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第二单元第8讲变化及性质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2026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44.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复习第二单元第8讲变化及性质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复习第二单元第8讲变化及性质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复习第二单元第8讲变化及性质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复习第二单元第8讲变化及性质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复习第二单元第8讲变化及性质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复习第二单元第8讲变化及性质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复习第二单元第8讲变化及性质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复习第二单元第8讲变化及性质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复习第二单元第8讲变化及性质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复习第二单元第8讲变化及性质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复习第二单元第8讲变化及性质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复习第二单元第8讲变化及性质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复习第二单元第8讲变化及性质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复习第二单元第8讲变化及性质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复习第二单元第8讲变化及性质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复习第二单元第8讲变化及性质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复习第二单元第8讲变化及性质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复习第二单元第8讲变化及性质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复习第二单元第8讲变化及性质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复习第二单元第8讲变化及性质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复习第二单元第8讲变化及性质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考化学复习第二单元第8讲变化及性质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复习第二单元第8讲变化及性质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复习第二单元第8讲变化及性质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铜常用于制作导线,因为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________性。

(2)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氧化钙常用作建筑材料,因为其吸收二氧化碳会变成坚固的________。

(4)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

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反应可制得高纯度的硅,同时生成氯化氢。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18年广安)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或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活性炭净水—化学性质

B.盐酸遇石蕊试液变红—物理性质

C.冰川融化—物理变化

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氮气—化学变化

13.(2018年佛山)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用途等说法正确的是(  )。

①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②石墨可作电极;

③氧气可用作燃料;

④氢氧化钙能改良酸性土壤;

⑤KNO3属于复合肥料;

⑥生活中可用氢氧化钠来除去炉具上的油污,也可治疗胃酸过多。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⑥

14.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

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项目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没有明显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1)请你帮小丽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

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演练·

强化巩固】

1.C 2.C 3.B 4.C 5.B 6.B 7.B 8.B

9.A 解析:

A项铝具有延展性——物理性质;

B项镁具有可燃性——化学性质;

C项稀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化学性质;

D项氧气具有助燃性——化学性质。

10.

(1)铜有良好的导电性(或铜能导电) 

(2)作干燥剂

(3)分子种类不同(或分子不同,或分子的构成不同,或分子的结构不同)

11.

(1)导电 

(2)CaO+H2O===Ca(OH)2

(3)碳酸钙

(4)NaHCO3+HCl===NaCl+H2O+CO2↑

(5)2H2+SiCl4

Si+4HCl

12.C 解析:

活性炭净水,冰川融化,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氮气均为物理变化;

盐酸遇石蕊试液变红为化学变化。

13.C

14.

(1)反应慢 二氧化锰加入水中不产生氧气 向盛有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迅速复燃

(2)对比(或对照等)

(3)比较MnO2在过氧化氢分解前后的质量 倾倒掉反应后的液体,向剩余的固体中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MnO2仍然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即化学性质没变)

解析:

要探究“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①二氧化锰能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可以通过对比实验来完成,如本题中的实验一、二、三);

②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变化(称量其实验前后的质量可以判断,如本题中的补充实验一);

③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没有改变(可以验证其反应后还能起催化作用,如本题中的补充实验二)。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环境

B.化学中常见的“三”

①大量使用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

②煤燃烧排放的SO2、NO2等在空气中会溶于雨水形成酸雨

③大气中的CO2含量上升,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

①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②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合成材料

③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反应与能量

①稀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

②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③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用湿布扑盖

①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②碳与二氧化碳反应﹣﹣吸收热量

③镁与盐酸反应﹣﹣放出热量

A.AB.BC.CD.D

2.有些年轻人喜欢染发,染发时一般要用到一种着色剂-对苯二胺,它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有致癌性,会对染发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对苯二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苯二胺的化学式为C6H8N2

B.对苯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

C.对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

4:

1

D.对苯二胺能被皮肤少量吸收

3.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化合价均不变

C.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

属于单质,只有

属于氧化物

D.参加反应的

的微粒个数比是4∶3

4.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恰当使用,造成了温室效应、酸雨、赤潮、白色污染、潮汐等环境问题

B.绿色化学是指绿色植物为原料的化学新工艺

C.雾霾天气是由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导致的结果

D.制冷剂、喷雾剂、发泡剂等化工制剂的氟氯烃是导致臭氧减少的“罪魁祸首”

5.下列涉及化学学科观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微粒观: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B.守恒观:

16g硫与32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48g二氧化硫

C.转化观:

O2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结构观:

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两者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6.下列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一定量的硝酸铜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B.

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治疗胃酸过多,胃液pH的变化

C.

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完全分解

D.

镁在氧气中燃烧

7.下列措施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是()

①研发易降解生物化肥

②限制生产含磷的洗衣粉

③田间焚烧秸秆

④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

⑤加快化石燃料的开发与使用

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③⑤D.②④⑤

8.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B.丙可能是水

C.生成丁的质量8g

D.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3:

2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废水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B.空气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差

C.纯净的水是无色、无气味的透明液体

D.石墨与金刚石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10.过氧化钠(Na2O2)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

A.Na2CO3和H2B.Na2O和O2C.NaOH和O2D.Na2CO3和O2

11.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烧杯②中的上层溶液是饱和溶液

B.烧杯①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

C.烧杯①中溶液质量比烧杯②中溶液质量大

D.将温度升高到t2℃,烧杯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

12.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蒸发食盐水

D.滴加液体

13.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中除了碳酸钠以外,还可能含有硝酸钡、硫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步骤①: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

步骤②:

接着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固体质量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无气泡冒出

B.B→C段对应溶液pH逐渐变大

C.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硝酸钡

D.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

14.“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为及时发现天然气泄漏,某燃气公司常在天然气中加入少量具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

乙硫醇在空气中也能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

4CO2+6H2O+2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硫醇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乙硫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乙硫醇中硫、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

6

D.X的化学式为SO2

15.小明同学归纳总结了初中所学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并用“H2SO4+X→盐+Y”这种表达式进行整理。

下列小明的观点正确的是

A.若X为金属铜,则Y是氢气B.若X为铁,则盐是Fe2(SO4)3

C.若X为BaCl2,则生成白色沉淀D.若Y为水,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6.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

(1)米饭、苹果、面包、瘦肉等食物中,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的食物是________。

(2)在酒厂附近常可以闻到酒味,请从微观角度加以解释________。

为缓解能源危机,可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乙醇(C2H6O)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填化学式)

(3)科学家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分解海水,反应方程式为:

2H2O

2H2↑+O2↑。

二氧化钛中钛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_,分解海水时二氧化钛的作用是________,生成的氢气用于燃料电池时,实现了________能转变为电能。

(4)高铁车头的玻璃是用无机玻璃、树脂、塑料等黏合而成,可耐强大的撞击力,这种玻璃属于____。

(选填“复合材料”、“合成材料”、“金属材料”)

17.请用线段连接有对应关系的相邻两行间的点(每个点只能连接1次)。

______

18.汽车是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

(1)汽车制造需要大量的钢铁.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炼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乙醇是一种清洁的燃料,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乙醇燃烧反应的微粒示意图如下.

反应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_____.

三、简答题

19.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和稀硫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样品21g,加入到盛有6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最后称得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74.4g,则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

四、实验题

21.如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实验前应先通入一氧化碳一至二分钟后再加热,目的是______。

(3)实验结束后应先熄灭______(用酒精灯或酒精喷灯来回答)。

五、流程题

22.煤是社会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工业上常把煤进行气化和液化处理,使煤变成清洁能源。

煤气化和液化流程示意图如下:

(1)第①步操作发生的是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第②步是精炼煤与水蒸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第③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

(4)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分析,“煤的汽化和煤的液化”生产流程的优点______。

六、计算题

23.小明称取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样品(杂质仅为氯化钠)12.4g,加入到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

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24.10克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关系如图。

当加入73克稀盐酸时,稀盐酸与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

(1)m的值为__________。

(2)计算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

(3)当加入120克稀盐酸时,溶液中溶质有__________。

七、探究题

25.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纯碱样品(只含有Na2CO3、NaCl)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取5g样品,往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变化如图,试计算:

(1)其产生______g二氧化碳。

(2)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题号

3

4

5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A

D

16.瘦肉微粒不断运动C2H6O+3O2

2CO2+3H2OCH4+4催化剂(或催化作用)化学(氢)复合材料

17.

18.Fe2O3+3CO

2Fe+3CO227:

44

19.4P+5O2

2P2O5Fe+H2SO4==FeSO4+H2↑

20.9g

21.Fe2O3+3CO

2Fe+3CO2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酒精喷灯

22.物理C+H2O(气)

CO+H2化合反应SO3原料全部被产品消纳(或原料全部转化为产品等),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等

23.5%

24.478.6g氯化钙和盐酸

25.​

(1)1.76;

(2)84.8%;

(3)10%

1.归纳总结是非常有效的促进知识内化的方式。

下列总结中正确的是()

A.油在锅内燃烧用锅盖盖灭和木材燃烧用水扑灭——灭火原理相同

B.水沸腾有气泡冒出与电解水有气泡冒出——变化的原理相同

C.自行车车架喷漆和链条涂油——防锈原理相同

D.洗洁精除油污和汽油除油污——去污原理相同

2.吸入汞蒸气或者食用被汞污染的食品等易引起汞中毒,因此,汞的生产、使用等环节应严格控制。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汞元素的相关信息。

下列有关汞的说法错误的是()

A.汞的核外电子数为80

B.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

C.汞是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具有导电性

D.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3.下列对生产、生活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变瘪的乒乓球用沸水一烫立即鼓起,是分子在温度升高时,分子间隔变大

B.烧开水的锅炉出现水垢,是因为Ca(HCO3)2

CaCO3↓+H2O+CO2↑生成不溶CaCO3

C.工业上利用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因为液氮和液氧的沸点高低不同

D.农药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制容器盛装,是因为2Fe+3CuSO4=Fe2(SO4)3+3Cu会腐蚀铁制容器

4.下列各种叙述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后,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B.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C.氯化钠晶体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够再分,原子也能够再分

5.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

用普通显微镜观察不到苯分子

分子很小

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中快

水分子间有空隙

金刚石、石墨和

的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6.小华将一张滤纸在某示剂中浸泡后晾干,用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棒在上面写“化学”两字,立刻显红色。

再将其悬挂于铁架台上,并在滤纸的下方(如图)放置一个盛有某溶液的烧杯,过一会儿,发现红色的字消失,则滤纸上的指示剂和烧杯中的溶液分别是()

滤纸上的指示剂

酚酞溶液

石蕊溶液

烧杯中的溶液

浓氨水

浓盐酸

A.A

B.B

C.C

D.D

7.娇娇打开一盒饼干,吃了几块后把饼干盒敞开放在桌子上,过两天饼干变软了,这说明了空气中含有

A.氮气B.氧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

8.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

B.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

D.因为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的组成中一定含有C元素和H元素

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棉线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

B.氢氧化钠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

C.打开浓盐酸瓶盖,有白烟产生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10.如图为某一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X,Y,Z、W分别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三种

B.参加反应的X、Y两种粒子的个数比是1: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D.X不可能是氧化物

11.安全意识是人类生存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下列实验操作比较安全的是()

A.用鼻子揍到容器口直接嗅闻未知气体的气味

B.若室内着火,应立即打开门窗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前,要做灯火试验

D.发现家里煤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排气扇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酸与碱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将实验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B.“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持续加热食盐溶液直至水分蒸干

C.“溶液的酸碱度”实验中,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测定酸碱度

D.“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中,做铁丝燃烧实验的集气瓶内要预留少量的水

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炼钢B.铜制作导线C.硫酸除铁锈D.二氧化碳制碳酸饮料

1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氧气验满B.

加热液体C.

滴加液体D.

收集二氧化碳

15.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鉴别的是()

A.HCl、NaOH、MgSO4、CuSO4

B.NaNO3、HCl、CaCl2、KOH

C.Na2CO3、K2SO4、BaC12,HCl

D.H2SO4、NaCl、Na2CO3、CaCl2

16.合理使用化肥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如图是生产尿素的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1)A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D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

(2)尿素由_____种元素组成。

某尿素样品的含氮量为43.5%,该样品中尿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尿素_____(填“能”或“不能”)与熟石灰混用,从所含营养元素角度看,下列肥料与尿素不属于同类的是_____

ANH4HCO3BNH4ClCK2SO4

1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腊尔山”大米很出名,请问“腊尔山”大米富含的营养物质是___;

(2)“落潮井”红心猕猴桃登录快乐购销售火爆,因为它富含硒___(填“元素”或“单质”);

(3)化肥对粮食增产有重要的作用。

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___(填字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