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数朗训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15961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数朗训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八年数朗训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八年数朗训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八年数朗训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八年数朗训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八年数朗训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八年数朗训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八年数朗训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八年数朗训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八年数朗训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八年数朗训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八年数朗训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八年数朗训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八年数朗训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八年数朗训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八年数朗训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八年数朗训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八年数朗训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八年数朗训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八年数朗训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数朗训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

《八年数朗训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数朗训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数朗训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

(3)在被调查的200名学生中,有40人最喜欢学语文,60人最喜欢学数学,80人最喜欢学外语,其余的人选择其他,求最喜欢学数学这门学科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

(4)根据调查情况,把一年级的学生最喜欢学习某学科的人数及其占学生总数的百分比填入下表:

18.2抽样调查(第1课时)

探究问题1、

(1)中央电视台对“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情况进行调查,得到该节目的收视率为90%,这个结果是怎么得到的?

(如果电视台需要在本市调查某节目的收视率,每个看电视的人都要被问到吗?

对一所中学学生的调查结果能否作为该节目的收视率?

你认为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作的调查结果一样吗?

(2)能用普查的方式了解一批节能灯泡的寿命吗?

知识小结:

1、用普查获取数据:

①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少;

②当要研究的问题要求真实,准确性较高;

③易进行调查,没有破坏性.

2、用抽样调查获取数据:

①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普查的工作量大;

②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调查;

③调查具有破坏性.

3、说明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

普查与抽样调查都是对考察对象的考察.

区别:

普查是对全体对象进行考察,它的优点是了解对象全面,反馈信息准确,但当考察对象较多时费时、费力,而且有些考察根本不可能进行普查;

抽样调查是对一部分考察对象进行调查,它的优点是省时、省力,也能大致反映出考察对象的情况,它的缺点是调查的结果不如普查的结果准确、有限制性.

习题:

1.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

A.对重庆市辖区内长江流域水质情况的调查B.对乘坐飞机的旅客是否携带违禁物品的调查

C.对一个社区每天丢弃塑料袋数量的调查D.对重庆电视台“天天630”栏目收视率的调查

2.下列调查适合抽样调查的是(  )

A.审核书稿中的错别字B.对某社区的卫生死角进行调查

C.对八名同学的身高情况进行调查D.对中学生目前的睡眠情况进行调查

3.下列调查方式合适的是(  )

A.为了了解市民对电影《南京》的感受,小华在某校随机采访了8名初三学生

B.为了了解全校学生用于做数学作业的时间,小民同学在网上向3位好友做了调查

C.为了了解“嫦娥一号”卫星零部件的状况,检测人员采用了普查的方式

D.为了了解全国青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间,统计人员采用了普查的方式

4.某学习小组为了了解某小区2000个成年人大约有多少人吸烟,随机抽查了200个成年人,结果其中有10个成年人吸烟,对于这个数据收集与处理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调查的方式是普查B.样本容量是200

C.该小区只有190个成年人不吸烟D.该小区一定有100人吸烟

5.电视剧《铁血将军》在我市拍摄,该剧展示了抗日英雄范筑先的光辉形象.某校为了了解学生对“民族英雄范筑先”的知晓情况,从全校24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调查.在这次调查中,样本是(  )

A.2400名学生B.100名学生

C.所抽取的100名学生对“民族英雄范筑先”的知晓情况

D.每一名学生对“民族英雄范筑先”的知晓情况

6.小龙的妈妈让小龙去买一盒火柴,并叮嘱小龙,一定要试试火柴是否好用.小龙回家后,高兴地告诉妈妈:

“火柴好用,我每根都试过了.”

(1)小龙采取的方法是哪种调查?

(2)你认为小龙采取的方法是否合适?

为什么?

7.为了了解本校八年级400名同学在家中做家务的情况,从中抽取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这个问题中,采用的调查方法是普查还是抽样调查?

若是抽样调查,请指出总体和样本.

8.指出下列调查运用哪种调查方式合适.

(1)为了了解全班学生中观看“开心辞典”这一节目的人数做的调查;

(2)为了了解中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对全国八年级男生的身高情况做的调查;

(3)为了了解一批药物的药效持续时间做的调查;

(4)为了了解全国的“甲流”疫情做的调查;

(5)为了了解全校初中三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情况做的调查.

18.2抽样调查(第2课时)

探究1 抽样调查的优点和缺点

电视台为了解电视节目的收视率,经常采用抽样调查

(1)四名同学对一家电视台某体育节目的收视率进行调查,他们采用的调查方式及结果如下:

小红

我调查了全班40名同学,有10人收看了这个节目.

小亮

我在火车站调查了50人,只有2人收看了这个节目.

小强

我在爸爸工作的大学调查了100名大学生,其中有40人收看了这个节目.

小刚

我利用互联网调查,共有200人作了回答,其中有30人收看了这个节目.

(2)电视台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背景,按一定的比例确定了1000人,就是否收看了该节目进行了电话访问,其中有35人收看了这个节目.

1.为什么用不同的调查方式得到的收视率差别很大?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式,用不同的样本估计的收视率一般也不同.由于四名同学采用的调查方式受调查范围的限制,没有做到完全随机,得到的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较差,所以估计的收视率差别很大.

2.你认为谁的调查,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较好,估计的收视率更准确些?

电视台的调查方法得到的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较好,估计的收视率也比较可信.

3.抽样调查应该注意什么?

样本容量的适量性,样本的代表性

4.抽样调查的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

抽样调查的优点是节省时间,比较经济,缺点是调查结果不如普查准确.

探究2 样本的代表性

某学校初、高中六个年级共有3000名学生.为了解其视力情况,现采用抽样调查.各年级学生人数如下表所示.

(1)如果按10%的比例抽样,样本容量是多少?

(2)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的视力差异,为了保证样本有较好的代表性,各年级分别应调查多少人?

将结果填写在上面的表中.

(3)如果要从你所在的班级抽取5人进行调查,请设计一个抽样方案,保证每人有相同的机会被抽到.

[知识拓展] 普查是通过调查总体来收集数据,调查的结果准确,但往往工作量大,难度大,而且有些抽查对象不宜使用普查,抽样调查是通过调查样本来收集数据,抽查的工作量较小,便于进行,但样本的抽取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对总体的估计的准确程度,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所选取样本的代表性.

1.下列调查,样本具有代表性的是(  )

A.了解全校同学对课程的喜欢情况,对某班男同学进行调查

B.了解某小区居民的防火意识,对你们班同学进行调查

C.了解商场的平均日营业额,选在周末进行调查

D.了解观众对所看电影的评价情况,对座号是奇数号的观众进行调查

2.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解所在地区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分别作了四种不同的抽样调查,你认为抽样较合理的是(  )

A.在公园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B.在医院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C.调查了100名小区内老年邻居的健康状况

D.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3.为了测量调查对象每分钟的心跳次数,甲同学建议测量2分钟的心跳次数再除以2,乙同学建议测量10秒的心跳次数再乘6,你认为更具有代表性的是(  )

A.甲同学B.乙同学C.两种方法都具有代表性D.两种方法都不合理

4.下列抽样调查较科学的是(  )

①小芳为了知道烤箱中所烤的面包是否熟了,取出一小块品尝;

②小明为了了解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向初三年级一个班的学生做调查;

③小琪为了了解北京市2015年的平均气温,上网查询了2015年7月份31天的气温情况;

④小智为了了解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向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各一个班的学生做调查.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抽样调查时被调查的对象不能太少

B.抽样调查时,样本的选取应具有随机性

C.只要样本容量大就一定能保证调查结果准确

D.抽样调查的优点是调查的范围小,节省时间、人力、物力

6.某商场在“十一”长假期间平均每天的营业额是15万元,由此推算10月份的总营业额约为15×

31=465(万元),你认为这样推断是否合理?

7.请指出下列哪些调查的样本缺乏代表性,并说明理由:

(1)调查本校同学上网情况,对本校七年级

(1)班同学进行了一次调查;

(2)为了解我市读者到市图书馆借阅图书的情况,从全年的借读人数中抽查了20天每天到图书馆借阅图书的人数;

(3)调查某电影院双排号的观众,以了解观众们对所看影片的评价情况;

(4)在体育中心调查全民健身状况.

8.现在人们对于体重都非常敏感,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很多人在进行减肥,于是由“减肥”就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商业空间.每一个减肥产品的生产厂家,都会对外宣传一个减肥计划,目的是试图使顾客相信,如果执行了这个计划,他们的体重就会大大减轻.下表就是一厂家在其减肥计划中用来宣传的数据,它显示了厂家的8名顾客减少的体重.

当你阅读这一表格中的数据时,你是怎样思考的?

18.3数据的整理与表示(第1课时)

画条形统计图的步骤是:

(1)画出横、纵轴;

(2)画直条;

(3)写名称、单位.

注:

对于条形统计图,要标明分类轴和数值轴的名称及刻度.

画扇形统计图的步骤是:

(1)计算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再把百分比转化为扇形圆心角度数,即扇形圆心角度数=360°

×

百分比;

(2)同时标注统计图的名称,在扇形统计图中标注百分比。

活动1观察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从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探究问题:

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分别适合于描述数据的哪些特征?

1.为了解中学生获取资讯的主要渠道,随机抽取5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设置了“A:

报纸,B:

电视,C:

网络,D:

身边的人,E:

其他”五个选项(五项中必选且只能选一项),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的条形图.该调查的调查方式及图中a的值分别是(  )

A.普查;

26B.普查;

24C.抽样调查;

26D.抽样调查;

24

2.已知甲、乙、丙、丁共有30本课外书,又知甲、乙、丙、丁的课外书制作的条形统计图的高度之比为2∶3∶4∶1,则乙的课外书的本数为(  )

A.6本B.9本C.11本D.12本

3.某校为开展第二课堂,组织调查了本校150名学生各自最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制成了扇形统计图,则在该被调查的学生中,跑步和打羽毛球的学生人数分别是(  )

  A.30,40B.45,60C.30,60D.45,40

4.一个班有40名学生,在期末体育考核中,优秀的有18人,在扇形统计图中,代表体育优秀扇形的圆心角是(  )A.144°

B.162°

C.216°

D.250°

5.某学校将为初一学生开设ABCDEF共6门选修课,现选取若干学生进行了“我最喜欢的一门选修课”调查,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统计图表(不完整).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这次被调查的学生人数为400人

B.扇形统计图中E部分扇形的圆心角为72°

C.被调查的学生中喜欢选修课E,F的人数分别为80,70D.喜欢选修课C的人数最少

选修课

A

B

C

D

E

F

人数

40

60

100

6.某中学开展“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如图决定开设“A:

踢毽子,B:

篮球,C:

跳绳,D:

乒乓球”四项运动项目(每位同学必须选择一项),为了解学生最喜欢哪一项运动项目,随机抽取了一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丙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则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最喜欢跳绳运动项目的学生数为(  )

  A.240B.120C.80D.40

7.甲、乙两户家庭全年各项支出的统计如图所示,已知甲户居民的衣着支出与乙户相同,下面根据统计,对两户家庭教育支出的费用做出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比乙大B.乙比甲大

C.甲、乙一样大D.无法确定

8.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十大新词汇,为了解同学们对新词汇的关注度,某数学兴趣小组选取其中的A:

“互联网+政务服务”,B:

“工匠精神”,C:

“光网城市”,D:

“大众旅游时代”四个热词在全校学生中进行了抽样调查,要求被调查的每位同学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我最关注的热词.根据调查结果,该小组绘制了如下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调查中,一共调查了名同学。

(2)条形统计图中,m= ,n=  ;

(3)扇形统计图中,热词B所在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

9.某校为了了解学生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的态度情况,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发出问卷140份,每位学生家长1份,每份问卷仅表明一种态度,将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假设回收的问卷都有效),并绘制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学生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的态度情况统计图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回收的问卷数为    份,“严加干涉”部分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    ;

(2)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若将“稍加询问”和“从来不管”视为“管理不严”,已知全校共1500名学生,请估计该校对孩子使用手机“管理不严”的家长大约有多少人.

10.让数据说话:

小明的母亲开了一家服装店,专门卖羽绒服,下面是去年一年各月销售情况统计表:

  

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去年各季度的销售情况,并用一个适当的统计图表示;

(2)计算去年各季度销售量在全年销售总量中所占的百分比,并用适当统计图表示;

(3)从这些统计图表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你能为小明的母亲今后的决策提供什么有用的帮助?

18.3数据的整理与表示(第2课时)

折线统计图:

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的增减变化的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

例题:

农村大世界培育一种新产品,5年来它的产量不断上升,2011年为亩产5000千克,2012年为亩产6000千克,2013年为亩产6500千克,2014年为亩产8000千克,2015年为亩产11000千克.请设计一统计图,要求直观表示这5年的增减情况.

解:

根据题意,作折线统计图如下图所示:

1、下面的折线图描述了某地某日的气温变化情况.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4:

00气温最低B.6:

00气温为24℃

C.14:

00气温最高D.气温是30℃的时刻为16:

00

2、甲、乙两人连续6年调查某地养鱼业的情况,提供了两方面的信息图(如图所示).

甲调查表明:

每个鱼池平均产量从第1年的1万条上升到第6年的2万条;

乙调查表明:

该地养鱼池的个数由第1年的30个减少到第6年的10个。

现给出下列四个判断:

①该地第3年养鱼池产鱼数量为1.4万条;

②该地第2年养鱼池产鱼的数量低于第3年养鱼池产鱼的数量;

③该地这6年养鱼池产鱼的数量逐年减少;

④这6年中,第6年该地养鱼池产鱼的数量最少.根据甲、乙两人提供的信息,可知其中正确的判断有(  )A.3个B.2个C.1个D.0个

3.如图是某城市6月份1日至7日每天的最高、最低气温的折线统计图,在这7天中,日温差最大的一天是(  )A.6月1日B.6月2日C.6月3日D.6月5日

4.已知刘佳同学两次考试中三科成绩统计表如下:

(1)如果要想知道两次考试中,哪科成绩最好,哪科成绩相对不好,应绘制( )

(2)如果要想知道两次考试中哪科上升的幅度最大,哪一科成绩下降了,应绘制( )A.条形统计图B.扇形统计图C.折线统计图D.三种图都可以

5.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全国总用水量逐年上升,全国总用水量可分为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和生活用水量三部分.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我国连续多年对水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将所得数据进行处理,绘制了2008年全国总用水量分布情况扇形统计图和2004~2008年全国生活用水量折线统计图的一部分如下(A指农业用水量;

B指工业用水量;

C指生活用水量):

(1)2007年全国生活用水量比2004年增加了16%,则2004年全国生活用水量为 亿m3,2008年全国生活用水量比2004年增加了20%,则2008年全国生活用水量为 亿m3;

(2)根据以上信息,请补全折线统计图;

(3)根据以上信息,2008年全国总用水量为    亿m3;

6.如图是某企业近五年的产值年增长率折线统计图和年产值条形统计图(不完整).

(1)员工甲看了统计图说2013年的产值比2012年少,请你判断他的说法是否正确(不必说理);

(2)补全条形统计图(条形图和数字都要补上);

(3)求这5年平均年产值是多少万元.

企业产值年增长率折线统计图企业产值条形统计图

7.“十·

一”黄金周期间,某风景区在7天假期中每天旅游的人数变化如下表(正数表示比前一天多的人数,负数表示比前一天少的人数):

(1)若9月30日的游客人数为2万人,则10月2日的游客为   万人;

(2)请判断这七天内游客人数情况:

人数最多的是   日,人数最少的是    日,人数最多与最少相差    万人;

(3)以9月30日的游客人数为0点,通过折线统计图反映这7天的游客人数情况,请把下图中的统计图补充完整.

8.某自行车厂一周计划生产1400辆自行车,平均每天生产200辆,由于各种原因,实际上每天的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有出入,下表是某周的生产情况(实际上每天的生产量比计划量增产记为正,实际上每天的生产量比计划量减产记为负):

(1)根据记录,将这一周的每天实际生产量填入下表;

(2)该厂实行计件工资制,每生产一辆得60元,若超额完成,则超过部分每辆另奖20元,少生产一辆扣10元,那么该厂工人这一周的工资总额是多少?

(3)请以实际生产最少的一天生产量为0点,用折线统计图表示这一周的实际生产量情况.

18.4频数分布表与直方图

一、为了了解居民的消费水平,调查组在某社区随机调查30户家庭6月份饮食消费的情况,数据如下表所示:

(单位:

元)

1、频数(频率)分布表

日平均饮食消费/元

画“正字”计数

频数

频率

%

2、频数分布直方图

二、某区在实施居民用水量管理前,对居民用水情况进行了调查,下表是通过简单随机抽样获得的50个家庭去年的月平均用水量(单位:

吨),并将调查数据进行了如下整理:

(1)把上面的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

(2)从直方图中你得到什么信息?

(答出两点即可)

(3)为了鼓励节约用水,要确定一个用水量的标准,超出这个标准的部分按1.5倍价格收费,若要使60%的家庭收费不受影响,你觉得应该定为多少吨?

1.一次数学测试后,某班40名学生的成绩被分为5组,第1~4组的频数分别为12,10,6,8,则第5组的频率是(  )A.0.1B.0.2C.0.3D.0.4

2.一个样本有100个数据,落在某一组内的频率是0.3,那么落在这一组内的频数是(  )

A.50B.30C.15D.3

3.计算频率时不可能得到的数值是(  )A.0B.0.5C.1D.1.2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频数之和为数据个数B.频率等于频数与组距的比值

C.在频数分布表中,频率之和为1D.频率等于频数与样本容量的比值

5.小明统计了他家今年5月份打电话的次数及通话时间,并列出了频数分布表:

则通话时间不超过15min的频率为(  )A.0.1B.0.4C.0.5D.0.9

6.为了解某校九年级学生的身高情况,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身高进行调查,利用所得数据绘成如下统计图表.

(1)填空:

a=    ,b=    ;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该校九年级共有600名学生,估计身高不低于165cm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

7.某区从参加数学质量检测的8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成绩作为样本.为了节省时间,先将样本分成甲、乙两组,分别进行分析,得到表一;

随后汇总整个样本数据,得到部分结果,如表二.

(1)求出样本中,学生数学成绩的平均分为多少;

(结果精确到0.1)

(2)分别求出样本中,数学成绩在分数段[84,96)的频数和等级为B的人数占抽样学生人数的百分比;

(3)请你估计这8000名学生数学成绩在C等级的有多少人.

8.某校为了更好地开展“学校特色体育教育”,从全校八年级的各班分别随机抽取了5名男生和5名女生,组成了一个容量为60的样本,进行各项体育项目的测试,了解他们的身体素质情况.下表是整理样本数据,得到的关于每个个体的测试成绩的部分统计表、图.

(说明:

40~55分为不合格,55~70分为合格,70~85分为良好,85~100分为优秀)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表中的a=    ,b=    ;

(2)请根据频数分布表,画出相应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3)如果该校八年级共有150名学生,根据以上数据,估计该校八年级学生身体素质良好及以上的人数为    . 

第十八章达标小测(朗训)

姓名:

分数:

1.从1000发炮弹中抽出10发试验,检测其杀伤半径,这个问题中的样本容量是。

2.从某市不同职业居民中抽取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