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1575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表.docx

《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表.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表.docx

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表

附件1:

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表(试行)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小学评估标准

初中评估标准

分值

评分办法(见注3)

备注

自评得分

(一)

(20)

1.学校设置

方便就近入学;服务半径适宜。

方便就近入学;服务半径适宜。

5

一档5分,二档3分,三档1分,四档不得分

2.规模与班额

1.农村和城市一般分别为1-4和2-6轨;2.班额不超过45人;3.基本无超大班现象。

1.一般4-12轨;2.班额不超50人;3.基本无超大班现象。

5

一档5分,二档3分,三档1分,四档不得分

九年一贯制学校2-4轨

3.校园环境

1.布局合理,区域分明;2.绿化、美化、净化;3.校园文化丰富;4.围墙坚固、完整。

1.布局合理,区域分明;2.绿化、美化、净化;3.校园文化丰富;4.围墙坚固、完整。

6

一档6分,二档4分,三档2分,四档不得分

4.用地面积

1.规划合理;2.生均不低于22平方米以上。

1.规划合理;2.生均不低于26平平方米以上。

4

一档4分,二档3分,三档1分,四档不得分

(二)

(30)

1.建筑面积

1.布局合理;2.生均不低于平方米;3.全寄宿制生均不低于平方米。

生均不低于6.4平方米,全寄宿制生均不低于15.31平方米。

5

一档5分,二档3分,三档1分,四档不得分

2.普通教室

生均不低于1.15平方米;玻地比不低于1:

6;40W荧光灯或同样照度节能灯9+2支,并配有灯罩;教室地面硬化防滑。

生均不低于1.12平方米;玻地比不低于1:

6;40W荧光灯或同样照度节能灯9+2支,并配有灯罩;教室地面硬化防滑。

6

一档6分,二档4分,三档2分,四档不得分

3.辅助用房专用教室等

小学教辅用房6室齐全(见注1)

初中教辅用房9室齐全(见注1)

6

一档6分,二档4分,三档2分,四档不得分

4.办公用房

教学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卫生保健室、总务后勤等办公用房配套够用。

教学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卫生保健室、总务后勤等办公用房配套够用。

4

一档4分,二档3分,三档1分,四档不得分

5.厕所

1.教工和学生分设;2.男生坑位不低于1/30;3.女生坑位不低于1/15;4.干净整洁;5.硬化防滑,有防雨设施。

1.教工和学生分设;2.男生坑位不低于1/30;3.女生坑位不低于1/15;4.干净整洁;5.硬化防滑,有防雨设施。

3

一档3分,二档2分,三档1分,四档不得分

6.学生宿舍

1.生均使用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2.一人一床;3.整洁有序。

1.生均使用面积不低于平方米;2.一人一床;3.整洁有序。

3

一档3分,二档2分,三档1分,四档不得分

非寄宿学校见注2

7.食堂

1.设施符合卫生规范;2.距污染源25米以上;3.生均平方米以上。

1.设施符合卫生规范;2.距污染源25米以上;3.生均平方米以上。

3

一档3分,二档2分,三档1分,四档不得分

无师生就餐学校见注2

(三)

(30)

1.图书

1.生均15册以上;2.每年新增书比例1%以上;3.复本率一般不超过20册。

1.生均25册以上;2.每年新增书比例1%以上;3.复本率一般不超过20册。

5

一档5分,二档3分,三档1分,四档不得分

2.教学仪器

数学、科学仪器达到《河南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试行)》第二种配备方案。

理科教学仪器达到《河南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试行)》第二种配备方案。

6

一档6分,二档4分,三档2分,四档不得分

3.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

1.配一定数量计算机供教学使用;2.逐步实现“班班通”;3.农村学校远程教育工程设备正常使用。

1.办公室、计算机教室有足额够的信息端口;2.计算机教室上课保证一人一机3.逐步实现“班班通”;4.农村学校远程教育工程正常使用。

4

一档4分,二档2分,三档1分,四档不得分

4.音美器材

达到国家二类以上标准

达到国家二类以上标准

5

一档5分,二档3分,三档1分,四档不得分

5.体育器材

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

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

5

一档5分,二档3分,三档1分,四档不得分

6.运动场地

1.设有环形跑道的田径场地及球类场地;2.有200米环道;3.有60米直道。

1.设有环形跑道的田径场地及球类场地;2.有300米环道;3.有100米直道。

5

一档5分,二档3分,三档1分,四档不得分

有环形跑道暂达不到长度的适当扣分

(四)

(10)

1.教师

1.按编制和学科配齐教师;2.教师、校长学历和资格合格;3.近三年来新补充教师,应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4.高学历教师不低于80%。

1.按编制和学科配齐教师;2.教师、校长学历和资格合格;3.近三年来新补充教师,应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4.高学历教师不低于50%。

5

一档5分,二档3分,三档1分,四档不得分

2.经费

1.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并按标准按时足额发放;2.生均公用经费按时足额到位;3.公用经费使用合理,不挪作他用。

1.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并按标准按时足额发放;2.生均公用经费按时足额到位;3.公用经费使用合理,不挪作他用。

5

一档5分,二档3分,三档1分,四档不得分

拖欠教师工资和公用经费不到位一票否决

(五)

(10)

1.管理

按《河南省中小学管理规范》要求,规范办学行为,学生课业负担合理。

按《河南省中小学管理规范》要求,规范办学行为,学生课业负担合理。

5

一档5分,二档3分,三档1分,四档不得分

2.质量与效果

1.各年级学生成绩及格率达要要求;2.毕业生全科合格率;3.五年巩固率95%以上;4.年辍学率1%以下;5.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达标;6.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1.各年级学生成绩及格率达到要求;2.毕业生全科合格率;3.三年巩固率92%以上;4.年辍学率1%以下;5.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达标;6.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5

一档5分,二档3分,三档1分,四档不得分

重大安全事故一票否决

注:

1.小学教辅用房6室:

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科学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或多功能教室(兼远程教育播放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初中教辅用房9室:

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多功能教室、体育器材室、心理咨询室。

2.非寄宿学校或无师生就餐学校,该项不计分,总分中也要相应减去该项分值,之后再按百分制折算该校实得分数。

3.总评85分以上为合格。

4.分档标准:

针对各评估要点,1档为完全达到;2档基本达到;3档基本达不到,否则为4档。

附件2

河南省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评估表(试行)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分值

评估标准

得分

(一)入学

机会(20)

1.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纳入财政保障体系

5

县政府制定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保障办法,并认真实施,得2分;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公办学校为主,城区学校建立完善农民工子女学籍档案,得3分。

2.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

5

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有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措施,并且落实较好,得2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之家或实施了其它具体的关爱留守儿童措施,效果较好,得3分。

3.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不低于90%

5

总人口30万人以上的县,办有特殊教育学校,积极推进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不低于90%,得5分;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在80%--90%,得3分;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低于70%,不得分。

4.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县域内初中的比例逐步提高

5

近三年“分配生”比例达到省定标准得5分,达不到标准的酌情扣分。

1.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监督和问责机制

4

明确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得1分;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得1分;建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监督和问责机制,得1分;

政府和相关部门能依法履行教育职责,得1分。

(二)保障

机制(25)

2.义务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列,近三年义务教育经费做到“三个增长”

10

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依法保障义务教育投入稳步增长,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收入分配达到法定增长要求,得2分;义务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列,近三年义务教育经费做到“三个增长”,得2分;校安工程、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县级财政按规定的配套资金足额拨付,信息技术教育费足额使用,得2分;按照规定征足、管好、用好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土地出让金收入按规定比例用于教育,得2分;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学生的“两免一补”等资助政策得到落实,得1分;各项教育经费管理规范、使用合理、下拨及时,无挤占、挪用、截留现象,得1分。

3.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制定并有效实施了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财政性教育经费向薄弱学校倾斜

9

科学制定学校布局规划,积极稳妥推进布局调整,得2分;认真落实《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规划(2011-2015年)》,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都能达到办学基本标准,得3分;认真组织实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初中改造工程、数字校园建设工程等重大教育项目,得2分;加强城镇中小学建设,有规划,有措施,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成效突出,得2分。

4.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义务教育的比例达到省级规定要求。

2

比例达到4%,得2分;其余情况酌情扣分。

(三)教师

队伍(35)

1.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制度

10

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全面落实,且义务教师平均工资教师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工资,得4分;公办中小学教师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政策落实,得3分;农村学校教师、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津补贴政策落实,得3分。

2.义务教育学校学科教师配备合理,生师比达到省定编制标准

10

义务教育学校学科教师配备合理,生师比达到省定编制标准,得3分;建立教师及时补充机制,足额使用核定教职工编制,及时补充自然减员,无空编不补现象,得4分;教师配备向偏远地区、山区必须保留的学校和教学点倾斜,得3分。

3.建立并有效实施了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

7

建立并有效实施了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得4分;建立并有效实施了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定期交流制度,得3分。

4.落实教师培训经费,加强教师培训

8

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健全,功能完善,得2分;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按教师工资总额%纳入预算安排,得3分;制定有校长、教师培训计划,有计划、有目的组织各项培训活动,落实5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制度,得3分。

(四)质量与管理(20)

1.按照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开齐开足课程

5

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严格按照省定课程计划要求,开齐国家课程,得3分;按规定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得2分。

2.小学、初中巩固率达到省定标准

5

适龄儿童、少年都能入学,得2分;小学五年、初中三年巩固率分别不低于95%和92%,得3分。

3.小学、初中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达到省级规定标准

3

全面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得分;小学、初中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达到85%,得分。

4.义务教育阶段不存在重点校和重点班,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择校现象得到基本遏制

4

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得1分;不分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得1分;不以任何形式下达升学指标,不单纯依据升学率或考试成绩对教师和学校进行排名和奖惩,得1分;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择校现象得到基本遏制,得1分。

5.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得到有效减轻

3

按规定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得1分;按规定控制考试科目与次数,得分;不组织学生节假日集体补课或上新课,得1分;不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名次,得分。

附件3

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申报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兵团)市(地、州、盟、师)

县(市、区、旗、团场)

报送时间:

     年  月  日  

报送单位:

     (盖章)

国家教育督导团办公室制

表I:

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基本情况

 

自然情况

经济情况

普通中小学校数

(所)

特殊教育学校数

(所)

小学教学点数(个)

教学班数

(个)

在校学生数(人)

教职工数

(人)

人口总数

(万人)

农业人口数(万人)

乡镇数(个)

行政村数

(个)

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元)

年人均地方财政收入

(元)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元)

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小学

一贯制学校

初中

完中

小学

初中

小学

初中

小学

初中

合计

其中专任教师数

合计

其中专任教师数

L1

L2

L3

L4

L5

L6

L7

L8

L9

L10

L11

L12

L13

L14

L15

L16

L17

L18

L19

L20

L21

L22

全县

总计

 

 

 

 

 

 

 

 

 

 

 

 

 

 

 

 

 

 

 

 

 

 

注:

1、小学中:

省直属、市直属的有___所,企业办学的有___所,民办学校有___所。

  2、一贯制学校中:

省直属、市直属的有___所,企业办学的有___所,民办学校有___所。

  3、初中学校中:

省直属、市直属的有___所,企业办学的有___所,民办学校有___所。

  4、完中学校中:

省直属、市直属的有___所,企业办学的有___所,民办学校有___所。

表Ⅱ-1:

小学、初中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

 

生均公用经费(元)

生均建筑面积(m²)

小学(初中)数学、科学(理科)仪器

生均图书

册数

平均班额

师生比

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比例(%)

中级及以上职务教师比例(%)

小学五年、初中三年巩固率(%)

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

综合

评估

L1

L2

L3

L4

L5

L6

L7

L8

L9

L10

L11

小学

达标学校总数

 

 

 

 

 

 

 

 

 

 

达标学校比例(%)

 

 

 

 

 

 

 

 

 

 

初中

达标学校总数

 

 

 

 

 

 

 

 

 

 

达标学校比例(%)

 

 

 

 

 

 

 

 

 

 

表Ⅱ-2:

小学、初中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分学校)

学校

名称

生均公用经费(元)

生均建筑面积(m²)

小学(初中)数学、科学(理科)仪器

生均图书

册数

平均班额

师生比

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比例(%)

中级及以上职务教师比例(%)

小学五年、

初中三年巩固率(%)

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

该校综合评估是否达标

指标值

省级评估标准

指标值

省级评估标准

指标值

省级评估标准

指标值

省级评估标准

指标值

省级评估标准

指标值

省级评估标准

指标值

省级评估标准

指标值

省级评估标准

指标值

省级评估标准

指标值

省级评估标准

L1

L2

L3

L4

L5

L6

L7

L8

L9

L17

L18

L12

L13

L14

L15

L16

L17

L18

L19

L20

L21

小学1

 

 

 

 

 

 

 

 

 

 

 

 

 

 

 

 

 

 

 

小学2

 

 

 

 

 

 

 

 

 

 

 

 

 

 

 

 

 

 

 

 

 

 

 

 

 

 

 

 

 

 

 

 

 

 

 

 

 

 

初中1

 

 

 

 

 

 

 

 

 

 

 

 

 

 

 

 

 

 

 

初中2

 

 

 

 

 

 

 

 

 

 

 

 

 

 

 

 

 

 

 

 

 

 

 

 

 

 

 

 

 

 

 

 

 

 

 

 

 

 

注:

小学学校总数___所(其中:

一贯制学校的小学部有___所),初中学校总数___所(其中:

一贯制学校的初中部___所,完中初中部___所)。

表Ⅲ县域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情况

 

生均教学

及辅助用房

面积(㎡)

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

(㎡)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元)

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

生均图书册数

师生比

生均高于

规定学历

教师数

生均中级

及以上专业

技术职务

教师数

综合

L1

L2

L3

L4

L5

L6

L7

L8

L9

小学

全县平均值

 

 

 

 

 

 

 

 

差异系数

 

 

 

 

 

 

 

 

 

初中

全县平均值

 

 

 

 

 

 

 

 

差异系数

 

 

 

 

 

 

 

 

 

表Ⅳ-1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分值

省级评估得分

指标值或简要结论

L1

L2

L3

L4

L5

入学机会

(20分)

1.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纳入财政保障体系

 

 

 

2.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

 

 

 

3.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不低于80%

 

 

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

___%。

4.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县域内各初中的比例逐步提高

 

 

 

保障机制

(25分)

1.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监督和问责机制

 

 

 

2.义务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列,近三年教育经费做到“三个增长”

 

 

(具体指标值请填在表V中)

3.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制定并有效实施了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财政性教育经费向薄弱学校倾斜

 

 

 

4.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义务教育的比例达到省级规定要求

 

 

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义务教育的比例:

___%。

表Ⅳ-2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续)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分值

省级评估得分

指标值或简要结论

L1

L2

L3

L4

L5

教师队伍

(35分)

1. 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制度

 

 

 

2.义务教育学校学科教师配备合理,生师比达到省定编制标准

 

 

小学生师比:

___。

初中生师比:

___。

3. 建立并有效实施了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

 

 

 

4. 落实教师培训经费,加强教师培训

 

 

 

质量与管理

(20分)

1.按照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开齐开足课程

 

 

 

2. 小学、初中巩固率达到省级规定标准

 

 

小学巩固率:

___%。

初中巩固率:

___%。

3. 小学、初中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达到省级规定标准

 

 

小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

___%。

初中生体质健康及格率:

___%。

4. 义务教育阶段不存在重点校和重点班,公办义务教育择校现象得到基本遏制

 

 

 

5. 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得到有效减轻

 

 

 

总计

——

100

 

 

表Ⅴ:

义务教育经费情况

 

义务教育预算内

经费拨款

地方财政

经常性收入

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

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

教职工

年人均工资

拨款值

(千元)

比上年增长比例(%)

收入

(千元)

比上年增长比例(%)

小学(元)

比上年增长比例(%)

初中

(元)

比上年增长比例(%)

小学

(元)

比上年增长比例(%)

初中

(元)

比上年增长比例(%)

工资

(元)

比上年增长比例(%)

L1

L2

L3

L4

L5

L6

L7

L8

L9

L10

L11

L12

L13

L14

L15

20_年

 

 

 

 

 

 

 

 

20_年

 

 

 

 

 

 

 

 

 

 

 

 

 

 

 

20_年

 

 

 

 

 

 

 

 

 

 

 

 

 

 

 

20_年

 

 

 

 

 

 

 

 

 

 

 

 

 

 

 

表Ⅵ:

公众满意度调查情况

 

问卷总数

问卷调查

综合满意度

(%)

实地走访人数

实地走访满意度

(%)

其中:

回收有效问卷数

其中:

满意人数

其中:

满意问卷数

L1

L2

L3

L4

L5

L6

L7

 

 

 

 

 

 

 

其中:

家长

 

 

 

 

 

 

 

表Ⅶ: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措施和成效

内容:

 

 

 

 

 

 

 

 

 

 

 

 (可加页)

县(市、区)人民政府(盖章)

年月日    

附件4

《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

申报表》填报说明

一、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基本情况(表Ⅰ)

1.“自然情况”和“经济情况”按评估前一年国家(地方)统计部门正式对外公布的统计数据填写。

其他数据按最新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填写。

2.“人口总数”和“农业人口数”按常住人口统计,数字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L5、L6、L7、L8列数字保留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