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15701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2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2)确定各零、部件的材质;

(3)确定焊接材料。

4.绘制结构草图

(1)换热器装配图;

(2)确定支座、接管、人孔、控制点接口及附件、内部主要零部件的轴向及环向位置,以单线图表示;

(3)标注形位尺寸;

(4)写出图纸上的技术要求、技术特性表、接管表、标题明细表等;

5.壳体、封头壁厚设计

(1)筒体、封头及支座壁厚设计;

(2)焊接接头设计;

(3)压力试验验算;

6.标准化零、部件选择及补强计算

(1)接管及法兰选择:

根据结构草图统一编制表格。

内容包括:

代号,PN,DN,法兰密封面形式,法兰标记,用途)。

补强计算;

(2)人孔选择:

PN,DN,标记或代号。

(3)其它标准件选择。

7.结束语:

对自己所做的设计进行小结与评价,经验与收获。

8.主要参考资料。

【格式要求】:

1.计算单位一律采用国际单位;

2.计算过程及说明应清楚;

3.所有标准件均要写明标记或代号;

4.设计说明书目录要有序号、内容、页码;

5.设计说明书中与装配图中的数据一致。

如果装配图中有修改,在说明书中要注明变更;

6.表达清晰,层次分明;

7.设计说明书要有封面和封底,均采用A4纸,装订成册。

七、主要参考资料

[1]《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化学工业出版.

[2]《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第五版刁与玮王立业编着;

[3]《化工单元过程与设备设计》匡国柱史启才主编;

[4]《化工制图》华东化工学院制图教研室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5]《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参考资料;

[6]《钢制压力容器》GB150-2011;

[7]《钢制塔式容器》JB/T4710-2005;

[8]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1999年;

[9]《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年。

符号说明VI

1前言1

设计条件1

设计依据1

设备结构形式概述1

2材料选择2

选择材料的原则2

换热器各零、部件的材质2

焊接材料2

3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设计3

管子数n3

管子排列方式、管间距3

壳体直径3

壳体壁厚3

封头的选择4

法兰的选择4

管板尺寸5

管子拉脱力5

是否安装膨胀节7

折流板8

开孔补强8

支座10

4管壳式换热器的强度计算13

筒体13

封头14

5数据表15

结构参数15

设计值15

结束语16

参考资料17

符号说明

Tt

操作状态下管壁温度,℃

F

换热面积,m2;

Ts

操作状态下壳壁温度,℃

a

管间距,mm

Ф

焊接接头系数,无量纲;

di

壳体内径,mm;

B

正六边形对角线上的管子数,个;

do

壳体外径,mm;

Ln

换热管长度,mm;

Pc

计算压力,MPa;

d均

管子的平均直径,mm;

Pw

工作压力,MPa;

[Pw]

最大允许工作压力,MPa;

P

设计压力,MPa;

PT

水压试验压力,MPa;

δ

计算壁厚,mm;

DN

直径(公称),mm;

δd

设计壁厚,mm;

PN

公称压力,MPa;

δn

名义壁厚,mm;

Pt

管子的工作压力,MPa;

δe

有效壁厚,mm;

Ps

壳体的工作压力,MPa;

C

厚度附加量,mm;

△t

管壳壁温度,℃;

C1

钢板的负偏差,mm;

[q]

许用拉脱力,MPa;

C2

腐蚀欲量,mm;

线膨胀系数,1/°

C;

σs

屈服点,MPa;

f

每四根管子之间的面积,mm2;

h1

曲面高度,mm;

At

换热管截面面积,mm2;

ho

短圆筒长度,mm;

As

壳壁横截面面积,mm2;

h2

直边长度,mm;

F1

管、壳壁温差所产生的轴向力,N;

E

弹性模量,MPa;

F2

压力作用于壳体上的轴向力,N;

qt

温差应力,MPa;

F3

压力作用于管子上的轴向力,N;

qp

在操作压力下,每平方米胀接周边受到的力,MPa;

①胀接长度,mm;

②最外层管子的中心到壳壁边缘的距离,mm;

1前言

设计条件

(1)气体工作压力

半水煤气

变换气

(2)壳、管壁温差50℃,tt>ts

壳程介质温度为320-450℃,管程介质温度为280-420℃。

(3)由工艺计算求得换热面积为165m2。

(4)壳体与支座对接焊接,塔体焊接接头系数Φ=

设计依据

换热器的设计涉及因素很多,如介质的腐蚀性及其他特性、操作温度与压力、换热器的热负荷、管程与壳程的温差、检修与清洗的要求等。

具体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对每种特定的传热工况,通过优化选型都会得到一种最适合的设备型号;

如果将这个型号的设备应用到其他工况,则传热效果可能会改变很大。

因此,针对具体工况选择换热器类型,是很重要和复杂的工作。

设备结构形式概述

管壳式换热器是最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历史悠久,占据主导作用,主要有壳体、管束、管板、折流挡板和封头等组成。

一种流体在管内流动,其行程称为管程;

另一种流体在管外流动,其行程称为壳程。

管束的壁面即为传热面。

其主要优点是单位体积所具有的传热面积大,传热效果好,结构坚固,可选用的结构材料范围宽广,操作弹性大,因此在高温、高压和大型装置上多采用列管式换热器。

为提高壳程流体流速,往往在壳体内安装一定数目与管束相互垂直的折流挡板。

折流挡板不仅可防止流体短路、增加流体流速,还迫使流体按规定路径多次错流通过管束,使湍流程度大为增加。

列管式换热器中,由于两流体的温度不同,使管束和壳体的温度也不相同,因此它们的热膨胀程度也有差别。

若两流体温差较大(50℃以上)时,就可能由于热应力而引起设备的变形,甚至弯曲或破裂,因此必须考虑这种热膨胀的影响。

2材料选择

选择材料的原则

管壳式换热器的材料应根据操作压力、温度及流体的腐蚀性等选用。

在高温下一般材料的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能要下降。

同时具有耐热性、高强度及耐腐蚀性的材料是很少有的。

目前常用的金属材料有碳钢、不锈钢、低合金钢、铜和铝等;

非金属材料有石墨、聚四氟乙烯和玻璃等。

不锈钢和有色金属虽抗腐蚀性能好,但价格高且较稀缺,应尽量少用。

(1)换热介质条件。

主要是指操作压力、温度和介质的腐蚀性。

要考虑导热性、耐磨性等其他物化性能。

(2)换热器的类型。

不是每一种材料都能制造各种形式的换热器。

(3)经济合理性。

在满足使用和制造要求的前提下,应选用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相宜的非金属材料制造换热器,尽量节约成本及投资。

换热器各零、部件的材质

管壳式换热器各部件的常用材料可参考表2-1。

表2-1管壳式换热器部件常用材料

部件或零件名称

材料牌号

碳素钢

不锈钢

壳体、法兰

A3F、A3R、16MnR

16Mn+

0Cr18Ni9Ti

法兰、法兰盖

16Mn、A3(法兰盖)

1Cr18Ni9Ti

管板

A4

膨胀节

A3R、16MnR

挡板和支撑板

A3F

螺栓

16Mn、40Mn、40MnB

换热管

10号

螺母

A3、40Mn

垫片

石棉橡胶板

支座

焊接材料

见换热器装配图。

3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设计

管子数n

计算:

n=779

实际:

n=773

的无缝钢管,材质20号钢,管长3m。

因为

所以

其中,因安排拉杆需减少6根,实际管数773根

(3-1)

参考: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P227

管子排列方式、管间距

采用正三角形排列,由《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表7-4查得层数为15。

查《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表7-5,取管间距a=32mm。

壳体直径

Di=1m

式中Di——换热器内径,mm;

b——正六角形对角线上的管子数,查《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表7-4,取b=31;

l——最外层管子的中心到壳壁边缘的距离,取l=2d。

圆整后取壳体内径

(3-2)

《化工原理上册》P289

壳体壁厚

材料选用Q245R钢板,计算壁厚为

式中Pc——计算压力,取Pc=;

(设壳壁温度为400℃);

取C2=,则C1=。

圆整后取

(3-3)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P288

封头的选择

上下封头均选用标准椭圆形封头,根据GB/T25198《压力容器封头》,封头为DN1000×

8,曲面高度h1=250mm,直边高度h2=40mm,如图3-1所示,材料选用Q245R。

下封头与裙座焊接,直边高度取40mm。

图3-1椭圆形封头

法兰的选择

材料选用Q345R。

根据NB/T47023—2012标准,选用DN1000,的榫槽密封面长劲对焊法兰。

法兰尺寸图如图3-2所示。

图3-2容器法兰

管板尺寸

选用固定板式换热器管板,并兼做法兰,查相关标准得Pt=Ps=(取管板的公称压力为的碳钢管板尺寸,如图3-3所示。

图3-3管板

管子拉脱力

计算数据按表3-1选取。

表3-1数据表

项目

管子

壳体

操作压力/MPa

材质

20钢

Q245R

线膨胀系数/(1/℃)

×

10-6

弹性模量/MPa

106

许用应力/MPa

91

尺寸/mm

Φ25×

3000

Φ1000×

8

管子根数

773

管间距/mm

32

管壳壁温差/℃

△t=50

管子与管板的连接方式

开槽膨接

胀接长度/mm

L=50

许用拉脱力/MPa

(1)在操作压力下,管子每平方米胀接周边上所受到的力

qp=

(MPa)

其中

(3-4)

(3-5)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P220

(2)温差应力导致管子每平方米胀接周边上所受到的力

qt=

q=

由已知条件可知,qp与qt的作用方向相同,都使管子受压

则管子的拉脱力:

因此,拉脱力在许用范围内。

(3-6)

(3-7)

(3-8)

(3-9)

(3-10)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P221

是否安装膨胀节

不必

安装

管壳壁温差所产生的轴向力F1:

压力作用于壳体上的轴向力F2:

压力作用于管子上的轴向力F3:

根据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

条件成立,故本换热器不必安装膨胀节。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P224

折流板

折流板为弓形,

折流板间距取600mm,由《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表7-7查的折流板最小厚度为6mm,由《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表7-9查的折流板外径为,材料为Q235-A钢,如图3-4所示。

图3-4折流板

拉杆选用Φ12,共6根,材料为20钢。

开孔补强

换热器壳体和封头上的接管处开孔需要补强,常用的结构是在开孔外面焊上一块与容器壁材料和厚度都相同,即8mm厚的Q245R钢板。

(1)接管厚度及开孔直径

(mm)

d=252

由已知条件得壳体计算厚度

接管计算厚度为

其中Do=258mm,选用20钢,查表得[σ]t=92MPa

开孔直径为:

(3-18)

(3-19)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P88

《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P139

(2)接管宽度、高度

B=504

h=

已知壳体名义厚度

,补强部分厚度为

接管有效补强宽度为

接管外侧有效补强高度

(3-20)

(3-21)

(3)补强面积

A=2008

(mm2)

Sk=

需要补强的金属面积为:

可以作为补强的金属面积为:

尚需要另加的补强面积为:

补强圈厚度

实际取补强圈与筒体等厚Sk=8mm,则另行补强面积: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同时计及焊缝面积A3之后,该开孔补强的强度足够。

其补强结构如图3-5所示。

图3-5换热器开孔补强结构

支座

(1)裙座设计

采用圆筒形裙式支座,裙座与塔体的连接采用焊接,由于对接焊缝的焊缝受压,可承受较大的轴向力,故采用对接形式见图3-6。

取裙座外径与封头外径相等。

并且取裙座的厚度与封头的厚度相同。

即裙座尺寸为Ф1000×

8mm。

裙座材料选用Q235A。

图3-6裙座壳与壳体的对接型式

无保温层的裙座上部应均匀设置排气孔,其规格和数量参照下表3-2。

表3-2排气孔规格和数量

容器内直径Di

600~1200

1400~2400

>

2400

排气孔尺寸

Φ80

Ф80

Ф100

排气孔数量,个

2

4

≥4

排气孔中心线至裙座壳顶端的距离

140

180

220

因此设置两个排气孔,排气孔尺寸为Ф80,排气孔中心线至裙座壳顶端的距离为140,裙座上排气孔的设置见图3-7。

图3-7裙座上部排气孔的设置

塔式容器底部引出管一般需伸出裙座壳外,引出孔尺寸见下表3-3。

表3-3引出孔尺寸

引出管直径d

20、25

32、40

50、70

80、100

引出孔的加强管

无缝钢管

Ф133×

Ф159×

Ф219×

6

Ф273×

卷焊管

-

Ф200

Ф250

引出孔的加强管选用Q235-A的无缝钢管,引出管直径选用20,引出孔结构示意图见图3-8。

图3-8引出孔结构示意图

(2)基础环设计

基础环尺寸的确定

基础环的结构

基础环选用有筋板的基础环示意图见图3-9。

图3-9有筋板基础环

有筋板基础环厚度的设计

操作时或水压试验时,设备重力和弯矩在混凝土基础环(基础环底面上)所产生的最大组合应力为

基础环上的最大压应力

可以认为是作用作用在基础环底上的均匀载荷。

表3-4混凝土基础的许用应力Ra

混凝土标号Ra/MPa

75

100

150

200

250

同样,根据工艺要求和前人的经验,可确定基础环的厚度为20mm,材料选用为Q235-A。

(3)地脚栓设计

为了使塔设备在刮风或地震时不至翻倒,必须安装足够数量和一定直径的地脚螺栓,把设备固定在基础环上。

地脚螺栓承受的最大拉应力为

如果

,则设备自身足够稳定,但为了固定塔设备的位置,应设置一定数量的地脚螺栓。

,则设备必须安装地脚螺栓,并进行计算。

计算时可先按4的倍数假设地脚螺栓的数量为n,此时地脚螺栓的螺纹小径(mm):

螺纹小径与公称直径见下表3-5。

表3-5螺纹小径与公称直径对照表

螺栓公称直径螺纹小径/mm

M24

M27

M30

M36

M42

M48

M56

选用Q235-A,计算后,选取地脚螺栓为

,n=8,相应螺母M30,8个,则其尺寸查表,得

表3-6M30螺母的尺寸

M30

36

42

28

12

300

120

170

4管壳式换热器的强度计算

筒体

液压实验应力校核

σT=

式中,PT==×

=(MPa)

,Rel=245(MPa)《化工设备机械基础》(附表6-1)

可见

,所以水压试验强度足够。

(3-29)

(3-30)

(3-31)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P97

强度校核

[Pw]=

设计温度下的计算应力:

最大允许工作压力:

故强度足够。

(3-32)

(3-33)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P88、97

封头

δ=

σT=63

标准椭圆形封头计算厚度:

最大工作压力:

压力实验:

压力实验满足要求。

(3-34)

(3-35)

(3-36)

5数据表

结构参数

表5-1结构参数数据表

设备结

构参数

形式

列管式

台数

1

壳体内径,mm

1000

壳程数

管径,mm

管心距,mm

管长,mm

管子排列

正三角形

管数目,根

779

折流板数,块

传热面积,

165

折流板间距,mm

600

管程数

碳钢

设计值

表5-2设计值数据表

名称

材料

筒体

内径

厚度

椭圆型封头

Q345R

直边高度

40

曲面高度

250

管程接管

Φ219×

6l=210

20

管程补强圈

DN250×

壳程接管

Φ273×

8l=140

壳程补强圈

折流板

Φδ=6

Q235-A

裙座

DN1000×

8l=1560

基础环

δ=20

结束语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对《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这门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这次课程设计设是对这门课程的一个总结,对化工机械知识的应用。

设计时要有一个明确的思路,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环境条件和介质的性质等再选择合适的设计参数,对换热器的材料和结构确定之后还要进行一系列校核计算,包括管子直径、壳体厚度,管板选择等。

校核合格之后才能确定所选设备型符合要求。

通过这次设计对我们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在整个过程中,我查阅了相关书籍及文献,取其相关知识要点应用到课设中,而且其中有很多相关设备选取标准可以直接选取,这样设计出来的设备更加符合要求。

在设计的最后附管试换热器的图,在绘图的整个过程中,我对化工制图更加熟悉。

因为我的知识有限,所做出的设计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请老师做出批评和指正。

最后感谢老师对这次课设的评阅。

参考资料

[1]《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化学工业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