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复习要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1456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要点.docx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技术复习要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要点.docx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要点

考试题型题量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一、单选题

二、二、多选题

三、填空题

四、名词解释题

五、简答题

六、综合应用题

题量

备注

02191

机械制造技术(统考)

20题(每题1分),合计:

20分

5题(每题2分),合计:

10分

10题(每题1分),合计:

10分

5题(每题3分),合计:

15分

4题(每题5分),合计:

20分

1题(每题25分),合计:

25分

45

总计分数100分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要求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1章加械加工方法与切削机床

1.当有色金属(如铜、铝等)的轴类零件外圆表面要求尺寸精度较高、表面粗糙度值较低时,一般只能采用的加工方案为(C)。

A.粗车-精车-磨削B.粗铣-精铣C.粗车-精车—精细车D.粗磨—精磨

2.钻、扩、铰适宜加工(C)。

A.孔系B.细长孔C.小孔D.大孔

3.铣削齿轮的特点是一把刀具可以加工(D)的齿轮。

A.任意齿数B.相同齿数C.不同齿数D.一定齿数段

4.激光加工最大的特点是(A)。

A.不需要加工工具B.需要简单的加工工具

C需要复杂的加工工具D.需要中等复杂的加工工具

5.机床床身导轨面常用的精加工方法是(D)。

A.刮削B.铣削C.研磨D.宽刀细刨。

6.对于非回转体零件上直径较大、精度要求较高的孔,应选择的加工方法是(D)。

A.钻孔B.铰孔C.在车床上镗孔D.在镗床上镗孔

7.齿轮齿形常用加工方法中,(A)的加工精度最高。

A.磨齿B.铣齿C.滚齿D.插齿

8.电火花加工主要是利用(A)进行材料去除的。

A.热能、电能B.光能、热能C.热能、冲击能D.电能、光能

9.麻花钻切削部分的主切削刃有(B)。

.1个

.2个

.3个D.4个

10.可用于加工内键槽的机床是(D)。

A.立铣床B.镗床C.牛头刨床D.插床

11.齿轮齿形常用加工方法中,(A)的生产率最高。

A.滚齿B.插齿C.磨齿D.剃齿

12.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中,电极丝作(C)的运动。

A.连续B.间歇C.往复D.旋转

13.目前,在生产中加工平面最常用的加工方法是(B),其原因是因为其加工效率高、加工质量容易保证。

A.周铣B.端铣C.刨削D.镗削

14.磨削能够加工高硬度的材料是因为(A)。

A.磨粒硬度高B.砂轮硬度高C.结合剂硬度高D砂轮组织紧密。

15.双联齿轮的齿形常用的加工方法是(D)。

A.珩齿B.剃齿C滚齿D.插齿

16.激光加工时,工件(D)。

A.受力大变形大B.受力大变形小C.受力小变形小D.无受力变形

17.扩孔加工精度比钻孔精度高的原因是(B)。

A.切削速度高B.刀具刚性好C.进给量小D.容屑槽深

18.镗床上镗孔最适合于加工(C)零件上的孔和孔系。

A.轴类B.套类C.箱体、支座类D.连杆类

19.在下列齿形的加工方法中,淬火后的齿形精加工的方法有是(D)。

A.珩齿B.插齿C.滚齿D.磨齿

20.超声波加工适宜加工各种(A)。

A.硬脆材料B.塑性材料C.韧性材料D.弹性材料

第2章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1.在车削细长轴时,为了减小工件的变形和振动,故采用较大(A)的车刀进行切削,以减小径向切削分力。

A.主偏角B.副偏角C.后角D.副偏角和后角

2.在切削用量中,对积屑瘤影响最大的是(A)。

A.切削速度B.进给量C.切削宽度D.背吃刀量

3.调整好切削用量后,(C)加工过程中切削宽度、切削深度是变化的。

A.车削B.刨削C.铣削D.镗削

4.当工件的强度、硬度、塑性愈大时,刀具耐用度(D)。

A.不变B.有时长有时短C.愈长D.愈短

5.车床上安装镗孔刀时,刀尖低于工件回转中心,其工作角度将会比标注角度(D)。

A.前、后角均变小B.前、后角均变大

C.前角变小、后角变大D.前角变大、后角变小

6.最适合制造拉刀的刀具材料是(B)。

A.合金工具钢B.高速钢C.硬质合金D.人造金刚石

7.在刀具角度中,对积屑瘤影响最大的是(A)。

A.前角B.后角C.主偏角D.副偏角

8.刀具磨钝的标准是规定控制(C)。

A.刀尖磨损量B.前刀面月牙洼的深度

C.后刀面磨损的高度D.刀尖磨损量、后刀面磨损的高度

9.刀具的刃倾角在切削中的主要作用是(D)。

A.使主切削刃锋利B.减小摩擦

C.控制切削力大小D.控制切屑流出方向

10.镗床镗孔时,其主运动是(A)。

A.镗刀的旋转运动B.镗刀的直线运动

C.工件的旋转运动D.工件的直线运动

11.用硬质合金刀具高速切削时,一般(D)。

A.用低浓度乳化液

.用切削油C.用少量切削液D.不用切削液

12.车削时,切削热传出的途径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C)。

A.刀具B.工件C.切屑D.空气介质

13.加工塑性材料和精加工时,刀具的前角和后角的选择是(A)。

A.较大的前角和后角B.较小的前角和后角

C.较大的前角、较小的后角D.较小的前角、较大的后角

14.切削加工时,须有两个进给运动的是(D)。

A.车外圆B.铣平面C.刨平面D.磨平面

15.在切削加工过程中,能显著降低切削力的刀具角度是(A)。

A.前角B.后角C.主偏角D.副偏角

16.切削脆性金属材料时,一般产生(C)切屑。

A.带状B.节状C.崩碎D.条状

17.车刀刀尖安装高于工件回转轴线,车外圆时(C)。

A.工作前角变小B.工作前角不变C.工作前角变大D.工作后角变大

18.制造镶齿端铣刀刀齿的刀具材料是(D)。

A.炭素工具钢B.合金工具钢C.高速钢D.硬质合金

19.当切削面积不变时,增加背吃刀量,减小进给量会使切削温度和切削力(C)。

A.切削温度提高、切削力减小B.切削温度降低、切削力增大

C.切削温度提高、切削力增大D.切削温度降低、切削力减小

20.在相同的加工条件下加工下列材料时,在切削区域温度最低的是(D)。

A.45B.60212D.200

第3章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制订

1.在主轴箱体的加工中,以主轴毛坯孔作为粗基准,目的是(A)。

A.保证主轴孔表面加工余量均匀B.保证箱体顶面的加工余量均匀

C.保证主轴与其它不加工面的相互位置D.减少箱体总的加工余量

2.在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安排零件表面加工顺序时,要“基准先行”的目的是(D)。

A.避免孔加工时轴线偏斜B.避免加工表面产生加工硬化

C.消除工件残余应力D.使后续工序有精确的定位基面

3.生产中用以确定机加工余量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B)。

A.经验估算法B.查表修正法C.分析计算法D.基准法

4.调质一般安排在(B)。

A.毛坯制造之后B.粗加工之后C.半精加工之后D.精加工之后。

5.工序是构成(A)。

A.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B.安装的基本单元

C.工步的基本单元D.走刀的基本单元

6.零件加工时,粗基准面一般为(A)。

A.工件的毛坯表面B.工件的已加工表面

C.工件的待加工表面D.工件的加工表面

7.零件的生产纲领就是包括废品、备品在内的(D)。

A.一个月的产量B.一个季度的产量

C.半年的产量D.一年的产量

8.一种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是指(C)。

A.这种方法的最高加工精度  B.这种方法的最低加工精度

C.在正常情况下的加工精度  D.在最低成本下的加工精度

9.淬火工序一般应安排在(C)。

A.粗加工前  B.粗加工和半精加工之间

C.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之间  D.精加工之后

10.保证装配精度的修配法适用于(B)。

A.大批量生产B.单件小批生产C.组成环数多D.装配精度要求高。

11.切削加工工序的安排最基本的原则是(D)。

A.先精后粗B.先孔后面C.先次后主D.先粗后精

12.封闭环是(B)。

A.尺寸链中直接获得的尺寸B.尺寸链中最后间接获得的尺寸

C.尺寸链中中间获得的尺寸D.尺寸链中的组成环

13.加工10件,变速箱轴承孔Φ62J7,0.8μm,其加工方案是(C)。

A.粗车—半精车—精车B.粗铣—半精铣—精铣

C.粗镗—半精镗—精镗D.粗拉—半精拉—精拉

14.加工Φ20以下未淬火的小孔,尺寸精度8,表面粗糙度3.2-1.6,应选用(C)加工方案。

A.钻-镗-磨B.钻-粗镗-精镗

C.钻-扩-铰D.钻-扩-磨

15.有色金属一般不采用(C)进行加工。

A.金刚镗B.高速精车C.磨削D.高速铣削

16.车床主轴轴颈和锥孔的同轴度要求很高,因此常采用(B)方法来保证。

A.基准重合B.互为基准C自为基准D.基准统一

17.当单件生产某一零件时,最适宜的毛坯生产方法是(B)。

A.砂型铸造、机器造型B.砂型铸造、手工造型

C.压力铸造D.模型锻造

18.时间定额就是完成零件某一(B)所规定的工时。

A.工艺过程B.工序C.走刀D.工步

19.在机械加工中直接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性质使之变成所需成品的过程称为(B)。

A.生产过程B.工艺过程C.工艺规程D.生产规程

20.轴类零件定位用的顶尖孔是属于(A)。

A.精基准B.粗基准C.辅助基准D.自为基准

第4章机床夹具设计原理

1.工件在安装定位时,根据加工技术要求实际限制的自由度数少于六个,且不能满足加工要求,这种情况称为(A)。

A.欠定位B.不完全定位C.完全定位D.过定位

2.广泛应用于单件和小批量生产中的夹具是(D)。

A.随行夹具B.专用夹具C.组合夹具D.通用夹具

3.长套限制工件(B)自由度。

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

4.夹具的作用之一是(A)。

A.保证加工精度B.保证机床精度C.保证刀具质量D.保证切削用量

5.在夹具中,用一个平面对工件进行定位,可限制工件的(B)自由度。

A.两个B.三个C.四个D.五个

6.夹紧力作用点应能保持工件定位稳定,不致引起(A)。

A.工件的位移B.工件的应力C.工件温度的提高D.工件强度降低

7.安装是指(D)。

A.放置B.定位C.放置+夹紧D.定位+夹紧

8.夹紧机构中的最终执行元件是(C)。

A.动力装置B.中间传力机构C.夹紧元件D.中间传动装置

9.在夹具中,较长的V形架用于工件圆柱表面定位可以限制工件(C)自由度。

A.二个B.三个C.四个D.五个

10.重复限制工件某个自由度的定位现象称之为(C)。

A.完全定位B.不完全定位C.过定位D.欠定位

11.为了提高零件加工的生产率,应考虑的最主要的一个方面是(B)。

A.减小毛坯余量B.提高切削速度

C.减少测量次数D.增大稳定性

12.在确定夹紧力的着力点和方向时,应使工件的定位基准面与定位元件可靠的接触,为此,主要夹紧力应(A)装置基面。

A.垂直B.平行C.成45度角D.任意角度

13.在一个立方体上铣一通槽应限制的自由度数是(C)。

A.3个B.4个C.5个D.6个

14.采用削边销而不采用普通销定位主要是为了(A)。

A.避免过定位B.避免欠定位C.减轻质量D.减小粗糙度

15.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工件安装方式是(B)。

A.自由安装B.划线找正安装C.夹具安装D.刀架安装

16.定位的实质就是消除工件的(A)。

A.自由度B.支撑点C.移动方向D.误差

17.工件安装时,绝对不能采用(D)。

A.完全定位B.不完全定位C.过定位D.欠定位

18.夹紧机构中确定夹紧力大小时,最好的状况是夹紧力应(C)。

A.尽可能的大B.尽可能的小C.大小适当D.都行

19.车床上所用夹具如三爪卡盘、拨盘等是(D)。

A.专用夹具B.组合夹具C.随行夹具D.通用夹具

20.夹具定位元件上的小平面限制工件的(A)自由度。

A.1个B.2个C.3个D.4个

第5章机械加工精度

1.机床传动链的精度就是机床的(D)。

A.运动精度B.几何精度C.定位精度D.传动精度

2.在切削力作用下,由于切削力的作用位置不同,使各点系统刚度、变形不同而引起工件的(A)。

A.形状误差B.位置误差C.精度误差D.定位误差

3.在车床上以两顶尖定位车削光轴,车后发现工件中部直径偏大,两头直径偏小,

其最大的原因是(A)。

A.工件刚度不足B.前后顶尖刚度不足

C.车床纵向导轨直线度误差D.导轨扭曲

4.在大批量生产零件时,为了提高机械加工效率,通常加工尺寸精度的获得方法为(B)。

A.试切法B.调整法C.成形运动法D.划线找正安装法

5.在下列切削加工方法中,属于定尺寸刀具法的是(C)。

A.车外圆B.铣平面C.铰孔D.磨内圆

6.如果工件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多个表面时,各表面的位置精度依靠(D)来保证。

A.夹具的定位精度B.夹具的加紧力的大小

C.对刀元件的精度D.机床的精度

7.据统计,在精密加工和大件加工中,由于工艺系统热变形所产生的误差常占加工误差的(C)。

A.10-20%B.20-30%C.40-70%D.80-90%

8.在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中,(D)适于大批量生产如齿轮齿形的加工。

A.轨迹法B.成形法C.试切法D.展成法

9.车床热变形的主要热源是(A)。

A.床头箱B.刀架C.尾架D.床身

10.在车削细长轴时,极易引起工件的弯曲变形,这时可以采用(A)。

A.小进给量、大主偏角车刀B.大进给量、小主偏角车刀

C.小进给量、小主偏角车刀D.大进给量和大主偏角车刀

11.在用试切法获得工件尺寸,进给机构在微量进给时,会出现(B)。

A.测量误差B.爬行误差C.安装误差D.调整误差

12.机床的制造误差是(D)。

A.定位误差B.安装误差C.随机误差D.系统误差

13.在普通车床上用三爪卡盘夹工件外圆车内孔,车后发现内孔与外圆不同轴,其最可能原因是(B)。

A车床主轴径向跳动B卡爪装夹面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同轴

C刀尖与主轴轴线不等高D车床纵向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

14.车丝杠时,产生内螺距误差的原因是(B)。

A.机床主轴径向跳动B.机床主轴轴向窜动

C.刀具热伸长D.传动链误差

15.误差的敏感方向是(C)。

A主运动方向B进给运动方向

C过刀尖的加工表面的法向D过刀尖的加工表面的切向

第6章机械加工的表面质量

1.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就是指表面的(A)。

A.微观几何形状误差B.微观几何位置误差

C.微观几何应力变化D.微观几何加工硬化

2.在车削加工时,要获得低的表面粗糙度,切削速度必须(C)。

A.逐渐的增大B.逐渐的减小C.很低或很高D.中等

3.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越大,其耐疲劳强度(B)。

A.越高B.越低C.先高后低D.无影响

4.磨削时,砂轮的速度越高,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值(B)。

A.越大B.越小C.先小后大D.不影响

5.工件材料的性能对表面层硬化的影响是,材料的(C)越大,切削后冷硬越严重。

A.强度B.脆性C.塑性D.硬度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要求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择1至5个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1章加械加工方法与切削机床

1.在车床上能够加工的表面有()。

A.平面B.外圆面C.锥面

D.曲面E.螺纹

2.钻孔时,易产生的引偏方式有()。

A.轴线引偏B.孔粗糙C.孔径扩大

D.孔径缩小E.孔不圆

3.铸铁箱体上Φ160H6孔应采用的加工方案是()。

A.钻B.粗镗C.半精镗

D.铰E.精镗

4.展成法加工齿轮的方法有()。

A.铣齿B.滚齿C.插齿

D.珩齿E.剃齿

5.加工平面的方法有()。

A.铣削加工B.车削加工C.钻削加工

D.刨削加工E.磨削加工

第2章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1.切屑的种类有()。

A.带状切屑B.条状切屑C.挤裂状切屑

D.单元切屑E.崩碎状切屑

2.影响切削过程的因素有()。

A.机床B.刀具角度C.背吃刀量

D.切削速度E.工件材料的力学性能

3.刀具磨损的形态有()。

A.前刀面磨损B.后刀面磨损C.边界磨损

D.塑性破损E.脆性破损

4.切削用量是()。

A.切削速度B.切削宽度C.切削厚度

D.进给量E.背吃刀量

5.刀具的标注角度有()。

A.前角B.后角C.主偏角

D.副偏角E.刃倾角

第3章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制订

1.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的方法有()。

A.采用先进高效的生产设备B.提高切削用量C.修改产品设计

D.采用多刀加工E.采用连续加工

2.划分加工阶段的目的是()。

A.保证加工质量  B.减小切削力C.减小刀具的磨损

D.合理使用设备E.及时发现毛坯的缺陷

3.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

A.互换装配法B.选择装配法C.结构装配法

D.修配装配法E.调节装配法

4.在零件的成本中,属于工艺成本的有()。

A.材料费B.运输费C.工人的工资

D.机床的维修费E.车间的照明、取暖费

5.机械加工工序安排的原则有()。

A.先加工粗基准,再加工精基准B.先粗后精C.先加工平面再加工孔

D.先淬火后加工E.先主要表面,后次要表面

第4章机床夹具设计原理

1.在夹具中常用的夹紧机构有()。

A.蜗轮蜗杆夹紧机构B.斜楔夹紧机构C.螺旋夹紧机构

D.弹簧夹紧机构E.铰链夹紧机构

2.能够完全保证加工质量的定位现象是()。

A.完全定位B.不完全定位C.欠定位

D.过定位E.超定位

3.属于夹具组成部分的是()。

A.定位元件及装置B.刀具C.加紧元件及装置

D.机床传动元件E.夹具体

4.工件通过孔定位的定位方式有()。

A.定位销定位B.定位套定位C.心轴定位

D.锥销定位E.V形铁定位

5.夹具夹紧力的确定应考虑()

A.夹紧力的方向B.夹紧力的大小C.夹紧力的移动

D.夹紧力的作用点E.夹紧力的转动

第5章机械加工精度

1.工艺系统包括()。

A.机床B.夹具C.工件

D.切削速度E.刀具

2.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有()。

A.原理误差B.安装误差C.夹具的制造精度

D.工件的受力变形E.机床的受热变形

3.工艺系统的制造误差和磨损对工件精度的影响因素有()。

A.机床主轴的回转精度B.机床的几何精度C.导轨的变形

D.夹具的制造精度E.刀具的磨损

4.工艺系统的热源来自()。

A.切削热B.自发热C.摩擦热

D.环境温度E.辐射热

5.保证和提高加工精度的措施和途径有()。

A.直接消除或减小原始误差B.补偿或抵消原始误差C.转移变形

D.误差转移E.选择精密量具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第1章加械加工方法与切削机床

1.外圆表面的加工方法主要有(车削)和(磨削)。

2.展成法主要用于齿轮齿形的加工,它是利用齿轮啮合原理进行加工。

常见的有(滚齿)、(插齿)、剃齿、珩齿和磨齿等。

3.外圆车削的工艺范围很广,一般可划分为粗车、(半精车)、(精车)和精细车等各加工阶段。

4.钻孔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刀具(钻头)旋转,工件或刀具作轴向进给;另一种是(工件)旋转,刀具作轴向进给运动。

5.平面常用的加工法有(铣削)、(刨削)和磨削,对于大批量生产的零件,也可采用拉削加工。

6.车削外圆时,若车刀安装过高,则刀具角度的变化是(工作前角变大)、(工作后角变小)。

7.平面磨削有(周磨法)和(端磨法)两种方式。

8.45钢Φ31h8,0.4μm,调质,其加工方案是:

(粗车)调质(半精车)磨削。

9.刨床可分为(牛头刨床)、(龙门刨床)和插床。

10.30钢轴套Φ50h6,0.2μm,表面淬火,其加工方案是:

粗车—(半精车)淬火(-粗磨)精磨。

第2章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1.粗车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切削用量选择应是(大的背吃刀量)、(大的进给量)、中等适度的切削速度。

2.切削过程中切削力的来源主要是切屑、工件的(弹、塑性变形抗力)和刀具、切屑、工件之间的(摩擦力)。

3.在生产中,目前测量切削力的手段有:

(测定机床功率、计算切削力),(用测力仪测量切削力)。

4.合理的刀具耐用度应根据优化目标而定,一般分为(最高生产率耐用度)和(最低成本耐用度)两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