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东阳南马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抽考试题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19409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东阳南马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抽考试题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浙江东阳南马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抽考试题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浙江东阳南马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抽考试题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浙江东阳南马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抽考试题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浙江东阳南马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抽考试题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浙江东阳南马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抽考试题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浙江东阳南马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抽考试题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浙江东阳南马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抽考试题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浙江东阳南马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抽考试题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浙江东阳南马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抽考试题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浙江东阳南马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抽考试题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浙江东阳南马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抽考试题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浙江东阳南马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抽考试题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浙江东阳南马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抽考试题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浙江东阳南马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抽考试题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浙江东阳南马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抽考试题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浙江东阳南马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抽考试题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浙江东阳南马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抽考试题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东阳南马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抽考试题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

《浙江东阳南马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抽考试题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东阳南马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抽考试题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东阳南马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抽考试题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

耕地。

C、通过成都妇女唐福珍的案例以及其他拆迁致死事件,促使中国顶尖大学的5名法学

教授作出罕见的公开表态,呼吁改变一向鼓舞开发商暴力拆迁的条例。

D、90%以上未得过麻疹和没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在接触麻疹病人后都会发病,因此这

些人应及时接种疫苗,流行期少去公共场所。

5、我校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因操场建设而搁置,但崭新操场特别快就会建成,假如邀请你给新操场建成拟一副对联,不要横批,上下联各不超过12字,内容上既要与体育运动有关又要能表达磐中特色,你会怎么样拟写呢?

试一试!

〔3分〕

上联:

下联:

6、老刘想与某保险公司签订合同,可合同中有一项特别长的条款。

请你帮他解读,告诉他被保险人出险时需同时具备哪五个条件才能获得赔付。

〔4分〕

被保险人于本合同有效期内,以乘客身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因遭遇外来的、突发的、非疾病所导致的意外事故,并以此意外事故为直截了当且单独缘故导致其身体损害、残疾或身故的可获得赔付。

7、周末逛街买东西砍价特别正常,但近日南京某校园出现了有组织的专业“砍价团”,他们通过帮人砍价来赚取“砍价顾问费”。

“砍价团”现在有7名成员,砍价业务要紧包括数码产品、服装、饰品等。

组员利用对各自所学专业领域产品的了解来关心买家砍价,每次收取1%至5%的“砍价顾问费”。

有人觉得这些学生不务正业,也有人觉得这是大学生学以致用,接触社会的方式。

请你就此发表看法。

要求语言表达准确、鲜亮。

〔许多于60字,5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12分〕

中国文化的内涵

季羡林

我曾经把文化分为两类:

狭义的文化和广义的文化。

狭义指的是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等。

广义指的是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东西,连汽车、飞机等等所以都包括在内。

周一良先生曾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

狭义的、广义的、深义的。

关于深义的文化,周先生有自己的看法。

他说:

“在狭义文化的某几个不同领域,或者在狭义和广义文化的某些互不相干的领域中,进一步综合、概括、集中、提炼、抽象、升华,得出一种较普遍地存在于这许多领域中的共同东西。

这种东西能够称为深义的文化,亦即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本质或最具特征的东西。

”他举日本文化为例,他认为日本深义的文化的特质是“苦涩”、“闲寂”。

具体表现是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

我不想从民族心态上来探究,我想换一个角度,同样也能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或者内涵。

中国哲学同外国哲学不同之处极多,其中最要紧的差别之一确实是,中国哲学喜爱谈论知行问题。

我想按照知和行两个范畴,把中国文化分为两部分:

—部分是认识、理解、观赏等等,这属于知的范畴;

一部分是纲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这属于行的范畴。

在这两部分的后面存在着一个最为本质、最具有特征的深义的中华文化。

寅恪先生论中国思想史时指出:

“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

故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能够儒释道三教代表之。

此虽通俗之谈,然稽之旧史之事实,验以今世之人情,那么三教之说,要为不易之论。

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妨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

对中国思想史认真分析,那么不难发明,在行的方面产生妨碍的要紧是儒家,而在知的方面起决定作用的那么是佛道二家。

潜存于这二者背后那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专就佛教而言,它的学说与实践也有知行两个方面。

原始佛教最全然的教义,如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都属于知的方面。

八正道、四圣谛等,那么介于知行之间,其中既有知的因素,也有行的成分。

与知紧密联系的行,比如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那么完全没有伦理的色彩。

传到中国以后,它那种无父无君的主张,与中国的三纲六纪等等,完全是对立的东西。

在与中国文化的剧烈冲击中,佛教假如不能适应现实情况,必定不能在中国立定脚跟,因此佛教只能做出某一些伪装,以求得生存。

早期佛典中有些地方特别强调“孝”字,确实是歪曲原文含义以适应中国具有浓厚纲纪色彩文化的要求。

由此也可见中国深义文化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了。

这一点,中国的学者是感受到了的。

冯友兰先生说:

“基督教文化重的是天,讲的是‘天学’;

佛教讲的大部分是人死后的事。

如地狱、轮回等。

这是‘鬼学’,讲的是鬼;

中国的文化讲的是‘人学’,注重的是人。

”事实上,孔子确实是这种意见的代表者。

“子不语怪、力、乱、神”,确实是证明。

他自己还说过:

“未知生,焉知死。

我认为,中国文化的特性最明显地表现在或者能够称为深义的文化上,这确实是它的伦理色彩,它所张扬的三纲六纪以及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精神。

〔节选自季羡林《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

8、以下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狭义的文化包含于广义的文化中,深义的文化那么是普遍地存在于狭义和广义文化的

领域中的共同的东西。

B、中国文化的内涵能够从民族心态或哲学范畴去探究,作者认为深义的中华文化存在

于“知”与“行”两部分文化的后面。

C、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民族文化中最本质的东西,

正是日本深义文化的特质。

D、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潜存于佛道二家背后的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9、以下对佛教文化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佛教文化中也有“知”与“行”两个方面,其中“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

回”等是与“知”紧密联系的“行”,这些“行”不带伦理色彩。

B、原始佛教并不强调“孝”,而是特别强调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教义,

而后在中国纲纪文化冲击下,不得不歪曲原义以求得生存。

C、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为求生存而做出某些伪装,披上伦理的外衣,这显示了中国纲

纪伦常等传统道德的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

D、佛教尽管讲的大多是地狱、轮回等所谓的“鬼学”,但自古以来对中国百姓日常生

活的妨碍绝不亚于传统的儒学。

10、大量的引用是本文的特色,请简要说明引用周一良的论述所起的作用。

〔2分〕

11、本文题为“中国文化的内涵”,请结合全文,概括作者关于“中国文化的内涵”的观

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

〔20分〕

家家有明月清风

林清玄

到台北近郊登山,在陡峭的石阶中途,看见一个不锈钢桶放在石头上,外面用红漆写了两字“奉水”,桶耳上挂了两个塑胶茶杯,一红一绿。

在炎热的天气里喝了清凉的水,让人在清凉时感受到人的温情,这桶水是由某一个居住在这城市里陌生的人所提供的,他是每天清晨太阳升起时就抬这么重的一桶水来,那细致的用心是颇能体会到的。

在烟尘滚滚的尘世,人人把时间看得特别重要,因为时间确实是金钱,几乎到了没有人情愿为别人牺牲一点点时间的地步,即使是要好的朋友,假如没有重要的情况,也特别难约集。

然而当我在喝“奉水”的时候,想到有人在这上面花了时间与心思,牺牲自己的力气,就觉得在忙碌转动的世界,仍然有从容活着的人。

这使我想起童年住在乡村,在行人路过的路口,或者偏僻的荒村,都时常看到一只大茶壶,上面写着“奉茶”,有时还特别钉一个木架子把茶壶供奉起来。

我每次路过“奉茶”,不管是不是口渴,总会灌一大杯凉茶,再接着前行,到现在我都记得喝茶的竹筒子,里面大概还有竹林的清香。

我想,有时候人活在那个人世,没有留下任何名姓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只要对生命与土地有过真正的关怀与付出,就算尽了人的责任。

特别久没有看见“奉茶”了,因此在台北郊区看到“奉水”时竟低徊良久,到底,不管是茶是水,在乡在城,其中都有人情的温热。

山道边一杯微不足道的凉水,使我在爬山的道途中有了特别好的心情,同时感受到不是那么寂寞了。

到了山顶,没想到平台上也有一桶完全相同的钢桶,这时写的不是“奉水”,而是“奉茶”,两个塑胶杯,一黄一蓝,我倒了一杯来喝,发明茶是滚热的。

因此我站在山顶俯视烟尘飞扬的大地,感受那预备这两桶茶水的人简直是一位禅师了。

在完全相同的桶里,一冷一热,一茶一水,连杯子都配合得恰恰刚好,那个地方面到底是隐藏着如何样的一颗心呢?

我一直认为不管时代如何改变,在时代里总会有一些卓然的人,就看起来山林不管如何变化,在山林中总会有一些清越的鸟声一样。

同样的,人人都会在时间里变化,最常见的变化是从充满诗情画意、逍遥的心灵,变成平凡庸俗而无可奈何,从对人情时序的敏感,成为对一切事物无感。

我们在股票号子里看见许多瞪着看板的眼睛,那曾经是看云、看山、看水的眼睛;

我们看签六合彩的双手,那曾经是写过情书与诗歌的手;

我们看为钱财苦恼奔波的那双脚,那曾经是在海边与原野散过步的脚。

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看起来仍然是二十年前无异,但是在本质上,有时中夜照镜,差不多完全看不出它们的连结,那理想主义的、追求完美的、每一个毛孔都充满了光彩的我,毕竟何在呢?

清朝诗人张灿有一首短诗:

“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他;

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

”特别能表达一般人在时空中流转的变化,从“书画琴棋诗酒花”到“柴米油盐酱醋茶”,人的心灵必定是通过了一番极大的动荡与革命,只是凡人常不自觉自省,任庸俗转动罢了。

有人问我,那个社会最缺的是什么东西?

我认为最缺的是两种,一是“从容”,一是“有情”。

这两种品质是大国民的品质,然而由于我们缺少“从容”,因此特别难见到步履雍容、识见高远的人;

因为缺少“有情”,那么特别难看见乾坤朗朗、情趣盎然的人。

社会学家把社会分为青年社会、中年社会、老年社会,青年社会有的是“热情”,老年社会有的是“从容”。

我们正好是中年社会,有的是“务实”,务实不是不好,但假设没有从容的生活态度与有情的怀抱,务实到最后正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牺牲了书画琴棋诗酒花。

一个完全务实的人正是死了一半的俗人,一个只明白名利实务的社会,那么是僵化的庸俗社会。

人生的幸福在特别多时候是得自于看起来无甚意义的事,例如某些对情爱与知友的缅怀,例如有人突然给了我们一杯清茶,例如在小路上突然听见冰果店里传来一段喜爱的乐曲,例如在书上读到了一首动人的诗歌,例如偶然听见桑间濮上的老妇说了一段充满启发的话语,例如偶然看见一朵酢浆花的开放……总的说来,人生的幸福来自于自我心扉的突然洞开,有如在阴云中突然阳光显露、彩虹当空,这些看来平淡无奇的东西,是在一株草中看见了琼楼玉宇,是由于心中有一座有情的宝殿。

“心扉的突然洞开”,是来自于从容,来自于有情。

我时常想起童年时代,那时社会普遍贫穷,但是大部分人都有丰富的人情,人与人间充满了关怀,人情义理也不曾被贫苦生活昧却,乡间小路的“奉茶”正是人情义理最好的象征。

记得我的父亲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

“人活着,要像个人。

”当时我不懂这句话的含义,现在才算比较了解其中的玄机。

人即使生活条件只能像动物那样,人也不应该活得如动物失去人的有情、从容、温柔与尊严,在中国历代的忧患悲苦之中,中国人之因此没有失去本质,实在是来自那个简单的意念:

“人活着,要像个人!

人的贫穷不是来自生活的困顿,而是来自在贫穷生活中失去人的尊严;

人的富有也不是来自财富的累积,而是来自在富裕生活里不失去人的有情。

人的富有实那么是人心灵中某些高贵物质的展现。

家家都有明月清风,失去了清风明月才是最可悲的!

下山的时候,我想,让我恒久保有对人间有情的胸怀,以及一直保持对生活从容的步履;

让我永久做一个为众生奉茶供水,在热恼中得到清凉的人。

12、文章开头提到台北近郊“奉水〔茶〕”一事,在文中有何作用?

13、什么原因说“一个完全务实的人正是死了一半的俗人,一个只明白名利实务的社会,那么是

僵化的庸俗社会”?

14、有人评价林清玄的散文“淡而有味,浅而有致”,请举例并分析。

15、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家家有明月清风”的理解。

16、文章倒数第三段说:

“人的贫穷不是来自生活的困顿,而是来自在贫穷生活中失去人的尊严;

”请依照文意,结合现实,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

〔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

〔18分〕

焚驴志

王假设虚

岁巳未,河朔大旱,远迩焦然无主赖①。

镇阳帅自言忧农,督下祈雨甚急。

厌禳②小数③靡不为之,竟无验。

既久,怪诬之说兴。

适民家有产白驴者,或指曰:

“此旱之由也。

云方兴,驴辄仰号之,云辄散不留。

是物不死,旱胡得止?

”一人臆倡,众万以附。

帅闻之以为然,命亟取,将焚之。

驴见梦于府之属某曰:

“冤哉,焚也!

天祸流行民自罹之吾何预焉吾生不幸为异类又不幸堕于畜兽;

乘负驾驭,惟人所命;

驱叱鞭篓,亦惟人所加;

劳辱以终,吾分然也。

假设乃水旱之事,岂其所知,而欲置斯酷欤?

孰诬我者,而帅从之,祸有存乎天,有因乎人。

人者能够自求,而天者能够委之也。

殷之旱也,有桑林之祷④,言出而雨。

卫之旱也,为伐邢之役⑤,师兴而雨。

汉旱,卜式请烹弘羊;

唐旱,李中敏乞斩郑注。

救旱之术多矣,盍亦求诸是类乎?

求之不得,无所归咎,那么存乎天也,委焉而已。

不求诸人,不委诸天,以无稽之言,而谓我之愆。

嘻,其不然!

暴巫投魃⑥,既已迂矣,今兹无乃复甚?

杀我而有利于人,吾何爱一死?

如其未也,焉用为是以益恶?

滥杀,不仁;

轻信,不智;

不仁不智,帅胡取焉?

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

某谢而觉,请诸帅,而释之。

人情初不怿也。

未几而雨,那么弥月不解,潦溢伤禾,岁卒以空。

人无复议驴。

[注]①无主赖:

无所依恃。

②厌禳:

祈祷免除灾祸的巫术。

③小数:

小法术。

④桑林之祷:

商汤在桑林以身祈雨。

⑤伐邢之役:

邢国无道,卫国出兵攻邢以祈雨。

⑥魃:

传说中引起旱灾的鬼怪

17、对以下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帅闻之以为然,命亟取,将焚之亟:

赶快

B、杀我而有利于人,吾何爱一死爱:

吝惜

C、那么存乎天也,委焉而已委:

交给

D、某谢而觉,请诸帅,而释之谢:

道谢

18、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杀我而有利于人请诸帅,而释之

B、驴见梦于府之属某救旱之术多矣

C、无所归咎,那么存乎天也未几而雨,那么弥月不解

D、劳辱以终,吾分然也以无稽之言,而谓我之愆

19、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河朔地区的旱灾危及百姓的年成,镇阳帅用巫术祈雨,但一点效果都没有。

B、一户人家产了一头白驴,主人认为旱灾是它造成的,特别多人也都同意这种说法。

C、镇阳帅听信谣言,下令焚烧白驴,白驴因此托梦给帅府的僚属诉说自己的冤情。

D、白驴认为把它烧了无益于救灾,因为旱灾要么是人造成的要么是天造成的,与它无关。

20、用“/”给下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冤哉焚也天祸流行民自罹之吾何预焉吾生不幸为异类又不幸堕于畜兽

2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救旱之术多矣,盍亦求诸是类乎?

〔2〕未几而雨,那么弥月不解,潦溢伤禾,岁卒以空。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2—23题。

小园

黎简

水景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①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

①寒花:

菊花。

22、这首诗首联中“窥”字特别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其妙处。

23、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

24、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子曰: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予欲无言。

”子贡曰:

“子如不言,那么小子何述焉?

”子曰:

“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1〕孔子的治学态度、教学思想等受其政治倾向的妨碍较为明显。

上述文字中哪一句

话最能表达孔子的治学态度?

〔1分〕

〔2〕依据上述对话,你认为孔子什么原因会有如此的治学态度和教学思想?

〔三〕古诗文默写。

25、补写出以下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每空1分〕

〔1〕遥想公瑾当年,,。

〔苏轼《赤壁怀古》〕

〔2〕闾阎扑地,。

舸舰迷津,。

〔王勃《滕王阁序》〕

〔3〕五更鼓角声悲壮,。

野哭千家闻战伐,。

〔杜甫《阁夜》〕

〔4〕,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

〔王实甫《长亭送别》〕

〔5〕曾子曰:

“,。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依照要求作文。

〔60分〕

清代乾隆年间,南昌城有一点心店主李沙庚,以货真价实赢得顾客满门。

但其赚钱后便掺杂使假,对顾客也怠慢起来,生意日渐冷落。

一日,书画名家郑板桥来店进餐,李沙庚惊喜万分,恭请题写店名。

郑板桥挥毫题下“李沙庚点心店”六字,字迹苍劲有力,只是“心”字少写了一点。

李沙庚请求补写这一点,郑板桥却说:

“没有错啊,你往常生意兴隆,是因为‘心’有了这一点,而今生意清淡,正因为‘心’少了这一点。

”李沙庚豁然感悟经营人心的重要性。

从此以后,痛改前非,又一次赢得了人心,赢得了市场。

人心是一笔无形资产,是一笔不可忽视的巨大财富。

关于企业、商家而言,经营人心是事业健康、持续进展的关键,关于我们一般人,经营人心是人生幸福、欢乐的关键。

请以“经营人心”为题写一篇文章,能够谈自己的人生经历,也能够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许多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

2018年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答题卷

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

题号

1

2

3

4

8

9

17

18

19

答案

非选择题

5、上联:

6、

7、

10、

11、

12、

13、

14、

15、

16、

20、冤哉焚也天祸流行民自罹之吾何预焉吾生不幸为异类又不

幸于畜兽〔3分〕

21、〔1〕

〔2〕

22、

23、

24、〔1〕〔1分〕

25、〔1〕

〔3〕

〔4〕

〔5〕

作文〔60分〕

8、B〔A错在后半句与原意不符,C错在将“具体表现”等同于“特质”,D错在“佛道二

家”应是“知”“行”两者。

20、冤哉焚也/天祸流行/民自罹之/吾何预焉/吾生不幸为异类/又不幸堕于畜兽。

21、〔1〕拯救旱灾的方法这么多,何不从这些方法中找一个呢?

〔两分句句意通顺各1分,“盍……乎”反问句式1分〕

〔2〕过了不久天就下雨了,雨下满了一个月却还不停,洪涝损害了农作物,最终〔导致〕没有收成。

〔一个分句句意不通扣1分,扣完为止〕

22、“窥”字运用拟人手法,反客为主,不说小园里的人越过短墙能看见墙外山光,却说“山光窥短墙”,看起来那山光探头进入短墙,在窥视这小园中的景物,想一睹其真容,生动地突出了小园景物的漂亮动人,富有魅力

23、幽竹、寒花〔菊花〕寓含高风亮节之意,新月、新霜基本上高雅圣洁的象征。

幽竹亭亭静立,秋菊凌霜傲放,如霜新月辉映,烘托出一个品行高洁具有高风亮节的诗人形象。

24、〔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2〕因为孔子的政治倾向比较保守,主张复古,推崇周礼,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治学态度、“予欲无言”、顺乎天理、恪守礼乐等教学思想,与他的差不多政治倾向是相和相应的。

〔只要能分析指出“孔子治学态度、教学思想和他的政治倾向是一致的”即可,语言组织不必过分拘泥。

25、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