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沪教版古诗预习课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17854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沪教版古诗预习课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五年级语文上沪教版古诗预习课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五年级语文上沪教版古诗预习课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五年级语文上沪教版古诗预习课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五年级语文上沪教版古诗预习课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五年级语文上沪教版古诗预习课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五年级语文上沪教版古诗预习课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五年级语文上沪教版古诗预习课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五年级语文上沪教版古诗预习课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五年级语文上沪教版古诗预习课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五年级语文上沪教版古诗预习课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五年级语文上沪教版古诗预习课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五年级语文上沪教版古诗预习课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五年级语文上沪教版古诗预习课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五年级语文上沪教版古诗预习课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五年级语文上沪教版古诗预习课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五年级语文上沪教版古诗预习课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五年级语文上沪教版古诗预习课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五年级语文上沪教版古诗预习课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五年级语文上沪教版古诗预习课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沪教版古诗预习课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五年级语文上沪教版古诗预习课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沪教版古诗预习课案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语文上沪教版古诗预习课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静动结合,有色有声。

“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

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现在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

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人运苗,有人插秧;

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

“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

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几乎是没有的。

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与前两名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和谐统一的画面。

P9

四时田园杂兴

南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1.杂兴:

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耘田:

除草。

3.绩麻:

把麻搓成线。

4.各当家:

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未解:

不懂。

6.供:

从事,参加。

[简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

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

“耘田”即除草。

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

这是男人们干的活。

“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

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

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

“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

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

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

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P28

三闾庙

戴叔伦 

 

唐 

体裁:

五绝 

沅湘流不尽,屈宋怨何深。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沅水、湘水滚滚向前无穷无尽,屈原遭到奸佞小人打击,不能实现自己宏图大业的哀怨有多么地深。

日暮黄昏一阵阵秋风吹起,三闾庙边的枫林萧萧作声。

三闾庙,是奉祀春秋时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庙宇,据《清一统志》记载,庙在长沙府湘阴县北六十里(今汨罗县境)。

此诗为凭吊屈原而作。

司马迁论屈原时说: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史记·

屈原列传》)诗人围绕一个“怨”字,以明朗而又含蓄的诗句,抒发对屈原其人其事的感怀。

沅、湘是屈原诗篇中常常咏叹的两条江流。

《怀沙》中说:

“浩浩沅湘,分流汩兮。

修路幽蔽,道远忽兮。

”《湘君》中又说: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诗以沅湘开篇,既是即景起兴,同时也是比喻:

沅水湘江,江流何似?

有如屈子千年不尽的怨恨。

骚人幽怨,何以形容?

好似沅湘深沉的流水。

前一句之“不尽”,写怨之绵长,后一句之“何深”,表怨之深重。

两句都从“怨”字落笔,形象明朗而包孕深广,错综成文而回环婉曲。

李瑛《诗法易简录》认为:

“咏古人必能写出古人之神,方不负题。

此诗首二句悬空落笔,直将屈子一生忠愤写得至今犹在,发端之妙,已称绝调。

”是说得颇有见地的。

然而,屈子为什么怨?

怨什么?

诗人自己的感情和态度又怎样?

诗中并没有和盘托出,而只是描绘了一幅特定的形象的图景,引导读者去思索。

江上秋风,枫林摇落,时历千载而三闾庙旁的景色依然如昔,可是,屈子沉江之后,而今却到哪里去呼唤他的冤魂归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魂兮归来哀江南!

”这是屈原的《九歌》和《招魂》中的名句,诗人抚今追昔,触景生情,借来化用为诗的结句: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季节是“秋风起”的深秋,时间是“日暮”,景色是“枫树林”,再加上“萧萧”这一象声叠词的运用,更觉幽怨不尽,情伤无限。

这种写法,称为“以景结情”或“以景截情”,画面明朗而引人思索,诗意隽永而不晦涩难解,深远的情思含蕴在规定的景色描绘里,使人觉得景物如在目前而余味曲包。

试想,前面已经点明了“怨”,此处如果仍以直白出之,而不是将明朗和含蓄结合起来,做到空际传神,让人于言外得之,那将会何等索然寡味!

此诗结句,历来得到诗评家的赞誉。

《诗法易简录》又赞道:

“三、四句但写眼前之景,不复加以品评,格力尤高。

凡咏古以写景结,须与其人相肖,方有神致,否则流于宽泛矣。

”钟惺《唐诗归》则说:

“此诗岂尽三闾,如此一结,便不可测。

”施补华《岘佣说诗》评道:

“并不用意,而言外自有一种悲凉感慨之气,五绝中此格最高。

”无不肯定其意余象外、含蓄悠永之妙。

诗歌,是形象的艺术,也是最富于暗示性和启示力的艺术。

明朗而不含蓄,明朗就成了一眼见底的浅水沙滩;

含蓄而不明朗,含蓄就成了令人不知所云的有字天书。

戴叔伦的《三闾庙》兼得二者之长,明朗处情景接人,含蓄处又唤起读者的想象鼓翼而飞。

江村晚眺

宋戴复古

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阁岸斜。

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江边沙滩平坦柔软,残阳的余辉笼照在上面,一派金红。

江水已经退潮,一艘艘打渔船斜靠在岸边。

一对白色的水鸟静静地伫立江水旁,似醒还睡。

突然,一个渔人来到江岸,水鸟惊觉,扑啦啦展翅腾起,转眼间没入开满白花的无边无际芦苇荡中。

江村远眺的眺:

望,往远处看

眺tià

o

基本字义

1.望,往远处看:

~览。

~瞩。

~望。

远~。

2.目不正,斜视。

详细字义

〈动〉

1.(形声。

从目,兆声。

本义:

斜视)

2.同本义[looksideways;

castasidelongglace]

眺,目不正也。

——《说文》

袤眺旁剔。

——晋·

潘岳《射雉赋》

流目眺夫衡阿兮。

——张衡《思玄赋》

3.往远处看[lookfaraway;

lookfarintothedistance]

高望而远眺。

——《孔子家语·

辨乐》

眺莲花诸峰。

——《徐霞客游记·

游黄山记》

再眺山下。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嵌。

——谢灵运《登池上楼》

4.又如:

眺注(犹言凝神远望);

眺瞻(远望);

眺瞩(登高远望)

5.跳[twitch]

P46

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

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

碧山还被暮云遮。

乡思是人类普遍共有的一种美好情感。

落日黄昏,百鸟归巢,群鸦返林,远在异乡的游子,触景生情,难免生发乡思之愁。

这首诗所表现的,正是游子在落日黄昏时所滋生的浓郁乡思。

诗的一二句从远处着笔,写诗人极目天涯时所见所感。

人们常说落日处是天涯,可“我”望尽天涯,落日可见,故乡却不可见,故乡远在天涯之外。

诗人极力写出故乡的遥远。

诗人对空间距离这一异乎常人的感受,虽出乎常理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诗的三四句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

第三句承上启下,既补充说明“不见家”之由,又“暗渡陈仓”,由前二句着眼于空间的距离转到着眼于空间的阻隔。

故乡不可见,不仅因为距离遥远,还因为路途阻隔。

故乡为碧山阻隔,已令人惆怅不已,何况眼下碧山又被暮云遮掩。

诗人的视野由远而近、由大而小地收缩,色彩由明而暗地变化,乡思愈来愈浓,以至浓得化不开。

钱钟书说:

“诗歌里有两种写法:

一是天涯虽远,而想望中的人更远;

二是想望中的人物虽近,却比天涯还远。

”这首诗属于第一种写法。

诗人写空间距离之远,遥望家乡的视线被碧山、暮云层层阻隔,给人以故乡遥不可即之感,突出了诗人归乡无计的无奈和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真挚浓厚的思念之情

中秋月二首

唐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意思是:

皎洁的中秋圆月升上了天空,人人都说四海之内都是天气晴好月光普照。

你怎么知道在千里之外也会是这样,说不定那里是又刮大风又下雨呢!

首中,诗人对古代的一种习惯看法提出了疑问。

古代认为,中秋这天,是阴是晴,普天之下,万里之内,都是相同的。

可诗人却认为,这里天晴,安知千里之外不刮风下雨呢。

诗人的这种看法,是完全符合现代自然科学的,一个地方天晴,几十几百里路外就在下雨,这是常见的事,中秋节这天,也不会例外。

只是古人消息不灵通,没有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不容易发现这种现象罢了。

P64

绝句漫兴

唐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

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稚子无人见,

沙上凫雏傍母眠。

译文:

飘落在小路上的杨花碎片,就像铺开的白毡子,

点缀在溪上的嫩荷,像青铜钱似地一个叠着一个。

竹林里笋根旁才破土而出的嫩笋,还没有人注重它们,刚刚孵出的小水鸭子,

在沙滩上依偎着母鸭甜甜地睡着。

这一首《漫兴》是写初夏的景色。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景中状物,而景物相间相融,各得其妙。

诗中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初夏风景图:

漫天飞舞的杨花撒落在小径上,好象铺上了一层白毡;

而溪水中片片青绿的荷叶点染其间,又好象层叠在水面上的圆圆青钱。

诗人掉转目光,忽然发现:

那一只只幼雉隐伏在竹丛笋根旁边,真不易为人所见。

那岸边沙滩上,小凫雏们亲昵地偎依在母凫身边安然入睡。

首句中的“糁径”,是形容杨花纷散落于路面,词语精炼而富有形象感。

第二句中的“点”、“叠”二词,把荷叶在溪水中的状态写得十分生动传神,使全句活了起来。

后两句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说它“微寓萧寂怜儿之感”,我们从全诗看,“微寓萧寂”或许有之,“怜儿”之感,则未免过于深求。

这四句诗,一句一景,字面看似乎是各自独立的,一句诗一幅画面;

而联系在一起,就构成了初夏郊野的自然景观。

细致的观察描绘,透露出作者漫步林溪间时对初夏美妙自然景物的留连欣赏的心情,闲静之中,微寓客居异地的萧寂之感。

这四句如截取七律中间二联,双双皆对,又能针脚细密,前后照应。

起两句明写杨花、青荷,已寓林间溪边之意,后两句则摹写雉子、凫雏,但也俱在林中沙上。

前后关照,互相映衬,于散漫中浑成一体。

这首诗刻画细腻逼真,语言通俗生动,意境清新隽永,而又充满深挚淳厚的生活情趣。

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yǎo)钟声晚。

  荷(hè

)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⑴送灵澈上人:

玄子《刘随州诗集》(《四部丛刊》本)卷一。

灵辙上人,唐代著名僧人,本姓杨,字源澄,会稽(现在浙江绍兴)人,后为云门诗僧。

上人,对僧的敬称。

  ⑵苍苍:

深青色。

  ⑶竹林寺:

在现在江苏丹徒南。

  ⑷杳(yǎo)杳:

深远的样子。

  ⑸荷(hè

)笠:

背着斗笠。

荷,背着。

译文

在苍翠的竹林寺里,远远传来深远的晚钟声。

他背着斗笠披着晚霞,独自一人向远方的青山归去。

  深青色的竹林寺里远远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声,你(指友人:

灵澈上人)背着斗笠披着斜阳,独自向青山归去,越走越远。

  改写(散文)

  好似墨青色隐隐铺盖着曲径通幽的竹林寺,神秘的色彩在悄悄氤氲,阵阵沉重的晚钟飘渺在自然的屏障中,随风驱散,给人恍若隔世的感觉。

我背着轻巧的斗笠,任晚风斜阳柔柔抚摸我的青丝。

向远处眺望,连绵起伏的青山外,遥遥的远行人,那晚霞的光填补了我伤感的心。

  青苍的竹林寺,近晚时传来深远的钟声。

你背着的斗笠还带着夕阳,独自归向远方的青山。

P84

白石滩

王维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这诗是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描写白石滩月夜景色,清新可喜,颇堪玩味。

  白石滩,辋水边上由一片白石形成的浅滩,是著名的辋川二十景之一。

王维的山水诗很注意表现景物的光线和色彩,这首诗就是用暗示的手法写月夜的光线。

它通过刻画沉浸在月色中的景物,暗示出月光的皎洁、明亮。

如头两句“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写滩上的水、水底的石和水中的蒲草,清晰如画。

何以夜色之中,能看得如此分明?

这不正暗示月光的明亮吗?

唯其月明,照彻滩水,水才能见其“清”,滩才能显其“浅”,而水底之石也才能现其“白”。

不仅如此,从那铺满白石的水底,到那清澈透明的水面,还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生长其中的绿蒲,──它们长得又肥又嫩,差不多已可以用手满把地采摘了。

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个“绿”字:

光线稍弱,绿色就会发暗;

能见其绿,足见月光特别明亮。

月之明,水之清,蒲之绿,石之白,相映相衬,给人造成了极其鲜明的视觉感受。

  前两句,是静态的景物描写。

后两句,作者给白石滩添上了活动着的人物,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气。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写一群少女,有的家住水东,有的家住水西,她们趁着月明之夜,不约而同地来到白石滩上洗衣浣纱。

是什么把她们吸引出来的呢?

不正是那皎洁的明月吗?

这就又通过人物的行动,暗示了月光的明亮。

这种写法,跟《鸟鸣涧》中的“月出惊山鸟”以鸟惊来写月明,颇相类似。

  此诗的意境跟《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近似,而与《辋川集》中那些清冷幽僻的诗作不同,它富有生活气息,表现了一种自然、纯真的美,也寄托着诗人对这种自然、纯真的美的追求。

临湖亭

唐王维

轻舸迎上客,

悠悠湖上来。

当轩对尊酒,

四面芙蓉开。

 王维乘坐着小船迎接贵宾,小船在湖上悠然开来。

宾主围坐临湖亭开怀畅饮,四周一片盛开的莲花。

诗人王维在亭子里等待、迎接贵宾,轻舸在湖上悠然驶来。

宾主围坐临湖亭开怀畅饮,窗外就是一片盛开的莲花。

这是何等美妙的人生境界!

诗歌将美景、鲜花、醇酒和闲情巧妙地融于一体,在自然中寄深意,与质朴中见情趣,娟秀飘逸的意境,令人陶醉。

P102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冬至佳节,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才有意思。

如今远在邯郸的客店里,将怎样过法呢?

只能抱着膝坐在孤灯前,在静夜中,惟有影子相伴。

第一句叙客中度节,已植“思家”之根。

第二句,“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

“灯前”二字,既烘染环境,又点出“夜”,自然引出“影”。

而“伴”字,又将“身”和“影”联系起来,并赋予“影”以人的感情。

“影”与“身”皆抱膝枯坐,其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已溢于言表。

“驿”,驿站,古代传递公文或出差官员途中歇息的地方。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这个冬至佳节,由于自己离家远行,家里人一定也过得不快乐。

当自己抱膝灯前,想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时候,家里人大约同样还没有睡,坐在灯前,在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吧!

三、四两句十分感人,也颇耐人寻味:

诗人在思家之时想象出来的那幅情景,却是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

至于“说”了些什么,则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

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给予补足。

评解

白居易的五七言绝句,共七百六十五首,约占全部诗作的百分之二十七。

本诗是其中早期的一篇佳作,反映了游子思家之情,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乡愁。

其佳处,一是以直率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人们常有的一种生活体验,感情真挚动人。

二是构思精巧别致:

首先,诗中无一“思”字,只平平叙来,却处处含着“思”情;

其次,写自己思家,却从对面着笔,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有异曲同工之妙。

宋人范晞文在《对床夜语》里说:

“白乐天‘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语颇直,不如王建‘家中见月望我归,正是道上思家时’,有曲折之意。

”这议论并不确切。

二者各有独到之处,不必抑此扬彼。

赞同

3

塞上听吹笛

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羌:

古代民族。

  羌笛:

一个古代民族的乐器。

  戌楼:

军营城楼。

  梅花何处落:

是将曲调《梅花落》拆用,嵌入“何处”两字,从而构思成一种虚景。

【作者简介】

高适(706—765),字达夫,沧州(今河北沧州)人。

崇尚气节,建功立业,敢于直言。

五十岁才学写诗,立即就写得很好,慷慨悲歌,临风怀古,多发自肺腑。

他在贫困流浪中度过了十几年,是唐代有名的边塞诗人之一,《燕歌行》是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

【赏析一】

  前二句写的是实景:

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

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这与“雪净”、“牧马”等字面大有关系。

那大地解冻的春的消息,牧马晚归的开廓的情景使人联想到《过秦论》中一段文字:

“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则“牧马还”三字似还含另一重意味,这就是胡马北还,边烽暂息,于是“雪净”也有了几分象征危解的意味。

这个开端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开朗壮阔的基调。

  三四句之妙不仅如此。

将“梅花落”拆用,又构成一种虚景,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

这固然是写声成象,但它是由曲名拆用形成的假象,以设问出之,虚之又虚。

而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的实景配搭和谐,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竟境,这境界是任何高明的画手也难以画出的。

同时,它仍包含通感,即由听曲而“心想形状”的成分。

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

句中也就含有思乡的情调。

不过,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这不但是为首句定下的乐观开朗的基调所决定的,同时也有关乎盛唐气象。

诗人时在哥舒翰幕府,同时所作《登陇诗》云:

“浅才登一命,孤剑通万里。

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正是由于怀着盛唐人通常有的那种豪情,笔不的诗方能感而不伤。

盛唐诗人高适曾多次到过边关,对边塞生活有着较深的体验。

他的这首反映边塞士兵生活的《塞上听吹笛》,就用明快、秀丽的基调,丰富奇妙的想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

【赏析二】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冬去春来,冰雪消融,已是放牧时节了,阵阵春风吹净了蓝天,沉睡了一冬的大草原又披上了绿装。

蓝天白云下,牧群悠悠,人欢马叫。

辽阔的塞外边地,如诗如画,生机盎然。

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背景由明入暗:

战士挥动着响鞭牧马归来,一轮明月悄然升起,这时从边关戍楼传来阵阵优美的羌笛之声。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羌笛吹奏的曲名是《梅花落》,在静静的边关月夜,倾听这样一首表现思乡之情的曲子,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请问这动人的曲子将要飘向何方,又将落到何处?

诗人巧妙地将“梅花落”三字拆开,嵌入“何处”二字,使平常的曲牌变成了一句饱含深情的发问,并由此幻化出一种梅花随风飘舞、一夜之间洒满关山的奇妙意境。

这首边塞诗实现了诗、画、音乐的完美结合,并有着几分田园诗的风味,在虚实交错、时空穿梭之间,把战士戍边之志与思乡之情有机地联系起来,统一起来,构成一幅奇丽寥廓、委婉动人的画卷,读来亦真亦幻,令人浮想联翩。

(林高俊/文)

【赏析三】

  这首诗是诗人在西北边塞地区从军时写的。

诗中描绘了傍晚时的边塞景色:

牧马归来,月照戍楼,这时传来了悠扬的羌笛声。

诗中写景有“实景”与“虚景”之分。

前两句写实景:

胡天北地,冰雪消融,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开篇造就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

牧马晚归的情景使人联想到《过秦论》中“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这段文字,“牧马还”还意味着,胡马北还,边烽暂息,这个开端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开朗壮阔的基调。

  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晚,不知哪座戍楼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

“梅花何处落”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

同时,又构成一种虚景,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

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的实景配搭和谐,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这境界是任何高明的画手也难以画出的。

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也就蕴含了思乡的情调。

但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这是由首句所定下的基调所决定的,同时也有关乎盛唐气象。

  【鉴赏练习】

  1.“雪净胡天牧马还”句所写景物显示了怎样的氛围?

在全诗中有怎样的作用?

  2.三、四句中将“梅花落”拆用,构成了一种怎样的虚景?

【简析】

  汪中《述学·

内篇》说诗文里数目字有“实数”和“虚数”之分,今世学者进而谈到诗中颜色字亦有“实色”与“虚色”之分。

现在我们还可看到诗中写景亦有“虚景”与“实景”之分,如高适这首诗就表现得十分突出。

高适(700?

──765),字达夫,郡望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

与岑参并为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人物。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实景,“雪净胡天牧马还”,开篇就造就了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为全诗定下了开朗壮阔的基调。

三、四句中将“梅花落”拆用,又构成了一种虚景。

全诗虚实结合,构成了美妙阔远的意境。

  [参考答案]

  1、答:

胡天北地,冰雪消融,傍晚战士牧马归来,这一情景显示出一种边烽暂息、和平宁谧的氛围。

这句诗为全诗定下了开朗壮阔的基调。

  2、答:

“梅花落”本为羌笛声,但现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瓣,它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

P117

归 

钱起

  潇湘何事等闲回?

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钱起是吴兴(今属浙江)人,入任后,一直在长安和京畿作官。

他看到秋雁南飞,曾作《送征雁》诗:

“秋空万里静,嘹唳独南征……怅望遥天外,乡情满目生。

”这首《归雁》,同样写于北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