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良好习惯的养成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21394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中良好习惯的养成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家庭教育中良好习惯的养成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家庭教育中良好习惯的养成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中良好习惯的养成Word文档格式.doc

《家庭教育中良好习惯的养成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中良好习惯的养成Word文档格式.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家庭教育中良好习惯的养成Word文档格式.doc

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就是要培养孩子“做人的习惯”、“做事的习惯”、“学习的习惯”三大方面。

比如:

诚实守信的习惯、遵老爱幼的习惯、做事有责任心的习惯、节约的习惯、遵章守法的习惯、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等等。

有这么一个故事,当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之时,记者问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

“在幼儿园。

”“在幼儿园学到什么?

”“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

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

东西要放整齐;

吃饭前要洗手;

做错事要表示歉意;

午饭后要休息;

要仔细观察大自然。

”这位科学家出人意料的回答,言简意赅地讲明了儿时养成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具有决定性意义。

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

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

孩子学会学习,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凡是学习成绩好而且稳定的孩子,都是从小培养形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而成绩忽好忽坏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既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此重要,那么作为正处于求学阶段的小学生该怎么做呢?

一般说来,习惯可以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形成,也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中形成。

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在有意识的训练中来形成,不可能在无意识中自发地形成,这是学习习惯与一般习惯的根本区别。

因为,相对于其它习惯而言,不良学习习惯形成以后,要改变它将是十分困难的,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其次,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一是坚决。

家长在帮助孩子养成一种好习惯或改变一种坏习惯的时候,必须从一开始就施以坚决强烈的力量,越坚决越好,越强烈越好。

二是坚持。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

新的条件反射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在成长“定型”之前,总是不稳定的;

而旧的条件反射形成的神经联系“定型”在彻底瓦解之前,又总具有某些回归的本能。

有研究表明:

一件事情连续重复20天以上,就可形成暂时的习惯,其后还要反复给予刺激、加强才能形成定型的习惯。

因而,学习习惯的养成与改变,在取得彻底胜利之前,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一直坚持到坏习惯土崩瓦解,好习惯根深蒂固的时候为止。

三要坚定。

家长帮助孩子制定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

每次朝向目标的行动,都得当机立断。

短期目标达到以后,可以回顾所取得的成果,再订下一步的目标,以利再战。

同时还要预防反复的发生。

四要坚硬。

家长应告诫孩子,学习习惯的改变与养成,实际是用意志战胜惰性,战胜“旧我”实现“新我”的过程,说通俗一点就是自己战胜自己的过程。

“理智的强者善于同自己作对”,做理智的强者吧,勇于战胜自己,用坚硬的态度和理智去终止原有的条件反射,激励新的条件反射。

只有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应该培养怎样的学习习惯

1、学习要专心致志。

家长要告诉孩子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不要做小动作,更不要说话影响别人听课。

回到家后及时做作业,并做好预习和复习,养成按规定时间完成作业之后再做其它事情的好习惯。

2、学习要独立思考。

父母对孩子不能解决的问题要采取积极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问题,重要的不是教会孩子一道题怎样解决,而是要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3、学习要精益求精。

父母要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孩子遇到问题不懂就问的好习惯,不能让孩子在知识上发生断层,因为知识是具备连续性这个特点的,如果在学习上得过且过,就会出现知识越学越难,孩子越学越吃力的状况。

4、培养孩子活跃的思维。

不能以大人的眼光看待事物,要善于培养孩子勤思考的优点,对孩子看待事物合理性的建议进行恰当的鼓励与表扬,并能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想法。

对孩子接触的事物家长要多讲,多启发引导,养成多沟通的好习惯。

5、养成看书读报的习惯。

家长需要为孩子购买、订阅适合年龄的图书报刊,如学前时我为孩子买的多是带拼音的图书,上学以后开始购买文字较多图片较少的图书,刻意让孩子体会文字带给她的愉悦与快乐。

长此以往,孩子喜欢从书中寻找乐趣,并从书中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知识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6、学习要讲究方法。

培养孩子在学习中的举一反三的能力,学习中要抓住知识要点,不能死记硬背,不搞题海战术。

培养孩子按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这样的周期学习的习惯。

第四、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1、作息习惯:

早上6.30以前起床,午休1小时,晚上9.30前休息。

这是从小一直坚持的习惯。

良好的作息习惯是身体健康、精力旺盛的保证。

2、固定的学习时间:

早起后朗读课文或外出活动。

下午放学回家后先独立完成作业,晚饭后外出散步半小时。

回家洗澡后家长检查作业,背诵课文。

长期坚持下来,现在孩子也适应了这样的规律,时间一到就能自觉学习。

3、培养学习兴趣:

要使孩子在学习中得到兴趣,首先,家长应不失时机地对其学习行为进行表扬。

对孩子暂时不懂或做错的题目不要轻易就批评,我们应该耐心进行讲解,在孩子理解做对立即给予表扬,这样孩子在学习上就不会有很大的心理负担,不会害怕学习。

其次,家长应结合教学内容,寻找一些与之相关的故事或游戏,使孩子在游戏、故事中复习了知识点,扩展了知识面,同时也在游戏和故事中得到了兴趣……

4、合理的奖惩措施,奖惩不能只与成绩挂钩必须是全方位的考评。

比如在一年级上学期,从幼儿园到小学从生活习惯到学习习惯都有很大的变化,为培养其适应小学生生活习惯,我制定了一个一周行为考核表,内容包括几个每天主要生活、学习行为,每个行为考评结果分为好、中、差三等,每个等级都有明确的要求。

并与孩子约定,每周达到多少个“好”就有奖励、多少个“差”就要惩罚。

每天晚上与小孩一起回顾一天的行为,对照要求共同评定等级。

在这个过程中使孩子认识到了什么行为是好的,应该坚持,什么行为是不好的应该改正的,这样她就有了明确的目标。

坚持几个月下来,考核表上出现的几乎都是“好”,同时孩子也完全适应了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并养成了比较好的学习习惯。

到今天为止,我们还一直进行着类似的奖惩小游戏,当然方式和目标也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不断变化着。

关于奖励和惩罚的措施应该避免单纯的物质奖励和体罚,这就要求家长要与孩子成为好朋友,了解她的需要,这样我们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和“对症下药”。

各位家长,学习习惯与个人有关,不是千篇一律的,同时良好习惯的建立与养成也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因此,不能操之过急。

一定要在家长与老师的帮助下,凭借坚定的信心与顽强的毅力早日建立起适合自己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世界上最伟大的励志成功大师拿破仑·

希尔说过:

“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

一句话,“成也习惯,败也习惯。

谢谢大家!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