系。

沭河是过境河,经临沂市沂水县进入莒县,纵贯莒县南北,境内干流长76.5公里,流域面积2141.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0.3%。

河长10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有12条、二级支流13条,其中控制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绣珍河、袁公河、鹤河、浔河、洛河、柳青河、宋公河、黄花河等8条。

潍河在我市干流长(墙夼水库以上)27公里,流域面积901平方公里。

河长10公里以上的支流有10条,控制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中至河、洪凝河、涓河等3条。

东南沿海水系主要包括6条独流入黄海的干流河道,其中潮白河是市属边界河道,源自五莲县九仙山北麓,长47公里,流域面积497平方公里;付疃河源于五莲县大马鞍山东麓,长51.5公里,流域面积1048平方公里,有11条支流汇入,控制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三庄河、南湖河、崮河、后村河等;绣针河是我市唯一一条苏、鲁省际边界河道,源自莒南县竹芦乡三皇山,长46公里,境内流域面积157.3平方公里。

三、水利工程概况

全市现有大型水库3座,即日照水库、青峰岭水库、小仕阳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599平方公里,总库容8.64亿立方米,兴利库容5.20亿立方米;中型水库9座,分别是马陵、巨峰、峤山、户部岭、长城岭、石亩子、学庄、河西、小王疃水库,控制流域面积384.8平方公里,总库容2.12亿立方米,兴利库容1.25亿立方米;小型水库534座,其中小

(1)型水库52座,控制流域面积288平方公里,总库容1.27亿立方米;小

(2)型水库482座,控制流域面积696平方公里,总库容1.01亿立方米;塘坝3437座,控制流域面积1030平方公里,总库容1.16亿立方米。

四、目前工程蓄水抗旱能力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各级水利部门抢抓机遇,大力开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水利工程建设投资约18亿元,其中完成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8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339座,建成了1702个村的农村自来水工程,组织实施了大中型水库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大力推广管道节水灌溉和风力提水工程,治理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334平方公里,疏浚各类河道410公里,建成了日照水库向市区供水三期工程、“北水南调”二期工程,扎实推进“西水东调”工程,构筑日照水网工程等。

全市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蓄供水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为抗旱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自2010年9月11日以来的4个多月时间里,全市平均降雨仅3.9毫米,是有水文记录资料60年以来同期降雨量的最小值,降水偏少程度为300年一遇,为历史罕见。

目前全市地表水源工程总蓄水量5.1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蓄水26861万立方米,中型水库蓄水10204万立方米,小型水库蓄水8275万立方米,塘坝蓄水4332万立方米,拦河闸蓄水1781万立方米,总体上看,地表水源仍较为丰沛。

第一篇基础知识篇

干旱是因长期少雨而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

干旱是人类社会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干旱始终伴随左右,并造成一次次的巨大灾难,尤其是春旱和夏旱最为严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已可以利用一些手段和方法来防御旱灾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

目前,应对干旱可借鉴的措施主要有:

一、根据干旱规律,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和调整种植结构。

日照市和山东省大部地区的气候特点一致,境内降水具有时空分布不均、丰枯交替发生的特点,年内降水多集中于6至9月,占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的73%,而10月份至来年5月份降水量仅为年降水总量的14%,春旱明显。

冬春旱是普遍现象,各县区可根据干旱发生规律,选择适宜的生产方式和种植结构,积极发展节水型农业。

1.缺水少雨的山丘区应以种植旱作粮食为主,在干旱严重的山岭地应走农、林、牧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2.春旱常发时,可适当调整播种日期,使作物对水分的敏感期躲过干旱严重期。

3.在初夏干旱严重的年份,要限制稻作、发展旱作。

4.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在秋季小麦播种时根据底墒好坏适当扩大或缩小冬小麦的播种面积。

二、因地制宜,兴修水利,合理灌溉

兴修水利、发展灌溉是战胜旱灾的最有力措施。

我市部分山区水利化程度较低,宜在山区和丘陵区修水库、塘坝、谷坊、水池水窖,把雨季的降水蓄起来,供干季使用。

在平原、江河沿岸,可修建引水灌溉工程和机电抽水站,以小型水利工程为主,以蓄水为主,建设多种类型的水利设施。

兴修水利要搞好配套工程,充分利用灌溉潜力。

同时要讲究灌溉方法,改进灌溉技术,是节约用水、提高抗旱效率的关键。

发生干旱时要适量地进行灌溉,在作物最需水的关键期,以最少的水量缓解水分胁迫,既或减轻旱灾又能扩大灌溉面积,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1.一般细流沟灌比大水漫灌要节省大量水。

喷灌可减少渗漏,也是一种省水的方法。

2.滴灌比喷灌更省水,不仅不发生渗漏,且可减少地表蒸发量。

3.用地下管道渗出的水向作物供水,称浸润灌溉,比滴灌还省水,是抗旱灌溉的又一新办法。

4.有条件的地方可应用滴灌、微喷等节水微灌技术,山岭地区宜推广“微蓄微灌”技术。

国内外常用的节水灌溉方式有:

1.田间地面灌水。

改土渠为防渗渠输水灌溉,可节水20%。

推广宽畦改窄畦,长畦改短畦,长沟改短沟,控制田间灌水量,提高灌水的有效利用率,是节水灌溉的有效措施。

2.管灌。

是利用低压管道(埋没在地下或铺设于地面)将灌溉水直接输送到田间,常用的输水管多为硬塑管或软塑管。

该技术具有投资少、节水、省工、节地和节省能耗等优点。

与土渠输水灌溉相比,管灌可省水30%—50%。

3.微灌。

有微喷灌、滴灌、渗灌等微管灌等。

是将灌水加压、过滤,经各级管道和灌水器具灌水于作物根系附近,微灌属于局部灌溉,只湿润部分土壤。

对部分密播作物适宜。

微灌与地面灌溉相比,可节水80%—85%。

微灌与施肥结合,利用施肥器将可溶性的肥料随水施入作物根区,及时补充作物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增产效果好。

微灌多应用于大棚栽培和高产高效经济作物上。

4.喷灌。

是将灌溉水加压,通过管道,由喷水咀将水喷洒到灌溉土地上。

喷灌是目前大田作物较理想的灌溉方式,与地面输水灌溉相比,喷灌能节水50—60%。

但喷灌所用管道需要的压力高,设备投资较大、能耗较大、成本较高,适宜在高效经济作物或经济条件好、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应用。

5.关键时期灌水。

在水资源紧缺的条件下,应选择作物一生中对水最敏感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灌水,如禾本科作物拔节初期至抽穗期和灌浆期至乳熟期,大豆的花芽分化期至盛花期等。

三、植树种草,改善山区农业生态环境

 保持山区良好的生态平衡是减少旱灾的根本措施之一。

实践经验证明,山区植树种草,发展畜牧业、山、水、田、草、林综合治理,以林护农,以草养畜,以牧促农,农林牧综合协调发展,是减轻旱灾、脱贫致富的好出路。

第二篇农业灌排机械

抗旱工作要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优先保证城市生活供水和农村人畜饮用水。

农业抗旱保苗关键在水。

大旱之时必须广泛开辟抗旱水源,科学调度抗旱用水,其水利措施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第一节灌溉技术简介

一、地面灌溉:

使灌溉水通过田间渠沟或管道输入田间,水流呈连续薄水层或细小水流沿田面流动,主要借重力作用兼有毛细管作用下渗湿润土壤的灌水方法,又称重力灌水法。

全世界现有灌溉面积中约有90%左右的灌溉面积采用地面灌溉。

我国地面灌溉面积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98%以上。

按其湿润土壤方式不同,可分为畦灌、沟灌、淹灌、波涌灌、长畦(沟)分段灌、水平畦灌等。

1、畦灌:

畦灌是用田埂将灌溉土地分隔成一系列小畦。

灌水时,将水引入畦田后,在畦田上形成很薄的水层,沿畦长方向流动,在流动过程中主要借重力作用逐渐湿润土壤。

2、沟灌:

沟灌是在作物行间开挖灌水沟,水从输水沟进入灌水沟后,在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借毛细管作用湿润土壤。

和畦灌比较,其明显的优点是不会破坏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结构,不导致田面板结,能减少土壤蒸发损失,适用于宽行距的中耕作物。

3、淹灌(又称格田灌溉):

淹灌是用田埂将灌溉土地划分成许多格田,灌水时,使格田内保持一定深度的水层,借重力作用湿润土壤,主要适用于水稻。

4、漫灌:

漫灌是在田间不做任何沟埂,灌水时任其在地面漫流,借重力渗入土壤,是一种比较粗放的灌水方法。

灌水均匀性差,水量浪费较大。

二、喷灌:

是利用一套专门的设备将灌溉水加压或利用地形高差自压,并通过管道系统输送压力水至喷洒装置(即喷头)喷射到空中分散成细小的水滴,象天然降雨一样降落到地面,随后主要借毛细管力和重力作用渗入土壤灌溉作物的灌水方法。

1、喷灌优点:

(1)增产灌水均匀度好;能调节田间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2)节水避免了渠灌的输水损失;可避免田间深层渗漏(旱作);

(3)节地减少了渠道占地;

(4)省工节省田间灌水管理劳力;减少土地平整费用;利用喷灌可以施化肥、喷农药;

(5)保持水土可避免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

要求喷灌强度≤土壤渗吸速度,即不允许产生地表径流。

(6)适应性强可适用于不平整的土地、坡地。

2、喷灌缺点:

(1)投资和运行费用高;

(2)受风影响大一般风力大于3级就不宜喷灌。

3、喷灌系统的组成

(1).水源工程:

河流、水库、塘坝、水井、渠道等工程。

(2).水泵和动力机:

离心泵、长轴井泵等;电动机、柴油机

(3).管道系统:

干管、支管、竖管(立管)

(4).喷头

(5).附属工程或设备如管道上的镇墩、阀门井;控制阀、安全阀、压力表、水表等。

4、喷灌系统的分类

分类方法:

⑴按压力提供方式分;⑵按喷洒特征分;⑶按组成特点分;⑷按移动方式分;⑸按灌溉季节可移动的程度分。

按系统设备组成分类,分管道式喷灌系统和机组式喷灌系统,前者以管道为主,后者以机组为主体。

(1)管道式喷灌系统:

管道为系统的主体部分。

1)固定式:

机泵、干支管均固定。

2)移动式:

机泵和干、支管均可移动。

3)半固定式:

机泵和干管固定,支管可移动。

管道式喷灌系统示意图

移动式喷灌系统

半固定式喷灌系统

卷管式喷灌机

手扶拖拉机式

5、喷灌系统的主要设备

喷头的类型:

喷头是喷灌机与喷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作用是把有压水流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并均匀喷洒在灌溉土地上。

因此喷头的性能、结构形式及制造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喷灌的质量。

(1)按压力和射程分

1)低压喷头:

Hp=100~200kPa,R=5~14m;适用于花卉、苗圃、蔬菜等;

2)中压喷头:

Hp=200~500kPa,R=14~40m;适用于一般的果树、经济作物、大田作物等;

3)高压喷头Hp>500kPa,R>40m;适用于牧草等。

(2)按结构形式分

1)旋转式

又分摇臂式、叶轮式和反作用式,最常用的是摇臂式喷头;摇臂式分单喷嘴和双喷嘴;

2)固定式

3)孔管式

(3)机组式喷灌系统

1)行喷式:

绞盘式、中心支轴式(时针式)、平移式、滚移式;

2)定喷式:

单喷头机组、多喷头机组;

3)其他:

手抬式、手推车式、拖拉机悬挂。

三、局部灌溉:

这类灌溉方法的特点是灌溉时只湿润作物周围的土壤,远离作物根部的行间或棵间的土壤仍保持干燥。

为了要做到这一点,这类灌水方法都要通过一套塑料管道系统将水和作物所需要的养分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

并且准确地按作物的需要,将水和养分缓慢地加到作物根区范围内的土壤中去,使作物根区的土壤经常保持适宜于作物生长的水分、通气和营养状况。

一般灌溉流量都比全面灌溉小得多,因此又称为微量灌溉,简称微灌。

这类灌水方法的主要优点是:

灌水均匀,节约能量,灌水流量小;对土壤和地形的适应性强;能提高作物产量,增强耐盐能力;便于自动控制,明显节省劳力。

比较适合于灌溉宽行作物、果树、葡萄、瓜类等。

1、渗灌:

渗灌是利用修筑在地下的专门设施(地下管道系统)将灌溉水引入田间耕作层借毛细管作用自下而上湿润土壤,所以又称为地下灌溉。

近来也有在地表下埋设塑料管,由专门的渗头向作物根区渗水。

其优点是灌水质量好,蒸发损失少,少占耕地便于机耕,但地表湿润差,地下管道造价高,容易淤塞,检修困难。

2滴灌:

滴灌是由地下灌溉发展而来的,是利用一套塑料管道系统将水直接输送到每棵作物根部,水由每个滴头直接滴在根部上的地表,然后渗入土壤并浸润作物根系最发达的区域。

其突出优点是非常省水,自动化程度高,可以使土壤湿度始终保持在最优状态。

但需要大量塑料管,投资较高,滴头极易堵塞。

把滴灌毛管布置在地膜的下面,可基本上避免地面无效蒸发,称之为膜下灌。

3微喷灌:

微喷灌又称为微型喷灌或微喷灌溉。

是用很小的喷头(微喷头)将水喷洒在土壤表面。

微喷头的工作压力与滴头差不多,但是它是在空中消散水流的能量。

由于同时湿润的面积大一些,这样流量可以大一些,喷洒的孔口也可以大一些,出流流速比滴头大得多,所以堵塞的可能性大大减小了。

4涌灌:

涌灌又称涌泉灌溉。

是通过置于作物根部附近的开口的小管向上涌出的小良水流或小涌泉将水灌到土壤表面。

灌水流量较大(但一般也不大于220L/h),远远超过土壤的渗吸速度,因此通常需要在地表形成小水洼来控制水量的分布。

适用于地形平坦的地区,其特点是工作压力很低,与低压管道输水的地面灌溉相近,出流孔口较大,不易堵塞。

涌泉灌溉

5膜上灌:

膜上灌是近几年我国新疆试验研究的灌水方法,它是让灌溉水在地膜表面的凹形沟内借助重力流动,并从膜上的出苗孔流入土壤进行灌溉。

这样,地膜减少了渗漏损失,又和膜下灌一样减少地面无效蒸发。

更主要的是比膜下灌投资低。

除以上所述外,局部灌溉还有多种形式,如拖管灌溉,雾灌等。

上述灌水方法各有其优缺点,都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在选择时主要应考虑到作物、地形、土壤和水源等条件。

对于水源缺乏地区应优先采用滴灌、渗灌、微喷灌和喷灌;在地形坡度较陡而且地形复杂的地区及土壤透水性大的地区,应考虑采用喷灌;对于宽行作物可用沟灌;密植作物则以采用畦灌为宜;果树和瓜类等可用滴灌;水稻主要用淹灌;在地形平坦、土壤透水性不大的地方,为了节约投资,可考虑用畦灌、沟灌或淹灌。

四、低压管道输水灌溉

管道输水灌溉系统是指从水源取水,并通过压力管网输水、配水及向农田供水、灌水的工程系统。

一个完整的管道输水灌溉系统通常都由水源与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田间灌水装置以及附属建筑物和附属装置等部分组成。

1、按水源引取水枢纽工程布置按获得压力的来源可分为:

(1)机压式管道输水灌溉系统。

(2)自压式管道输水灌溉系统。

2、而按管道系统可移动的程度又可分为:

(1)固定式管道输水灌溉系统。

(2)移动式管道输水灌溉系统。

(3)半固定式管道输水灌溉系统,又称半移动式管道输水灌溉系统。

3、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特点

(1)节水效益显著;

(2)土地利用率高;(3)适应性强;

(4)输水速度快;(5)维修养护省工、省时、管理方便;

(6)灌水及时;(7)其工作压力相对于喷灌、微喷灌等较低。

4、缺点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需要的材料和设备较多;

(2)一次投资较高;

(3)规划设计内容较复杂;

(4)管道敷设安装技术要求较高;

(5)运行管理较渠道复杂;

(6)灌水器对水源的水质要求较高。

第二节灌溉取水方式

一、取地表水灌溉

1、水库灌区自流灌溉(引河、)

目前自流灌区大水漫灌现象相当普遍,浪费水严重。

按照农作物用水需求及资源现状,切忌大水漫灌,应改进畦灌的灌水技术,可通过小畦灌,即“三改”灌水技术,也就是“长畦改短畦,宽畦改窄畦,大畦改小畦”以及采用水平畦灌法、波涌灌法、或长畦分段短灌法等改进的灌水技术。

2、在河、沟、渠旁、库边、坑塘等提水灌溉

农民朋友常用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图2-1离心泵工作原理示意图

1-叶轮;2-泵壳;3-泵轴;4-进水管;5-出水管;6-底阀;7-滤水网;8-扩散管

图2-2灌溉泵站的枢纽建筑物

图2-3直接吸水式泵站枢纽布置图

1-取水头部;2-水尖吸水管;3-泵房

二、取地下水灌溉

1、河边大口井2、机电井、3、山泉

农民朋友常用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三、用人力及车辆等取水灌溉

第三节找地下水的简易方法

在大旱之年,全民抗旱,奋力寻找水源。

为了帮助找水,现依据地质力学原理提出找水的方向和方法供大家参考。

找地下水要特别注意构造、岩性、地形等三大问题。

构造是指地层的断裂和褶皱,岩性是指岩石的种类和特性,地形是指地势的高低等等。

地下水受上述三个因素的控制。

断裂构造有几种:

一是张性断裂,其裂口是张开的,是含水断裂;二是压性断裂其裂口是闭合的不含水或少含水;三是种扭性断裂,其特点是其断裂面经过扭动的,如张扭断裂,压扭断裂等,此种断裂的含水性仅次于张性断裂。

1、断张性断裂与压性断裂往往是相伴出现的,在张性断裂的旁边往往有压性断裂。

在有挤压带的地方,岩石往往呈片状破碎,这是岩石在长时间的受到挤压力的结果。

在挤压带的垂直方向上往往存在张性断裂带。

比如说如果发现了东西走向的挤压带,与它相垂直的南北方向就会有张性断裂带(又称张裂带),而这种张裂带是富含水的,是我们所要寻找的。

2、是一种入字型构造:

是由一条主干断裂和一些分枝断裂组成入字型,。

其含水性很好,找水要特别注意这类构造。

3、光性岩石的种类很多:

有石灰岩、沙岩、页岩、花岗岩、火山岩等等。

石灰岩易溶于水,所以地表缺水,地下藏水。

所以有地表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流的说法。

在石灰岩地区要到岩洞中去找水。

找到了岩洞就会进一步找到水源。

4、沙岩和页岩:

沙岩是由砂粒组成的,孔隙较多,含水性较好,页岩是由泥质组成的,含水性差。

但是沙岩层和页岩层互相配合能构成含水层和隔水层,所以如能找到这些地层就会找到地下水。

5、地形:

在低洼的地方藏水,这是大家都懂的道理。

所以找水要首先在盆地等低洼的地方打钻或打井,一般都能找到地下水。

但是有时候山脊与背斜构造顶部是一致的情况下山脊也有张断裂,所以在山脊也可能找到地下水。

6、在砾石很多的干河床或古河床,地表虽然没有水了,但可能有地下河存在,所以对这样的地段不要轻易放弃,要努力通过打井等方法寻找地下水。

根据构造、岩性、地形等因素综合分析判断某地是否有水存在,然后还要因地制宜采用适当的方法找水,如眼看耳听,打井、打钻、挖沟等等。

如在石灰岩地区找大溶洞,要进去观察,有时要投入石子,注意是否有水的响声等等。

经过努力水源一定能找到。

一、地下水的基本知识

打农用机井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在什么地方打才能打出水来和出水量有多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了解一些地下水的基本知识。

只有知道了地下水的来龙去脉,才能更容易地找到地下水,以便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的水源。

图3-1水循环示意图

地下水的基本概念

地下水是埋藏在地表以下的各种状态的水,是地球上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绝大多数地下水的来源是因大气降水(包括雨水、融雪、融冰)和地表水(河流、湖泊、水库、渠道等水体)经过岩石的空隙深入到地下汇集而来。

地下水是河川径流的重要补给源之一,它与地表水相互转换、相互补充。

(一)、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1、按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地下水可分为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

如图3-2。

(1)包气带水:

它是地面以下、潜水位以上未被水饱和的岩土层中的水(如土壤中的水、上层滞水)。

是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对水工建筑物的影响实际意义不大。

(2)潜水:

它是埋藏在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这个自由水面就是潜水面,形成地下水位面。

受重力作用,潜水在土壤中由高处向低处流动,称为渗流。

流动的潜水面具有倾斜的坡度,称为渗流水力坡降。

潜水分布广泛,许多水利水电工程经常遇到,水工建筑物的基础不应布置在潜水埋深很浅的地带。

图3-2潜水、承压水和上层滞水

1—透水层;2-隔水层;3—含水层;4—潜水位;5—承压水测压水位;6—上升泉;7—水井(实线部分表示井壁不进水);a—上层滞水;b—潜水;c—承压水;H—承压水头;M—含水层厚度;井1—承压井;井2-自流井

(3)承压水:

它是充满于上下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具有静水压力的重力水。

承压水没有自由水面,当承压水顶板被破坏或被钻孔穿透时,在一定的地形地质条件下,可喷出地面几米或数十米高的水流,所以,它类似于有压管道的水流。

2、按含水层空隙性质,地下水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1)孔隙水:

储存在松散沉积物孔隙中的水叫孔隙水。

孔隙水的主要特征是呈层状分布,连续性好,比较均匀,具有统一的地下水面。

空隙水可以形成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

(2)裂隙水:

储存在基岩裂隙中的地下水叫裂隙水。

基岩裂隙按成因有风化裂隙,原生裂隙和构造裂隙,因而就有不同的裂隙水。

(3)岩溶水:

储存、运动在可溶性岩石的裂隙和洞穴中的水叫岩溶水。

它可以是潜水,也可以是承压水,故岩溶水常为无压水流与有压水流并存。

3、地下水是从哪里来的

大家知道,海洋和陆地上的水被太阳照射,受热变成水蒸汽上升至高空,一部分随气流移动遇冷凝结成雨雪等降落在陆地上,这叫做大气降水。

降落在陆地上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沟溪江河流入海洋;一部分蒸发又回到空中;还有一部分通过地面和江湖河流(当其水面高于地下水面时)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

4、地下水埋藏在什么地方

当大气降水及地表水渗入地下后,遇到砂砾层和有裂缝空洞的岩石时,便充填在这些地层的空隙中。

如果下部有渗水极慢的粘土层等阻止水继续往下渗漏,水便储存在砂砾层地层内。

所以我们常把各种砂层、砾石层、卵石层等叫做含水层(或透水层),粘土层叫做隔水层(或不透水层)。

总的来说,地下水是埋藏在具有充足的补给来源,又具有良好的贮存水条件的含水层内。

因此,打机井如果找到了这种含水层,那么井的出水量就丰富,否则出水量就小或者无水。

二、怎样找地下水

寻找地下水有许多方法。

下面介绍群众找水经验、钻探找水方法和电法勘探找水。

群众找水方法,是利用地下水反映到地面上来的某些现象,判断地下是否有水。

由于地下水借助于毛细管作用上升高度有限,因而利用这种方法判断出来的地下水是比较浅的。

此外,还根据地形、地貌、河流变化情况判断有无地下水。

这些水源一般埋藏也不会太深。

因此,对于开挖大口井、坑塘、山泉等工程,可以利用群众找水方法找水。

至于打深机井,最好利用钻探或电法勘探找水。

一般均可得到满意的效果。

(一)群众找水经验

怎样找地下水?

广大群众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简单介绍以下几种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