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活动中心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21972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活动中心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活动中心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活动中心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活动中心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活动中心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活动中心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活动中心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活动中心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活动中心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活动中心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活动中心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活动中心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活动中心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活动中心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活动中心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活动中心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活动中心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活动中心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活动中心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活动中心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活动中心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活动中心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活动中心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活动中心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国发[2005]38号文件《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3.**政[2006]59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4.中办发[2003]16号《关于积极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

5.国办发[2006]6号《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

6.**办发[2004]28号《某县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实施意见》

7.《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南》

8.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基础数据和材料。

七、项目总投资规模及构成

某县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活动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为1500万元。

其中土建工程建设投资为766.6万元;

公用工程建设投资为90万元;

设备及工器具建设投资为40万元;

其他费用建设投资(包括土地费用)为437万元;

预备费用为66.4万元;

流动资金为100万元。

八、基本结论

本项目建设是依照中办发[2003]16号、**办发[2003]15号、**办发[2003]14号《关于全面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是在缜密研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形成的。

项目建成后,不仅可安置接纳400名老人,解决吃、住、养、疗、玩等方面的问题,为国家和社会减轻一定压力。

同时,还可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为社会解决50多人的就业问题,缓解了当前社会的就业压力,建设项目具有坚实的建设基础,前期工作已经启动,可操作性强。

资金筹集完全可以实现,总投资1500万元中,国家资金投入为6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投入为400万元,自筹资金为500万元。

能够实现预期目标并取得良好的效益。

从以上可以看出本项目的建设是切实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

随着我国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科学医疗卫生事业、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正逐年增加、我国已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2004年,我国有60岁以上的老人1.36亿人,超过我国总人口的10%,同时经科学的预测分析到205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4.5亿人。

人口老龄化现象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改善,科学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出生水平、死亡水平不断下降,科学平均期望寿命不断延长的结果。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型态的转型期,老年人消费观念的升华,老年人保健、康复和养老越来越多的受到党和政府的密切关注,也成为社会议论的主题。

从“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高层论坛”上获悉:

“十一五”期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60岁以上老人将从2005年的1.47亿增加到2010年的1.74亿,老龄化逐渐显现,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医疗保健、生活照料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随然近几年中国老龄事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但是,按照社会事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中国老龄事业仍存在问题:

城市养老保障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农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贫困人口中老年人的比例仍在增加;

老年福利服务基础设施短缺,老年活动场所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老龄产业发展滞后;

老年人社会化管理和服务工作条块分割、为老年人服务的社会中介机构发展缓慢,老年群众组织建设不够规,总体上来说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

老人们在退休后由社会走向家庭,角色的转变容易使他们出现心理失衡。

而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心理逐渐发生老化,常被失落、孤独、焦虑等情绪所笼罩。

长期的精神文化需求无法满足可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从而导致老年人的身体免疫功能的降低,为疾病敞开了大门,容易焦虑的老人衰老过程会加快,并助长疾病的发生。

老年人的精神空虚和郁闷已经成为和谐社会的新课题。

广大企业退休人员长期以来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晚年生活应当通过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得到更加充分的保障。

同时,积极推进这项工作,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于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成立专门为老年人康复、疗养、活动、娱乐为一体的服务机构,让老年人共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是现代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产物。

某县本着因地制宜搞活动,自娱自乐多参与,身心健康度晚年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广大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提前到来,我县各类企事业退休人员迅猛增长,2007年底我县各类离退休人员已达8000余人,其中企业类3600人,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日趋重要。

为逐步实现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教”的老年工作方针,新建一个集养老、康复、娱乐、学习、培训为一体的退休人员活动中心,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对养老服务的需求,该项目的建设势在必行。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包括老年人在的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解决老年人的实际问题,保证老年群体与全社会的和谐,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之一,也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近年来,国务院及全国老龄办等职能部门相继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6号)、《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等文件,把老龄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国家扶持行业目录。

这些具体举措反映出党和政府对发展养老服务业,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是推动我地养老机构快速发展的助推器,是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党心民心的一项举措。

2、项目的建设是应对我省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

人口老龄化加快,老年人数量增长,“空巢”老人数量增多,对养老服务业的需求加大。

在全国老年人口快速增长,老龄化趋势加快的情况下,我省是全国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省份之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养老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满足于一般的衣食住行和日常生活照料等基本需求的方面,提升到追求生活质量,注重健康护理、文化娱乐和精神慰籍等方面。

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保障老年人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是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容,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应对我省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

3、项目的建设是大部分老年人的心愿。

目前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

生活有人照料"

,和"

看病就医方便"

老年人对养老方式的选择近年来呈现出以下特点:

在经济上要靠自己。

子女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及本人所受压力的加大,子女在赡养老人方面的表现在弱化。

解决老年人的养老、就医看病的问题显得尤为迫切。

现在越来越多的老人愿意自己设计自己的晚年生活,尊老敬老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美德,弘扬为老助老的时代风尚,本着敬老爱老的精神,以爱心照顾长老,诚意为长者提供一个舒适、宁静、受敬重而温馨的乐园。

建立一个老年居住、交流老有所用的管理服务中心是大部分老年人的心愿。

因此,在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的今天,建设某县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活动中心,将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这些问题,使得退休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该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第三章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

一、项目选址

项目在初步选址时,建设单位做了大量的社会调查、走访。

同时,还征求社会各界的不同看法,对多个项目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考虑到本项目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老年人,最终项目地拟定在**镇**村**组(某县当代学校西侧荒山)。

此地依山傍水、气候宜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空气清新、自然风光极佳。

可改善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增加老年人的凝聚力。

这些条件都为项目在此选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项目区概况

1、地理位置

某县位于**省西南部、大别山区,介于XX之间。

东邻**,南连**,西南接**,西界XX。

东西相距80公里,南北相距40公里,总面积3231平方公里。

XX交通便利,区位优越。

合九铁路、**国道、沪蓉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县城与火车站、汽车站、高速路入口相距5公里,离长江码头100公里,距、、等大中城市仅3小时车程。

是接收沿海发达地区投资辐射的有利位置和皖江开发的黄金地段。

2、社会经济条件

2007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5.25亿元,比上年增长15.1%,为我县历史最好水平;

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36.6:

23.7:

39.7调整为34:

26.8:

39.2。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3亿元,增长29.5%,其中税收收入1.10亿元,增长29.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7亿元,增长17.9%。

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28.19亿元,增长21.9%;

贷款余额13.93亿元,增长12.2%。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494元,增长28.1%。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

工业强县迈出坚实步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5户,比上年增加10户,产值超5000万元企业12户,其中超亿元企业5户。

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52亿元,增长76.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9亿元,增长58.4%。

工业用电量6800万千瓦时,增长7%。

建立健全城镇就业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长效机制,城镇新增就业3571人,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16人。

积极推行劳动合同三年行动计划,国有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分别达100%、91%和76%。

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县城规划区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村干养老保险制度初步建立,农村低保和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启动,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得到提高,投入350万元救灾资金用于灾后恢复,建成五保老人之家14个、改扩建乡镇敬老院4个。

三、建设条件

1、地形、地貌、地震情况

①地形地貌:

该区地域地质构造简单,属大别山古麓南缘,前震旦纪变质岩系。

以平岗为主,山丘兼有。

拟建场地地质基础较好,主要由粘土和更粳土构成,土质承载力高。

②地质地震:

根据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规定地区抗震基本设防烈度为6度区,项目场地为抗震一般地段。

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①工程地质:

项目区工程地质情况,岩石层里一般较清晰,产状倾角不大,走向比较一致,局部地形有渗漏和塌陷,但不明显,土层厚薄不等,多为红黄壤。

②水文地质:

地理环境十分优越,地表径流大,年平均降水量1368.4mm,雨季为5-7月,约占年平均降水量的50%。

水文条件简单,地下水对砼无腐蚀。

3、气候条件

项目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光照足,霜期短,四季分明。

春季雨热同步增多增高,时有阴雨寒流;

夏季温度高,雨量多;

秋季多晴朗天气,时有秋旱、寒露风;

冬季少雨多寒。

项目区年平均气温16.4℃,全年无霜期249d。

年平均风速2.8m/s,以3.2m/s(2-3月)为大,2.4m/s(7月)为小,风速的年变化和月变化不大,风向除6-7月以西南风为主外,其它各月风向大都为东北风。

4、交通运输条件

项目地交通便利:

占地面积90亩,建设用地环境优雅、交通便捷,是一生活、养老、娱乐之理想用地,为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5、市政公共设施依托条件

给排水:

生活用水水源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能满足本项目生活和消防用水的需要;

污水排水管接入管为DN1000,能满足建成后的污水排放需要。

电力:

现有电网接入区,可满足本次工程的用电需要。

6、施工条件

本项目施工难度较小,本地的施工队伍可满足施工需要。

石料、砂、砾料、石灰等材料:

施工用地方材料可就地取材,工程用砖由当地免烧砖厂供应;

钢材主要由XX供应;

水泥主要由XX水泥厂家供应;

木材来源于本地山区;

汽油、柴油由某县城供应;

本项目劳动用工主要是本地劳动力。

其它建筑材料:

某县专业建材项目可满足供应。

第四章建设规模和建设容

一、建设规模

项目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可安置接纳老人400人,床位400人的疗养生活。

总投资1500万元。

二、规划用地面积

本次确定用地面积及各种建筑面积时均按照《老年公寓和养老院设计指南》的要求和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项目总用地面积为59640平方米(89.46亩)。

其中:

房屋建筑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绿化用地面积10000平方米,道路及硬化用地面积5000平方米,配套设施用地面积18640平方米,预留发展用地面积20000平方米。

三、建设容

1、退休人员活动中心

该栋楼含办公用房、退休人员活动室、棋牌室、娱乐室、多功能厅、康复室、健身房、医疗护理室等。

共三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660平方米。

2、公寓楼

公寓楼分高、中、低三种档次,共12幢,总建筑面积。

其中高档公寓楼2幢,中档公寓楼6幢,低档公寓楼4幢。

以满足各种条件的退休老人生活住宿。

(1)高档公寓楼

高档公寓楼床位36,层数为三层,砖混结构,按一室一厅,配套厨房卫生间设计,外墙面砖,每栋楼建筑面积1220平方米,共2440平方米。

(2)中档公寓楼

中档公寓楼床位204,层数为二层,砖混结构,按标准间设计,配套卫生间,每间安排一位老人居住,每栋楼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共6000平方米。

(3)低档公寓楼

低档公寓楼床位160,层数为二层,砖混结构,按标准建设计,配套卫生间,每间安排两位老人居住,每栋楼建筑面积725平方米,共2900平方米。

3、辅助设施

包括食堂、门卫室、厕所、收发室、浴室、商店、后勤库房、汽车房等附属用房总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

第五章规划设计和建设方案

一、规划设计

1、设计理念

(1)田园牧歌、世外桃园

考虑到本项目是专为老年人提供一个集生活、休闲、沟通、养老、医疗、文化传播的服务机构。

因此,对环境的要求极高,在风格上,将使其体现出一种新颖独特的建筑风格,使老人们深切体会到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的高度统一性。

同时还将赋予园区性格和感情,用富有诗意的居住元素营造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情境,将充分使建筑的颜色与生活的感光相结合,构筑一幅“小桥流水、世外桃园”式的生活方式。

(2)要充分溶入当今社会的三大主流因素,建筑思想、区域文化、社会和谐这三大风格的高度统一性。

项目在设计之初就灌入社会发展方向、区域文化、和谐的风格,通过精致典雅的建筑风格,诗意盎然的园区景观,是将来入住的老人们感受到一种浪漫而温馨的家园。

是老人们在浪漫而修远的田园诗卷中品尝到现代生活的精致和科学。

同时,也使老人们感受到来此居住不再是城市的喧闹,而是一种宁静、和谐、快乐的生活方式。

(3)充分体现本项目的人性化,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本项目的主要受益者是老人,因此,设计时,处处都要以老人为设计核心,强调老人的参与性,注重老人的感受。

从道路交通、卫生、饮食、居住、建筑风格、绿化、景观、材料等全面考虑,打造真正意义的为老人全心全意的服务宗旨。

(4)适用、经济、美观是本项目的设计原则之一,无论社会怎样发展,其本质将始终不会变,使终要保持实用、经济、美观三者的和谐。

2、平面布置

该项目建设共需征用土地89.46亩。

呈一个长方形(南北长、东西宽),地形较复杂。

在布局上打破以往传统的模式,即主入口(北门)直接进入中心位置-退休人员活动中心,东南侧为膳食中心,中间的老年公寓中心为整个项目的核心,代表的是本项目的形象,同时也是人流最集中的地方。

采用这种中心向四周辐涉的布局模式,不仅是各区域间的联系更加方便,而且还可以使老人们走在园区的路上,看到各个建筑物之间的丰富空间,起到步移景换的视觉效果,避免了单调与机械重复。

同时区域部用房及场地联系更加紧凑,由此获得更多的活动及发展用地。

在南侧和西侧预留20000平方米作为项目的发展用地,项目起动时可根据需要种植一些植物。

此布局既使老人们的生活、疗养、饮食避开道路噪声干扰,又美观大方,经济适用,排列合理。

以下的设计理念,也是基于这一基本思想,整个设计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1)功能分区明确,动静分离。

(2)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既经济实用,又美观大方,空间序列与视觉景观变化丰富。

(3)创造具有交流沟通氛围的场所空间,为老人们提供物质载体。

(4)整体和全天候的设计概念,各功能区既相对分离,又联系便捷,流线清晰。

3、建筑设计

(1)设计依据

地形图;

总体平面布置图;

建筑设计方案,建设单位对该建筑物的功能要求;

本项目有关的规定、规。

(2)建筑平面及功能说明

本项目的主要建筑有:

退休人员活动中心、老年公寓、食堂以及必要的辅助用房。

其中拟将老年公寓建为本项目的标志性建筑,以中华民族传统的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相结合为主体,充分体现以老年人为核心的设计理念。

居住建筑应通风良好,视野开阔,安静卫生;

针对老年人记忆力衰退,加强楼宇外观的识别性,设计者可以通过制造楼宇外观及外部环境的差异来提高住宅识别性,也可通过改善照明、增加光的强度及采用多彩、大字体的指示性标志来提高识别性;

入口台阶和楼梯要适应老年人体能,坡度放缓、宽度加宽,双侧设置扶手;

居室房门须适当放宽尺度,便于轮椅进出,满足扩理需求,保证急救需要,担架能够方便进出;

不设置门坎,无高度差;

卫生间要安装扶手、有暖气,淋浴采用平底浴盆;

卫生间的洁具色彩以淡色为佳,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于净的感觉,而且有利于及时观察和发现老人排泄物中的病兆;

在居室到卫生间的通道等主要的起居活动地点,应多处安装就近照明用灯,以方便其使用;

在公共设施的配置方面,应考虑不同老年人群的需要,分出不同的档次的配置标准分别提供餐饮,医疗保健、公共服务、休闲娱乐和行政后勤等用房;

室外环境要优美,一定要有遛弯、户外健身的地方;

针对老年人体能、耐力较差的特点,须有相应的休息空间和设施。

(3)建筑结构方案

a、设计依据

《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建设部1992-102号;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

《建筑物结构荷载规》GB50009-2001

《砼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

《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

b、抗震设防以及风荷载、雪荷载参数

建筑抗震

设防类别

抗震设防烈度

设计地震分组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建筑场地类别

基本风压

地面粗糙度

基本雪压

丙类

六度

第一组

0.05g

Ⅱ类

0.4KN/m2

B类

0.35KN/m2

(4)供、配电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GB50052-95

《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GB50054-95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GB50053-94

其他国家现行的有关设计规及规定

各有关专业提供的设计协作资料

b、供电

根据本项目各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确定总负荷350KW。

对用电设备采用短路、接地和过负荷等保护措施。

计量方式:

高压设电度计量。

c、电力控制、照明及防雷接地

采用电力电缆放射式供电。

高压开关柜采用ZS1型,低压屏采用MNS型,动力箱采用XL-21型,照明箱采用KV4l型。

采用节能型灯具,荧光灯光源选用T5或T8灯管,其他照明灯具均选用高功率因数电子式节能灯。

各类用房照明按国家有关规要求的照度进行设计。

配电线路采用TN-C-S线制配电,由变电所供电,电缆埋地引至单元配电屏,由其分配至各户配电箱,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各插座的接地孔径PE线并联成网。

在电源入户处保护、中性线应做重复接地,其接地电阴不大于1Ω。

用地设备的金属外壳、穿线钢管、部分易产生静电的设备均应通过接地干线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本工程雷击次数小于0.3次/a,防雷等级为三类。

在屋面四周明敷Φ12镀锌圆钢作避雷带:

利用柱之钢筋作引F线:

利用建筑物基础作接地体,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若达不到要求,则增设人工接地极。

(5)给排水

建筑设计防火规GBJl6--87(2001年版)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GBJl40---90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GBJl40--90

室外排水设计规GBJl40--90

有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和要求。

b、生活给水系统:

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给。

c、消火栓给水系统:

设计室消防用水量为15L/S,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0L/S,屋顶设10m3不锈钢保温水箱,储存9m3水量作为消防系统火灾初期10min用水量。

采用甲型带灭火器箱组合式消防柜,室消火栓在柱子、剪力墙处明装。

在每套消火栓下面设置工具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灭火器充装量为3千克。

d、污水系统:

室采用污废合流制,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管道,其中食堂排水需经过隔油池处理方可排放,开水房的排水经降温池处理后排入污水管道。

e、雨水系统:

室外地面雨水经雨水口以及室外雨水管网收集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6)绿化

绿化区域由外围绿化、中心绿化、部区域绿化三个层面构成,绿地率达到52.6%,以生态绿化带为主的外围及周边绿化对城市的干扰因素渗透过滤,保证区部环境的相对独立与安静,中心绿化以源面及林荫大道为主构成绿化体系的核心部分,起到人“肺”的作用,为区提供清新的空气和优良的视觉景观,部区域绿化则以建筑之间庭院绿化、广场绿化等将整个绿化系统渗透于建筑群体部,实现区园林化。

第六章节能节水

一、必要性

  能源和水资源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基础,特别对于我国来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力推动,各行业都有了长足发展,使得能源和水资源的用量非常大,加之我国本身就存在缺乏能源和水资源紧的问题。

目前,节约能源和水资源已是我国长期的发展战略任务,现在我国能源和水资源利用率很低,消耗指标很高,使得节约能源和水资源不仅极为重要,而且潜力很大。

它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性发展能源政策的强有力保证。

因此,本项目建设采用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