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趣味导读教师正式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0507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楼梦》趣味导读教师正式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红楼梦》趣味导读教师正式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红楼梦》趣味导读教师正式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红楼梦》趣味导读教师正式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红楼梦》趣味导读教师正式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红楼梦》趣味导读教师正式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红楼梦》趣味导读教师正式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红楼梦》趣味导读教师正式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红楼梦》趣味导读教师正式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红楼梦》趣味导读教师正式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红楼梦》趣味导读教师正式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红楼梦》趣味导读教师正式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红楼梦》趣味导读教师正式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红楼梦》趣味导读教师正式版.docx

《《红楼梦》趣味导读教师正式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楼梦》趣味导读教师正式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红楼梦》趣味导读教师正式版.docx

《红楼梦》趣味导读教师正式版

《红楼梦》趣味导读

四川省射洪中学校赵强

1、“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一曲红楼多少梦?

情天情海幻情身。

作品塑造了三个主要的悲剧人物:

林黛玉,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贾宝玉,终于离弃“温柔富贵之乡”而遁入空门;薛宝钗,虽成了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赢得真正的爱情,陪伴她的是终生凄凉孤苦。

同时,众多红楼女儿的形象也感人至深。

2、《红楼梦》中很多诗、词、曲、酒令、谜语,并无一字闲文,更非情节的点缀,处处隐含着对后文的预示伏笔,这就是曹雪芹采用的“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艺术手法。

3、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第一回凡例前有诗云:

“浮生着甚苦奔忙?

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其中“红袖”实指脂砚斋,“情痴”实指贾宝玉。

4、第一回中“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这个地名另有深义,“大荒山”荒诞无经之山,“无稽崖”无处可考之崖,“青埂峰”情根也。

5、《红楼梦》本名《石头记》,它还有其它名字:

《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

6、曹雪芹在书中所取地名人名皆有深意,他采用了“谐音譬喻”之法,如“贾政”即“假正经”,你知道以下名字的深意吗?

冯渊遭逢冤孽,甄士隐真事隐,甄英莲真应怜,娇杏侥幸,霍启祸启,卜世仁不是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原应叹息,贾雨村假语村言,贾府门客詹光沾光,单聘仁善骗人。

7、第一回写甄仕隐梦中醒来,“定睛一看,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你知道这是暗示“石头下凡”,宝玉的生日吗?

(四月中旬,端午节之前,即4月26日)

8、第二回中,贾雨村把宝玉、凤姐称作是“正邪两赋之人”,此类人的特点是:

不能成仁人君子,亦不能为大凶大恶;聪明灵秀之极,又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至。

若生公候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读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若生于薄祚寒门,必为奇优名娼。

试再举5个正邪两赋之人:

许由、陶渊明、红拂、朝云、李延年。

9、贾宝玉第一知音是贾雨村。

10、第四回中门子拿出的“护官符”分别暗指贾、王、史、薛四大家族。

11、试用简短概括的话列出第四回中贾雨村虚伪狡诈之处。

①笼络门子,赏其就坐;②假意向门子请教“护官符”的内幕;

③胡乱判案,修书二府;④过河拆桥,充发门子。

12、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先引宝玉入梦,后又引宝玉出梦的人是秦可卿。

13、在宁国府客厅有一幅《燃藜图》,配有对联: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14、请列出金陵十二正钗的姓名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林黛玉、薛宝钗、妙玉、史湘云、王熙凤、李纨、巧姐、秦可卿。

15、你知道下列诗句分别是谁的判词吗?

(1)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晴雯)

(2)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林黛玉)(薛宝钗)

(3)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落陷污泥中。

(妙玉)

(4)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身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王熙凤)

16、在太虚幻境中,贾宝玉闻到一缕奇异幽香,名为群芳髓;喝到一怀茶,香清味异,绝美非常,名曰千红一窟;饮到一杯酒,清香甘冽,异乎寻常,名为万艳同杯。

17、在第5回中,警幻仙姑称宝玉为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但并不是皮肤滥淫之蠢物,而是意淫之人,即此种人天生痴情,对女子心性如一,关怀体贴,虽凡夫俗子百口嘲谤,而本人痴心不改,真乃情种也!

点明了全书大旨谈情之本义。

18、第六回伏脉千里,写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为后文巧姐蒙难,刘姥姥救助埋下伏笔。

19、贾府四钗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身边有四个得力丫头,分别叫抱琴(在第十八回“贾元春归省庆元宵”方出现补全)、司棋、待书、入画,暗含棋、琴、书、画四字,可谓俗中见奇,平中有雅。

20、第七回,薛宝钗向周瑞家介绍自己病发时所吃之药叫冷香丸。

21、第七回中写宁国府老仆焦大醉骂主子,揭露了富豪人家的许多丑事。

22、“红学大师”周汝昌说:

“读不懂第七回,莫看《红楼梦》!

”第七回看似一派闲文,实则最是精心结撰,处处有用意,笔笔设伏线,全为后文铺下大小巨细脉络,重要丫环,副钗人物,在此逐一点出。

这是典型的“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和一笔多用手法。

23、第八回,宝玉与宝钗换看身上所佩戴的宝玉与金锁,上面所刻的文字分别是“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和“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24、第九回写众顽童闹学堂,被称为“宝玉第一个得用的”,无故也要欺压人的书僮名唤茗烟。

25、第十一回,宁国府为贾敬做生,听戏的园子名叫会芳园。

26、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瑞淫心大炽,被两次三番收拾,终于病重欲死,跛足道人送其一镜,名叫“风月宝鉴”。

它反复告诫人们观察事物,要多看反面。

此一回意在揭示男人之丑态。

耽于欲者常寡于情(如贾瑞),深乎情者多淡于欲(如宝玉)。

慎之,慎之!

27、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可卿死之前托梦给王熙凤,称王熙凤是“脂粉英雄”,“其胸襟见识,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这一称呼实在是曹雪芹创造的古今未有之伟词,乃全书之眼目。

28、第十三回中,可卿告诉凤姐,贾家不久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这一件事是指元妃省亲。

29、第十三回中,可卿在梦中最后叮嘱凤姐一句话:

“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实是全书金陵诸钗命运之总纲,读完全书方觉触目惊心啊!

30、第十三回中,秦可卿死后,有一人哭得泪人一般,如丧考妣,恨不能代秦氏之死,办丧事也极尽奢华,毫不避讳,他既不是秦可卿的丈夫贾蓉,也不是她的子女,而是公公贾珍。

此一节正呼应前文焦大的醉骂“爬灰的爬灰”,和作者有意隐去的“天香楼”一事。

同时,第二十五回中写在薛蟠眼中“知道贾珍等都是在女人身上下工夫的”,也是照应。

31、秦可卿原是工部营缮司郎中秦业(第8回最后一段)因夫人早亡,膝下无儿女,当年从养生堂(孤儿院)抱养的孤儿,因秦家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长大后许与贾蓉为妻。

但让人奇怪的是,秦可卿死后,不仅京城的达官显贵皆来祭拜,就连大明宫掌权太监内相戴权亦亲身到来,北静王爷也来路祭。

死后享用的棺木竟然是废太子义忠亲王老千岁都不敢享用的名贵板材。

红学大师周汝昌刘心武认为,秦氏绝非凡人,其出身定与皇家有关,牵涉政治大事,即乾隆时期著名的“弘皙逆案”。

32、第十四回写凤姐协理宁国府,浓墨重彩渲染凤姐的英勇、珍贵、心机、骄大、勤奋,真真羞煞世间多少冠带须眉男子。

33、第十五回“凤姐弄权铁槛寺”,贾家用于家族亡人停灵的铁槛寺,不远处有一馒头庵,两寺名字极有深意,正合宋朝诗人范成大的名句: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34、第十五回送殡途中,在一村庄暂歇,宝玉观看一个十七岁村庄丫头纺线,此女子浑名“二丫头”,这又是一处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写法,在刘心武续写的《红楼梦》第108回中就有交待,写宝玉重见二丫头,创立情教,悬崖撒手之精彩文字。

35、第十六回借贾琏奶妈赵嫫嫫之口,闲谈说起贾家、甄家在皇帝南巡接驾之事,“把银子花的淌海水似的”“银子成了土泥”。

实际上真实再现了曹雪芹祖父曹寅任江南织造时,康熙帝南巡,六次接驾的往事。

36、第十六回写贾蔷受贾珍指派,到姑苏去聘请教习,贾琏不放心,凤姐笑劝道:

“没吃过猪肉,也看见过猪跑。

”这一俗语,生动自然,幽默风趣。

37、第十七回“会芳园试才题对额,贾宝玉机敏动诸宾”。

大观园竣工之日,贾政率家人门客游园,贾宝玉一共题写多处匾额,其名分别是“曲径通幽”“沁芳”“有凤来仪”“稻香村”“蓼汀花溆”“蘅芷清芳”“沁芳闸”“红香绿玉”。

其中有两联题写极佳,请写出下联: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春”,“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38、第十八回“金陵十二正钗”之一妙玉出场,她本系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自少多病,带发修行,心性高洁。

39、第十八回“贾元春归省庆元宵”一方面极写贾家“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声势显赫,热闹富贵之极,另一方面又数次写到元春与贾母、王夫人、宝玉等亲人相见时“满眼垂泪”“只呜咽对泪”“一语未终,泪如雨下”“不由的满眼又滚下泪来”“已哭的哽噎难言”……全文蕴含了盛衰无常之至理,悲欢离合之真情。

40、第十八回中元春共点了四出戏,脂砚斋批注说:

第一出《豪宴》伏贾家之败;第二出《乞巧》伏元妃之死;第三出《仙缘》伏甄宝玉送玉;第四出《离魂》伏黛玉之死,处处关系后半部贾家败落的重要情节。

在此回中,脂砚斋的批注还告诉读者,《红楼梦》一书曹雪芹是写完了的,在末回中有一个“警幻情榜”,清楚明白地列出了金陵各钗的芳名。

41、第十至十八回正式展示小说全文,集中铺排了两件大事,即秦玉卿之丧殡与元妃归省,集中写全书两大主角凤姐与宝玉,前者正写熙凤之才干与过恶,后者烘染贾府之盛势与衰根,章法尤见雄奇。

42、第十九回,宝玉与茗烟两人偷空溜到袭人家,袭人“母兄忙另齐齐整整摆上一桌果品来,袭人见总无可吃之物,……就拈了几个松子穰(ráng),吹去细皮,用手帕托着送与宝玉”。

脂砚斋批注道:

“补明宝玉自幼何等娇贵,以此一句留与下部,后数十回‘寒冬噎酸虀[jī],雪夜围破毡’等处对看,可为后生过分之戒,叹叹!

43、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写袭人规劝宝玉。

从二人对话中,可以罗列出贾宝玉平时许多在世俗眼中属于荒诞不经,疯傻不肖,痴呆愚昧的言行来,如①反对仕途经济,不喜读书,尤其是“四书”“五经”。

凡读书上进的人,他称为“禄蠹”;②喜欢毁僧谤道,调脂弄粉;③爱红,喜欢吃女孩嘴上擦的胭脂;④称女孩是“水做的骨肉”“见了女孩便清爽,见了男人便觉浊臭逼人”;⑤称男人为“须眉浊物”。

44、第十九回中脂砚斋有一批语:

“后观情榜评曰:

宝玉情不情,黛玉情情,此二评自在评痴之上,妙甚!

45、第二十回有一处批语:

“茜雪至狱神庙方再次出现,余只见有一次誊清时,写茜雪狱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叹叹!

丁亥夏。

”又一次告诉读者《红楼梦》是写完了的。

46、第二十回写“史大姑娘来了。

”指史湘云,金陵十二正钗最后一个出场。

47、第二十一回描写又一个“皮肤滥淫之人”贾琏在外独寝了两夜,孤独难熬,遂与荣国府中一厨子之妻多姑娘勾搭成奸,鬼混一番,丑态毕露,后来被平儿发现衣服铺盖中的一绺青丝,替他巧言软语遮盖掩护过去,才没引来凤姐醋意大发妒火中烧。

48、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宝玉有生以来,此身此心为诸女儿应酬不暇,心忙、身忙、口忙、无事忙,一生为情所误,却无心于世俗人事,虽然常云“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似乎万缘皆空,实则百般纠缠,一点也放不下,实为古往今来第一个情痴情种,正应了前日所看《南华经》上的话:

“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又有“山木自寇,源泉自盗”等语。

49、第二十二回,元宵之夜,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和宝钗分别制作五个灯谜,其谜底分别是:

爆竹、算盘、风筝、佛前海灯和更香,皆是短暂易散之物,非永远福寿之辈,大是不祥,所以贾母贾政俱是心中烦闷,大有悲戚之状。

这恰是作者借元宵灯谜预示薄命司中众女儿之不幸命运,揭示《石头记》的巨大悲剧主题:

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

50、第二十三回,写众姊妹与宝玉入大观园居住。

“宝玉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

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

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情不情),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

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

”这是全书第一次葬花,主人公却是宝玉。

《红楼梦》的批注者脂砚斋云:

“费如许工夫,修造一座大观园,原来却只为一个葬花冢!

”正所谓“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表现了小说的巨大主题:

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

51、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贾宝玉听说元春下谕旨,允其入大观园与众姊妹一起读书,正“喜的无可不可”,忽听“老爷叫宝玉”,顿时“好似打了个焦雷”。

然而,当宝玉来到时,“贾政一举目,见宝玉站在跟前,神彩飘逸,秀色夺人。

”此段文字尤其生动传神,值得玩味。

全书描写贾政眼中的宝玉,此八字实在是罕见之笔。

52、第二十四回“痴儿女遗帕染相思”,怡红院外书房丫头小红(原名林红玉),也是世上怀才不遇之人,偶遇贾芸,惹来一场相思,作者伏脉千里,芸红二人是为小说后半部狱神庙救援帮助宝玉和巧姐作引。

53、第二十五回,却说宝玉烫了脸,林黛玉到怡红院来看望,恰巧李纨、凤姐、宝钗都在这里,闲谈说到茶叶,凤姐开黛玉的玩笑:

“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

”在前八十回,明确提到宝黛婚姻(木石姻缘)并对其表示支持的只有三个人,即王熙凤、薛姨妈和紫鹃。

54、第二十六回“潇湘馆春困发幽情”,薛蟠生日,宝玉被骗去喝酒,神武将军冯唐之子冯紫英来到,说起在潢海铁网山打猎一事,此又是为后文一惊天动地之大事埋下伏笔。

55、第二十六回,黛玉担心宝玉,前往怡红院探视,只见宝钗进了宝玉院内,院门关闭,黛玉以手叩门,却被丫头晴雯挡在了外面,想起自己的身世,如今寄人篱下,不觉悲从中来,泪如雨下。

56、第二十七回,宝钗扑蝶,黛玉葬花。

57、第二十七回,写四月二十六日,是芒种节,这天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因此又是饯花日。

其实,这一天又是宝玉的生日,他的妹妹探春给他做鞋便是满族人的风俗,同时点明了妹妹探春乃赵姨娘所生,属于庶出之女。

(此乃“一春”过也)

58、第二十八回,宝玉在山坡上听见黛玉葬花时吟叹《葬花吟》,当听到“奴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奴知是谁?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倒山坡之上,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

再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无可寻觅,又推之自身,终归无可寻觅,且自身当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已!

不觉大放悲声,痛哭流涕。

59、第二十八回,冯紫英相邀,在酒席上,宝玉结识琪官蒋玉菡,二人惺惺相惜,互赠礼物,琪官送给宝玉一条茜香国女国王所用之奇物——大红汗巾子,而宝玉也把袭人给他的松花绿汗巾子送给了琪官,这又为后文贾家败落之后一段奇妙的姻缘埋下伏笔。

60、第二十八回,贵妃贾元春赏赐端午节礼物,林黛玉与贾家三春所受礼物是一样的,唯独贾宝玉与薛宝钗二人所受礼物与众不同,其实这暗示了在元春心目中,宝钗是她理想的弟媳妇。

61、第二十九回“清虚观打醮”,张道士送给宝玉一个赤金点翠的麒麟,宝钗说出史湘云也有一个,只是小些。

这实际上是在暗示红楼世界里又一个“金玉良缘”。

62、第二十九回,张道士为宝玉提亲,勾动了黛玉心事,宝黛二人大闹一场,一家人一片哭声,总因情重,贾母急得报怨,又是心痛,又是伤心:

“这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个不叫我操心。

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

63、第三十回,自从清虚观打醮之后,无数波澜紧连相接,前波未平后波又起,环环相套,步步紧随。

先是宝黛因张道士提亲一事哭闹一场;再是素日里稳重平和、雍容大度的宝钗因被宝黛奚落惹怒,一改平素作风,狠狠讽刺二人一番;接着宝玉调笑金钏,引来王夫人雷霆大发,将其撵出贾府;前波未平,后波又起,宝玉因淋雨,被关在怡红院外,导致袭人被踢得吐血。

真不知作者胸中有多少丘壑,生花妙笔写得如此扣人心弦。

64、第三十回,宝黛闹别扭,贾母派凤姐去劝和,凤姐说:

“两人在一处对赔不是,对哭对诉,倒像黄鹰抓住了鹞子脚,两个都扣了环,那里还要人说合!

”说的满屋都笑起来。

65、第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宝玉在清虚观所得之金麒麟与史湘云所佩之麒麟,有大小、阴阳之分,实际上是为后文宝湘结合,白头双星历经磨难,吃尽苦头,悬崖撒手埋下伏笔。

66、第三十二回,从宝钗与袭人的对话中,读者方知史湘云从小没了爹娘,寄养在叔婶家,劳累辛苦,闺中孤独艰难,着实可怜。

第三十六回写家里人来接她,走的眼泪汪汪,难舍难分,又是一处明证。

67、第三十三回“不肖种种大承笞挞”,宝玉挨打的原因是“在外游荡优娼,表赠私物,在家荒废学业,淫辱母婢”。

68、第三十四回,宝玉被贾政痛打一顿,大家伤心,都来探视,袭人与宝钗都说了同样一句话来劝告宝玉:

“但凡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

”黛玉趁没人前来,哭得满面泪光,气噎喉堵,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虽有万句言词,却只说了一句:

“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69、第三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玉钏与莺儿奉王夫人之命到怡红院送莲叶羹,适逢傅秋芳遣两个婆子前来探视宝玉之伤。

两婆子回去途中忍不住对宝玉大加嘲笑,极力挖苦,说宝玉“中看不中吃”,“有些呆气”,“是个呆子”,其实,这正是雪芹采用的曲笔反语之法,句句贬宝玉,实乃句句赞宝玉,以大贬为大赞,歌颂宝玉这一“情痴”、“情种”,因情忘其尊卑,忘其痛苦,并忘其性情,大爱之情甚至施与没有感情的生物,正所谓“情不情”也。

70、第三十六回,作者再次描述了宝玉种种荒诞不羁之言行:

①懒与士大夫诸男子接谈,最讨厌峨冠礼服贺吊往还之俗事;②一遇宝钗等人相劝走仕途经济之路就生气,只说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的女儿,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③除四书外,竟将别的书焚了;④反对文死谏,武死战,以为这是须眉浊物邀名的行为。

众人见他如此疯癫,也不敢再劝了。

71、第三十六回,对于同一个“情”字,作者生花妙笔,曲尽其妙:

黛玉有情,即一味使情用情,此情又专注于宝玉一人,是为“情情”;宝钗有情,却不轻易使情用情,而是在一切人情世故之间略用其情,此谓处世圆通之情,是为“冷情”;湘云有情,却不存情于心,从不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而最终历尽悲欢离合,重逢结合,是为“憨情”。

72、第三十七回,在探春的提议下,众姊妹在大观园中结诗社,名曰:

海棠社。

并各自取了个雅号,李纨稻香老农,探春蕉下客,黛玉潇湘妃子,宝钗蘅芜君,迎春菱洲,惜春藕榭,史湘云枕霞旧友。

宝玉别号有三个:

无事忙(并非真无事,宝玉所忙者在闺阁之中,非世人忙于功名利禄之事),富贵闲人(言宝玉身在富贵场中,却与功名利禄全无干涉),绛洞花王(绛洞即绛芸轩,花王即爱惜供养群芳之第一人也)。

73、第三十八回,贾母回忆起小时候,家中有一个枕霞阁,此是暗示《红楼梦》批注者脂砚斋是枕霞旧主,而湘云别号枕霞旧友,因此脂砚斋其实就是小说中的湘云。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是黛玉《问菊》诗中名句;“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是宝钗《螃蠏》诗中名句。

74、第三十九回,作者于大观园良辰美景,诗文酒宴热闹之中,笔墨忽然一转,由平儿口中引出凤姐用公款以谋私利之隐事,此处刻画了凤姐才高而性喜小利的特点,为日后构成凤姐罪状埋下伏笔,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75、第三十九回,为迎合贾母,博大家一笑,刘姥姥信口开河,编造了一个“抽柴小姐”的故事,宝玉却信以为真,记挂于心,反复追问,立即派茗烟到城外去寻找,却是一位青脸红发的瘟神爷,这又是在写宝玉之“情不情”。

76、第四十回,贾母领刘姥姥参观大观园,到了蘅芜苑,只见宝钗的房屋内“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

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贾母又是叹息又是摆头:

“年轻姑娘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

77、第四十回,“金鸳鸯三宣牙牌令”,湘云的答酒令是“双悬日月照乾坤”,表面似乎是“闲文”,实际上是把笼罩在贾家头上的政治危机,巧妙地暗示了出来,为后文众英雄潢海铁网山发难埋下伏笔。

78、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拢翠庵”,妙玉本是犯官之女,带发修行,却多蓄珍奇古玩,十分地奢侈讲究,她给宝钗喝茶用的是“

瓟斝”(bánpáojiǎ),给黛玉的是“杏犀䀉”(qiáo),而给宝玉的却是自己日常吃茶用的“绿玉斗”,暗含情意。

小说着力刻画了妙玉冷僻高洁的性格,正所谓“太高人愈妒,过洁世间嫌”。

79、第四十二回,林黛玉把刘姥姥戏称为“母蝗虫”,她本是灵心慧性之人,却未免口角轻薄,“母蝗虫”一语真是开口伤人。

后来她又开宝钗的玩笑,宝钗笑骂她:

“狗嘴里还有象牙!

80、第四十三回,众人为凤姐凑份子过生日,贾府热闹非凡,唯宝玉遍体纯素,带着茗烟,骑马偷溜到水仙庵,在井台边暗祭金钏,此所谓“不了情撮土为香”。

宝玉的“痴”、“呆”是对女儿的多情、同情、爱情,是对封建世俗观念的叛逆。

81、第四十四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凤姐生日,众人劝酒,大醉,欲往家歇去,不料贾琏正与“鲍二老婆”偷情,凤姐泼醋,平儿亦受牵连,挨打受屈,众人劝解。

平儿被请到怡红院,宝玉引领平儿到他室内梳洗妆扮,浣帕调脂,此实是作者费尽心机,着力表现宝玉最善闺阁中事,呼应第五回警幻仙子“意淫”之说。

82、第四十五回,蒙主子恩典独立门户的赖嬷嬷之孙赖尚荣升官,赖嬷嬷到府中请主子们到家中吃酒看戏,她说:

“你那里知道那奴才两字是怎么写!

”此言沉痛地道出了世代为奴之甘苦辛酸,实际是雪芹写来寄托自家为皇室奴仆之感叹,同时也为后文惹出祸端,贾府败落埋下伏笔。

83、第四十五回,秋夜渐长,阴晴不定,雨滴竹梢,更觉凄凉。

黛玉连日身体欠安,心有所感,遂作词《秋窗风雨夕》,宝玉心系妹妹,雨中蓑笠来探,后来又提灯打伞渡桥而去,此段文字极富诗情画意,色彩丰富,意境高妙。

84、第四十六回“鸳鸯女誓绝鸳鸯偶”,老色鬼贾赦看中老太太身边丫头鸳鸯,邢夫人极力撮合,鸳鸯誓死不从,说:

“牛不喝水强按头?

”贾赦恼羞成怒:

“凭她到天边去,这一辈子也跳不出我的手中去!

”鸳鸯到老太太面前哭诉,并用剪刀铰了头发!

鸳鸯虽身为奴隶,而横眉冷对引诱、压迫,绝不屈从,令人起敬,实是小说中又一“脂粉英雄”也!

85、第四十七回,赖尚荣升官,阖家欢庆。

前来祝贺的平日交好之友柳湘莲,能文能武,行侠仗义,而又风流儒雅,博通百艺,聪明颖慧,灵性过人。

“呆霸王”薛蟠误认为他是风月子弟,前去调情,被其痛打一顿,为避祸远走他乡。

86、第四十八回作者采用补叙法,通过平儿之口,讲述又一个欲壑难填的“皮肤滥淫”之人贾赦,想要霸占一个名叫石呆子的读书人二十把名贵扇子,勾结贾雨村,抓捕石呆子,讹其拖欠官银,没收了扇子,送与贾赦,并把贾琏打得起不了床,责怪他办事不力。

平儿骂贾雨村道:

“半路途中那里来的个饿不死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

”贾赦实是贵族家庭的自我掘墓者,八十回后贾家败落,他的恶行将率先被追究,成为导火索。

87、第四十九回,芦雪广(广,古字,音掩,宽广之屋)联诗。

却从众人所穿之斗篷入手,宝琴翠羽斗篷,贾母所赐,言其亲也;黛玉白狐皮斗篷,明其弱也;邢岫烟无斗篷,叙其穷也;湘云有斗篷不穿,偏是假小子打扮,特别是和宝玉一起烤鹿肉吃,喝酒,特立独行,既有英豪朗爽之高风,又不减女儿应有之风流才俊。

正应了她平生喜爱的古诗:

“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88、第五十回“芦雪广争联即景诗”,联诗主持人是李纨,起句却是凤姐:

“一夜北风紧。

”而湘云、宝琴才思敏捷,争相联句。

89、第五十一回,写王熙凤怜悯邢岫烟贫寒,照料袭人衣饰体统不惜己物,一意为小姑小叔等谋划便利等,足见其人待人行事能从大局着想,心地善良,并非鼠目寸光,只为一己私利之小人、坏人也,实是“脂粉英雄”也!

90、第五十二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平儿悄悄向麝月透露坠儿偷窃虾须蠋,又提到以前宝玉身边小丫头良儿,偷玉败露被撵逐一事,这些皆为后文千里伏线。

“晴雯勇补雀金裘”,表现了晴雯急人所难,勇于承担的高贵品质,她和宝玉之间是一种淳朴自然、平等互赏的友情关系。

91、第五十三回,宁荣二府的族长是贾珍,他与庄头乌进孝有一段对话,“黄柏木作磬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

”一语道破荣府财力日渐拮据,皆因与皇家应酬,花费惊人有关。

92、第五十四回“击鼓传梅”行酒令,讲笑话,王熙凤三次提到“散了吧”,乃《石头记》上半部完结之关键点睛处,贾府盛极之限,预示着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大家族终将“树倒猢狲散”的悲惨结局,封建社会的“天”是无法“补”的。

全书108回,至54回恰好一半,至此,贾家的盛时光景达到顶点,第13回秦可卿给凤姐托梦时说:

“万不可忘了那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