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现场急救的原则和程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18476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4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伤现场急救的原则和程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创伤现场急救的原则和程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创伤现场急救的原则和程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创伤现场急救的原则和程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创伤现场急救的原则和程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创伤现场急救的原则和程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创伤现场急救的原则和程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创伤现场急救的原则和程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创伤现场急救的原则和程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创伤现场急救的原则和程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创伤现场急救的原则和程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创伤现场急救的原则和程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创伤现场急救的原则和程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创伤现场急救的原则和程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创伤现场急救的原则和程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创伤现场急救的原则和程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创伤现场急救的原则和程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创伤现场急救的原则和程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创伤现场急救的原则和程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创伤现场急救的原则和程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伤现场急救的原则和程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创伤现场急救的原则和程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伤现场急救的原则和程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创伤现场急救的原则和程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进入现场之前,必须关掉无线电话。

在交通事故中,急救人员须首先在距离事故车辆50-100M的地方设置明显标志物,并确保道路交通已受控制,关掉汽车引擎,采取制动后方可进行急救。

发生触电,必须首先用安全方法切断电源或将电源与伤者隔离后,方可接近触电受伤的伤者。

(二)诊疗安全

1.诊疗技术安全:

选择国际医学界公认的、权威的诊疗技术,避免争议。

2.沟通安全:

患者在现场突发重病或受伤后,常处于应激性心理障碍状态,急救人员应与患者有效沟通,避免误解以保障诊疗顺利进行。

现场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从正面接近患者。

2)大声说明身份及目的。

3)适时安慰,充满信心,沉着冷静,语言简洁明晰,逻辑清楚,态度和蔼。

4)救助儿童及婴幼儿时应首先征得监护人的同意。

(三)民事安全:

履行各种告知义务,对急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后果进行必要的解释和说明,在可能情况下所有诊疗行为都应征得被救人员或监护人的同意。

保留好各种诊疗证据。

(四)刑事安全:

留心刑事问题,保留一切可能与刑事侦察与鉴定有关的证据。

(五)医疗物资安全:

合理使用医疗设备,规范诊疗行为,杜绝医疗设备使用不当造成的安全意外。

产生的医疗垃圾要用专用器皿保存,不能留在现场。

防止医疗设备丢失、损坏。

【特别提示】:

确保现场环境安全是任何急救现场首先要处理的问题,在一个不安全的现场进行急救工作会带来更大的伤害和损失;

在整个急救过程中亦应注意诊疗安全、民事安全、刑事安全、医疗物资安全。

要成为一个出色的院前急救工作者首先必须是一个出色的现场安全专家。

二.初步评估和处理:

(一)意义:

急症病人病情复杂多样,表现各异,但不管是何种疾病,急救人员都应首先对病人最基本的生命体征进行判断,并及时做出相应处理。

危重病人的现场病情瞬息万变,急救人员必须争分夺秒、分清主次。

(二)评估内容

1.意识(response)

2.气道(Airway)

3.呼吸(Breathing)

4.循环(Circulation)

(三)评估及处理方法:

具体方法见基本生命支持部分。

三.启动医疗急救反应系统

(一)定义:

紧急医疗救援系统(EmergencyMedicalSystem)指对意外事件进行响应的专门体系或机构,针对医疗急救的系统称为

(二)启动方式:

1.使用集群通信系统(800兆无线通信)或移动电话通知场馆指定人员;

2.必要时也可直接呼叫或拨打“120”。

四.进一步评估和处理

(一)进一步检查:

在病人生命体征稳定的基础上对病人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可能的仪器检查

进一步现场处理:

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在现场进行进一步医疗处置。

五.合理转送:

(一)首先本着就近、就伤、就能力原则,转往附近定点医院。

(二)大型灾难事故时由120调度中心统一安排转送分流工作。

善用旁观者

在进行急救时,应尽量利用旁观者、志愿者协助以下工作:

✓确保现场环境安全,例如帮助指挥交通,维持秩序。

✓帮助疏散其他旁观者,确保伤者的隐私受到尊重,并让伤者有足够的清新空气。

✓协助处理伤势:

指导他人实施直接压法协助制止伤口出血。

其他工作:

打求助电话、传递急救用品、安排搬运伤员、引导救护车、安慰伤病者、记录伤病者资料。

第二章创伤的现场急救

第1节创伤概述

一、定义:

创伤(trauma)是指各种物理化学及生物的外援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机体组织器官完整性遭到破坏,以及同时或相继出现的功能障碍和精神障碍。

同一解剖部位或脏器的多处损伤叫做多处伤。

同一致病因子引起的两处或两处以上的部位或脏器的损伤,其中至少一处损伤危及生命,称为多发伤。

多发伤属于较严重的创伤,多在受伤暴力较大时发生,如车祸、塌方、高处坠落。

二、分类

(一)按致伤原因分类如摔伤、挫伤、扭伤、切伤、刺伤、撕裂伤、挤压伤、火器伤。

(二)按受伤部位和组织器官分类如颅脑伤、颌面伤、胸部伤、腹部伤、骨折、关节脱位、血管伤等。

(三)按伤处与外界的关系分类如开放伤、闭合伤、穿透伤、贯通伤等。

三、创伤的评估

(一)ABCDE评估法:

在现场应对对病人进行迅速有效的首次评估,其目的是为了正确地判断伤情与生命体征情况,确立抢救的优先顺序。

重伤患者,要优先处理威胁生命的因素,如心跳呼吸停止、大出血等。

首次评估必须迅速有效,不可浪费时间,内容包括:

A-----检查气道是否通畅、有无异物等。

B-----呼吸情况

C-----循环情况以及大出血是否有效控制。

D-----肢体功能障碍,意识障碍状况。

E-----暴露受伤部位,避免遗漏严重致命伤。

(二)“CRASHPLAN”:

开放伤容易发现,闭合伤比较隐蔽,易被遗漏。

为了不致遗漏重要的伤情,对伤员的体格详细检查,应遵循一定程序,美国Freeland等建议,急救医师对创伤病人检查时应牢记“CRASHPLAN”。

C=Cardiac(心脏)。

R=Respiratory(呼吸)。

A=Abdomen(腹部)。

S=Spine(脊柱)。

H=Head(头部)。

P=Pelvis(骨盆)。

L=Limb;

A=Arteries;

N=Nerves(神经)。

(三)院前创伤评分

创伤评分是以计分的形式来估算创伤严重程度,分值高低能反映伤员的预后,在大批伤员抢救时尤为有用。

目前用于创伤评分的技术方案很多,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评分方法。

1.创伤指数是以解剖部位、伤员生理变化、创伤类型为指标估算伤情。

常用于院前现场急救。

9分以下为轻伤;

10~16分为中度伤,17分以上为重度伤,应住院治疗,

记分

工程

1346

创伤部位四肢背胸或腹头颈

创伤类型撕裂或挫伤刺伤钝伤火器伤

循环状态外出血收缩压60~100mmHg收缩压<

60mmHg无血压

脉率100~149次/min脉率>

140次/min脉率<

55次/min

呼吸状态胸痛呼吸困难发绀呼吸停止

意识嗜睡模糊浅昏迷深昏迷

2.CRAMS评分是以生理变化和解剖部位评分,以循环(C)、呼吸(R)、腹部(A)、运动(M)、语言(S)为评分指标,每项正常记2分、轻度异常记1分、严重异常为0分,五项相加总分越小,伤情越严重。

总分8分为重伤,也用于院前急救。

四、创伤的现场处置

(一)创伤的现场急救时间点:

1.黄金1小时:

是指从受伤瞬间至伤后1小时以内的时间。

它是以院前、院内抢救的连续性为基础的提高创伤生存率的最佳时间窗。

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创伤病人的死亡呈三个峰值分布。

第一个峰值出现在伤后数秒至数分钟内,称即刻死亡,约占创伤总死亡率的50%,死因多为重要生命器官的破坏,如大脑、脑干、高位脊柱、心脏、主动脉及其他大血管的严重损伤、呼吸道阻塞等。

这些伤员由于伤情严重,往往很难抢救。

第二个峰值为创伤发生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称早期死亡,约占创伤总死亡率的30%,这一阶段的死亡率与抢救措施有直接关系。

死亡原因多为创伤后硬膜外或硬膜下出血、血气胸、腹部内脏器官破裂、骨盆骨折或多发性创伤及难以控制的大出血.第三个峰值一般出现在伤后数周内,称后期死亡,约占创伤总死亡率的20%,死因多为严重感染、毒血症和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如能在1小时内将病人转送至能够做确定性救命手术的手术台上,则可大大提高创伤病人的急诊救治率。

2.抗休克30分:

是指伤后在休克发生早期,自体回输250ml左右组织间液,持续30分钟而提出的时间概念。

它强调及时的、正确液体复苏,以维持基本的灌注,以延长或维持为确定性救命手术创造安全的全身灌注条件,减少并发症。

这也是对于休克的控制时间要求:

即失血/创伤性休克要在30分钟以内得到有效干预

3.“铂金”10分钟:

比黄金更贵重,这段时间内如果出血被控制,不发生窒息,即可避免很多创伤病人死亡。

“白金10分钟”期间是以减少或避免心脏停跳发生为处置目标,为后续的抢救赢得时间。

4.“钻石”4分钟:

几乎没有医疗机构能够在4分钟内完成将胸部创伤的心搏骤停患者从现场转送至医院急诊手术室并打开胸腔,完成开胸心脏按压的所有必要准备条件。

“没有按压,血液不会流动”。

所以创伤性心搏骤停唯一的希望是现场规范心肺复苏。

5.归纳总结

1)心跳停止的病人要争取在4分钟内进行基本CPR。

2)可控制的出血、解除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应该在急救铂金10分钟内完成

3)休克应该在抗休克30分内有效地干预

4)胸、腹、盆腔的内脏损伤出血、严重的颅脑伤应该在黄金1小时内进行确定性的救命手术

5)只有在上述时间窗分别正确有效的应对,才能真正保证从伤后到最终的救治在时间窗和措施上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二)救治原则和程序:

创伤的现场急救亦应遵循确保安全、初步评估和处理、启动应急反应程序、进一步评估和处理、合理转送这5个基本程序。

第2节颅脑损伤

一、概述

(一)定义:

颅脑损伤分颅伤和脑伤

1.颅伤是指:

头颅软组织伤(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和颅骨骨折)。

2.脑伤是指:

以脑损伤为主的各种颅内组织伤。

分开放性和闭合性两类,常见病理类型有:

脑震荡、脑挫伤、脑裂伤、硬脑膜下出血、硬脑膜外出血、蛛网膜下出血、脑内出血。

(二)颅伤和脑伤常常同时存在相互影响,决定患者预后的主要是脑损伤,所以颅脑损伤的中心问题是脑损伤,临床救治以脑损伤为主。

在分别认识分析的同时,也要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

二、现场诊断

(一)病史:

多有明确的头外伤病史

(二)分类特点:

1.颅骨骨折:

1)有些线形骨折局部有头皮伤痕,但无助于诊断,行X线摄片常能确诊。

线形骨折院前无须特别治疗,但要当心并发脑损伤和继发颅内出血等病变。

2)凹陷性骨折:

轻者压迫、重者破坏局部脑膜、血管和脑组织、并继尔引起颅内继发性病变。

凹线性颅骨骨折,院前急救者可以触知。

应尽快送院治疗。

3)颅底骨折:

a)球结膜下出血、眶周广泛出血——熊猫征(颅前凹)

b)脑脊液外流——耳漏、鼻漏(颅后凹)

c)枕下部肿胀,瘀斑,乳突部皮下淤血斑(颅后凹)

2.脑损伤:

1)脑震荡:

外加作用头部后立即发生意识障碍,表现为神志不清或完全昏迷,持续数秒,数分钟,数秒钟或更久,但一般不超过半小时。

清醒后可有逆行性健忘,后可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通常在短期内自行好转。

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

2)脑挫裂伤:

意识障碍多较严重,持续的时间较长,重者可伴有数月或数周的昏迷。

可继发脑水肿或出血使伤后早期的症状加重。

意识恢复后多有头痛和脑激惹及功能障碍。

常有明显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3)硬膜处血肿:

在受伤当时曾有短暂意识障碍,多有意识好转期或中间清醒期。

后因颅内出血使颅内压迅速上升。

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意识障碍再度加重。

血肿侧瞳孔先缩小而后散大,光反射也随之减弱而消失。

继尔对侧瞳孔也散大,生命功能随之衰竭,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4)硬脑膜下血肿:

单凭临床症状只能推测颅内有急性出血或血肿形成可能,而难断定血肿一定位于硬脑膜下腔。

5)蛛网膜下腔出血:

较重的颅脑损伤病例,几乎无不伴发蛛网膜下腔出血。

出血少者可无特殊症状,出血多者可能出现剧烈头痛、高热、颈项强直,以及巴氏征,克氏征阳性等。

6)开放性颅脑损伤是指颅骨和硬脑膜破损,脑组织直接或间接地与外界相通。

约占颅脑损伤的17%。

平时多因锐器、钝器打击和坠伤与跌伤所造成,战时则多由火器致伤。

临床表现因受伤原因、方式和暴力大小不一而差别悬殊,但大多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昏迷,创口及伤道内出血、局源性脑症状以及易并发感染,特别是火器性,其伤情多较严重、变化快、疗效较差、后遗症多和死亡率高。

3.Glasgow昏迷分级和计分法

睁眼反应

计分

言语反应

运动反应

自动睁眼

4

回答正确

5

按吩咐动作

6

呼唤睁眼

3

回答错乱

刺痛能定位

刺痛睁眼

2

语句不清

刺痛时能逃避

不睁眼

1

只能发音

刺痛时肢体屈曲

无反应

刺痛时肢体伸直

小于4分预后不良,大于8分预后较好。

三、现场处理

(一)头部止血

(二)气道经管,防止窒息

(三)有耳漏鼻漏时严禁堵塞耳鼻

(四)对症处理:

头皮有活动性出血时可采用加压包扎或缝合止血,以免发生失血性休克。

失血过多者及时输血和补液,补充血容量。

(五)治疗颅高压

1.头高位:

抬高头肩部15度

2.脑疝形成

1)气管插管高流量通气PaCO2维持在30-35mmHg

2)0%甘露醇125---250ml静滴,20分钟内滴完,Q6H

3)速尿40mg静注配和甘露醇使用。

四、转送要点

(一)需将伤员迅速转送到神经专科医院

(二)昏迷伤员取头侧位,以利口腔、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排出

【特别提示】

发生开放性颅脑损伤后,由于脑组织与外界相通,极易造成颅内感染,因此,伤口应迅速用干净敷料包扎固定,保护外露脑组织及伤口免受污染。

外流的脑组织切勿推回颅腔内!

第3节胸部损伤

一、概述:

胸部创伤包括胸壁、胸腔内脏器和膈肌的直接性损伤以及由此产生的继发性病变,如链枷胸、血气胸、纵隔气肿、心包填塞等。

胸部创伤的发生率仅次于四肢伤和颅脑伤,居第三位,约占全部创伤的10-25%。

(二)分类:

1.按致伤原因和伤情分类 可分为:

1)闭合性损伤,是胸部受暴力撞击或挤压所致的胸部组织和脏器损伤,但胸膜腔与外界大气不直接相通。

常见的致伤原因有挤压伤、钝器打击伤、高空坠落伤、爆震伤等。

轻者只有胸壁软组织挫伤或单纯性肋骨骨折,重者可有内脏损伤(主要是心肺损伤)、多处肋骨骨折,并可引起气胸、血胸、纵隔或皮下气肿、损伤性窒息及膈疝等。

爆震伤是爆炸产生的强大气流冲击波作用于胸部而引起胸内脏器(主要是肺脏)的损伤,主要见于战时,平时可见于工矿爆炸事故。

偶可由于吸入火焰、高热气体或蒸气而伴有呼吸道烧伤。

胸部闭合性损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受伤组织或器官的数量和伤情,以及有无胸外合并损伤。

2)开放性损伤,损伤穿破胸膜,使胸膜腔与外界相通,造成气胸、血胸或血气胸,有时还可穿破膈肌或伤及腹内脏器。

主要见于战时的火器伤,在平时多为锐器刺伤。

2.按损伤程度分类 可分两类:

1)非穿透伤,只伤及胸壁,而胸膜或纵隔完整无损。

2)穿透伤,损伤穿通胸膜腔或纵隔。

3.按伤道情况分类 可分三类:

1)贯通伤,损伤既有入口又有出口,常伴有内脏损伤。

2)盲管伤,伤道只有入口而无出口,往往有异物存留,易致继发感染。

3)切线伤,伤道仅切过胸壁或胸膜腔周缘。

(三)病理特点

1.胸廓完整性及胸廓运动协调性的破坏:

正常呼吸运动有赖于完整的胸廓解剖结构及其运动的协调和对称。

在胸部损伤特别是在发生多根肋骨双骨折、双侧多根肋骨骨折、合并胸骨骨折的肋骨骨折时,受伤的胸壁部分脱离胸廓整体,失去支持,形成浮游(动)胸壁,也称连枷胸。

该部分胸壁在吸气时反而向内塌陷,使伤侧肺受压不能膨胀,并使伤侧胸膜腔内压力增高,纵隔向对侧移位,使对侧肺也受压缩,在呼气时该部分胸壁反而向外膨出,伤侧胸膜腔压力变小,肺膨胀,致使肺内二氧化碳不能排出,于是产生矛盾(反常)呼吸。

其结果是肺通气量减少,残气量增加,二氧化碳蓄积,缺氧,纵隔摆动和扑动,回心血量减少,心搏出量减少。

上述变化可导致呼吸循环功能的严重紊乱甚至衰竭。

2.正常胸膜腔负压的减小或消失:

正常胸膜腔负压(-4~-10cmH2O)的存在,对维持正常的呼吸运动,保持肺组织膨胀和肺的表面张力都是很重要的。

发生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或开放性气胸)、血胸、血气胸时,胸膜腔正常负压减小、消失甚至变成正压,伤侧胸膜腔内压力增高,肺受压而萎缩,纵隔向对侧移位,使对侧肺组织受压,纵隔摆动,其结果是肺呼吸面积及通气量减少而致缺氧。

静脉因心血量的受阻使心排血量下降,均可造成呼吸循环功能不全,这种病理生理改变在开放性气胸或张力性气胸时尤为明显而严重,此外胸壁或膈肌完整性的破坏也对胸膜腔正常负压产生影响。

3.胸膜-肺休克:

在胸部开放性损伤时,大量空气进入胸膜腔,对满布神经末梢的胸膜和肺产生强烈的刺激,以及由于纵隔摆动对迷走神经的牵扯刺激,均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循环功能失调而导致休克,称为胸膜-肺休克。

4.循环功能不全或衰竭:

在存在浮游胸壁、反常呼吸运动、胸膜腔负压减小或消失的胸部损伤中,胸膜腔内压力增高,纵隔移位、摆动和扑动,使腔静脉扭曲移位,静脉血向心回流受阻,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减少,冠状动脉灌注及外周循环灌注不良,导致循环功能不全或衰竭。

在有大量血胸或有心脏大血管直接损伤时,就容易出现循环功能不全。

循环功能不全又可引起肺内血流灌注减少,从而加重了通气/灌注比例失调,进一步影响呼吸功能。

5.呼吸道梗阻:

严重胸部损伤,由于肺组织内出血,支气管的痉挛及分泌物增多,或因疼痛使伤员不能作有效的咳嗽排痰动作,使呼吸道内分泌物,血痰或呕吐物积存而产生呼吸道的梗阻,引起缺氧甚至窒息。

详细询问受伤的时间、地点、致病方式、处理经过,但紧急情况下应立即进行救命性措施,如开放气道、控制大出血、解除心包填塞和张力性气胸等,在向患者或护送者询问病史,尽可能得到有助于诊断的信息。

(二)临床表现

1.疼痛 受伤部位剧烈疼痛,呼吸或咳嗽时加剧。

2.出血 可以是胸壁伤口的出血,也可以表现为血胸。

3.咯血 较大的支气管损伤和深部肺组织损伤后带有咯血。

但肺损伤不一定都有咯血。

肺表面挫伤可无咯血或伤后数日才于痰内出现陈旧性血块。

肺爆震伤者在口、鼻腔内可见血性泡沫样分泌物。

4.呼吸困难 气胸、血胸、连枷胸、反常呼吸、肺损伤、纵隔气肿、呼吸道梗阻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5.休克 见于严重胸廓创伤,心脏和大血管创伤引起的大量失血、心包填塞以及心脏功能衰竭均可导致休克;

开放性气胸可引起胸膜-肺休克。

因治疗原则不同,应鉴别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休克。

6.皮下气肿及纵隔气肿 常见。

空气来源于肺、气管、支气管或食管的裂伤,经裂伤的壁层胸膜、纵隔胸膜或肺泡细支气管周围疏松间隙沿支气管树蔓延至皮下组织,胸壁皮下气肿最先出现,纵隔气肿先出现在颈根部。

严重时(如存在张力性气胸),气肿可迅速沿皮下广泛蔓延,上达颈面部,下达腹壁、阴囊及腹股沟区。

张力性纵隔气肿还可压迫气管及大血管而产生呼吸循环障碍。

7.胸壁伤口、伤道 在开放性胸部创伤时,在胸壁可见伤口,根据伤口、伤道在胸壁的位置可判断可能被伤及的胸内脏器,以及是否同时有腹腔内脏器的损伤。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咽部异物,吸净气管、支气管中的血液和分泌物,防止窒息,必要时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

(二)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对有失血性休克表现的病人,迅速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快速输液纠正休克。

(三)气胸、血胸的处理开放性气胸先将伤口闭合,再按闭合性气胸处理。

张力性气胸危及生命,先用粗针头穿刺胸腔减压,变张力性为开放性,再做胸腔闭式引流。

胸部创伤患者宜患侧卧位。

开放性胸部创伤的现场处理

(四)心脏填塞的处理心包穿刺既可作为心脏填塞的诊断方法,也是有效的急救措施。

一旦诊断明确,立即送医院手术治疗。

(五)链枷胸处理方法:

多根肋骨多处骨折致胸壁软化者需;

立即纠正反常呼吸

1.凹陷处加垫

2.小手挂

3.宽带固定

4.患侧半卧位

(六)创伤性窒息:

受伤时伤员可能发生呼吸暂停或窒息,全身紫绀或神志不清,但一般均能恢复,仅有少数伤员,因呼吸停止过久,而发生心跳骤停。

创伤性窒息可无明显的胸部损伤,但一般多伴有多发性肋骨骨折,血气胸、脊柱骨折或心肌挫伤等合并伤。

急救时症状多能自行恢复,预后良好,主要治疗其合并伤,病人应休息、吸氧、疑有神经系统症状脑水肿时应限制进液量。

(七)胸部创伤诊断与处理

创伤

可能出现的征象

早期处理

张力性气胸

呼吸困难,患侧胸部膨隆及活动度减低,气管偏向健侧,叩诊呈过度反响,呼吸音减弱,静脉怒张。

胸腔穿刺减压,尽早胸腔闭式引流

开放性气胸

胸壁有吸吮伤。

封闭包扎创口,使其闭合,必要时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心包填塞

创口位于心前区或火器伤,刀伤部位经过心脏。

心包穿刺,尽早开胸手术。

气胸

叩诊有过度反响,呼吸音减弱。

少量气胸穿刺抽气,胸腔闭式引流。

肋骨骨折

局部压痛,可有骨擦音,可有反常呼吸。

1、外固定包扎止痛。

2、纠正呼衰和循环衰竭。

3、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血胸

叩诊呈浊音。

纠正休克,少量血胸穿刺,大量胸腔闭式引流。

皮下气肿

触诊皮下有捻发感。

——

纵隔气肿

膈肌破裂

支气管破裂

食管破裂

心路冲击气肿纵隔产生爆破音。

叩浊或过度反响。

纵隔气肿,气胸或张力性气胸,纵隔气肿。

手术

主动脉破裂

假性缩窄症状,上纵隔受压征或收缩期杂音气管右移,或左侧血胸。

纠正休克,尽早手术,维持呼吸交换,有心包填塞立即心包穿刺减压。

心脏挫伤

心电图可见:

复极障碍,心律及传导障碍,心梗征象。

监护、吸氧、纠心律、纠心塞。

(一)保持适宜体位

(二)密切监护循环征象

胸部创伤早期应当立断,尽早纠正呼吸功能,与维持循环功能,抓住主要矛盾,分清轻重缓急,及时处理最危险的、威胁生命的伤情。

第4节腹部创伤

腹部创伤范围较广,凡横膈以下,盆底以上躯干部的创伤,均属腹部伤。

包括腹壁、腹腔内脏器(肝、脾、胃肠等)、盆腔脏器(直肠、子宫、膀胱等)、腹膜后器官(肾、胰、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等)和横隔、盆底本身的损伤。

腹部创伤属于普通外科治疗范围。

由于骨折有共同的诊治规范,脊柱和骨盆的骨折常划归矫形外科(骨科)处理。

这类骨折常合并腹膜后或盆腔脏器损伤,不能忽视。

二、分类:

腹部创伤可分为开放伤和闭合伤两大类。

开放伤多由利器或火器所致,按腹膜是否破损又分为穿透性和非穿透性两种。

穿透伤多数伤及脏器,诊断常较明确。

闭合伤常由挤压、碰撞、拳击、足踢等钝性暴力引起,故又称钝性损伤;

易伤及实质性肝器如肝、脾、肾、胰等;

也可伤及空腔脏器如膀胱或胃肠道等。

三、现场诊断

(一)确定有无内脏创伤 单纯腹壁挫伤一般症状轻微,多无发热、内出血或其他全身表现。

个别病例因腹壁血管破裂而出现血肿,可有局限于受伤部位的疼痛、触痛及肿块等,随时间的延长症状可逐渐缓解。

对某些难于判断的开放伤,可作伤道造影,以明确伤道是否通入腹腔。

(二)判断内脏损伤性质 内脏损伤有空腔脏器破裂或实质脏器创伤两种,各有其表现特点: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