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常见8种修辞手法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20259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常见8种修辞手法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常见8种修辞手法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常见8种修辞手法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常见8种修辞手法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常见8种修辞手法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小学常见8种修辞手法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常见8种修辞手法Word格式.docx

《小学常见8种修辞手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常见8种修辞手法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常见8种修辞手法Word格式.docx

3、花儿随风舞蹈。

4、小狗伸了一个懒腰。

(不需要讲)

②拟物。

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赋予他们物的表现和状态。

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3、借代

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也叫做“换名”。

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

借代分为:

特征代本体、专名代本体、具体代抽象、局部代整体

①特征代本体 

指的是用借体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1)风筝(本体)花花绿绿,各式各样,有“老鹰”,有“鹦鹉”,有“仙鹤”,有“蜈蚣”(借体)......

(2)“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样的好运气了。

这病自然一定全好;

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着呢。

”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

(鲁迅《药》)

②专名代本体:

是指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作借体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1)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2)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③具体代抽象:

指的是用具体事物代替相关的抽象事物。

(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用小米加步枪,打垮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2)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西头吃烙饼,东头喝稀饭。

(赵树理《老杨同志》)

④局部代整体:

就是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代替本体事物。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4、夸张

(1)夸张的特点及其作用

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刻意扩大或缩小。

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2)夸张的几种形式

a、扩大夸张。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缩小夸张。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超前夸张:

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

例如:

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夸张的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5、对偶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当然,要两面对称不能多字也不能少字。

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式。

对偶俗称对子,在诗词曲赋等韵文中称为对仗。

对偶通常是指文句中两两相对、字数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对、意义相关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构成的修辞法。

对偶从意义上讲前后两部分密切关联,凝练集中,有很强的概括力;

从形式上看,前后两部分整齐均匀、音节和谐、具有戒律感。

严格的对偶还讲究平仄,充分利用汉语的声调。

1、单句对偶

  用一句对一句叫单句对。

  天有多高,山有多高。

  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诸葛亮传》

  ----再小的善良之事和功劳都给予褒奖,再微不足道的过错都予以处罚.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 

岳坟对联)……

  ----青山感到荣幸的是坟里埋着抗金名将岳飞的忠骨,白铁感到耻辱是坟前跪着的是用它铸造的秦桧等人的像。

2、偶句对偶 

 

用两句对两句叫偶句对。

  六王毕,四海一。

蜀山兀,阿房出。

《阿房宫赋》

  ----六国结束,四海统一。

蜀山树木砍光了,阿房宫才建造起来。

(“六王毕”与“四海一”相对,都是主谓词组,“蜀山兀”与“阿房出”相对,也都是主谓词组,且“六王毕,四海一”与“蜀山兀,阿房出”相对。

3、多句对偶 

用三句对三句,或用更多的句子相对,叫多句对对偶句。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

  ----登上高处向人们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老远的人也可以看见;

顺着风势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到的人却觉得很清楚。

4、句中对 

同一句中的上下两词语互相对偶。

  例如:

“峰回路转”、“晓风残月”、“羽扇纶巾”。

6、排比

排比的特点及其作用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排比的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7、反问(只问不答)

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

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

反问的形式有两种:

①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毛主席都是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

②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

“难道不是我们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世界吗?

反问的作用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

8、设问(自问自答)

设问的特点“无疑而问”。

往往明知故问,自己提问,自己回答。

作用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

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

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

又如:

海底有声音吗?

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