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5篇观南方车站的聚会影评心得5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1594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5篇观南方车站的聚会影评心得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5篇观南方车站的聚会影评心得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5篇观南方车站的聚会影评心得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5篇观南方车站的聚会影评心得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5篇观南方车站的聚会影评心得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5篇观南方车站的聚会影评心得5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5篇观南方车站的聚会影评心得5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5篇观南方车站的聚会影评心得5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5篇观南方车站的聚会影评心得5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5篇观南方车站的聚会影评心得5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5篇观南方车站的聚会影评心得5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5篇观南方车站的聚会影评心得5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5篇观南方车站的聚会影评心得5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5篇观南方车站的聚会影评心得5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5篇观南方车站的聚会影评心得5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5篇观南方车站的聚会影评心得5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5篇观南方车站的聚会影评心得5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5篇观南方车站的聚会影评心得5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5篇观南方车站的聚会影评心得5篇.docx

《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5篇观南方车站的聚会影评心得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5篇观南方车站的聚会影评心得5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5篇观南方车站的聚会影评心得5篇.docx

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5篇观南方车站的聚会影评心得5篇

2019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5篇_观南方车站的聚会影评心得5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及影评【1】

  《南方车站》是一部生猛、凌厉的黑色电影(filmnoir),讲述胡歌饰演的盗车贼因为一起意外事故成为警方重金悬赏的通缉犯,于是他开始四处逃亡。

他在车站遇到桂纶镁饰演的神秘女人,两人不得不与警方、匪帮等多方周旋,故事灵感来自一起真实新闻案件。

  影片拥有细致考究的光影细节,视听表现力在国产片中居顶级水准。

个人认为,鲜明、突出、自成一派的导演技法、类型化的作者表达或许能成为《南方车站》最大的竞争筹码。

胡歌领衔全片八九成戏份,打造出一个生猛而柔情的亡命硬汉形象,令人耳目一新;片中所有演员皆用武汉话出演。

  作者化类型片

  昆汀-;塔伦蒂诺捧场了《南方车站》首映。

据坐在他周围的观众描述,昆汀在观影过程中笑了十几次,想必是读懂了刁亦男导演的小心思。

  黑色电影是舶来品,外国影迷会对这一类型架构十分熟稔,因此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出现脸盲看不懂的状况。

而刁亦男可能是国内汲取西方经典影像养分最充足、然后嫁接到本土语境最成功的中国导演之一。

  以《爱情麻辣烫》《将爱情进行到底》《洗澡》达成编剧成就之后,刁亦男开始自己做导演,这才有机会释放他的个人趣味。

刁亦男大约平均五年才能拍出一部电影,从03年到现在一共才拍了四部,能看到他深思熟虑后的转变----他的导演处女作《制服》尚且还能看到第六代导演的现实主义印记,到了《夜车》他开始“黑”化----向类型片过渡,《白日焰火》和《南方车站》则已经是成熟的类型片了。

他是一位高产的导演,但每一步都走得踏实成功,夯实了其在犯罪题材、黑色类型片领域内的独特地位。

  这一转变背后的逻辑是,刁亦男已经从借钱拍片的独立导演成长为奖项傍身的热门导演,他理应变得更加“类型化”来实现商业和艺术的平衡。

类型片在电影节不吃香,但在强烈的导演风格加持下,也能摩擦出新的艺术火花、受到电影节的眷顾。

譬如今年戛纳开幕片是吉姆-;贾木许丧气又搞笑的僵尸片,今天又展映了一部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的神棍犯罪片。

刁亦男的导演作品都是非典型黑色电影,类型片基础+个人标识,不出意外每一部都获得了国际电影节认可。

  五年前的《白日焰火》左手金熊银熊,右手票房破亿,叫好又叫座,给了刁亦男和投资人继续拍作者化类型片的信心。

因此在这次的《南方车站》里,刁亦男得以更加放开手脚,挑战戛纳和国内观众对中国电影的固有认知。

  所谓黑色电影

  《南方车站》有着鲜明的黑色电影气质:

大雨滂沱的夜晚,破败的街道,逼仄的小巷,脏乱的筒子楼,清冷寡言的人物,影影绰绰的光,惊悚感的音响,似乎每个黑暗的角落都埋藏着杀机。

全片多半篇幅都是夜戏,镜头几乎完美避开了现代化建筑群落,展现出颇有陌生感的城中村样貌。

  胡歌饰演的周泽农则是一个典型的悲剧宿命感人物,罪名从天而降,他只能做一个无人可以信赖、内心焦虑不堪的亡命徒。

  影片延续了刁亦男对探索复杂人性的兴趣,他的电影里一向没有是非对错,没有绝对的黑与白,没有情感的落定,只有欲望的交织。

《制服》的主角是个假冒警察,《夜车》主角是法警,《白日焰火》讲堕落的警察与嫌疑人妻子间的情愫,《南方车站》第一次将视角放到匪徒的一侧,人物关系更加复杂交错,胡歌不仅要抵挡敌对帮派,要逃避警察,还要提防他唯一能求助的女人,甚至还有他自己的妻子。

几伙人联合上演了一出骗中骗诡计。

  片中有几场戏氛围营造、镜头调度十分出色:

摩托车窃贼团伙的飙车争夺,热闹夜市中的警方潜伏,胡歌与桂纶镁在小舟上的的情欲戏等。

动物园内跟踪追逐那场戏,以动物惊恐表情与主人公处境进行蒙太奇处理,独具匠心。

反射的多重镜面,摇曳的骇人黑影,半透明的帷幔、雨伞,手部的特写,暴力血腥处的留白......在强大的幕后班底支持下,诸多视听细节都强化了影片的风格化表达。

  电影背景设置在武汉,在这个多湖多雨的潮湿城市里,故事更被蒙上一层湿哒哒的诱惑气息。

广场舞、日常生活场景、旧新闻事件作为边角余料出现在电影里,成为现实社会的浮光掠影。

  硬汉风胡歌

  《南方车站》明星阵容强大,看之前没想到胡歌戏份会如此吃重,全片几乎从头到尾展现了他四处斡旋和逃亡的动作线:

以一敌众的打斗,疑虑重重的闪躲,锲而不舍的追寻......他身上永远带着伤,明明是窃贼,却悲壮得像个英雄。

这可能是你从来没见过的胡歌,他的表演不动声色,几乎看不出什么表情,情绪传达已经准确到位。

  桂纶镁刚出场就是一袭红裙,精悍短发,像个天真的小女孩,也像看不透的蛇蝎女人。

她还与胡歌、黄觉分别承担了一场大尺度情欲戏份。

桂纶镁的状态很放松,举重若轻。

  廖凡再次饰演警察,轻车熟路,戏份相对有限。

万茜、奇道、黄觉、张奕聪都可圈可点,但最像道上大哥的还是片中一闪而过的陈永忠,也就是毕赣的那位小姑夫。

  这部电影里无论主角配角都被导演要求用武汉话出演,主演们各自都下了不少功夫。

在戛纳看《南方车站》比较痛苦的一个感受是,电影节官方字幕只有法语英语,没有中文,好不容易等到中国竞赛片却发现一句都听不懂,也是有点无奈。

方言成功为电影又添一层间离效果,对氛围和角色塑造有益。

  《南方车站》所有主演演技都是在线的。

不过总体说来,这还是一部导演风格强于一切的电影。

  《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及影评【2】

  早在影片立项之初,曾经拍出问鼎金熊之作《白日焰火》的刁亦男便强调灵感来源之一是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的《亡命驾驶》,而恰巧在2019年,也恰巧都在戛纳电影节上,刁亦男的新作《南方车站的聚会》与雷弗恩的新剧《老无所惧》也来了次“聚会”。

在分别观看过之后,我觉得刁亦男可能相比之下更进了一步。

  与前作注重悬疑与侦破的创作思路不同,刁亦男这次走了一条极为大胆的路:

以风格为主轴,最大程度的弱化了电影的叙事功能。

这其中的冒险可想而知,在多年以来,大部分观众所乐于接受的都是带有古典主义特质的叙事电影,用情节去制造节奏,伴随人物的情感与摩擦迎来一个理想化的结局。

  但他这次完全没有这么做。

除却开头通过胡歌饰演的周泽农与桂纶镁饰演的陪泳女刘爱爱的一场对话引入了本片发生的前因之外。

之后仅仅有着零星的事作为陪衬,大部分的电影推动力都落在了周泽农的身上。

这个角色外冷内热,因为意外走上绝路最后还是会想到妻女,通过胡歌的演绎,那份冷酷中透露的肃杀与温情被很好的演绎出,在黑夜中坚毅的前行,难免会想到《亡命驾驶》中由瑞恩-;高斯林所饰演的主角。

  人物间的情感亦被取消,只有一张张利益关系网让他们相连,或是为了工作与命令,或是为了金钱。

人物也不再有太多心理上的转折,总之都如同一座座冷峻的雕塑,完全为了电影的风格而服务。

  影像上,大部分场景都以黑夜为主,通过建筑物与交通工具上的霓虹灯作为点缀,为单调且寂静的黑夜里注入了无穷活力。

光影运用则是更让人难忘,几处表现主义的回归犹如幻梦,周刘二人的对话,墙面上周泽农的投影逐渐变小;在鸳鸯楼快步跑上阶梯时,巧妙的光照让影子仿佛在原地奔跑,早已对主角的命运下了定言。

幕布也在本片的风格营造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运动镜头极为有限,大部分以固定机位为主,但构图极为巧妙。

但这并没有削弱影片的可看性,多处精准巧妙的剪辑犹如枪弹上膛般利落,各种局部特写的组合,使影片的冷峻气质更上一层楼。

  作为犯罪类型片,几场主要的打斗戏各有各的特色。

其中动物园一场以视线为主导,通过对警匪二人以及诸多动物眼睛的组合蒙太奇,低沉的音效下,紧张感瞬间生成,在真正掏枪射击之后,却相当短暂的便结束了,无比利落。

鸳鸯楼一场则以空间为主导,通过这种特色建筑所附带的复杂空间,刁亦男得以充分施展调度功力,走廊、窗户、楼梯以及墙面间的缝隙,通过人物在此之中的运动,为我们带来了极为惊心动魄的逃亡。

周泽农被抓房间的一场则近乎纯粹的暴力演绎,也无怪乎昆汀在看完此片后大为激动,雨伞穿过腹部绽开,血液喷溅在透光的伞面上,这样的暴力美学奇景,实在难忘。

  于是即便这样一部剧情于叙事薄弱的影片,在强烈的风格营造于技巧的“加工”下,也散发出了无比耀眼的光芒。

最后的结局也一反类型片的常态,看起来薄弱,实则余味无穷,人物的突然逝去难免想及梅尔维尔的黑色电影,如《独行杀手》。

在类型片早已发展了几十年后的现在,我们或许应该重新审视现代类型电影的建构模式了。

  《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及影评【3】

  1968年出生的刁亦男,是以编剧的身份在电影圈知名的,他参与编剧的《将爱情进行到底》《洗澡》等作品有口皆碑。

编而优则导,2003年刁亦男转型成为导演,处女作《制服》就曾在国际上斩获大奖;2007年他执导的第二部作品《夜车》,入围了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之后便是2014年在柏林电影节获得最佳影片金熊奖、最佳男演员银熊奖的《白日焰火》。

刁亦男的作品少而精,且他的电影风格在第六代导演里也算独树一帜,时隔5年后推出的《南方车站的聚会》,自然受到关注。

  《南方车站的聚会》,依旧是刁亦男拿手且热爱的犯罪题材。

  时间是在2009年,地点是武汉的城中村。

周泽农(胡歌饰)是盗车团伙的一个小头头,在一次帮派之间的利益分配争斗中,他的兄弟被残忍断头,他也差点丢了性命。

在逃亡中,他误将警察认为敌对帮派,开枪打死了一名警察。

警察发布悬赏通告,举报周泽农者可得30万的赏金。

  周泽农身边的人都觊觎这30万元。

周泽农想让五年未见的妻子杨淑俊(万茜饰)举报自己拿到赏金,这是他最后能为妻儿做的。

周泽农让曾经的兄弟华华(奇道饰)帮忙寻找妻子的下落。

不料,华华自己也打了算盘,他让陪泳女刘爱爱(桂纶镁饰)引诱周泽农到警方的陷阱中,承诺事成后,给刘爱爱2万元。

帮派势力也想对周泽农赶尽杀绝----毕竟他知道了太多团伙的秘密,他们同样找到华华,华华依旧是以刘爱爱为诱饵。

  在各方男性势力压迫生存下的刘爱爱,一边不得不充当着华华的傀儡,一边她也想独吞30万元,但在引诱周泽农的过程中,她与周泽农也有暧昧的情愫,并对周泽农的妻子有恻隐之情......

  虽然这是一个犯罪故事,但它并不是我们惯常想象中的那种犯罪悬疑片----强情节、强节奏、强悬念,最终主题指向正义压倒邪恶、惩恶扬善,等等。

《南方车站的聚会》更偏向于一部黑色电影。

刁亦男是黑色电影的忠实信徒,早期的《制服》《夜车》,是他黑色电影的习作,终于在《白日焰火》中融会贯通,而今《南方车站的聚会》是黑色风格的强化和再延续。

  黑色电影并不是一个容易界定的概念,就像美国知名影评人詹姆斯-;纳雷摩尔说的,“识别一部黑色电影总是比定义黑色电影这个术语来得容易”。

至今影评界似乎对于黑色电影到底是一种类型还是只是风格争论不休。

本文倾向于认为黑色电影是一种成熟的电影类型,它有其自成一套的故事体系和美学风格。

  黑色电影最早指涉的是好莱坞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初期出现的,以私人侦探、警察、蛇蝎美女等为主要人物元素,以主观叙事、非线性时间、非完美结局、非道德的主人公为叙事特点,视觉风格颓废压抑,反映悲观宿命色彩的犯罪影片。

比如《马耳他之鹰》(1941)、《双重赔偿》(1944)、《罗拉秘史》(1944)、《邮差总按两次铃》(1946)等。

  黑色电影的兴起,首先是因为当时美国出版市场“黑色小说”流行。

黑色小说大抵讲述的是犯罪惊悚故事,但充斥着忧郁的情绪和罗曼蒂克的孤独味道,比如雷蒙德-;钱德勒的著名小说《漫长的告别》。

当时很多黑色电影都是改编自黑色小说。

但从根本上说,这与美国经济大萧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主义观念流行,悲观厌世成为普遍的社会心理有关。

这也是为什么黑色电影虽然有惊悚、犯罪、悬疑、刑侦、暴力、情色等多种元素,但它并不诉诸于叙事上的快感,而是给观众传达一种心理层面上的消极感。

  因此,黑色电影的核心标志,是电影中无处不在的绝望意识与宿命论。

主人公就像是被抛掷到这世上,他也许在无意中犯了错,但无处救赎,无力挣脱。

在强大的命运面前,人类只是困兽。

  当黑色电影成为一种成熟的类型后,类似主题与风格的作品源源不断。

刁亦男的《白日焰火》和《南方车站的聚会》中,都带有黑色电影的许多典型特征。

比如它们都有谋杀、暴力、血腥、情欲、黑夜、霓虹灯、阴影、下雨等元素;比如它的几个主要人物分别对应的是侦探、蛇蝎美人等角色。

这两部电影中,桂纶镁的角色都偏向于“蛇蝎美人”,而廖凡又刚好扮演了警察的角色,对应的是“侦探”。

  当然,更关键的是,这两部电影都借助耸人听闻的命案,关注的是那些卷入命运漩涡中身不由己的破碎人物。

  《南方车站的聚会》中,在这场逃无可逃的狩猎中,周泽农是猎物,刘爱爱也不是猎人,她只是身不由已的诱饵。

周泽农与刘爱爱,早就落入了宿命的陷阱中。

他们是挣扎于社会底层的零余人,大抵就像那些待拆或者已经荒废了的破落建筑,在夹缝中求生,或自生自灭,或铤而走险。

他们当然都不无辜,按照三观党的判断,周泽农简直十恶不赦,但在针对他的这场狩猎中,人性的自私、背叛、卑怯倒也一览无余,而这样狩猎,也许在周泽农盗车与杀人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黑色电影中,并没有什么绝对的是非对错,导演并无意于去做那些每个人都懂得的最基本的常识判断,电影更关注的是那些模糊的、暧昧的、灰暗的命运地带,最后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主题层面外,黑色电影在视听层面也自成一体。

《出租车司机》编剧保罗-;施拉德在《黑色电影札记》一文中总结了黑色电影的几大常用技巧,简单归纳:

  1,大部分场景都是按夜光布景。

  2,宁愿用斜线和垂直线而不用横线......斜线旨在分裂荧幕,使之不安宁,不稳定。

光线以奇特的形状射进黑色电影中不整洁的房间----参差不齐的四边形、钝角三角形、垂直的狭缝----令人怀疑窗户是用小刀割成的。

  3,为演员和布景提供同等的照明强度。

演员常常隐藏在城市夜景的实际画面之中,更明显的是,在他说话时面部总是被阴影遮住。

  4,构图张力优先于形体动作。

典型的黑色电影宁可通过摄影机让镜头围绕着演员运动,而不愿让演员的形体动作控制场面。

  5,一种几乎是弗洛伊德式的对水的依恋。

空荡荡的黑色街道几乎总是闪着夜晚新雨的水光,雨量和戏剧的发展同步增长。

除小巷外,船坞和码头是最时兴的会面地点。

  6,对浪漫叙事的偏爱。

  7,经常使用复杂的顺时时序来加强对于无望与流逝的时间的感受。

  这7个技巧中,前5个都属于视听层面的,足见美学风格之于黑色电影的重要性。

不难发现,无论是晦暗的布景、不安的光线、阴影下的演员面孔还是阴雨夜与空荡街道,黑色电影的美学风格传递出的信息,与电影主题的宿命论是相称的,其营造出来的整体视觉效果是肃杀的、阴冷的、忧郁的。

  在《白日焰火》中,刁亦男的影像风格已经很成熟了。

故事背景在大雪纷飞的东北小城,无论是冰冷空旷的街道,拥挤的公共汽车还是低矮破旧的建筑,都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冷清与萧条感。

除了夜景外,大部分白天的场景是低角度照明,有一种灰蒙蒙的压抑氛围。

电影中分尸与冰鞋杀人,是残酷的;各路男性觊觎吴志贞,是情色的;从面条里吃出的人眼球,是怪诞的;白日里的焰火,是梦幻的。

  到了《南方车站的聚会》,刁亦男进一步发挥到了极致。

这一回故事发生在武汉,破落的筒子楼,逼仄的小巷,暗夜中猩红的光,包括这连绵不断的阴雨,都是刁亦男营造氛围的工具。

  《南方车站的聚会》85%为夜戏,像电影开始前25分钟都是夜戏。

但电影中的夜戏并非单一的渲染黑暗的氛围,刁亦男镜头下的黑夜带有层次感。

这得益于霓虹灯、影子与声音等匠心独运的运用。

  电影中充斥着超级光亮的霓虹灯的元素,无论是霓虹灯招牌,电动车的霓虹灯,广场舞鞋的霓虹灯,还是玩具的霓虹灯......它们夺目的光亮与破落阴郁的环境又似乎格格不入,因此它们的红是“惨红”,黄是“昏黄”;它们在暗夜的对比下,释放出一种末世偷生的梦幻迷离感。

  还有影子。

很多时候,刁亦男在表现人物状态时,不是通过镜头的写实呈现,他对准的影子。

有时影子只是视觉的变化,有时则是一种情绪的烘托,将人物的惊恐、慌忙、失措全部都寄放于剪影上,加上音效的辅助,让观众充分想象惊恐。

  电影中一处惊艳的影子运用,是周泽农与警察、仇家三方在暗夜中筒子楼里的追逐,人物并没有在画框内,镜头对准的是月光照亮的楼梯转角,周泽农的影子跑上楼梯,墙面上的身影不断“原地”跑动,身影越来越大,喘息声越来越大,紧张感充盈了整个银幕。

  《南方车站的聚会》对于声音的运用,也堪称一绝。

在这样高度紧张的狩猎中,危机四伏,电影中的人物与观众一样,心神难安,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哪一扇门打开会有仇家跑出,也不知道远处的巨大声响是不是子弹的声音。

每每这个时候,巨大声音响起,不仅吓坏电影中的人物,也让观众紧张起来。

就比如闹市中那两声爆米花响,比如暗夜中突然推开的铁门声。

  观众不难在电影中看到暴力,但将暴力呈现出视觉美,没有几个导演能够做到。

《南方车站的聚会》中,既有令人惊悚的纯暴力镜头,比如周泽农的兄弟骑着摩托车被叉车割头,也有非常暴非常美的暴力美学,比如透明雨伞穿肚,雨伞打开,透明雨伞上血浆四散。

  另外一个具有高级想象力的元素运用,是动物。

其中一场追捕戏在动物园里进行,人物惊恐地逃亡,与动物瞪大的惊恐眼神进行蒙太奇处理,既营造出了惊恐不安氛围,也是人物命运的一种对照......

  法国两位影评人雷蒙-;博尔德与埃蒂安-;肖默东出版的《美国黑色电影全景》用五个词来形容黑色电影,“梦幻的(oneiric)、怪诞的(bizarre)、情色的(erotic)、矛盾的(ambivalent)和残酷的(cruel)”,并总结道,黑色电影“在这些不连贯的暴力中有种梦的味道”。

《南方车站的聚会》完全符合,它有一种梦的味道,在这个光怪陆离、虚虚实实、紧张压抑的梦境里,人物无根地漂浮其中,他们恐惧且不安,或是求死,或是苟且偷生。

  强烈的风格化,让《南方车站的聚会》颇像一个异类,也许它的市场前景不那么乐观。

但还是鼓励观众一看。

华语电影的主流是写实主义,像刁亦男这样强烈风格化,多少带有德国表现主义影像风格的,实在是少见。

将刁亦男放在影史上也许不算什么,但之于华语电影而言,是别具一格的。

  当然也得承认,这种强烈风格化的电影可能存在一个问题,即导演的风格会否压倒一切?

毕竟对于一部电影来说,除了风格外,还有叙事、表演等内容。

  就比如毕赣那部评价两极分化的《地球最后的夜晚》。

当毕赣风格成了电影最大的标签,多数观众看不懂故事在讲些什么,演员在表演一些什么。

观众不免也担忧,《白日焰火》之后的《南方车站的聚会》,会否像《路边野餐》之后的《地球最后的夜晚》,制作资金更充足,更有钱,更精致了,但反倒少了一开始那种粗粝的生命力?

  坦白地说,《南方车站的聚会》多多少少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电影的刁亦男风格还是压倒了一切。

比如电影中的大部分角色,都比较扁平;刘爱爱因为身处冲突的漩涡,她是电影中极少数(或者说是唯一)比较有发挥空间的角色。

  我们具体来看看胡歌饰演的周泽农。

这个角色本是很复杂的,比如他为何五年不见妻儿,为何五年后希望将赏金留给妻儿而不是逃亡。

但在电影中,这部分都阙如了。

在厦门的特别放映采访中,胡歌谈到了他对角色的理解:

“这个角色五年没有回家,他觉得给不到老婆孩子好的生活。

我想象他是对人生没有希望的人,生活在边缘底层,直到他知道自己的命值三十万的时候,才给了他新的支撑。

”但在电影中,观众看不到这一切,人物行动的动机并不明确。

  这并不是说胡歌演得不好,而是刁亦男对风格的推崇,导致他在叙事的抉择上,更倾向于可能没有那么有叙事性但风格化的桥段,而省却了那些必要的铺垫,由此也限制了演员的表演空间。

知名导演谢飞在豆瓣上给电影打了三星,他直言,“导演拍黑色犯罪片的技艺是很不错的,只是几个主要人物都单薄、空泛了些,血腥、杀戮、虽多,也无法给片子增加分量。

  不过对于胡歌来说,《南方车站的聚会》仍旧是一个大的突破。

胡歌年少成名,《仙剑奇侠传》之后,他一度被称为“古装偶像剧第一人”。

2015年,《伪装者》和《琅琊榜》的接连成功,胡歌再次迎来事业的顶峰。

但2016年之后,胡歌并没有接拍什么电视剧。

当时在戛纳接受澎湃有戏采访时,胡歌谈到,他曾长时间处于一个情绪的低落期,“可能是觉得自己处于事业上的瓶颈期吧,其实也就是我不想重复,因为一旦你塑造成功了某一个类型,或者说某一种感觉的人物,之后来找你的戏大部分都是一样的,或者类似的。

  胡歌并没有趁着热度,多拍多捞自我重复,他想挑战自我,想有新的突破。

《南方车站的聚会》是他进军大银幕并转型的极好契机。

观众还是可以感受到,胡歌进入了周泽农的状态,无论是精瘦的身体,糙黑的脸庞,还是凌厉警觉或疲乏涣散的眼神,一个复杂的亡命之徒的形象立住了。

  唯一可惜的是,电影只展示了角色的状态,并没有给予演员表现出角色复杂内心的足够空间。

  《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及影评【4】

  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是今年戛纳电影节唯一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华语片,昆汀-;塔伦蒂诺看得不亦乐乎,“这是我近几年来看过最美的电影”,导演刁亦男,擅长罪案、黑色、爱情元素的结合,5年前,《白日焰火》一战成名,在柏林电影节上擒得金熊。

  《南方车站的聚会》讲述了一个逃犯被警方通缉,一路逃亡,保全性命的同时,他有更大的目标:

将通缉自己的30万赏金,送给5年不见的妻子。

  胡歌饰逃犯周泽农逃犯由胡歌饰演,此前,他已经近2年没有接戏,正处于职业的迷茫期,胡歌说这次把自己变成了一张白纸,从零开始去接近一个边缘小人物的内心和气质,网友惊呼,这次的表演离影帝不远了。

  一条参加了金鸡电影节《南方车站的聚会》首映,专访了导演刁亦男,“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些狂野的东西,特别是边缘的人、弱小的人,他的梦也许更强大,电影应该去展现这些人非同寻常的举动。

  南方车站的聚会

  和5年前的《白日焰火》相似,《南方车站的聚会》延续着一个内核,边缘人物怎样重新找到自己的尊严和存在。

  片子的英文名是《野鹅塘》(TheWildGooseLake),故事发生在武汉野鹅塘湖区,那是一个鱼龙混杂、管理失序的城中村,胡歌饰演的周泽农是当地电瓶车盗窃团伙的一位领头,他的团队与另一方爆发火拼惨案,周泽农背上人命,遭到警方通缉追捕。

  其实从一开始,他就没有想过逃走。

他在夜色中流窜,只是试图让5年没见的妻子,拿到悬赏缉拿他的30万赏金,兑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影片非常风格化,可以说是一部悬念环环相扣的警匪片,有85%是夜戏,霓虹灯和夜晚建筑的轮廓,勾勒出舞台般的效果,胡歌饰演的逃犯像是舞台中的困兽。

  胡歌回忆起刚拿到剧本,就发现它的可读性非常高,本身就是一部精彩的悬疑小说。

  戛纳电影节艺术总监福茂评价:

“电影没有拘泥在中国电影的传统之中,而是对黑色电影和警匪电影在美学上进行了大胆创新。

  迄今为止,刁亦男只拍过四部电影。

但是每一部都狠狠地往前走了一大步,是一个拥有强大自我进化能力的作者。

  第一部作品《制服》,还在模仿现实主义电影。

第二部作品《夜车》,刁亦男真正找到了个人风格,描写在夜晚出没的边缘人物,城市的背景不再重要,转而抽取纯粹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影片入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

  第三部作品《白日焰火》,不像《夜车》那样沉迷于冷硬的自我表达,而是把个人风格和黑色犯罪类型片结合,是一部商业片包裹的文艺片,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了最高荣誉金熊奖。

  新作《南方车站的聚会》在自我表达的同时,在类型化上做得更彻底,影像上更加黑色电影风格化。

同样着迷黑色电影的昆汀-;塔伦蒂诺在戛纳电影节看了首映,说这是他近几年看过最美的电影,看完第二天越想越喜欢。

  剧本刁亦男写了2年,结构来源于《一千零一夜》,一个人给国王讲故事,如果他讲得不好,国王不满意,他就会被当场杀掉。

第一场戏,就像是《一千零一夜》的开头。

一对陌生男女,胡歌饰演的逃犯和桂纶镁饰演的陪泳女在雨夜相遇,胡歌开始跟她讲述自己的故事,之后影片在讲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