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基本知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1203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纺织品基本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纺织品基本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纺织品基本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纺织品基本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纺织品基本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纺织品基本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纺织品基本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纺织品基本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纺织品基本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纺织品基本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纺织品基本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纺织品基本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纺织品基本知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纺织品基本知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纺织品基本知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纺织品基本知识.docx

《纺织品基本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纺织品基本知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纺织品基本知识.docx

纺织品基本知识

第一章纺织纤维

一、纺织纤维的来源和分类

 人们常把长度和宽度之比大于千倍以上(例如棉:

1400,羊毛:

3000)、并且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和强力的纤细物质统称为纤维。

纺织纤维是构成面料的基本材料,它有两大类:

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

    1、天然纤维。

常规的天然纤维有棉、麻、丝、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天然纤维又有出现,比如菠萝叶纤维、竹纤维、大麻纤维等。

天然纤维根据来源或组成纤维的成份,又可分为植物纤维(或称纤维素纤维)和动物纤维(或称蛋白质纤维)。

棉、麻、竹、菠萝叶纤维是天然纤维素纤维,用火点燃很快炭化为灰烬,伴随着烧纸的气味。

毛、丝纤维是天然动物纤维,点燃后变焦并有烧头发的气味,其中丝纤维是投入使用的唯一的一种长纤材料,可长达几百米,现在正在研究中的蜘蛛丝纤维应该也是长纤,但没有投入实际使用。

    2、化学纤维。

化学纤维指通过化学加工制造出来的纤维,它是随着化工行业的发展兴起的,目前已经成为纺织纤维的主体。

    化学纤维根据来源及处理方法不同,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合成纤维,一类是再生纤维。

    A、合成纤维是以石油为原料,经化学聚合而成,主要纤维材料有涤纶、锦纶、腈纶、维纶、丙纶、氯纶、氨纶等。

它们可以根据需要切割成不同长度或直接使用长丝。

其统一的燃烧特点是熔融成滴。

    涤纶纤维刚性较好,有很好的保型性与挺括性,常与棉、毛等混纺。

    锦纶又称尼龙,是一种较有弹性的纤维材料,并且最为耐磨,常用做服装的“三口”,并在袜类产品中经常使用,最近几年常见锦纶与粘胶纤维交织,形成锦粘交织面料。

    腈纶是保暖性最好的合成纤维,俗称合成羊毛,常用做毛衫材料。

    维纶吸湿性能是合成纤维中最好的,服用性能接近棉纤维,民用较少,档次很低,通常用于工业产品,如绳索、水龙带、鱼网等。

    丙纶质地最轻,比重为0.91,是目前纺织纤维中最轻的一种材料,耐磨、耐穿、不起球。

    氯纶不易燃烧,常用做针织内衣、毛线等民用产品,还用于工业滤布、工作服、绝缘布、安全帐篷等。

    氨纶是弹性最高的一种纤维材料,高伸长、高弹性,常用做紧身产品,但由于不着色、强力最低,所以一般很少裸丝使用。

    B、再生纤维,也叫做人造纤维,是利用天然材料经制浆喷丝而成,有再生纤维素与再生蛋白质之分。

其中最常用的是粘胶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它具有棉、麻的主要特性,但强力低于棉麻,且湿态强力更小,用水浸湿后,手感比较硬.再生蛋白质使用较少,甲壳质纤维已经很成熟的用于当今医学领域。

二、纺织纤维的性能

纺织纤维应具备的基本性能

1)一定的机械强韧性能

纤维必须能承受一定的拉力、扭曲、摩擦等外力的反复作用。

从纤维到服装要经过多种工序加工,纤维---纺成纱或线---织造成白坯布---练、漂、染、整理加工成服装面料----裁剪、缝纫、整烫成服装----折叠、包装。

在这些加工过程中,纤维经受了反复拉伸、扭曲、摩擦等多种外力作用,如果纤维不能承受这些外力作用,在纺纱、织造过程中会碰到困难。

制做的衣服亦不耐穿着。

2)一定的细度、长度,并能互相抱合。

纤维的细度与长度对纺织加工有着密切关系。

一般长度与细度之比愈大,愈容易捻合成纱,纱的质量也愈好,织造成布性能也愈好;纤维愈细可以得到面料愈薄,手感愈柔软;纤维愈长,纱线愈光洁,织造成的面料愈光滑、平整。

3)一定的弹性和可塑性

弹性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外力去除后又能恢复原状的性能。

可塑性是指在湿热条件下,能任意变形,且固定下来的性能。

这两种性能是指在湿热条件下,能任意变形且固定下来的性能。

这两种性能是纤维加工成纱线与织物以及缝制成服装等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4)必须是热的不良导体

热的不良导体可具有隔热性,服装的功用之一是御寒保暖,服装的保暖虽然服装款式、面料的组织结构、厚薄程度、纱线的结构有关,但也决定于纤维本身的热学性能。

5)一定的吸湿和通透性

纤维吸湿性指纤维在空气中吸收水蒸气(水分子)的能力,它与纤维的分子结构直接有关。

纤维大分子中含有亲水性基团越多,基团的极性愈强;纤维分子间排列空隙大,吸湿性也较强;纤维的吸湿性能一般用回潮率表示,回潮率即纤维内含水份重量对其干燥重量的百分比。

含水份重量就是指纤维的湿重和干重的差。

6)一定的化学稳定性

纤维纺制成面料要接触许多化学物质,缝制成服装后,穿在身上也会接触汗脂、二氧化碳,洗涤时又会经受肥皂等酸、碱溶液的作用,这些都要求纤维具有相对的化学稳定性。

各国对纺织纤维材料的基本特性有各自的标准,不符合标准的纺织纤维不能作为服装面料。

三、常用纺织纤维介绍

1、棉纤维

棉纤维属植物种籽上被覆的纤维,又称棉花,连同棉籽的棉纤维称籽棉,除去棉籽的棉纤维称为皮棉或原棉,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约占纤维总量的50%左右。

棉纤维织物适宜缝制各类服装,有吸湿、透气、柔软、保暖等优点。

棉纤维可分为细绒棉和粗绒棉,细绒棉里又可分长绒棉和短细绒棉。

长绒棉的长度在33mm以上,短细绒棉的长度在25~32mm之间,细度18~20μm之间,粗绒棉的长度在20mm左右,细度在23~26μm之间,目前在国内,新疆长绒棉的品质比较好。

棉纤维的可纺性主要决定于棉纤维的长度与细度,愈长愈细的棉纤维,可以纺的纱愈细。

棉纤维的分子上都有亲水性的极性基团羟基,所以棉纤维具有较强的吸湿能力,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棉纤维的回潮率在8.5%左右.棉纤维的湿强比干强要大.

棉纤维可与多种化学药剂起作用,对酸的抵抗力极差,棉纤维易被酸分解,并且强力下降、伸长性能减弱、弹性变差,最终丧失使用价值。

碱,包括高温浓碱,虽然能使棉纤维横向剧烈膨胀、纵向收缩,但大分子很少破坏,强力很少下降,在碱作用下,对棉纤维施加张力,从而阻止其纵向缩短,并且可以使纤维的光泽明显增强,抗拉强度提高,染料的吸附能力增强,这就是棉纤维的“丝光”“效应。

经过丝光整理的棉织品称丝光织物。

2、麻纤维

  从各种麻类植物取得的纤维,包括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皮层的韧皮纤维和单子叶植物的叶纤维。

麻纤维是人类最早用来做衣着的纺织原料。

埃及人利用亚麻纤维已有8000年的历史,墓穴中的埃及木乃伊的裹尸布长达900多米。

亚麻从埃及逐步传入欧洲,使欧洲成为亚麻布的重要产地。

中国早在公元前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知采用苎麻作为纺织原料。

浙江省吴兴钱山漾出土文物中发现的苎麻织物残片是公元前2700年前的遗物。

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中也有精细的苎麻布。

在苎麻织物之前,中国更早就用葛和大麻织制服用布。

《诗经》中就有“东门之池,可以沤苎”的诗句。

用苎麻制织的夏布是中国传统的优良布料

纺织上采用较多的韧皮纤维有苎麻、亚麻、黄麻、槿麻、大麻、苘麻等。

苎麻和亚麻的物理和化学结构很接近,纤维取向度都在80%左右,结晶度都在90%左右,强度高,伸长小,刚性比较大,吸湿和散湿较快,可纺性能较好,可纺制较细的纱线,织制细布,做成衣服后穿着挺刮、吸汗、不贴身、透气、凉爽,是夏季服装的良好材料,也是抽绣工艺品如床单、被罩、台布、餐巾、窗帘等的理想原料。

苎麻和亚麻是帆布、水龙带、缝线、皮带尺等的上等原料。

黄麻、槿麻、苘麻等纤维较粗,适宜做包装用布、麻袋、绳索、地毯底布等。

这些麻类的吸湿性和透气性较好,适宜做粮食、食糖等的包装材料,其中以黄麻较好,槿麻次之,大麻、苘麻除部分用于黄麻混纺外,多数为绳索的原料。

但有些国家部分品种的大麻纤维也可以作为衣着原料,目前我国也已开发了大麻纤维作为衣着用料。

3、毛纤维

目前,市场上的毛织物所采用的动物毛纤维,大致有绵羊毛、山羊毛、驼羊毛和兔毛几种。

1)绵羊毛

人们日常用量最大的毛衫、呢绒、毛毡等主要是绵羊身上密生着的绵羊毛。

在编织工业中,由于绵羊毛用量最大,所以"羊毛"便成了绵羊毛的简称。

    世界上绵羊毛产量较多的国家是澳大利亚、独联体、新西兰、阿根廷和中国。

中国的绵羊产地主要集中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牧区以及陕、甘、宁、四川和东北等半农牧区,分为改良细毛羊和未改良土种羊等几种。

羊毛的支数和级数是评定羊毛等级和品质的依据,支数越高,品质越好,级数越高,品质越差。

    绵羊毛中一直为人们所倾慕的"澳毛",属于美利奴种绵羊,产于澳大利亚,因而得名。

其毛纤维细而长,是绵毛羊中最优质的品种。

其它如新西兰、南美、欧洲各国、南阿尔卑斯山脉等都有饲养,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雪兰毛也是常见的品种。

雪兰毛原称雪特兰羊毛,因产于英国苏格兰的雪特兰群岛而得名。

由于雪兰毛以绒毛为主体并夹杂较多的粗毛和戗毛,这种天然的粗细混杂,形成了雪兰毛织物特有的丰满而蓬松,柔软而不细腻,光泽和弹性较好的特点,具有粗犷的风格。

但是,由于雪兰毛的产量少,供不应求,市场上销售的所谓"雪兰毛衫"多是以新西兰的半细羊毛为原料。

更有些名为"雪兰毛"毛衣,卖价每件不足百元甚至仅几十元,实际上是仿雪兰毛风格的产品,有的"雪兰毛"则是由多种杂毛纺成,只能做粗毛线,价格也较便宜。

    还有以价格低廉、受消费者欢迎的羊仔毛,其实是羊羔毛,其手感较粗,多做成毛线使用。

人类利用羊毛的历史远在公元前6000年,是人类在纺织史上最早利用的纺织纤维之一。

羊毛纤维柔软而富有弹性,有天然形成的波浪形卷曲,有较好的可纺性。

羊毛织物手感丰满、保暖性好、穿着舒适。

作为纺织原料的羊毛,主要指绵羊毛,其它还有安哥拉山羊毛(也称马海毛),

2)山羊毛

山羊毛是指山羊毛身上剪取的粗毛和死毛。

一般山羊毛身上的细毛很短,不能纺纱,粗毛也只能造毛笔,刷子之类,只有马海毛例外。

马海毛即安哥拉山羊毛,产于土耳其的安哥拉省,北美和南亚等地,是一种优质毛纤维,表面光滑,极少卷曲,长而且粗,具有蚕丝般的柔和很强的光泽,优良的回弹性,耐磨性和高强度,是织制提花毛毯、长毛绒、顺毛大衣呢、人造毛皮等高级织物的理想原料。

粗棒针手织的马海毛衫,披挂着柔软的如丝如雾般的纤维,构成高贵、活泼而又粗犷的服装风格,深受人们喜爱。

我国西北的中卫山羊毛也属于马海毛类。

但在市场上,有人把蓬松风格的腈纶膨体纱称为"马海毛"出售,造成误解,那样的腈纶膨体纱,充其量只能叫做"仿马海毛"。

3)羊驼毛

羊驼毛(ALPACA),又称"驼羊毛",纤维长达20~40厘米,又白、褐、灰、黑等颜色,因90%产于秘鲁,又称为"秘鲁羊毛"。

它的两个品种,一种是纤维卷曲,具有银色光泽,另一种是纤维平直,卷曲少,具有近似马海毛的光泽,常与其它纤维混纺,作为制作高档服装的优质材料。

目前市场上的驼羊毛,大多是东欧的产品。

4)兔毛

兔毛以轻、细、软、保暖性强、价格便宜的特点而受人们喜爱。

它是由细软的绒毛和粗毛组成的,主要有普通家兔和安哥拉兔毛,且以后者质量为优。

兔毛与羊毛区别在于纤维细长,表面特别光滑,容易辨认。

由于兔毛强度低,不易单独纺纱,因此多与羊毛或其它纤维混纺,制造成针织品和女士呢、大衣呢等服装面料。

5)山羊绒

羊绒,又称开司米(cashmere),是动物纤维中最优秀的一种,它取之于一种绒山羊身上紧贴皮肤表面即毛的根部。

到了春季,这些薄绒由牧民用铁梳子抓取下来成为原绒。

山羊绒毛纤维由鳞片层和皮质层组成,没有毛髓。

所以羊绒的光泽好,手感柔滑,这是细羊毛所不具备的特点。

由于山羊绒在纤维结构上没有毛髓,其保暖性也比羊毛好。

山羊绒的珍贵不仅由于它稀有,更重要的是用它织造的产品各项性能都是消费者所熟知的纯羊毛产品及其它纤维产品所望尘莫及的,又被称作软黄金。

羊绒,只有山羊绒,没有绵羊绒的,市场上说的绵羊绒,其实是绵羊毛,绵羊是不产绒的。

4、丝纤维

丝纤维指天然丝,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动物纤维之一。

蚕丝有桑蚕丝、柞蚕丝、蓖麻蚕丝等,以桑蚕丝为主。

我国是桑蚕丝的生产大国,是世界上最早得用蚕丝制织各种丝织品的国家,早在公元前的西汉就能制织薄如蝉翼的丝织品,每平方米克重仅15g,1972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一件素纱单衣仅重49克。

在秦始皇执政时期,中国丝绸技术就传到日本,此后中国的丝绸产品不断输向西方、东南亚、中东、非洲等,中国也被誉为“丝国”。

1)桑蚕丝

桑蚕丝是用桑树叶喂养的蚕产的丝,外表光滑,无卷曲,抱合力很差,很难与其它纤维混纺,丝纤维手感凉爽、柔和、悬垂性好,其服装飘逸、潇洒,是理想的夏季面料。

丝纤维原料少,又难以与其它纤维混纺,所以目前蚕丝与其它纤维的交织品较多,如粘丝、棉、麻等。

蚕丝的保暖性能也较好,仅次于羊毛,也适宜做冬装,但蚕丝既贵又少,所以一般不作厚重织物。

但是由于桑蚕丝本身的特性,它的耐光性比较差,不能在阳光下直晒,而且丝也不耐碱,丝织物一般不能用碱性洗涤剂,而是要用中性或弱酸性洗涤剂洗涤。

2)柞蚕丝

柞蚕丝是野蚕丝。

柞蚕以柞树呈为食,我国辽宁、山东、河南、贵州四省为主要产地,也是世界上柞蚕丝的著名产地。

柞蚕丝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也具有很好的保暖性,耐水性和强力都比桑蚕丝强,耐光性也比桑蚕丝强,耐酸碱性也比桑蚕丝好。

但是柞蚕丝的光泽、色泽、柔软性、细腻、光洁度都不如桑蚕丝,而且柞蚕丝织物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极易产生水渍,这种水渍只有将整件衣服或整块面料重新下水才会消失。

3)绢丝和紬丝

绢丝是以蚕丝的茧衣、废茧等为原料,先加工成短纤维,然后用此短纤维纺成绢丝纱,娟丝光光泽优良,粗细均匀,强力与伸长都较好。

紬丝比绢丝差,紬丝是以绢丝纺纱过程中的下脚丝、蛹衬等为原料而纺制成的纱,无论外观还是内在质量都不如绢丝,由于原料中蛹屑多,杂质多,成纱粗细不匀,光泽也差,但紬丝价格便宜,经济实惠,常用于制织“绵绸”。

5、化学纤维

1)人造纤维

人造纤维的生产已有百年历史,目前主要有粘胶纤维、醋酯纤维、铜氨纤维等,其中最多的是粘胶纤维。

粘胶纤维由天然纤维素经碱化而成碱纤维素,再与二硫化碳作用生成纤维素黄酸钠,溶解于稀碱液内得到的粘稠溶液称粘胶,粘胶经湿法纺丝和一系列后处理工序即成粘胶纤维。

粘胶纤维手感柔软,光泽好,像棉纤维一样柔软,像丝纤维一样光滑。

由粘胶纤维制成的面料具有类似棉织物的手感,但比棉织物光滑、舒服,由粘胶长丝制成的面料比丝绸更绚丽夺目。

粘胶纤维吸湿性、透气性良好,染色性也好,色彩纯正,艳丽,色谱也广。

但是粘胶纤维的强度差,湿强更差,弹性也较差,易起皱且不易恢复。

除了粘胶外,人造纤维还有富强纤维、醋酯纤维、铜氨纤维等。

2)合成纤维

利用煤、石油、天然气、农副产品中分离出的有机物为原料,经化学合成与机械加工而制得的纤维。

世界上合成纤维不下百余种,常见的合成纤维有涤纶、锦纶、维纶、腈纶和丙纶等。

a)涤纶纤维

涤纶是商品名,学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简称“聚酯纤维”,缩写“PES”,为合成纤维中的第一大品种。

涤纶纤维有优良的耐皱性、弹性和尺寸稳定性,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耐日光,耐摩擦,不霉不蛀,有较好的耐化学试剂性能,能耐强酸和弱碱。

涤纶和天然纤维相比较含水率低,透气生差,染色性能差,容易起毛起球、易沾污等缺点。

为了改善这些缺点,现在常常采用化学改性和物理变形的方法如添加亲水基团以提高涤纶的吸湿率,添加抗静电剂改善沾污性能和减少静电等等。

b)锦纶纤维

锦纶是我国的商品名,又称尼龙,学名“聚酰胺纤维”,缩写“PA”,由于酰胺分子结构不同又可分为聚酰胺6和66(锦纶6和锦纶66)等,锦纶纤维是合成纤维中最早进入工业化生产的品种,发展速度很快,是合成纤维中重要品种之一,它的产量在合成纤维中仅次于涤纶,锦纶纤维的强力、弹性回复性能、耐疲劳性能等都比其它纤维好,但锦纶的热收缩率大,而且在小负荷的作用下很容易变形,做外衣时保形性能差,织物容易起毛起球,故锦纶很少单独制作外衣面料。

锦纶与其它纤维混纺后可大大提高织物织物的耐磨性,即使少量混用也有显著效果。

锦纶不耐日晒,在长期光照下会发黄,强度下降,故也不宜作户外用织物。

若将锦纶与粘胶纤维混纺,可互补其短,获得耐用的纺织品。

c)腈纶纤维

腈纶是商品名,又称奥纶,学名“聚丙烯腈纤维”,缩写“PAN”,是合成纤维中工业化生产较迟的一个品种,国内只有短纤维,无长丝。

腈纶外观洁白,有卷曲、蓬松、弹性好、手感柔软酷似羊毛,故又称人造毛。

腈纶易染色,色泽艳丽,色谱全。

腈纶纤维的耐磨性较差,因此腈纶服装的折裥处易磨损和断裂。

d)维纶是商品名,又叫维尼纶,学名“聚乙烯醇纤维”,缩写“PVA”,维纶纤维洁白如雪,柔软如棉,也称“合成棉”,吸湿性是合成纤维中最好的,强度与耐磨性都优于棉花,与棉花1:

1混纺织物的耐用性比纯棉织物提高0.5~1倍。

维纶纤维染色困难,织物的色彩往往不鲜艳,且极易起皱,所以一般维纶纺织品仅作内衣,很少用作外衣。

维纶原料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工业上使用较多。

e)丙纶纤维

丙纶是商品名,学名“聚丙烯纤维”,缩写“PP”,是所有纤维中最轻的纤维,比水还轻,具有较高的回弹性,因而丙纶面料挺括而富有弹性,丙纶的吸湿性很差,但是有芯吸功能,能把水汽芯吸疏导,用丙纶纤维制得的运动袜,穿着效果好就是这个原因。

 

第二章纱线

目前,除了无纺布是纤维直接粘合成的,其它大部分织物都是由纱或线构成的,所谓纱:

就是将纺织纤维平行排列,并经加捻制成的产品。

而将双根或多根纱并合加捻制成的产品则称为线或股线。

一、纱线的细度

细度是区分和衡量纱线的一个常用的名词,也就是常说的纱支,指的是纱线的粗细程度,常用的细度表示方法是英制支数,英制支数是指在公定回潮率下,一磅(454克)重的棉纱(或其它成分纱),长度为840码(0.9144米/码)时,纱的细度为一支。

如果一磅纱,其长度是10×840码,其细度是10支,依此类推。

支数常用英文字母“S”来表示。

单根纱的表示方法是:

32支单纱表示为:

32S,股线的表示方法是:

32支股线(两根并捻)即为:

32S/2,42支3根并捻即为:

42S/3。

但是毛纱和长丝不用英制支数来表示,毛纱常用公制支数来表示,公制支数是指在公定回潮率下,一克重的纱具有的长度米数,常用“N”来表示。

长丝一般都用旦尼尔来表示,指在公定回潮率下,9000米纱的重量克数,常用“D”来表示。

英制支数的支数越大,纱线就越细,反之支数越小,纱线就越粗。

公制支数和旦尼尔是数值越大,纱线就越粗。

二、纱线的捻度

 纱线捻度是指为使纱线具有一定的强力、弹性、伸长、光泽、手感等物理机械性能,必须通过加捻改变棉纱,加捻是使纱条的两个截面产生相对回转,这时纱条中原来平行于纱轴的纤维倾斜成螺旋线。

纱线加捻的多少以及纱线在织物中的捻向与捻度的配合,对产品的外观和性能都有较大的影响。

加捻性质的指标有:

表示加捻程度的捻度、捻系数及表示加捻方向的捻向。

1、捻度:

纱丝加捻角扭转一圈为一个捻回。

纱线单位长度内的捻回数称捻度。

我国棉型纱线采用特数制捻度,即用10cm纱线长度内的捻回数表示;精梳毛纱和化纤长丝则采用公制支数制捻度,即以每米内的捻回数表示;此外,还有以每英寸内捻回数表示的英制支数制捻度。

  2、捻系数:

捻度不能用来比较不同粗细纱线的加捻程度,因为相同捻度,粗的纱条其纤维的倾斜程度大于细的纱条。

在实际生产中,常用捻系数来表示纱线的加捻程度。

捻系数是结合线密度表示纱线加捻程度的相对数值,可用于比较不同粗细纱线的加捻程度。

捻系数可根据纱线的捻度和纱线的线密度计算而得到的。

3、捻向捻向是指纱线加捻后,单纱中的纤维或股线中单纱呈现的倾斜方向。

它分Z捻和S捻两种。

加捻后,纱丝的捻向从右下角倾向左上角,倾斜方向与“S”的中部相一致的称S捻或顺手捻;纱线的捻向从左下角倾向右上角,倾斜方向与“Z”的中部相一致的称Z捻或反手捻。

一般单纱常采用Z捻,股线采用S捻。

  股线的捻向按先后加捻的捻向来表示。

例如,单纱为Z捻、初捻为S捻、复捻为Z捻的股线,其捻向以ZSZ表示。

三、纱线的分类

(一)、按纱线原料分

1.纯纺纱纯纺纱是由一种纤维材料纺成的纱,如棉纱、毛纱、麻纱和绢纺纱等。

此类纱适宜制作纯纺织物。

2.混纺纱混纺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所纺成的纱,如涤纶与棉的混纺纱,羊毛与粘胶的混纺纱等。

此类纱用于突出两种纤维优点的织物。

(二)、按纱线粗细分

1.粗特纱:

粗特纱指32特及其以上(英制18英支及以下)的纱线。

此类纱线适于粗厚织物,如粗花呢、粗平布等。

2.中特纱:

中特纱指21~32特(英制19~28英支)的纱线。

此类纱线适于中厚织物,如中平布、华达呢、卡其等。

3.细特纱:

细特纱指11~20特(英制29~54英支)的纱线。

此类纱线适于细薄织物,如细布、府绸等。

4.特细特纱:

特细特纱指10特及其以下(英制58英支及以上)的纱线。

此类纱适于高档精细面料,如高支衬衫、精纺贴身羊毛衫等。

(三)、按纺纱系统分

1.精纺纱精纺纱也称精梳纱,是指通过精梳工序纺成的纱,包括精梳棉纱和精梳毛纱。

纱中纤维平行伸直度高,条干均匀、光洁,但成本较高,纱支较高。

精梳纱主要用于高级织物及针织品的原料,如细纺、华达呢、花呢、羊毛衫等。

2.粗纺纱粗纺纱也称粗梳毛纱或普梳棉纱,是指按一般的纺纱系统进行梳理,不经过精梳工序纺成的纱。

粗纺纱中短纤维含量较多,纤维平行伸直度差,结构松散,毛茸多,纱支较低,品质较差。

此类纱多用于一般织物和针织品的原料,如粗纺毛织物、中特以上棉织物等。

3.废纺纱废纺纱是指用纺织下脚料(废棉)或混入低级原料纺成的纱。

纱线品质差、松软、条干不匀、含杂多、色泽差,一般只用来织粗棉毯、厚绒布和包装布等低级的织品。

(四)、按纱线的结构特点分

1、短纤纱棉、毛等纤维以捻回缠合组成的纱称短纤纱,其结构复杂并因纺纱加捻方法不同而稍有差异。

一般说,在纱的中心是由纤维密集组成的纱芯,而在纱的表面有纤维头露出而形成的绒毛区。

一根退了捻的短纤纱结构表明,在纱芯各层表面之间,比长丝纱有更多更复杂的牵连。

在低质量的短纤纱内还有许多纤维结。

由于纤维为随机排列,加上捻度和细度的变化,造成了纱长方向上的粗细节。

随着加方法的不同,短纤纱的质量和均匀度还很大的差异。

短纤纱结构膨松,外观丰满,具有良好的绝热性和舒适感;这主要是由于纱内空隙含有空气了缘故。

2、长丝纱蚕丝或化纤单丝多根并合,加上少量捻回就形成长丝纱。

光滑长丝纱(未经变形加工)均匀,有光泽,强力好。

化纤长丝纱用于衣着原料,其特点是织物光滑,有色泽,易洗快干;但缺乏天然纤维织物所具有的保暖性和舒适性,单纤长丝纱往往较粗,用于做渔网、拎包。

3、膨体纱膨体纱本身是短纤纱或长丝纱,但比原纱具有较大的表现体积,膨松而柔软。

它包括下列三种:

①、膨体纱腈纱纤维热塑性,在加热情况下抽伸,则产生较大的伸长,然后冷却固定便形成高收缩纤维。

这种纤维和普通纤维混纺制成短纤纱,经过气蒸加工后,其中高收缩纤维产生纵向皱缩而位于纱的中心,而混在一起的低收缩纤维,由于收缩小,而被挤压在纱线的表面形成圈形,从而使纱结构变得膨松,表现体积增大,此即膨体纱。

②、变形纱即经过变形加工的长丝纱。

在生产过程中应用一些方法使丝纤维产生永久性的卷曲、环圈和皱曲,因而纤维之间空隙增大,纱体膨松。

因此,变形纱具有短纤纱的重要特性-----既保暖又透气。

③、弹力纱弹力纱具有高度的伸长(3---5倍)和复原能力。

当它充分伸张时,如同普通的长丝纱一样;当它充分松弛时,则如同膨体纱一样。

绝大多数弹力纱是由热塑性长丝(锦纶)制成,长丝经过假捻和热定型后产生永久性卷曲,但各根之间没有纠缠。

用它制成的针织内衣具有紧贴感。

4、花式纱(线)花式纱具有供装饰用的花式外观,其品种很多,生产方法也有多种。

花式纱的结构由芯纱、饰纱、固纱组成。

芯纱承受强力,是主干纱;饰纱以捻包缠在芯纱上形成效果;固纱以相反的捻向再包缠在饰纱外周,以固定花纹,但也有不用固纱的情况。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花式纱(线)的名称及组成的特点;

①、结子线饰纱在同一处作多次捻回缠绕。

②、螺旋线由细度、捻度以及类型不同的两根纱并合和加捻制成。

③、粗节线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