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第一章绪论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17120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21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第一章绪论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通信第一章绪论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通信第一章绪论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通信第一章绪论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通信第一章绪论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通信第一章绪论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通信第一章绪论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通信第一章绪论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通信第一章绪论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通信第一章绪论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通信第一章绪论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通信第一章绪论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通信第一章绪论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通信第一章绪论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通信第一章绪论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通信第一章绪论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通信第一章绪论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通信第一章绪论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通信第一章绪论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通信第一章绪论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信第一章绪论Word格式.docx

《通信第一章绪论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第一章绪论Word格式.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通信第一章绪论Word格式.docx

不受时间、地点、距离限制等特点,百年来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包括语音、数据和视频传输在内的个通信业务的出现和应用,通信卫星和光纤网络正在为全球提供高速通信业务。

§

1—2通信系统的组成

一、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如图所示:

通信系统(communicationsystem)的作用就是将信息从信源发送到一个或多个目的地。

在电通信系统中,首先把消息转变为电信号,然后在发送端经过发送设备,将信号送入信道;

在接收端利用接收设备对接收信号作相应的处理后,送给信宿转换为原来的消息。

1、信源(发信机):

即信息源。

作用是把各种消息转换为原始电信号。

消息根据种类不同,信源可分为模拟信源和数字信源。

模拟信源输出连续的模拟信号,如话筒(把声音转换为音频信号输出)、摄像机(把图像转换成视频信号输出)等。

数字信源输出离散的数字信号,如电传机(把键盘字符转换为数字信号)、计算机等各种数字设备。

2、发送设备:

作用是产生适合于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即使发送信号的特性和信道特性相匹配,具有抗信道干扰的能力和一定的功率满足传输的需要。

所以,发送过程包括变换、放大、滤波、编码、调制、多路复用等。

3、信道:

是将来发送设备的信号传送到接收端的物理媒质或途径(通道)。

信道可以是自由空间、明线、电缆和光纤等。

信道包括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它们均有多种媒质。

信道既给信号以通路,也会对信号产生各种干扰和噪声。

因此信道的固有特性及引入的干扰与噪声直接关系到通信的质量。

4、接收设备:

作用是将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和还原(如译码、解调等),正确恢复出原始的电信号。

此外,还要尽可能减少传输过程中噪声与干扰带来的影响。

5、信宿(收信者):

功能是把原始的电信号还原成相应的消息,如扬声器、显示器等。

6、噪声:

指通信系统要传输信号以外的有害干扰信号,通常把周期性的、有规则的有害信号称做干扰,而把其它有害的随机干扰叫做噪声。

噪声在通信系统中是不可避免的,是限制信号传输或检测的重要因素,噪声的影响使信号产生失真甚至错误。

噪声的大小最终决定系统的性能。

二、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通常,按照信道路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相应地把通信系统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1、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模拟通信系统(AS,AnalogSystem)是利用模拟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

其中,信源在发送端把连续消息变换成原始电信号,信宿在接收端则进行相反的变换。

原始电信号通常称为基带信号,基带的含义是指信号的频谱从零频附近开始的信号。

如语音信号的频率范围为300HZ——3400HZ,图像信号的频率范围为0HZ——6MHZ。

在有些系统中,如直流电报、实线电话和有线广播等,基带信号可以直接在信道路内传输,这些系统称为基带传输系统。

把基带信号变换成适合在信道路中传输的信号的过程称为调制,完成这一过程的设备称为调制器。

经过调制后的信号称为已调信号,它通常有两个特征:

一是携带有信息;

二是适应在信道中传输。

由于已调信号的频谱通常具有带通形式,因而已调信号又称带通信号(也称为频带信号)。

所以,调制过程在通信系统中很重要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系统的性能。

通过调制主要有以下几个目标:

(1)提高频率以便于辐射。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是用空间辐射方式传输信号的。

由天线理论可知:

只有当辐射天线的尺寸大于信号波长的的1/10是时,信号才能被天线有效地辐射。

如用1米的天线,辐射频率至少需要30MHZ。

调制过程可将信号频谱搬移到任何需要的频率范围,使其易于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出去。

(2)实现信道复用。

通常每个被传输信号占用的带宽小于信道带宽。

所以,一个信道只传一个信号是很浪费的,此时信道工作在远小于其传输信息容量的情况下。

但不能同时传输一个以上的信号,否则会将引起信号间的干扰。

通过调制,使各个信号的频谱搬移到指定的位置,互不重叠,从而实现在一个信道里同时传输许多信号。

由于这是在频率域内实现信道的多路复用,称为频率复用。

同样,在时间域里,利用脉冲调制或编码或使各路信号交错传输,也可实现信道复用,称为时间复用。

(3)改变信号带宽。

在通信系统中传输的常用信号类型(音频、视频或其它)的频谱占用许多倍频程。

频率范围越宽,传输特性变化越大,所以传输媒介将引入一些不可控制的对频率的选择作用。

所以可以通过调制后将信号频谱搬移到某个载频附近的频带内,有效带宽限相对而言就很小了,是一个窄带带通信号。

在很窄的频带内,传输特性的变化就小一些了。

(4)改善系统性能。

由于通信系统的输出信噪比是信号带宽的函数。

根据信息论的原理,宽带通信系统通常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能。

即将信号变换,使它占据较大的带宽,它将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

如宽带调频信号的传输带宽比调幅信号宽,所以它的搞干扰性能比调幅高。

带宽和信噪比相互矛盾又相对统一,它们之间的互换可由各种类型的调制来完成。

解调器则进行相反的变换。

此外,在实际通信系统中,可能还有滤波、放大、天线辐射等过程。

调制和解调两种过程起主要作用,而其他过程不会使信号发生质的变化,只是对信号进行放大和改善信号特性等。

2、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数字通信系统(DCS,DigitalCommunicationSystem)是利用数字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如图所示:

(1)信源编码与译码

信源编码有两个基本功能:

一是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即通过某种数据技术设法减少码元数目和降低码元速率。

码元速率决定了传输所占的带宽,而传输带宽反映了通信的有效性。

二是完成模/数(A/D)转换,即当信息源给出的是模拟信号时,信源编码器半其转换成数字信号,以实现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

信源译码是信源编码的相反过程。

(2)信道编码与译码

数字信号在信道传输时受到噪声等影响后会引起差错。

为了减少差错,信道编码器对传输的信息码元按一定的规则加入保护成分形成“抗干扰编码”。

这样,通过信道编码就增强了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3)加密与解密

在需要进行保密通信时,人为地将传输的数字序列扰乱,这种处理过程就叫加密。

在接收端利用与发送端相同的密码复制品对收到的数字序列进行解密,恢复原来信息。

(4)数字调制与解调

数字调制就是把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高频处,形成适合在信道路中传输的带通信号。

基本的数字调制方式有振幅键控(ASK,AmplitudeShiftKeying),频移键控(FSK,FrequencyShiftKeying),绝对相移键控(PSK,PhraseShiftKeying),相对(差分)相移键控(DPSK,DifferentialPhraseShiftKeying)。

在接收端还原数字基带信号有相干解调,或非相干解调两种。

在对高斯噪声下的信号检测,通常用相关器或匹配滤波器来实现。

(5)同步

同步是使收、发两端的信号在时间上保持步调一致,是保证数字通信系统有序、准确、可靠工作的前提条件。

按照同步的功用不同分为载波同步,位同步,群(帧)同步和网同步等。

此外,模拟信号经过数字编码后可以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传输,如数字电话系统就是以数字方式传输模拟语音信号的。

同样,数字信号也可以通过传统的电话网来传输,但需使用调制解调器(Modem)。

三、数字通信的特点

1、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传输的是离散取值的数字波形,接收端的目标是从受到哭声干扰的信号中判决出发送端所发送的是哪一个波形,而不需要精确地还原被传输的波形。

以二进制为例,信号的取值只有两个,要求在接收端能正确判决发送的是两个状态中的哪一个即可。

在远距离传输时,如微波中断通信,各中继站可利用数字通信特有的抽样判决再生的接收方式,使数字信号再生且噪声不积累。

而模拟通信系统中传输的是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它要求接收机能够能够高度保真地重现信号波形,一旦信号叠加上噪声后,即使噪声很小,也很难消除它。

2、传输差错可控。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可通过信道编码技术进行树倒猢狲散和纠错,降低误码率,提高传输质量。

3、便于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数字信息进行处理、变换和存储。

这种数字处理的灵活性表现为可以将来自信源的信号综合在一起传输。

4、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性好。

5、易于集成,使通信设备微型化,重量轻。

6、需要较大的带宽。

如一路模拟电话通常只占4KHZ带宽,但一路接近同样语音质量的数字电话可能要占据20KHZ~60KHZ的带宽。

利用高效的数据压缩技术及光纤等大容量传输媒质的使用正逐步使带宽问题得到解决。

7、对同步要求高,系统设备复杂。

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数字系统的设备复杂程度会大大降低。

1—3通信系统分类和通信方式

一、通信系统的分类

1、按通信业务分类

根据通信业务的类型不同,通信系统可以分为电报通信系统、电话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图像通信系统等。

其中电话通信网最为普及,其它一些通信业务也常通过公用电话通信网传输,如电报通信和远距离数据通信都可通过电话信道传输。

综合数字通信网适用于各种类型业务的消息传输。

2、按调制方式分类

根据信道中传输的信号是否否经过调制,可将通信系统分为基带传输系统和带通(频带或调制)传输系统。

基带传输是将未经调制的信号直接传送,如市内电话,有线广播等。

带通传输是对各种调制后传输的总称。

常见的调制方式如下表:

调制方式

用途举例

线性调制

常规双边带调幅AM

广播

双边带调幅DSB

立体声广播

单边带调幅SSB

载波通信、无线电台、数据传输

残留边带调幅VSB

电视广播、数据传输、传真

非线性调制

频率调制FM

微波中继、卫星通信、广播

相位调制PM

中间调制方式

数字调制

振幅键控ASK

数据传输

频移键控FSK

相移键控PSK、DPSK、OPSK

数据传输、数字微波、空间通信

其它高效数字调制QAM、MSK

数字微波、空间通信

脉冲模拟调制

脉幅调制PAM

中间调制方式、遥测

脉宽调制PDM(PWM)

脉位调制PPM

遥测、光纤传输

脉冲数字调制

脉码调制PCM

市话、卫星、空间通信

增量调制DM(ΔM)

军用、民用数字电话

差分脉码调制DPCM

电视电话、图像编码

其它语音编码方式ADPCM

中速数字电话

3、按信号特征分类

根据信道中传输信号的特征,通信系统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4、按传输媒质分类

按传输媒质,通信系统可分为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

有线通信是用导线(如架空明线,同轴电缆,光导纤维,波导等)作为传输媒质完成通信的,如市内电话、有线电视、海底电缆通信等。

无线通信是依靠电磁波在空间传播达到传递消息的目的。

如短波电离层传播,微波视距传播、卫星中继待。

5、按工作波段分类

根据通信设备的工作频率或波长不同,分为长波通信、中波通信、短波通信、远红外线通信等。

工作波长和频率的关系为:

λ=

=

式中,λ为工作波长(m);

为工作频率(HZ);

C为光速(m/s)。

频段划分及典型应用如下表:

频率范围

名称

典型应用

3~30

极低频(ELF)

远程导航、水下通信

30~300

超低频(SLF)

水下通信

300~3K

特低频(ULF)

远程导航

3k~30k

甚低频(VLF)

远程导航、水下通信、声呐

30k~300k

低频(LF)

导航、水下通信、无线电信标

300K~3M

中频(MF)

广播、海事通信、测向、遇险求救、海岸警卫

3M~30M

高频(HF)

远程广播、电报、电话、传真、搜寻救生、飞

机与船只间通信、船—岸通信、业余无线电

30M~300M

甚高频(VHF)

电视、调频广播、陆地交通、空中交通管制、

出租汽车、警察、导航、飞机通信

300M~3G

特高频(UHF)

电视、蜂窝网、微波链路、无线电控空仪、导

航、卫星通信、GPS、监视雷达、无线电高度计

3G~30G

超高频(SHF)

卫星通、无线电高度计、微波链路、机载雷达、

气象雷达、公用陆地移动通信

30G~300G

极高频(EHF)

雷达着陆系统、卫星通信、移动通信、铁路业务

300H~3T

亚毫米波

(0.1mm~1mm)

未划分,实验用

43T~430T

红外

(7µ

m~0.7µ

m)

光通信系统

430T~750T

可见光

(0.7µ

m~0.4µ

750T~

3000T

紫外线

(0.4µ

m~0.1µ

6、按信号复用方式分类

传输多路信号有三种复用方式,即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码分复用。

频分复用用频谱搬移的方法使不同信号占据不同的频率范围;

时分复用是用脉冲调制的方法使不同信号占据不同的时间区间;

码分复用是用正交的脉冲序列分别携带不同信号。

传统的模拟通信都采用频分复用;

数字通信广泛采用时分复用;

扩频通信和移动通信多采用码复用。

二、通信方式

通信方式是指通信双方之间的工作方式或信号传输方式:

1、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

在点与点之间的通信中,按消息传递的方向与时间关系,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

(1)单工通信,是指消息只能单方向传输的工作方式。

通信的双方中只有一个可以进行发送,另一个只能接收。

单工通信如广播、遥测、遥控、无线寻呼等。

(2)半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都能发消息,但不能同时进行收和发的工作方式。

半双工通信如使用同一载频的变通对讲机,问询及检索等都是半双工通信方式。

(3)全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收发消息的工作方式。

通常全双工通信的信道必须是双向通道。

全双工通信如电话、计算机间的高速数据通信。

2、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

在数据通信中,尤其是计算机或其它数字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中,根据数据代码排列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两类。

(1)并行传输,是将代表信息的数字信号码元序列以成组的方式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并行信道上同时传输,如图所示:

发送方送出的由“0”和“1”组成部分二进制代码序列,可以每组n个代码的方式在n条并行信道上同时传输。

在这种方式下,一个分组中的n个码元能够在一个时钟节拍内从一个设备传输到另一个设备。

如8bit代码字符可以用8条信道并行传输。

并行传输的优点是节省传输时间,速度快;

而且无需同步。

缺点是需要n条通信线路,成本高,通常用于设备之间的近距离传输。

如打印机和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2)串行传输,是将数字信号码元序列以串行方式一个码元按一个码元地在一条信道上传输。

串行传输的优点是只需一条通信信道,所需线路铺设费用只是并行传输的

缺点是速度较慢,需要外加同步措施以解决收、发双方码组或字符间的同步问题。

通常用于设备之间较长距离通信,如计算机的RS232接口。

3、同步传输、半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

按同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

异步传输也称起止式传输或应答式传输。

是利用起止法来达到收发同步的,用起始位和停止位来指示被传输字符的开始和结束。

通信双方采用应答方式(也称为握手方式)进行数据传送称为异步通信。

即当主模块发出请求(Request)信号时,一直等待从模块反馈回来“响应”(Acknowledge)信号后才开始通信。

这需要主从模块之间增加两条应答线。

异步通信方式可分为不互锁、半互锁和全互锁三种类型。

A、不互锁方式:

主模块发出请求信号后,不等待接到从模块的回答信号,而是经过一段时间。

确认从模块已收到请求信号后,便撤销其请求信号;

从设备接到请求信号后,在条件允许时发出回答信号,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确认主设备已收到回答信号后,自动撤销回答信号。

可见通信双方并无互锁关系。

B、半互锁方式:

主模块发出请求信号,待接到从模块的回答信号后撤销其请求信号,存在着简单的互锁关系;

而从模块发出回答信号后,不等待主模块回答,在一段时间后便撤销其回答信号,无互锁关系;

故称半互锁关系。

C、全互锁方式:

主模块发出请求后,待从模块回答后再撤销其请求信号;

从模块发出回答信号,待主模块获知后,再撤销其回答信号;

故称全互锁方式。

异步传输是利用起止法来达到收发同步的,用起始位和停止位来指示被传输字符的开始和结束。

在异步传输中,字符的传输由起始位引导,表示一个新字符的开始,占一位码元时间。

在每个传送的信息码之后加一个停止位,表示一个字符的结束,通常取停止位的宽度为1、1.5,2位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

异步传输方式中每个字符的发送都是独立和随机的,以不均匀的速率发送,所以这种方式称为异步传输。

这种传输方式简单,但每传输一个信码都要增加2~3位的附加位,故传输效率较低。

如传输一个ASCII码,若停止位用2位,1位起始位和1位奇偶校验位,其11位。

即11位传输码中只有7位是有用信息,其传输效率只有64%。

通信双方由统一时标控制数据传送以一个数据块为单位进行信息传输称为同步通信。

时标即每个数据块的开始和结束,需在数据块的前面加上一个前文(Preamble),表示数据块的开始;

在数据块的后面再加上一个后文(Postamble),表示数据块的结束;

把加有前文和后文的一个数据块称为一帧(Frame)。

前文和后文的具体格式视传输控制规程而定。

帧结构通常由面向数据型和面向比特型的帧结构,面向字符型的方案中,每个数据块以一个或多个同步字符SYN作为开始,后文的具体是一确定的控制字符。

面向比特型的方案中,若采用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堆积,则前文和后文都采用标志字段0111110,以区分一帧的开始和结束。

在同步传输方式中,数据的传输是由定时信号控制的,定时信号可同终端设备产生,也可由通信设备(如调制解调器、多路复用器等)提供。

在接收端,通常由通信设备从接收信号中提取定时信号。

同步通信的优点是明确、统一,模块间配合简单一致。

其缺点是主从模块时间配合属强制性“同步”,必须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要求,并对所有从模块都用同一时限。

这样,对具有不同速度的部件而言,必须按最慢速度部件来设计公共时钟,影响总线的工作效率,也使设计的灵活性有一定的局限。

同步通信一般用于总线长度较短、各部件存取时间比较一致的场合和高速数据传输的场合。

半同步通信集同步与异步通信之优点,既保留了同步通信的基本特点,如所有的地址、命令、数据信号的发出时间,都严格参照系统时钟的某个前沿开始,而接收方都采用系统时钟后沿时刻来进行判断识别。

同时又像异步通信那样,允许不同速度的模块协调工作。

为此增加了一条“等待”响应信号线。

半同步通信适用于系统工作速度不高,但又包含了许多工作速度差异较大的各类设备的简单系统。

半同步通信控制方式比异步通信简单,全系统内各模块又在统一的系统时钟控制下同步工作,可靠性较高,同步结构方便。

其据点是对系统时钟频率不能要求太,故从整体上看,系统工作的速度还是较低。

4、两点间直通传输、分支传输和交换传输

按照信息在通信网中传递方式的不,信息传输方式分为两点间直通传输、分支传输和交换传输。

两点间直通传输是通信网中最简单的一种形式,两个终端之间的线路是专用的,可以直接进行信息交流。

在分支传输方式中,它的每一个终端经过同一信道与转接站相互连接,各终端之间不能直通信息,而必须经过转接站转接,这种通信方式只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出现。

交换传输方式是终端之间通过交换设备灵活地进行线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既可以把要求通信的两个终端之间的线路(自动)接通,也可以通过程序控制,先把发来的消息储存起来,然后再转发至收方。

这种消息可以是实时的,也可以是延时的。

分支传输和交换传输有信息控制和网络同步两方面的问题,但它们通信的基础仍然是点到点的通信方式。

此外,通信方式还有分离式通信等。

分离式通信的基本思想是将一个传输周期(或总线周期)分解为两个子周期。

在第一个子周期中,主终端A在获得信道使用权后将命令、地址以及其他的有关信息(包括主模块编号)发到系统信道上,经信道传输后,由有关的从终端B接收下来。

主终端A向系统信道发布信息后,立即放弃信道使用权,以便其他模块使用。

在第二个子周期中,当B终端收到A终端发来的有关命令信号后,经选择、译码、读取等一系列内部操作,将A终端块所需的数据准备好,便由B终端申请信道使用权,一旦获准,B终端便将A终端的编号、B终端的地址和A终端所需的数据第一系列信息送到总线上,供A终端接收。

这样,在两个传输子周期中都口供有单方向的信息流,每个模块都变成了主终端。

分离式通信的特点是,各终端欲占用总线使用权都必须提出申请;

在得到信道使用权后,主终端在限定的时间内向对方传送信息,采用同步方式传送,不再等待对方的回答信号;

各模块在准备数据传送的过程中都不占用信道,使信道可接受其他块的请求。

这种方式控制较为复杂,一般较少采用。

1—4信息与容量

消息是多种多样的,而度量消息中所含信息的方法,必须能够用来度量任何消息,而消息的种类无关。

同样,这种度量方法也与消息的重要程度无关。

对于接收消息而言,只有消息中不确定的内容才构成信息,而且信息量的多少与接收者收到消息感到的惊讶程度有关。

消息所表达的事件越不可能发生,越不可预测,就会越使人感到惊讶和意外,信息量就越大。

在一次有意义的通信中,对于接收者而言,某些消息所含的信息量比另外一些消息更多。

例如,“某客机坠毁”这条消息比“今天下雨”这条消息会包含更多的信息。

这是因为,前一条消息所表达事件几乎不可能发生,它使人感到惊讶和意外,后一条消息所表达的事件很可能发生,不足为奇。

根据概率论,事件的不确定程度可以用其出现的概率来描述。

因此,消息中包含的信息量与消息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