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知识要点.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71988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理论知识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文学理论知识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文学理论知识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文学理论知识要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文学理论知识要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文学理论知识要点.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文学理论知识要点.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文学理论知识要点.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文学理论知识要点.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文学理论知识要点.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文学理论知识要点.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文学理论知识要点.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文学理论知识要点.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文学理论知识要点.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文学理论知识要点.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学理论知识要点.doc

《文学理论知识要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理论知识要点.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学理论知识要点.doc

第二章文学文本与文体种类

■“内容提要”资料库

 

文学文本是文学存在的现实形态。

文本以书面语言或口头话语的形式使文学成为一个可以感知的实在对象。

第一节文学文本

一、文学文本的结构与含义

从所指对象上看,“文本”(text)与“作品”(corpus)是两个可以互换的概念,它们都是指创作活动的结果和阅读活动的对象。

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来说,“文本”与“作品”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二者的区别在于,“文本”概念淡化了“作品”的从属性而突出了它的独立性。

“文本”强调文本的意义并非来自作家单方面的赋予,强调语言结构对意义的规定和“文本”作为符号系统的开放性。

文学文本的结构特点可以从语言层、现象层和意蕴层三个层次上进行讨论。

文学文本构成的第一个层面是语言层,包括语音和语义两部分。

文本的语言层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语言通过“能指”即自身的特点,给读者以审美的感受。

对于文学文本特别是诗歌而言,语音具有独立的地位和价值。

文本的语义表达基于内涵的丰富性、信息的综合化和体验个性化的要求,往往会借助各种修辞手段,有意违反既定的语言成规,使表意成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创造行为。

文学语言具有多义朦胧、含蓄蕴藉的特性。

文学语言的语义特征,可以从文学文本所处的特殊语境入手加以把握。

文学文本的语境得以建立的前提条件常常与日常语境相脱离,为读者参与提供了更为开阔的空间。

文学文本的第二个层面是现象层。

有无现象层是区分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的根据之一。

文本现象层主要是由形象系统构成。

现象层居于文本的核心地位,它既是语言层的所指,又是意蕴层的载体。

现象层因此成为判断文学文本审美价值的重要根据:

文学文本不仅要有生动感人的形象或意象,而且这个形象体系还应有丰富幽深的审美蕴涵。

抒情类文学文本中,现象层主要体现为连贯流动的情感对应物;在叙事类文学文本中,现象层体现为行动的人物、发展的情节和变换的环境。

意蕴层即文学文本的“意指”。

文学文本的价值最终取决于它所蕴涵和显示的审美意味。

意蕴层是文学文本构成中不可或缺的成分;意蕴是否丰富、深厚,直接影响着文学文本的审美价值;意蕴是文学文本的灵魂所在。

文学文本的意蕴不能脱离文学形象即文本的现象层面而单独存在,形象与意蕴的关系是融合统一的关系。

文本的意蕴即蕴涵于文本现象层的意义,具有含蓄、多义的特点。

文学文本是一个由语言层、现象层和意蕴层所构成的、有深度的统一体,上一层次是下一层次的形式化显现,而下一层次则给上一层次提供了存在的内容和依据。

其中,现象层具有中介连接的作用,文学形象在与文学语言和文学意蕴的双重关系中体现了文学文本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

二、文学文本的体裁分类

辨识与文学文本结构形式的差异,是区分文学种类和文学体裁的主要根据。

文学的体裁分类既涉及到文本存在的基本形态和表现形式,也是对文学的话语程式和规范惯例的分析和认识。

文学文本体裁分类受到重视,是文学发展相对成熟、文学观念趋向自觉、文学理论逐渐完善的标志。

文本中各成分的结构意义只有与体裁联系起来才能理解,理论研究以体裁这一文本的规范化的形式来统合对具体文本的解读与阐释。

在文学创作与文学接受活动中,作者和读者的行为都要受体裁的规范和制约。

中国传统的“二分法”把所有文本体裁分为韵文和散文两大类,其依据基本上着眼于文本的外部特点即语言形式因素。

西方亚里士多德的“二分法”(依据文本模仿现实的手段区分了史诗和戏剧两大类)后来逐渐为“三分法”(将文学文本分为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三类)所代替。

我国“四分法”(将文学文本划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四大类)主要着眼于文学文本的外在形态,同时也考虑到题材选择和形象塑造的特点,以文本的语言特征、体制篇幅为依据加以分类。

第二节诗歌

一、诗歌与抒情

诗歌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古老的一种文学样式。

诗歌是一种用讲究韵律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含蓄地表现情感与思想的文体,抒情性和语言的韵律性是诗歌的主要特点。

诗歌语言讲究韵律、节奏、声调,都与抒情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诗歌的抒情性首先体现在它对题材的选择和处理上。

诗歌一般很少对社会生活的外在形态、人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事件发展的具体过程作广泛、细致地描绘。

诗歌的抒情性并不意味着情感毫无节制的宣泄,有成就的诗人都会通过不断提炼、升华自己的情感而使之获得更为普遍的审美意义。

诗歌对情感的表现需要丰富的想象来支撑,想象性是诗的又一个显著特征。

情感的运动为想象和幻想提供了内在动力,丰富的想象为情感表现找到形象。

二、诗的语言和结构

“诗是语言的精粹”。

对语言的执著追求,使诗的语言和日常生活语言有了明显的区别,形成了诗歌对日常语言的“背离”。

节奏是传达情感最直接、最有力的方式,节奏本身就是情绪、情感的构成部分。

节奏既体现在诗歌句子的内部,也体现在句与句、节与节之间的联系和结构上。

诗歌在字数、句数、节奏、押韵、音调等方面都有要求。

追求对日常语言的“背离”和向日常语言的“回归”这一对矛盾,突出反映了诗歌既要格律形式,又不能陷入格律形式的矛盾境况。

从表层结构上看,诗歌和其他文体明显不同的是分行、分节排列;从深层结构上看,诗歌追求跳跃式的结构形式;诗歌的结构可以既不遵循自然的时空顺序,也不遵循事理的逻辑循序,而是依照主体情感抒发的想象轨迹展开,其间许多省略、伸缩、交叉和颠倒,形成了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形成了与其他体裁迥然不同的文体面貌。

三、诗的意象和意境

中国古代诗学推崇意象,意象是指那种蕴含着特定意念,让读者得之于言外的艺术形象。

西方文论把意象视为诗人的主观意念与外界的客观物象猝然撞击后的产物,偏重于主观印象在意象构成中的作用。

意象的生成和运用不仅要受民族的心理结构、文化背景和文学惯例的影响,而且还会受业已存在的诗歌意象体系的制约,甚至和人类共通的心理有关。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范畴,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或审美境界,具有“境生于象而超乎象”的特点。

意境是一种特殊的意象体系。

在这种体系中,既有鲜明、富于启示性的生活景象的图画,又包含着丰富、可供思索体味的意蕴,二者有机融合所形成的艺术境界即意境。

意境包括了境和意两个方面,在构形和表意两个环节上,表意居于主导地位。

意境的表意对于绘形具有积极的主导性,即根据主观意念对客观事物的面貌和性质作种种渲染和改造,对客观物象之间的联系作调整和虚构。

意境的表意具有超越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第三节散文

一、散文与感受的抒发

散文的产生始于文字记事。

散文首先是一个和韵文相对的概念,和英文的Prose的内涵基本相同。

文学散文是对人生审美感受或感悟的一种抒发,散文是一种以抒发对人生的审美感受为内容的文学体裁。

散文在取材表意方面比诗歌更为广泛和丰富,散文不但拥有广泛和丰富的题材领域,而且在在篇幅、结构和表现技巧上,都不像诗歌、小说、戏剧文学那样,有严格的文体规范甚至程式,散文为“意”的抒写和表现提供了开阔、自由的空间。

散文有抒情性散文、记叙性散文、议论性散文的区分。

抒情性散文一般有较多的情感成分,处于散文和诗的交叉地带,特别注意意象和意境的营造。

记叙性散文以记叙为主,但叙述的主线却是感受的抒发。

记叙性散文按其记叙对象大致可以分为叙事、记人、写景、状物等类型。

议论性散文虽然以议论为主,但是文学散文的议论却是在叙事或描写的语境中,融合了较多的抒情成分。

二、自由和自然的形式

散文具有题旨上的集中性和结构形式的灵活性的特点。

“形散神不散”是对散文在表意和结构上的这一特点而言的。

抒发感受决定了散文语言具有质朴自然,随性而谈的特点。

散文语言追求平易自然。

散文叙述和小说相比,因为抒发感受的需要更为个性化,为个性张扬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第四节小说

一、小说与叙事

虚构性的叙事是小说最基本的特性与特征。

叙事是按照一定顺序用话语讲述一系列事件的过程。

叙事的特征在于展示连续发展的、趋向于一个充实和圆满结局的系列事件,这些事件按照一定的原则和顺序排列起来。

叙事的原则即接续与转换。

接续指事件与事件之间建立在因果关系之上的连续发生,即一个事件如何引发和推进了另一个事件;转换则是指由于事件之间的内在冲突关系而产生的事态变化。

叙事是小说的本质特性之一。

小说的虚构是在经验世界之上的改造与变形。

小说的虚构性表现了小说叙事的可能性与自由性,展现小说对于可能世界的构建与描绘。

小说叙事因其虚构特性可以自由地描绘与表达。

小说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有一定长度的、虚构的叙事文体。

二、故事和人物

故事构成了小说叙事内容的基本成分。

强调小说和故事的区别是为了突出叙事技巧即讲述故事的方式在小说构成上的作用。

情节也是叙述事情,但与故事不同,情节叙述的重点在因果关系上。

故事突出的是事件本身,所以故事的吸引力取决于事件本身;而情节则是对事件所以发生的原因和过程的描述。

情节叙述有两个特点:

其一,对事件原因和过程的描述为塑造形象、挖掘事件的蕴含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其二,叙事顺序即情节的构成、展开和人物形象的塑造需要叙事技巧。

从讲故事到叙述情节,体现了小说发展成熟的轨迹。

传统小说理论强调小说叙事和三个基本要素有关,即人物、情节和环境;讨论这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传统小说理论的主要内容。

根据性格塑造与故事情节的关系,小说人物可分为功能性和心理性两类。

功能性人物的意义体现于人物在情节中的作用,而心理性人物则强调心理或性格对人物的意义。

功能性人物往往从属于情节,而心理性人物则提出的是性格。

就人物类型的划分而言,“扁型人物”有类型化的特点,是围绕着单一的观念或素质塑造的。

“圆型人物”则有性格复杂丰满、人物具有立体感的特点。

三、叙事理论

现代叙事理论关注小说的叙事方式。

叙事学研究将小说视为一个独立于各种外在因素的客体,根据一定的模式,用定量的方法来确定小说内部的各种成分及其之间的关联,主人公、叙述者、叙述方式、叙述行为等叙事构成要素是叙事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叙事学研究一般都涉及到三个基本层面:

故事层面、叙述层面和文本层面。

故事层面呈现为前后有序的事件,是作为文本的叙述内容而存在的,关键是小说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关系;叙述层面指文本的创造性叙述过程和叙述行为,涉及作者、叙述者、人物、读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叙述者的分类等问题;文本层面是叙述行为的物质化结果,主要讨论叙述时间、叙述视点、叙述距离等问题。

第五节剧本

一、戏剧艺术与剧本

戏剧文学即剧本作为舞台演出的文学依据或记录,是随着戏剧艺术和其他文学样式的发展逐步成熟起来的。

剧本是一种中介性的文学样式,戏剧的本质和特征决定和制约了剧本的创作。

西方戏剧和中国传统戏曲,在处理演出时空和剧情时空的关系方面有很大的差别。

西方戏剧用写实的方法处理二者的关系,“三一律”体现了演出时空和剧情时空尽可能的统一。

中国戏曲在时空处理上具有虚拟性和写意性的特点。

剧本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要充分考虑舞台表演的特点和观众的接受条件和习惯。

剧本在篇幅上有一定限制,要求人物、事件乃至场景相对集中。

二、戏剧结构、戏剧冲突和戏剧情境

剧本在取材和结构上讲求集中性,必须把某些事件、人物推到幕后,通过出场人物的叙述来表现,目的是为了适应集中性的要求以及时空转换的需要。

剧本的结构方式和戏剧内容的集中性要紧密结合。

戏剧冲突是戏剧艺术表现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矛盾的集中性和激烈性,是戏剧冲突不同于一般叙事作品矛盾冲突的主要特点。

戏剧冲突所源于矛盾双方内在的对立和冲突,并要有外在的动作性。

对戏剧冲突的内在性或意志冲突不能做过于狭隘的理解。

在不同的戏剧中,戏剧冲突的表现形态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戏剧情境指孕育和表现戏剧冲突的情节和境况,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活动的具体时空环境,对人物发生影响的事件的具体情况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戏剧情境包含了环境、事件和人物关系的相互作用推动人物产生具体的动机和行动,是情节发展的重要基础。

情境推动人物产生动机并导致具体行动是导致戏剧冲突爆发和发展的条件与契机。

人物的矛盾关系是构成戏剧冲突的重要条件,不断发生的具体事件和情况则往往成为冲突的契机。

根据戏剧冲突的性质,戏剧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悲剧表现了在社会矛盾冲突中,邪恶势力压倒了代表善和美的主人公,后者遭受失败甚至毁灭,但是其执著的追求却展示了美的理想。

喜剧以可笑性为外在表现特征,通过人物和社会生活不同侧面的相互悖逆和乖讹,产生滑稽戏谑的效果。

正剧是兼有悲剧和喜剧成分的戏剧样式。

社会问题剧和英雄正剧是正剧的两种基本类型。

三、戏剧语言

人物语言是戏剧表演的基础和基本手段。

和小说人物语言有所不同,戏剧人物的语言在戏剧叙事和抒情中承担着多项任务:

展开剧情,推进戏剧冲突,同时还要表现人物自身的性格特点,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与台下的观众形成交流。

戏剧文学的人物语言有动作性、个性化的特点,且富于潜台词。

戏剧文学的语言要便于演员“上口”,也要便于观众“入耳”。

(刘涛撰写)

■“术语解释”资料库

1.文本(text)

“文本”(text)又译为“本文”。

文学文本是指由语言层、现象层和意蕴层所构成的、具有审美意味的、开放性的语言符号系统。

现代批评理论有时候在更宽泛的意义上使用这个术语,用文本泛指一切有待于解释的符号或符号链。

2.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即具有相对独立审美意义的文体形式。

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是指,特定的体裁不仅在语言形式、结构方式和表现技法上有一定的规定性,而且在生活素材的选择、创作情感的体验和艺术构思的方式上也都有自身的规定性。

体裁就是根据这些规定性,从文体上对文学所作的一种划分。

主要的文学体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和剧本。

3.意蕴:

文学文本的意蕴即蕴涵于文本现象层的意义,具有含蓄、多义的特点。

4.诗歌

用讲究韵律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含蓄地表现情感与思想的一种文体。

抒情性和讲究语言的韵律是诗歌的主要特点。

5.意象

(诗歌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理论中,意象即为表达某种意念或意蕴,使读者得之于言外的艺术形象。

“意象”即表意之象、寓意之象、见意之象。

西方文论把意象视为诗人的主观意念与外界的客观物象猝然撞击后的产物。

6.意境

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或审美境界,具有“境生于象而超乎象”的特点。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范畴,在西方文论里还难以找到一个与它相当的概念或术语。

7.小说(novel)

用散文形式写成的、有一定长度的、叙事性的虚构文体。

叙事性是小说的基本特征。

8.叙事角度

叙事角度又称叙事观点、叙述角或聚焦型,是指叙事者叙述小说所采取的角度或视点。

选择什么样的角度来叙述一件事情,会构成不同的故事。

所以英国作家路伯克把叙事角度解释为“叙事者与故事的关系”。

一般来说,叙述角度可以分为全聚焦叙事、内聚焦叙事和外聚焦叙事三种。

9.全聚焦叙事

又称为全知叙事,是迄今为此发展得最成熟、运用得最广泛的一种叙事角度,这种叙述的主要特点就是叙事者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他不仅知道小说中每一个人物的任何事情,他的过去和未来,而且还知道他们的内心活动,甚至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的东西。

用罗兰·巴特的话说,“叙述者既在人物之内又在人物之外,知道他们身上所发生的一切但又从不与其中任何一个人认同。

10.内聚焦叙事

又称“人物视点叙事”,叙事者只叙述从这个角度能看到的事情,其视野之外的一切就不能叙述了,所以内聚焦叙述也是一种限制叙事。

至于叙述者所选择的视点,可能有两种。

其一是作品中某个人物的视点;其二,叙述者也可以不直接在作品中露面,但他始终附着在某个人物的内心深处。

11.外聚焦叙事

外聚焦叙事也是一种限制叙述,叙事者所知道的事情少于故事中任何一个人物,他只能以旁观者或局外人的身份来叙述。

与内聚焦叙事不同的地方是,内聚焦叙事所受的限制是局部限制(只能采取一个人物的视点),而外聚焦叙事所受的限制却贯穿于所有的地方和故事的始终,一直处于故事的“外部”。

12.散文

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散文泛指韵文以外的各种文体,包括文学文体和非文学文体。

文学理论所讨论的则是狭义的散文,即具有文学性的散文,这是一种以抒发对人生的审美感受为内容的文学体裁。

13.“形散神不散”

“形散神不散”是对散文特点的一种描述,指散文在抒发感受上的集中性(神不散),和散文在表现、寄托、引发这种感受时,在材料使用以及结构形式上的灵活与自由(形散)。

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既形成了散文的特点,也是能否写好散文的关键。

14.剧本

剧本是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文学脚本,属于戏剧艺术的文学成分。

从戏剧表现的角度上说,剧本只是一种半成品,需要通过舞台演出才能最后完成。

作为文学体裁,剧本的特征均取决于戏剧舞台表演的规定。

15.戏剧冲突(conflictofdramaturgy)

表现在戏剧中的、因矛盾双方的意志对抗或人的内心矛盾而造成的、能够推动剧情发展的矛盾冲突。

戏剧冲突是戏剧艺术表现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是戏剧性的集中体现。

16.戏剧情境(situationofplay)

戏剧情境是孕育戏剧冲突的各种条件、因素之和,如造成戏剧冲突的情节和境况,促成戏剧冲突并引发其发展变化的契机。

戏剧情境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活动的具体的时空环境,对人物发生影响的事件的具体情况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17“三一律”

“三一律”又称“三个整一律”,古典主义戏剧理论的结构原则,体现了戏剧结构强调集中性的特征。

“三一律”规定戏剧的情节、地点、时间必须完整一致,即每剧限于单一的故事情节,事件发生在一个地点并于一天之内完成。

18.潜台词

潜台词即含有言外之意,能够引起戏剧动作的戏剧人物语言。

人物语言富于“潜台词”是指这样一种语言现象:

有些话戏剧人物虽然没有说出来,但是观众却可以根据剧情,意会到其话中有话,另有所指,还有一层潜在的意思没有直说。

(孙文宪撰写)

第三章文学的形态类型

■“内容提要”资料库

文学不是以统一的面貌,而是以多种多样的表现形态存在着。

要认识什么是文学,仅从整体上把握文学的一般属性和基本特征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对各种文学表现形态的分类研究,了解文学的一般属性和基本特征在不同的文学类型中的特殊表现。

第一节文学的思潮、流派和形态类型

文学的形态类型是在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思潮的发展变化和各种流派活动对文学类型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一、文学的思潮与流派

文学活动与社会生活、时代变迁的关系深刻地影响了文学的发展变化;文学思潮的起伏递嬗是这种关系的集中体现。

文学思潮(Literarycurrent),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思想的影响下,为适应社会变革和艺术创新的需要而形成和发展起来、并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的文学思想潮流。

文学思潮以张扬某种文学观念为标志。

一种特定的文学思潮必定有其特定的文学观念,这种文学观念和与之相应的审美理想、创作追求、理论构架乃至批评模式,共同构成了引导文学潮流走向的思想基础,对一个时期甚至一个时代的文学活动,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文学思潮的形成有一个渐进积累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文化思潮或哲学思潮,都会对文学思潮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

文学潮流是对社会变革的一种回应。

文学思潮对于社会的影响会波及到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的各个层面。

文学思潮体现了文学活动与社会变革和时代发展的密切关系。

文学活动本身的矛盾冲突是促成文学思潮发生的内部原因。

如文学观念和审美追求的变化、文学规范和创作准则的提出,等等。

体现了文学变革要求的因素,为文学运动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显示了新的文学思想和理论的必然性与合理性。

文学流派是一种与文学的创造活动密切相关、对文学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学现象。

文学流派是指一批作家,因为在思想倾向和文学观念上有相近的见解,在创作实践上有共同的艺术追求,并以他们的创作实绩显示了相似的风格特色而形成的创作群体。

流派的形成与文学思潮有着密切的关系。

文学思潮的特点体现在对某种文学观念的倡导上,而文学流派则是创作活动的产物,致力于创作实践和通过创作成果显示了群体特色是这种文学活动的特点。

从文学的生存环境看,某些社会历史条件对流派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般说来,社会矛盾尖锐复杂或思想文化比较解放的时代,更容易促成流派的发生。

在影响流派形成的诸多因素中,体现了成规延续的师承关系被视为流派形成的重要原因。

在探讨流派形成的原因时,也有人强调地域文化因素的作用。

一般而言,思想倾向相近,有共同关心的文学和社会问题,在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上有共同语言,一致认同和遵循某种创作准则,才是促成流派形成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原因。

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的出现是文学走向自觉、走向成熟的一种标志。

二、文学形态类型的风格特征

文学在表现形态上具有多种类型的现象。

对文学进行分类,通常都会涉及到两个基本的方面,一个是文体种类的划分,另一个即风格类型的划分。

文学的形态类型和文学观念有关,区分形态类型的根据要从其形成的内在原因中去寻找。

表现形态是某种文学观念在艺术创作中的具体体现。

文学表现一旦形成了类型之后,对文学的创造活动和接受活动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成为规范创作和接受的一种因素。

在文学形态类型形成的历史过程中,思潮和流派起了重要的作用。

文学表现形态的成熟、定型以至成为显示某种文学观念的形态类型,对文学活动产生广泛的影响。

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文学类型有现实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等。

第二节现实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是文学的基本表现形态之一,作为表现形态的现实主义是一个文学类型学的概念。

人们经常在三种意义上理解现实主义:

其一是指一种文学思潮或文学运动。

其二是指一种审美理想或文学精神;现实主义文学精神的根本特点在于它尤为强调文学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关注和参与,这个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具有相当宽泛的包容性。

其三是指文学的一种表现形态或形态类型,其特点是以生活固有的样子来建构艺术世界。

一、现实主义文学与写实

现实主义文学最为显著的风格特征是它的“写实性”。

现实主义文学力求贴近社会生活的现实,追求艺术虚构的真实感。

现实主义文学对生活的再现是以艺术概括为基础的。

现实主义文学的“写实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艺术表现的“真实性”。

要求文学在表现形态上具有再现生活原貌的特点是“写实性”的标志,也是“写实性”的基本内涵。

现实主义文学在表现形态上的写实性,并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简单复制,而是对现实生活材料精心筛选和艺术加工之后的艺术概括的结果。

“写实性”的又一体现是它的“客观性”。

“客观性”是现实主义文学实现“真实性”的条件和前提。

客观性强调作家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生活,而是按照现实生活本身固有的逻辑去表现生活。

“客观性”并不意味着只是记录生活现象,现实主义是通过典型化的艺术概括来表现社会现实和人生经验的文学类型。

二、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发展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的“摹仿说”是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雏形,关于文学是生活的“再现”的理论,把文学视为反映现实的“镜子”,以及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兴起,都与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有关。

从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发展历史来看,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对叙事文学的研究和阐释具有重要的意义。

集中体现在与人物形象创造有关的典型理论上。

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对典型问题的论述:

第一,典型人物具有“整体个性”的特点。

第二,典型人物的普遍性在于体现了深广的社会历史蕴涵。

第三,典型人物在表现人生上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叙事文学所创造的、在整体个性的表现中显示了某种社会历史蕴意的、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

强调艺术表现的典型性,重视艺术创造对生活现象的提炼和概括,强调通过创造具有典型性的艺术形象来揭示社会人生的某些本质、特点和规律。

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概括是通过典型化的途径来实现的。

典型化是指通过收集、分析大量的生活材料,从中提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