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1849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7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区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区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区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区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区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区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区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区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区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区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区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区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区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区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区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区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区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区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区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

《区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区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

区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区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日常生活中,我们闭着眼也能根据声音分辨出熟悉的人,其主要依据是

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调C.声音的音色D.声音的速度

2.在第十九届省运会中扬州代表队取得优异成绩,获得77枚金牌.如图所示,是篮球比赛精彩瞬间,说篮球架是运动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地面B.看台上坐着的观众

C.奔跑中运动员D.赛场边矗立着的广告牌

3.列物理知识与应用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超声波——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B.次声波——监测核爆炸

C.红外线——夜视仪D.紫外线——验钞机

4.为研究光现象,引入“光线”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A.控制变量法B.模型法C.等效替代法D.类比法

5.如图所示的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B.它的分度值是1℃

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它可以放置在沸腾的水中高温消毒

6.下列估值中最接近实际值的是

A.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4m/sB.人感觉舒适的室温约为37℃

C.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5cmD.正常人心脏跳动1次时间约0.1s

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

筷子变弯B.

钢笔错位

C.

小孔成像D.

水中倒影

8.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装入塑料袋,扎紧袋口后用细线悬挂在水中,能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上述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D.交流与合作

9.下面是从小明笔记中摘录的部分内容,其中存在错误的是

A.空气中的光速约为3×108m/sB.次声波响度太小,所以人耳听不到

C.温室效应会导致海平面上升D.尽管水是循环的,但仍要节约用水

10.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5s内通过了20m的路程,那么前3s内的平均速度

A.可能大于4m/sB.一定是4m/sC.可能小于4m/sD.无法确定

11.如图是选自物理课本的四幅图片,下列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是

A.

霜的形成

B.

冰凌的形成

C.

冰冻的衣服晾干

D.

露珠的形成

12.如图所示,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改变书本到玻璃杯的距离,他所能看到的像可能是

A.甲、乙、丙、丁B.甲、乙、丙C.乙、丙D.甲、丁

二、填空题

13.“请保持安静”,考场上监考老师的提示声通过______传入我们耳中,该过程说明声音可以传_____(能量/信息),“请保持安静”属于在______处减弱噪声.

14.今年入冬以来,江都经历了雾霾天气,常见的雾是属于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现象;PM2.5(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PM2.5直径最大为_____m,请你提出一条减少PM2.5产生的建议:

______.

15.“千年古城第一隧”的瘦西湖隧道全长3.6km,限高3.2______(填写单位)、限速60______(填写单位).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一辆汽车通过该隧道的最短时间为______min.

16.如图甲是2021年1月31日扬州地区观测到的超级月全食,月食是由于光的______(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形成的,该现象还能说明光______(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图乙是2021年夏天在江都街头拍摄到彩虹,彩虹属于光的______现象.组成美丽彩虹的各种色光中的红、______、蓝三种色光称为光的三原色.

17.某一物体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该物体0~5s的做______(匀速/变速)直线运动,5~10s该物体相对地面是______(运动/静止)的,该物体在0~20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18.如图所示为华为手机后置的多个摄像头,这些摄像头可以看作_____(凸透镜/凹透镜).在拍照时,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些,被拍摄物体应离手机摄像头更_____(远/近)些.我们能从不同角度观察到手机背面的华为标识,这是由于光线在手机背面标识上发生了_____(镜面/漫)反射.

19.朝阳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实验时烧杯中加入的水是______(热水/温水/冷水).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

冰属于______(晶体/非晶体”).图乙中第3min时,物质处于______态,实验中冰块从开始熔化到熔化结束所用的时间为______min.

20.课本指出“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表达式为

,其国际单位制单位为m/s.我们也可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a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其大小等于物体通过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则其表达式为a=______(用字母表示),该物理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为_____,该物理量的数值越大(单位相同时),表示物体运动______(越快/越慢).

21.如图所示,将透明的薄壁(厚度可忽略不计)方形水槽水平放置,固定在水槽底部的激光笔沿图示方向发出一细光束,只通过缓慢改变水槽中的水量来探究光的折射现象.水槽中未注水时可在侧壁上A处得到一个光点,注入一定量的水后,光点移至B处,此时入射角_____(大于/等于/小于)角θ;为使B处的光点移至C处,则应使水槽中的水量______(增加/减少/不变),若BC间距离为3cm,则水面高度的变化量△h______(大于/等于/小于)3cm.

22.

(1)如图甲所示,所测物体边长为______cm;如图乙所示,秒表读数为______s.

(2)如图丙,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部吹气,管内空气柱由于______而发出声音.试管中的水量越多时,所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高/低).

(3)如图丁是“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实际实验时要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快/慢),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三、作图题

23.

(1)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AB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已知光线AO斜射入水中,O为入射点.请作出其反射光线OB和进人水中的折射光线OC的大致方向.

(_____________)

(3)请在图中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

(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

24.如图所示,是闫鑫同学从妈妈某次乘坐出租车时的打印票据上摘录的部分信息,请根据票据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出租车行驶的路程是______.

(2)出租车全程所用时间是______.(3)出租车全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_.

2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21年我国航天事业继续大步向前,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如图甲,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嫦娥四号探测器后续将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并通过已在使命轨道运行的“鹊桥”中继星,如图乙,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

(1)火箭发射时,发射架下的水池中水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为水蒸气后再液化形成大量的“白气”.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与嫦娥四号探测器分离前,以嫦娥四号探测器为参照物,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是______的.

(2)为了防止航天器在发射后与大气层摩擦过热而烧毁,通常在航天器表面有一层固体烧蚀材料.烧蚀材料在高温、高压气流的冲刷下会发生热解,同时发生熔化、汽化或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从而可以______(吸收/放出)大量热量,起到保护航天器的作用.

(3)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与嫦娥四号探测器分离后,嫦娥四号的太阳翼展开后开始工作,可以将______能转化为电能,从而为嫦娥四号补充“体力”.

(4)由于月球的遮挡,月球背面的着陆器和探测器无法与地球直接传输信息(信息的传递可类比于光的传播),“鹊桥”中继星应该位于图乙中______(a/b)位置时,可起到信息中转作用.

五、实验题

26.如图甲,是某小组进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的实验装置.

(1)在组装图甲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烧杯中的水温为_____℃.

(3)图丙是该小组同学画出的实验中不同时刻的气泡情况,则图丙中______(A/B)是水沸腾时的气泡变化情况.

(4)小明和小红分别利用质量相等的水按图甲装置同时进行实验,正确操作和读数,却得出了如图丁所示的两个不同的图线,原因可能是______.

(5)从图像丁可以看出,小明和小红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为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27.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实验时应选较__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将棋子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应在玻璃板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3)当棋子A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____;

(4)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____像;

(5)用木板紧贴在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面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见棋子A的像。

28.小明用图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图甲中反射角是______度.

(2)图甲中当入射角变大时,反射光线_____(偏离/靠拢)法线.

(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NOF向后折,在纸板NOF上______(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______(不存在/仍存在)反射光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2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小明所在实验小组用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小明将器材调至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光屏上所成的像是_____(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此时只将蜡烛向左移动,则光屏应该向____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3)如图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_____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4)继续进行成实像实验,小明拿来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_______(凸/凹)透镜,戴这种眼镜的人的眼睛缺陷是_______(近视/远视).

(5)小刚实验小组更换相关器材后顺利完成实验,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得到了如图戊所示的图像,线段MN为凸透镜成像的像距倒数(1/v)和物距倒数(1/u)的对应关系.根据图像信息可该小组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或强弱,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

【详解】

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我们闭着眼分辨出熟悉的人是依据声音的音色。

故选C。

2.C

【解析】

【分析】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了改变,则是静止的。

【详解】

A、篮球架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没有改变,以地面为参照物,篮球架是静止的,故A错误;

B、篮球架相对于看台上坐着的观众的位置没有改变,以看台上坐着的观众为参照物,篮球架是静止的,故B错误;

C、篮球架相对于奔跑中运动员的位置发生改变,以奔跑中运动员为参照物,篮球架是运动的,故C正确;

D、篮球架相对于赛场边矗立着的广告牌的位置没有改变,以赛场边矗立着的广告牌为参照物,篮球架是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C。

3.A

【分析】

声音的传播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根据超声波、次声波、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点解答本题.

【详解】

A、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不能利用超声波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次声波传播时能量损失小,传得远,可以作为预报地震,台风的依据和监测核爆炸的手段,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可以制成夜视仪,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荧光的现象制成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B

【解析】

【分析】

(1)控制变量法:

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

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2)模型法:

通过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称为模型法;

(3)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

(4)类比法:

也叫“比较类推法”,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

【详解】

在研究光的传播时,利用光线反映光的本质,间接的研究光的传播,研究起来更方便、更形象,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模型法。

故选B。

5.A

【分析】

根据分度值和液面位置可以读出温度值,由于体温计液泡上方有缩口,所以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温度计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详解】

A.体温计的工作原理就是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故A正确;

B.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故B错误;

C.由于体温计的特殊结构(有缩口),它是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故C错误;

D.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而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不能把它放置在沸腾的水中高温消毒,故D错误.

6.A

【解析】

【详解】

A、中学生正常步行1s的路程大约是1.4m,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

,故A正确;

B、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人感觉舒适的室温约为23℃,故B错误;

C、物理课本厚度大约在1cm左右,故C错误;

D、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1min跳动的次数在70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D错误。

故选A。

7.C

【解析】

【分析】

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

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则发生反射现象;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则发生折射现象。

【详解】

A、水中筷子“变弯”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

B、钢笔错位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错误;

C、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正确;

D、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8.C

【解析】

【分析】

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是: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详解】

将正在发声的手机装入塑料袋,扎紧袋口后用细线悬挂在水中,能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通过实验证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属于科学探究的“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环节。

故选C。

9.B

【解析】

【详解】

A、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108m/s,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人的听觉有一定的范围,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是次声波,人听不到,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气温升高,从而导致两极冰川融化以及海水热膨胀.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在自然界中,水虽然是循环的,但人们对水质是有要求的,循环过程中得到的水不一定能够直接利用,所以要节约用水,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B

【解析】

【分析】

由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物体在任何单位时间里的速度都应该相等。

【详解】

物体的速度为

,由于该物体做匀速直线直线运动,那么它前3s内的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也是4m/s。

故选B。

11.C

【分析】

六种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熔化、汽化和升华;需要放热的是:

凝固、液化和凝华.

【详解】

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放热,不符合题意;

B、冰凌是水由液态变为固态,发生凝固现象,凝固放热,不符合题意;

C、冰冻的衣服晾干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升华吸热,符合题意;

D、露珠是空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放热,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D

【解析】

【分析】

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形状相当于凸透镜;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详解】

因为左右方向的玻璃杯面是一个弧形状,中间厚边缘薄,与凸透镜一样,所以是左右方向发生变化;

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即左右变大,故甲符合题意;

当物体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左右颠倒,故乙不符合题意;

当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即左右颠倒,故丙不符合题意;

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即左右颠倒,故丁符合题意。

故选D。

13.空气信息声源

【解析】

【分析】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减弱噪声有三条途径:

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详解】

考场上监考老师的提示声通过空气传入我们耳中,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根据减弱噪声的途径可知“请保持安静”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4.液化2.5×10-6少开汽车

【解析】

【分析】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体叫液化;长度单位换算关系:

1m=10dm=100cm=1×103mm=1×106um=1×109nm;根据PM2.5产生的原因提出减少的方法。

【详解】

“雾”是液体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由1m=1×106μm,可知:

2.5μm=2.5×10-6m;减少空气中PM2.5浓度的方法很多,例如烧开汽车、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多植树造林、各企业达标排放、加强政府监督以及不要露天焚烧垃圾等。

15.mkm/h3.6

【分析】

根据长度和速度的单位解答本题,根据速度的公式得到汽车通过该隧道的最短时间.

【详解】

隧道的限高是3.2m,限速60km/h;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一辆汽车通过该隧道的最短时间

16.直线传播能色散绿

【解析】

【分析】

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白光经三棱镜折射以后,分成各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根据光的三原色解答本题。

【详解】

月食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光能在真空中传播;雨过天晴时,空气中悬浮着大量的小水滴,阳光照在小水滴上时发生折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色光,形成彩虹;光的三原色包括红、绿、蓝三种色光。

17.匀速静止0.2

【解析】

【分析】

在路程--时间图象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而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读出物体在20s内通过的路程,然后利用速度公式计算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

【详解】

由图像可知在0~5s内,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5-10s内,物体运动的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所以物体相对地面是静止;

物体在20s内通过的路程为4m,该物体在0~20s内的平均速度

18.凸透镜近漫

【分析】

(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

(3)光滑物体表面发生镜面反射,粗糙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

【详解】

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手机拍摄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些,被拍摄物体应离手机摄像头更近一些;能从不同角度观察到手机背面的华为标识,是因为光在手机背面标识表面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19.温水晶体固10

【分析】

影响加热时间的因素:

水的多少、水的初温及是否加盖等;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物体处于固液共存状态,且温度保持不变;根据晶体的特点判断熔化过程和第3min时物质状态.

【详解】

在实验中,向烧杯内倒入温水,这种做法的优点是温水温度较高,可以减少实验时间;

图中所示冰在0℃的时候,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冰是晶体;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冰从第5min开始熔化,第15min熔化结束,熔化时间15min-5min=10min,在第3min时,该物质在熔化前,处于固态.

20.

s/m越慢

【分析】

根据物体运动的快慢的大小等于物体通过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得到表达式;由表达式可以得到该物理量的单位.

【详解】

新的物理量a的大小等于物体通过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表达式

,t的国际单位是s,s的国际单位是m,该物理量a的单位是s/m;该物理量的数值越大(单位相同时),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越多,表示物体运动越慢.

21.等于增加大于

【分析】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要使B点的光移到C处,分析水槽内的水量的变化,若BC间距离为3m,由几何关系可知水面高度的变化量.

【详解】

水槽中未加水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激光射到侧壁上的A点,当水槽中加水时,光点下移到B点位置,这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从图中可知入射角和角θ是对顶角,两个角大小相等;要使B处的光点移到C处,如图所示:

应使水槽中的水量增加;若BC间距离为2cm,根据几何关系可知△BOD与△CEB相似,EB<OD,所以BC<DB,已知BC=3cm,DB>3cm,DB等于水面高度的变化量,所以水面高度的变化量大于3cm.

22.1.90(1.87~1.93之间即可)218振动高慢便于测量气泡运动的时间

【解析】

【分析】

(1)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3)声音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4)实验中要尽量增长气泡运动的时间,这样便于测量。

【详解】

(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3.00刻线对齐,右侧估读为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