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20977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原理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化工原理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化工原理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化工原理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化工原理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化工原理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化工原理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化工原理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工原理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15.进行换热的两流体,若α1》α2时,要提高K值,应设法提高α2;

当α1≈α2时,要提高K值,应使_α1_α2_同时提高___。

16.某间壁换热器中,流体被加热时,圆形管内湍流的传热系数表达式为.当管内水的流速为0.5m/s时,计算得到管壁对水的传热系数α=2.61(kw/(m2·

K).若水的其它物性不变,仅改变水在管内的流速,当流速为1.2m/s时,此时传热系数α=3.81(kw/(m2·

K).

17.强化传热的方法之一是提高K值.而要提高K值则应提高对流传热系数提高给热系数较小一侧的给热系数.

18.吸收剂用量增加,操作线斜率增大,吸收推动力增大。

(增大,减小,不变)

19.双膜理论认为,吸收阻力主要集中在界面两侧的气膜和液膜之中。

20.对不饱和湿空气,干球温度大于湿球温度,露点温度小于湿球温度。

21.圆筒壁总传热系数K与间壁两侧对流传热系数α1.α2以及间壁导热系数λ的关系为_1/K1=1/a1+d1/2λ*lnd2/d1+d1/a2d2___.当间壁管规格为φ108×

4mm,导热系数为45(w.m-2.K-1)时,管内外两侧给热系数分别为8000(w.m-2.K-1)和1200(w.m-2K-1)时,总传热系数K11=946(w.m-2.K-1).

22.对于间壁式换热器:

m1Cp1(T1-T2)=m2Cp2(t2-t1)=K.A.△tm等式成立的条件是_稳定传热、_无热变化、_无相变化。

选择题

1.从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了解到U型管压力计测量其压强差是(A)

A.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有关,与U形管粗细无关

B.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无关,与U形管粗细有关

C.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无关,与U形管粗细无关

2.为使U形压差计的灵敏度较高,选择指示液时,应使指示液和被测流体的密度差(ρ指-ρ)的值(B)。

A.偏大B.偏小C.越大越好

3.若将20℃硫酸用φ48×

3.5mm的无缝钢管输送,则硫酸达到湍流的最低流速为(D)。

已知20℃时,硫酸的密度为1831kg/m3粘度为25.4cP。

A.0.135m/sB.1.5m/sC.0.15m/sD.1.35m/s

4.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

(D)。

A.湍流流速>

层流流速;

B.流道截面大的为湍流,截面小的为层流;

C.层流的雷诺数<

湍流的雷诺数;

D.层流无径向脉动,而湍流有径向脉动。

5.离心泵的性能曲线中的H--Q线是在(C)情况下测定的。

A.效率一定;

B.功率一定;

C.转速一定;

D.管路(l+∑l)一定。

6.旋风分离器的临界粒径是指能完全分离出来的(A)粒径。

A.最小;

B.最大;

C.平均;

7.介质阻力系数ζ=24/Rep的适用范围是(BD)。

A.圆柱形微粒;

B.球形微粒;

C.方形微粒;

D.层流区;

E.过渡区;

F.湍流区

8.对于沸腾传热,工业生产一般应设法控制在(A)沸腾下操作。

A.泡核B.稳定的膜状C.不稳定的膜状

9.对一台正在工作的列管式换热器,已知α=116w/(m2·

K)α=11600w/(m2·

K),要提高传热系数(K),最简单有效的途径是(A)。

A.设法增大α;

B.设法增大α;

C.同时增大α和α

10.穿过三层平壁的稳定导热过程,如图所示,试比较第一层的热阻R与第二、三层热阻R、R的大小(C)。

A.R>

(R+R)B.R<

(R+R)

C.R=(R+R)D.无法比较

11.为使脱吸操作易于进行,通常可采用(A)或(C)。

A.升温;

B.加压;

C.减压;

D.降温;

12.对处理易溶气体的吸收,为较显著地提高吸收速率,应增大(A)的流速。

A.气相;

B.液相;

C.气液两相;

13.根据双膜理论,吸收质从气相主体转移到液相主体整个过程的阻力可归结为(C)。

A.两相界面存在的阻力;

B.气液两相主体中的扩散的阻力;

C.气液两相滞流层中分子扩散的阻力;

14.将不饱和的空气在总压和湿度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湿空气的(C)。

A.湿球温度;

B.绝热饱和温度;

C.露点

15.空气的饱和湿度H是湿空气的如下参数的函数:

(A)。

A.总压及干球温度;

B.总压及湿球温度;

C.总压及露点;

D.湿球温度及焓。

16.圆管的摩擦系数λ=64Re公式的适用范围是(B)

A.过渡流B.层流C.湍流

17.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液体的粘度(B);

气体的粘度(A)

A.增大B。

减小C.不变

18.当固体微粒在大气中沉降是层流区域时,以(C)的大小对沉降速度的影响最为显著。

A.颗粒密度;

B.空气粘度;

C.颗粒直径

19.湍流体与器壁间的对流传热(即给热过程)其热阻主要存在于(C).

A.流体内;

B.器壁内;

C.湍流体滞流内层中;

D.流体湍流区域内.

20.对接近常压的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温度和压力不变,而液相总浓度增加时其溶解度系数H将(C),亨利系数E将(C)。

A,增加B,减少C,不变

21.通常所讨论的吸收操作中,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则下列那种情况正确_____D_______;

A.,回收率趋向最高B,吸收推动力趋向最大

C,操作最为经济D,填料层高度趋向无穷大

22..湿空气经预热后,空气的焓增大,而(B).

A.H,φ都升高;

B.H不变φ降低;

C.H,φ都降低

24..恒速干燥阶段,物料的表面温度等于空气的(B).

A.干球温度;

B.湿球温度;

C.露点

计算题

一、

某车间准备用一台离心泵将储槽内的热水送到敞口的高位槽内,已知管子规格为Φ60×

3.5mm钢管,管内流速为2m/s,吸入管路的能量损失为19.6J/kg压出管路的压头损失为4mH2O(均包括全部的局部阻力损失在内),其余参数见附图示。

试求该泵提供的有效功率。

解:

设定储槽液面为1-1,且为基准面,高位槽液面为2-2,列柏式:

4分

4分

H=12.612mH2O

4分

4分

三、某厂准备选用规格为φ25×

2.5mm,长3m的管子组成的列管式换热器来将25℃的液体加热到40℃。

已知液体的流量为36m/h,相对密度为1.1,平均比热为2.9kJ/(kg·

K),加热剂用410K的饱和水蒸汽(走管外)其冷凝潜热为2155kJ/kg,冷凝水在饱和温度下排出,此换热器的散热损失为21000w,传热系数K=660w/(m2·

K),试求:

(1)加热剂的消耗量为多少kg/.h?

(2)此换热器应用多少条管子组成?

2分

Q热=Q2+Q损=478.5+21=499.5kw2分

2分

137→137

25←40

△t1=137-25=112℃;

△t2=137-40=97℃

Δt1/Δt2<2

△tm=(112+97)/2=104.5℃2分

4分

取30条

四、接触法硫酸生产中用氧化后的高温SO3混合气预热原料气(SO2及空气混合物),已知:

列管换热器的传热面积为90m2,原料气入口温度t1=300℃,出口温度t2=430℃。

SO3混合气入口温度T1=560℃,两种流体的流量均为10000kg/h,热损失为原料气所获得热量的6%,设两种气体的比热均可取为1.05kJ/(kg·

K),且两流体可近似作为逆流处理,求:

(1)SO3混合气的出口温度T2;

(2)传热系数K〔W/(m2·

℃)〕。

1.10000×

1.05×

(560-T2)=10000×

(430-300)×

1.06

得T2=422.2℃------------------------(5分)

2.Q=10000×

(560-422.2)

=1.447×

106kJ/h-----------------------(5分)

Δtm=((560-430)-(422.2-300))/(Ln(560-430)/(422.2-300))

=126℃----------------------(5分)

Q=KAtm

K=1.447×

106×

1000/(90×

126×

3600)

=35.4w/(m2·

℃)----------------------(5分)

五、在常压逆流操作的填料塔内,用纯溶剂S吸收混合气体中的可溶组分A。

入塔气体中A的摩尔分率为0.03,要求吸收率为95%。

已知操作条件下的解吸因数为0.8,物系服从亨利定律,与入塔气体成平衡的液相浓度为0.03(摩尔分率)。

试计算:

(1)操作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倍数;

(2)出塔液体的浓度;

(3)完成上述分离任务所需的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

①据题意:

y1=0.03,x1=0.03由y=mx所以m=11分

1分

由1分

∴1分

②由物料衡算2分

1分

1分

③。

4分

六、在某一直径为0.5m的填料塔中,在20℃、760mmHg下,用清水对空气—氨混合气进行逆流吸收操作,每小时向塔送入含NH31.5mol%的混合气480m3(操作态),要求NH3的回收率为95%。

已知20℃的平衡关系为y=0.75x(x、y均为摩尔分率),出塔溶液中NH3的浓度为平衡浓度的80%。

试求:

(1)出塔溶液中氨的浓度(用摩尔分率表示);

(2)水用量(kg/h);

(3)已知气相体积总传质系数KYa为0.09kmol/(m3·

s),计算所需填料层高度(m)。

1.3分

2.由物料衡算

2分

∵kmol/h

∴kmol/h=320kg/h2分

3.3分

3分

∴3分

七、用清水吸收氨-空气混合气中的氨。

混合气进塔时氨的浓度y1=0.01(摩尔分率),吸收率90%,气-液平衡关系y=0.9x。

1)溶液最大出口浓度;

2)最小液气比;

3)取吸收剂用量为最小吸收剂用量的2倍时,气相总传质单元数为多少?

4)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为0.5m时,填料层高为几米?

y1=0.01η=90%y2=y1(1-η)=0.01(1-0.9)=0.001

x2=0,x1*=y1/0.9=0.01/0.9=0.01113分

3分

y2*=0,y1*=0.9×

0.00556=0.005

3分

4分

Z=0.5m×

3.6=1.8m。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