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科研处述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18626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科研处述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校科研处述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校科研处述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校科研处述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校科研处述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学校科研处述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学校科研处述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学校科研处述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学校科研处述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科研处述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学校科研处述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科研处述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校科研处述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对发表的重要论文给予适量的版面费补贴;

对获奖成果、授权专利和被国际、国内收录的高水平文章给予奖励,引导教师出高水平的成果;

实行按纵向科研项目到账经费计算工作量,引导教师申报纵向课题等。

一系列的扶持激励政策,引导、支持和鼓励教师重视科研,积极开展科研活动。

(三)按照“热情服务,加强外联,创新工作,充实内涵”的基本思路和工作宗旨,科研部在人员分工清楚,职责明确到位的前提下,明确了一个共同的首要职责就是竭诚为教职员工的科研活动服务。

五年来,科研部全体人员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不断强化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科研部的同志经常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为老师们提供方便、排忧解难的事例不胜枚举,赢得了广大教职员工的一致赞许和好评;

在热情做好服务的同时,科研部对内着力加强科研规范化管理,不断夯实基础工作,健全和完善了各项管理办法,对外充分利用毗邻各矿区、周边企业多的区位优势,主动出击,下厂矿、跑现场,了解企业技术需求,寻找科研课题,为教师科研立项铺路搭桥;

科研部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不断改善资料查询和信息收集等方面的条件,创新了服务方式和方法,为广大教师和科技人员开展科研活动给予了全力支持,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二、科研立项逐年增加科研经费连年攀升科研规模跨越发展

科研部紧紧围绕“科研上水平、开发上规模、学科建设上台阶、科研管理上档次”的工作目标和指导思想,积极探索校企科技合作的新形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对接活动,全方位、多渠道宣传和推介学校的科技成果,通过多形式的产学研结合,搭建了学校科技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的平台,科技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科研立项逐年增加,科研规模快速增长,科研经费连年攀升。

(一)纵向立项项目数量和科研经费逐年增加。

校区(学院)成立初,纵向科研基础相对薄弱。

通过加强政策引导,调动了教师开展纵向科研的积极性;

适时进行业务指导,有效挖掘教师潜能,使教师了解如何选题,如何准备材料,尽快掌握了申报流程和申报技巧,申报纵向项目的成功率逐年提高。

纵向科研增长变化情况表

年度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申报数量

18

22

20

36

66

65

85

58

立项数量

8

9

10

14

27

26

19

经费(万元)

5.8

6

37

48.5

56

91.9

139.3

61.6

(二)横向科研实现跨越式发展。

2005年,校区(学院)横向立项总数仅有67项,合同总经费499.7万元。

面对横向科研基础薄弱的现实,科研部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到有关厅局主管部门和厂矿企业走访,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方位的沟通交流,着力组建工程研究中心、研究所等科研团队或科研平台,加强与企业和地方政府间的科技合作等。

经过几年的努力,横向科研立项数、合同经费数、到账经费数等指标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横向科研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1)增长速度快,立项数年均增长17.7%,总经费年均增长55%;

(2)承担大项目的能力逐年增强;

(3)服务的行业面逐年加宽,除煤炭行业外,还涉及到了机械、电力、建筑、交通、信息、金融等;

(4)涉及地域广,除山东外,还拓展到了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安徽、四川、宁夏、内蒙、陕西等。

横向科研增长变化情况表

项目数量

67

75

82

92

101

113

118

122

合同经费

(万元)

499.7

1206

1210

2106

2513.9

2412.06

3146.1

3183

到账经费

421.5

604.5

916.6

982

1456

1281.01

1612.9

1384.9

50万以上项目

5

3

15

纵横合计经费(万元)

505.5

1212

1247

2154.5

2569.9

2503.96

3285.4

3244.6

 

三、广泛开展科技合作交流活动日益活跃

推动校区(学院)科研的发展,离不开与地方政府、企业间的科技合作与交流。

科研部积极整合资源,促进产学研结合,积极有效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

与泰安市高新区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启动服务泰安行动方案和全面合作计划;

组织近300位师生参加山东省科技活动周暨中科院院士泰安科技咨询活动,我校师生的良好表现得到泰安市政府的好评,树立了科大良好形象;

组织学生积极申报“泰安市大学生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申报项目数量逐年增加,质量显著提高,受到泰安市科技局良好好评价和高度赞扬;

与山钢集团签订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设立产学研基地;

与泰安市岱岳区人民政府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校区(学院)常务副主任蒋金泉同志担任“泰安市泰山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副会长,加快了与岱岳区政府、企业间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步伐,推进了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组织近20多位专业教师参加了泰安市岱岳区“矿产资源集约利用、深度开发研讨会”,考察了大汶口石膏科技创业园区,并全面介绍了校区(学院)的科研概况、科研实力、科研优势、成熟的技术成果等;

与济宁高新区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为将来与高新园区在人才培养、科技合作、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对接与合作奠定了基础;

与肥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合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产业项目合作,开展产业技术联合攻关,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产业发展,加强技术转移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开展重大决策咨询,教育合作与人才培养等。

以上合作交流大多是围绕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进行的,合作项目的最终成果必将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并与地方政府、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校企双赢。

四、科技产出硕果累累成果质量明显提高

在科研规模实现量的突破的同时,科技产出、科技奖励和科研成果等也实现了质的提高。

近五年的科技产出和科研成果统计结果显示,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不断上升。

五年来,出版专著5部。

发表论文75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60余篇,SCI收录7篇,EI收录64篇,CSSCI收录12篇,ISTP收录7篇,SCD收录6篇。

鉴定成果3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3项。

获各类科技奖励94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2项;

厅局级一等奖9项,二等奖28项,三等奖41项。

以2011年为例,组织申报各类科技奖励15项,获奖10项,其中,省部级奖2项。

鉴定成果16项,授权专利6件,其中发明专利2件,登记批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出版科技专著3部。

发表学术论文195篇,其中,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50篇,被SCI收录4篇、EI收录55篇、ISTP收录2篇、CSSCI收录8篇、SCD收录2篇。

五、支持学生科技创新有效促进人才培养

科研部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泰安市大学生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五年来,共组织学生申报“泰安市大学生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216项,批准立项113项,资助经费44.6万元,有效地发了学生对科技活动的浓厚兴趣,调动了开展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为以后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自2008起,每年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专项用于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活动的扶持,支持学生锻炼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有效地促进了人才培养。

支持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积极配合、热情支持各系(部)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取得显著成绩。

在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中,获全国总冠军一次,季军一次,获全国一等奖8项,全国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华东赛区一等奖9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0项,单项一等奖3项,单项二等奖3项;

在第八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省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

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省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在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省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

在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中,获省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

在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全国二等奖2项,省特等奖2项,省一等奖6项,二等奖1项;

在山东省“南方测绘杯”大学生测量技能大赛中,获省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

在全国大学生控制仿真挑战赛中获获全国三等奖1项;

在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获省二等奖2项,优秀奖2项;

在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中获全国二等奖1项,省二等奖6项,三等奖1项;

在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中获全国赛区银奖1项,获省特等奖1项,省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在山东省大学生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获省二等奖1项;

在山东电子商务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省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

在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三等奖5项;

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山东赛区总决赛获一等奖1项;

在全国软件专业设计与创意大赛中,获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获省一等奖5项,二等奖6,三等奖10项;

在山东省大学生动漫创作大赛中,获省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在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大赛中,4人获全国优胜奖,4人获省优胜奖;

在第三届“H3C杯”全国大学生网络技术大赛中,2人获选拔赛二等奖;

在第六届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移动商务专业竞赛山东总决赛中,获省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在全国大学生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中,获省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思路与工作重点

校区(学院)的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增强校区(学院)的办学实力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在总结与回顾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校区(学院)的科研工作还存在着问题和不足:

一是高水平科技人才拥有量偏少,科研团队建设滞后。

目前,校区(学院)所拥有的高水平科技人才不仅数量偏少、年龄结构不合理,而且集中在少数几个专业,对科研骨干领军人物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不够;

已形成的科研团队数量少,且队伍不够稳定,集体攻关的团队优势体现得不够充分,对科研团队建设的引导和激励措施有待加强。

二是承担高层次科研项目的能力不够强。

校区(学院)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计划、973、863等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研究课题的实力明显不够,申报项目数量偏少,立项成功率低;

从校区(学院)获得的科研项目来看,立项项目的层次比较低,科研人员的研究能力和影响力不高。

三是高水平学术论文少,高层次研究成果少,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校区(学院)近年来教师发表论文总量虽然在不断增长,但高水平论文数量所占比例低;

科研成果鉴定率低,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层次科研成果少,“国”字号级别的科研成果少,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欠缺,转化率低。

四是系(部)之间科研发展不平衡,由于历史背景、专业性质等方面存在差异,科研基础和管理水平不同,这些都使得系(部)之间科研发展存在明显不平衡性。

下一步科研工作的基本思路和重点工作是:

在校区(学院)‘两委“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坚持“一二三”的工作思路,秉承“热情服务,加强外联,创新工作,充实内涵”的服务宗旨和工作方法,以名校建设工程为契机,以加快提高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为中心,以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和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为主线,以完善各项激励政策措施为引导,以强化管理服务力度为手段,为全面提升校区(学院)办学水平、增强办学实力提供有力支撑。

为此,要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发挥优势,拓展领域,多方寻求合作,力保横向科研规模稳定增长。

立足校区(学院)服务煤炭行业科技进步的人才、智力基础,立足山东,面向全国,在重点加强与省内煤炭企业科技合作的同时,努力开拓省外煤炭企业技术市场,拓展服务领域,做好工程设计、机械电子、新材料、新能源以及信息工程、企业管理等领域的科研服务工作,根据各系(部)不同特点,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各系(部)科研平衡发展。

二是要整合科研资源,重点突破,提升纵向科研的层次和水平。

调动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申报纵向科研课题的积极性,鼓励支持参与或主持高层次纵向科研课题,开展科研活动;

进一步加强对纵向科研课题的申报指导和联系沟通,提高承担纵向科研任务的能力,使高层次项目的比例显著增加;

采取更有力的激励引导措施,鼓励支持教师提高科技论文的水平和档次,为申报高层次纵向科研项目做好前期准备;

立足已有的学科专业优势,在具有竞争力的研究方向上,有重点、有计划的培养科研骨干,发挥好科研骨干人员的带动作用;

针对省和国家科研重点支持的学科领域,整合力量,集中支持,重点突破,提升层次,争取一批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科研项目,取得一批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科技成果。

三是鼓励支持跨系部、跨学科协作,加快科研团队建设步伐。

认真总结已有科研团队的成功经验,积极进行推广,发挥示范作用,鼓励支持跨系(部)、跨学科协同作战;

制定相应政策积极进行引导,在团队成员配备、科研平台建设、高层次项目立项以及学术交流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使其尽快发展壮大;

要进一步加大科研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采用灵活多样的人才政策,多渠道吸引高水平科技人才;

要建立完善开放式培养体系,支持与企业、科研机构加强人才共建,打造科技创新人才高地,充分发挥优秀人才团队效应和资源集聚作用。

四是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促进成果转化,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进一步加强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继续与地方政府、有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建立联合研发机构,充分利用外部科技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与企业、科研单位之间的人才、技术交流,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继续鼓励和支持教师外出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开展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

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产出,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立足泰安,面向全省,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煤炭行业科技进步,通过建立与地方政府和企业深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科技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校企双赢,全面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五是激励扶持,积极引导,提高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

营造良好氛围,激发鼓励青年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热情;

加大对青年教师培养扶持力度,继续抓好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培养计划的实施,积极扶持其逐步成长冒尖,促进青年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

积极帮助引导青年教师科学地规划自己的学术生涯,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集中精力,持之以恒,凝练研究方向,注重科研积累,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

六是继续支持学生科技创新,服务创新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科技素养。

认真总结前期间组织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管理,增强计划性,注重实用性;

发挥科研骨干教师了解最新科技前沿知识的优势,建立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提高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指导的针对性;

继续做好泰安市大学生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加强引导,提升水平,积极沟通,提高立项比率;

继续组织学生参加各项科技创新活动和各类科技竞赛,进一步完善激励措施,加大支持和奖励力度,促进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科技素养。

xx学院

2012年12月28日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