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泄漏中毒着火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精编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18890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气泄漏中毒着火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精编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煤气泄漏中毒着火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精编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煤气泄漏中毒着火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精编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煤气泄漏中毒着火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精编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煤气泄漏中毒着火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精编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煤气泄漏中毒着火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精编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煤气泄漏中毒着火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精编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煤气泄漏中毒着火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精编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煤气泄漏中毒着火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精编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煤气泄漏中毒着火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精编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煤气泄漏中毒着火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精编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煤气泄漏中毒着火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精编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煤气泄漏中毒着火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精编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气泄漏中毒着火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精编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煤气泄漏中毒着火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精编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气泄漏中毒着火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精编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煤气泄漏中毒着火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精编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轧车间加热炉使用高炉煤气,二轧车间加热炉使用焦炉煤气,三轧车间加热炉使用高炉煤气。

高、焦炉煤气中均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为无色、无臭气体,引燃温度为610℃,高炉煤气、焦炉煤气一氧化碳含量分别为23%、7.5%。

高炉煤气爆炸极限为40%-70%,焦炉煤气爆炸极限为4.72%-37.59%。

一旦煤气管道、煤气烧咀和阀门发生煤气泄漏可导致煤气中毒、着火、爆炸事故。

1.2事故发生区域:

一、二、三轧加热炉区域。

1.3.1一旦煤气管道、煤气阀门发生煤气泄漏遇明火易发生着火事故;

1.3.2一旦煤气管道发生泄漏,区域内其浓度达到了爆炸极限范围遇明火易发生爆炸事故;

1.3.3加热炉突然断电和煤气管道着火时,未及时切断煤气来源易发生回火爆炸事故;

1.3.4加热炉点火时,管线未规定进行吹扫、烧嘴阀门未关闭或泄漏,致使炉膛内聚集的煤气浓度达到了爆炸极限范围易发生爆炸事故;

1.3.5一旦发生煤气泄漏中毒、着火、爆炸事故易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

2.1应急组织体系

总指挥:

部长

副总指挥:

生产副部长、设备副部长

成员:

安全主管、调度长、当班调度、工段长、当班班长、部相关管理人员

应急组织体系机构图如下:

部相关管理人员

当班班长

2.2指挥机构及职责

根据事故类型,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构成单位和人员的具体职责分别为:

2.2.1总指挥

组织指挥本单位的应急救援工作;

负责向公司领导报告。

2.2.2副总指挥

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各司其职。

2.2.3各成员单位或人员的具体职责

2.2.3.1安全办

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

负责有毒有害物质进一步扩散的监测、预测工作,协助总指挥组织人员疏散;

每年6月前进行培训与演练,并提交演练报告;

负责向安环部及时报告。

2.2.3.2调度长、当班调度

负责应急预案的启动工作;

负责实业部应急救援组织成员及公司相关救援部门的信息联络工作;

负责医院、消防队及所需车辆救援的信息联络工作;

负责组织事故周边单位的人力、物力参与事故现场的紧急救援工作。

负责事故后恢复正常生产的组织协调工作。

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对外发布相关信息。

2.2.3.3工段长(含工段其他领导)、当班班长:

负责事故现场警戒、救援及人员疏散。

2.2.3.4部相关管理人员

设备、电气主管:

协助总指挥负责抢险、抢修的现场指挥。

材料库主管:

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

现场主管:

负责受伤人员、中毒人员转移以及受伤人员、中毒人员的监护工作。

2.2.3.5岗位人员职责:

负责事故后现场抢险、人员救护和控制烟气的产生,把危害和环境影响控制到最低状态;

负责事故后现场的恢复工作,废弃物、污染物的清除工作。

2.2.4应急救援工作小组的任务及主要负责人职责:

2.2.4.1通信联络组

由调度室组成,负责人为当班作业长。

担负各单位及人员的联络和对外联系通信任务。

2.2.4.2治安组

由工段生产副段长和原料班组成,负责人为工段生产副段长。

担负现场治安,交通指挥,设立警戒,指导职工疏散。

2.2.4.3防护组

由工段段长、实业部现场人员和动控部煤气防护人员组成,负责人为工段长。

担负中毒人员现场救离及抢险抢修的安全监护工作。

2.2.4.4消防组

由当班班长、实业部安全管理人员和公司消防队组成,负责人消防队队长。

担负灭火和抢救伤员任务。

2.2.4.5抢险抢修组

由工段设备副段长、钳工、电工、焊工组成,负责人为各工段设备副段长。

担负抢险抢修指挥协调。

2.2.4.6医疗救护组

由实业部现场主管和医院相关人员组成,负责人:

医院院长(医院总值班人员)。

担负抢救受伤、中毒人员。

2.2.4.7物资供应组

由材料库主管和材料员组成,负责人:

材料主管。

担负伤员生活必需品和抢救物资的供应任务。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根据突发煤气事件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由高到低可划分为三级,Ⅰ级(严重)即煤气爆炸、Ⅱ级(较重)即煤气着火和煤气中毒、Ⅲ级(一般)即煤气泄漏三个级别。

响应分级

危害类型

危害程度及范围

响应单位及人员

一级紧急情况

煤气管道、阀门爆裂,炉膛内发生爆炸

发生煤气严重泄露,多人次煤气中毒,严重情况下可能发生着火、爆炸,影响恶劣,造成极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公司相关部门,实业部各相关单位及工段全体,救援机构。

二级紧急情况

煤气管道、阀门开裂

发生煤气泄露,引发人员煤气中毒,严重情况下可能发生着火、爆炸。

实业部各相关单位及工段全体,救援机构。

三级紧急情况

翻眼镜阀未使用煤气报警器和呼吸器

发生煤气泄露,引起操作人员煤气中毒。

工段、当班的班长及班组人员。

3.1.2.1发生Ⅰ级事故后,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实业部调度室报告,调度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实业部应急指挥组成员及各专业救援队伍和公司相关部门迅速赶往事故现场,启动《新兴铸管股份公司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3.1.2.2发生Ⅱ级事故后,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实业部调度室报告,调度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实业部应急指挥组成员及各专业救援队伍迅速赶往事故现场。

3.1.2.3发生Ⅲ级事故后,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班长或工段领导汇报,由班长或工段领导组织人员查明煤气泄漏部位和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3.1.3.1总指挥或副指挥到达事故现场后,应迅速了解清楚事故的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并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立即开展救援。

3.1.3.1调度长到达事故现场后,会同发生事故的单位,在查明煤气泄漏部位和范围后视能否控制作出局部或全部停工的决定。

3.1.3.2安全主管到达现场后,应迅速了解清楚事故的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事故的控制情况,并监督、检测各应急小组应急措施的有效实施情况。

3.1.3.3环保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查明空气中煤气浓度和扩散情况,根据当时风向、风速,判断扩散的方向和速度,并对泄漏下风扩散区域进行监测,确定结果,监测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报告,必要时根据指挥部决定通知扩散区域内的职工撤离或指导采取简易有效的保护措施。

3.1.3.4工段领导到达现场后,担负治安和交通指挥,组织纠察,在事故现场周围设岗,划分禁区并加强警戒和巡逻检查。

当煤气泄漏存在着火爆炸危险危及到厂内外人员安全时,应迅速组织有关人员协助友邻单位、厂区外过往行人在调度指挥协调下,向上侧风方向的安全地带疏散。

3.1.3.5抢险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首先查明现场有无中毒人员,配戴好防毒面具,以最快速度将中毒者脱离现场,严重者尽快送医院抢救。

当出现着火、潜在爆炸时,及时切断煤气源。

3.1.3.6医疗救护组到达现场后,应立即救护伤员和中毒人员,对中毒人员应根据中毒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伤员进行清洗包扎或输氧急救,重伤员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3.1.3.6抢修组到达现场后,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抢修指令,迅速进行抢修设备,控制事故以防事故扩大。

3.1.3.7消防组到达现场后,应立即了解情况,连接好消防带,做好随时灭火的准备工作。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煤气中毒的紧急处置措施:

3.2.1.1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应急操作程序:

3.2.1.1.1发生煤气中毒,当班人员立即通知作业长或班组长,由作业长或班组长立即组织岗位相关人员携带煤气报警器和佩戴防毒面具分二组进行急救处理。

第一组应尽快查明煤气漏点,并尽可能切断煤气来源,减小煤气泄漏;

第二组尽快把中毒人员移到通风位置(上风口)的安全区域。

3.2.1.1.2发生煤气中毒事故,现场人员也可直接拨打煤气防护电话,迅速准确说明接警地点及中毒情况,并向实业部调度室、安全办公室报告。

3.2.1.1.3如果情况危急,由当班班长或车间作业长迅速组织逃生,设置警戒岗哨,杜绝闲杂人员进入,并派专人等待救援人员及车辆到达。

3.2.1.1.4做好原始记录,保护好现场,协助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分析及安全措施的制定。

3.2.1.2煤气中毒事故发生后,立即将中毒人员转移到新鲜空气流动的地方,松解衣扣及裤带,盖好衣物,注意保暖。

对轻微煤气中毒者(头晕、恶心)可进行自然恢复;

对严重煤气中毒者(口吐白沫、昏迷),立即向调度室值班人员说明情况,调度室值班人员立即通知医院相关人员及车辆或实业部车辆及时把中毒者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3.2.1.3发生煤气泄漏着火爆炸,危及生命需紧急疏散撤离时,需确定以下内容:

(1)对事故现场人员进行清点,确保无遗漏,做到统一撤离。

撤离时要按照逃生路线结合风向,向上风向安全地带撤离。

(2)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需向总指挥进行报告确认。

(3)涉及周边区域的单位人员疏散需和总调协调统一指挥进行。

3.2.2煤气着火的紧急处置措施:

3.2.2.1由于设备不严密而轻微小漏引起的着火,可用湿泥、湿麻袋等堵住着火处灭火。

火熄灭后,再按有关规定补好漏点。

3.2.2.2直径小于100mm的管道着火时,可直接关闭阀门,切断煤气灭火。

3.2.2.3直径大于100mm的煤气管道着火时,切记不能突然把煤气闸阀关死,以防回火爆炸。

3.2.2.4煤气重大泄漏引起着火时,采用关阀降压通入蒸汽或氮气灭火。

在降压时必须在现场安装临时压力表,使压力逐渐下降,不致造成突然关死阀门引起回火爆炸。

其压力最低不得低于100Pa。

3.2.2.5煤气设备烧红时,不得用水聚然冷却,以防管道和设备急剧收缩造成变形和断裂。

3.2.2.6煤气设备附近着火,影响煤气设备温度升高,但还未引起煤气着火和设备烧坏时,可正常供气生产。

但必须采取措施将火源隔开并及时熄灭。

当煤气设备温度不高时,可用水冷却设备。

3.2.2.7煤气设备内的沉积物,如萘、焦油等着火时,可将设备的人孔、放散阀等一切与大气相通的附属孔关闭,使其隔绝空气自然熄火。

或通入蒸汽或氮气灭火。

熄火后切断煤气来源,在按有关规程处理。

3.2.3煤气爆炸的紧急处置措施:

发生煤气爆炸事故,一般是煤气设备被炸损坏,冒煤气或冒出的煤气产生着火。

因此,煤气爆炸事故发生后,一般接着而来的是,可能发生煤气中毒、着火事故,或者产生二次爆炸。

所以发生爆炸事故后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应立即切断煤气来源,并迅速把煤气处理干净。

(2)对出现地点严加警戒,绝对禁止通行,以防止更多人中毒。

(3)在爆炸地点40米之内禁止火源,以防止着火事故。

(4)迅速查明爆炸原因,在未查明原因之前,不准送煤气。

(5)组织人员抢修,尽快恢复生产。

(6)煤气爆炸后,产生着火事故,按着火事故处理。

3.2.4煤气设施紧急情况的处置措施:

3.2.4.1车间突然停电时:

作业长或班长立即组织岗位人员关闭所有煤气烧嘴,再关闭煤气主管总闸阀,同时通知调度员与动控部煤气调度联系。

(1)一轧加热炉:

应先关闭煤气紧急切断阀,高炉煤气换向阀上的快断阀,同时停煤气引风机,关闭煤气各支管电动蝶阀(包括烟气上的电动蝶阀)和所有煤气烧嘴。

(2)二轧加热炉:

应先手动关闭焦炉煤气电动蝶阀,然后关闭所有煤气烧嘴,最后关闭车间外焦炉煤气总闸阀。

(3)三轧加热炉:

应先启动柴油机循环泵,关闭气动快切阀、换向阀、煤气各支管电动调节阀,然后关闭所有高炉煤气烧嘴和煤烟引风机,最后手动关闭煤气主管第一道电动蝶阀。

3.2.4.2发现煤气压力急速下降时:

当焦炉煤气降到3kpa以下;

高炉煤气5kpa以下仍下降时,作业长或班组长立即组织岗位人员关闭所有煤气电动阀门,再关闭煤气烧嘴阀门,同时通知调度员与动力部煤气调度联系。

(1)一轧加热炉:

应先关闭煤气紧急切断阀,高炉煤气换向阀上的快断阀,同时停煤气引风机,然后关闭煤气各支管电动蝶阀(包括烟气上的电动蝶阀)和所有煤气烧嘴。

应先关闭煤气支管电动蝶阀,然后关闭烧嘴的煤气阀门、关小风阀,视情况关闭车间外煤气总闸阀。

同时与煤气调度联系,查明原因后再做相应处理。

应先关闭煤气主管气动快切阀、换向阀和煤气各支管电动调节阀,然后关闭全部高炉煤气烧嘴和煤烟引风机,视情况关闭主管道第一道电动蝶阀。

3.2.4.3风机故障停机时:

作业长或班组长立即组织岗位人员迅速关闭煤气烧嘴。

再启动备用风机,风压正常后,再重新点火。

应先关闭煤气紧急切断阀,高炉煤气换向阀上的快断阀,同时停煤气、空气引风机,然后关闭煤气各支管电动蝶阀(包括烟气上的电动蝶阀)和所有煤气烧嘴。

应先关闭空气、煤气、烟气各支管电动蝶阀,同时自动换向全部停止,转入供风状态,然后关闭各个烧嘴的煤气阀和风阀,最后视情况关闭车间外煤气总闸阀。

应先关闭煤气主管气动快切阀,各支管电动调节阀和换向阀,然后关闭所有高炉煤气烧嘴、煤烟引风机和空烟引风机,最后视情况关闭车间外煤气主管第一道电动蝶阀。

3.2.4.4厂外煤气总管发生爆炸或突然停气时:

作业长或班组长立即组织岗位人员关闭烧嘴煤气阀门,关闭煤气电动阀和总阀门,同时通知动力部煤气调度安排处理。

应先关闭煤气紧急切断阀,高炉煤气换向阀上的快断阀,同时停煤气引风机,然后关闭煤气各支管电动蝶阀(包括烟气上的电动蝶阀)和所有煤气烧嘴,打开放散阀,引氮气吹扫煤气管道。

应先关闭煤气电动阀和主管道总闸阀,然后关闭烧嘴煤气阀门。

应先关闭煤气主管气动快切阀,各支管电动调节阀和换向阀,然后关闭所有高炉煤气烧嘴、煤烟引风机,最后关闭三阀组,引氮气吹扫煤气管道。

(4)因未能及时发现煤气压力下降而造成烧嘴回火时,应迅速关闭所有空气、煤气管道上的电动蝶阀,和烧嘴上的煤气阀及风阀。

然后关闭车间外的煤气总闸阀。

3.3信息报告程序

3.3.1发生Ⅰ级事故后,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实业部调度室报告,调度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实业部应急指挥组成员及各专业救援队伍和公司相关部门迅速赶往事故现场。

3.3.2发生Ⅱ级事故后,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实业部调度室报告,调度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实业部应急指挥组成员及各专业救援队伍迅速赶往事故现场。

如势态扩大时调度立即通知公司相关部门迅速赶往事故现场实施救援。

3.3.3发生Ⅲ级事故后,最早发现者应立即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3.3.4相关部门联系电话:

(厂内电话直接拨打下列号码。

手机拨打四位号时,拨打方式为“579+四位号”,手机拨打三位号时,拨打方式为“5792(3)+三位号”)

公司总调度室:

(579)3248、3949、2304

公司安环部:

(579)3338、2346

煤气调度:

(579)3361、3488、3569

煤气防护:

(579)3350

公司消防队:

(5792)119、(579)3214

医疗急救:

(5793)120

部调度室:

(579)3534、3799

实业部应急指挥组成员电话联系方式见附件。

3.4现场恢复

在事故完全得到控制后,岗位人员应把现场清理干净。

当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两个专门工作小组:

(1)在生产副部长指挥下,组成由安全、生产、环保、设备、调度长和发生事故单位参加的事故调查小组,根据“四不放过”原则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

(2)在设备副部长指挥下,组成由设备、各工段维修和发生事故单位参加的抢修小组,研究制定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

夜间发生事故,由调度室按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事故处置和落实抢修任务。

4.1进入煤气区域必须保证二人或二人以上人员一同进入,做好联保互保;

4.2进入煤气区域或进行煤气作业时必须佩戴便携式煤气报警器,并确保处于良好状态;

4.3翻眼镜阀或处理煤气管道、烧咀泄漏点时,必须佩戴长管呼吸器和煤气报警器;

4.4进入煤气区域前,应先到煤气操作室通过煤气泄漏检测系统了解加热炉煤气区域的泄漏情况后在做出是否能够进入。

4.5使用空气压缩机供风时,必须指定专人看守空气压缩机,一旦发生突然断电或设备故障及时通知煤气作业人员停止作业。

4.6拨打急救电话时,必须向相关单位说明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情况、人员受伤情况,并指派专人到车辆必经路口为车辆引路。

4.7应急救援结束后,要保护好事故现场,以便调查和分析事故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