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锅炉零米及地下设施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1567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厂锅炉零米及地下设施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电厂锅炉零米及地下设施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电厂锅炉零米及地下设施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电厂锅炉零米及地下设施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电厂锅炉零米及地下设施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电厂锅炉零米及地下设施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电厂锅炉零米及地下设施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电厂锅炉零米及地下设施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电厂锅炉零米及地下设施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电厂锅炉零米及地下设施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电厂锅炉零米及地下设施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电厂锅炉零米及地下设施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电厂锅炉零米及地下设施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电厂锅炉零米及地下设施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厂锅炉零米及地下设施施工方案.docx

《电厂锅炉零米及地下设施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厂锅炉零米及地下设施施工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厂锅炉零米及地下设施施工方案.docx

电厂锅炉零米及地下设施施工方案

编制依据:

锅炉房零米及地下设施图,相关设计院院标(图集),

国家现行建筑专业相关技术及施工验收规范、规程: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JGJ/T10—9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300—2001,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J50104—9,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

1.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本工程为锅炉零米地下设施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81.500M,分布在B0-B34轴、BE-N排间。

材料选用:

钢筋ø-HPB235级钢筋,Φ-HRB335级钢筋,垫层混凝土强度为C10,基础、沟道及坑混凝土强度为C25。

钢筋保护层厚度基础底板为40MM,其它35MM,基底标高作用在回填土上,压实系数大于0.95,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80kpa。

地面埋件如未特殊说明所有地面埋件顶标高均为+0.000M。

二次灌浆料采用YJGM-11型二次灌浆料。

锅炉间地下设施主要包括以下设备基础:

4个暖风器疏水泵基础,4个密封风机基础、2个定期排污扩容器基础、2个降水装置、2个火检风机、1个空预器冲洗水泵基础、2个捞渣机基础、2个渣浆池、1个空预器冲洗水箱基础、4个渣浆泵基础。

2.作业进度安排:

施工工期:

3.作业准备工作及条件

3.1作业人员质量

3.1.1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公司三级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1.2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经过身体检查合格后方可上岗。

3.1.3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具备本岗位技术资格,必须持证上岗。

3.1.4施工技术人员严格仔细审核施工图,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3.1.5施工人员必须仔细看图并熟悉本作业指导书,具备良好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施工组长必须有此项作业施工经验。

3.1.6施工人员配备如下表:

序号

工种

数量

姓名

序号

工种

数量

姓名

1

工长

1

9

钢筋工

8

2

质检员

1

10

混凝土工

2

3

技术员

1

11

架子工

4

4

安全员

1

12

力工

20

5

测量员

2

13

机械工

1

6

电工

1

14

维修工

1

7

焊工

2

8

木工

10

合计:

55

3.2作业机械、工具、仪器、仪表要求

所有作业机械、工具等必须检修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所有仪器(计量器具)和仪表(氧气、乙炔表)等必须经过有关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施工机械、工具、仪器、仪表配备如下:

序号

机具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插入式振动器

Φ50

2

2

振动棒

Φ50

4

3

混凝土搅拌站

1

4

钢筋切断机

Q--40

1

5

钢筋弯曲机

GW40-1

1

6

钢筋调直机

GTJ4/14

1

7

切割锯

1

8

交流电焊机

1

9

直流电焊机

1

10

木工刨床

1

11

圆锯机

1

12

经纬仪

J2--2

1

13

水准仪

S3

1

14

测距仪

1

15

氧割设备

1

16

铲运车

30型

1

17

混凝土罐车

3

18

混凝土泵车

1

4.作业程序及作业方法

4.1作业程序

土方开挖→人工清理基层、机械夯实→实验室取样(合格)→基础垫层施工→放线、验线(合格)→钢筋制作、绑扎→模板制作、安装→验筋、验模板、验埋件→砼浇筑→覆盖保温养护→拆除模板→回填土

4.2作业方法

4.2.1土方开挖:

4.2.1.1土方进行开挖前,首先进行开挖区域场地平整;然后进行测量定位和放线。

4.2.1.2土方开挖前首先对放线定位进行复核检查,经业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

4.2.1.3由于锅炉间整个地层表面已经全部冰冻,厂房内烟道和管排联箱已经就位,整个围护结构已经形成,这使得进入厂房进行机械作业范围变得很小,大部分土方就得使用人工进行开挖,大量土方无法使用机械进行运输,只能靠人工进行倒运至厂房外,开挖将耗费大量人工和时间。

4.2.1.4土方挖至设计标高后,应立即请监理及设计工代等有关人员对基底进行验槽,符合设计要求后,应立即组织基础施工,并填写验槽记录(隐蔽工程记录)。

4.2.1.5基槽开挖后若不能马上施工,应用袋装保温材料将基底覆盖保温,不能停晾过久,以免基底受冻。

4.2.1.6因为现场场地限制,土方回填也只能采用人工回填,回填前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每层回填不大于30cm,逐层进行压实。

4.2.2基础垫层施工

4.2.2.1锅炉间上部土层为冻土,应将冻土层全部挖降至暖土层,采用混砂分层回填至设计标高,每层回填厚度不大于30cm,进行夯实,以保证压实系数>0.95。

4.2.2.2基础垫层模板采用60×100mm松木方做侧模板,固定方式采用φ14螺纹钢筋@200mm双面钉入地下,钢筋长度为500mm。

支设前,用经纬仪将基础边线重新投入到坑内。

然后挂通线进行施工,确保垫层截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并用水准仪跟踪操设模板标高。

4.2.2.3垫层浇注完后,用经纬仪将基础边线投到垫层上。

4.2.3钢筋制作和绑扎

设备基础、支墩、沟道钢筋保护层以50×50×35mm、50×50×40mm同标号砂浆垫块控制,垫块应垫在下层钢筋下钢筋交叉点处,纵横间距为1000mm,基础侧壁钢筋保护层均以带铁丝水泥砂浆块控制并绑扎牢固,垫块应垫在主筋外侧,水泥砂浆垫块配合比应及混凝土砂浆配合比相同。

保护层厚度35mm、40mm。

钢筋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和二次复检合格报告。

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内加工成型,并应挂牌、分类堆放。

钢筋加工时,钢筋制作应根据钢筋原料型号、部位、尺寸综合考虑其加工合理性,最大限度减少钢筋损耗。

钢筋品种、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钢筋网、钢筋骨架绑扎不允许变形,缺扣、松扣数量≤10%且不应集中。

钢筋表面应平直、清洁、不应有损伤、油渍、片麻老锈等。

钢筋和箍筋弯钩角度及平直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

基础底板及侧壁钢筋制作完成后在钢筋场地分类摆放,根据现场实际进度情况,采用机动四轮拖车(人工配合)分批运至施工现场。

钢筋接头形式、部位及同一截面受力钢筋接头百分率及搭接长度必须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

埋件加工要求:

铁件切割应方正,割缝整齐,无毛刺,尺寸准确。

埋件型号、位置由专人负责校对。

固定要求:

埋入混凝土墙侧面铁件采用在铁件四角打φ5孔洞,再用四个M4螺栓固定在模板内侧,以保证埋件位置准确,埋件表面及模板接触紧密,表面及柱、梁保持平整;预埋件安装时。

预埋件表面周围贴一条PE胶棉条,以防止砼浆污染预埋件表面。

当埋件尺寸大于300×300mm时,为防止埋件下形成气囊,使埋件周围形成蜂窝,孔洞,应在埋件上开排气孔。

严禁将预埋件直接用锤击入已振实混凝土中。

见下图:

预埋件安装示意图

所有铁件在模板拆除后应将表面杂物、浮锈清除干净,刷二遍防锈漆。

4.2.4模板工程

4.2.4.1垫层模板:

垫层模板施工见下图:

4.2.4.2独立基础模板

4.2.4.3短柱模板

采用竹胶板模板,用60*100木方组合拼装,模板缝均夹双面胶带,以防止混凝土浇灌时漏浆,支模示意见下图:

4.2.5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搅拌采用搅拌站统一生产,混凝土运输采用砼罐车运输,混凝土泵车现场浇筑,根据项目部总体安排和现场实际情况,决定设备基础(沟道)先后施工顺序,原则上是先施工大、深基础,后施工浅、小基础,具备浇筑条件,马上进行浇筑,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P·O42.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掺加泵送剂。

设备基础、支墩和沟道混凝土能一次浇筑尽可能一次性浇筑,如果需要分开浇筑,则需要留设施工缝(具体位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由于设备基础较浅,施工缝处设置凸凹槽(30*40mm),沟道施工在临时间断处需设置橡胶止水带(300mm宽),橡胶止水带应正确安装,居于侧壁中部,里外各150mm,混凝土浇注时自由落差应控制在2m以内。

当混凝土落差大于2m时,应挂串筒将混凝土导入模板内。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混凝土厚度为30cm;混凝土振捣应密实,不得漏振、少振,要确保混凝土拆模后无蜂窝、麻面、孔洞、露筋等质量问题,以达到内实外光。

施工缝处理

施工缝处理:

凿除混凝土表面水泥薄膜、松动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使石子露出半粒,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一般不少于24h。

在封模前,钢筋上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应予清除干净,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封模。

在浇筑混凝土前,先铺上10~15mm厚同标号水泥砂浆,然后开始浇筑上部混凝土。

5.质量保证措施

5.1质量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DL/T5210.1-2005

5.1.1模板安装工程质量标准

5.1.1.1模板及支架应具有足够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砼重力、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5.1.1.2隔离剂不得玷污钢筋和砼接茬处。

5.1.1.3模板安装时,模板接缝不应漏浆,

5.1.1.4预埋件、预留孔应齐全、正确、牢固。

5.1.1.5轴线位移≤5mm,

基础标高偏差±5mm;

基础截面尺寸偏差±10mm;

柱、墙、梁截面尺寸偏差+4~-5mm;

垂直度≤5m时允许偏差≤6mm、>5m时允许偏差≤8mm;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mm;

表面平整度≤5mm;

预留孔中心位移≤3mm。

5.1.2钢筋安装质量标准

5.1.2.1受力钢筋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5.1.2.2纵向受力钢筋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5.1.2.3钢筋网网片长、宽偏差±10mm

网眼尺寸偏差±20mm,

网片对角线差≤10mm;

受力钢筋间距偏差±10mm、排距偏差±5mm,

保护层厚度偏差基础±10mm、柱、梁±5mm、板、墙±3mm;

箍筋、横向钢筋间距偏差±20mm;

预埋件中心位移≤5mm,水平高差+3~0mm

5.1.3砼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质量标准

轴线位移独立基础≤10mm,其他基础≤15mm,墙、柱、梁≤8mm;

垂直度层高≤5m时允许偏差≤8mm,>5m时允许偏差≤10mm;

标高偏差:

基础顶面±10mm

截面尺寸偏差+8~-5mm,

表面平整度≤8mm

预留孔中心位移≤5m、截面尺寸偏差+10~-5mm。

5.2质量保证措施

5.2.1检查外加剂质量及掺量。

5.2.2检查水、骨料和砼出罐温度及砼入模温度。

5.3质量控制

5.3.1严格按审批后施工方案进行交底和施工操作,专职质检员进行检查。

5.3.2对原材料质量要求必须有该批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和进场检验试验报告,合格后,方可使用于工程。

5.3.3有专人控制配合比,外加剂计量严格控制,砂、石含水率及时测量。

5.3.4坍落度控制作为重点监控内容,坍落度测量每台班不少于两次。

5.3.5试块留置数量有代表性,符合现行规范、规程等规定。

5.3.6选用正确振捣方法,合理控制振捣时间。

5.3.7加强养护工作。

5.3.8应严格遵守三级检查四级验收制度,未经验收合格严禁下道工序施工。

5.3.9施工交底应在项目开工前进行,参加部门及人员应齐全;交底应清楚;应着重交待本工程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对重要结构或重要部位,工序应详细介绍,必要时要以表格及附图说明,应详细交待安全注意事项,及违章施工处罚规定;施工交底结束后应立即整理成文,并及时送交有关部门审阅签证。

5.3.10砼试块留置,除按常温留置标准养护28天为一组。

6、主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6.1麻面现象

原因分析:

⑴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出现麻面。

⑵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没有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浇筑混凝土时,及模板接触部分混凝土,水分被模板吸去,致使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⑶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浇筑混凝土时缝隙漏浆,混凝土表面沿模板缝位置出现麻面。

⑷混凝土振捣不实,混凝土中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面。

预防措施:

⑴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⑵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

如有缝隙,用油毡条、塑料条、纤维板或水泥砂浆等堵严,防止漏浆。

⑶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混凝土均应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6.2露筋现象

原因分析:

⑴混凝土浇筑振捣时,钢筋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

⑵钢筋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混凝土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产生露筋。

⑶因配合比不当混凝土产生离析,浇捣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造成漏筋。

⑷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漏筋。

⑸混凝土保护层振捣不密实,或木模板湿润不够,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过早等,拆模时混凝土缺棱掉角,造成露筋。

预防措施:

⑴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应及时修整。

⑵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注意固定好垫块,每隔1m左右在钢筋上邦扎1个水泥砂浆垫块。

⑶钢筋较密集时,选配适当石子。

石子最大颗粒尺寸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3/4。

⑷为防止钢筋位移,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

在钢筋密集处,采用带刀片振捣棒进行振捣。

⑸浇筑混凝土前用清水将木模板充分湿润,认真堵好缝隙。

⑹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用串筒或溜槽等进行下料。

⑺拆模时间要根据试块实验结果正确掌握,防止过早拆模。

⑻操作时不能踩踏钢筋,如钢筋有踩弯或脱扣者,及时调直,补扣绑好。

7.3蜂窝现象

原因分析:

⑴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或砂、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⑵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合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⑶未按操作规程浇筑混凝土,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混凝土离析。

⑷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浇筑,振捣不实或下料及振捣配合不好,未及振捣又下料,因漏振而造成蜂窝。

⑸模板空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混凝土时模板位移,造成严重漏浆或烂根,形成蜂窝。

预防措施:

⑴混凝土搅拌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

⑵混凝土拌合均匀。

⑶混凝土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如超过,要采取串筒或溜槽等措施进行下料。

⑷竖向结构混凝土浇筑时采取以下措施:

①支模前在边模板下口抹8cm宽找平层,找平层嵌入柱、板墙体不得超过1cm,保证下口严密。

开始浇筑混凝土时,底部应先填以50~10mm及浇筑混凝土成分相同水泥砂浆。

砂浆应用铁锹入模,不得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内。

混凝土塌落度应严格控制,底层振捣应认真操作。

②柱子应分段浇筑,边长大于0.4m且无交叉箍筋时,每段高度不应大于3.5m。

③墙和隔墙应分段浇筑,每段不应大于3m。

④采用竖向串筒导送混凝土时,竖向结构浇筑段高度不加限制。

⑤柱断面在40×40cm以内并有交叉箍筋时,应在柱模侧面开设不小于30cm高孔洞,装上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

⑥捣实混凝土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小于其作用半径1.5倍;对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则不大于其作用半径1倍。

振捣器至模板距离不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1/2。

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良好,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

⑦混凝土浇捣时,必须掌握好每点振捣时间。

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呈水平状态,并将模板边角填满充实。

⑧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

如发现有模板走动,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8、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8.1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工作,制定安全生产,做到有项目、有交底、有检查、有解决。

8.3所有脚手架、马道搭设应采取防滑措施(采用木跳板并钉设防滑条)。

8.4施工现场应设电工负责安装、维护和管理用电设备,严禁非电工随意拆改。

回填土时电源线要防砸、防碾压、防止断线造成触电事故。

8.5防火措施

8.5.1易燃物品集中堆放,并远离施工地点,堆放地点应事先征求消防部门批准。

8.5.2消防道路应畅通,消防栓、水源等处应经常保持干净,并设明显标记。

8.5.3电焊、气焊施工现场附近不得有易燃物堆放。

8.5.4木工作业场地,要搭设木工作业棚,机械设备和加工材料分开堆放,加工废料要及时清理运走,要配备有足够数量消防器材(灭火器、砂桶砂锹)。

8.5.5施工现场任何地方严禁吸烟,更不得私自设立吸烟点。

8.5.6施工现场内施工用火采用严格用火申报批准程序,未经批准严禁私自使用。

8.6施工用车辆在使用前必须认真检修,使其状态良好,在厂区内行使速度不超过15KM/小时。

9.安全危险点分析及安全措施。

9.1危险点分析:

机械伤害、触电、高处坠落

9.2安全措施

9.2.1防止机械伤害事故措施

9.2.1.1在运行和运转中机械严禁对其进行维修、保养或调整等作业。

机械设备应按时进行保养,发现异常及时停止使用。

9.2.1.2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持证上岗。

机械作业时,操作人员不得擅离岗位或将机械交给非本机操作人员操作。

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和操作室。

9.2.2防止触电措施

9.2.2.1工程施工中要做到用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绝缘良好,布线整齐,设备裸露带电部分加设防护罩,并注明“危险”标牌。

9.2.2.2开关柜或配电箱内配线绝缘良好,排列整齐,绑扎成束并固定在盘内。

导线剥头压接应牢固。

盘面操作部位不让有带电体明露。

9.2.2.3开关柜、配电箱加锁,并设警告提示。

10、职业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要求

10.1增强环保意识,在施工人员入场前进行环保教育。

10.2施工人员文明施工,不许大声喧哗。

10.3派专人对施工道路维护清扫,加强公共厕所清扫管理。

10.4保持现场整洁,施工期间保持现场不出现不必要障碍物,及时从现场清除运走不再需要设施及任何废料。

10.5合理组织现场施工顺序,保证供排水有序,严禁施工跑水,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11、危害辩识:

施工危险因素和环境因素辩识及控制对策表

AH205工程项目:

作业过程/活动:

共1页第1页

序号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描述

采取危险和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风险

等级

控制

实施人

监测人

方法

时机

责任

1

脚手架搭设中未设供人员上下斜布道

搭设脚手架时要同时搭设好人员上下斜布道

W

P

工地

2

脚手架拆除时未按顺序拆除

按顺序拆除先搭后拆后搭先拆

S

D

班组

3

防滑

人行通道设置防滑条。

A

P

工地

4

环境污染

施工过程中注意及时清理施工垃圾,并统一处理。

A

P

班组

5

失稳

不准用不稳固工具v或物体在脚手架面垫高操作,更不准在未经加固情况下在一层脚手架上再叠加一层。

S

D

工地

6

触电电焊机无接地

设安全接地

S

D

工地

注:

控制方法:

W:

见证;H:

停工待检;S:

连续监护;A:

提醒;R:

记录确认。

控制时机:

P:

作业开始前;D:

每天至少一次;Z:

每周一次(4Z:

每月一次,12Z:

每季一次);T:

活动连续过程停顿或中断后重新开始作业前。

实施人:

施工组长/作业人员/供应部门等;监测人:

组长/班长/专兼职安全员/生产经理/总工

责任;Ⅴ级:

项目部;Ⅳ级;工地;Ⅲ级:

班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