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重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2212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教育学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教育学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教育学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教育学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教育学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教育学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教育学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教育学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教育学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教育学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教育学重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教育学重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教育学重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教育学重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教育学重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教育学重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教育学重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教育学重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重点.docx

《教育学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重点.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学重点.docx

教育学重点

三、判断说明题

1.人力资本论是华勒提出的。

答:

错误。

人力资本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的。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等人提出了著名的人力资本理论。

所谓人力资本,即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2.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答:

错误。

这是对素质教育倡导的“学生的主动发展”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误解,教师是教育实践的主体,首先是学生知识的传播者、潜力的开发者、智慧的启迪者、人生的引路人,其次才是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3.拉尔夫•泰勒出版了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

答:

错误。

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是美国学者博比特出版的,1918年他出版了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

4.在德育工作中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答:

正确。

这是遵循了德育的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把对每个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的表现。

5.积极分子是班级活动的主干力量,因此班主任只要合理的使用他们即可。

答:

错误。

我们承认积极分子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但是积极分子的培养与使用也要讲究方法,班主任应把积极分子的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

四、简答题

1.关于人的身心发展有哪些典型观点?

其代表人物是谁?

基本观点是什么?

1.答:

关于人的身心发展主要有三种观点:

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二因素论。

(1)遗传决定论:

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高尔登和美国的霍尔。

观点:

人的发展是由人的本能决定的,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只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2分)

(2)环境决定论: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华生。

观点:

人的发展是由后天的环境决定的。

典型言论:

“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一个由我支配的环境,我可以保证,无论这些儿童的祖先如何,我都可以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种人,或者是政治家、军人、律师,亦或是乞丐、盗贼。

”(2分)

(3)二因素论: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吴伟士和德国的施太伦。

观点:

人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

施太伦曾假设遗传是长,环境是宽,发展就是长乘以宽。

(1分)

2.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

2.答: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1分)其基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尊重和保护每一个人受教育的权利。

(1分)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德、智、体、美、劳五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1分)

(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中逐步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分)

3.什么是教材?

试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

答: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是主体。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具体来看:

(1分)

(1)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

(1分)

(2)课程标准为教科书编写的多样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1分)(3)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

(1分)

(4)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

①教材编写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可行性和合理性;②可以通过使用教材不断检验完善教材和课程标准。

(1分)

4.什么是教学方法?

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哪些?

本内涵:

答: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

(1分)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1分)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0.5分)(3)学生年龄特征。

(0.5分)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1分)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1分)

五、论述题

1.谈谈上好一堂课有哪些具体要求。

答: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思想、发展能力的关键。

现代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创造性以及新时代学生的特点对上课这一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课的总体要求是,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教学规律,贯彻教学原则,适当运用教学方法。

(3分)

上好一堂课的具体要求是:

目标明确,即教师要明确每一堂课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应达成的目标并接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

(2分)

内容正确,教师要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和系统性,注意概念和原理的正确、表达的规范条理,同时注意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教育性。

(2分)

方法得当,教师要力争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和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2分)

组织有效,整个教学能够按照课程计划的设计展开,课堂上秩序井然,气氛活跃,学生思考深入,教师要密切关注教学的进程及时处理偶发性事件。

(2分)

体验积极,既应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又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作用,师生都处在积极的状态,双方在良好的情感体验中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2分)

教师要在教学中遵循教学规律,切实贯彻教学原则,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以使教学活动取得最好的效果。

(2分)

2.怎样理解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交往的过程?

答: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3分)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积极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并接受其检验的。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接受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影响,能动地吸取环境和教育的影响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这过程中学生一方面要遵守各种道德规范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能够理解、体验和形成相应的道德品质,只有符合教育目的和学生特点的教育活动,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

(4分)

(2)德育的形成过程要善于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的活动,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3分)

首先,要组织各种活动和交往。

教师要协调家庭、社区和学校,组织符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活动。

(1分)这些活动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学生的学习、劳动、工作、社会服务、文娱体育等实际活动;二是,学生在思想感情上进行的内部心理活动。

(2分)

其次,要加强指导和引导。

教师要指导学生参与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在积极开展活动中提高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情感,巩固道德意志,形成道德行为。

(2分)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及其关系。

五、论述题

答:

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

(2分)

“五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各育都有自己特定的内涵、任务、内容和方法。

(1)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1分)

(2)智育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的教育。

(1分)

(3)体育是使学生掌握健康和运动的知识,形成运动技能和卫生习惯,发展他们的体力和运动能力,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的教育。

(1分)

(4)美育是使学生掌握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1分)

(5)劳动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生产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

(1分)

“五育”的联系表现在,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灵魂与统帅作用。

德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它为人的发展提供方向。

(2分)

(2)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

智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

它为人的发展提供知识基础和智力支持。

(1分)

(3)体育在全面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

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体质,发展运动技能。

体育可以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质和充沛的精力,也可以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德,还可以塑造健美体态和美好心灵。

体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1分)

(4)美育在全面发展中起着动力作用。

美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形成学生的审美观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使学生在求真、向善、至美的过程中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

(2分)

(5)劳动技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使学生形成劳动情感、态度和习惯,掌握基本生产技术和技能。

劳动技术教育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实践能力,它是实现个体与社会协调统一、和谐发展的纽带和桥梁。

(2分)

2.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哪些主观努力?

2.答:

(1)善于学习。

作为教师通过学习可以了解教育教学的要求,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明确教师自身的角色和定位。

(4分)

(2)恒于研究。

通过科研,我们可以发现规律,根据规律进行工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效能。

(4分)

(3)勤于反思。

反思是人类个体或群体以自身为对象,以寻求更好的发展为目的而进行的积极的和仔细的审视与思考的活动。

通过反思,既可以总结经验、坚定信念,也可以发现问题、完善自己。

不仅要反思自己的言语、行动,而且要反思自己的经验和思想。

(4分)

(4)勇于实践。

实践过程中,首先要有实践意识和勇气,及时捕捉机会,将自己新颖的想法转化为实践的行动;其次要讲实践的方法,对新想法进行可行性论证,确定行动方案,然后进行实践。

(3分)

三、判断说明题(先判断正误,再改错;判断错误不得分;每题5分,共25分)

1.人类的教育活动与所谓的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教育活动具有生产性。

1.答:

错误。

人类的教育与所谓的动物的教育活动根本区别在人类教育活动具有社会性。

2.一定条件下,制约教育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最直接的社会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

2.答:

正确。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

政治经济制度通过上面四个方面作用,直接决定了教育性质和发展方向。

但教育性质和发展方向间接和最终决定因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

3.遗传素质决定人的身心发展。

3.答:

错误。

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生物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

但遗传素质不能决定人的身心发展,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4.中小学在学校里的学习与成人比较,具有特殊性。

4.答:

错误。

学生学习的特殊性体现在:

(1)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3)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5.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因此,德育过程要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和谐统一发展。

5.答:

正确。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就是知情意行交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与提供的可能;(2分)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2分)(3)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能力基础。

(1分)

2.简述备课的基本要求。

答:

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备课的基本要求是:

(1)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即三备。

(3分)

(2)写好三种计划:

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即教案。

(2分)

3.中学德育的意义是什么?

答: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2分)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保证。

(2分)(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

(1分)

4.如何建设一个班集体?

答:

(1)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

(1分)

(2)培养积极分子,形成班集体核心。

(1分)(3)形成良好班风。

(1分)

(4)健全班级规章制度。

(0.5分)(5)加强班级常规管理。

(0.5分)(6)加强非正式群体教育。

(0.5分)(7)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0.5分)

三、判断说明题(先判断正误,再改错;判断错误不得分;每题5分,共25分)

1.柏拉图最大的贡献是“产婆术”,其教育思想体现在《雄辩术原理》中。

.答:

错误。

柏拉图是欧洲教育史上第一个有大量著作流传下来的哲学家,他对教育最大的贡献是“产婆术”,但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理想国》中,他充分吸收了斯巴达国立教育和雅典和谐教育的经验,构建了较为系统的学制,为近代资本主义教育提供了雏形。

2.人是教育的产物。

.答:

错误。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遗传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最初的可能性、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人的身心发展是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实现的,我们不能因为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而片面地认是教育决定人的身心发展。

33.教师是专业人员。

.答:

正确。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化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教师职业三个阶段:

非专业化兼职教师(原始社会的非形式化教育中)一非专业化专职教师(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古代学校教育)一专业化专职教师(大机器生产时代的现代教育)。

44.教学的任务是向学生灌输间接经验,而不需要学生自己去感受直接经验。

.答:

错误。

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要使人类的知识经验转化为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的知识,必须以个人以往积累的或现时获得的感性经验为基础。

55.班级规章制度是班主任制定的。

.答:

错误。

我们承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班集体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但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需要认真讨论,科学合理;严肃慎重,相对稳定;反复学习,坚决执行;教育为主,不断完善。

所以,班级规章制度不是班主任随意决定的。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教师的作用。

1.答:

(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延续中,起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主要传递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需求,将前人的文化遗产、人类的文化精华刻画在年轻一代的身上,实现人类文化的传递与丰富。

(2分)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轻一代的品格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青少年是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加里宁称教师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1分)

(3)教师是人类潜能的开发者,对个体发展起促进作用。

教育对人类自身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教师可以创造条件使人潜在的可能性成为现实,使学生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

(2分)

2.什么是班级授课制?

其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2.答:

班级授课制是与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的集体教学形式,即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或掌握知识的能力与发展的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为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2分)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2分)

(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

(2)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3)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班级授课制的不足:

(1分)

(1)难以因材施教。

(2)难以形成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3)缺乏灵活性。

3.简述制定班级管理计划的一般步骤。

3.答:

制定班级管理工作计划的步骤:

(1)明确教育目标的要求,认识组织开展班级活动的意义。

(1分)

(2)分析班级情况,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了解学生的需求。

(1分)

(3)构思班级活动计划的基本框架,包括活动的名称、目的、内容、主题、形式、方法、时间、地点及需要的器材。

(1分)

(4)就活动计划的基本框架交全体学生或班干部讨论,由学生参与制定计划,确定班级活动计划的思路。

(1分)

(5)将比较完善的活动计划写成文字,并予以公布。

(1分)

4.简述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答:

(1)客观性原则。

研究者对客观事物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

(1分)

(2)系统性原则。

研究者不仅要将研究对象放在有组织的系统中进行考察,而且要用系统的方法,从系统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来分析研究对象与各系统、各要素的关系。

(1分)(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要求研究者密切结合我国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为了实践展开研究,通过实践检验真理,基于实践发展理论。

(1.5分)

(4)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要求研究者从研究的目标、内容到方法,都必须符合我国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具有教育意义,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1.5分)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我国中学德育的主要原则以及怎样贯彻这些原则。

1.答:

我国中学德育原则主要有:

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1分)

(1)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方针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2分)

(2)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教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疏导原则就是循循善诱原则,是根据学生的品德形成规律确立的,基本要求:

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分)

(3)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教育时要把对每个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3分)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做好衔接工作,以确保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一致。

(3分)

(5)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教育,使每个学生品德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因材施教原则是由学生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规律决定的,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3分)

2.世界杯期间,某校初二二班部分学生自发组成球迷团体,整日沉迷于球赛而影响正常的学习,作为班主任,应该怎样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

答:

学生因为对足球的共同爱好而形成非正式群体,这样的群体是班集体中客观存在的组织,班主任应该进行引导,加强教育,在进行引导和教育时不能简单粗暴,要讲究方法。

(3分)

班主任加强非正式群体教育的要求:

第一,班主任要了解非正式组织的特点,材料中是以足球为共同爱好形成的非正式群体,班主任要与学生多交流共同,详细地了解这一群体的特点。

(3分)

第二,认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虽然这一部分学生因为球赛而影响学习,但是只要正确引导,完全可以消灭其消极作用,发挥这一群体的积极作用,比如因势利导加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团队协作精神教育等。

(3分)

第三,加强教育和引导,班主任要热情地对待这一群体的学生,尊重他们的爱好,正确引导他们,争取利用这一群体的力量为正式组织服务,例如发挥球迷群体的积极性,让他们为班级文体活动贡献力量。

(4分)

(联系实际,酌情再给1—2分)

三、判断说明题(先判断正误,再改错;判断错误不得分;每题5分,共25分)

1.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1.答:

正确。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和教育,其中学校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学校把改造过的自然、社会意识形态等因素经过有目的的选择和提炼,以系统化的形式作用于学生,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2.学校文化是在学校的发展中逐渐积累而自然形成的文化。

2.答:

错误。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

3.国外有人统计调查了某家族的八代l36名成员,发现其中50名男子都是音乐家,这说明遗传素质决定人的发展。

3.答:

错误。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物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是遗传不是人身心发展的决定因素。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其中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教师的根本任务是传授人类文化。

.答:

错误。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即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

引导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塑造完美人格。

5.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5.答:

正确。

惩罚是通过对学生的不健康思想和行为进行否定的评价以引起学生内疚、悔恨的体验,进而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的方法。

合理的惩罚能引起学生的痛苦体验和认真反思,有助于学生及时终止和纠正自己的不良品德和行为。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怎样理解教师、学生和教学过程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1.答:

(1)教师不仅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而且他本身还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

(2分)

(2)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信息、个性化的生活体验、奇异多彩的想法,这些应该是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

(1分)

(3)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是动态的,新的思想、新的问题、新的态度都是可以成为教育学生的素材,同时也是影响师生互动的条件。

因此,教学过程是动态的课程资源。

(2分)

2.试分析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2.答: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掌握间接经验;学生学习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1分)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1分)

(3)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相结合。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以掌握知识为基础,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

(1分)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作用相结合。

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主导作用;学生具有主动作用。

(2分)

3.我国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3.答:

我国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有:

(1)中学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未得到落实。

(1分)

(2)德育目标脱离实际且杂乱无序。

(1分)

(3)德育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脱节。

(1分)

(4)知与行分离,重视道德知识的灌输,轻视实践教育和道德行为的养成。

(1分)(5)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盛行,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

(1分)

4.一项优秀的教育叙事研究应坚持的原则有哪些?

4.答:

一项优秀的教育叙事研究,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事件真实可信;(1分)

(2)情境典型有意义,反思深刻独到;(1分)

(3)叙述清晰,细节描写生动,心理刻画细腻,矛盾冲突突出;(1分)(4)主题鲜明;(1分)

(5)对他人有思考价值和启迪意义。

(1分)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如何正确理解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应避免哪些误区?

1.答:

要正确理解素质教育,要搞清楚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